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論文詞義分析方法

論文詞義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1 10:34:51

『壹』 論文的關鍵詞應該如何選取

首先,從論文內容來說,作者可以從標題和論文中提取關鍵詞。


(1)從論文標題中提取


科技論文的標題包含了論文的主要信息點,如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因此,選擇關鍵詞應首先考慮從標題中選取。



(2)從論文中提取


論文作者在提取關鍵詞時,可以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弄清該文的主題概念和中心內容,並盡可能從題名、摘要、層次標題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與主題概念一致的詞和片語,以此來提取出論文的關鍵詞。


其次,從詞語應用來說,作者可以從轉化概念和應用詞表來提取關鍵詞。


(1)概念轉換


為了更准確、適度地表達主題,常常要對主題的概念進行轉換,主題概念的轉換不能光從字面上進行,而要從主題概念的涵義上進行,因此要特別注意概念的綜合分析。


(2)詞表應用問題


很多人對於論文關鍵詞的選擇有一定的隨意性,並不是按照已有的醫學論文關鍵詞表來選擇適合自己論文的關鍵詞。因此,大家在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對於關鍵詞的確定可以根據《MeSH》詞表規定。


最後,為了避免提取關鍵詞時出現一些常規錯誤,作者要注意以下問題。


(1)必須選用詞義明確的詞或片語


選擇關鍵詞時,應剔除那些概念較為模糊的形容詞或片語。如“強烈”、“強勁”、“先進的”、“現代的”、“微型的”、“精密的”等。普通動詞的概念也較為寬泛。因此,作為關鍵詞的動詞一般均為科學技術性動詞,最好不選用一般動詞作為關鍵詞。


(2)選用的關鍵詞必須與論文的主題概念保持一致


也就是說,不能隨便將論文標題中的詞語作為關鍵詞,必須考慮所選用的關鍵詞是否符合論文的主題概念,只有符合論文主題概念的才能選取。


(3)某些詞語和符號不能作為關鍵詞


同義詞、近義詞不能並列為關鍵詞,化學分子式也不能作為關鍵詞,但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可以基本結構的名稱入選關鍵詞。


以上就是關於論文的關鍵詞應該如何選取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在本平台查看!

『貳』 論文分析有哪些方法

在寫論文時,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論文的內容更加的深刻。那麼到底都有哪些具體的分析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哲學的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依照唯物主義辨證法對於哲學基本范疇,也就是現象和本質,存在和運動,原因和結果等的理解,並且能夠解決實際研究工作中關於論點和一般方法論的問題,像是從認識對象的現象再深入到本質的研究等。

2、歷史的方法

歷史的方法比較注意對象本身的歷史具體性。一般要求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熟悉客觀對象歷史發展的實際進程,並且進行大量的資料查找,並且能夠找出客觀對象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性。

3、邏輯的方法

這就需要寫論文者必須正確運用形式邏輯和辨證邏輯來對於人們思維的一般規律,像是概念、判斷、推理、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等等進行揭示,同時針對客觀事物的各種現象從邏輯上進行分析,從而找到內在的聯系,然後用理論的形態進行展現。

4、假說的方法

雖然是假說,但並不是隨意的幻想和碰運氣的猜測,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事實材料作為基礎的,並且還要科學理論為依據,研究者自身要具備活躍聯想或直覺感受,能夠提出的相對富有預見性、然而尚待繼續驗證的新觀點。即使這些還不能稱為科學的結論,但是也是新思想、新理論的萌芽

『叄』 我要寫一篇關於英文詞義分析的論文,可是沒有頭緒,我應該做哪幾個步驟

到書店去買一本《英語詞彙的奧秘》,主要研究單詞的「前綴-詞根-後綴」,通過判斷前綴和詞根的組合能得知單詞的基本或者大致的詞義;後綴用來決定詞性。
這類書有好幾本,《英語詞彙的奧秘》是其中的一本。

『肆』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門捷列夫使用歸納法,在人們認識大量個別元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了化學元素周期律。後來他又從元素周期律預言當時尚未發現的若干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使用的就是演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引起結果的辯證思維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內因與結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關系。

