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質化田野研究方法案例

質化田野研究方法案例

發布時間:2022-09-02 08:44:21

如何行之有效地開展田野調查,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材料

這要看你想進行多大規模,多長時間的田野調查,研究的角度是怎樣的,有效的程度根據條件而定。

先說研究的方法:

觀察法:分直接觀察法和參與觀察法。直接觀察法是指人類學家作為一個旁觀者親臨現場記錄所發生的事情,我們考慮的是觀察對象,什麼時候去,什麼場合合適,觀察什麼,如何記錄。

參與觀察法是指人類學家長時間參與觀察對象日常及非日常的生活活動,獲得第一手資料,這就要求人類學家起碼要學會當地的語言,在當地居住一年以上,和當地人真正建立起親密的關系,真正了解他們的文化。

訪談法:通過向研究對象訪問的方式來獲取資料。有多種形式,如非正式訪談,結構性訪談等等。

抽樣法:通過一定方法從研究對象中選擇一部分作為調查對象,分為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

譜系法:是指收集家譜並編輯成系譜表以確定親屬制的形式和結構性質的方法。以一個人為中心到家庭再到整個世系群。

除了方法之外,觀察角度也很重要,比如說主位研究,要求調查者必須學習被調查者所具有的地方知識和世界觀,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縛,置於被調查者的立場去了解,理解和研究問題。

問題研究,帶著某一特定問題做田野工作,在調查中收集被認為與這些問題相關的民族志資料,目的是為了驗證某一問題進行專題探討。

過程研究,把思考和把握社會文化變遷作為大的框架,包括對原調查點的重訪,回訪,以及對一組田野調查點及其周邊的長時段研究。

❷ 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

1、時間的「長」與「短」
一般認為,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周期以一年為標准。如果調查的時間短於一年,就不大可能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度的了解。但是,「幾上幾下」式的短期調查,由於使田野與書齋密切結合,避免了單純的行為主義調研,同時又節約經費,因而日漸受到研究者的青睞和推崇。
2、地點的「生」與「熟」
人類學田野調查多半是研究異文化的,即大多以「生」地作為調查點。一般而言,如果從一開始就研究自己經常看到的文化,要發現其中深層次文化的運行規則,往往是不容易的,也容易犯熟視無睹的錯誤,「想當然」地忽略一些重要的東西。但以「生」地為調查點,也存在許多不利因素,如需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田野,存在著語言、文化上的溝通障礙等等。而「熟」地也未必不是好的調查點,也有許多人類學者回家鄉做田野調查,這樣不但可以節約經費,還可以迅速進入「田野」這種有特殊關系的社區。
3、觀察的「入」與「出」
有學者認為,在人類學田野調查中,主要有四種程度不同的觀察:局外的觀察,這是比較客觀的,其分離度也高,但捲入田野的程度最低;觀察者的參與,觀察者參與到田野中,但參與其中的程度適中,僅是以觀察者的身份參與,同時保持了客觀的立場,這種參與觀察最難做到;參與者的觀察,觀察者已經深深地參與進去了,但還能夠有一些觀察,有一點客觀;完全參與者,很多的是完全的主觀參與,只能形成主觀價值判斷。在調查過程中,能否參與、參與到什麼程度、觀察到什麼程度都是參與觀察中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傳統民族志,亦即現實主義民族志作者在對「異文化」的描述中非常強調寫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為了表現其「科學性」,在其著述中往往採用「當地人」的觀點,盡可能使用主位研究法。當他們看見某人做某事時,他們不說「我看見某人做某事」,而是說「某人做了某事」。這樣就產生了兩種互相矛盾的效果:一方面作者讓他們的作品表現出一定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使讀者不知道在田野工作中人類學者的知識與他們獲得知識的方法之間的聯系。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類學理論發生重大轉變,尤其是在民族志的撰寫上對由馬氏所確立的傳統民族志提出反思,於是人類學界出現一股對民族志做出新實驗的潮流。這一潮流的基本特點有三:一是把人類學者和他們的田野作業經歷當作民族志實驗的焦點和闡述的中心;二是對文本有意識的組織和藝術性的研究;三是把研究者當成文化的翻譯者,對文化事象進行闡釋。
4、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有機結合
人類學田野調查除了參與觀察以外,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深度訪談。有一些問題是難以直接觀察出來的,只有通過深層次訪談才能把這些問題「聊」出來。這種深度訪問方法在效度上是很高的,即針對所問問題得到了真正需要的滿意程度很高的材料。但是,其信度卻不一定高,即每次所問的結果未必相同,不一定能重復。與人類學深度訪談相比照的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信度很高,具有可重復性,其最大困境就是有時效度很可疑,即得到的結果不一定令人滿意。

