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動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動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1 08:29:22

A. 動物繁殖學目前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都有那些

動物繁殖學主要研究繁殖理論、繁殖技術、繁殖管理、繁殖障礙及其防治。
繁殖理論
動物生殖生活有性別分化、性發育、性行為、雄性動物精子發生、射精、雌性動物卵泡發育和排卵、受精、胚胎發育與妊娠、分娩、泌乳等,動物繁殖理論主要研究這些生殖活動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調控機理,並對生殖器官和生殖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特性進行描述與分析,為開發防治繁殖障礙、提高動物繁殖效率的新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動物生殖生理學和生殖病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繁殖學的理論部分。內分泌學主要研究調控生殖、消化、代謝、生長、泌乳、血液循環和神經等系統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質結構與功能關系。生殖內分泌學既是動物生殖生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又是內分泌學中研究動物生殖活動調控物質及其調控規律的科學。由於動物機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相互作用,構成有機整體,所以內分泌學、生殖內分泌學與神經內分泌學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生殖免疫學(reproctive
immunology)或免疫繁殖學(immunological
reproction)是動物繁殖學近期發展起來的新分支,主要研究動物生殖活動中的免疫調節規律和免疫學技術在提高動物繁殖效率、檢測動物繁殖激素、防治動物繁殖疾病等方面的應用,因而包含理論和技術兩部分內容。

B. 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哪兩種

研究動物行為的兩種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實驗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2、實驗法
實驗法是一種按照某種因果假設設計的,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通過人為操縱某些因素,以檢定兩現象之間是否存在著一定因果聯系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特定的研究方式,實驗法涉及三對基本要素:自變數與因變數;前測與後測;實驗組與控制組。

C. 動物學家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兩種.例如:勞倫斯對小野雁學習行為的研究就屬於______

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實驗法,不對動物施加任何影響,或將影響降到最低,這種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就是觀察法;對動物施加影響,再觀察動物行為的方法就是實驗法.勞倫斯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小雁出殼後首先見到的是勞倫斯,便把勞倫斯當做學習的對象;當勞倫斯走開時,野雁競排隊跟在他的後面;因此,勞倫斯對小野雁學習行為的研究就屬於實驗法.
故答案為:觀察法、實驗法;實驗法

D. 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 什麼和什麼以及什麼

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是採取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
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問題單憑觀察是難以得出結論的.這時就需要通過實驗來探究.實驗當然也離不開觀察,但與單純的觀察不同的是,實驗是在人為控制研究對象的條件下進行的觀察.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因此,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是採取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

E. -------------是研究動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其實就是分類法,如下兩答均成立:
1.分類法(比較解剖)
2.基因測序(系統的支序分類)
最省事就是填」分類「二字,分類需要觀察和實驗.
因此還有觀察、實驗兩種基本方法.
覺得這個題出得不好,」一種基本方法「,回答」分類、觀察、實驗「哪個都成立.

F. 研究動物的基本方法

C錯

G. 什麼也是研究動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研究動植物的時候以類群來研究比較合適.
生物分類學的概念
生物種類十分豐富,據估計,目前人們已命名的約有200萬種,其中動物約有150萬種,植物約有50萬種.據科學家估計,世界上約有2 000萬~5 000萬種生物還有待發現和命名.為了研究、保護和利用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學家對它們進行比較和梳理,分門別類,逐步建立了生物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是研究生物分類理論和方法的學科.它包括分類、命名和鑒定三個領域.分類是根據生物的相似性和親緣關系,將生物歸入不同的類群(分類單元);命名是根據國際生物命名法給生物分類單元以科學的名稱;鑒定則是確定一種生物屬於已經命名的分類單元的過程.因此,概括來說,生物分類學是對各類生物進行鑒定、分群歸類,按分類學准則排列成分類系統,並對已確定的分類單元進行科學命名的學科.其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統發育及其進化歷史,揭示生物的多樣性及其親緣關系,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多層次的、能反映生物界親緣關系和進化發展的「自然分類系統」.這樣就有利於人們認識生物,了解各個生物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從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發展規律,為更廣泛、更有效地保護和利用自然界豐富的生物資源提供方便.
生物分類的方法
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生物進行過分類.從歷史發展上看,在分類方法上有人為分類法和自然分類法兩種,這兩種方法也代表了分類工作發展的兩個階段.
人為分類法 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於人為分類體系.例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准,將生物劃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系統.他還根據雄蕊的有無、數目,把植物界分為一雄蕊綱、二雄蕊綱等24個綱.16世紀我國李時珍(1518—1593)在他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將植物分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將動物也分為五部,即蟲部、鱗部、介部、禽部和獸部;人另屬一部,即人部.又如,亞里士多德根據血液的有無,把動物區分為有血液的動物和無血液的動物兩大類,等等.
自然分類法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進化論的確立及生物科學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存的生物種類和類群的多樣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長期進化而形成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
現代生物分類學研究生物的系統發育,特別強調分類和系統發育的關系.在研究分類的過程中,分類學家追求的是劃分的分類單元應是「自然」的類群,提出的分類系統力求反映客觀實際,也就是說要符合系統發育的原則.因為系統發育的親緣關系是生物進化過程的實際反映.因此,研究各生物類群的分類學家,都把組建該類群的系統發育作為主要目標,以便在此基礎上按照生物系統發育的歷史,編制生物的多層次分類系統,即自然分類系統.
植物的自然分類法是以植物的形態結構作為分類依據,以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作為分類標準的分類方法.從生物進化的理論得知,種類繁多的植物,實際上是大致同源的.物種之間相似程度的差別,能夠顯示出它們之間親緣關繫上的遠近.判斷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根據植物之間相同點的多少.例如,菊花和向日葵在形態結構等方面有許多相同點,如它們都具有頭狀花序,花序下有總苞,雄蕊5枚,花葯合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接近;而菊花與大豆相同的地方就比較少,如大豆花是大小和形狀都不相同的蝶形花瓣,二體雄蕊(花絲9枚合生,一枚離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疏遠.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植物的分類已經不僅以形態結構為依據,而且得到了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古植物學等學科的密切配合.各國植物學家正在這方面繼續展開深入的研究,以便使植物分類的方法更加完善.
動物的自然分類方法更加復雜,主要是根據同源性進行分類.分類學家必須考慮多種多樣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結構、功能、生物化學、行為、營養、胚胎發育、遺傳、細胞和分子組成、進化歷史及生態上的相互作用.特徵越穩定,在確定分類時就越有價值.
生物分類的依據
目前生物分類已從形態學、比較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擴展到多個學科.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現代分類學家在分類的過程中,廣泛採用了生理、生化、免疫學、生態分布、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技術進行分類學研究,以便獲得更為可靠、更為全面的分類學依據,來確定生物間的親緣關系,使「自然分類」更符合自然的本來面貌.
總之,一切具有種間差異的特徵均可作為分類的依據.隨著各學科的發展,對生物的認識越來越全面,生物學各學科的發展為生物分類的逐步完善提供了條件,人們才有可能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最終建立起一個反映親緣關系的自然分類系統.

