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2017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2017

發布時間:2022-09-02 02:02:02

『壹』 2017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哪些

學前 教育 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人類社會誕生之日,學前教育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注重的問題,這關繫到孩子未來的成長。下面是我整理的學前教育研究 方法 ,歡迎閱讀!

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馮曉霞教授認為,當前學前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大都源於本世紀初進行的學前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遺留問題:“先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改制、事業單位的縮編,原來由企、事業單位辦的幼兒園被作為‘包袱’甩了出來;之後又以‘優先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或‘消減政府財政支出’為理由,推向市場。而這些原企、事業單位幼兒園,恰恰是為廣大中低收入人群服務的。” 被冠以“體制創新”之名取而代之的、由個人承包的幼兒園或私立幼兒園,要麼價高得負擔不起,要麼質差得令人嘆息。即便是所剩不多公立幼兒園,收費之高也讓公眾抱怨不已。
學前教育教育目標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學前教育的目標是“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可從以兩個方面理解學前教育目標:

1、學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從世界學前教育目標的發展趨勢看,20世紀60年代著重 智力開發 ,70年代強調創造力的培養,80年代重視個性、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發現, 兒童 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逐漸開始認識到,學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2、正確處理各育之間的關系。即處理好體育和其他各育之間的關系、好智育和德育的關系、處理好知識和智力的關系、處理好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之間的關系。

學前教育教育內容
學前教育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指向於人的身體的發展過程,提高幼兒健康水平學前教育為目的。智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生活護理、幼兒體育活動、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工作等。

2、智育,指向人的認知發展過程,培養認識興趣和習慣,發展智力為目的。智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感覺教育、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增進幼兒對環境的認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德育,是指向於人的社會性發展過程,培養和塑造兒童道德人格為目的。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文明禮貌教育、友愛教育、集體生活、品質和性格、愛國愛家情感的萌發等。

4、美育,指向人的審美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能力為主要目標。德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美等。

市場現狀

我國的早教市場在1998年開始萌芽,經過10多年的發展,早教機構已經走過了一波迅速擴張期。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和以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據著當前的早教市場。

據《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 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共有幼兒園15.04萬所,較上年增加1.22萬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2976.67萬人,比上年增加318.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30.53萬人,比上年增加17.75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56.6%,比上年提高5.7個百分點。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較突出。

“十二五”時期,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學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95%、80%、70%。

『貳』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秦金亮2017版與2015版的區別

沒有區別。
目前市面上只有秦金亮在2015年出版的《學前教育研究方法》。
本教材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學類學前教育專業(獨立本科段)的必修課程指定教材,按照該課程2015年修訂的自學考試大綱進行編寫,全書主要內容包括學前教育一般研究方法、學前教育具體研究方法和學前教育專業論文寫作。

『叄』 全國2014年10月《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試題及答案

還有兩周就考試了,你糾結於去年的真題有意思嗎?看你問這個問題,我就大概知道你的這門課程的沒怎麼准備,如果准備好了,這個真題答案就在你的腦子里了,把書看透了,就不需要別人給你什麼答案。

『肆』 求自考本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答案

高職高專批次的公費師范生,畢業以後必須服從分配,想專升本可以等參加工作之後再說。你可千萬不要違約。如果你畢業的時候不服從分配,可不是光交違約金就完事兒了。你的個人檔案里會被記上一筆。以後你想考公立學校的老師都可能會受影響。

『伍』 03657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重點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重點如下:
1.幼兒園教師應做什麼樣的研究
2.幼兒園教師的研究課題從哪裡選擇
3.如何進行文獻信息收集
4.如何設計研究方案
5.如何進行觀察研究
6.如何進行訪談研究
7.如何進行問卷調查
8.如何運用教育測量
9.如何進行實驗研究
10.如何做教育行動研究
11.量化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2.質性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3.幼兒園教師研究成果的表達
以上就是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重點,在這里,推薦使用上學吧找答案APP,裡麵包含大量自考全真模擬試卷與歷年真題卷,而且還可以在線找答案,非常適合備考刷題!

