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賣報歌教學設計教學方法

賣報歌教學設計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1 19:44:49

①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書內容

《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P2cbrN84vKjix0y9x2pMbQ

提取碼:3dwl

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生資源|教師資源|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搖船調》-何暢|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趙子萱|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練習題答案-謝彩霞.docx|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練習題-謝彩霞.mp4|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單元整合教學建議-謝彩霞.pptx|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教案-趙子萱.docx|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導學案-趙子萱.docx|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PPT-趙子萱.pptx|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音頻-趙子萱.mp3|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牧童短笛》-趙子萱.flv|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搖船調》音頻-何暢.mp3|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搖船調》評價標准-何暢.docx

② 賣報歌簡譜

賣報歌簡譜如下圖所示:

《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創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賣報歌》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們的喜愛,它為人們展現了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帶有著對光明未來的期盼。

聶耳的創作源於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他從生活中尋找創作源泉, 提煉音樂形象, 並把自己的音樂創作同生活在社會最底 層的勞苦大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藝工作者。

(2)賣報歌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賣報歌創作背景:

933年聶耳在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工作時,結識了一位名叫「小毛頭」的賣報女孩,」「賣報童」的原型便是她。這名小女孩姓楊,十歲,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學名,人們都叫他「小毛頭」 。有一天「小毛頭」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晃晃的時候,一輛電車靠站,一批人從電車上涌下來。

「小毛頭」被撞倒在地,頭上起了血泡,手上的報紙散亂一地,「小毛頭」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一個陌生的叔叔幫她拾起了報紙,還扶她起來,把弄臟的報紙都買走了——這人就是聶耳。

聶耳在創作上最注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大家都會唱的《賣報歌》就足以證明了這一點。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個傍晚,他約朋友周伯勛出去走走,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小毛頭」),賣報時喊的名字很動聽,想讓周伯勛也聽一聽。

當他們走到呂班路 (上海重慶南路)口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

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或者安娥寫詞」。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後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能買兩份報」的句子。後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

③ 幼兒歌曲賣報歌教案怎麼編寫急求!!!!

幼兒園音樂課教案設計:賣報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歌曲名稱,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歌曲中報童的困難生活,教育幼兒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猴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擠奶》、《採茶》、《北京的金山上》。 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學習歌曲《賣報歌》。 1、老師講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於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後,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今天我們也來學唱《賣報歌》,好嗎? 2、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里唱了什麼? 3、老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4、學習按節奏念歌詞。 5、學唱歌曲。 (1)、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2)、小朋友自然聲唱歌。 (3)、集體演唱歌曲一遍。 (4)分組進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學了這首歌曲,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們應該怎樣做? (2)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小朋友們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7、復習舞蹈《小孔雀告訴你》。要求幼兒有表情地表演。(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④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並以朴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以及對光明的渴望。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歌了,而且學此歌的熱情持續時間比其他的歌短。當我拿到新教材中的這首歌時,我心裡有一種沖動:我何不讓學生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來了解更多的音樂及音樂以外的相關知識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是這樣設計這一課的。

我設定的學習目標是:根據學生能分辨速度、力度等原有認識水平,在學生會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音樂的語言來表達歌曲的真實情感。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同時收集聶耳的有關作品,並欣賞他的有關作品,使學生從中感受不同年代作品的風格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我安排學生聆聽歌曲《賣報歌》。由於這首歌曲非常熟悉,學生普遍會唱一點,我為了達到課堂效果的高潮,就設計了律動這一環節。我為每個學生准備了一些廢報紙作為道具,讓學生拿在手裡,然後隨著音樂跳起來。「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學生彷彿就是扮演劇中報童的小毛頭,興趣盎然,充分達到了教學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2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准、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庄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准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准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3

這是一首很優美、動聽的春天歌曲,歌詞很簡單,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為幼兒記憶歌詞內容,我還准備了圖譜,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更能理解音樂、樂意表現音樂。本次活動的目標在於了解歌曲的樂句,學慣用清楚、明亮的聲音唱出春天的美好、愉悅的情緒;按圖譜的提示唱准歌曲,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首先我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提問來導入課題:「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裡都有些什麼景色?」根據幼兒的回答我展示出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然後根據圖片所表現的內容教會幼兒記歌詞,下面一步就是加深難度,在記憶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歌曲的節奏型。就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通過語言引導,孩子們就像在「闖關」一樣,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最後結合《小朋友的書》上的相關圖譜,小朋友們學起來很快。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還是最後的歌表演環節,因為表演的動作簡單形象學起來容易,再加上男孩、女孩的動作稍有不同,所以他們表演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在自由結伴表演環節一開始有點混亂,他們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夥伴,但在商量4個人中誰唱哪一句時,由於他們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還缺少合作精神,所以一直商量不好,有的隊伍起了爭執,最後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使游戲更有趣,開始學習自己分配,由組內成員輪流著唱不同的句子。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4

《小小足球賽》是一堂以新歌教學為主的音樂課,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將學生分為三個運動員代表隊,伴隨著我們最為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踏著整齊的步伐,營造運動員入場的氛圍,由此引出課題《小小足球賽》。其次,在教學中設計了導學鋪墊,將歌曲中藍色部分提出來,讓學生感受兩種不同的情緒,將難點提前解決,從而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通過學生對歌曲的整體聆聽感受、用「啦」跟唱、聽唱法等教學手段,最終使學生能夠完整的將歌曲演唱出來。最後,進行了知識的拓展,讓學生一起回顧第xx屆奧運會,介紹奧運會的吉祥物,播放了學生最為熟悉的主題曲《我和你》,將整堂課的情感進行了升華。

通過本次教學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每一個細節,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上課過程要抓住音樂的要素進行,對於唱歌課來說要對學生的音準、音色、節奏等都應該進行准確的訓練,都應該嚴格的去要求他們,比如,我的這節公開課,我就把學生的音準忽略了,同時,這也為我以後的教學提了醒。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研究、不斷思考、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音樂活動,讓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積極的去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5

在音樂欣賞課中,要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想方設法讓學生體驗音樂,並逐步提高其分析能力,有效幫助學生利用積累的知識進行創作練習。

在聽音樂之前,可以讓學生先唱唱音樂主題,並且利用"設問"的方法,在聽音樂之後讓學生進行"音樂音色、意境、手段、內容"等方面的討論,以達到發展音樂想像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目的。例如在聽賞器樂曲時,要求學生「聽記音樂主題」、「劃分音樂段落、」「找出主題的再現」、「找出樂段間的對比」等等,這樣學生就能深刻地理解音樂,對音樂逐漸地知其所以然,掌握音樂表現的規律性,從中積累創作經驗。

學生聽懂了一首樂曲,並不是欣賞課的結束。教師應進一步激勵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在創造,從而培養他們的音樂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以改變作品的節奏、速度、演奏樂器等方式來參與音樂,就是激發學生創作意識和創作熱情的一項手段。

如欣賞《森德吉馬》的第一段,音樂描繪了遼闊草原和無邊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讓學生試著在原來的主題音調基礎上加快速度演唱或演奏,旋律頃刻間變成了熱烈、歡快、喜悅的氣氛。在創作活動中,學生理解了音樂要素對音樂情緒的影響。這使他們不僅了解了音樂的神奇,也嘗到了創作的快樂。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6

學校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反思: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為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視「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學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本節課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從而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

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7

《小樹快長高》是一年級的新授歌曲。一年級是起始年級,在開學初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我運用范唱方式感染學生啟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我的教學就從興趣著手,在一年級我積極運用多媒體和范唱等多種教學手段,形象的動作,生動的語言,通過游戲等多種方式讓全體學生做到人人參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節奏,音高及表演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這首歌我通過踏步聽音樂進教室的方法引領學生走入音樂的世界,新授歌曲時通過我的范唱讓學生初次聆聽《小樹快長高》快樂活潑帶點跳躍的感覺,讓學生說一說內心的感受,跟著音樂節拍做做動作熟悉歌曲,符合二期課改以「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新理念,提高了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在學這首新歌的過程中,我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學會新歌。學生在課上積極發言、表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新理念。然後讓學生根據新歌分組創編歌詞,由於創編歌詞是學生第一次嘗試,他們很感興趣,通過討論,創編出2條新歌詞,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

當然這堂課還有幾點不足之處:

1、在創編歌詞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效果不近如人意,應該用板書效果較好。

2、多媒體製作顏色不夠鮮艷,特別是創編歌詞時,改編的歌詞顏色應突出。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多請教,爭取教學更上一層樓。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8

《杜鵑圓舞曲》是一節欣賞課,其中包含兩個知識點:3/4拍節奏和圓舞曲的特點。三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都很有限,而且圓舞曲相對於他們來說非常新鮮,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感受樂曲不同的情緒以及舞曲輕快活潑的特點是本課的關鍵。要在欣賞過程中,讓學生愉快輕松地獲得知識,了解樂曲結構都具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教師立足學生,深入淺出,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輕松的學習環境。

在備課時,我在教學設計上下了功夫,特別是教學環節的銜接和完整性以及問題的設計、重點、難點的處理上。我在教案的設計上意圖以音樂本身的特點元素為主,在語言的邏輯性方面斟酌了好幾遍,力求讓學生能明了教師的意圖,並能主動參與。

《杜鵑圓舞曲》的學習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完整聆聽;其次是分段細聽;最後在完整聽,了解曲式結構,並能總結出圓舞曲的特點,學生基本能夠把握。在初次聆聽的時候,我要求所有同學閉上眼睛,隨音樂的感覺自由擺動肢體,發揮想像,讓他們通過聽覺來體會感受音樂的情緒,這樣做的教學效果非常棒,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們總結的感受也很到位。我想,音樂課不是語文課,也不是其它學科,我們無須用過多的語言去介紹,去講解,應就音樂的本身去引導孩子聆聽感受、表現創造,這才是孩子們需要的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9

首先我用童謠說唱的方式導入,通過學生說童謠,表演童謠,把學生的積極性都拉到了課堂,對後面歌曲的學習有一定的作用。

在歌曲的學習過程中,我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通過故事導入及情境創設,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通過聽(欣賞歌曲)和說(交流感受)來引導學生發現歌曲中動物之間的顛倒現象,從而揭示歌名。