要注意結果與原因的逆關系,一方麵包括「用原因來證明結果」,同時也包括「用結果來推論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結果,而且一個結果往往有不同層次的幾個原因。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對所分析的問題必須尋根究底。

(4)論文詞義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高校將論文重合度30%以上定為抄襲的文章,即論文審核不通過。

在確認抄襲行為中,需要與形式上相類似的行為進行區別,具體如下:

(1)抄襲與利用著作權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觀點。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為是抄襲。

(2)抄襲與利用他人作品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各國著作權法對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本身並不予以保護,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是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觀事實、歷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認定為抄襲。

(3)抄襲與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上的依據,一般由各國著作權法自行規定其范圍。凡超出合理使用范圍的,一般構成侵權,但並不一定是抄襲。

(4)抄襲與巧合。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作品,而非首創作品。類似作品如果是作者完全獨立創作的,不能認為是抄襲。



『伍』 如何辨析近義詞和同義詞教學論文(1)

        _綉嶺_西安

如何辨析近義詞和同義詞?

      中國漢語詞彙十分豐富,詞義又十分嚴密。

      例如《黑海風暴與天氣預報》一文中,使用了很多同義詞。如文中關於"死」的同義詞有:死亡、犧牲、夭折、喪生、葬身、壽終正寢等等。此外還有:病故、去世、仙逝、仙游、升天、駕崩、亡命、消滅、消亡、卒、歿等等。

      再如《天山景物記》一文中使用了許多近義詞,描繪美麗可愛的天山。例如,近義詞:美麗、秀麗、富麗、瑰麗、鮮麗、艷麗、華麗、奇麗、絢麗、明麗、亮麗等等。 

        由此可見,漢語詞彙是何等的豐富多彩,是何等的繁多復雜。同義詞和近義詞表意又要求准確、恰當、嚴密。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既是學生語文課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同義詞和近義詞的辨析看似簡單,仔細分辨詞義卻是不易,常使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為好。但如果掌握了辨析詞義的規律與方法,問題就能化難為易,迎刃而解。

    下面就來介紹幾種常用的辨析同義詞和近義詞的方法。

一、從語體上辨析

    從口頭語和書面語體方面辨析。 

    如,死__口頭語    死亡__書面語

二、從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犧牲_褒義    葬身_貶義

    升天、死亡、去世、夭折_中性

三、從使用對象上來分辨

如,壽終正寢_指自然死亡、年邁老死

夭折_指非成年人或事故死亡的人

駕崩_專指皇帝死亡

病故_指因病而死亡

四、從詞義程度上辨析

如,良好、優良、優異、傑出,四個詞語均含有「好"的意思,但好程度依次加深

五、從詞義的范圍大小上辨析

如,房屋、房子、房間

    這三個詞語范圍大小不同。

    房屋_范指一切房屋,范圍廣

    房子_指一所房屋,范圍小

    房間_指一間房屋,范圍最小

六、從語意輕重上辨析

    如,請求    懇求

    請求    懇求,二者都含有求人之意,區別在語意的輕重上。

  請求_含有尊重和堅定之義,語義輕

  懇求_還有誠懇,迫切之意,語意重

七、從詞性上分辨

  如,疑問,疑惑,懷疑

  這三個詞性不同語,其法功能不同。

    疑問_名詞,作賓語

    疑惑_形容詞,做謂語

    懷疑_動詞,做謂語

八、從不從語素上區別

  如下列三組詞

          1、  瑰麗  奇麗

          2、  寂靜  幽靜

          3、  透射    映射

1、瑰麗  奇麗

      瑰麗  奇麗,都有美麗的意思。區別在不同的語素「瑰"與"奇「上

      瑰麗,瑰,側重與色彩之美

      奇麗,奇,側重於新奇之美

2、 寂靜  幽靜

      寂靜  幽靜:都指環境安靜。

      寂靜_側重於寂然無聲

      幽靜_側重於幽暗、深邃

3 、透射    映射

      透射  映射:都指光線照射。二者的區別:

    透射_含有光線的穿透

    映射_指光線的反射

      以上三組,詞義差別都表現在不同語素的意義上。

        同義詞,近義詞分辨析方法,除以上常用幾種方法外,還應該注意每個詞語的反義詞及一詞多義現象,從而確定其准確意義,以便准確掌握每個詞語意義的微小差別,在使用時才能做到准確、貼切、恰如其分。