❸ 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稱為質化研究或定性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隨著心理學界後現代主義思潮與本土化運動的發展,定性研究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20世紀7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潮形成,主張採用自我參照的現實性來代替客觀的現實性;他們引用新物理學派的觀點來否定因果律,認為人們的觀察方式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觀察的結果,提出有必要重新考慮因果決定論的普遍性和預測性;他們重視人的高級心理,提倡用歷史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對人的思維、創造性、人際關系、共存意識等高級心理進行多信息源的綜合性研究,使心理學真正成為指導人發展的實用科學。同時期,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也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學所研究的問題、創構的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心理學許多問題的研究也必須紮根於本土。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重新對定性的研究方法進行發掘和充實,形成了新型的定性研究——質的研究方法。
國內的陳向明將其定義為「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國外學者費舍(Fischer)認為「質化的心理學研究探討的是性質,即人的經驗和行動的獨特的、本質的特徵。質化研究是一種反思性的、解釋的和描述性的努力。它從特定情景中的參與者的角度來理解和描繪人的經驗和行為。」
特性:
1、自然性
即強調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質的研究對研究的情境不進行操縱或干預,它運用各種辦法去收集與現場自然發生事件(即研究對象)相關聯的一切資料,然後從其中的關系結構中去發現事件發生的緣由和意義。在研究者的眼中,現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都是重要的,都可能是一條線索,有助於更廣泛地了解所研究的對象。現代錄音、攝像技術的進步又使質的研究較傳統的定性研究更趨於客觀和現實。
2、描述性
即以豐富的資料來描述心理現象和過程。質的研究依靠的是文字或圖片的描述。研究中收集到的資料,諸如現場記錄、訪談記錄、官方文件、私人文件、照片、錄音帶、錄像帶等,都是描述性資料,結果的呈現也是以文字來表述。
3、解釋性
即以了解研究對象自己的觀點為目的。質的研究以解釋為己任,它不期望尋找到普遍規律,而求再現所研究心理現象的實質;努力從當事人的視角理解他們行為的意義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而不作任何價值判斷。
4、互動性
即正視研究者對研究的主觀影響。質的研究不迴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互動,並且主動地將研究者本人作為重要的研究工具,認為研究者的個人特徵,如研究動機、角色意識、個人經歷、視角等,不僅會對研究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可以為其他研究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以對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判斷。它強調研究者對這一類的研究背景材料要進行反省,有清醒的認識,並寫入研究報告中。因此,80年代以前的定性研究報告大都採用第三人稱形式,以確保報道角度的客觀性,而近年來用第一人稱撰寫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
5、動態性
即研究過程是開放、變化的。質的研究逐步發展出了一套操作方法和檢驗手段,其研究過程包括:確定研究現象、提出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背景、構建概念框架、抽樣、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結論、建立理論、檢驗效度和推廣度、撰寫報告。這些步驟在形式上與定量研究的相似,但其運行順序、所含內容、操作手段都不盡相同。在質的研究中,以上這些環節是彼此重疊、互相滲透、循環往復的,它要求研究者是具有彈性、易適應的人,能根據現場的情況積極調整研究程序,包括研究方向和焦點。因此質的研究方法是不完全規則的,不可標准化的。

❹ 幼兒園教育案例論文

在新的幼兒教育要求下,我們的幼兒教育者要不斷地創新幼兒教育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正確認識教育案例並開展教育案例分析工作是一條最直接、最科學的途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幼兒園教育案例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教育案例論文篇一

《淺談幼兒教育與教育案例研究》

【摘要】教育案例研究工作在青少年教育已經得到較好的應用,並且在解決各個學齡段的學生的教育問題上起到了指導作用,為青少年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極大地貢獻。但是,幼兒教育案例分析工作並未得到廣大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希望通過闡述教育案例以及案例研究的理解以及其意義來分析教育案例研究及幼兒教育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幼兒教育;案例分析;發展

進入21世紀的十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家的發展越來越依靠於人才,重視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早期教育的問題。廣大家長已經不再是僅僅要求孩子在幼兒園中得到全面的照顧,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

在新的幼兒教育要求下,我們的幼兒教育者要不斷地創新幼兒教育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正確認識教育案例並開展教育案例分析工作是一條最直接、最科學的途徑。

一、教育案例發展及認識

案例和案例研究是個泊來品,最早被運用於哈佛法學院,後來依次被運用於哈佛醫學院、商學院和教育學院。20世紀初,案例研究思想就已經使西方的教師教育得益匪淺。跨入新世紀後,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案例的價值已經愈來愈為我們所認識,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經漸漸成為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對於案例的定義,各國學者對其的理解各不相同,勞倫斯將案例定義為一個復雜情景的記錄;漢森則願意把案例說成是對真實事件的描寫,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爭論,且富有啟發性;理查特卻認為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的故事。我國學者顧泠沅認為,“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問題的教學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1]綜合各家之言,現階段大家比較公認的教育案例的定義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以用三個詞語可以來簡單歸納教育案例:事件、故事與描述。針對以上定義,我們來具體講一講一個教育案例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1、真實性:教育案例講述的是已經完成的教育事件,表現的是真實事件的重要的實踐意義,絕不可以是杜撰出來的虛假的事件。

2、故事性:教育案例重新關注教師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僅把自己擺進去,也要把幼兒擺進去,而且把寫作的對象從知識事件轉換為人的事件,是人與知識打交道或人與人打交道時發生的某個故事。

3、價值性:教育案例描述的故事內蘊豐富,具有教育研究價值。一個案例,無論其事件的大小,都應當蘊涵豐富,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爭論,給人許多十分有益的啟示。[2]

因此,只有具備了以上三個特點的教育案例,才是一個合格的教育案例,只有理解了什麼是合格的教育案例,才能真正地通過教育案例的研究得到促進教學的效果。

二、教育案例研究的認識

教育案例研究,是指教師把平時在教育教學中發生的事件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呈現,通過分析、研究、探討的一系列思維加工過程,促成問題的解決和成功經驗分享的研究方法。具體而言,就是教師以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幼兒教育、人際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內容,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訪談、觀察等方法收集數據,進行全面、深人、細致的分析研究,形成含有問題及問題解決方法的案例,再通過研究及探討,獲得教育的新經驗,概括教育的新方法,啟迪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案例研究的實質是對教育事件現象的解釋,是對已有教育實踐的理性開掘和理論解釋。

同樣的,針對教育案例研究的理解,教育案例研究也具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1、案例研究是質化研究的一種方法,研究者在研究開始之前一般沒有理論假設,而是帶著研究問題,直接從原始資料中歸納出概念和命題,然後再上升到理論,從中尋找帶有一般性的教育規律。

2、案例研究強調在自然情境中收集第一手資料,完全體現研究的開放性。這就要求研究者走向田野,走入活動和課堂,走近教師和幼兒,通過實地考察、親身體驗、訪談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產生了什麼後果以及當事人對此的感受和看法,並且在甄別和篩選資料時,要做到客觀、中立、真實地再現事實,不能有某種期待和偏向。

