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材料分析方法的圖書目錄
緒論
第1篇 組織形貌分析
第1章 組織形貌分析概論
第2章 光學顯微技術
2.1 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歷程
2.2 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2.3 光學顯微鏡的構造和光路圖
2.4 顯微鏡的重要光學技術參數
2.5 樣品制備
第3章 掃描電子顯微鏡
3.1 掃描電鏡的特點
3.2 電子束與固體樣品作用時產生的信號
3.3 掃描電鏡的工作原理
3.4 掃描電鏡的構造
3.5 掃描電鏡襯度像
3.6 掃描電鏡的主要優勢
3.7 掃描電鏡的制樣方法
3.8 掃描電鏡應用實例
第4章 掃描探針顯微分析技術
4.1 掃描隧道顯微鏡
4.2 原子力顯微技術
4.3 其他掃描探針顯微技術
第2篇 晶體物相分析
第5章 物相分析概論
第6章 晶體幾何學基礎
第7章 電磁波及物質波的衍射理論
第8章 X射線物相分析
第9章 電子衍射及顯微分析
第3篇 成分和價鍵(電子)結構分析
第10章 成分和價鍵分析概論
第11章 X射線光譜分析
第12章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第13章 俄歇電子能譜
第4篇 分子結構分析
第14章 分子結構分析概論
第15章 振動光譜
第16章 核磁共振光譜
附錄
參考文獻
⑵ 有什麼材料學講座推薦嗎
材料學萌新搜集了一些書單!
一些書我也在讀,後期補充一些讀書感受!
/材料科學基礎
推薦書籍:英文版首當其沖!真的想要學好就先買一本英文版的材科基!(因為疫情原因今年幫老師帶本科畢業生都改成了綜述文章,他們就不知道aging在金屬材料里的翻譯是時效,還有共格關系翻譯相乾性)
國內的話《材料科學基礎》(上海交大胡庚祥、蔡珣版或北科大余永寧版)
要點:晶體結構、晶體缺陷、擴散、相變、形變、回復、再結晶、相圖。
/材料物理學
推薦書籍:《金屬物理學第一卷~第三卷》(南大馮端)、《材料物理性能》(北航田蒔)、《工程材料力學性能》(合工大束德林)。
學習要點:讀懂材料的表面與界面、電性能、熱性能、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斷裂、壓縮、彎曲、扭轉、沖擊、強度、硬度、韌性、脆性、疲勞、應力腐蝕、摩擦磨損、蠕變,以上性能的測試方法與儀器。
/材料熱力學
推薦書籍:《物理化學》(天大版、淺顯易懂)或《材料熱力學》(上海交大徐祖耀版、有理論深度)、《合金相與相變》(北科大肖紀美)。
學習要點:讀懂熱力學三大定律、自由能、比熱容、相平衡、固溶體、亞穩相、平衡相、相變(凝固、脫溶、調幅分解、有序無序轉變)、氧化。
/材料加工
推薦書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中南大學崔振鐸)《有色金屬錠坯生產技術》(東北大學馬宏聲)《材料成形基礎》(鄭州大學關紹康) 《金屬塑性加工原理》(中南大學張新明)。
學習要點:讀懂熔煉(真空熔煉、非真空熔煉、感應熔煉(高頻、中頻、工頻)、電弧熔煉、氣體(除氣、脫氧)、夾雜(凈化)、覆蓋劑)、鑄造(鑄錠、半連續鑄造、連續鑄造、壓力鑄造、連鑄連軋、連續鑄軋或鑄擠、快速凝固、定向凝固)、鍛造、沖壓、擠壓(熱擠壓、連續擠壓、靜液擠壓)、拉拔、軋制(熱軋、冷軋、孔型軋制)、半固態成形、焊接、切削(金屬工藝學)、熱處理(固溶、時效、退火、形變熱處理)。掌握有色金屬材料的主要加工和熱處理方法,有精力可以涉獵鋼鐵材料加工熱處理內容,此部分內容十分龐大且復雜,只要泛泛理解基本原理即可。
/材料分析方法
推薦書籍:《材料分析方法》(哈工大周玉)、《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北工大左演聲)、《X射線金屬學》(廣東工業大學范雄)、《分析化學(儀器分析部分)》(華東理工等版本均可)。
學習要點:要求讀懂X射線衍射分析、掃描電子顯微分析(SEM)、透射電子顯微分析(TEM)、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分析(HRTEM)、能譜分析(EDS)、電子探針、三維原子探針、小角X射線衍射分析、X射線漫散射分析、熱分析(DSC、TG、DTA)、原子光譜分析。初步了解材料成分、組織、性能的表徵方法和原理。
/有色金屬材料
推薦書籍:內容散,無經典文獻,建議到圖書館查閱銅、鋁、鈦、鎂方面的綜述類書籍或手冊。
學習要點:要求掌握銅、鋁、鈦、鎂四個大有色品種的一般物理和化學性質,銅合金的種類(紫、黃、青、白)、性質及用途,鋁合金的體系劃分規則和各體系的主成分、一般性能和用途,典型鈦合金(包括形狀記憶合金)的性質和用途,鎂合金的一般性能和用途,有色金屬材料產品的形態(板、帶、箔、棒、線、絲、管、異型材、鑄件、鍛件、沖壓件、3D列印件等)和其制備加工方法。初步了解主要有色金屬品種的一般性質、合金種類和用途,以銅及銅合金材料為主。
⑶ 材料化學應讀些什麼書我今年學了材料化學
