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鍛煉時出現肌肉酸疼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鍛煉時肌肉的經常酸疼,由於在鍛煉過程中肌肉收縮時會短暫缺氧, 然後產生大量的乳酸堆積,從而感覺到酸疼。有時候是肌肉拉傷。肌肉拉傷是在過於強烈收縮,導致肌肉創傷嚴重者會完全斷裂,叫做運動損傷,也會肌肉酸疼,局部也會出現些腫脹 。
出現以上兩種肌肉酸疼的原因,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肌糖元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加,使肌肉暫時處於相對缺氧狀態,此時肌糖元轉化為乳酸積存於肌肉內。堆積乳酸的肌肉會發生收縮,從而擠壓血管,使得血流不暢,結果造成肌肉酸痛的感覺。也無非就是訓練量過大,或是長時間不運動,突然一次劇烈運動後,出現全身酸痛,即使是經常運動,或是偶爾一次超負荷的運動訓練也會讓身體產生酸痛感的原因。
⑵ 運動後緩解肌肉酸痛的幾大方法
運動後緩解肌肉酸痛的幾大方法
運動後肌肉酸痛,是常見的生理症狀,往往發生在長時間沒有運動或者增加強度運動之後的。會伴隨明顯的肌肉酸痛,過幾天就會消失,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肌肉酸痛的症狀緩解呢?下面我為你整理了運動後肌肉也酸痛緩解的幾種辦法,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以參考。
1.放鬆運動
大強度訓練後進行放鬆性運動可以加快乳酸的消除。需要注意的是,放鬆運動的強度不應固定不變,而應隨著身體乳酸濃度下降而降低強度。一般在放鬆期的1~6分鍾,應採用40%~49%的強度,
6~12分鍾應採用30%~39%的強度,12~18分鍾應採用20%~29%的強度。通常採用拉伸,按摩的方式對腿部,胳臂等肌肉部位放鬆。
2.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並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3.靜態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4.拍打按摩
按摩可以緩解肌肉的緊張度,促進肌肉血液循環,從而加快乳酸的排出。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鬆,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
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
4.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
4.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
4.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
4.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8~10次,每次之間停頓5~10秒鍾,然後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5~6次,反復操作30次,每次間隔5~10秒鍾。
4.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
5.熱敷
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
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6.營養補充
運動中或運動後及時補充一些鹼性飲料或者進食一些蔬菜水果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加快乳酸排除。
7.沐浴
沐浴是最簡單的方法,如在弱鹼性溫水中沐浴可以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並降低體內乳酸濃度,但沐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0分鍾為宜。
六.怎樣避免運動後腰酸腿痛
1.熱身運動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循環,
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
2.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范圍。
3.避免離心性收縮
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