3、對資料的分析以歸納法為主。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收集各方面的資料,而事前並不考慮哪些資料是重要的、哪些資料是無關緊要的、哪些資料將是研究假設的佐證等問題,研究的結論是隨資料的收集而逐步明朗化的。案例研究是一個自下而上的動態過程,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逐步歸納概括出一般概念,從而獲得對研究現象的深刻認識,並從中建構理論。[3]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說,案例研究是自然的,它是真實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思維研究相結合的結果,可以用於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通過觀察與反思、合作與交流,以求調整與改進現有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教師的時間做出指導;案例研究是開放的,案例提供的是真實事件,同樣的事件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析結果,在相同的背景下因為參與者的著重點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分析,就是說允許每一個人對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釋有其獨到的見解。

三、教育案例研究的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開展的意義

基於目前社會對幼兒教育要求不斷提升的形勢和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幼兒教師開展教育案例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方面,現階段,素質教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的新的發展要求,給廣大幼兒教師提出了重大的機遇和挑戰,它需要教師進行角色轉型,通過在實踐中的不斷研究,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調整認知與能力結構、提高分析與解決日常教育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對於教師自身專業發展來說,在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達到一定基礎後,實踐性知識對於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這類知識的獲得,因為其特有的個體性、情境性、開放性和探索性特徵,要求教師通過自我實踐的反思、研究和訓練才能擁有。具體地說,教師進行教育案例研究有以下作用:

1、通過案例研究,教師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對於在教學過程所產生的教學方法,可以做到及時的記錄和整理,時間一長,那麼則為案例分析積累了很多好的素材;同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能及時記錄,提出自己的見解,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這些見解和方法則是我們常常無法利用的隱性知識,如此則促進了教師隱性知識的顯性化。

2、通過案例研究,教師可以更深刻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案例研究可以促使教師對平時工作中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等問題做有意識地探索,及時梳理出工作中的問題並加以澄清。這樣的方式無論是對自己今後開展工作還是對其他老師判斷工作的重、難點都有極大的幫助。

3、通過案例研究,教師間可以加強溝通,彼此幫助,分享經驗,共同發展;並且有利於幼兒教師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在具體的教育行為之中。通過交流,教師一方面能從案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斷改進,另一方面,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經驗。

4、通過案例研究,教師可以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觀察能力,更易於尋找到基於自己實踐之上的理論假設,還可能總結出一些新的教育理論。另外,教師的教育案例可以作為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寶貴資料,為理論到實踐架起了一座橋梁,從而可以避免目前理論界關於教育研究從理論到理論的弊端,進而可以克服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之間的距離,以利於幼兒教育的整體發展。

5、案例研究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使得教師可以獲得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自我探索的學習能力的同時,他們培養了更堅定的意志以及更強的求知慾,這樣他們將可以萌發出更多的想法,達到案例的不斷創新,而這一點,將幫助教師突破瓶頸通向教師專業發展更高的境界。[4-5]

總之,每一個幼兒園教師都應當明確教育案例研究對於促進幼兒教育發展的價值,切忌為寫而寫,更不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總之,只有認真開展教育案例研究工作,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才可以進一步的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滿足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要求。

四、如何開展教育案例研究

在充分的理解了教育案例與教育案例研究的定義,並且能充分的認識到教育案例的價值後,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能夠很好地完成教育案例研究。

(一)、教育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教學過程中真實發生的情景和處理後所受到的效果如實記錄下來,構成案例的主題、背景及問題,然後圍繞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提出新的教學理念,最終形成教育案例。總的來說,教育案例研究的撰寫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1、前期准備階段該階段要求研究者了解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當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自己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相關的調研以及老師之間的研討初步確定案例的研究目標、研究任務和案例的體例、類型、結構等。

2、收集材料階段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育案例研究的基礎,在做好了相關的前期准備工作後,研究者可以通過觀察、訪談、調察以及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來捕捉最真實的案例材料。

3、分析研究階段該階段要求研究者圍繞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它可以是教師個體對案例材料的反思,也可以採用集體討論(如教研活動)的方法共同研究。研究時尤其要注意對教育活動作整體的考察和深層次的分析,以對資料進行理性的分析,從中探索造成某種特殊狀況的原因。理論分析階段可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展開:一是主觀--客觀分析,從主客觀兩方面尋找問題的症結所在;二是現狀--過程--背景分析,從現狀分析追溯其形成發展過程,並討論過程和現狀的動態的因果關系,進一步分析過程發生的背景因素,從而挖掘出收集材料的真正價值。必要時案例研究還可以進行文獻分析,即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從過去和現在的有關研究成果中受到啟發,從中找到支持自己案例研究的理論依據,以增強案例分析的說服力。該階段最好採用集體研討的方式,以求能形成一份有價值的案例。[5-6]

4、形成案例階段。在對案例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可按一定的結構進行表達,形成教育案例。

(二)、教育案例撰寫的基本要素一般由主題、背景、案例問題、情境與細節描述、教育結果以及思考與討論六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主要要點包括:[7]

1、主題:本案例的核心,到底想反映什麼問題,應該從最有收獲及能引人思考的角度確定主題。

2、背景:案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基本情況,如也可描述存在哪些問題以及研究方法。

3、案例問題:是指能夠闡述案例的主題,揭示困惑,鏈接有關理論,啟發讀者的反思的問題。

4、情境與細節描述:環繞主題,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剪裁情節,有針對性地描寫特定的內容,把能突出問題的細節寫清楚,做到引人思考。描述的形式可以是真實教育及生活過程中的對話,也可以是一個引人思考的故事。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應來源於教師曾經面對的問題及真實的教學經驗,總之要保證案例描述能夠圍繞主題並凸顯出問題的關鍵。

5、教育結果:教育措施的課堂效果,包括幼兒的和自己的感受等。

6、思考與討論:主要是運用教育理論對案例作多角度的分析解讀,回歸到教育基礎理論層面,是教育案例研究成敗的關鍵。

在具體撰寫教育案例時,其結構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事實描述+點評”、“全程描述+反思"”、“問題+描述+點評”等。但不管採用何種形式,都必須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求真務實、小中見大”。需要指出的是,案例研究從發現研究問題到解釋研究的發現,並不是那麼步驟分明、循序漸進的,而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其研究步驟可非常操作化地表述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擬定計劃--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批判與修正--試行與檢驗--搜集資料……撰寫案例研究報告。

