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設備安裝中研瓦是什麼意思 怎樣研瓦 以及研瓦的作用
所謂研瓦,就是為了使設備轉動的軸與瓦之間的配合達到符合要求的接觸面,使轉動的軸與瓦之間產生足夠潤滑油膜,減少運轉摩擦力,那麼在安裝過程中為達到這種目的,所採取的相應人工技術的處理過程,就叫研瓦.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2)研瓦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Ⅲ 求:琉璃瓦的製作全過程
琉璃瓦、西式瓦的製作工藝技術概述
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中國傳統的建築物件,通常施以金黃、翠綠、碧藍等彩色鉛釉。我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築上使用琉璃瓦件裝飾。琉璃瓦經過歷代發展,已形成品種豐富、型制講究、裝配性強的系列產品,常用的普通瓦件有:筒瓦、板瓦、句頭瓦、滴水瓦、羅鍋瓦、折腰瓦、走獸、挑角、正吻、合角吻、垂獸、錢獸、寶頂等等。從傳統琉璃瓦演變發展而來的西式瓦最先在日本和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一些國家得到應用,它將筒瓦、板瓦型制合二為一,結構合理,掛裝簡便,有效覆蓋面積大,屋頂承重小。釉色豐富達百種以上,同時,它沒有鉛釉瓦釉面反鉛影響裝飾效果的現象。因此,西式瓦在現代建築上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我國城鎮建設的蓬勃發展,琉璃瓦、西式瓦的用量顯著增加,市場前景看好。琉璃瓦、西式瓦的生產工藝並不復雜,生產線設備可選用全自動生產線設備生產,也可選用部分機械設備和手工相結合的方式生產,全自動生產線設備自動化程序高,所需人工較少。採用部分機械設備和手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投資小、見效快,所需人員也多一些。我們就琉璃瓦的製作工藝、坯料、釉料、配方研究取得的經驗,供大家共同探討。
一、坯料
我們選用的原料多為邯鄲地區儲量大、價格低的大青、二青、缸土、鹼土、木節等軟質原料及廢匣缽粉、瓷粉等原料。另外,我們部分採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礦物廢渣、工業副產品來降低生產成本,也獲得滿意效果。
我們主要試制了兩種坯料:白坯料和紅坯料。紅色坯料我們選用的是當地的兩種紫砂原料,將其置換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1、注漿坯料的制備
將原料按配方准確稱量進球磨細碎,細度為萬孔篩余不低於15%,過60目篩陳腐備用。主要用來製作琉璃瓦的小、中型異型件。
2、擠制和塑壓成型坯料的制備
將原料經雷蒙機粉碎後分類存放,不能混入雜質,原料加二細度100目篩余小於0.05%。坯料制備按照配方准確稱量後,平鋪於潔凈地面,一種原料鋪一層,然後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人工將其混勻。將混合坯料入攪泥機,攪練2—3次,陳腐兩天後供成型使用。
二、成型
琉璃瓦的成型方法,一般採用擠製成型、手工印坯、注漿成型等方法。西式瓦採用塑壓成型。
1、擠型成型
琉璃瓦的普通瓦件筒瓦、板瓦採用擠製成型,擠坯機(TCL350真空擠出機)是在攪泥機的出泥口加裝一個與坯體尺寸相同的機頭,攪泥要求真空度大於0.12Mpa,坯泥水分小於18%。待坯擠出後,用鋼絲切成瓦坯,放支架上晾乾、修坯、乾燥後燒成。
2、手工成型和注漿成型
琉璃瓦中的勾頭,滴水瓦件以及走獸、釘帽、花窗和正吻、垂獸等構件採用手工成型或注漿成型。手工成型是將坯泥拍打成泥餅,在石膏模內壓印出有花紋的坯體,稍干後起坯貼接,將工作面修整打光。手工成型的泥料水分為22%。
3、塑壓成型(WD成型壓機)
西式瓦主要採用塑壓成型,塑壓泥料要抽取真空,泥料水分在16—18%。我們使用的塑壓成型機是湘潭高新陶瓷機械廠生產,單機日產量在6000片左右。
三、釉料
1、琉璃瓦用釉
傳統琉璃瓦用生鉛釉以鉛丹作助熔劑,主要著色劑是鐵、銅、錳、鈷等金屬氧化物,屬於pbo-SiO2二元系統,約在850℃—1000℃溫度中燒成。生鉛釉隨色劑含量多少,直接影響釉色深淺變化,可獲得層次豐富的色彩。
2、西式瓦用釉
西式瓦用釉為熔塊釉,熔塊釉有較大的燒成溫度范圍和色釉選擇餘地。配製熔塊要選用的化工原料(硼砂、鹼面、鉛丹等)應為工業純,著色劑的純度要高。熔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釉面質量,應重視燒制的各個環節,提高熔塊的質量,好的熔塊應是透明的玻璃質。
a)釉料的制備
將鉛丹或熔塊與生料嚴格按配方稱量好,進球磨機研磨,料、球、水為1:1.7:0.8,要求細度:生鉛釉0.04-0.06%,熔塊釉0.05-0.12%(萬孔篩余)。為保證釉有良好的流動性及防止沉澱,可加入電解質甲基纖維素。
b)施釉
琉璃瓦、西式瓦一般採用澆釉法或浸釉法。澆釉時要迅速,一次澆滿瓦面可保證釉面平整光滑均勻。釉的比重控制在1.5-1.7之間。應注意施釉後要及時刮凈底部。
四、燒成
西式琉璃瓦採用一次燒成。燒成後用窯爐為煤燒推板窯,投資較少,也可用隧道窯,氧化焰燒成。
西式瓦一次燒成是將成型好的坯體乾燥施釉後直接入窯燒成,燒成溫度為1150℃-1200℃。瓦件不是滿施釉可以倚靠摞疊或採用特殊支架的辦法燒成。
五、檢驗
琉璃瓦、西式瓦除應具備良好的內在物理性能(抗折抗壓、吸水率、耐急冷急熱性能和耐凍性能)外,主要檢驗項目為外觀質量。