肌肉工作方式 肌肉的收縮有三種工作形式:
①向心收縮—肌肉收縮力度大於外力,肌纖維縮短,牽拉關節向心運動,如端起重物等;
②離心收縮—肌肉收縮力度小於外力,肌纖維被拉長,關節離心對抗運動,如慢慢放下重物等;
③等長收縮—肌肉收縮力度等於外力,肌肉長度不變,關節不運動,如武術站樁等。
4.避免陌生運動
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盡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
5.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運動強度可以適量增大,但不可操之過急。
6.放鬆運動
從事激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可有助於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
7.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任何運動,若是“急功近利"都會產生反作用。
;⑶ 運動中肌肉出現疼痛,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
研究表明,熱休克蛋白(Hsp72)對運動所造成的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在運動前(一般為24小時)對受試者進行高溫預處理(受試者被置於43°的高溫環境約30分鍾,使直腸溫度達到仰卧,屈曲膝蓋,縮短腘繩肌,十指交叉抓住網球放在腘繩肌上。保持網球位置不動,緩慢伸展膝關節。大約從坐骨下方開始第一鎖定點(用球鎖定),然後逐漸向上移至膝蓋。(疾病性)突然性的肌肉酸痛原因:酒後肌肉關節痛-大量酸性物質進入肌肉,感染原因引起肌肉酸痛如(蜂窩組織炎-紅,腫,熱,痛表現),慢性病引起肌肉酸痛。
第一你要睡覺,最少每一夜七個小時,最好8到9個小時,如果你睡眠現在不夠好,你可以加營養鎂跟鉀,這兩個礦物提高你的睡眠水平。如果是因為長期不合適的姿勢導致的肌肉酸疼,那麼同樣可以起身活動,或者在醫院/中醫門診進行理療哦。肌肉出現疼痛這種現象,多與肌肉損傷以及肌膜炎或者是肌肉酸痛有一定的聯系,患者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拔罐熱敷針灸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休息肌肉疼可以先選擇口服非甾體葯物來緩解症狀。
⑷ 如何緩解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1、運動後適當的拉伸肌肉:
靜態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或是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適當的冷敷:
高強度訓練後立即用冰袋冷敷訓練目標肌肉,一般冷敷10至15分鍾,冰袋與肌膚間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凍傷皮膚。
3、洗個冷水澡:
由於運動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熱水浴或熱敷會加速受傷肌肉的血液循環,從而使肌肉微細機構的破壞加重。大重量訓練後,如果熱水浴,第二天一定會比冷水浴後第二天酸痛感更重。
4、營養補充:
訓練後的2個小時內這段時間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用恢復肌糖元水平,所以訓練後應在2小時內進一餐。一般性健身訓練不必吃補劑,注意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補充食物蛋白即可。
5、全身按摩:
按摩的目的就是放鬆肌肉,按摩的主要部位為四肢、頸背部和腰部。
⑸ 如何快速消除鍛煉後的肌肉酸痛
因為強烈運動後,肌肉內產生了乳酸。乳酸是引起肌肉疲勞、肌肉酸痛、肌肉痙攣、無氧閾值和氧債的主要原因。
一般運動停止12小時以後,第二天變得更加歷害,然後逐漸緩解,4-6天以後症狀消失!
緩解肌肉酸痛大多採用伸展拉長肌肉的方法,這可能是由於在拉長肌肉時,刺激了肌肉的高爾基氏腱器官,使其發生抑制性沖動的結果。從中樞來看,牽拉肌肉可以改變相應中樞的興奮性,並通過負牽張反射的作用來阻斷由於肌梭興奮過高引起的痙攣,以及改善由痙攣引起的局部組織缺血,從而改進肌肉的血流,促使受損組織的康復。
我知道的還有拿熱毛巾熱敷,最好拿那種很燙的~!!
還要手撮,把肌肉撮燙!
但是時間太緊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吧!
祝你好運!哦,另外,維生素e可以部分減輕鍛煉後的肌肉疼痛!
⑹ 如何快速緩解運動後肌肉酸痛
一部分: 鍛煉前及鍛煉中保護肌肉