      寫於2002年

『陸』 論文的分析方面有哪些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門捷列夫使用歸納法,在人們認識大量個別元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了化學元素周期律。後來他又從元素周期律預言當時尚未發現的若干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使用的就是演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引起結果的辯證思維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內因與結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關系。
要注意結果與原因的逆關系,一方麵包括「用原因來證明結果」,同時也包括「用結果來推論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結果,而且一個結果往往有不同層次的幾個原因。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對所分析的問題必須尋根究底。
4、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又稱類推或類比法。它是對事物或者問題進行區分,以認識其差別、特點和本質的一種辯證邏輯方法。在資料不多,還不足以進行歸納和演繹推理時,比較分析法更具有價值。康德說:「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
5、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就是通過確定事物的質的關系和數量關系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問題都是質和量的統一,事物的質量。表現為一定的量,又表現為一定的質。
因此,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質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規律性的問題。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據事論理,劃清事物質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對問題的規模、范圍、數目等數量關系的情況及變化,進行精確的統計,計算、分析、對比,就是弄清事物發展中量的變化關系。
6、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7、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柒』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人們認識事物時用到的兩種分析方式。

1、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它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針對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去分析的一種方法。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定性就是用文字語言進行相關描述。它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運用主觀上的判斷來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7)論文詞義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定量分析法的具體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勢分析法。它對同一單位相關財務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4、數學模型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

『捌』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對好的論文分析研究方法應該從哪些方面展開,如何表達才能顯得自己對該論文真的有所理解,應該看哪些書呢?下面我整理了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一起了解看看吧!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1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分類總結

1、 基本描述統計

頻數分析是用於分析定類數據的選擇頻數和百分比分布。

描述分析用於描述定量數據的集中趨勢、波動程度和分布形狀。如要計算數據的平均值、中位數等,可使用描述分析。

分類匯總用於交叉研究,展示兩個或更多變數的交叉信息,可將不同組別下的`數據進行匯總統計。

2、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Cronbach α信度系數法、折半信度法、重測信度法。

Cronbach α信度系數法為最常使用的方法,即通過Cronbach α信度系數測量測驗或量表的信度是否達標。

折半信度是將所有量表題項分為兩半,計算兩部分各自的信度以及相關系數,進而估計整個量表的信度的測量方法。可在信度分析中選擇使用折半系數或是Cronbach α系數。

重測信度是指同一批樣本,在不同時間點做了兩次相同的問題,然後計算兩次回答的相關系數,通過相關系數去研究信度水平。

3、 效度分析

效度有很多種,可分為四種類型: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區分效度、聚合效度。具體區別如下表所示:

論文常用數據分析方法2

4、 差異關系研究

T檢驗可分析X為定類數據,Y為定量數據之間的關系情況,針對T檢驗,X只能為2個類別。

當組別多於2組,且數據類型為X為定類數據,Y為定量數據,可使用方差分析。

如果要分析定類數據和定類數據之間的關系情況,可使用交叉卡方分析。

如果研究定類數據與定量數據關系情況,且數據不正態或者方差不齊時,可使用非參數檢驗。

5、 影響關系研究

相關分析用於研究定量數據之間的關系情況,可以分析包括是否有關系,以及關系緊密程度等。分析時可以不區分XY,但分析數據均要為定量數據。

回歸分析通常指的是線性回歸分析,一般可在相關分析後進行,用於研究影響關系情況,其中X通常為定量數據(也可以是定類數據,需要設置成啞變數),Y一定為定量數據。

回歸分析通常分析Y只有一個,如果想研究多個自變數與多個因變數的影響關系情況,可選擇路徑分析。

『玖』 論郭錫良《古代漢語》「詞義分析舉例」部分的編寫。論文!