產品外觀要求光滑整潔,釉色鮮亮純正。瓦件組裝一起,釉色要基本一致。造型紋樣規整清晰,產品允許尺寸公差±2mm,達到以上要求即為合格。如有圖紙和實樣,應嚴格按標准檢驗。琉璃瓦還有一些特殊檢驗方法:如板瓦,四塊圍攏應為圓筒,即呈360°。筒瓦兩塊拼合也應構成一圓筒。勾頭、滴水馬筒、板瓦粘接呈夾角應為135°±5°。
六、總結
我們研製的琉璃瓦、西式瓦的各項理化性能指標達到和超過有關標准,燒結溫度低,瓷化程度高,產品釉色明亮光潤,使用效果好。在坯釉研製過程中,我們注重使用本地各類礦物廢料和廢玻璃粉的使用,為降低生產成本找到了良好途徑。
Ⅳ 仿生學是什麼
仿生學(bionics)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臘語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術涵義的ics而組成的詞。大約從1960年才開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游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系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著怎樣的奇異本領?它們的種種本領,給了人類哪些啟發?模仿這些本領,人類又可以造出什麼樣的機器?這里要介紹的一門新興科學——仿生學。
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它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可觀。仿生學的問世開辟了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仿生學的誕生】
隨著生產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生物系統是開辟新技術的主要途徑之一,自覺地把生物界作為各種技術思想、設計原理和創造發明的源泉。人們用化學、物理學、數學以及技術模型對生物系統開展著深入的研究,促進了生物學的極大發展,對生物體內功能機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進展。此時模擬生物不再是引人入勝的幻想,而成了可以做到的事實。生物學家和工程師們積極合作,開始將從生物界獲得的知識用來改善舊的或創造新的工程技術設備。生物學開始跨入各行各業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行列,而且首先在自動控制、航空、航海等軍事部門取得了成功。於是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科結合在一起,互相滲透孕育出一門新生的科學——仿生學。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仿生學正式誕生於1960年9月。由美國空軍航空局在俄亥俄州的空軍基地戴通召開了第一次仿生學會議。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分析生物系統所得到的概念能夠用到人工製造的信息加工系統的設計上去嗎?」斯梯爾為新興的科學命名為「Bionics」,希臘文的意思代表著研究生命系統功能的科學,1963年我國將「Bionics」譯為「仿生學」。斯梯爾把仿生學定義為「模仿生物原理來建造技術系統,或者使人造技術系統具有或類似於生物特徵的科學」。簡言之,仿生學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確切地說,仿生學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特質、功能、能量轉換、信息控制等各種優異的特徵,並把它們應用到技術系統,改善已有的技術工程設備,並創造出新的工藝過程、建築構型、自動化裝置等技術系統的綜合性科學。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仿生學屬於「應用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從工程技術方面來看,仿生學根據對生物系統的研究,為設計和建造新的技術設備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徑。仿生學的光榮使命就是為人類提供最可靠、最靈活、最高效、最經濟的接近於生物系統的技術系統,為人類造福。
【仿生學的研究方法與內容】
仿生學是生物學、數學和工程技術學相互滲透而結合成的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第一屆仿生學會議為仿生學確定了一個有趣而形象的標志:一個巨大的積分符號,把解剖刀和電烙鐵「積分」在一起。這個符號的含義不僅顯示出仿生學的組成,而且也概括表達了仿生學的研究途徑。
仿生學的任務就是要研究生物系統的優異能力及產生的原理,並把它模式化,然後應用這些原理去設計和製造新的技術設備。
仿生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提出模型,進行模擬。其研究程序大致有以下三個階段:
首先是對生物原型的研究。根據生產實際提出的具體課題,將研究所得的生物資料予以簡化,吸收對技術要求有益的內容,取消與生產技術要求無關的因素,得到一個生物模型;第二階段是將生物模型提供的資料進行數學分析,並使其內在的聯系抽象化,用數學的語言把生物模型「翻譯」成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學模型;最後數學模型製造出可在工程技術上進行實驗的實物模型。當然在生物的模擬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的仿生,更重要的是在仿生中有創新。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多次重復,才能使模擬出來的東西越來越符合生產的需要。這樣模擬的結果,使最終建成的機器設備將與生物原型不同,在某些方面甚上超過生物原型的能力。例如今天的飛機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鳥類的飛行能力,電子計算機在復雜的計算中要比人的計算能力迅速而可靠。
仿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使它在生物學的研究中表現出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整體性。從仿生學的整體來看,它把生物看成是一個能與內外環境進行聯系和控制的復雜系統。它的任務就是研究復雜系統內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整個系統的行為和狀態。生物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生物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復制,它們與外界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生物從環境中獲得物質和能量,才能進行生長和繁殖;生物從環境中接受信息,不斷地調整和綜合,才能適應和進化。長期的進化過程使生物獲得結構和功能的統一,局部與整體的協調與統一。仿生學要研究生物體與外界刺激(輸入信息)之間的定量關系,即著重於數量關系的統一性,才能進行模擬。為達到此目的,採用任何局部的方法都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因此,仿生學的研究方法必須著重於整體。
仿生學的研究內容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因為生物界本身就包含著成千上萬的種類,它們具有各種優異的結構和功能供各行業來研究。自從仿生學問世以來的二十幾年內,仿生學的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就其研究范圍可包括電子仿生、機械仿生、建築仿生、化學仿生等。隨著現代工程技術的發展,學科分支繁多,在仿生學中相應地開展對口的技術仿生研究。例如:航海部門對水生動物運動的流體力學的研究;航空部門對鳥類、昆蟲飛行的模擬、動物的定位與導航;工程建築對生物力學的模擬;無線電技術部門對於人神經細胞、感覺器宮和神經網路的模擬;計算機技術對於腦的模擬似及人工智慧的研究等。在第一屆仿生學會議上發表的比較典型的課題有:「人造神經元有什麼特點」、「設計生物計算機中的問題」、「用機器識別圖像」、「學習的機器」等。從中可以看出以電子仿生的研究比較廣泛。仿生學的研究課題多集中在以下三種生物原型的研究,即動物的感覺器官、神經元、神經系統的整體作用。以後在機械仿生和化學仿生方面的研究也隨之開展起來,近些年又出現新的分支,如人體的仿生學、分子仿生學和宇宙仿生學等。
總之,仿生學的研究內容,從模擬微觀世界的分子仿生學到宏觀的宇宙仿生學包括了更為廣泛的內容。而當今的科學技術正是處於一個各種自然科學高度綜合和互相交叉、滲透的新時代,仿生學通過模擬的方法把對生命的研究和實踐結合起來,同時對生物學的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其它學科的滲透和影響下,使生物科學的研究在方法上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在內容上也從描述和分析的水平向著精確和定量的方向深化。生物科學的發展又是以仿生學為渠道向各種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輸送寶貴的資料和豐富的營養,加速科學的發展。閃此,仿生學的科研顯示出無窮的生命力,它的發展和成就將為促進世界整體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仿生學的研究范圍】
仿生學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力學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與控制仿生等。
◇力學仿生,是研究並模仿生物體大體結構與精細結構的靜力學性質,以及生物體各組成部分在體內相對運動和生物體在環境中運動的動力學性質。例如,建築上模仿貝殼修造的大跨度薄殼建築,模仿股骨結構建造的立柱,既消除應力特別集中的區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載荷。軍事上模仿海豚皮膚的溝槽結構,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艦外殼上,可減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分子仿生,是研究與模擬生物體中酶的催化作用、生物膜的選擇性、通透性、生物大分子或其類似物的分析和合成等。例如,在搞清森林害蟲舞毒蛾性引誘激素的化學結構後,合成了一種類似有機化合物,在田間捕蟲籠中用千萬分之一微克,便可誘殺雄蟲;
◇能量仿生,是研究與模仿生物電器官生物發光、肌肉直接把化學能轉換成機械能等生物體中的能量轉換過程;