接下來是讓學生聽歌創編,在學歌之前就創編是讓學生多聽,這樣在後面的學習中就會容易很多,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進行對歌曲的多種形式的體驗時,不僅留給了學生自主體驗的大量空間,驅使他們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合作的機會,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愉悅。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像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創編歌詞的過程中,通過創編歌詞和歌名,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自然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但在這課的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缺少一點黑板上森林圖的板書,還有歌曲的總鋪,有了這些東西的'話,學生的注意力將會非常的集中,本單元是童謠說唱,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加一點童謠,把學歌的過程稍微縮短,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大大提高。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0

開學第一周二年級的音樂課上,我講授了歌唱教學《郊遊》。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多次通過「做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力求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我以氣息練習游戲《吹泡泡》開始,讓孩子們通過熟悉的游戲來體會唱歌時氣息的運用。然後通過聽范唱——按節奏讀歌詞——跟唱——通過分析樂句及歌詞來理解歌曲,有感情演唱的方式來學習歌曲。在拓展環節,我安排學生通過打節奏給歌曲伴奏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節奏感,並通過為歌曲伴奏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復習歌曲。

整節課我的安排有張有弛、能夠使大部分孩子快樂地完成學習任務。

雖然在學情分析的時候,我已經想到班上可能會有不能自律的孩子,但是仍然對於已經被家長聽課三節課的孩子會在課堂上出現的情況估計不夠充分,致使在課堂中未能調動全部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分組活動環節,因為學生這節課是在樓下上課,座位與平時音樂教室不同,找不到自己的活動小組和小組長,致使一些孩子沒有能及時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針對課堂上出現的情況,我認為,自己對於學生常規訓練不夠,以後還得加強,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另外,對於各個班級中自律性差的孩子以後我要加強了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樣才能在課堂中做到及時、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其更好完成學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今天這節課,更讓我感受到要不斷學習、及時反思的重要。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

《郊遊》是一首兒童歌曲。旋律流暢,朗朗上口,學生們都很喜歡。歌曲的音域不寬,只有九度,便於兒童學唱,這首歌曲是二年下冊開學第一節唱歌教學內容,我在上課時仍然繼續鞏固唱歌教學的常規:歌唱的姿勢,發聲的位置,自然的聲音,不喊唱等要求。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運用了情景教學,讓孩子們通過進行郊遊的音樂活動來學習知識,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對音樂活動加以拓展。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孩子們在演唱、器樂和表演的能力上都得到了發展。同時上課的注意力也更為集中,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本課的教學設計偏重於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孩子們在課上的表現非常積極踴躍,小組活動中都能夠積極地去參與討論。但在課上讓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時間有些不足,有的小組積極討論的結果沒有通過實踐去體驗。沒有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為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多給學生一些練習和表現自我的機會。在音樂課堂上,鍛煉學生演唱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在課上要給學生多少練習的時間。我認為,一些平日課上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上也應該給學生多一些時間去對新接觸的歌曲有一些把握,並給夠時間讓每一個學生登上舞台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後的課上我會讓學生多加練習。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2

常有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主要形式,對於發展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塑造個性方面有著不少替代的作用,通過教學我感覺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常有教學與教材緊密相關,切忌追求課堂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注意唱遊中的知識性、藝術性與技巧性的完美結合。

2、教學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學生,注意游戲的廣泛性,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去。

3、游戲的內容與形式要生動活潑。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按《音樂課程標准》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各個環節。由淺入深逐步圖搞。

4、要注意師生的情感交流,教師不僅要「編導」和組織,更要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一同學習。

5、既要強調整體的協調統一,又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對於學生的積極表現要及時表揚和鼓勵,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21世紀的音樂課是網路全書式的,學生通過音樂學習不僅要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逐步提高感受,理解肩上音樂的能力,而且要通過音樂知識世界,了解世界,拓寬視野,比斷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讓學生在音樂課堂里接受文化的熏陶,成為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的合格接班人。

;

⑤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材簡解】

《不一樣的我》這個主題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可以從「認識自我」的角度去設計,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管物質或精神上存在著優越性和特殊性,體能和智能方面發育較好,但是也會因為過分溺愛和過度保護,形成了對成人的極度依賴,不少孩子身上出現懶惰、缺乏自製、畏難等不良品質,缺乏獨立性,遇到困難要麼直接找大人幫忙要麼就哇哇大哭。為了讓孩子們對自身優缺點感悟更加深化,我預設了本次活動,創設了一個「不一樣的我」的交流會,設計了我的標記牌,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參與,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目標預設】

1、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

2、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有改掉缺點的願望。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重點、難點】

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

【設計理念】

幼兒時期正處於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於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

【設計思路】

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於任何一個人的獨立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不足之處等方面的獨特性。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題

請一名幼兒蒙眼,另請一名幼兒坐在他前面,老師說出此人特徵,如發式,衣著,讓幼兒猜對面是哪位同學。

師總結:小朋友能根據老師描述的特點就能猜到是誰,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每個人的特徵都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於任何一個人的獨立個體,從而形成獨立意識。]

二、解讀自我

製作:我的標記牌

1、誰能說出自己什麼地方和別人不一樣,你身上有沒有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幼兒討論)

2、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商量商量,並把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

3、展示標記牌,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繪畫的內容?對較能明顯看出是誰的標記的人加以表揚,貼小貼花。

[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並藉助他人的評論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交流討論:父母眼中的我

1、教師把「父母眼中的我」講給幼兒聽。

2、師:誰來說說XX父母眼中的XX是怎樣的?XX請你說說爸爸媽媽想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有意識地去發現、贊美孩子的優點和特點,與孩子交流討論「父母眼中的你」這一話題,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

三、《陳毅吃墨水》的故事。

1、教師述說《陳毅吃墨水》的故事。

提問:陳毅為什麼蘸墨水就饅頭吃?

追問:你覺得陳毅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

師總結:陳毅能成為我們國家的元帥之一,和他的努力、認真、專注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想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要努力認真去創造。

2、提問:剛有小朋友說想成為()的人,你打算怎樣做?

師總結:我們都有一些缺點,只要我們努力克服掉這些缺點我們就是英雄,我們就能成功。

[與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長故事,幫助孩子樹立心目中的榜樣,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活動反思】

此活動原本想這樣安排:發給孩子氣球後,先引導幼兒觀察氣球的特點,如提出一系列問題「看看你們的氣球寶寶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用手按一按有什麼感覺?」可是孩子們的注意力全在玩氣球上,哪顧得上觀察和講述啊!任憑我怎麼以「氣球媽媽」的口吻維持教學秩序,孩子們的注意力還是不能集中,於是,我改變了原來的策略,先讓孩子盡情地玩,這樣調整是很明智的。因為小班孩子的注意維持水平較低,孩子擁有氣球後急於想觸摸和玩耍,讓他們在沒有操作的前提下與教師討論的確是不適宜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准備並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感受溫馨的節日氛圍。

2.為媽媽送上充滿濃濃愛意的"親親媽媽愛心盒",加深母子親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親親媽媽愛心盒"。

2、製作並張貼大海報;製作邀請函邀請媽媽參與活動,講清時間和地點。

3、布置活動場地:

(1)製作背景畫面--歡歡喜喜母親節。

(2)座位安排:內圈為小椅子,外圈為大椅子,母子一一對應入座。

(3)准備茶水、點心、紙巾、幕布、手印畫材料等。

4、人員分工:迎賓員、招待員、主持人。迎賓員佩戴綬帶,招待員戴工作帽,主持人簡單化妝。

5、音響設備,抒情音樂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迎接媽媽。

由迎賓員引領媽媽們入座。主持人: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們有媽媽的愛。我們天天享受著媽媽辛勤的付出,在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現在,我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好好地為我們的媽媽服務吧。

(請幼兒端上准備好的飲料、點心讓媽媽們品嘗,並與媽媽們自由交談。

2、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主持人: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是媽媽們的節目,讓我們把最美的歌聲獻給媽媽。請聽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集體唱。

3、親子游戲。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做幾個游戲。請老師來介紹游戲規則。

游戲一:寶寶的呼喚師:請所有的媽媽上來,背對著犬家。老師任意摸一位小寶寶的頭,這個小寶寶就叫兩聲"媽媽".如果媽媽聽出來是自己寶寶的叫聲.就請舉起手來。

游戲二:媽媽的手師:剛才媽媽聽了寶寶的聲音.都能猜出誰是自己的寶寶。現在,請寶寶來找找自己媽螞的手。請媽媽站在幕布後,將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來仔細觀察,找一找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後,主持人會將幕布拉開.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對了。(游戲分批進行。

4、親子製作:大手牽小手。

媽媽和孩子先後在紙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疊,然後沿輪廓剪下手印,製成"大手牽小手",寫上"某某和媽媽"。

5、給媽媽獻愛心。

主持人:為了迎接母親節的到來,我們小朋友一直在想辦法為媽媽准備節日禮物。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親親媽媽愛心盒"。現在請大家將禮物送給媽媽吧。

(音樂響起,孩子們給媽媽送上"親親媽媽愛心盒",並與媽媽相擁著觀看盒中的禮物,享受愛的快樂。)6.集體朗誦。全班幼兒一起朗誦創編的兒歌《媽媽,我愛你》(在靜靜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親愛的媽媽,你叫我快快長大。/你說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說:來了,來了,我是你的小寶貝。/媽媽的懷里最溫暖./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全給了我,/讓我大聲地說:"媽媽.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全體媽媽和全體幼兒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媽螞合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感受花的美、花的樣、花的色、花的香。

增加幼兒學習的興趣。

靈活地運用線條組合成不同的花朵。

在繪畫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大膽繪畫。

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分花的美、花的樣、花的色、花的香。

教學難點:靈活的運用線條組成不同的花朵;

活動准備

1、各種花盆景;

2、不同線條組合的花朵範例;

3、繪畫用的紙張、水彩筆、油畫棒。

開始環節:(以《春天在哪裡》的音樂為背景)

師:「春遊時,我們看到了草地上、花盆裡都開滿了花。今天,我們來畫美麗的花朵。」

基本環節:

1、出示些美麗的花朵的圖片及畫,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副簡單的花的畫,示範花的中心擴展畫法。一邊提問一邊示範:(1)花瓣是向什麼方向長的?(2)花瓣看上去是什麼樣的?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用弧線、波浪線畫花瓣,形成層次感。

