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發布時間:2022-09-02 06:34:08

⑴ 請教分析方法驗證中准確度試驗

任何一種分析測定方法,根據其使用的對象和要求,都應有相應的效能指標。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評價指標包括:精密度、准確度、檢測限、定量限、選擇性、線性與范圍、重現性、耐用性等;對於生物樣品中葯物分析方法評價的標准與上述的評價指標相比較,有共同之點也有特殊的要求。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可以作為對分析測定方法的評價尺度,也可以作為建立新的測定方法的實驗研究依據。准確度(Accuracy)是指測得結果與真實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測量的正確性。由於逗其實值地無法准確知道,因此,通常採用回收率試驗來裴示。

什麼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定量分析方法准確度是指定量分析結果(測量值)與真值(標准值)接近程度,用誤差或相對誤差衡量,真值來自有證標准物質。

⑶ 什麼是准確度准確度用什麼來量度

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它用來表示誤差的大小。

誤差分為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其中隨機誤差的大小可用精密度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可用正確度來表示,准確度是精密度和正確度的綜合,即准確度表示受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的綜合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反映系差的大小,指數據的均值偏離真值的程度。

(3)分析方法的准確度擴展閱讀

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兩類。

一、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它是由分析操作過程中的某些經常發生的原因造成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儀器誤差:是由使用的儀器本身不夠精密所造成的

2、方法誤差:是有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

3、試劑誤差:是由所用蒸餾水含有雜質或使用的試劑不純造成的

4、操作誤差:是由操作人員掌握分析操作的條件不成熟、個人觀察器官不敏銳和固有的習慣造成的

5、主觀誤差:是由操作人員主觀原因,如觀察判斷能力的缺陷或不良習慣造成的

二、偶然誤差

產生偶然誤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讀數時,視線的位置不正確,測量點的位置不準確,實驗儀器由於環境溫度、濕度、電源電壓不穩定、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微小變化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難以確定某個因素產生的具體影響的大小,因此偶然誤差難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如何提高分析結果的准確度,消除測量中的

如何提高分析結果的准確度,消除測量中的誤差



誤差來源及提高分析結果准確度的方法


一、誤差來源

1.過失誤差

過失誤差也稱粗差。這類誤差明顯的歪曲測定結果,是由測定過程中犯了不應有的錯誤造成的。例如,標准溶液超過保存期,濃度或價態已經發生變化而仍在使用;器皿不清潔;不嚴格按照分析步驟或不準確地按分析方法進行操作;弄錯試劑或吸管;試劑加入過量或不足;操作過程當中試樣受到大量損失或污染;儀器出現異常未被發現;讀數、記錄及計算錯誤等,都會產生誤差。過失誤差無一定的規律可循,這些誤差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消除過失誤差的關鍵,在於分析人員必須養成專心、認真、細致的良好工作習慣,不斷提高理論和操作技術水平。

2.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或恆定誤差,往往是由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在分析測定工作中系統誤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方法誤差、儀器誤差、人員誤差、環境誤差、試劑誤差等。

(1) 方法誤差

方法誤差又稱理論誤差,是由測定方法本身造成的誤差,或是由於測定所依據的原理本身不完善而導致的誤差。例如,在重量分析中,由於沉澱的溶解,共沉澱現象,灼燒時沉澱分解或揮發等;在滴定分析中,反應進行不完全或有副反應,干擾離子的影響,使得滴定終點與理論等當點不能完全符合,如此等等原因都會引起測定的系統誤差。

(2) 儀器誤差

儀器誤差也稱工具誤差,是測定所用儀器不完善造成的。分析中所用的儀器主要指基準儀器(天平、玻璃量具)和測定儀器(如分光光度計等)。由於天平是分析測定中的最基本的基準儀器,應由計量部門定期進行檢校。

市售的玻璃量具(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比色管等),其真實容量並非全部都與其標稱的容量相符,對一些要求較高的分析工作,要根據容許誤差范圍,對所用的儀器進行容量檢定。

分析所用的測定儀器,要按說明書進行調教。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進行檢查,以免發生異常而造成測定誤差。