◇信息與控制仿生,是研究與模擬感覺器官、神經元與神經網路、以及高級中樞的智能活動等方面生物體中的信息處理過程。例如,根據象鼻蟲視動反應製成的「自相關測速儀」可測定飛機著陸速度。根據鱟復眼視網膜側抑制網路的工作原理,研製成功可增強圖像輪廓、提高反差、從而有助於模糊目標檢測的—些裝置。已建立的神經元模型達100種以上,並在此基礎上構造出新型計算機。
模仿人類學習過程,製造出一種稱為「感知機」的機器,它可以通過訓練,改變元件之間聯系的權重來進行學習,從而能實現模式識別。此外,它還研究與模擬體內穩態,運動控制、動物的定向與導航等生物系統中的控制機制,以及人-機系統的仿生學方面。
某些文獻中,把分子仿生與能量仿生的部分內容稱為化學仿生,而把信息和控制仿生的部分內容稱為神經仿生。
仿生學的范圍很廣,信息與控制仿生是一個主要領域。一方面由於自動化向智能控制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於生物科學已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使研究大腦已成為對神經科學最大的挑戰。人工智慧和智能機器人研究的仿生學方面——生物模式識別的研究,大腦學習記憶和思維過程的研究與模擬,生物體中控制的可靠性和協調問題等——是仿生學研究的主攻方面。
控制與信息仿生和生物控制論關系密切。兩者都研究生物系統中的控制和信息過程,都運用生物系統的模型。但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構造實用人造硬體系統;而生物控制論則從控制論的一般原理,從技術科學的理論出發,為生物行為尋求解釋。
最廣泛地運用類比、模擬和模型方法是仿生學研究方法的突出特點。其目的不在於直接復制每一個細節,而是要理解生物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實現特定功能為中心目的。—般認為,在仿生學研究中存在下列三個相關的方面:生物原型、數學模型和硬體模型。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目的,而數學模型則是兩者之間必不可少的橋梁。
由於生物系統的復雜性,搞清某種生物系統的機制需要相當長的研究周期,而且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多學科長時間的密切協作,這是限制仿生學發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仿生學的現象】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Ⅳ 簡述實證主義研究方法
首先,實證主義社會學是由法國社會學家孔德創立的,其代表作為《實證哲學教程》,後由法國的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所繼承和發展,其主要著作有:《論社會分工》、《社會學方法的規則》、《論自殺》。孔德生活的時代正式法國社會變革的時代,他親歷法國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會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於是他把社會學界定為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
其理論基礎是:「起源於經驗主義哲學,是一種『樸素的現實主義』」。在對客體的認識方式上,承認在人的外部存在著一個真實世界,它獨立於並外在於人類的感官和意識,通過科學方法人類可以直接地認識這一真實世界,並且這個「真實世界」又由社會事實所決定的。
具體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客觀事實和社會產物,將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作為研究起點,重視對社會規律進行科學概括,試圖尋求社會現象間的相關關系或因果關系;以承認存在著一個擁有特定價值觀、信仰、規范和角色的外部世界為前提,集中研究現實內容本身或實質;比較注重用客觀性的表達代替引索性的表達,力求補足和解釋特定引索性表達的意義,以使其結果普遍化;關注被研究對象的一般性、普遍性或規律性。
主要通過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去搜集資料,包括問卷法、結構性觀察法、問卷訪問法等;傾向於運用諸如統計圖表類的定量技術或利用統計軟體和計算機去處理、分析資料,以及用公式、數量模型去表達經得起檢驗的假設;既使用了包括觀察、實驗、測量、演繹、假說等自然科學的或經驗科學的研究方式,還使用了包括邏輯的、數學的、統計的分析方法。多用於橫向研究,常常圍繞某種社會現象(事件)、社會問題而不是針對某一個時期內去搜集資料,適用於對大范圍的社會活動結果或大量的社會現象(問題)的發生作宏觀研究分析。常運用統計學原理與方法,把大量社會現象的產生及演變,視為一種隨機現象進行研究,具體歸結為對隨機事件和隨機變數的演變趨勢和規律的研究。
Ⅵ 怎樣刮軸瓦
軸瓦的瓦襯一般都需要進行研刮。(嘉興固潤軸承有限公司生產的自潤滑軸瓦尺寸直接加工到位,安裝前後無需刮研)軸瓦研刮的目的是為了是瓦襯形成圓的幾何形狀,使軸瓦與軸勁間存在鍥形縫隙,以保證軸經旋轉時,摩擦面間能形成鍥形油膜,使軸徑上升離開瓦襯,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運轉,以減輕與瓦襯的摩擦,降低其磨損與動力的消耗,軸瓦的檢查與研刮可採用著色法或干研法,大型電機長用干研法.
用著色法的檢查與刮研可採用著色法或干研法,大型電機長用干研法.