結束環節:

學生自由的花喜歡的花。

作業評價:用「花兒真美麗」的形式來肯定幼兒的成績。

教學反思

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能用線條組成不同的花朵,在課後的幼兒繪畫上,大部分幼兒能用弧線、波浪線以及用直線,組成簡單的花。個別幼兒對於線條的運用上不夠靈活。下來後,我將對於沒掌握好的幼兒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對於掌握好了的幼兒,則給以鼓勵以及進一步的畫花比賽,加深對剛掌握的知識的鞏固以及增強幼兒對畫畫的興趣。

小網路: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瓣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各樣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剪剪玩玩中積累初淺的幾何知識,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2.能積極思考,大膽想像,探索報紙紙條的多種剪法。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報紙 剪刀 圖片:望遠鏡

活動過程:

一、聽《賣報歌》音樂進教室。

老師出示一張報紙。

提問:這是什麼?(報紙)生活中你看見誰喜歡看報紙呢?(爸爸、媽媽、爺爺等)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看報紙?(有新聞、天氣預報、廣告,有信息等等)這些信息每天都有,這張報紙是*月*日是昨天的報紙,看過的過期的報紙有什麼用呢?(買紙、做手工、出去旅遊墊在下面等)

二、做做玩玩

(1)出示望遠鏡的圖片提問:這是什麼?你能用報紙做成望遠鏡嗎?(幼兒用報紙捲成望遠鏡,並給幼兒鼓勵)

(2)請幼兒想辦法能把望遠鏡做的比剛才長。

提問:你能用同一張報紙把望遠鏡做的比剛才長嗎?(把報紙打開、從一角卷等)

三、幼兒探索用報紙剪紙條的多種剪法。

(1)幼兒第一次剪紙條。"現在我有點餓了,想讓你們幫我做面條,你們能把報紙做成面條嗎?"

①幼兒剪師巡視;

②比較:誰的面條最長?

(2)幼兒第二次剪紙條。

我們能不能把長邊和短邊連起來剪不斷掉呢?(幼兒剪紙條)把幼兒剪的紙條貼在黑板上。

師總結:把長邊和短邊連起來剪出來的紙條長。

(3)幼兒第三次剪紙條。

剛才我們用連著剪的方法剪出了比這黑板上還要長的紙條,那你們想想能不能用連著剪的方法剪出了比現在更長的紙條呢?(幼兒剪紙條)把上下來回剪的紙條、螺旋剪的紙條貼在黑板上(並鼓勵幼兒)師總結:上下來回剪的紙條、螺旋剪的紙條很長。

四、今天我們用過期的報紙剪紙條,不僅可以訓練腦子,還可以練剪紙功夫。這么多的紙條,扔了多可惜啊,我們可以用它們來做什麼?小朋友把剩下廢舊報紙捏好紙團,紙團有什麼用?(幼兒自由玩:投遠、往上拋等)。現在我們一起去外面玩球去嘍!

1、出示報紙,這是(報紙),平時家裡誰喜歡看報紙?

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喜歡看報紙。(表揚說得清楚);……除了我,家裡的人都喜歡看報紙。

師:有小朋友喜歡看報紙嗎?泉州有沒有小孩子看的報紙?(介紹幼兒畫報)

2、為什麼周圍有那麼多人喜歡看報紙?

幼:上面有大量的信息;上面有新聞、國家大事;可以長很多知識……師總結:報紙上會有……我給你們念一段(一段廣告)--這是什麼?--報紙上會有廣告;再念一段(天氣預報);再念(日期)--3月23日,今天是--4月18日,這張報紙是(過期的),過期的報紙,新聞變成了舊聞。

3、過期的報紙有什麼用呢?

幼兒:折紙,剪紙--小朋友會這樣用,大人有什麼用?--幼:奶奶賣錢;爸爸媽媽擦窗戶、鋪桌子;有水的時候擦(師:報紙可以吸水);春遊的時候,襯在地上……(師:判斷,歸理,別人說過的不說了)4、出示一張畫著一架最簡單的單筒望遠鏡的正方形紙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用過期的報紙做成一個這樣的單筒望遠鏡,行不行?想好了就去做。(在後面的四張桌子上放著每人一張舊報紙)幼兒很容易地把它捲起來就成,師:用它望望遠,看到了什麼?(很多老師;能鎖定一個老師嗎?能的就放回去)。 ――-最簡單的玩

5、能不能在這張報紙上剪一根紙條,越長越好。(要求說了2遍)所有的幼兒都沿著長方形報紙的長邊剪出了自己認為最長的那紙條。粘在黑板上。展開閱讀全文

師:這是你們認為剪得最長的紙條嗎?這是報紙的長邊,這是短邊。

6、你們有沒有可能讓這條長邊和這條短邊連起來?

幼兒第一反應:粘起來 不能粘幼兒操作:大部分幼兒都按要求剪了長邊+短邊,然後粘在黑板上,就都差不多長,一幼兒剪的是短邊+長邊+短邊 被封為"冠軍"想想,還能更長嗎?能挑戰冠軍嗎? 一個挑戰冠軍的情境形成了大家再去剪的時候,受到冠軍短+長+短的啟發,領悟了延邊一直剪的方法,剪出的紙條長多了。教師在黑板旁不斷地鼓動,"冠軍"不時地被重新刷新。

(剪出的紙條是否夠長,一是和方法有關系,還和剪的粗細有關系)(幼兒延邊一直剪,有孩子剪得粗了,就不夠長,其中有一女孩,剪得很粗,應老師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你夠聰明,但不夠細心,小女孩沒有懂,最後呈現的還是粗粗的紙條)最後,應老師,讓孩子們比較,為什麼紙都剪完了,還是比不上冠軍的長,讓孩子悟到:粗細也會影響長度的。不過說得不是很直白的。

這個玩法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抽象的數學概念:直線與曲線、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在剪法相同的情況下,紙條的粗細與紙條的長度有必然的相關。孩子們在剪剪玩玩的同時積累了粗淺的幾何知識,為他們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夏」字,辨認「夏」字中的筆畫於筆畫名稱。

2、學慣用繪畫方式描述夏天景色,加深對「夏」字含義的理解。

3、學習認字朗讀,激發文字閱讀的興趣。

【教學准備】

幼兒人手一份繪畫工具和材料,美術空心字「夏」每人一張,夏景圖一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今天應老師帶來一幅美麗的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出示夏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景物。

二、感受夏季特徵,加深「夏」字的印象

1、這些景色一般會在哪個季節出現呢?(夏天)

2、這個就是夏天的「夏」,我們和它交個朋友吧。

出示「夏」字卡片,與幼兒一起數筆畫,逐一出示與「夏」字相關的筆劃卡片,並一一對應辨認筆畫名稱。

3、除了剛才我們已經看到的一些景物,夏天還有哪些特別的景物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曾見過的夏天景物。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及時出示教具或簡筆添畫。

三、欣賞兒歌《夏天裡》

1、老師把夏天的美景編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教師示範朗誦。

2、出示兒歌《夏天裡》,讓幼兒找找夏」字。

3、教師配樂朗讀。

4、幼兒邊看夏景圖邊念兒歌。

活動延伸:

出示美術空心字「夏」字,讓幼兒在畫面上填畫與夏天相關的景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讓幼兒初步了解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之中的道理。只是有的事物變的快很容易被我們發現 。有的事物變得慢,不容易被發現。

2. 人可以使事物發生改變,變成自己想要的事物。

3. 激發幼兒探索事物「變化」的興趣,體驗變化所帶來的樂趣。以此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思維能力。

4.學慣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的道理。

教學難點:「變化」一詞比較抽象,具有相對性。讓幼兒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活動准備

幼兒各個時期的照片數張 ,水溫計一個,冷熱水各一杯 【青蛙卵—小蝌蚪—青蛙】漸變圖一張,四季變化圖一張,【花開—花落】圖一張

幼兒操作材料:手工紙、水彩筆、白紙、氣球、橡皮泥、水溫計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觀察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感悟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是在不斷變化的。

小結幼兒過去和現在的變化,引發幼兒討論:以後自己還會不會變?誘導幼兒大膽想像自己將來的變化。

老師總結:人是在不斷成長變化的。

2. 感知自然界的變化

@ 天氣溫度、四季的變化

向幼兒出示四季變更圖讓幼兒討論:一年四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不同的季節里,小朋友穿的衣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有時穿棉衣?有時穿單衣?這說明了什麼變化?

@ 動植物的變化

A. 出示【青蛙卵—小蝌蚪—青蛙】漸變圖,讓幼兒感悟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使幼兒體會動物成長中的變化。

B. 出示【花開—花落】圖,讓幼兒討論花會不會變?怎樣變?可以問幼兒有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讓幼兒自由暢談,教師加以引導。最後總結:世界萬物都在變化之中,有的東西看不道它的變化是因為變的慢。有的東西能夠很快發現是因為變化的快。

3. 讓幼兒知道人可以使事物發生變化。人是最聰明能乾的。

A. 讓幼兒觀察老師折紙,老師把一張手工紙折成了一條美麗的小魚。通過老師使一張紙發生的變化,使幼兒樂意主動的進入到實際動手操作當中,也使自己身邊的操作材料發生變化。讓它們變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B. 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各種材料,使這些材料發生變化。如可以用彩筆把一張白紙變成一張美麗的圖畫。把水溫表分別放入冷熱水中感受溫度的變化。吹氣球,氣球會變大。可以將橡皮泥捏成不同的物品。讓幼兒體驗變化所帶來的樂趣。

老師小結幼兒的發現,並給予充分的肯定。總結人可以使事物發生變化。

4. 教師講解人們可以把一些事物發展成對人類有用的東西。

例如人們用水利、電力發電。空調的發明可以讓我們冬暖夏涼。利用太陽能人們研製出了太陽能熱水器等等。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總結: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能乾的,人類可以改造社會。從而鼓勵幼兒樹立理想,學好本領,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教學反思

