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水資源現狀,閱讀短文答案拜託啦!
《人類水資源現狀》
⑴水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們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具有許多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農業生產重要資源。工業生產中,水具有冷卻、加工、沸騰、蒸發、傳送等一系列功能。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萬億立方米,其中97.3%是鹹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帽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有直接經濟效益。水的數量雖在一定時期內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現了水危機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聯合國已發出警告:「水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水資源已成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持續發展的非常稀缺的資源。現在世界上約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⑶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盡管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左右,但地區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3左右。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我國地域廣闊,南北跨度極大,遠距離調水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並不很大。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00立方米,將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將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中國平均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面積約四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全國年排放廢污水總量近600億噸,其中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國調查評價的700多條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結果,一是國民經濟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二是城市與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目前,北方水資源開發程度已超過50%,導致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南方水網地區污水超標排放,造成水體污染;西北乾旱區大量擠占生態用水,荒漠化趨勢蔓延;西南山丘區坡陡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艱巨。從全國看,水資源現狀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已經明顯不足。
問題:
16.第⑵段中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17.從第⑶段中看,我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1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去掉後對文意影響相對較小的一項是(2分)
A.水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
B.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現在世界上約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D.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
19.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帽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
B.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
C.北方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開發過度,西北乾旱區大量擠占生態用水使得荒漠化趨勢蔓延。
D.文中舉出北方地區、南方水網地區、西北乾旱區、西南山丘區等幾個地區的用水情況,主要是為了具體說明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
20.針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請你提兩條合理建議,並簡要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
16.主要說明方法:列數字。作用:具體、准確地反映了全球水資源的總量及鹹水、淡水所佔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說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滿分3分)
17.⑴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資源相對脆弱)⑵南北跨度大,遠距離調水困難(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不大)⑶人口越來越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越來越小)(每點1分,滿分3分)
18.D(2分)19.C(2分)
20.提示: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提出兩條合理建議,並能說明理由即可。(2分)
2. 水,就這么浪費掉了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現在全世界有八十多個國家約20億人口正面臨
舉例子、列數字,希望能幫助到你
3. 人類水資源現狀 第4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由於海水難以直接利用,因而我們所說水資源主要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通過水循環,陸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斷更新、補充,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
事實上,陸地上的淡水資源總量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雖然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儲量也很大,但絕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開采利用的也很少。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
陸地水體從運動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為重要,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環周期短的特點。科學家們又據此把水資源分為靜態水資源和動態水資源。靜態水資源包括: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循環周期長,更新緩慢,一旦污染,短期內不易恢復。動態水資源包括河流水、淺層地下水,循環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後短期即可恢復。
所以,人類開發水資源時,一定要根據水循環的規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資源。只有促進水資源的更新,人人愛惜水資源,才能可持續地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分布不均,人類面臨的大難題
地球上的水資源有97%被鹽化,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在這些淡水中又有2/3為冰川和積雪,1/3存在於含水層,潮濕的土壤和空氣中.
就是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極不平衡.世界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中,而佔世界總人口40%的80個國家卻嚴重缺水.水源最豐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亞洲,歐洲人均擁有的淡水資源就少得多.
中東是一個嚴重的缺水的地區.其主要的水源是約旦河.與該河相關的國家有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問題極為嚴重.
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在這個流域一直存在著極其嚴重的水資源爭端.1967年爆發的中東戰爭的一個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60年代初,企圖改變約旦河的河道,使之遠離以色列引起的.當時的以色列總統列維宣稱,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將用行動來確保河水繼續供給.於是以色列以武力佔領了約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區,使自己有了比較可靠的水源供應.其實有關水資源的爭端不僅僅發生在中東地區,在歐洲,曾發生過圍繞多瑙河的政治爭執.在南亞大陸,關於恆河水分配問題的分歧至今也未緩和,而在非洲,爭奪尼羅河流域水的沖突更為激烈.該流域包括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肯亞等9個世界上乾旱最嚴重的國家.如果上游國家用水增加,就會使埃及用水減少,並加劇乾旱.