(3) 人員誤差

由於測定人員的分辨力,反應速度的差異和固有習慣引起的誤差稱人員誤差。這類誤差往往因人而異,因而可以採取讓不同人員進行分析,以平均值報告分析結果的方法予以限制。

(4) 環境誤差

這是由於測定環境所帶來的誤差。例如室溫、濕度不是所要求的標准條件,測定時儀器所振動和電磁場、電網電壓、電源頻率等變化的影響,室內照明影響滴定終點的判斷等。在實驗中如發現環境條件對測定結果有影響時,應重新進行測定。

(5) 隨機誤差

隨機誤差在以往的分析測定文獻中稱為「偶然誤差」,但「偶然誤差」這一名詞經常給人以誤會,以為「偶然誤差」是偶然產生的誤差。其實,偶然誤差並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必然產生的,只是各種誤差的出現有著確定的概率罷了,因此建議不要用偶然誤差一詞,而用隨機誤差這個名詞。

隨機誤差的定義是:在實際相同的條件下,對同一量進行多次測定時,單次測定值與平均值之間的差異的絕對值和符號無法預計的誤差。這種誤差是由測定過程中各種隨機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的。在一次測定中,隨機誤差的大小及其正負是無法預計的,沒有任何規律性。在多次測定中,隨機誤差的出現具有統計規律性,即:隨機誤差有大有小,時正時負;絕對值小的誤差比絕對值大的誤差出現的次數多;在一定的條件下得到的有限個測定值中,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的界限;在測定的次數足夠多時,絕對值相近的正誤差與負誤差出現的次數大致相等,此時正負誤差相互抵消,隨機誤差的絕對值趨向於零。分析工作者在用平均值報告分析結果時,正是運用了這一概率定律,在排除了系統誤差的情況下,用增加測定次數的辦法,使平均值成為與真實值較吻合的估計值。

二 、提高分析結果准確度的方法

要提高分析結果的准確度,必須考慮在分析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誤差,採取有效措施,將這些誤差減少到最小。

1. 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

各種分析方法的准確度是不同的。化學分析法對高含量組分的測定能獲得准確和較滿意的結果,相對誤差一般在千分之幾。而對低含量組分的測定,化學分析法就達不到這個要求。儀器分析法雖然誤差較大,但是由於靈敏度高,可以測出低含量組分。在選擇分析方法時,一定要根據組分含量及對准確度的要求,在可能條件下選最佳分析方法。

2.增加平行測定的次數

如前所述增加測定次數可以減少隨機誤差。在一般分析工作中,測定次數為2—4次。如果沒有意外誤差發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較准確的分析結果。

3.消除測定中系統誤差

消除測定中系統誤差可採取以下措施:其一是做空白實驗,即在不加試樣的情況下,按試樣分析規程在同樣操作條件下進行的分析。所得結果的數值稱為空白值。然後從試樣結果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較可靠的分析結果。其二是注意儀器校正,具有準確體積的和質量的儀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天平砝碼,都應進行校正,以消除儀器不準所引起的系統誤差。因為這些測量數據都是參加分析結果計算的。其三是作對照試驗,對照試驗就是用同樣的分析方法在同樣的條件下,用標樣代替試樣進行的平行測定。將對照試驗的測定結果與標樣的已知含量相比,其比值稱為校正系數。

校正系數=標准試樣組分的標准含量/標准試樣測定的含量

被測試樣的組分含量=測得含量×校正系數

綜上所述,在分析過程中檢查有無系統誤差存在,作對照試驗是最有效的辦法。通過對照試驗可以校正測試結果,消除系統誤差。

⑸ 如何評價一個化學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可以使用平均相對誤差來衡量,首先必須知道真值X。假設分析了y次,第m次的結果為Xm,那麼平均准確度為:【(X1-X)絕對值+(X2-X)絕對值+...+(Xy-X)絕對值】/【y·X】。平均相對誤差在0-100%之間,越小則結果越准確。
滿意請採納,謝謝^_^