五、教育案例研究與幼兒教育發展

在幼兒素質教育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視的背景下,在社會對幼兒教育提出更高的期望時,我們幼兒教育發展應當著重於幼兒生長發育的年齡特徵,著重於家庭和社會對幼兒成長發展的影響,然而這些正是我們幼兒教育的空缺所在,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能達到社會對幼兒教育以及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期望,我們應當充分認識並且重視幼兒教育案例分析對於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幼兒教育的發展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真的開展教育案例研究,以求提高教育案例研究的實效。

要提高教育案例研究的實效,我們每一名一線教師在案例材料的收集以及更好的教育理念的提煉上具有更好的環境,因此我們一線幼兒教師就應當利用這一條件,更好的開展教育案例分析工作,努力理解教育案例及案例分析,按照案例分析的要求來認真挖掘出教育過程中對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有促進的案例,完成研究,以提煉出更多的教育理論及方式方法。

希望每一個一線教育者能夠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教育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較強的思辯能力,善於在實際工作中捕捉各種有效信息、獲取案例素材,並從素材中發現問題並把握問題的實質。其次,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只有聯系教育理論對發現問題不斷進行思辯和探討,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相信大家在重視案例分析並且努力提升個人的洞察思辨力及教育理論素養後,對於幼兒教育的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蔡守龍.走向教育案例研究_兼論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區的教育科研[Z].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

[2]顧明娟.淺談教育案例和教育案例的研究[Z].教育理論.2011

[3]黃娟娟.教育案例與案例研究_案例教學[Z].學前教育研究.2003

[4]唐協輝.教育案例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Z].教師之友.2005

[5]洪飛.教育案例研究_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Z].革新實踐.2004

[6]陳莉亞.教育案例研究的解讀與撰寫[Z].研究與探索.2004

[7]清風.教育敘事研究和教育案例、教育案例研究[Z].新課程研究.200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幼兒園教育案例論文

❺ 質性研究的方法及怎麼樣去做研究

一、質性研究方法的定義及特點
「質性研究」這個詞在台灣、港、澳地區用得比較多,在大陸有的稱其為「質的研究」、「質化研究」;還有的為將其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較,稱為「定質研究」。
1.質性研究的定義
所謂質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2.質性研究的特點:
1) 自然主義的探究傳統
質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自然探究的傳統要求研究者注重社會現象的整體性和關系性。在對一個事件進行考察時,不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發生和變化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對該實踐與其他事件之間的聯系。
2) 對意義的「解釋性理解」
質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被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和意義建構作「解釋性理解」,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解釋。由於理解是雙方互動的結果,研究者需要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了解自己與對方達到理解的機制和過程。
3) 研究是一個演化的過程
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研究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因此對研究的過程必須加以細致的反省和報道。
4) 使用歸納法,自下而上分析資料
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主要採納歸納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資料的基礎上建立分析類別和理論假設,然後通過相關檢驗得到充實和系統化。因此,「質性研究」的結果只適用於特定的情境和條件,不能推廣到樣本之外。
5) 重視研究關系
由於注重解釋性理解,質性研究對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視,特別是倫理道德問題。研究者必須事先徵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對他們所提供的信息嚴格保密,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系,並合理回報他們所給予的幫助。
「質性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質性研究的特點決定了這是一種非常適合教育領域的研究。

如何選擇研究的方法
從實際操作的層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幾個方面組成:進入現場的方式、收集資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