經濟的發展使水質污染也日趨嚴重.歐洲著名的萊茵河曾因工業污染使河中魚類消失殆盡;伏爾加河沿岸75%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中;亞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嚴重的河流.歐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歐洲,農葯對地下水的污染比預計的要嚴重得多,從現在起50年內,6萬平方千米的含水層將受到這種污染.
據世界銀行統計:在發展中國家大城市飲用水的一半透過裂縫滲入了土壤.我國每年自來水漏失量就達10億多噸.
馬林 福馬肯馬克曾提出了一個衡量缺水狀況的人均標准,即所謂水關卡.按照這一標准,每人每年應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於這個標准,現代社會就會受到制約.用這個標准來衡量,目前許多國家都低於這個標准.如肯亞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約旦僅有300立方米,埃及僅有20立方米.聯合國認到2025年,將有一大批國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亞,約旦,沙特,葉門等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於100立方米.
有人估計到2025年,世界人口達到83億,人們可能耗盡所有的儲備水…………
地球水資源分布狀況
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21世紀水資源正在變成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水資源問題已不僅僅是資源問題,更成為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m3。其中地表水2.7萬億m3,地下水0.83萬億m3,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m3,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m3。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 m3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 m3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 m3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 m3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m3。
主要特點是:總量並不豐富,人均佔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為2240 m3,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
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
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水是生命之源,在外星探測中,科學家判定一個星球是否具有生命的重要依據是看是否有水的存在。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覆蓋地球表面71%的面積,但是,地球上的水有約98%是既不能供人飲用,也無法灌溉農田的海水,淡不不足3%。而在這少得可憐的淡水中,87%左右存在於冰川冰蓋及大氣和土壤深層,人類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利用的淡不資源僅佔全球水資源總量的0.003%。
本世紀以來,隨著人口膨脹與工農業生產規模的迅速擴大,全球淡水用量飛快增長。從1900-1975年,世界農業量增加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加了20倍,並且近幾十年來,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續增加,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已不是神話。
陸地淡水資源主要來自降雨,由於地球水資源分布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均衡,使得有的國家洪災不斷,有的卻乾旱無雨。世界上至少有80個國家屬於乾旱半乾旱國家,約40%的世界人口受到同期性乾旱的影響。大氣變暖加劇了乾旱的程序,而乾旱使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祖輩繁衍生息的地方,成為「環境難民」。
在水資源短缺越發突出的同時,人們又在大規模污染水源,導致水質惡化。水資源污染主要來自人類所有製造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
長期以來,人們並不把治理污水放在心上,而放任污水橫流,甚至把大江小河當作城市「清潔器」,只望一江春水向東流,帶走垃圾和廢物。全世界目前每年排放污水約為4260億噸,造成55000億立方米的水體受到污染,約佔全球徑流量的14%以上。另擾聯合國調查統計,全球河流的穩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
水污染不僅對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況也是令人震驚的。海洋的浩瀚無邊與自動凈化能力,使人類一直把海洋當作最好最大的天然垃圾坑,傾廢是人類利用海洋的主要方式。各國特別是工業國家每年都向海洋傾倒大量廢物,如下水污泥、工業廢物、疏浚污泥、放射性廢物等。在各種傾廢中,傾倒放射性廢物尤為令人關注,因為這相當於在人們四周放置了一個又一個失控的核彈,一旦廢物產生泄漏,其產生的生態災難遠遠超過二戰日本廣島核爆的程度。盡管如此,海上傾廢至今仍然為一些國家所樂衷。
此外,海上石油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兇手。石油污染形成海面油膜,影響海水復氧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又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危害不易忽視。