經典材料類書籍: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本書是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第4版的節選本。本書的主要內容:一、原子結構、排列和缺陷以及原子運動;二、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微觀結構控制;三、主要的工程材料。本書作者 donald askeland 博士在本書里不僅對金屬材料部分的介紹有獨到的見解和非常精彩的闡述,而且對陶瓷、玻璃、高分子、復合材料等領域地作了極為詳盡的描述。本書引入大量現代科技最新發展的成果,比如高溫超導體、新一代數字晶元技術、高密度磁記錄等,這對開拓學生眼界、熟悉相關領域動態、掌握現代工業發展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材料科學基礎》:本書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教材,其內容包括:材料的微觀結構,晶體缺陷,原子及分子的運動,材料的范性形變和再結晶,相平衡及相圖,材料的亞穩態,材料的物理特性等,著重於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強調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介紹材料科學領域的新發展,注意應用理論於解決實際問題。
《材料分析測試方法》:該書主要介紹材料的X射線衍射分析、透射電子顯微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和電子探針微區分析,同時簡要介紹了光譜分析、掃描探針顯微鏡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的原理與應用。
《材料性能學》:全書第一~七章為力學性能,介紹材炎在殂載條件下的力學性能、站擊韌性、斷裂韌性、疲勞性能、磨損性能,以及高溫力學性能等;第八~十二章為物理性能,介紹材料的熱學性能、磁學性能、電學性能、光學性能、壓電及鐵電性能等;第十三、十四章為材料的腐蝕及老化性能。全書突出各種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質影。本書小及知識面寬,信息量大,基礎性強,在敘述方面,深入淺出,清晰易懂。
《金屬固態相變教程》:主要內容包括金屬固態相變的一般規律、奧氏體及其形成、珠光體與共析分解、馬氏體相變與馬氏體、貝氏體轉變與貝氏體、馬氏體的回火轉變、合金的脫溶、相變產物的力學性能等。是一本有自己獨特見解的書,特別是對珠光體轉變更是見解獨到,值得一讀。
《凝固原理》:系統地介紹了通過凝固形成晶體的基本理論,包括晶體的形核、生長、熱量質量輸運、固液界面形態及其穩定性、溶質再分配以及與此相關的缺陷的形成,並以固溶體、共晶和包晶三種基本合金組織形式為例進行了分析和數學處理。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系統地闡述了金屬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和共性問題,較好地反映了塑性成形理論的新發展。全書共分十章,其主要內容包括金屬塑性變形的物理基礎和力學基礎理論、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塑性成形件質量的定性分析、塑性成形力學的求解方法(包括主應力法、滑移線法、上限法、有限元法)、塑性成形過程的物理模擬。
《化學熱力學與耐火材料》:本書結合耐火材料研究、開發、生產與使用闡述了化學熱力學學基礎及其在耐火材料工業中的作用。本書內容包括:熱力學基礎,溶液熱力學,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熱力學,電化學熱力學,表面與界面現象熱力學,耐火氧化物熱力學,含碳耐火材料熱力學,耐火非氧化物及其復合耐火材料熱力學等。在闡述化學熱力學的基礎上盡量舉出與耐火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及使用中有關的例子。
《陶瓷導論》:本書原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年級學生及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本書從陶瓷物理與化學的觀點系統闡明了陶瓷材料的組成、結構、制備、性能、應用及其控制的相互關系,對結構缺陷,表面、界面及晶界,相平衡及相變動力學,燒結機理及模型等陶瓷材料的理論基礎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是一本內容豐富和比較深入的陶瓷材料科學專著。
《3D列印 從想像到現實》:該書向你揭開了3D列印神秘面紗:讓傳統製造瞬間過時,規模經濟的鐵律從此被打破跨越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鴻溝,一場產品製造和設計的革命即將開始,它將顛覆我們的物理世界。一場產品製造的革命、設計的革命、材料的革命、生物的革命、知識產權的革命即將由3D列印引爆。