12、1078頁假借例六:「內」假借為「納」,讀nà。�〖HT〗
按:187頁注[6]為「距關,毋內諸侯」(史記·陳涉起義)作註:「距:同『拒』,抵禦,擋住。內(nà):『納』的本字,接納,放進。」「內」字既是「納」的本字,又怎麼
假借為「納」?王力《同源字典》收「內納」,可知「內納」是一組同源詞,它們的意義間
有引申關系。
二、措辭不當�
1、88頁講解「暫」:在表示時間范疇這一點上,古今義有聯系,但是具體的范圍卻發生了轉移。「暫」在漢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大概在許慎的時候,「暫」字的意義已
經開始轉移,由一下子、突然轉為「不久也」,這是「暫」字在中古時代的常用意義。……
中古以後,「暫」的意義又發生了新的轉移,即現在「暫時的」意義。「暫時的」不僅與「突然」、「一下子」有明顯的區別,與「短時的」也不同。「暫時的」是對將來而言,如「暫時出去,將來還回來」,而「短時的」只表示時間短暫,並不包含將來要做的意思。�
按:把「暫」的「暫時」義與「短時」義作這樣辨析的除郭本以外,還有王力先生主編本。王力本常用詞(十二)第874字是「暫」字,義項(三)為「短暫的時間」,引用書證後說:「注意:現代漢語的暫字由此發展而來,但是意義不完全相同。現代所謂『暫』,指暫時 這樣,將來不這樣。古代所謂『暫』,是指時間很短,沒有與將來對比的意思。例如今人『暫停』是指以後還要繼續;古人說『暫停』,是指停一個短暫的時間,不意味著今後還要繼續。」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典》「暫」條下特地加了個「[注意]」提醒人們注意「暫」的古今差別。然而郭本文選節錄《三國志·華佗傳》,其中有華佗向曹操請假的語句:「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教材251頁注[6]把「暫」正注為「暫時」。這就產生了矛盾:文選注釋和通論講解不一致。是文選注釋了,還是通論講解錯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看「暫」有沒有「與將來對比」的意思。�
從這一段語境看,華佗請假是必須含有「將來回到曹操左右」的意思,否則,「得病篤重」的曹操決不會批給他假期;而後來華佗「到家,辭以妻病,數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以至於「太祖大怒,使人往檢」,「傳付許獄」。這些都說明,文選注釋是正確的,應該是通論的講解錯了。也就是說,「暫」的現代漢語意義在《三國志》中就有了。這個例子也說明了漢語史研究的艱巨性。�
2、296頁講解「公輸般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把「九設」譯成「設了九回,「九距」譯成「抵擋了九回。」�
按:這樣翻譯大概是便於講解古今漢語動量表示法的差別,但最好在「九回」後面用括弧加上「多次」,以免誤把表虛數的「九」當成實數。�
3、297頁:「判斷句中的『是』叫做判斷詞(也叫系詞)。它是聯系主語和謂語的,也幫助表示判斷。」�
按:「是」聯系主語和謂語,那麼「是」自身作什麼句子成分?還是不作句子成份?按照50年代的「暫擬系統」,「是」與後面名詞(或名詞性片語)構成判斷合成謂語,「是」是謂語的一部分;按照80年代的《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北京」是主語,「是」是判斷動詞作謂語,「……首都」作賓語。編者可能是受古漢語語法的影響太深了,因為把這個例句翻譯為文言,是「北京,吾邦之京師也」,「吾邦之京師」正是謂語。這樣,在分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時,用古漢語的句法分析模式來分析現代漢語的句子,就出現了古今漢語語法雜糅的表述。(郭錫良先生信示:教材採用的是王力先生的語法體系。筆者以為,這個問題也說明了建立古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4、311-312頁:「古代漢語的『再』是數量詞,一般專指兩次。到了唐代,『再』可以專指『第二次』」。�
按:這段表述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再」是一個詞還是兩個詞,還是一身二任的兼詞(「數量詞」:數詞和量詞)。從所舉例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田忌一不勝而再勝」來看,「再」與「一」「三」並列使用,在詞彙意義(都表示數目,「量」的意義是譯為現代漢語補出來的)和句法功能(都作狀語)上沒有什麼差別,似作數詞為宜;如果考慮到它只修飾動詞,不修飾名詞,也可稱作「特殊的數詞」。王力先生主編本常用詞(二)第109字「再」條:「注意:古人表示動作的量,於『一次』到『十次』,都用一般數目字,如『一鼓作氣』,『三思而後行』,『六齣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唯獨『兩』不用『二』,而用『再』。」但是王力本把「再」的詞性定為副詞,我們不贊成,因為狀語不是副詞的「專利」,把數詞置於動詞前作狀語表示動量,是文言語法的常規。�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到了唐代,「再」才有表示「第二次」的用法,唐代以前就沒有?還從所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來看,「一」「再」「三」顯示是用基數的形式表達序數的內容,意思是「第一(二、三)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釋「再」為「第二次」,書證正是「一鼓作氣,……」而「兩次」義前加上「又」字(「凡例」說「『又』表示相近而又並列的意義」)。再舉一例,《國語·齊語》:「一再則宥,三則不赦。」(第一次、第二次犯罪還可以原諒,第三次就不能饒恕。)�
5、333頁:在「所謂」這類凝固格式的後面,也可以另帶賓語。例如: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孟子·梁惠王下)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戰國策·齊策)�
按:「所謂」是定語,「故國者」和「戰勝於朝廷」是中心語。「所謂」等於「所說的」。兩個例句都是判斷句,「所謂故國者」是名詞性短語作「非謂……」的主語,「所謂戰勝於朝廷」是名詞性短語作「此」的謂語。�
6、334頁:古代漢語的「所以」是不能解釋成現代漢語的「因此」的。(教材用「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為例)即使像前面所舉的「君不此問而為問舜冠,所以不對也」,其中的「所
以」也不能理解為「因此」,而應理解為「導致我不對答的原因。」�
按:上引的第一個命題只適合於「所」的「表所用」的用法,並不適合於「表所因」的用法。「所以不對」屬於「表所因」,譯為「我因此不回答您」或「因此我不回答您」都不錯。因為「因此」雖說是一個連詞,但它是從短語「因為這個」虛化而來;作為「詞」,它的構成語素也是「因為這個」;實際上,是詞還是短語,其間也不容易劃出確定的界限。上溯上去,「因為這個」=「因此」=「所以」(以=因,所=此)。因此,「所以不對」並不一定非得理解為「導致我不對答的原因」。至於說補出一個主語「我」,只能放在「所以」的前面,而不能放在「所以」的後面,那是文言的「所以」和白話的「所以」在句法功能上的差異,並不是詞彙意義上有什麼不同。在現代漢語中,「所以」在主語前面還是在主語後,位置是靈活的,「所以我不回答」也可以說成「我所以不回答」。「所以不對」正反映了「所以」在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狀態。�
7、886頁:例一至例五都是對皇帝「死」的委婉說法。�
按:例一是「放勛乃徂落」(孟子·萬章上),例二是「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例一的「放勛」是的堯的號,例二省略的主語是趙太後。雖然新版《辭源》「皇帝」條下有「(二)尊稱前代的帝王」、「(三)指三皇五帝」,但是在當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提到「皇帝」都是指從秦始皇開始的封建王朝的君主。這句解說語中的「對皇帝」以改為「對帝王(」天子「)、王後」更為准確。�
8、1086頁:事實上唐朝人做詩也不完全按照一百九十三韻或二百零六韻。�
按:這一句的前面剛剛講過「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廣韻》,在《切韻》基礎上又細分為二百零六韻」,那麼,「唐朝人做詩」哪有按照不按照「北宋……二百零六韻」的問題?這是求語句精煉而顧此失彼。盡管《唐韻》的兩種本子之一——天寶本(殘卷)增加到204或205韻,但課本並不涉及《唐韻》,解釋起來也頗費事。這句話應該改成「唐朝人做詩也不完全按照一百九十三韻,宋朝人做詩也不完全按照二百零六韻」;後面「當時就有『同用』的規定」一句,「當時」指代不明,應該明確點明是「唐朝」。

『拾』 英語論文詞義相異可以查閱哪些文獻開題報告怎麼寫怎樣才能從新的角度探討求高人給建議啊,急需啊

您的英語方面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順利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 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論文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論文寫作的步驟,也就是論文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論文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希望可以幫你。

您的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順利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閱讀全文

與論文詞義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
服務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897
蹲坑改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瀏覽:811
簡單的瘦腿方法有幾種 瀏覽:807
疥瘡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471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5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4
美的十匹空調e1解決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