『陸』 有人知道學前教育學的試題和復習資料嗎

《學前教育學》模擬試卷(一)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什麼樣的活動
A.自發性活動 B.主體性活動 C.生產性活動 D.社會性活動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
A.教育物資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環境
3.教育的宏觀功能是
A.促進經濟建設 B.增進社會文明 C.促進社會發展 D.提高人口素質
4.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是
A.社會生產 B.經濟發展 C.工業革命 D.現代農業
5.格塞爾的「成熟勢力學說」倡導
A.先天決定論 B.遺傳決定論 C.後天決定論 D.環境決定論
6.兒童個體發展遵循
A.從腳到頭的順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
C.從復雜到簡單的過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7.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是人類關於兒童認識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這時出現了
A.人本位兒童觀 B.家族本位兒童觀
C.社會本位兒童觀 D.自然本位兒童觀
8.福祿貝爾創立的幼兒學校1840年更名為幼兒園,該幼兒園始創於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3年提出的未來教育的四大基礎支柱是
A.學會生活、學會認知、學會工作、學會享受
B.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
C.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存
D.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
10.托兒所(或幼兒園托兒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會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會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輔助性 D.輔助性和社會性
11.教育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活動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資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內容 C.教育環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觀功能是
A.促進社會進步 B.促進文明進步
C.促進經濟建設 D.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14.決定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會因素是
A.經濟發展 B.社會人口 C.地理環境 D.政治制度
15.英國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說」屬
A.父母決定論 B.教師決定論 C.環境決定論 D.遺傳決定論
16.在古代社會,人類普遍重視兒童,他們的兒童觀是
A.家族本位兒童觀 B.社會本位兒童觀
C.個人本位兒童觀 D.人類自然本位兒童觀
17.誇美紐斯出版的幼兒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誇美紐斯教育論著全集》 B.《理想國》
C.《母育學校》 D.《太陽城》
18.我國陳鶴琴倡導的教學法為
A.中心綜合法 B.完整教學法 C.分科教學法 D.整個教學法
19.我國幼兒園教育目標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進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B.促進幼兒智、德、體等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C.促進幼兒美、體、智、德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D.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20.托兒所(幼兒園托兒班)的保教原則是
A.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進行教育 B.讓嬰兒在一日生活中系統學習
C.寓教於養,保教並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詞解釋:
1.教育者
2.人的個體社會化
3.兒童發展
4.兒童觀
5.教育觀
三、簡答題:
1.簡述教育的功能。
2.簡述兒童發展的特徵。
3.簡述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
4.試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內容
四、論述題:
1.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正確兒童觀包括哪些?
2.幼兒園如何作好大班幼兒的入小學教育?
《學前教育學》模擬試卷(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詞解釋:
1.凡是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人以及對教育活動承擔教育責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指個體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化而形成社會所期待的及其應承擔的角色,並相應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的過程。
3.指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的量變與質變的過程。
4.是人們對於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5.是人們對於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三、簡答題:
1.教育有兩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觀功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二是教育的微觀功能——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2.兒童發展的特徵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則:
(1)個體發展是有規律地進行的,表現在三個方面:個體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個體發展都要經過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個體發展是由頭到腳,由中間向四周進行的;
(2)個體發展具有差異性;
(3)個體發展具有階段性。
3.「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4.肌肉練習;日常生活訓練也是蒙台梭利學校的一個顯著特點;初步的知識教育;文化歷史教育。
四、論述題:
1.答: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正確兒童觀,主要包括下列幾點:
(1)兒童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多層次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2)發展不是孤立地、靜止地由於某一因素的作用而發展,而是由多種因素參與其中的動態發展過程;(3)兒童是發展的主體,是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動地發展的,而不是被動地發展;
(4)兒童具有發展的潛力,在與適當的教育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
(5)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個體,發展水平和速度不同,興趣和愛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齡或班級為標准來武斷地劃一;
(6)兒童通過活動而發展,在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的交往中發展知識、能力和個性,而不是坐著、只通過聽或看教師的說和做而發展;
(7)兒童身心各方面是一個整體,對他們進行的體、智、德、美幾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聯系的,應使兒童從小獲得初步的全面的發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發展;
(8)每個兒童都擁有發展權、受教育權等,這些權力應當受到尊重和愛護。
2.答:(1)培養入學意識:培養幼兒嚮往入學學習的感情,激發良好的入學動機和學習態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組織幼兒參觀附近小學;可參加少先隊活動和入隊儀式;要向大班幼兒提出要求,逐步養成小學生應有的行為習慣;進行畢業離園教育。
(2)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的能力;培養任務意識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3)培養學習適應能力: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一定的讀書技能;加強幼兒手的小肌肉協調的訓練,培養正確的執筆姿勢。
(4)培養生活適應能力。
《學前教育學》模擬試卷(二)
一、單項選擇題:
1.對個體發展起主導作用的是
A.父母 B.教育 C.環境 D.遺傳
2.下列哪種社會因素會影響教育目的
A.經濟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3.決定著教育的性質和教育的發展的主要社會因素是
A.經濟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4.經濟政治作用於教育的中介是
A.語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
5.文化內容的增量或減量所引起的結構性的變化是指
A.文化傳遞 B.文化傳播 C.文化變遷 D.文化選擇
6.某種文化的自動擷取或排斥即擇優汰劣,取精去糟的過程是指
A.文化傳遞 B.文化傳播 C.文化變遷 D.文化選擇
7.華生的「教育萬能論」屬於
A.教育決定論 B.教師決定論 C.環境決定論 D.遺傳決定論
8.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表達的觀點是
A.父母決定論 B.教師決定論 C.環境決定論 D.遺傳決定論
9.導致兒童身心發展差異性的物質性基礎是
A.遺傳差異 B.教育差異 C.環境差異 D.物質差異
10.個體發展的特徵不包括
A.規律性 B.差異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11.下面哪一項不是個體發展規律性的表現
A.從簡單到復雜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頭到腳 D.由四周到中間
12.幼兒期的主導活動是
A.學習 B.游戲 C.看書 D.識字
13.幼兒期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
A.講授 B.游戲 C.自學 D.參觀
14.《教育漫話》是哪位教育家的教育論著
A.洛克 B.盧梭 C.杜威 D.福祿貝爾
15.盧梭所倡導的教育觀是
A.愛的教育 B.自然主義教育 C.大教育觀 D.進步主義教育
16.第一個明確要使兒童的各種能力得到和諧的發展的教育家是
A.誇美紐斯 B.盧梭 C.福祿貝爾 D.裴斯泰洛齊
17.福祿貝爾認為兒童有四種本能,包括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
A.製作的本能 B.創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運動的本能
18.教育史上第一個承認游戲的教育價值並有系統地把游戲列入教育過程的教育家是
A.福祿貝爾 B.誇美紐斯 C.蒙台梭利 D.維果茨基
19.下列哪一項不是杜威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的內容
A.教育即成長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學習 D.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20.蒙台梭利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創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名稱為
A.幼兒園 B.兒童之家 C.快樂之家 D.幸福樂園
21.根據皮亞傑劃分的兒童發展階段,兒童的「自我中心化」出現在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2.根據皮亞傑劃分的兒童發展階段,兒童的守恆概念出現在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3.運用懲罰要做到「三要」 (A)
A.懲罰要及時、懲罰要公平、懲罰時間要短
B.懲罰要及時、懲罰要嚴厲、懲罰時間要短
C.懲罰要及時、懲罰要公平、懲罰時間要長
D.懲罰要及時、懲罰要嚴厲、懲罰時間要長
24 .幼兒園中期教育目標是指 (B)
A.中班的教育目標 B.各年齡班的教育目標
C.一周的教育目標 D.一月的教育目標
25.小班幼兒的思維處於 (A)
A.直覺行動思維階段 B.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C.抽象思維階段 D.邏輯思維階段
26.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托兒所、幼兒園和家庭的關系屬於 C
A.幫助與被幫助的關系 B.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C.夥伴關系 D.教與被教的關系