H. 動物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動刀?

I. 研究動物行為採取的主要方法是啥

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可分為兩類:觀察法和實驗法。
【觀察法】
要求觀察者精確、真實、詳盡、客觀地反復觀察,並作好觀察記錄。也就是說要求觀察者在觀察某種動物時,將這種動物的所作所為不加渲染的如實記錄,即見到什麼就記下什麼。在研究動物行為的初期,這種觀察、記錄工作幾乎全部由觀察者去做。如:19世紀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是用觀察法研究昆蟲生活的第一位科學家,他被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偉大的進比論創始人查理·達爾文說法布爾是一個「卓越的觀察家」,他研究的是活著的動物,他是在「藍色的天空下、蟬兒的歌聲中」觀察和研究它們本能的最高表現。只要天氣晴好,法布爾就帶上一把洋傘、一個放大鏡、一支筆、一個記錄本、一塊麵包和一個蘋果,一大早就出發去觀察,天黑時才返回家。他就是這樣辛辛苦苦地工作著、探查著。他觀察每一種昆蟲都花去大量的時間,如觀察土蜂20年、地膽過渡變態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克螂)40年,最後才寫成一篇材料。他是如此的認真負責,怕觀察中出現漏洞。對當時不理解他的科學家們的議論,他採用了一種很別致的方法加以答辯。他對他的昆蟲朋友們說「來,你們一齊來,你,帶刺的,還有你,長著鞘翅和甲胄的,你們都來幫我答辯解釋。告訴他們,我是怎樣密切地和你們生活在一起,告訴他們我是用了怎樣的耐心來觀察的,以及怎樣謹慎地記載你們的敘述,不任意增減;無論誰,他們願意來研究你們的話,一定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藉助於攝影機、錄音機、攝像機等現代化手段去記錄觀察對象的一切,必要時可以重放、再現當時的場景,以利進一步觀察研究。
【實驗法】
這是運用各種手段將行為的主體(動物)或行為的環境條件(各種有關刺激)加以改變,來分析研究動物行為的一種辦法。如:有一種泥蜂科昆蟲在砂地上掘穴產卵後就將洞門封住,此後雌泥蜂會定期將幼蟲所需要的食物——小毛蟲,運到洞內供其食用,離開時泥蜂會將洞口再封好。有位行為專家採用了一個很巧妙的實驗法對泥蜂的這種撫幼行為進行研究:他在清晨當雌泥蜂「察看」每個洞穴之前,將一個洞穴中的泥蜂幼蟲取出,放入另一個洞穴中,這樣一來,有的洞穴中幼蟲數量增加了,而另一個洞穴中卻沒有了幼蟲。雌泥蜂發現這種新情況後,會很快地加以適應,於是運到洞穴中的食物量也會隨著改變。由此可以看出雌泥蜂並不是盲目的單憑「記憶」來飼喂每個洞穴中的幼蟲的,而是根據每次「察看」洞穴後,所收集到的信息來決定當天應該向每個洞穴中的幼蟲提供多少小毛蟲。假如你在雌泥蜂清晨「察看」洞穴之後,移走它的幼蟲,那麼它仍會將小毛蟲運入空洞穴,它的撫幼行為也不會改變。
動物行為學家們,通常都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這就是平常說的綜合法。

閱讀全文

與動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
服務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897
蹲坑改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瀏覽:811
簡單的瘦腿方法有幾種 瀏覽:807
疥瘡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471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5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4
美的十匹空調e1解決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