3 部分:鍛煉前及鍛煉中保護肌肉運動後舒緩肌肉防止肌肉酸痛的正確飲食
在進行鍛煉和體力勞動後,你通常會感到肌肉酸痛。如果你的應對方式不對,肌肉酸痛會加重,以至於讓你無法繼續鍛煉;然而,其實你在感到肌肉酸痛後不停止鍛煉,過個把星期酸痛就會緩解。本文給你提供一些建議,幫助你緩解肌肉酸痛。
1.先熱身,逐漸進入運動狀態。為了讓肌肉變得靈活,防止在高強度運動中受傷,你必須先做熱身運動,把肌肉激活。不能跳過准備步驟直接開始高強度運動。
先做輕度鍛煉,逐漸增加強度。比如,如果你要舉重,不能從重量級杠鈴開始,應該先練習輕量級的,之後再練高強度的仰卧推舉。
2.正確地拉伸。在運動前後都要拉伸,幫助乳酸從肌肉中代謝出去。高強度運動後不宜過幾個小時再拉伸。應該在運動後馬上拉伸,這樣做可以防止肌肉變得僵硬,減輕酸痛感。
熱身後再拉伸,因為熱身後肌肉會變得靈活,在拉伸時就不會受損傷。關於如何正確拉伸的詳細步驟,本網站上也有相應的指南,你可以了解到如何拉伸才能夠提高靈活度及減少運動損傷。
3.保持充足的水分。在開始運動時缺水是很危險的,因為缺水不僅會造成頭暈甚至昏倒,還會增加鍛煉後的肌肉酸痛感。高強度運動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以提高肌肉的含氧量,從而增加耐力且能促進運動後乳酸代謝。
運動前喝水不能過猛,否則會造成胃脹和胃抽筋。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充足的水分,特別是在高強度運動前一至兩天。
有這樣一個計算規則:每日應喝水量(以盎司為單位計)是體重(以磅為單位計)的一半。比如,你的體重是160磅,每天應喝水量就是80盎司( 1磅 = 16盎司 = 0.4536千克)。這里所說的飲水量包括你所攝入的食物和牛奶、果汁等飲品中的含水量。
確保在運動中保持水分,建議每隔15分鍾高強度運動喝一杯水。
二部分: 運動後舒緩肌肉
1.冷療。高強度運動後立即冰敷,這種辦法經驗證比其他辦法更能有效緩解肌肉酸痛。冰敷可減輕炎症,快速舒緩肌肉酸痛。專業體育院校的體育館內有冰浴設施。如果沒有專業設施,也可嘗試以下辦法:
運動後冷水洗澡。越冷越好。專業運動員使用冰水,但如果你承受不了,就用冷水即可,不要加熱水。冷水的效果不如冰水,但比溫水好。
如果你是專業運動員,建議買一個五加侖的冰敷水桶。當手臂酸痛時(比如練完籃球),五加侖的水桶正好可以浸沒你的整條手臂。除了手臂,腳也可以用這個水桶冰敷。
在對肌肉或肌肉群(非全身)進行冰敷前,用毛巾等把冰塊包起來作為緩沖。以防溫度太低凍傷皮膚。把碎冰塊放入塑料袋,然後用茶巾包裹,再對肌肉進行冰敷。
用保鮮膜把冰固定在身上。如果你需要走動(如做飯、洗衣),保鮮膜可以幫助你固定住冰塊,在你走動時保持冰塊不掉下來。
冰敷持續10-20分鍾。
2.熱療。運動後首先採取的措施是冰敷,幾個小時之後可以用熱療來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熱療持續20分鍾。
洗個熱水澡。熱水可以使肌肉放鬆。
在洗澡水中加入瀉鹽是一種緩解肌肉酸痛的有效的家庭療法。瀉鹽富含鎂元素,鎂元素被肌肉吸收後可以起到放鬆肌肉的效果。在一浴缸水中加入2-4湯匙瀉鹽,攪拌均勻,使其溶解。好好享受泡澡。泡完澡你會覺得一下子輕松不少。
如果感到頸部肌肉僵硬,可以用一隻圓筒短襪裝滿米並封口。微波1.5分鍾後用來熱敷。可以重復利用。
對於特定部位的肌肉酸痛,可以用即撕即貼的暖寶寶,貼在身上數小時。一般的葯房和生活用品店都能買到。
3.保持運動。在肌肉酸痛時,你大概很想停止運動,但研究表明:保持輕度運動量能夠促進肌肉恢復。當然,肌肉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運動強度不能太大。
運動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肌肉酸痛。運動促進廢物代謝,使肌肉得到放鬆。
當你感到肌肉酸痛,應當衡量一下你的運動強度,下一天就做一些輕度運動(強度大概和上一天的熱身差不多)。比如,跑完五公里後肌肉酸痛,那麼你可以減輕強度,快走半公里至一公里。
4.按摩。當你鍛煉得很累時,肌肉纖維組織會有輕微撕裂。身體的自然反應就是炎症。炎症主要是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發生的,而按摩可以減少細胞因子的產生。按摩還會增加肌肉中的線粒體,從而加強肌肉吸收氧的能力。
按摩也能促進乳酸、淋巴液等滯留的廢物從肌肉中代謝出去。
請專業按摩師對你進行肌肉放鬆按摩。按摩療法令人身心放鬆,促進肌肉修復。
自己按摩。你可以對肌肉酸痛的具體部位進行按摩。拇指、指關節和手掌按壓肌肉,稍用力一點。也可利用曲棍球或乒乓球幫助按摩,這樣手可以省些力。
在按摩時,不能只關注酸痛肌肉的中心處。也應該按到邊緣處。全面的按摩能夠讓肌肉更快放鬆。所以當你手腕酸痛時,你應該按摩整個前臂。
5.買一個泡沫滾軸。一些方便好用的器具能幫助你在鍛煉前後進行按摩,同時也能預防及治療肌肉酸痛。對於腿部肌肉最為有效,也可以用於背、胸、臀。把泡沫滾軸放在肌肉酸痛處,來回滾動。這樣做能夠緩解壓力。