1. 從選擇教學內容上來講,能夠從幼兒自身出發,從幼兒的自身成長變化入手,逐漸過渡到自然界中四季的變化、動植物的變化。進而升華到人可以改變事物,使東西發生改變,內容由淺入深,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2. 對於活動過程的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有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能夠通過教師投放的材料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並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的這些能力得到自主發展。但我在這次活動中由於投放的同一種材料過少,沒有達到同樣的材料幼兒人手一份,一開始有的幼兒無所是從,不知道選什麼,待有的幼兒做出選擇後,他就相中了而後去搶。影響了幼兒的情緒,影響了課堂效果。還有由於太過自由的自主創造,自主變化,有的幼兒拿到手工紙後不知道要折什麼,改來改去手工紙成了一張廢紙。改變了要把事物變成有用的東西的初衷。

3. 如果再讓我重新上這堂課:1 我會在投放材料上做一點改變,我將讓所有的材料人手一份,以此杜絕搶的現象。2 增加一個活動目標:人不僅可以把事物變成美的東西,也可以把它變丑。從而引發幼兒要做有用的人,不做無用之人。

小網路:世界廣義上來講,就是全部、所有、一切。現在一般來講世界指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也代稱有天地、天下、此岸、世間、萬物、世上等。

⑥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跳、蹦」的基本動作。

2、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3、享受游戲情景營造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兔子頭飾若干

2、兔子舞音樂

3、圖譜

4、皇冠

活動過程:

韻律活動:兔子音樂舞會

1、復訴兒歌「小白兔白又白」,以「好消息」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兔寶寶們,你們一起把兒歌「小白兔白又白」說給媽媽聽下好么?」

(幼兒一起講訴兒歌)「寶寶們真的很棒,媽媽要告訴你們個好消息,想聽么?(想)今天森林裡將舉行一場音樂舞會,在舞會上將會選出跳的最棒的舞者,為他戴上最美麗的皇冠。」

2、讓幼兒了解「舞會」

師:「寶貝們,你們想不想戴上這個皇冠?」(想)「恩,我也想戴皇冠哦,那你們知道在舞會上要干什麼了?」(幼兒自由回答)「對的,寶貝們你們是真的很聰明的哦,在舞會上要跳舞、唱歌、還有蛋糕吃哦,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了?」(想)「那我們一起參加去參加吧,但是,我們還不會,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學一學吧。」

3、出示圖譜,教師示範

師:「你們看這上面有什麼?」(小腳、小手)「對的,那有小手的地方我們就拍拍小手。小腳的地方就跺跺小腳,清楚了么?下面你們先看媽媽做一遍」(按照圖譜,教師示範)「下面,你們就一起跟著媽媽後面一起來做一做吧!」

反復練習幾次,加深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師「你們真的很棒,這么快就學會了,拍手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拍拍肩是吧。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後面跳一跳吧。」

合著音樂反復練習,加強對音樂的節奏

4、音樂舞會開始,再次加深對音樂節奏的認識

師「寶貝們真棒,你們累不累啊,(累)那我們休息一下吧,等音樂會的開始吧!」

配班:「親愛的小朋友們,准備好了么?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動起來來吧。」

音樂響起,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共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2、激發幼兒對聖誕節的嚮往,感受歌曲帶來的歡樂情緒。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重點: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對聖誕節的嚮往,感受歌曲帶來的歡樂情緒。

活動准備:

磁帶,鋼琴,曲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山谷迴音真好聽》、《賣報歌》。

2、律動:《擠奶》、《蘋果豐收》、《淘米洗菜》。

二、談話導入活動。

1、幼兒初步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然後告訴我這首是什麼節日的歌曲?聽到歌曲後有什麼感受?

師小結:聖誕節是西方基督教為了紀念耶穌誕生的一個節日,而這首鈴兒響叮當正是西方人們在聖誕節的時候經常唱的歌曲。後來聖誕節就傳到了很多國家,同樣也傳到了中國。鈴兒響叮當這首歌也跟著傳到了中國,就有人把它翻譯成了中文。

2、師:聖誕節里聖誕老人是怎樣送禮物的?

三、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1、教師范唱,請幼兒邊拍手邊欣賞歌曲。

師:歌曲里唱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如果幼兒說不出,再欣賞歌曲。同時老師可配上簡單的動作。)

2、欣賞音樂第二遍。

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這個鈴兒是哪裡的呢?(聖誕老人的雪橇的馴鹿上。)

師:它是怎麼響的?(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

3、幼兒討論後老師小結:「新年到了,聖誕老人趕著馬車去給小朋友發新年禮物。聖誕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過田野,馬兒鈴兒響叮當……。教師完整的朗誦歌詞內容。

4、師:現在請你們當小喇叭,老師當大喇叭。我們一起把這首歌的歌詞念一遍吧!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

四、完整練習歌曲。

1、教師:你們想學這首好聽的兒歌嗎?請你們和老師配上音樂完整的唱一遍。

2、鼓勵幼兒加入表情進行初步的表演。進行分組輪唱,增加趣味性,熟練歌詞。

教師小結:聖誕老人說聽到了你們的歌聲,但這么好聽的歌曲如果加上很美的表情唱我想就更精彩了。你們也覺得嗎?

五、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關心他人,知道聖誕節送聖誕禮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過聖誕節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為他們收到了聖誕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聖誕禮物。

2、師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曲的名字:鈴兒響叮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經常幾個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動,根據幼兒的喜歡開設這節音樂課,讓幼兒體會媽媽對寶寶的愛。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優美恬靜的旋律和親切深情的情感,體會其中包含的媽媽對寶寶的愛。

2、學慣用輕柔的連貫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教學重點、難點

孩子能夠用優美的聲音進行演唱,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准備

1、自製大夜景圖一張

2、課件

活動過程

1、復習舞蹈《快樂的小豬》,調動幼兒愉快的情緒。

2、欣賞《搖籃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質。

剛才小朋友們跳的《快樂小豬》真好看,你們跳《快樂小豬》時是什麼心情呀?(快樂,高興)

噓:小朋友們聽,誰在睡覺呢?

出示課件

小寶寶在睡覺呢!小寶寶睡覺時要聽到我們這么吵,一定睡不著了,那睡覺的時候應該聽什麼樣的音樂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睡覺時應該聽悠美的.,恬靜的,舒緩的音樂。

應該聽《搖籃曲》

幼兒欣賞《搖籃曲》,出示夜景圖。

小結: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它的強弱規律是強

弱 次強 弱

3、幼兒學唱歌曲《搖籃曲》

請幼兒跟教師完整學說歌詞一遍,跟著節奏說歌詞一遍。

完整學唱歌曲,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小結: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搖籃曲》,其實《搖籃曲》不止是這一首,還有許多風格不同的《搖籃曲》,非常非常好聽,小朋友想聽嗎?

5、音樂欣賞東北民歌《搖籃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欣賞感知《搖籃曲》。

改進:第一次范唱時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靜的聽能記住歌詞,帶要求聽。

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一、預設目標

(一)音樂智能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引導根據童謠內容進行簡單的肢體律動。

2、初步認識樂器——響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體運動智能:在操場上玩游戲。

二、活動資源

活動材料:1、小老鼠、小貓的頭飾。2、樂器:響棒 3、音樂《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動

1、帶領寶寶到戶外有落葉的地方,邊念兒歌邊鼓勵寶寶觀察並感受樹葉飄落的到處都是的景象。

師:秋風吹,樹葉飄,紅葉黃葉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來,和我一起做游戲。

2、可運用優美和生動的語言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加深寶寶對秋天到處都是落葉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勵寶寶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學學小樹葉飄。

4、給每位寶寶一個小筐,並帶領寶寶找樹葉、撿到的樹葉放近筐里。

5、可請配班老師協助分組進行活動,注意觀察寶寶的行動,保證寶寶在老師的視線內,注意寶寶的安全。

6、引導並鼓勵寶寶在撿樹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c 四、活動指導策略:

(一)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難點:喜歡親近大自然。

(三)活動形式:談話、戶外實踐。

四、活動觀察與

各關鍵能力表現突出表現較好表現一般備注語言能力

感受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聲音的長短是通過一些音樂活動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我認為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到:音樂與律動的結合、音樂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不僅有利於音樂教學的完成,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鍛煉兒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兒童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好辦法。

在教學本課時,先播放動物嬉戲的錄象,讓兒童通過看、聽、模仿他們的聲音和動作,初步感受聲音是有長有短的。在此基礎上,讓兒童進行二聲部、三聲部的組合練習,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然後讓兒童用「×— 、× 、××」這三個節奏型說話,培養兒童創造節奏的能力。最後播放一段2/4拍音樂,讓兒童用打擊樂器或肢體語言表現本歌曲中的「×— 、× 、××」。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讓兒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2.會用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器,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表現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讓兒童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兒童穩定的節奏感。

4.培養兒童模仿和創造節奏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聽一聽、仿一仿

1.課件呈現動物嬉戲的錄象。

要求:欣賞完後,讓兒童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模仿一下。

【通過欣賞兒童喜歡的各種小動物,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2.讓兒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動物的聲音和形態。

(1)指聲表演。

(2)集體表演。

【給兒童模仿的空間,是讓他們參與學習的過程。首先,調動了兒童自主探索的慾望,其次,讓兒童了解到各種動物發出的聲音是有長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

3.整理兒童在錄象中收集到的聲音,如:

小鴨:嘎 嘎 小貓;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雞:嘰嘰 嘰嘰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兒童用不同方式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比一比,誰表現的方式多。

【在活動中,兒童的表現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聲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腳④體態律動(跳躍、跑跑、走、舞蹈動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讀譜法……】

二、談一談、議一議、仿一仿

1.讓兒童收集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和動作。

2.兒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聲音和動作:

泉水:叮 咚

火車:嗚…嗚…卡嚓 卡嚓

大鍾:當 —

汽車:嘀 —

鬧鍾: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臟跳動:咚 咚

釘釘子:叮當 叮當

獅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過收集自己所熟悉的聲音或動作,並按節奏模仿出來,進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

3.節奏組合表演

(1)師引導:誰能用剛才收集的火車的聲音來表演火車開來的聲音?