用著色法檢查時,先清掃軸瓦,檢查軸瓦應無脫殼,裂紋,硬點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
在軸頸上塗一層薄而勻的紅丹或鉛粉之類的顯示劑。注意不要塗的太濃,否則會影響檢查工作的准確性。因為太濃時將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軸頸塗紅丹後。再放到軸瓦的表面上並轉動兩、三圈。這樣軸瓦上的凸出處將由塗料顯示出來。然後提起轉軸,取出軸瓦,檢查軸瓦表面上染色點的分布情況。要求在軸瓦中心60-70度夾角內,每平方厘米有2-3點為合適,不宜過多或過少。
若不符合要求時,須再進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將大點刮碎,密點刮稀。然後沿著一個方向順次普刮一邊,必要時可刮兩邊。每遍之間刀痕方向應相交形成網路狀、魚鱗狀。刮完後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復上述步驟,直到符合要求。
1。壓鉛絲檢測過盈量;2。調節好過盈量後再壓鉛絲檢測瓦量,或用塞尺檢測;3,根據檢測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過程嚴格控制刮削量,瓦口處適當放大,刮研要均勻;4。刮好後統一刮油花;註: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須上軸研磨,剔除高點,保證75度的接觸量。
先對軸瓦進行粗刮,將紅丹油均勻的塗在軸瓦上,將軸瓦在軸上沿圓周轉動數次,轉動角度大於300,由於軸瓦製造誤差接觸點很少,此時可以對軸瓦的全長進行粗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紙沾上機油或煤油輕輕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紙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為瓦面很軟,砂粒容易嵌入瓦面。),利用刀口尺和手電筒檢查軸瓦較大面積的不平處,如此反復待接觸面積達到30%左右,粗刮完成。然後開始精刮。
精刮是刮研的最主要的工序,主要工具是刮刀,程序與粗刮相同,刮刀頭部要在砂輪上磨出一定的弧度,避免刀尖劃傷瓦面,在刮鉛基合金或別的較軟的合金時,刀鋒不要過於鋒利,用力要均勻,切勿將刀鋒栽入瓦面。每次將軸瓦放在軸上時,用木錘用力敲打,增加軸瓦與軸的貼合,每刮3次以後用研磨膏塗一層在軸瓦上在軸上研磨數十下,當接觸面達到75%左右時,停止使用研磨膏,刮瓦後只用軸瓦在軸上研磨,研磨的次數逐漸增加,直到達到要求,將軸瓦裝在軸上,用塞尺測量側隙,如兩邊側隙不對稱時,用]游標卡尺修刮側隙,直到一致。用不銹鋼棒磨出油槽斷面形狀刮出油槽,整個油槽深度逐漸過渡,上深下淺。去除毛刺,最後將軸瓦四周倒角,倒角尺寸不小於5×30°。將軸瓦清洗干凈,在瓦面上塗上潤滑油用塑料簿膜蓋上,軸瓦刮研工作結束。
支持軸承的軸瓦鎢金,在轉子放入後,其與軸頸沿下瓦全長的接觸面應達75%以上並均勻分布無偏斜,對於個別硬接觸點可進行不影響型線的局部修刮,對於接觸不良或軸瓦間隙不符合圖紙規定需大量修刮者,應通知製造廠研究處理。修刮後與軸頸的接觸角,對橢圓及圓筒瓦一般為30°~45° 一般情況,若需人工修刮,應先刮出油楔,油楔應自瓦口向下逐漸過渡,最終平滑截止於接觸角邊緣,接觸角由軸承型式及設計要求決定。在處理接觸角時,應注意有頂軸油的軸承,頂軸油坑邊緣應該明顯,深度應不小於設計下限。最後根據側楔的設計大小,手工修刮調整。更需要經驗的實踐操作.
手工修刮調整。更需要經驗的實踐操作.軸承的軸瓦鎢金,在轉子放入後旋轉,看其與軸頸沿下瓦全長的接觸面應達70%以上並均勻分布,一般情況,人工修刮,應先刮出油楔,油楔應自瓦口向下逐漸過渡,對於個別硬接觸點要反復挑掉,這樣做可以使接觸點均勻分布,以便油膜的產生.軸瓦的兩側一般要留出間隙.防止軸膨脹.重壓後抱死。
刮瓦經驗1.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把刀磨好不能發虛否則刮出的將不是一道而是很多道三角刮刀要反復的在油石上磨有一定的弧度。 2.要把瓦固定好不能亂動 3.先放個油楔的樣板在瓦上畫出來在刮油楔這樣有很多地方就不用颳了在軸頸上用塞尺檢查油楔間隙 4.接觸角度圓通瓦60度兩側為頂隙的一般,橢圓瓦30-60度兩側為千分之1.5-2軸頸直徑 5.刮完後在有潤滑油的干凈麻布上一擦你將看見一塊無比完美的瓦 。
現在加工技術的進步,很多軸瓦出廠時都是加工好的,一般就是檢查頂間隙,根據轉速不同,1.0~1.8/1000
用刮刀開側間隙,鍥形縫隙更利於油膜形成,在軸瓦實用一段時間後,有個別點用刮刀處理,不易量太大 。
Ⅶ 瓦斯地質的主要研究內容有哪些
瓦斯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有那些?
答:(1)瓦斯的形成。(2)瓦斯賦存的地質條件。(3)煤與瓦斯突出的地質條件。(4)瓦斯危險性預測。
淚笑為您解答,
如若滿意,請點擊右上角[滿意];
如若您有不滿意之處,請指出,我一定改正!
希望還您一個正確答復!
祝您學業進步!