❻ 傳播學研究方法的陳向明談質化研究中紮根理論的思路和方法

在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領域,一個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勞斯(Str auss )提出的「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1967)。紮根理論是一種作質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 是從經驗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理論(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開始之前一般沒有理論假設,直接從實 際觀察入手,從原始資料中歸納出經驗概括,然後上升到理論。這是一種從下往上建立實質理論的方法,即在系統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尋找反映社會現象的核心概念,然後通過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建構相關的社會理論。扎 根理論一定要有經驗證據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點不在其經驗性,而在於它從經驗事實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學思想上,紮根理論方法基於的是後實證主義的範式,強調已經建構的理論進行證偽。
紮根理論的方法起源於格拉斯和斯特勞斯兩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醫院里對醫務人員處理即將去 世的病人的一項實地觀察。這個方面的形成與兩方面的理論思想有關,分別來自哲學和社會學:一是美國的實用主義,特別是杜威、G.米德和皮爾士的思想,他們強調行動的重要性,注重對有問題的情境進行處理,在問 題解決中產生方法;另外一個影響來自芝加哥社會學派,該學派廣泛使用實地觀察和深度訪談的方法收集資料,強調從行動者的角度理解社會互動、社會過程和社會變化。
一、紮根理論的基本思路
紮根理論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從資料中產生理論
紮根理論特別強調從資料中提升理論,認為只有通過對資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論框架。這是一 個歸納的過程,從下往上將資料不斷地進行濃縮。與一般的宏大理論不同的是,紮根理論不對研究者自己事先設定的假設進行邏輯推演,而是從資料入手進行歸納分析。理論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產生的原始資料,一定要 有經驗事實作為依據。這是因為紮根理論者認為,只有從資料中產生的理論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論與資料相吻合,理論便具有了實際的用途,可以被用來指導人們具體的生活實踐。
紮根理論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介於宏大理論和微觀操作性假設之間的實質理論(即適用於特定時空的理論) ,但也不排除對具有普適性的形式理論的建構。然而,形式理論必須建立在實質理論的基礎之上,只有在資料的基礎上建立起實質理論以後,形式理論才可能在各類相關實質理論之上建立起來。這是因為,紮根理論認為 知識是積累而成的,是一個不斷地從事實到實質理論,然後到形式理論演進的過程。建構形式理論需要大量的資料來源,需要實質理論的中介。如果從一個資料來源直接建構形式理論,這其中的跳躍性太大,有可能產生 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論不必只有一個單一的構成形式,可以涵蓋許多不同的實質性理論,將許多不同的概念和觀點整合、濃縮、生成為一個整體。這種密集型的形式理論比那些單一的形式理論,其內蘊更加豐富,可 以為一個更為廣泛的現象領域提供意義解釋。
2.對理論保持敏感
由於紮根理論的主要宗旨是建構理論,因此它特別強調研究者對理論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論是在設計階段 ,還是在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時候,研究者都應該對自己現有的理論、前人的理論以及資料中呈現的理論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構理論的線索。保持理論敏感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收集資料時有一定的焦點和方向,而 且在分析資料時注意尋找那些可以比較集中、濃縮地表達資料內容的概念,特別是當資料內容本身比較鬆散時。
通常,質的研究者比較擅長對研究的現象進行細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對理論建構不是特別敏感,也不是特 別有興趣。紮根理論出於自己的特殊關懷,認為理論比純粹的描述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度,因此強調研究者對理論保持敏感。
3.不斷比較的方法
紮根理論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較,在資料和資料之間、理論和理論之間不斷進行對比,然後根據資料與理 論之間的相關關系提煉出有關的類屬(category)及其屬性。比較通常有四個步驟:1 )根據概念的類別對資 料進行比較:對資料進行編碼並將資料歸到盡可能多的概念類屬下面以後,將編碼過的資料在同樣和不同的概念類屬中進行對比,為每一個概念類屬找到屬性。2)將有關概念類屬與它們的屬性進行整合,對這些概念類屬 進行比較,考慮它們之間存在的關系,將這些關系用某種方式聯系起來。3)勾勒出初步呈現的理論, 確定該 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將初步理論返回到原始資料進行驗證,同時不斷地優化現有理論,使之變得更加精細。4) 對理論進行陳述,將所掌握的資料、 概念類屬、類屬的特性以及概念類屬之間的關系一層層地描述出來,作為 對研究問題的回答。
4.理論抽樣的方法
在對資料進行分析時,研究者可以將從資料中初步生成的理論作為下一步資料抽樣的標准。這些理論可以 指導下一步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工作,如選擇資料、設碼、建立編碼和歸檔系統。當下呈現的每一個理論都對研究者具有導向作用,都可以限定研究者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怎麼走。因此,資料分析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機械的 語言編碼上,而是應該進行理論編碼。研究者應該不斷地就資料的內容建立假設,通過資料和假設之間的輪回比較產生理論,然後使用這些理論對資料進行編碼。
5.靈活運用文獻
使用有關的文獻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為資料分析提供新的概念和理論框架,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 不要過多地使用前人的理論。否則,前人的思想可能束縛我們的思路,使我們有意無意地將別人的理論往自己的資料上套,或者換一句話說,把自己的資料往別人的理論里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削足適履」,而不是「 量體裁衣」。
在適當使用前人理論的同時,紮根理論認為研究者的個人解釋在建構理論時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 者之所以可以「理解」資料是因為研究者帶入了自己的經驗性知識,從資料中生成的理論實際上是資料與研究者個人解釋之間不斷互動和整合的結果。原始資料、研究者個人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之間實際上是一 個三角互動關系,研究者在運用文獻時必須結合原始資料和自己個人的判斷。研究者本人應該養成詢問自己和被詢問的習慣,傾聽文本中的多重聲音,了解自己與原始資料和文獻之間的互動關系。
6.理論性評價