(2)兒童自由組合表演,教師給予指導。

(3)請表演好的兒童表演展示給大家看,並給予獎勵。

鳴笛聲‖ 嗚 嗚 ︱ 嗚 嗚 ︱ 嗚 嗚 ︱

車輪聲‖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獎勵提高了兒童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4.以小組為單位,邊聽《火車開了》邊模仿鳴笛聲和車輪聲。(可以用聲音,也可以律動)

5.兒童分小組合作表演其他聲音和動作的組合,教師指導。

(兒童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里》,既培養了兒童穩定的節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動物園里》,為下一節教學這首歌曲奠定了基礎。)

① 小鴨:嘎 嘎 小雞:嘰嘰 嘰嘰

② 錘子:咚 咚 釘釘子:叮當 叮當

……

6.教師引導兒童由二聲部逐漸過渡到三聲部:

① 小貓: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鍾:當 — 鈴聲:叮 呤 鬧鍾:嘀嗒 嘀嗒

③ 風 :呼 — 泉水:叮 咚 樹葉:嘩啦 嘩啦

④ 獅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組表演,比一比,哪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種類多,節奏穩定。評獎激勵,自評、互評。

(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里》)

【通過實踐活動,讓兒童親身體驗了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這樣,不僅兒童學得輕松,而且培養了兒童的合作能力。】

三、創造節奏。

1.用「×— 、× 、××」三個節奏型說話。

(11)師示範: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兒童創造:如:

① 老 師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趙麗 君 │ ……

比一比,誰創造的有新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理解歌詞內容,有「要為長輩服務」的願望,激起「尊敬長輩」的情感。

·感受襯詞「呦」給歌曲帶來的親切感覺,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准備:

歌曲伴奏

活動過程:

一、敬老節的由來

·下個星期一是敬老節,你知道這是誰的節日嗎?

·為什麼把重陽節又稱做敬老節?

·小結:敬老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老人年輕的時候照顧我們,辛苦了很多年。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們也長大了,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關心、照顧他們了。

·你准備怎麼樣為爺爺奶奶過節?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欣賞後提問:

1、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寶寶》,你覺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寶寶嗎?為什麼?

2、什麼叫「不撒嬌、不胡鬧」?

3、好寶寶做什麼事情會讓爺爺奶奶覺得很舒服?請你用歌詞來回答我。

4、咚咚 咚咚 |咚 咚 |是什麼聲音?(用動作——捶拳捶出節奏)·帶著問題第二次欣賞:請你仔細聽聽,歌詞里有什麼特別好聽的地方嗎?

·教師范唱,幼兒感受襯詞帶來的親切感覺

三、學唱歌曲

·跟著音樂練習語言節奏·個別幼兒演唱襯詞,其他幼兒區分哪個唱地好,為什麼?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第一段,感受3拍子音樂的特點,能合拍地唱歌。

2.體驗歌曲歡快喜悅的情緒,認識冬季的特徵。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准備:

1.《冬爺爺的禮物》PPT。

2.幼兒已有了解冬天的特徵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冬爺爺來啦,他要送禮物來了,你覺得它會送什麼禮物啊(出示ppt)

二、學習歌曲《冬爺爺的禮物》

1.看圖片記憶歌詞

先讓幼兒看圖片說一說,然後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內容引出該圖片的相關歌詞。

師:對了,原來這些呀都是冬爺爺帶給我們的禮物,這些禮物美不美啊?我們一起把冬爺爺送出去的禮物再來說一說吧!

師:冬爺爺的這些禮物不僅能說出來,老師還能唱出來呢?請你聽一聽哦!

2.教師范唱歌曲。

提問:你喜歡哪一句?

3.讓幼兒說一說,並根據幼兒說出來的帶領幼兒唱一唱,集體跟唱歌曲2~3遍。

師:這首歌叫《冬爺爺的禮物》剛剛我們唱的只是歌曲的一部分,現在我們來完整的聽一聽吧!請你告訴老師除了剛才我們唱的你還聽到了什麼?

4.感知歌曲3拍子的節奏。

師:你們發現老師剛剛唱的時候在幹嘛呀?(做動作打節奏)

師:對了,我打了幾個地方?(3個)這個就是我們歌曲中的一個3拍子的節奏,請你們來跟著我打打看。(教師帶幼兒一起用動作打一打3拍子節奏)

師:現在我們邊打節奏邊一起來唱唱冬爺爺給我們帶來的禮物吧!

5.多種形式唱。

1)幼兒唱第一、第二段歌詞中相同的部分,教師唱不同的部分,再交換。

2)第一段男孩唱,第二段女孩唱,到「啦啦啦」大家一起唱。

3)表演唱。

三、游戲《冬爺爺的禮物》。

師:小朋友,冬爺爺也給我們送禮物來了。(請一名幼兒做冬爺爺,其餘幼兒做禮物,邊唱邊舞蹈。)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到音樂區把《冬爺爺的禮物》第二段唱一唱。

活動反思:

該歌曲是一首傳統的三拍子的歌曲,穩定的、冗長的節奏,相似的兩段式內容。這樣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兒審美疲勞,因此,活動前我熟悉了教案後,決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兒歌唱活動的興趣。

一、 利用圖譜,解決理解、記憶歌詞難。

只有讓幼兒新舊經驗搭起支架,幼兒學習才能真正進入「最適宜狀態」。歌唱活動中,歌詞的理解記憶常會稱為歌唱的絆腳石,而用圖譜是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動前我精心製作了6張圖譜卡,在擺放時還動了些腦筋,兩段歌詞中頭尾兩句共用一對圖卡,學習時讓幼兒來擺放,「怎樣擺放讓大家能看出兩段歌詞,而它們頭尾兩句是相同的?」經過幾次實踐活動,幼兒才達成共識,雖然這是個小細節,但培養了幼兒認真思考的能力。

二、 營造愉快的傾聽氛圍。

歌唱教學也是藝術活動的一種。而藝術活動中讓幼兒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樂作為首要目標。活動中,我積極創設歌唱教學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美麗的雪景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樂。漸漸得孩子們回憶起去年玩雪的快樂,笑容浮上臉夾。我趁熱打鐵,充滿感情地范唱。邊唱邊觀察孩子們,我發現幼兒的眼神也在微笑,他們自主地跟著我一起輕聲哼唱起來。一曲唱罷,活動室里非常安靜,大家都相視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體驗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說,活動的重難點已經化解,帶著感情,帶著快樂,我帶領孩子們學唱,我又利用強弱符號對比,引導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強烈和輕聲或者延長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聲有色。我很輕松,幼兒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神氣、害怕兩種情緒,享受游戲表演帶來的樂趣。

2、傾聽音樂,根據簡單的故事和圖譜的線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現的大概內容。

3、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活動准備:

音樂課件、獅子圖片、圖譜、小動物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等)王冠、斗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動物世界中,你們知道誰最厲害嗎?

2、為什麼說獅子厲害?

二、欣賞音樂課件。

"獅子的確非常厲害,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關於獅子的音樂和動畫片,你們要認真聽仔細看。"(幼兒觀看課件)

教師提問:

1、"聽這段了音樂,你心裡有什麼感覺?"

2、"你感覺獅子和動物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教師:鼓勵幼兒並告訴幼兒音樂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導幼兒分段欣賞音樂,並創編故事、模仿動作。

1、幼兒欣賞音樂的引子,啟發幼兒感受曲子的變化,並根據曲子的變化想像創編故事。教師。

2、引導幼兒欣賞A段音樂,讓孩子們感覺音樂是輕松歡快還是沉重遲緩,想像是什麼動物走來了。然後,個別幼兒創編獅子威風凜凜走路的動作,最後全體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獅子神氣走路。

3、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特點,啟發幼兒想像象什麼動物在叫。然後,個別幼兒創編獅子凶惡吼叫的樣子,最後全體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獅子吼叫和小動物害怕的樣子。

4、引導幼兒欣賞A段音樂,讓孩子們感覺音樂是輕松歡快還是沉重遲緩。聽著音樂小動物會做什麼事。

四、根據孩子創編的故事內容,教師之後完整講述給孩子。

五、教師引導孩子邊欣賞音樂邊看圖譜,幫助孩子理解音樂結構和特點。

六、啟發幼兒藉助音樂和圖譜,表演故事內容,重點突出小動物的害怕和大獅子的神氣。

七、孩子們聽著《獅王進行曲》,做音樂游戲

活動反思:

在設計本活動之前,我有幸讀到了許卓婭關於音樂活動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兒從音樂中獲得某種體驗的期待,是欣賞熱情產生的最原始動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斷滿足則是欣賞熱情生長的增強劑,因此說沒有欣賞期待的不斷滿足,就不會有欣賞的熱情。在上述理念的影響下,我通過讓孩子們創編故事,創編動作,然後出示圖譜,最後視、聽、動同步參與的方法,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音樂。本次活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尤其讓我難忘的是,當我引導孩子們看完圖譜時,他們竟情不自禁地給我鼓起了掌。我認為這就是本次活動的最大收獲和成功。

不足之處:

1、前面聽音樂看圖譜時,引子那段沒卡准。

2、最後孩子玩游戲時要求不太明確。

⑦ 音樂課第一節都該講些什麼面對高一新生

kissin:1971年出生於莫斯科,十一個月大就會哼唱出大人彈給他聽的巴赫賦格,兩歲開始學琴,四歲可以憑記憶彈出整首協奏曲(基辛十歲在學校彈奏莫扎特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十二歲在全莫斯科愛樂者面前演奏肖邦兩首鋼琴協奏曲),五歲在格涅辛音樂學校師從他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老師安娜·帕弗洛芙娜·坎特爾,十歲首度在莫斯科與管弦樂團合作,1983年與莫斯科愛樂巡迴演出肖邦兩首鋼琴協奏曲。基辛從來沒有參加過大型國際鋼琴比賽,但是1983年卻應邀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賽開幕音樂會中演出,被譽為是自霍洛維茲以來最好的鋼琴家。基辛1986年到日本與西歐等地演出並廣受好評,1989年開始在DG等唱片公司錄制專輯。基辛經常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辦獨奏會並與知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曲目相當廣泛,包括從海頓與肖斯塔柯維奇等人的作品。他的音樂以高超的技巧及微妙的情感變化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Glenn ·赫伯特·Gould (1932 年9月25 日- 1982 十月4 日) 是一個著名的加拿大鋼琴演奏家, 被特別提到特別是為Johann Sebastian Bach 他的錄音。1964 年他放棄了尚在爭論中的表現, 獻身於錄音室為剩餘他的事業。
Gould 出生在多倫多, 安大略。在由他的母親被教鋼琴以後, 祖父是Edvard 格里格的表兄弟, Gould 參加了音樂皇家音樂學院在多倫多從年齡的十。他那裡學習了鋼琴與Alberto Guerrero 、機構與Frederick ·C. Silvester, 和理論與利奧史密斯。