Ⅷ 韋伯認為社會學應該秉持什麼的研究度
持守科學的研究態度。
社會研究主要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兩大類。會用各種方法搜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歷史社會學研究屬於定性社會研究方法。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塗爾干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斗爭。
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一般觀點將社會學區分為宏觀(巨視)或微觀兩類,認為分析單位如國家發展,就屬於前者;分析個人精神與家庭等,較屬於後者。
這是相當僵化的解決看法。事實上,所謂微觀並非依照研究單位的規模看,微觀較屬於處理社會學基本原型的東西,更觀察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在企業之間、乃至於國家之間,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個個體,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微觀方式處理之─諸如用象徵互動論、現象學方法等。
互聯網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
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
二、它成為討論平台;
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互聯網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
四、因為互聯網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一般歐美注意到互聯網問題,較傾向從媒介角度出發。
認為它不僅是一個溝通工具而已,更在於改變人們互動的模式,一如20世紀以前,貨幣出現聯帶影響人們的現代生活,都會生活等;或像古騰堡印刷術在歐洲蓬勃之後,對歐洲知識與教育等面向的改變。
(8)研瓦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馬克斯·韋伯被譽為「組織理論之父」。
馬克斯·韋伯關於基督新教倫理決定經濟發展的觀點和歐洲的發展本身相矛盾。義大利北部地方、巴伐利亞、萊茵河地區、西班牙和法國等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經常被看作資本主義發展單一因素決定論的反例,包括地理的、政治的或者其它單一因素的決定論,也包括新教倫理理論。
一般認為歷史上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力在於財產權的加強、交易成本的降低、封建主義的衰落和瓦解等。
在現當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日本等地在經濟上取得了繁榮,而這些地區是具有儒家價值觀的社會。東亞地區的成功,也和基督教沒有關系。因此,表面看來馬克斯·韋伯關於基督新教倫理和經濟發展的理論似乎與事實相悖。
但是,馬克斯·韋伯在他的研究中僅僅試圖揭示新教倫理在資本主義精神形成初期的所扮演的「火車扳道工」角色,此後的資本主義風尚(ethos)在時空的推移中獲得了新的非宗教性能量和執著物慾的理由,人類歷史也就此走上了新的軌道。
韋伯的主要著作圍繞於社會學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領域上,但他也對政治、經濟學領域作出極大的貢獻。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
韋伯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極大。他在各種學術上的重要貢獻通常被通稱為「韋伯命題」。
韋伯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他的成就開創了比較社會學、理解社會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系統的闡釋了東西方宗教倫理差異對於社會現代性以及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他和迪爾凱姆被認為是宗教社會學最早的開創者,也是宏觀社會學的集大成者。
其學術成就之宏大精深,影響之深遠,在社會學界乃至整個世界社會科學理論體繫上都是空前絕後的,他的思想體現了一個博大的智慧之神。
Ⅸ 歷史研究方法有七種
歷史研究方法有七種歷史是一門可研究性較強,同時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學科。歷史研究的方法主要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1,進行一定研究歷史理論的學習,了解研究歷史的一定方法和技巧。
70-80年代以前,均以重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對象,以藝術派別和藝術風格作為歷史敘事的核心概念。到80年代,把美術品放在社會,經濟,思想史的大環境中區觀察,。
一,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訂史料的方法 古往今來的歷史學著作,凡足以名家的,都有其共同點,即:具有豐富的內容,這種豐富的內容一是材料多,二是材。
歷史研究有其獨特的魅力。歷史研究的魅力在於:哲學研究止於思辨和教訓,容易「徒託空言」,而歷史研究因其敘述歷史事實而更容易顯示出「深切著明」的效應。歷史。
教育調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基本方法。
一,科學理論報價 二,基多少礎研究 三,價格責任感與現實感 多少錢 四,日記描述法 五,費用比率測量 六,訪談調查 價格 七,A.教育實驗是一種自然科學實驗活動 C.教育實驗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 D。.
歷史研究法是運用歷史資料,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過去事件進行研究的方法。亦稱縱向研究法,是比較研究法的一種形式。在政治學領域中,它著重對以往的政治制度,。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點孫銘宇 1,歷史性:表現在貝弗利研究對象上,研究過程上。 2,具體性:在豐富而具體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探尋規律。 3,以邏輯方法為主。
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