回顧歷史,是水養育了人類,造就了文明。兩河流域興起了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創造了古埃及文明,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海洋使古希臘文明一度輝煌。但今天,水卻成為人類生存的障礙。1977年,聯合國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將成為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是水」。
4. 1.中國面臨水資源危機,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2.如果世界人均水資源是一滿杯水的話,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不過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5. 地下水危機 閱讀答案
1 地下水污染
2 地下水污染,往往是逐漸深入的,很難及時發現。就是發現了也很難排除污染物。
3不能刪 往往 不排除特殊情況 語言准確
4 舉事例 說明地下水一旦受污染 就難以消除
5 處理好工業污水 農業污水 生活污水
6. 地球水資源現狀 閱讀答案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上來說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由於海水難以直接利用,因而我們所說水資源主要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通過水循環,陸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斷更新、補充,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
事實上,陸地上的淡水資源總量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地區的固體冰川。雖然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大規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儲量也很大,但絕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開采利用的也很少。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
陸地水體從運動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為重要,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環周期短的特點。科學家們又據此把水資源分為靜態水資源和動態水資源。靜態水資源包括: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循環周期長,更新緩慢,一旦污染,短期內不易恢復。動態水資源包括河流水、淺層地下水,循環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後短期即可恢復。
所以,人類開發水資源時,一定要根據水循環的規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資源。只有促進水資源的更新,人人愛惜水資源,才能可持續地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分布不均,人類面臨的大難題
地球上的水資源有97%被鹽化,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在這些淡水中又有2/3為冰川和積雪,1/3存在於含水層,潮濕的土壤和空氣中.
就是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極不平衡.世界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中,而佔世界總人口40%的80個國家卻嚴重缺水.水源最豐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亞洲,歐洲人均擁有的淡水資源就少得多.
中東是一個嚴重的缺水的地區.其主要的水源是約旦河.與該河相關的國家有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問題極為嚴重.
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在這個流域一直存在著極其嚴重的水資源爭端.1967年爆發的中東戰爭的一個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60年代初,企圖改變約旦河的河道,使之遠離以色列引起的.當時的以色列總統列維宣稱,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將用行動來確保河水繼續供給.於是以色列以武力佔領了約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區,使自己有了比較可靠的水源供應.其實有關水資源的爭端不僅僅發生在中東地區,在歐洲,曾發生過圍繞多瑙河的政治爭執.在南亞大陸,關於恆河水分配問題的分歧至今也未緩和,而在非洲,爭奪尼羅河流域水的沖突更為激烈.該流域包括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肯亞等9個世界上乾旱最嚴重的國家.如果上游國家用水增加,就會使埃及用水減少,並加劇乾旱.
經濟的發展使水質污染也日趨嚴重.歐洲著名的萊茵河曾因工業污染使河中魚類消失殆盡;伏爾加河沿岸75%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中;亞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嚴重的河流.歐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歐洲,農葯對地下水的污染比預計的要嚴重得多,從現在起50年內,6萬平方千米的含水層將受到這種污染.
據世界銀行統計:在發展中國家大城市飲用水的一半透過裂縫滲入了土壤.我國每年自來水漏失量就達10億多噸.
馬林 福馬肯馬克曾提出了一個衡量缺水狀況的人均標准,即所謂水關卡.按照這一標准,每人每年應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於這個標准,現代社會就會受到制約.用這個標准來衡量,目前許多國家都低於這個標准.如肯亞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約旦僅有300立方米,埃及僅有20立方米.聯合國認到2025年,將有一大批國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亞,約旦,沙特,葉門等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於100立方米.