1945 年他基於他的首次公開演出(在機構) 並且以下年做了他的首次出現與一個樂隊(多倫多交響樂樂隊) 在表現Beethoven 的 鋼琴協奏曲第4。1947 年他的第一公開吟誦隨後了而來, 1950 年並且他的第一吟誦在CBC 收音機進來。這是一個長的協會的起點與收音機和以記錄一般。

1957 年, Gould 做了一次音樂會旅行到蘇聯。他是第一北美扮演那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在1964 年4月10 日, Gould 基於他的前公開表現, 在洛杉磯, 加利福尼亞, 並且他在他有生之年集中了他的其它利息: 做錄音、文字、廣播, documentaries (參見下面), 和組成(雖然他引起了少量工作作為作曲家) 。

1982 年Gould 死了在多倫多在遇到巨型的意外以後。他被埋葬在多倫多的登上宜人的公墓。

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1829-1894),俄羅斯傑出的鋼琴家、作曲家,畢生往返於俄國和歐洲各國從事演出和創作。1858年在彼得堡創辦「俄羅斯音樂協會」,在這個協會的講習班的基礎上,於1862年建立了俄國第一所音樂學院。其演奏富於熱情和表現力,強調表演者的再創造,對俄羅斯和西方鋼琴表演藝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主要作品有歌劇《惡魔》、《a小調第四鋼琴協奏曲》、聲樂套曲集《波斯戀歌》等。代表作品為鋼琴獨奏小品《F大調旋律》,此曲曾被後人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和管弦樂曲,廣為流傳,久盛不衰。

阿勞: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 Arrau,1903-1991)

智利鋼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稱,早年在聖地亞哥音樂學院就讀,後到柏林學琴。1914年以十一歲幼齡舉行獨奏音樂會。1924年曾赴美,在波士頓交響樂隊協奏下舉行首次演出,大獲成功。1925年至1940年在柏林斯特恩音樂學院任教。 1927年在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上獲大獎。後多次在美國和南美旅行演出。在聖地亞哥,他開設了一所鋼琴演奏學校,當地有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其演奏熱情奔放,層次分明,感染力強。錄制了大量唱片,包括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大部分作品。演奏舒曼的《夜》、肖邦的四首由樂隊協奏的樂曲等尤為精彩。

阿格里奇: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里奇(1941--),1965年第7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金獎得主,之前在1957'年布索尼和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1960年追隨鋼琴家米凱朗基里學習.近些年來,音樂會非常少,但是只要她演出,每場必是爆滿!她 灌錄了眾多的唱片,阿格里奇 近幾年連續的取消她的音樂會,也是讓她的名字更附有了傳奇性,也讓喜愛她的觀眾更翹首以待了! 她最近更熱衷與鋼琴室內樂的演奏. 能聽到她的音樂會無非也就是室內樂,雙鋼琴和樂隊的形式了.

是阿格里奇當今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她的演奏好像是一切信手捏來! 聽到她演奏的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技術輝煌,她讓樂曲變的那麼簡簡單單!不愧是她的保留曲目.這幾年,除了上述的室內樂和雙鋼琴之外,倒是很少見她新的獨奏曲目.
比較著名的十位鋼琴家
1.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於波蘭,羅茲,5歲即在華沙舉行演奏會,後至柏林接受音樂訓練。10歲時由約阿希姆指揮演奏莫扎特鋼琴協奏曲,此後在歐洲各地演出,名聲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國。
魯賓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著不朽的地位。
唱片選粹:
RCA 0902661443-2 貝多芬:四首奏鳴曲--悲愴、月光、熱情、告別
RCA RCD 1-7156 肖邦:四首諧謔曲、四首敘事曲
RCA 5612-2-RC 肖邦:七首波羅乃茲
RCA 5614-2-RC 肖邦:五十一首馬祖卡
RCA RCD 1-5492 肖邦:十四首圓舞曲
RCA 09026-61262-2 格里格:鋼琴協奏曲(管弦樂團/華倫斯坦)RCA RCD 1-4934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芝加哥交響樂團/萊納)
RCA 5666-2-RC 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法雅:西班牙花園之夜(費城管弦樂團/奧曼第)

2、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於德國的特博格,師從H\\\?巴爾特和R\\\?卡恩,1916年,21歲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鋼琴大師聲望,20年代曾擔任斯圖加特高等音樂學校校長。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歲,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貝多芬和舒伯特鋼琴音樂的演奏者之一。 唱片選粹:
DG 巴赫:眾贊歌前奏曲等
DG 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
DG 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DG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DG 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 舒伯特:最後五首奏鳴曲
DG 舒曼:鋼琴協奏曲、童年情景、狂歡節(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3.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於烏克蘭基輔,1921年畢業於基輔音樂學院,同年在波蘭哈爾科夫首次登台演奏。1928年後定居美國,娶了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的女兒。40年代霍洛維茨與托斯卡尼尼合作錄制的協奏曲唱片(RCA),迄今仍為愛樂者珍視。除1965和1968年兩度於紐約卡內基大廳、80年代重返前蘇聯在莫斯科舉行獨奏音樂會外,自1953年起霍洛維茨基本上只為唱片錄音而演奏。他是20世紀最令人矚目的大鋼琴家,技巧高超,舉世無雙。
唱片選粹:
RCA 7992-2-RG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NBC交響樂團)
RCA GK 85272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RCA交響樂團/萊納)CBS MK 42410 斯卡拉第:奏鳴曲集
CBS MYK 42534 舒曼:童年情景、托卡塔、
CBS M3K 44681 舒曼:C大調幻想曲等
DG 419 217-2 舒曼:克萊斯勒偶記
DG 419 045-2 「霍洛維茨--最後的浪漫」

3.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於烏克蘭的日托米爾,1934年在敖德薩首次登台演出。1937\\\?1947年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偉大的鋼琴教師海因里希\\\?涅高茲的學生。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鳴曲,後來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鳴曲(後者乃作曲家題獻給他),被公認為普羅科菲耶夫鋼琴音樂的首要代言人。
唱片選粹:
Melodiya/BMG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Philips 442 565-2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羅斯特羅波維奇大提琴)
Philips 446 200-2 李斯特:兩首鋼琴協奏曲、b小調奏鳴曲(倫敦交響樂團/康德拉辛)
DG 415 119-2 普羅科菲耶夫:第五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華沙愛樂樂團/威 斯羅茨基、羅維茨基)
DG 419 068-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維也納交響樂團/卡拉揚)

5.吉利爾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於敖德薩,13歲入敖德薩音樂學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樂學院研究生,在涅高茲指導下繼續深造。1938年獲布魯塞爾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同年畢業並留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1947年起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1955年成為戰後第一位訪問美國演出的蘇聯鋼琴家。吉利爾斯和比他年長一歲的里赫特,被並譽為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當代傳人。
唱片選粹:
EMI TOCE-3253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塞爾)
DG 400 036-2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
DG 423 136-2 貝多芬:英雄變奏曲
DG 435 588-2 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約胡姆)DG 449 721-2 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DG 419 059-2 莫扎特: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貝姆)
MK/Philips 456 796-2 普羅科菲耶夫:第八奏鳴曲、瞬息的幻想

6.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
生於摩拉維亞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學琴,12歲時隨家遷居奧地利,師從卡恩,後來進埃德溫\\\?菲舍爾的高級鋼琴班深造。1948年獲布索尼鋼琴大賽獎,並首次於格拉茨舉行獨奏音樂會,此後開始馳名世界樂壇。布倫德爾是一位很有學問的鋼琴家,1960\\\?1970年間每年在維也納主持高級鋼琴班,當今的許多鋼琴家曾是他的學生。1974年他移居倫敦。
唱片選粹:
Philips 412 789-2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列文)Philips 438 730-2 貝多芬:七首著名的奏鳴曲
Philips 420 071-2 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阿巴多)
Philips 426 637-2 李斯特:兩首鋼琴協奏曲、死之舞(倫敦愛樂樂團/海延克)
Philips 434 078-2 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Philips 442 269-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鋼琴協奏曲(聖馬丁樂團/馬里納)
Philips 422 076-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
Philips 400 078-2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克利夫蘭四重奏組)

7.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於前蘇聯高爾基城,6歲開始學琴,8歲即登台演奏。1955年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奧伯林教授。1962年參加第二屆柴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與奧格登並列第一。次年至倫敦舉行演奏會,此後定居英國。1968年移居冰島(其妻為冰島人),1972年入冰島籍。在同輩鋼琴家中,阿什肯納齊產演奏曲目最廣泛、錄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鋼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納齊還成為傑出的管弦樂團指揮,錄制了眾多交響樂作品。
唱片選粹:
Decca 448 125-2 巴托克:三首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索爾第)Decca 448 986 2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愛樂樂團)
Decca 421 453-2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帕爾曼小提琴) Decca 414 564-2 肖邦:夜曲
Decca 443 576-2 莫扎特:第八、九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克爾提斯)
Decca 414 386-2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鋼琴版和樂隊版)Decca 448 127-2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普雷文)
Decca 448 116-2 拉赫瑪尼諾夫:三首交響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
Decca 425 047-2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莫斯科愛樂樂團/康德拉辛)
Decca 444 845-2 拉赫瑪尼諾夫:圖畫練習曲
Decca 414 474-2 舒曼:蝴蝶、交響練習曲、阿拉伯風格曲
Decca 421 069-2 西貝柳斯:交響曲全集(愛樂樂團)
Decca 425 579-2 斯克里亞賓:奏鳴曲全集
Decca 417 75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馬捷爾)