......
⑷ 想買一本橡膠分析方面的書籍
橡膠分析:
塑料與橡膠同屬於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碳和氫兩種原子組成,另有一些含有少量氧,氮,氯,硅,氟,硫等原子,其性能特殊,用途也特別。簡單的說,塑料與橡膠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塑料發生形變時塑性變形,而橡膠是彈性變形。
檢測范圍
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聚醯胺(PA),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橡膠:氯丁橡膠(CR),天然橡膠(NR),丁苯橡膠(SBR),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M)等。
測試方法
(1)定性分析 通過成分分析的手段得出被測物中主要包括的成分,概況的來說就是確定物質的組分。
(2)定量分析 在確定被測物的定性組分之後,進行相應的定量分析,得出各種組分的分配比例。按照科學技術,定量分析只能做到無限接近真實情況,但卻無法100%保證准確。
(3)定性定量分析 測出被測物所含的成分以及每組成分物質所含的比例。
(4)定性半定量分析 能基本確定被測物的組分,在定量上也有一定的參考值,但其值並不精確。
測試儀器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裂解/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PY-GC-MS),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熱重分析儀(TGA),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儀(SEM/EDS),紫外分光光度計(UV-Vis)等。
檢測標准
ASTM E1252-98(2013)e1《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量分析》 GB/T 7764-2001《橡膠鑒定 紅外光譜法 》
GB/T 9722-2006 《化學試劑 氣相色譜法通則》 ISO 7270-2005《橡膠 熱解氣相色譜分析法》
ASTM D5630-2013 《塑料中灰分含量的標准試驗方法》 EPA 6010C-2007《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17359-2012《電子探針和掃描電鏡X射線能譜定量分析通則》
⑸ 材料分析測試方法的介紹
《材料分析測試方法》是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該書主要介紹材料的X射線衍射分析、透射電子顯微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和電子探針微區分析,同時簡要介紹了光譜分析、掃描探針顯微鏡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
⑹ 求幾本行業分析方法之類的書
《全球財富》
一、確定目的,很多人都認為行業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搜集資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首先你要搞清楚你做行業分析的目的是什麼,才能有針對性查找資料,比如你是偏向行業發展前景的分析,還是對競爭狀況的分析,不同的目的,側重的資料是不一樣的。
二、搜集資料,搜集資料看似一個簡單的過程,其實很累人,如今信息發達,各種資料汗牛充棟,是永遠收集不完的,所以不要把精力完全放在資料收集上,收集資料之前要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是三個小時還是三天,視自己情況而定。
三、資料篩選,收集的資料來源各異,種類也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為定量和定性兩種。定量多是一些數據,這些往往是最有用的,好的行業分析員應該准確的看到數據背後的東西,但要注意數據來源是否可信,數據是否有交易性,可以做交易分析。
定性的資料多是一些評論文章,往往主觀色彩很濃,這就要有獨立判斷,這些評論僅作參考。
四、補充收集,經過整理之後,留下自己有用的,去除沒用的,明白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資料,有重點地補充收集。
五、問題分析,有了資料之後,就可以著手進行最重要的工作---行業報告的製作。可以藉助一些常規的"套路",如SCP框架、五力模型、SWOT框架,有時也要根據問題的特點 "構造"出一個分析的方法來。