有人估計到2025年,世界人口達到83億,人們可能耗盡所有的儲備水…………
地球水資源分布狀況
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21世紀水資源正在變成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水資源問題已不僅僅是資源問題,更成為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m3。其中地表水2.7萬億m3,地下水0.83萬億m3,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m3,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m3。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 m3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 m3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 m3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 m3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m3。
主要特點是:總量並不豐富,人均佔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為2240 m3,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
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
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水是生命之源,在外星探測中,科學家判定一個星球是否具有生命的重要依據是看是否有水的存在。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覆蓋地球表面71%的面積,但是,地球上的水有約98%是既不能供人飲用,也無法灌溉農田的海水,淡水不足3%。而在這少得可憐的淡水中,87%左右存在於冰川冰蓋及大氣和土壤深層,人類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利用的淡不資源僅佔全球水資源總量的0.003%。
本世紀以來,隨著人口膨脹與工農業生產規模的迅速擴大,全球淡水用量飛快增長。從1900-1975年,世界農業量增加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加了20倍,並且近幾十年來,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續增加,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已不是神話。
陸地淡水資源主要來自降雨,由於地球水資源分布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均衡,使得有的國家洪災不斷,有的卻乾旱無雨。世界上至少有80個國家屬於乾旱半乾旱國家,約40%的世界人口受到同期性乾旱的影響。大氣變暖加劇了乾旱的程序,而乾旱使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祖輩繁衍生息的地方,成為「環境難民」。
在水資源短缺越發突出的同時,人們又在大規模污染水源,導致水質惡化。水資源污染主要來自人類所有製造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
長期以來,人們並不把治理污水放在心上,而放任污水橫流,甚至把大江小河當作城市「清潔器」,只望一江春水向東流,帶走垃圾和廢物。全世界目前每年排放污水約為4260億噸,造成55000億立方米的水體受到污染,約佔全球徑流量的14%以上。另擾聯合國調查統計,全球河流的穩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
水污染不僅對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況也是令人震驚的。海洋的浩瀚無邊與自動凈化能力,使人類一直把海洋當作最好最大的天然垃圾坑,傾廢是人類利用海洋的主要方式。各國特別是工業國家每年都向海洋傾倒大量廢物,如下水污泥、工業廢物、疏浚污泥、放射性廢物等。在各種傾廢中,傾倒放射性廢物尤為令人關注,因為這相當於在人們四周放置了一個又一個失控的核彈,一旦廢物產生泄漏,其產生的生態災難遠遠超過二戰日本廣島核爆的程度。盡管如此,海上傾廢至今仍然為一些國家所樂衷。
此外,海上石油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兇手。石油污染形成海面油膜,影響海水復氧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又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危害不易忽視。
回顧歷史,是水養育了人類,造就了文明。兩河流域興起了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創造了古埃及文明,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海洋使古希臘文明一度輝煌。但今天,水卻成為人類生存的障礙。1977年,聯合國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將成為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是水」。
7. 《水的危機》閱讀答案
「文中」……
文在哪裡?
8. 水問 閱讀答案
1、中國面臨水資源危機,其產生的原因是:利益驅動、制度缺失、道德淪喪:。
2、這一句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作用:突出而又生動地說明了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之少,通俗易懂。
3、我們缺的是道德和法律的約束。
4、這新的文明方式是人們有極高的道德水平,少一些自私自利之心,多一些公益心,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並嚴格遵守。我的看法是首先喚醒人們的道德之心,以節水為榮,以污染水源為恥;其次,嚴格執法,對破壞、浪費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嚴懲不貸。
5、「我們的人均水資源量甚至低於以色列、中東等地區」這句話中「甚至」可不可以刪掉,為什麼?