8.科瓦塞維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稱畢曉普\\\?\\\?科瓦塞維奇,南斯拉夫裔,生於洛杉磯,1948年起師從肖爾,1951年在舊金山首次演出。1959年移居倫敦,師從赫斯。1961年在倫敦舉行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從此活躍於國際樂壇。
唱片選粹:
Philips 438 812-2 巴托克:三首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Philips 446 557-2 巴托克: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與阿格麗姬合作)Philips 422 482-2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EMI CDC 7 54578 2 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愛樂樂團/薩瓦利許)
Philips 411 103-2 布拉姆斯:諧謔曲、敘事曲、八首小品
EMI CDC 5 56440 2 布拉姆斯: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哈瑞爾大提琴)
Philips 426 077-2 莫扎特:第二十一、二十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

9.阿格麗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5歲便登台演出,被譽為「女神童」,先後師從斯卡拉穆薩、顧爾達、利帕第夫人、馬加洛夫、米開朗傑里的阿什肯納齊。16歲時(即1957年)接連獲得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和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兩項冠軍。1965年在第七屆華沙國際肖邦鋼琴大賽在再次奪冠,更是名揚四海。
唱片選粹:
DG 449 719-2 肖邦/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阿巴多)
DG 419 859-2 肖邦:第二鋼琴協奏曲(國家交響樂團/羅斯特羅波維奇)
DG 419 055-2 肖邦:第二、三奏鳴曲
DG 447 438-2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夜之加斯帕/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 樂團/阿巴多)
DG 439 42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皇家愛樂樂團/迪圖瓦)
DG 447 430-2 「阿格麗姬的名演奏」

10.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於義大利米蘭,9歲首次公演,1959年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次年參加第六屆華沙國際肖邦鋼琴大賽,奪得第一,由此蜚聲國際樂壇。波利尼並不以此為滿足,又拜米開朗傑里為師,繼續深造,乃至成為20世紀後期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大師,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現代音樂都游刃有餘。
唱片選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阿巴多)
DG 439 770-2 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愛樂樂團/克雷茨基)DG 413 794-2 肖邦:練習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23 249-2 勛伯格:鋼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調幻想曲

⑧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實踐,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運用提供的材料進行「樂器」製作,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動手能力。

3.選擇紙張為樂曲伴奏,享受音樂的美。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准備

1.白板紙、牛皮紙、皺紋紙、彩箔紙、瓦棱紙、硫酸紙、報紙等。

2.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雙面膠、蛋糕盒等輔助材料。

3.各種紙樂器欣賞ppt。

4. 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

活動過程

1.試一試,說一說。

(1)提供各種紙張,請幼兒試一試:用哪種方法可以讓紙發出聲音。比如,用筷子敲、用指頭彈等。

(2)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告訴大家。比如,將紙做成小鼓,進行敲打。

2.比一比,想一想。

(1)請幼兒互相比較,體會各種不同的紙發出的不同聲音。

每個幼兒進行展示,將不同的聲音發聲方式進行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想一想,同一種紙張用什麼方法,紙的聲音會有不同的效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合作,體驗各種紙的音色特點。

(3)展示紙樂器,讓幼兒自選樂器進行操作游戲。

3.聽一聽,找一找。

(1)請幼兒分別欣賞一段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找一種與樂曲相配合的紙;來進行配樂演奏,並引導幼兒說出選擇的原因。

(2)幼兒用自己選擇的紙樂器進行演奏操作

4.自製小樂器並進行演奏。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紙張、材料進行小樂器的製作。

(2)看節奏譜進行打擊樂練習。活動中,鼓勵幼兒不斷交換紙張或變換方法進行「演奏」。

活動延伸

將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等輔助材料投放到音樂區中,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紙「樂器」的製作,並進行合作演奏。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的綜合性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次活動融合了科學教育與音樂教學,它們之間的結合有效互補。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為幼兒探索提供了一個愉悅的氛圍和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感受音樂——節奏訓練——樂器製作,這三個環節促進了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並把活動引向課堂之外的區域活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得到個別化學習的發展,將區域活動和教育活動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現在的環保問題正面臨著挑戰。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垃圾到處可見,特別是河裡原本清澈的水都變色了。環境被污染,人以及動物都受到危害。通過故事和畫面,以及做實驗「小魚的家」水變臟的原因,從而使孩子們從小增強環保意識,愛護水資源,更加熱愛我們的大自然。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是怎麼變臟的

2、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愛護水資源,學習一些保護水質的具體辦法。

活動准備

1、清水和污水各一缸,兩條金魚;

2、符合故事內容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初步了解小溪生病的原因。

師:小朋友們都聽過《小紅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你們聽過關於小溪的故事嗎?今天老師來講《小溪變臟了》的故事。聽完後請說小朋友們說一說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出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

二、看圖回答問題。

1、在小溪的旁邊住著誰?小溪的水怎麼啦?

2、河裡的鴨子和魚還喜歡小溪嗎?

3、為什麼說小溪生病了?

4、後來,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

請個別幼兒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自信的回答問題。

三、做實驗:小魚的家。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看一看小魚喜歡生活在哪裡?請看這里有兩盆水有什麼不同?

出示金魚提問:誰來了,我們把這兩條小魚分別放在這兩盆水中,看看清水裡的小魚和污水裡的小魚會有什麼不同?

我們應該怎麼做?(把小魚救出來)瞧,小魚又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教師:所以說,清水能用,人能喝,魚兒能生活;污水不能用,人不能喝,魚兒、蝦等動物也不能生活。

四、討論:水是怎麼變臟的。

提問:你們知道水是怎麼變臟的嗎?

我們一這兩幅。想一想你們喜歡哪一幅圖?

你們還見過什麼地方的污水流到了河裡,使水變臟了?

你家附近的河水臟不臟?你看見水面上有什麼?。

五、討論:怎樣使水變得清潔。

師:河水變臟了,我們吃的是臟水,用的是臟水,這樣會發生什麼問題呢?(幼兒討論。)

提問:我們怎樣才能使水變得不臟呢?

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把臟東西扔進河裡,有的小朋友說又不是我扔的,不關我的事,這樣做對嗎?應該怎麼做呢?

教師:保護環境從我們身邊做起,從今天起我們的小朋友就來當環保小衛士去檢查我們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有沒有垃圾。好了,小衛士們,我們出發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找出圖形中包含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並進行分類和計數。

2、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PPT課件1份、三角形,長方形,圓形,正方形紙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游戲激趣,圖形歸類

1、教師出示PPT城堡: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了。你們看到自己身上貼的圖形了嗎,這可是進入圖形王國的門票,大家可要記住咯!我們出發吧!

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節奏進活動室。

師:你們瞧,我們到了什麼地方啊?對了我們已經到了圖形王國啦。小朋友先找跟凳子坐下來,你們看誰來歡迎我們了啊?哦,是國王啊我們快跟他打聲招呼吧。

師:國王說了它還帶來了四塊飛毯可以帶我們到處飛到處玩。可是乘飛毯有個要求,如果你的門票形狀與飛毯的圖形標志一樣,這就表示你要坐這塊飛毯。你們聽清楚了嗎?那我先請第一個小朋友上來乘飛毯,看她坐對了沒有?

教師再請一組小朋友乘飛毯然後請全體小朋友都來找自己對應的飛毯。

2、師:小朋友我們乘著飛毯來到圖形王國的花園里啦!國王說了花園里還藏著許多圖形寶寶,小朋友趕緊來找找看吧!

師:小朋友把你們找到的圖形寶寶都貼在老師的記錄表上然後我們給他們分分類吧(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然後數數看分別有幾個呢?把它記下來。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驗對錯。

二、 看圖找形並計數

1、PPT出示第一第二幅圖

師:國王還說了我們的圖形寶寶不僅藏在花園里還藏在了各種圖畫中。小朋友你們能找出來嗎?看,小朋友都看到了哪些圖形啊?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分別有幾個?

2、PPT出示第三第四幅畫

師:接下來的圖就有點難了,小朋友有信心把它們都找出嗎?小朋友你們找找看這幅圖是由哪些幾何圖形組成的?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分別有幾個?

3、快樂拼圖

師:小朋友們都把圖形寶寶找出來了,你們可真棒!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吧!你們這么能幹,國王還給你們准備禮物了,你們想不想得到禮物呢?

師:要得到這份禮物啊我們還得靠小朋友胸前的門票,國王說了只要所有小朋友都拼對了禮物就顯示出來了。

幼兒共同拼圖展示作品。

師:小朋友拼得圖真好看,你們真會動腦筋啊!王國已經把禮物給老師了我們跟著音樂回教室分享禮物去吧!

4、幼兒排隊回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玩水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游戲,可家長都因為怕孩子的健康,一般較少盡情讓幼兒玩個夠。洗澡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動,這是孩子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我們在開展體操興趣小組時發現幼兒對洗澡這一動作非常的感興趣.於是設計了這一活動,強調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游戲中將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體育活動中。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雙手協調能力及肩部肌肉的柔韌性.

2、在活動中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各色毛巾

2、場地的准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啞劇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吳老師為小朋友表演一段啞劇。大家一起猜一猜,老師表演的是什麼情節?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中特別明顯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看到老師表演的是什麼?

二)學習動作搓背

1、小朋友真棒,你們在家是自己洗澡的嗎?今天我們也來洗洗澡吧,教師按洗澡順序帶領幼兒練習一次.提問:"剛才我們只洗了前面的一部分,背上怎麼辦呢?

2、幼兒討論,並用並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可請其他幼兒跟學。

3、教師示範做用毛巾洗背的動作,幼兒練習

三)游戲 我愛洗澡

1)學的這么熱了,我們大家去游泳好嗎?我們先游到藍色的游泳池去吧,來把毛巾掛在脖子上,我們出發.哇!終於游到了,我們來用毛巾洗洗背,洗洗澡吧. 幼兒練習動作一次

2)來來看那邊還有個紅色的游泳池,我們游到那邊去看看有什麼,看有瓶沐浴液,我們趕快搓肥皂吧,記得背上也要洗啊!

3)紅色的池子里都是泡泡了,我們趕快游到綠色的游泳池去洗干凈吧

4)寶寶們都洗干凈了嗎,我們也把我們的毛巾洗個澡吧四)整理運動 洗毛巾聽音樂洗毛巾 最後把毛巾掛在繩子上,小朋友你們現在都香香的,我們現在回去讓其他的小朋友聞聞吧。

幼兒園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通過欣賞各類郵票,初步感知郵票的基本特徵和用途,提高觀察判斷能力。

2、激發幼兒對郵票的興趣,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經驗。

3、嘗試設計郵票,發展幼兒審美、想像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事先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郵票、集郵冊、放大鏡、信、圖畫紙、卡紙、臘光紙、水彩筆、舊圖書、花邊剪刀、漿糊、抹布等。

活動一 感知與表達《郵票的秘密》

指導要點:

1、以參觀郵票展覽的形式,組織幼兒一邊欣賞郵票一邊展開討論:我發現郵票有什麼秘密?