紮根理論對理論的檢核與評價有自己的標准,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如下四條:1)概念必須來源於原始資料, 理論建立起來以後應該可以隨時回到原始資料,可以找到豐富的資料內容作為論證的依據。2 )理論中的概 念本身應該得到充分的發展,密度應該比較大,即理論內部有很多復雜的概念及其意義關系,這些概念坐落在密集的理論性情境之中。與格爾茨(Geertz,1973)所說的的「深描」有所不同的是:紮根理論更加重視概念的密集,而「深描」主要是在描述層面對研究現象進行密集的描繪。3 )理論中的每一個概念應該與其他概念 之間具有系統的聯系,「理論是在概念以及成套概念之間的合理的聯系」(Strauss &Corbin,1994:278), 各個概念之間應該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形成一個統一的、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4 )由成套概念聯系起來的理論應該具有較強的運用價值,應該適用於比較廣闊的范圍,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對當事人行為中的微妙之處具 有理論敏感性,可以就這些現象提出相關的理論性問題。
二、紮根理論的操作程序
紮根理論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1)從資料中產生概念, 對資料進行逐級登錄:2)不斷地對資料和概念進 行比較, 系統地詢問與概念有關的生成性理論問題;3)發展理論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聯系;4) 理論性抽樣,系統地對資料進行編碼;5)建構理論,力求獲得理論概念的密度、變異度和高度的整合性。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是紮根理論中最重要的一環,其中包括三個級別的編碼。
1.一級編碼(開放式登錄)
在一級編碼(開放式登錄)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盡量「懸置」個人的「偏見」和研究界的 「定見」,將所有的資料按其本身所呈現的狀態進行登錄。這是一個將收集的資料打散,賦予概念,然後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起來的操作化過程。登錄的目的是從資料中發現概念類屬,對類屬加以命名,確定類屬的屬 性和維度,然後對研究的現象加以命名及類屬化。開放式登錄的過程類似一個漏斗,開始時登錄的范圍比較寬,隨後不斷地縮小范圍,直至碼號出現了飽和。在對資料進行登錄時,研究者應該就資料的內容詢問一些具體 的、概念上有一定聯系的問題。提問的時候要牢記自己的原初研究目的,同時留有餘地讓那些事先沒有預想到的目標從資料中冒出來。在這個階段研究者應該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既什麼都相信, 又什麼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為了使自己的分析不斷深入,研究者在對資料進行開放式登錄的同時應該經常停下來寫分析型備忘錄。這 是一種對資料進行分析的有效手段,可以促使研究者對資料中出現的理論性問題進行思考,通過寫作的方式逐步深化自己已經建構起來的初步理論。這一輪登錄的主要目的是開放對資料的探究,所有的解釋都是初步的、 未定的。研究者主要關心的不是手頭這個文本里有什麼概念,而是它可以如何使探究深入進行。
在進行開放式登錄時,可以考慮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則:1 )對資料進行仔細的登錄,不要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登錄越細致越好,直到飽和;如果發現了新的碼號,應該在下一輪進一步收集原始資料。2 )注意尋找 當事人使用的詞語,特別是那些能夠作為碼號的原話。3 )給每一個碼號進行初步的命名,命名可以使用當事 人的原話,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語言,不要擔心這個命名是否合適。4 )在對資料進行逐行分析時,就 有關的詞語、短語、句子、行動、意義和事件等詢問具體的問題,如:這些資料與研究有什麼關系?這個事件可以產生什麼類屬?這些資料具體提供了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5 )迅速地對一些與資料有關的 概念的維度進行分析,這些維度應該可以喚起進行比較的案例;如果沒有產生案例,應該馬上尋找。6 )注意 列出來的登錄範式中的有關條目。
2.二級編碼(關聯式登錄)
二級編碼(又稱關聯式登錄或軸心登錄)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和建立概念類屬之間的各種聯系,以表現資料 中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關聯。這些聯系可以是因果關系、時間先後關系、語義關系、情境關系、相似關系、差異關系、對等關系、類型關系、結構關系、功能關系、過程關系、策略關系等。在軸心登錄中,研究者每一次 只對一個類屬進行深度分析,圍繞著這一個類屬尋找相關關系,因此稱之為「軸心」。隨著分析的不斷深入,有關各個類屬之間的各種聯系應該變得越來越具體。在對概念類屬進行關聯性分析時,研究者不僅要考慮到這 些概念類屬本身之間的關聯,而且要探尋表達這些概念類屬的被研究者的意圖和動機,將他們的言語放到當時的語境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加以考慮。
每一組概念類屬之間的關系建立起來以後,研究者還需要分辨其中什麼是主要類屬,什麼是次要類屬。這 些不同級別的類屬被辨別出來以後,研究者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把它們之間的關系連結起來。當所有的主從類屬關系都建立起來之後,研究者還可以使用新的方式對原始資料進行重新組合。為了發現這些分析方式是 否具有實踐意義,研究者還可以在對各種類屬關系進行探討以後,建立一個以行動取向或互動取向為指導的理論建構雛形。這種理論雛形將分析的重點放在處理現實問題和解決現實問題上面,其理論基礎是當事人的實踐 理性。
3.三級編碼(核心式登錄)
三級編碼(又稱核心式登錄或選擇式登錄)指的是:在所有已發現的概念類屬中經過系統的分析以後選擇 一個「核心類屬」,分析不斷地集中到那些與核心類屬有關的碼號上面。核心類屬必須在與其他類屬的比較中一再被證明具有統領性,能夠將最大多數的研究結果囊括在一個比較寬泛的理論范圍之內。就像是一個魚網的 拉線,核心類屬可以把所有其他的類屬患成一個整體拎起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歸納起來,核心類屬應該具有如下特徵:1 )核心類屬必須在所有類屬中占據中心位置,比其他所有的類屬都更加集中,與最大數 量的類屬之間存在意義關聯,最有實力成為資料的核心。2 )核心類屬必須頻繁地出現在資料中,或者說那些 表現這個類屬的指標必須最大頻度地出現在資料中;它應該表現的是一個在資料中反復出現的、比較穩定的現象。3 )核心類屬應該很容易地與其他類屬發生關聯,這些關聯不應該是強迫的,應該是很快就可以建立起來 的,而且相互之間的關聯內容非常豐富。 4)在實質性理論中一個核心類屬很容易發展成為一個更具概括性的 理論;在發展成為一個形式理論之前,需要對有關資料進行仔細的審查,在盡可能多的實質理論領域進行檢測。5)隨著核心類屬被分析出來, 理論便自然而然地往前發展出來了。6)由於不斷地對核心類屬在維度、屬性、條件、後果和策略等進行登錄,因此其下屬類屬可能變得十分豐富和復雜,尋找內部變異是紮根理論的一個 特點。
在核心登錄階段,研究者應該經常問:「這個(些)概念類屬可以在什麼概括層面上屬於一個更大的社會 分析類屬?在這些概念類屬中是否可以概括出一個比較重要的核心?我如何將這些概念類屬串起來,組成一個系統的理論構架?」這個時期研究者寫的備忘錄應該更加集中,針對核心類屬的理論整合密度進行分析,目的 是對理論進行整合,直至取得理論的飽和和完整性。核心類屬被找到以後,可以為下一步進行理論抽樣和資料收集提供方向。
核心式登錄的具體步驟是:1)明確資料的故事線;2)對主類屬、次類屬及其屬性和維度進行描述;3)檢 驗已經建立的初步假設,填充需要補充或發展的概念類屬;4)挑選出核心概念類屬;5)在核心類屬與其他類屬之間建立起系統的聯系。如果我們在分析伊始找到了一個以上的核心類屬,可以通過不斷比較的方法,將相 關的類屬連接起來,剔除關聯不夠緊密的類屬。