「甚至」一詞不可以刪掉,因為,甚至是表示程度的副詞,在這里起到強調作用,突出我國人均水資源之少,如果去掉就沒有突出強調的作用,體現不出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嚴密性。
9. 一篇關於寫海水重要,還要保護的英語閱讀
說明文閱讀訓練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①飛船一般為多艙體結構,艙體之間要能分離,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神舟號」載人飛船為三艙段復合結構。最前端的一個艙體稱為軌道艙,它具備可獨立運行衛星的一切功能,與飛船分離後可在太空獨立進行各種飛行試驗;位於最後端的推進艙也稱為設備艙(或資源艙),完成既定任務後,再入大氣層自毀。居中的返回艙完成任務後,承載著航天員安全返回預定的著陸場。「神舟號」飛船從發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進行9次分離操作。 ②與俄羅斯正在使用的「聯盟TM」飛船相比,「神舟號」比「聯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員的活動空間大,攜帶有效載荷的能力強。「神舟號」還採用了一些先進技術,其設計方案在某些方面優於國外的第二代載人飛船,「神舟號」飛船載人發射成功後,其技術水平將達到或優於前蘇聯第二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點的詞「一般」能否去掉?為什麼?(2分)2.這段文字的說明重點是: 。(2分)3.「神舟號」載人飛船的艙體自前往後依次是 艙、 艙和 艙。(3分) 4.第②段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 。(1分) 二.閱讀說明文《水的危機》,回答5----7題。(10分)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之一。地球總水量約為14.1億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佔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閉在冰川、大氣、地層中。20世紀以來,全球人口增長了3倍,經濟增長了20倍,用水量增長了10倍。同時,由於生產和生活廢水急增,而且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更加重了水資源匱乏這一全球性危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97年把水資源定義為「可資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應當能夠為滿足生產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國自然資源》將水資源定義為「能為人類生產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環過程中產生的地表、地下徑流和由它們存留在陸地上可再生的水體」。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但人均佔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此外,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很不均勻,南多而北少。重經濟發展而輕環境保護又導致許多地區出現嚴重的水體污染,因此,水資源問題也成了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5.請簡要列出全球水資源危機產生的若干原因。(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對「水資源」有兩種定義,請指出它們的主要相同點和不同點。(2分)答:(1)相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請概括出目前我國水資源的三個特點;(2)簡要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5分)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平台」,書面語中新熱點 時下,「平台」一詞成了人們書面用語中的新熱點,日漸流行開來。「信息平 台」「交易平台」「技術平台」「政務平台」等舉不勝舉,似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感。 「平台」一詞並非新造詞,古已有之。唐李白詩《梁園吟》:「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台間。」杜甫詩《玉台觀》之二:「浩劫因王造,平台訪古游。」這里的「平台」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這種用法現今也有,如「記者現場看到, 經過修復,綠陰中的蘇州河親水平台重新煥發出了風采」。但這並非本文要說明 的時下流行的「平台」。 流行的新「平台」是什麼意思呢? 改革開放後,電腦大量湧入中國。20世紀90年代,它與人們工作生活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甚至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許多電腦中的專業術語在人們的日常用語中也頻頻出現,如「菜單」「網際網路」「點擊」等。「平台」原先也是電腦中的專業術語。《電腦常用英語》中有個詞語「sysLemplado>胍」,解釋為「系統平台」,意思是系統為應用軟體所提供的基礎的支持。這樣的「平台」在許多電腦科技書中都可以看到。可見從英語「ph廿onn」翻譯過來的「平台」,意思是電腦操作系統。由於電腦的普及與廣泛運用,普普通通的「平台」搖身一變成為人們熱衷的一個「新詞」,一個與高新信息技術相關的時髦詞語。 這個「平台」在電腦行業中運用最廣泛,如:「構築這數字化的多彩生活平台, 需要一種強有力的介質來實現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網路接入和支持平台。」 