△鼓勵幼兒發現與別人不同的問題,師生一起討論交流。

2、集中交流,鼓勵幼兒把自己發現的秘密與大家一起分享,

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提升經驗,了解郵票的基本特徵。

△尋找郵票的相同之處。

△比較郵票的不同之處。

△郵票有什麼用途?

3、分組欣賞郵票或集郵冊,引導幼兒繼續發現郵票還有什麼秘密?

4、交流與分享,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一張郵票以及自己還發現了什麼秘密。

5、自由討論:你喜歡郵票嗎?為什麼?我們要怎樣保護郵票?

活動二《設計郵票》

指導要點:

1、啟發幼兒想像: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要設計和發明什麼樣的郵票?

2、介紹每組提供的材料和注意事項。

3、幼兒嘗試設計郵票,並為自己的郵票標價。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力爭與別人不一樣,也可以與同伴合作繪畫一組有聯系的事物,學習協商與合作。

4、展示幼兒作品,布置郵展或製成「小小集郵冊」,分享交流創作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識大拇指、學唱兒歌

活動准備: 音樂、手指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指偶

1、 寶寶看老師這是什麼(大拇指上套上了手偶,寶寶說大拇指)

2、 講故事,大拇指藏起來,找不到了。

二、學唱兒歌(師幼互動式學習)

1、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寶寶的拇指藏起來)

2、教師提醒,「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嗎?」

三、手指游戲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兩個手指頭呀,變呀,變成小白兔~~~」

附兒歌:略

活動二:「拍手歌」

活動目標: 願意隨意拍手,感受節奏鮮明的音樂節奏。

活動准備: 音樂、鈴鼓

活動過程:

一、出示鈴鼓

彈節奏鮮明的律動音樂,拍打鈴鼓、示範。

二、幼兒模仿

分發給每位幼兒一個鈴鼓,播放音樂,模仿拍打節奏。

三、游戲「小手在哪裡」

音樂「拍手」

活動三「小動物,怎樣叫」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張開嘴巴,模仿小動物

活動准備: 音樂、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出示頭飾

1、 我們可愛的小花貓要來和小朋友做朋友,喵喵```````,你們喜不喜歡我呀,

2、小動物依次出場

二、音樂

1、我來問你來答「小貓怎樣叫,喵喵~~~~~~」

2、反復練習

兒歌略

活動四:「青蛙跳」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主動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准備: 音樂、青蛙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

有一天,青蛙說「現在這里有這么多的青蛙,如果沒有一個最大的哥哥領頭,會很亂的,所以我們比比賽,看誰跳的最遠,誰就是大哥哥。

二、大家都學青蛙跳

1、教師示範,鼓勵幼兒積極參與

2、獎勵跳的好的寶寶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動物猜謎歌》。

2.嘗試獨立地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游戲。

3.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1.即時貼直線兩條,勾線筆,白紙。

2.孔雀、小貓、大象、長頸鹿謎語圖譜一份。

3.動物ppt。

三、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會引題

1.教師:今天我們的活動室可真熱鬧,不僅來了許多客人老師,還來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都有誰?

2.教師:小動物們來這里是要參加一個動物猜謎會,你們想要參加嗎?

(二)多種形式演唱猜謎歌曲

1.學唱猜謎歌曲—孔雀。

(1)教師:這里就有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教師有節奏的念謎面歌詞)

(2)教師:這是什麼動物?

(3)教師范唱歌曲《動物猜謎歌》

教師:這謎底和謎面還可以唱!我把謎語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給你們唱一唱?

教師:這首歌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一樣嗎?哪裡不一樣?你最喜歡哪一句?(重點學習:銼銼銼銼銼銼,銼銼銼銼銼銼。)

(4)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5)以問答的形式教師唱前一段,幼兒唱後一段。

2.學唱猜謎歌曲—小貓。

(1)教師:我們小朋友都很會猜謎,接下來,再說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教師有節奏的念出新的謎面。)

(2)師幼對唱。

教師:那小朋友能不能唱著來告訴老師?

教師:我來唱第一段問,你們來唱第二段答。

(3)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這首歌曲的謎面里還藏著一個小秘密?是個數字秘密,你們有沒有發現呀?

3.學唱猜謎歌曲—長頸鹿。

(1)教師:再請你們猜猜,還有什麼小動物?

(2)教師:誰能用唱的形式回答出來?(幼兒直接從「銼銼銼」開始唱謎底。)

(3)幼兒分男女兩組對唱。

4.學唱猜謎歌曲—大象。

(1)教師:我這里還有一個謎語,有誰能用我們剛才說謎面的方法把它給有節奏地念出來?

(2)教師:我也來試著念念看。教師念謎面,幼兒直接從「銼銼銼」開始唱謎底。

(3)教師:我們一起直接把謎面謎底給唱出來,好嗎?

(三)嘗試按節奏創編歌詞。

1.編小狗猜謎歌。

(1)教師: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說,猜謎真有趣,你們能幫小狗編個謎語嗎?

(2)幼兒說,教師畫。

(3)幼兒問,老師答。

2.編小雞猜謎歌

(1)教師:嘰嘰嘰,嘰嘰嘰,小雞也來了,你們能幫小雞編個謎語嗎?

(2)幼兒說,教師畫。

(3)幼兒問,客人老師答。

3.創編延伸

(1)教師:你還想幫誰來編個動物謎語,讓大家來猜一猜呢?

(2)教師:剛才我們唱了這么多的謎語歌,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什麼嗎?(3)教師:我知道我們小朋友還有許多有趣的謎語,等會兒,我們回教室再來編編動物猜謎歌,讓其他同學也來猜一猜。

活動反思與意見

動物猜謎歌》這首歌曲活潑歡快,簡單易懂,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生活經驗,設計了此次活動。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猜謎、對唱猜謎、嘗試創編歌詞等游戲環節,引起幼兒對歌曲創編新詞的興趣。這首曲子的特點在於用接唱和對唱方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節奏、歌詞之後按節奏進行創編,在活動中我採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個方法就是根據音樂內容設計了游戲環節:一是老師與幼兒之間的接唱和對唱遊戲,當幼兒在初次掌握「知道知道這就是……」樂句後,教師利用點唱遊戲加強孩子的接唱能力。二是利用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接唱和對唱遊戲,在幼兒完全掌握歌曲規律後,發揮孩子們的創編能力,達到創編目的。

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孩子思考的空間還太少了,有的討論的話題,都自己早早的給予答案,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時間發現並講述。比如:《動物猜謎歌》與其他歌曲不一樣之處,謎面內容每句5個字的規律。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要上好一節課要考慮全面,每一個細節都要想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虛心地學習,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童話引入(演示)

二、字母教學(配合)

1.音的教學

花仙子和小朋友來到小河邊,這里的風景可美啦!還有三個拼音娃娃在草地上遊玩呢。這時小鳥飛過來,它唱起歌「j q x,i q x,三個好朋友在一起,蝴蝶跑來逗小雞,氣球飛,多美麗!切個西瓜大又圓,三個朋友吃得甜蜜蜜!」(配上《賣報歌》的曲)

師:小朋友們,這三個拼音娃娃就是j q X,你們會讀嗎?

生:會。(學生七嘴八舌,學著發jqX的音,初步感知了讀音)

音:(小鳥說)小朋友們發音時要注意發音的方法。(學生跟著「小鳥」,學著正確的發音方法。)

師:(小結)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學會了jqx的發音,現在誰能把這三個字母讀給老師聽?(生積極舉手,爭著向老師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2.形的教學

(1)記字母形

師:你們是怎樣記住這三個拼音娃娃的樣子的?

生1:我覺得「j」像一隻雞。一隻小雞j、、j。

生2:「x」像西瓜切了兩刀。西瓜切了x、x、x。

生3:「P」一轉身qqq。

生4:「g」去掉尾巴qqq。

生5:「q」很像「g」,所以我說像個9字q、q、q。

師:你們真行,會拿學過的字母、數字來比較,幫助記住「q」的樣子。

(2)與易混字母的比較,鞏固字形

師:這三個字母跟已學過的哪幾個字母很像?

(學生不斷舉手發言,找出下面的三組)

:i q:b d p g x:k

師:現在你能用你課桌上的橡皮泥捏一捏,擺一擺嗎?

(學生很來勁,有的獨自在捏,有的與同桌一起討論著捏。學生很開心地在玩中學習)

師:誰願意到黑板前擺給大家看?

(學生踴躍舉手。師指名兩生到黑板前操作,都完成得很好,很自然,看不出學生有一點兒緊張)

[評析]案例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教師借創設了一個童話世界「拼音王國」,而jqx則成了「拼音娃娃」這樣的角色,學生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童話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拼音課堂,興致勃勃地跟著情境中的「小鳥」認真地學著發「 q x 的准確讀音。在學習 q x 的字形時,學生自編順口溜,自主意識得到老師的尊重,思維活躍。在鞏固階段,教師先讓學生回憶:這三個字母跟哪幾個已學過的字母很像?學生的主動性再一次被調動,積極開動腦筋。最後,教師以獨特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自己用橡皮泥捏、擺字母形體。學生興趣盎然,非常投入,字母的形狀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主持人:這兩個案便最值得稱道的是「我發現」。在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以兒童的眼光(心靈)看待兒童的「發現」,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情境圖,自己去揣摩發音方法,自己去比較、記憶字母形體,在自主學習中發現。「我發現」喊出了自信,透出了進取。這比單純擁有知識更有價值。

閱讀全文

與賣報歌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間投籃訓練方法 瀏覽:953
哪些方法可以捕捉文案創作靈感 瀏覽:187
手機肌肉訓練方法 瀏覽:717
功能失效路徑分析方法 瀏覽:529
玻璃上油漆怎麼洗掉最簡單方法 瀏覽:122
新冦病毒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698
教兒童記數字簡單方法圖 瀏覽:544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