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上述三級編碼的過程。在我對一些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的跨文化人際交往活動及 其意義解釋進行研究時(1998),我對資料進行了逐級的登錄。首先,在開放式登錄中,我找到了很多受訪者 使用的「本土概念」,如「興趣、願望、有來有往、有準備、經常、深入、關心別人、照顧別人、管、留面子、丟面子、含蓄、體諒、容忍、公事公辦、情感交流、熱情、溫暖、鐵哥們、親密、回報、游離在外、圈子、 不安定、不安全、不知所措、大孩子、低人一等,民族自尊、不舒服」等。然後,在關聯式登錄中,我在上述概念之間找到了一些聯系,在七個主要類屬下面將這些概念連接起來:「交往、人情、情感交流、交友、局外 人、自尊、變化」。在每一個主要類屬下面又分別有相關的分類屬,比如在「人情」下面有「關心和照顧別人、體諒和容忍、留面子和含蓄」等;在「局外人」下面有「游離在外、圈子、不知所措、不安定、不安全、孤 獨、想家、自由和自在」等。最後,在所有的類屬和類屬關系都建立起來以後,我在核心式登錄的過程中將核心類屬定為「文化對自我和人我關系的建構」。在這個理論框架下對原始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後,我建立 了兩個紮根理論:1 )文化對個體的自我和人我概念以及人際交往行為具有定向作用;2 )跨文化人際交往對 個體的自我文化身份具有重新建構的功能。
4.一個分析實例
下面, 讓我借用斯特勞斯在《為社會科學家提供的質的分析》(1987:12—7 )一書中提供的一個實例 來展示紮根理論方法分析資料的過程。
假設研究的問題是:「在醫院里使用機器設備是否會(以及如何)影響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的互動?」我 們在病房裡看到很多機器設備被連接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形成一個初步的類屬——「機器-身體連接」 ——來表示這個現象。根據觀察的結果,我們初步決定將機器分成兩大類:連接病人身體外部(如皮膚)的機 器;連接病人身體內部(如鼻子、嘴巴)的機器。這個區分引出了「機器-身體」這一類屬的兩個維度:內部的連接、外部的連接。然後,我們可以對這些維度進一步細分,比如有關「內部的連接」,我們 可以繼續問:「這些機器是否給病人帶來疼痛?它們對病人是否安全?是否舒服?是否可怕?」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使用兩分法:「是」或「不是」,也可以使用一個連續體,從「強」到「弱」。當然如此分類不 只是來自我們在實地收集的原始資料,而且也來自我們自己的經驗性資料(比如,人的這些內部器官非常敏感,機器連接可能使這些部位感到疼痛;那個從病人肚子里伸出來的管道看起來很可怕,所以這個管道可能不安 全)。
上述問題涉及到行為或事物的後果:「如果這個東西看起來如此,那麼它可能會帶來危害生命的後果嗎? 」此時,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具體條件,如:如果病人移動得太快,或者他晚上睡覺的時候翻身,或者這個管子掉出來了,他的身體發炎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生命會受到威脅。我們也可以就醫務人員使用的策 略發問:「為什麼他們把管子這么插著,而不那麼插著?」或者就病人使用的策略發問:「他是否與護士協商使用另外一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就雙方之間的互動發問:「當機器連到他身上時,他和護士之間發生了什麼 事情?他們是否事先告訴他了,是否給了他一些警告呢?他們是不是沒有告訴他就這么做了,結果他感到很驚恐呢?」(最後這個問題也是涉及到雙方互動所產生的結果。)
這些問題被給予初步的回答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形成一些假設了。有的假設還需要進一步通過觀察或訪 談進行檢驗,但是我們可以比較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和訪談了。我們也許會發現一個連接病人鼻子的管道雖然不舒服,但是很安全。因此,我們可以就這一點進行訪談。如果我們希望對「導致不安全的條件」 繼續進行探詢,我們可以問護士:「在什麼時候這些連接對病人來說不安全?」我們也可以注意觀察當病人的鼻子被機器連接變得不安全時,有什麼條件出現,比如連接突然斷了,或者連接的方式出了問題。
這一思考線索可以進一步導引我們對維度進行細分,提出更多的問題,形成更多初步的假設。比如,對那 些比較容易脫落的機器連接,我們可以問:「它們是如何脫落的?是因為事故、疏忽,還是故意的(比如病人感到惱怒、不舒服或害怕時自己拉掉的)?護士使用了什麼策略和技巧盡可能避免或預防脫落?給予特殊照顧 ?警告病人不要亂動?強調個人的安全取決於不論多麼疼都不要動或者不要拉斷連接?或者通過『合作』的方式,保證只連接幾個小時?或者定期地移走機器,使他們放鬆一下?」上述這些問題、假設和區分不一定「屬 實」,但是如果「屬實」,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就此進行探究,找到「是—不是—可能」和「為什麼」。顯然,我們最終總是要問更多的有關條件和後果的問題的,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病人本人,而且還有病人的親屬、護 士、不同的工作人員、病房的功能,可能還會問到對某些機器部位的重新設計。
上述比較有針對性的探究會自然地引導我們追問:「我可以在哪裡找到『X』或『Y』的證據?」這個問題 提出的是「理論抽樣」的問題。通過前面的調查,我們開始為自己初步出現的(也許是十分原始的)理論 尋找有關的人群、事件和行動作為抽樣的依據。對於研究新手來說,這個抽樣通常是隱蔽地在比較的活動中進行的,主要是對不同的子維度進行對比。
受到上述理論的導引,我們還可以更加廣泛地進行抽樣。比如,就其他機器的安全和舒適程度進行抽樣, 看這些機器是否與人的身體相連,如X光設備、飛機、烤麵包機、 鋤草機或那些受雇在街上打破水泥路面的工 人手中的機器震動時對身體的震盪。這么比較不是為了對所有的機器或安全的/危險的機器形成一個概括性的理論,而是為了給在醫院環境下使用醫療設備的有關理論提供理論敏感性。我們的外部抽樣是與內部抽樣緊密 相聯系的。當然,這些比較也可以從我們自己的其他經驗資料中獲得(即所謂的「逸事比較」),比如我們自己與機器有關的個人經歷、觀看別人使用機器、自己閱讀有關機器的小說、自傳或報告文學等。
本文著重介紹了質的研究中紮根理論的方法,特別是其基本思路和操作程序。在質的研究中存在很多其他 不同的建構理論的方式,研究者個人所受訓練的流派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不同、研究的情境不同,都可能採取一種不同的對待和處理理論的方式。因此,讀者在考慮理論建構的問題時,需要採取一種開放、靈活的態度。
陳向明(1998):《旅居者和「外國人」——中國留美學生跨文化人際交往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Geertz,C.(E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York: Basic Books.
Glaser,B.(1978).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ociology Press.
Glaser,B.(1982).Generating Formal Theory. In R. G.Burgess (Ed.), Field Research: A So urce Book and Field Manual.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 Ltd.
Glaser,B.& Strauss,A.(1965).Awareness of Dying. Chicago:Aldine.
Glaser,B.& Strauss,A.(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Theory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 Aldine.
Glaser,B.& Strauss,A.(1968). Time for Dying. Chicago:Aldine. Strauss, A. (1987). Qualita tive Analysis for SocialScient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 & Cor bin, 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Theory Proce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Sage.