教育科學研究大致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1,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萌芽時期 又稱直覺觀察時期。一般認為,這一時期是從古希臘持續到16世紀。這一時期,人們還不能對。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
本文地址:生活知識頻道,楚漢網—湖北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捕捉湖北武漢生活大小事件動態,時時分享熱點資訊,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樂,相親交友,人才招聘,房產買賣,農產品批發,團購旅遊門票,熱點娛樂事件等一站式資訊。讓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另外,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本站資訊請保留本文地址。
Ⅹ 瓦斯治理技術與瓦斯抽放研究的意義
因此,為了保證選煤廠的安全生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礦井治理瓦斯積聚問題的經驗,結合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情況,研製了一種「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徹底解決了現有選煤廠煤倉存在的瓦斯超標易造成瓦斯爆炸和治理費用昂貴等難題。
2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研究
2.1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情況
屯蘭選煤廠始建於1997年10月,是設計入選原煤40Mt/a的特大型煉焦選煤廠,1997年10月31日正式投產。現有原煤倉4個,產品倉 4個,2個轉載站。屯蘭礦生產的原煤由帶式運輸機運向屯蘭選煤廠4個原煤倉儲存待選,原煤經洗選後,其產品由帶式運輸機進入4個不同的產品倉等待外運。緩沖倉2個暫不用,只是在生產緊張時使用。
原煤倉4個每個倉直徑φ21m、高42.00m(儲煤凈高34.62m)、最大儲存煤量3600t,原煤倉內的瓦斯濃度高達8.2%。
產品倉4個每個倉直徑φ21m、高44.87m(儲煤凈高39.00m)、最大儲存煤量3300t,產品倉內的瓦斯濃度高達9.0%
2.2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研究
2.2.1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試驗研究
為了解決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問題,筆者多次到現場實測選煤廠大氣參數和多種氣體(等20多種),調查和分析屯蘭選煤廠歷年的大氣壓力、溫度、濕度變化規律。並結合現有的理論結合大量的實踐經驗,對屯蘭選煤廠煤倉和運輸長廊瓦斯參數進行正交理論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試驗分析,從而得出最佳的試驗方案。
對確立的最優方案再進行反復試驗,在試驗中對試驗參數不斷修正。對試驗結果與現有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並藉助現代分析技術和手段,得出了最佳治理屯蘭選煤廠煤倉及運輸長廊瓦斯積聚問題的試驗方案。
2.2.2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設計
煤倉新型瓦斯治理技術方案是: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治理裝置由若干個煤倉瓦斯分離器、風幛、雙向風窗和焚風通風塔組成,煤倉瓦斯分離器設在煤倉的周邊,風幛設在煤倉頂部的中央,雙向風窗設在煤倉外壁的上方,檒風通風塔設在煤倉頂部的兩邊或煤倉外壁的上方。
煤倉瓦斯分離器由筒體、瓦斯釋放帽、瓦斯釋放孔和過濾網等構成,瓦斯釋放帽設在筒體得頂部,瓦斯釋放孔設在瓦斯釋放帽上,過濾網均勻設在筒體上,煤倉瓦斯分離器主要功能是將煤體內或煤體上方的瓦斯,按所要求的方向分離出來。
風幛是一個圓台型的筒體,雙向風窗由向上風葉、向下風葉和框架組成,向上風葉設在框架的上部,向下風葉設在框架的下部,
檒風通風塔由焚風曲線體、變線體、集風道和三叉排風器等構成,主要功能是形成強大的焚風效應,按所要求的方向將瓦斯排到煤倉外。
由於屯蘭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採用了煤倉瓦斯分離器、風幛、雙向風窗和檒風通風塔,構成了一個綜合治理裝置,能夠降低或消除煤倉中的全部瓦斯,徹底治理選煤廠瓦斯積聚的問題。
3實施效果
3.1安全效果
根據屯蘭選煤廠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的實際情況,根據大量的實踐經驗和有關理論,確定採用風幛、風窗、通風塔、焚風通風塔等通風設施後,屯蘭選煤廠主要生產環節的要害部位和各個局部地點的瓦斯濃度達到以下效果,符合煤礦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1]原煤倉[包括產品倉]頂部皮帶長廊的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常年達到0.5%以下。
2]原煤倉[包括產品倉]內部上隅角(死角)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在正常生產情況下0.5%以下。
3]原煤倉[包括產品倉]底部溜煤口倉內,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可達到0.5%以下。
4]原煤倉[包括產品倉]頂部皮帶長廊的(有工作人員的場所)的地點,採用通風設施後達到達到各自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安全濃度。
根據實驗結果證明瓦斯濃度由原來的8.2%,常年可降低到0.5%以下,瓦斯濃度完全符合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安全濃度。具有治理瓦斯安全可靠,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企業財產得到保證,真正意義地實現安全生產。
3.2經濟效益評價
根據屯蘭選煤廠現有情況概算其經濟效益。
3.2.1軸流式通風機方案
該選煤廠原煤倉4個,每倉1台5.5KW軸流式通風機,2#倉另安裝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倉上走廊有2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倉下安裝有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放煤溜槽口有2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精煤倉4個,每倉2台5.5KW軸流通風機,倉上走廊有1台5.5KW 移動式通風機,倉下安裝有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轉載點落煤處安裝1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