如今,「平台」的運用范圍日益寬泛,擴展到電腦業以外的許多行業。同時它的意義也從「電腦操作系統」擴大到「一切虛擬的為某項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統或層 面」。在物流業,「上海構建國際物流運輸平台」;在科技界,「西門子運用Javs技術平台為手機用戶開發多種無線服務」;在文化藝術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台衛星雙向傳送音樂會將舉行」,「『陽光新浪』並購 共建國內最大跨媒體平台」; 在工商界,「共建企業電子商務智能平台」;在衛生、教育界,「國內外中醫葯共建平 台」,「為孩子們提供平台」。 電腦的普及促使了「平台」在許多領域中的流行。由於它簡潔又形象,漸漸成了書面語中的新熱點。 8.快速瀏覽全文,寫出「平台」一詞的本義和在電腦業、其他行業中的不同含義。 (3分) 本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腦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行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說明順序,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 10.出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原意為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1.由於「平台」一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又有________________作為促使其流行的條件,因而成為書面語中的新熱點。(2分) 12.有關電腦術語,除了文中提到的「菜單」「網際網路」「點擊」「平台」之外,請你再寫出兩個。(2分)四、閱讀說明文《艾滋病概述》,回答13—17題。艾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是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引起的人體免疫防禦系統方面的疫病。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對機體起著良好的「防禦」作用,抵抗各種病原體的襲擊。一旦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後,人體的這種良好防禦系統便會受到破壞,防禦功能減退,因而這時病原體及微生物得以乘機經血行及破損傷口長驅直入。也就是說,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現為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傷,機體抵抗力下降,以至誘發嚴重感染和一些少見的癌瘤。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害了人體,即造成T4淋巴細胞的破壞,使機體喪失了抵抗疾病的能力,病人容易患各種罕見的疾病。如: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蟲肺炎等。①艾滋病自1985年進入我國至今已有近萬人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②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遊客因艾滋病住院,醫治無效,於我國境內,這是出現在我國的首例艾滋病。③據有關部門推測,在今後幾年內艾滋病發展趨勢是:發達中國家是呈下降趨勢,而發展中國家則呈急劇上升趨勢。④艾滋病發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2年正式將此病命名為「艾滋病」。 ⑤以後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被稱為「當代瘟疫」和「超級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無論是人員和經費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國已將其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為國家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以後才發病。艾滋病病毒嚴重破壞人體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極度下降而重復感染多種疾病,如帶狀疤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及其他感染,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最終因長期消耗,全身衰竭而亡。至今還沒有治療艾滋病的特效葯,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一旦發病,在我國當前的醫療條件下,都會在不長的時間內亡。所以目前艾滋病還是一種病率接近100%的極為嚴重的傳染病。13.文章第二段的五句話次序混亂,應調整為 。(序號,2分)14.這篇文章著重介紹了有關AIDS的三方面知識,它們分別是什麼?(3分)答:一是 ,二是 ,三是 。15.在免疫系統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1分)16.下列哪一項不是艾滋病被稱為「當代瘟疫」和「超級癌症」的原因:( )(2分)A.亡率高。 B.無葯可治。 C.蔓延迅速。 D.傳染性強。17.作為說明文,本文使用的說明順序是 ;第一段第一句話使用的說明方法是 。五、人體內的「夜班」工作你是否想過,當你夜間進入夢鄉時,在你自己的機體內還有大量的器官在「值夜班」呢? 「心臟在值『夜班』。」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確實如此。