❼ 質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1、參與觀察法,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觀察。

2、實地勘察調查法,專門從事勘查的部門或人員利用現代科學原理、現代科技知識和方法,對需要取證的事實進行勘驗、檢查、調查訪問、尋找、發現、固定和提取與有關的痕跡、物品等證據材料和信息,為科技鑒定、綜合分析判斷提供服務。

3、個案研究法,是指對某一個體、某一群體或某一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從而研究其行為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種研究方法也稱為案例研究法。

4、視覺分析,包括水平視野分析、垂直視野分析和視野協調分析三部分。對道路的空間線形及其與周圍自然景觀和沿線建築的協調等進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視覺的連續性。

5、論述分析,指分析論述的內容,也分析論述的規則、論述的形成背景、論述間競合的規則等。

❽ 什麼是田野實驗法 概述

田野調查又叫實地調查或現場研究,屬於人類學范疇的概念。

主要用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如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民族音樂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語言學,古生物學,社會學等,其英文名為Fieldwork。

田野實驗觀察現實中的因果關系

那麼,有沒有一種研究方法,既能解決外部有效性問題,又能使研究者介入社會生活,通過改變刺激物來觀察現實中的因果關系,近些年來,社會科學領域出現了一類新型研究方法——田野實驗,實現了類似的功能。

田野實驗既不同於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人工可控實驗,它通常涉及對真實世界的介入和干預;也不同於由獨立於研究目的的事件引發的自然實驗。它在方法上既包含了對現實的干預,又超出了實驗室之外,描述了真實世界的規律。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田野實驗:社會科學研究新方法

❾ 田野調查法是什麼樣的

科學的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是由英國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林諾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國這方面卓有成績的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參與觀察。它要求調查者要與被調查對象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從中觀察、了解和認識他們的社會與文化。

田野調查工作的理想狀態是調查者在被調查地居住兩年以上,並精通被調查者的語言,這樣才有利於對被調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釋。傳統的田野調查方法花費時間和精力,花費的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運用有不得當的地方,那麼其信度和效度也會大打折扣。

工作程序

田野調查可分為五個階段:准備階段、開始階段、調查階段、撰寫調查研究報告階段、補充調查階段。這里僅前三個階段作一說明。

(9)質化田野研究方法案例擴展閱讀:

應用領域

其所應用的領域包括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地質學、地形學、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人類學、語言學、哲學、建築學、及社會學等自然或社會科學領域。與其他在實驗室准控制狀態下環境的研究相比,田野調查主要於野外實地進行。

根據研究對象的生亡與否,以及它們的存在地點位於居住棲息地或埋於土下,田野調查的實質內容也會有所差別。化石與考古遺址的發掘均包含實地工作,其他如訪問或觀察人們以學習他們的語言、民俗、和他們的社會結構等過程也都包含在內。

某些狀況,尤其是研究的主題為人類本身的時候,工作的擬定必須再經過設計,以避免觀察者效應或是過度理論化、過於理想化該實質文化活動的風險。

❿ 田野調查法是什麼

田野調查法是一種深入到研究對象的真實情境中,以參與觀察和具體訪談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研究對象的研究方法。

田野調查法又叫實地調查或現場研究,屬於傳播學范疇的概念。主要用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如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民族音樂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語言學、古生物學、社會學等,其英文名為Field work。

田野調查作為科學的考察方法,它將對年輕的設計學理論研究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在調查之前有必要就田野調查的准備工作 、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及其技巧,即對「如何開展田野調查」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基本的了解。整個田野工作可分為准備工作、實地調查、整理分析三個階段。

田野調查法特徵:

1、長期性。

從事人類學研究者,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通常要求初次做野外工作的人居留在調查點一年或半年的時間。

2、參與性。

「參與觀察」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最大特色。

3、深入性。

人類學者長期參與被調查者的生活和活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把自己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里,親身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和日常生活經驗,詳細觀察其行為,深入了解其社會系統的運作過程,細致體會其心理活動。

起源

田野調查法起源於西方,形成於英籍波蘭裔社會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實踐。馬林諾夫斯基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初布蘭群島做研究,他原本只是計劃做一些短期的研究,後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殖民該地的英國與波蘭卻分屬不同的陣營,因此他被迫留在當地超過了兩年。

由於長期地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學習當地語言與文化,以及參與許多次的觀察,馬林諾夫斯基於1922年出版了他在初步蘭群島研究的第一本書《南海舡人》,開啟了後世田野調查劃時代的一頁。

閱讀全文

與質化田野研究方法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教育量化研究方法 瀏覽:801
雪蓮菌的詳細食用方法 瀏覽:134
新型養殖方法有哪些 瀏覽:45
前列腺增生治療好方法是 瀏覽:431
治療肛裂最有效方法 瀏覽:33
蹲便盆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520
查一下後背疼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32
有創意教學方法如何求新求變 瀏覽:284
艾米粒腎包的使用方法 瀏覽:671
小米5s關閉手勢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7
清洗頭皮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168
百香果如何保鮮的方法 瀏覽:923
筆記本usb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33
哪些修辭方法及作用 瀏覽:695
膀胱肌瘤的治療方法 瀏覽:352
室內電線接頭的安裝方法 瀏覽:625
大話2傷害計算方法 瀏覽:985
平衡健身訓練方法 瀏覽:750
什麼是柳卡解題方法 瀏覽:204
電電腦版qq截圖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