⑹ 什麼是准確度 什麼是精確度

1、准確度是指你得到的測定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接近程度。精確度是指使用同種備用樣品進行重復測定所得到的結果之間的重現性。
2、適用於不同檢測方法。檢驗准確度和精確度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已知濃度的標准溶液進行測定。如果測定結果與標准溶液的已知濃度相近,則說明你的結果是准確的。如果使用備用標准溶液進行若干次重復測定並得到相近的結果,則說明你的結果是精確的。
3、准確度是指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大小,
准確度越高,則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就越小。
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測量的測量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越高,則多次平行測量的測量值之間就越接近。
(6)分析方法的准確度擴展閱讀
准確度是指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大小,
准確度越高,則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就越小。
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測量的測量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越高,則多次平行測量的測量值之間就越接近。
測量准確度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關於准確度是一個定性概念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首先,被測量真值其實就是被測量本身,而與給定的特定量定義一致的所謂真值,僅是一個理想化的難以操作的概念。因此,不可能准確而定量地給出准確度的值。其次,傳統的誤差理論認為准確度是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綜合,而對它們的合成方法,國際上一直沒有統一。最後,習慣上所說的准確度其實表示的是不準確的程度,但人們又不願意用貶意的稱謂,而寧可用褒意的稱謂。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
准確度
搜狗網路
精確度

⑺ 分析化學 什麼事准確度 具體說明准確度的高低用什麼來衡量

准確度是指測得值與真值之間的符合程度。准確度的高低常以誤差的大小來衡量。即誤差越小,准確度越高;誤差越大,准確度越低。

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誤差來表示。它用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

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在誤差較小時,也可通過多次平行測定的平均值 作為真值μ的估計值。


(7)分析方法的准確度擴展閱讀:

不損失所要求之准確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方法簡便,步驟少,這就意味著節省時間、人力和費用。例如,金店收購金首飾時,是將其在試金石板上劃一道(科學名稱是條紋),然後從條紋的顏色來鑒定金的成色。這種條紋法在礦物鑒定中仍然採用。

當然,該法不及火試金法或原子吸收光譜法准確,但已能達到鑒定金器之目的。又如,糖尿病人的尿糖量可用特製的含酶試紙進行檢驗,從試紙的顏色變化估計含糖量的多寡,其方法之簡便連患者本人也會使用。另一方面,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雖然也能間接測定尿樣中含糖量,但因為不經濟而沒有被採用。

⑻ 常量分析方法和微量分析方法的靈敏度,精密度,准確度的比較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都需要較高的靈敏度,對於微量分析,靈敏度的要求更高。常量分析的精密度要求一般在2%以內。微量分析,不同的測定領域有不同的要求,如有機溶劑殘留、農葯殘留、體內葯物分析的精密度需要在10%以內。對於准確度,常量分析要求分析方法的一般回收率在95%~105%之間,特殊要求在98%~102%之間。微量分析,如體內葯分、農葯殘留、溶劑殘留准確度要求的回收率在80%~120%之間,有些可以放寬到70%~130%之間。總之應根據實驗的具體要求和需要達到的試驗精度和當前分析儀器的客觀能力確定精密度和准確度的要求。

⑼ 如何提高分析結果的准確度

1)使用標準的分析方法,消除方法誤差;
2)進行對照試驗(做標准樣)看實驗室是否存在問題;
3)對分析天平和玻璃儀器進行校準,消除儀器帶入的系統誤差;
4)進行空分析,消除試劑和蒸餾水帶來的系統誤差;
5)嚴格按標准方法進行操作,克服過失誤差;
6)進行平行試驗,合理表示結果,減少偶然誤差.

閱讀全文

與分析方法的准確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廚房漏水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01
十一個月寶寶濕疹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238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0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0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0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4
接發方法及步驟 瀏覽:749
上海雜質硅膠解決方法 瀏覽:98
快速讓傷口癒合的方法 瀏覽:34
華為照片導入到iphone最簡單方法 瀏覽:554
醫院洗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622
怎麼糾正自卑的方法 瀏覽:276
如何快速剝濕蒜的方法 瀏覽:234
韓國紅參的食用方法 瀏覽:349
鉗形表溫度測量方法 瀏覽:531
創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瀏覽:884
美縫紙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872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瀏覽:470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7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