二、名詞解釋:(共30題,每題4分)
1.情商
2.發現式教學法
3.最近發展區
4、整個教學法
5.文化
6.直觀形象法
三、簡答題:(回答要點,並作簡明扼要的解釋。共30題,每題6分)
1.簡述洛克的「白板說」。
2.試總結分析影響兒童發展的有關因素。
3.簡述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4.簡述我國的現代教育觀。
5.美國教育學家認為學前教育對兒童的發展有哪三種作用模式?

四、論述題:(共18題,每題10分)
1.幼兒家庭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家庭育兒環境?
2.如何教中班幼兒處理好同伴關系?
3.試分析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及糾正策略。
4.試析皮亞傑的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其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學前教育學》模擬試卷(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B 4.C 5.C 6.D 7.C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A
23 A 24 B 25 A 26 C

二、名詞解釋:
1.用來描述對成功至關重要的情感特徵,它包括以下含義:同情和關心別人,表達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緒,獨立性,適應性,受人喜歡,解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能力,堅持不懈,友愛,善良,尊重他人等。
2.指給兒童提供相應的材料和設備,激發兒童的興趣,使兒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發現問題、找到答案。
3.即兒童的發展有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下一個階段是兒童只有在成人的幫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這兩個階段之間就是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即是兒童已經能夠做到、但不是獨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來做到的那個區域。
4.就是把兒童應該學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統地教授兒童。
5.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較普遍地把文化看做為社會的精神文化,即社會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種復合體。
6.即教師採用直觀教具或各種電化教育手段等,組織兒童開展觀察(物體和現象)、欣賞、演示、示範和範例等活動,以達到預定的教育教學目標。