據記載,心臟停跳又復活的世界記錄為3小時24分,但在睡眼環境下,心臟恐怕一分鍾也不能停止跳動。不過心臟並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它也在抽空休息。它收縮時在工作,它舒張時是在休息。每分鍾心跳75次時,每一次心跳,心房和 心室的收縮時間分別為0.l秒和0.3秒、而舒張時間分別為0.7秒和0.5秒,休息時間倒比工作時間長。 「肺臟也在值『夜班』。」此話不假。人在夜間睡眠時,生命之火還在燃燒,肺臟就像一台鼓風機,不停地把富含氧氣的空氣吸入體內「助燃」,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廢氣排出。科學家們認為這台鼓風機停止工作5分鍾,人就會「斷氣」。當然肺臟也要休息,它的7.5億個基層單位——肺泡採用輪休制,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 說到值「夜班」,也別忘記了消化系統。據試驗,玉米在胃內消化停留3.48小時,在小腸內吸收停留5小時,在結腸內停留16.24小時,經過21.2小時開始由「環衛部門」直腸排出, 38. 4小時後才排完。照此算來人在夜間睡眠時,消化系統的「夜班工人 」還在對昨天早餐到今天晚餐的食物作一系列處理。 人們大概不太清楚,許多調節人體功能的內分泌腺體也堅守在「夜班」崗位上。實踐證明,有大約1/3到一半的激素在夜間達到最高值。例如腺垂體分泌一種生長激素,它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軟骨與骨頭生長,使人長高,這種對發育極端重要的激素在人熟睡後五小時達到最大分泌峰。至於神經系統這個人體活動的「總司令部」,在夜間當然是「燈火通明」。例如值「夜班」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在指揮內臟的活動,丘腦在調節著人的體溫、水平衡、內分泌,腦子中的睡眠中樞產生的去甲腎上腺素在清晨把人喚醒,否則人就要無休止地睡下去。甚至主管思維的大腦也安排有「夜班」——做夢。感謝這些「夜班工人」,它們使我們的生命能平穩地延續。 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詞句的含義。 ① 心臟在值「夜班」: ② 生命之火還在燃燒: ③ 肺泡採用輪休制: ④ 在夜間當然是「燈火通明」: 2.標出下面句中用得准確的限制性詞語。 ① 當你夜間進入夢鄉時,在你自己的機體內還有大量的器官在「值夜班」呢。 ② 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 ③ 據試驗,玉米在冒內消化停留3.48小時,在小腸內吸收停留5小時…… ④ 這種對發育極端重要的激素在人熟睡後1小時達到最大分泌峰。 3.第二段中有一句話點明了心臟能堅持工作的原因,這句話是: 4.第三段中點明人的生命之火所以能夠「燃燒」的原因是。 5.寫出全文的總說句: 6.指出全文的結構特點: 7.指出全文說明內容是如何排列的: 六、要保護動物(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責任。(2)就動物的美學價值來說,許多動物形態優美,如獅、虎、豹魁梧奇偉的英姿,天鵝嫻靜優美的風度,丹頂鶴秀麗瀟灑的姿態等。(3)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閃閃發光的皮毛,雄孔雀、鴛鴦的艷麗羽衣。(4)許多動物身體結構怪異,如大象的鼻子,長頸鹿的頸,犀牛的角,袋鼠的「袋」。(5)許多動物聲音動聽,如虎嘯猿啼,獅吼鹿鳴,各種鳴禽千回百囀,自在嬌啼。(6)許多動物有特殊的生活習性,如蜂猴不愛動彈,而海豹則不停地在淺底穿梭。(7)所有這些,都吸引人們觀賞、聆聽,爽目悅耳,發人深思。(8)動物的科學價值更是不容忽視。(9)很多動物,經歷了幾千萬年的歲月,至今還能生活在地球的一隅,它們身上保存了許多原始特徵。如澳大利亞的袋鼠、鴨嘴獸,我國的大熊貓、揚子鱷,它們被稱為「活化石」,直接或間接地為我們提供了古今氣候、地質、地理的變化情況和人類活動的史實,既是生物演化的實證,又貯存著珍貴的物種資源的基因庫。有的動物的身體結構產生某種優越功能,可供現代科學技術借鑒、仿造;有的動物則是絕妙的實驗生物,對醫學、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最近科學家還在研究,將豬或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這樣就不愁器官移植時材料來源供不應求了。(10)最重要的是,今日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是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形成的。各種動物(也包括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各佔有一定的位置,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例如:貓、蛇、黃鼠狼、貓頭鷹少了,老鼠就會猖獗;豺、狼、豹少了,野生有蹄類動物就會增多,許多樹木就會遭殃;食蟲鳥少了,害蟲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破壞樹木,吞食莊稼。真是牽一發而動身啊!1、 將第(3)句與改寫句放在—起,試比較一下,哪種表述方式更好說說你的理由。(3分) 原句: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閃閃發光的皮毛,雄孔雀、鴛鴦的艷麗羽衣。 改句:許多動物色彩鮮艷,如金絲猴的皮毛閃閃發光,雄孔雀、鴛鴦的羽衣艷麗無比。2、劃橫線的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就全文來看,主要運用了 說明方法。(2分)3、說說「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第10段中的具體含義。(2分4、聯系全文內容,說說人類保護動物至少會得到哪幾方面的收獲。