無論是那一類做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結構",或者說是"邏輯"。如果只是雜亂地堆積在一起,信息再多也沒有用。此外還要注意好的研究報告往往會進行產業鏈的分析,對上下遊行業都要分析到。總之就是眼光要長遠,要有戰略家的胸懷。
六、檢驗成果,報告完成之後,回過頭看看邏輯性是否清晰,所用的模型是否經過檢驗。如果有些數據的准確性有待檢驗,寧可不用,也不能濫用。
(6)講各種分析材料方法的書擴展閱讀:
存在價值
行業是由許多同類企業構成的群體。如果我們只進行企業分析,雖然我們可以知道某個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但不能知道其他同類企業的狀況,無法通過比較知道企業在同行業中的位置。而這在充滿著高度競爭的現代經濟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約著或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汽車誕生以前,歐美的馬車製造業曾經是何等的輝煌,然而時至今日,連汽車業都已進入生命周期中的穩定期了。這說明,如果某個行業已處於衰退期,則屬於這個行業中的企業,不管其資產多麼雄厚,經營管理能力多麼強,都不能擺脫其陰暗的前景。還有誰願意去大規模投資於馬車生產呢?
投資者在考慮新投資時,不能投資到那些快要沒落和淘汰的"夕陽"行業。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不能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要分析和判斷企業所屬的行業是處於初創期、成長期,還是穩定期或是衰退期,絕對不能購買那些屬於衰退期的行業股票。
行業特徵是直接決定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行業分析是上市公司分析的前提,是聯接宏觀經濟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橋梁。
行業分析旨在界定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同時對不同的行業進行橫向比較,為最終確定投資對象提供准確的行業背景。
行業分析的目的是挖掘最具投資潛力的行業,進而選出最具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
由此可見,只有進行行業分析,我們才能更加明確地知道某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它所處的行業生命周期的位置,並據此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⑺ 拜求推薦書目:有關材料方向的科研要讀哪些書
你好 我是材料化學的 除去幾本物理書不同外,我和你大部分你專業相同
材料化學考研參考書目
無機化學部分:
1、《無機化學》,吉林大學宋天佑編,高教出版社;
2、《無機元素化學》,廈門大學劉新錦、朱亞先、高飛編,科學出版社。
分析化學部分:
1、《分析化學》(第三版),武漢大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定量化學分析簡明教程》(第二版),彭崇慧、馮建章、張錫瑜、李克安、趙鳳林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儀器分析》,武漢大學化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有機化學部分:
1、《基礎有機化學》,邢其毅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2、《有機合成》,黃培強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物理化學部分:
1、《物理化學》(第四版),傅獻彩、沈文霞、姚天揚編,高教出版社;
2、《物理化學》,黃啟巽、吳金添、魏光編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你試著看一下行不行,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⑻ 請問具體描述以上分析方法的書籍都有哪些
管理定量分析:決策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 者李莉,陳忠編著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科學決策方法:從社會科學研究到政策分析
作 者(美)沃恩(Vaughan,R.J.),(美)巴斯(Buss,T.E.) 著,沈崇麟 譯
出 版 社重慶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