三、簡答題:
1.洛克的「白板說」認為人腦開始只是一張「白紙,沒有特性也沒有觀念」。人的一切觀念都來自後天的經驗,根本沒有什麼天賦原則。洛克認為,兒童發展的原因在於後天,在於教育。
洛克的教育內容:體育、德育、智育。
2.先天因素——遺傳;後天因素——環境和教育;先天因素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基礎,後天因素則是個體發展的條件,幼兒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發展起來的。
3.經濟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經濟發展決定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經濟發展引發的經濟結構和變革影響著教育結構的變化;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內容和手段。
4.兒童是學前教育的主體;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學前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展適宜性」要求;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家園配合,協同發展。
5.第一種模式是「維持」,即兒童某些認知能力能夠自然地完全發展,教育和經驗的作用只是使兒童維持現有能力水平。(2分)第二種作用模式是「促進」,即後天教育經驗隻影響兒童發展的速度而不影響發展方向和順序。例如,生理發育方面,後天環境及教育經驗隻影響其速度而不影響其發展方向和順序。(2分)第三種模式是「誘導」,即後天教育經驗的存在與否直接決定了兒童某種能力的發生與否,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的發展有重大的決定性作用。(2分)

四、論述題:
1.答:良好的家庭育兒環境包括如下方面:
(1)和諧的生活氣氛:家庭成員互敬、互愛、坦誠、和藹;文明行為、文明語言;生活內容豐富、高尚、多彩。
(2)整潔優美、時有變化的環境布置:整潔是指擺放有秩序;家庭環境裝飾和布置應幽雅大方;時有變化的環境。
(3)安全的、無危險隱患的環境:電器設備的安置;門窗的安全;管理好煤氣、煤火,防止漏氣造成煤氣中毒,或者燒燙事件的發生;家庭葯品的管理;傢具的安全;進行安全教育;有屬於兒童的天地。
2.答:(1)教給幼兒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交往的機會,鼓勵幼兒與人交往;教給幼兒交往的技巧;通過角色游戲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通過一些專門設計的活動來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2)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解決幼兒之間的沖突:正確引導幼兒的競爭行為;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的矯正;幼兒說謊行為的糾正;幼兒告狀行為的糾正。
3.答:攻擊性行為的產生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一般而言,有以下原因:
(1)生理特徵。一些研究表明幼兒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其攻擊性行為;(1分)
(2)家庭影響。幼兒具有易模仿的特點,許多攻擊性行為是模仿所致。(1分)
(3)大眾媒介。電視充斥這許多暴力、復仇的鏡頭,甚至一些面向兒童的卡通片也在宣揚這暴力的情緒,而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對於孩子產生了不良的影響;(1分)
(4)幼兒園。研究證明空間狹窄、游戲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兒攻擊性行為的重要因素。(2分)
攻擊性行為的糾正策略:
(1)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1分)
(2)提供充足的材料與空間,避免攻擊的產生;(1分)
(3)提供合作的榜樣。(1分)
(4)幫助幼兒轉移情緒,給幼兒提供宣洩的機會。(1分)
(5)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避免無謂等待的環節和時間,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1分)
4.答:(1)皮亞傑提出兒童心理發展有四個基本要素:成熟;練習和習得的經驗;社會性經驗;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4分)
(2)皮亞傑根據兒童認知發展將兒童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思維階段(2-7歲);具體運算思維階段(7-11歲);形式運算思維階段(11-15歲)。(4分)
(3)在教育中的應用,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點對兒童進行教育。

『柒』 欲求學前教育試題答案

1-5:CCDBC
6-10:DAADB
11-15:DCCDD
說說我和下面那位不一樣的吧。
第一題,早在柏拉圖的時期就提倡共養共育。
第七題,最重要的方式明顯是游戲,游戲與遊玩是不同的。
關於第八題,有點良知的人都會選A,哈。。
第九題,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還處在不成熟的階段,所以不一定要處處聽從孩子的主張和決定,不過尊重是必要的。
第十題要在B和D中選。承擔幼兒教育的主要機構是幼兒園。嬰幼兒最應該和父母待在一起,所以托兒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比幼兒園要少一些,因此發展社區學前教育主要是幼兒園。
第十五題,作為當代建構主義思潮中一個重要范型的社會建構主義主要是以維果茨基的理論為基礎的。

『捌』 求:學前教育各專業試題與答案

ssssss

閱讀全文

與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2017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
服務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897
蹲坑改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瀏覽:811
簡單的瘦腿方法有幾種 瀏覽:807
疥瘡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471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5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4
美的十匹空調e1解決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