(3分)七、小心,塗改液傷著你 ①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調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學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學生的使用比例則高達95%以上。書寫出現差錯時,使用它能很快塗改錯誤,確實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識到它散發出的十分刺鼻的氣味對人體有害 ②為了弄清塗改液的化學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學生在一位化學教授的幫助下,先後兩次對塗改液的成分進行了測定,發現塗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等物質。據專家介紹,它們非常容易揮發游離於空氣中。一旦被人吸入,會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組成發生變化,影響神經系統,使人頭疼、惡心,吸入量過大,會危及生命。 ③為了驗證塗改液的危害程度,這三名中學生又找來六隻小白鼠,分三組做了對比模擬實驗。他們將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三種試劑的棉花,放入兩組小白鼠的籠子邊上。試劑用量大的一組,只五分鍾小白鼠就驚慌、抽搐而;劑量小的一組,每天試驗5—8分鍾,與剩下的一組對比觀察。五天中,實驗組小白鼠的驚慌不安日益嚴重,進食減少,動作遲緩,體重下降,與對比組小白鼠體重逐日增加形成明顯對比。A停止試驗15天,慢性中毒現象逐漸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④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市場上銷售的79種牌號的塗改液進行了檢測實驗。檢測結果表明,B全部樣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種有毒物質,並散發出刺鼻氣味。實驗證明,這類物質吸入體內或粘在皮膚上,會危害人體健康,進入大氣層後還會破壞臭氧層。因為塗改液必須具有易溶解、易乾燥、易揮發的特點,所以盡管作為塗改液溶劑的鹵代烴和苯系物對身體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適替代物之前還要沿用,因此,短時間內國內市場上的塗改液成分不會有大的改變。 ⑤鑒於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加強自我保護,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塗改液。1.為第①段的空格處補寫一句話,與下文語意連貫。(2分)2.在第④段中,「合適替代物」是指替代______________的物質。 (2分) 3.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說明了什麼內容(4分) 說明方法:_______、________說明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文中畫線的A、B兩句中任選一句,說說該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答案:一、1.不能去掉。 理由要點:「一般」表通常情況,不排斥特殊性,語言准確嚴密。2.軌道、返回、推進3.要點:「神舟號」飛船三艙體的功能。(答「『神舟號』飛船三艙體的作用」也可)4.作比較 5.3分 (1)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占總水量比例太小; (2)人口和經濟增長導致用水量急劇增加;(3)廢水直排造成水源污染。(每寫出一點可得1分,寫出三點得3分。)6.2分 (1)都強調其可利用性(能為生產生活所利用)。(1分) (2)《資源》中涉及水源的生成及存在形態等,排除了海水。(1分)7.5分 (1)①總量大而人均佔有量低;②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③水體污染嚴重。(本小題3分,每答出一點得1分。) (2)要確立水資源危機意識,保護好水源,節約用水,才能保證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本小題2分,能寫出一點得1分,寫出兩點得2分。)8.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電腦操作系統。一切虛擬的為某項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統或層面9.時間 下定義 舉例子10.以春景寫冬景,形容萬樹掛雪好像梨花盛開一樣 形象比喻「平台」一詞在眾多領域中流行之快、運用之廣11.簡潔又形象 電腦的普及(或L\,嘀的普及與廣泛運用)12.示例:下載 粘貼 復制 拷貝 剪切 啟動 一、13.④⑤②①③ 14.艾滋病的病理,傳播,危害。15.T4淋巴細胞。16.D。17.邏輯順序;下定義五、人體內的「夜班」工作1.①心臟在夜間還在工作②生命在繼續著③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④神經系統在人睡覺時仍在緊張地工作 2.①大量②部分③據試驗④極端重要最大歷.3心臟休息時間倒比工作時間長4.肺臟就像一台鼓風機,不停地把富含氧氣的空氣吸入體內「助燃」,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廢氣排出5.文中第一句話6.全文呈總分式結構7.循環系統十呼吸系統十消化系統一調節系統十神經系統六、要保護動物1.改句更好。(1分) 原句前半部分強調的是動物的「色彩」,後半部分強調的是「皮毛」、「羽衣」,前後不符;改句突出了「閃閃發光」、「艷麗無比」,能緊扣「色彩鮮艷」這一表意重心,使前後保持一致。(2分) 2.舉例子 分類別 3.在自然界中,只要有某一方面出現問題,就會波及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 4.可以欣賞動物的美;(1分)可以利用動物的科學價值;(1分) 有利於維護生態平衡。(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