1)瓦斯處理主要費用。根據該選煤廠提供的實際費用:①電費:5.5KW移動式通風機月電耗1980元,年電耗23760元;2×15KW倉下通風機月電耗10800元,年電耗129600元。
2)風機折舊費。2×15KW倉下通風機原價5萬元服務年期7a,年折舊費7143元;2.86台為20429元/a;5.5KW移動式通風機原價2.7萬元服務年期7a,年折舊費3857元,2.86台為11031元/a。
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一個相當於2.86台軸流式通風機,且效果比軸流式通風機穩定、可靠。
3.2.2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方案經濟效益
若停用風機,改用瓦斯積聚治理裝置則:
1)停1台5.5KW通風機年省費用:23760+11031=34791元/a;停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其費用:129600+20429=150029元/a。
2)4個原煤倉通風機全部停用(8台5.5KW;2台2×15KW),其費用為:34791×8+150029×2=278328+300058=578386元/a。
3)4個精煤倉通風機全部停用(10台5.5KW;1台2×15KW),其費用為:34791×10+150029=347910+150029=497939元/a。
3.2.3費用
服務年限按20a計算:4個原煤倉為1156.77萬元,4個精煤倉為995.88萬元,合計156.77+995.88=2152.65萬元。
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的一次性製造加工成本費用為128萬元,則節省費用為2024.65萬元。
可見在屯蘭選煤廠安裝「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以後,由於該裝置是安全、經濟、永固、無動力的構造設施,以其取代原設計的軸流式通風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3.2社會效益:
新裝置填補了我國選煤廠瓦斯治理的空白,開創了我國無動力治理瓦斯新經驗和先例,對所有高瓦斯選煤廠的瓦斯治理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為以後大型選煤廠設計提供了先進的新技術,實現了大型選煤廠永久性的瓦斯治理。同時由於該系列裝置結構簡單,管理方便,不需經常維修,無需專人操作,具有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安全可靠等優點,因此易於在全國煤炭行業[以及礦山]推廣使用,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4、結論
總結「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有以下特點:
1)、該技術的發明屬於國內首創,世界先進,具有技術先進、科學合理,填補了我國選煤廠瓦斯治理的空白。屬於世界性先進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該裝置的使用將有效的治理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問題。它的研製成功將對所有高瓦斯選煤廠煤倉瓦斯治理開辟一條新途徑。
3)、該裝置是安全、經濟、永固、無動力的構造設施,以其取代常用的軸流式通風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4)、該裝置結構簡單,管理方便,不需經常維修,簡便易行,無需專人操作,易於推廣使用,且開創了我國選煤廠無動力治理瓦斯經驗和先例。
5)、這項新技術的成功運用到設計上將對我國大型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治理產生深遠的意義。給以後大型選煤廠設計提供了先進的新技術。
6)、開創了我國無動力治理瓦斯新經驗,不需要巨資安裝帶動力的通風設備,一次安裝,永久使用,經濟實用,安全可靠,以確保該系統的安全性。
7)特別指出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是無噪音、無動力、無污染的通風構造設施,純屬於環保節能型產品。
8)、本裝置的原理,可以拓展到所有需要排氣、排污的建築、工廠、礦山,以及民宅、廚房無動力排油煙機等等領域。
該技術可以取消全國選煤廠所有的通風機,而且完全徹底永久解決瓦斯積聚問題。
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使用,開創了我國瓦斯治理的先驅,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瓦斯抽放研究
煤礦礦井中瓦斯湧出量很大,靠通風難以稀釋排除時,可用抽放的方法,排除瓦斯,減少通風負擔。40年代末,中國在撫順煤田進行抽放瓦斯試驗,50年代應用於生產,抽出數量逐年增加。其後陽泉、天府、中梁山、包頭、南桐、北票等礦區也陸續開展抽放瓦斯工作。1981年全國一百多個礦井安設了抽放瓦斯設備,每年抽放瓦斯達3億米3,供給工業、民用燃料和作化工原料,變害為利。
抽放工藝 在地面建立瓦斯泵站,經井下抽放瓦斯管道系統與抽放鑽孔連接,泵運轉時造成負壓,將瓦斯抽出,送入瓦斯罐,或直接供給用戶。如抽出瓦斯數量較小,或很不穩定,可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抽放方法 按瓦斯來源不同,可分三類:①抽放開採煤層本身的瓦斯。開采高沼氣厚煤層時,瓦斯主要來自開采層本身。撫順煤礦在煤巷掘進前,從底板岩石巷道打鑽穿透煤層,鑽孔中插入鋼管並將孔口周圍密封,瓦斯從插管中抽出。因抽放超前於掘進、回採,使採掘工作減少了瓦斯威脅,此法又稱「鑽孔預抽瓦斯」。②抽放鄰近煤層中的瓦斯。在多煤層礦井,用長壁工作面回採時,頂底板岩層和煤層(包括可采層與不可采層)卸壓,瓦斯流動性增加,大量湧入工作面,危害生產。通常在回採前打鑽孔到頂板或底板的鄰近煤層,回採後瓦斯大量流入鑽孔,通過孔口插管,將瓦斯抽出。③抽放采空區的瓦斯。有的礦井采空區大量湧出瓦斯,可在采空區周圍密閉牆上插入鋼管;也可以從巷道向采空區打鑽孔,抽放瓦斯。
在條件適宜時還可從地面鑽孔抽放瓦斯。優點是不受井下採煤工作的限制和干擾,鑽孔抽放工作可超前於採掘工作,抽放時間較充裕。缺點是鑽孔較深,需排除孔內積水。
發展趨勢 目前中國瓦斯抽放量只佔抽放瓦斯礦井全部湧出量的20%。正在研究瓦斯流動規律,加大煤層的透氣性和改進抽放工藝,進一步提高瓦斯抽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