自我筋膜放鬆。專業運動員和治療師運用這種方法已經很久了,現在很多運動健身的人都會使用。泡沫滾軸在體育用品商店或網上都可以買到。
關於如何利用泡沫滾軸來有效地舒緩肌肉酸痛,在本網站可以找到相應的指南。
如果你不想花錢專門買泡沫滾軸,利用曲棍球或乒乓球也可以。
6.適當服用止痛葯。如果你希望立即見效,可用醋氨酚或者布洛芬、萘普生、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葯。
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不應使用阿司匹林。因為有發生雷氏綜合症的可能性,該病會導致嚴重的腦部創傷。
非甾體類消炎葯盡量少用。因為此類葯物使用頻繁會降低肌肉的自我修復能力。盡量選擇天然的辦法緩解肌肉酸痛。
7.衡量酸痛的類型和程度,學會判斷什麼該酸痛是否正常。高強度運動後肌肉酸痛一般是正常現象,但也要注意觀察情況是否嚴重。
通常鍛煉後的第二天肌肉會酸痛,尤其是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改變運動類型鍛煉到之前疏於運動的肌群時。這種肌肉酸痛一般持續一兩天後逐漸緩解。
運動中任何突然的尖銳的疼痛都應當留意,這可能是肌肉受損的表現。還要注意關節處的疼痛,以防韌帶、半月板受傷或骨關節炎。
如果突然感到肌肉酸痛,且服用非處方葯後幾天都沒有緩解,請看醫生。
三部分: 防止肌肉酸痛的正確飲食
1.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補充足夠的水分。當你在進行過舉重等高強度運動後,肌肉酸痛實際上是肌肉自身在恢復的表現,這個過程需要水和大量蛋白質的參與。每日應攝入的蛋白質(以克為單位計)應和瘦體重(即LBM,脂肪外體重,以磅為單位計)相等,也就是1磅瘦體重需攝入1克蛋白質。
例如,一個體脂率為20%、體重為160磅的成年男子,每天約需攝入130克蛋白質。按照這種辦法,運動後身體的修復速度會大大增加,而且能夠防止因營養不足導致的肌肉減少。想要取得最佳效果,應在運動後15-45分鍾內補充蛋白質。
在鍛煉過程中要多喝水,其他時間也要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肌肉的高效運動和修復都需要水分。所以不要忘了喝水。
鍛煉前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夠促進肌肉修復,且能給身體提供運動所需的必要的能量來源。
2.可以服用維生素、抗氧化物等營養補充劑。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正確修復需要特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服用正確的補充劑能夠為高強度運動提供充分的准備。
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對於防止肌肉酸痛尤其有效。藍莓、洋薊和綠茶富含抗氧化物,辣椒、瓜拉納和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
另外還可以補充支鏈氨基酸(L-亮氨酸、L-異亮氨酸、L-纈氨酸),還有I-谷氨醯胺、I-精氨酸、甜菜鹼、牛磺酸等,它們能促進廢物從肌肉中代謝出去。另外,對肌肉的恢復和重塑也有效果。
補充蛋白質。蛋白質對於肌肉重塑很重要。蛋白質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如雞蛋、酸奶、雞肉)或者運動前喝杯加入一勺蛋白粉的奶昔。
補充肌氨酸。肌氨酸是人體中本來就有的氨基酸,而補充更多的肌氨酸可以促進高強度運動後肌肉更快修復。肌氨酸補充劑可以在保健食品商店買到。
3.嘗試喝酸櫻桃汁。酸櫻桃汁已經被公認為一種超級食物,以其富含抗氧化物而聞名。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酸櫻桃汁能夠緩解肌肉酸痛。
在超市或保健食品商店購買百分百純酸櫻桃汁。選擇純櫻桃汁,不要摻雜其他果汁(如櫻桃蘋果汁),保證櫻桃原汁的含量。還要確保櫻桃汁內不含糖及其他添加劑。
酸櫻桃汁可以作為運動前奶昔的基底,也可以單獨喝。酸櫻桃汁直接喝就很棒,或者你可以把一塑料杯櫻桃汁放在冷凍櫃里45分鍾,做成美味的櫻桃冰沙。
前面提到冰敷的辦法,操作時要小心。如果你一下子把整條手臂浸到冰水裡,突然的熱量流失會影響血液循環。假如你有血壓或心臟方面的問題,禁止這樣做。即使你很健康,也要逐漸地將手臂放入冰水,尤其在大熱天。更好的做法是利用冷敷綁帶,從手指開始纏到手臂上,然後擦乾、按摩(從手向心的方向)。按摩時別太用力,防止刺激肌肉。
冰敷不宜過久。建議每次冰敷持續15-20分鍾,可以重復。因為超過20分鍾後冰敷的療效並不會繼續增加,而且可能會造成組織凍傷。
關節疼痛很嚴重,可能造成長久的損傷。不要混淆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如果休息幾天後疼痛沒有緩解,而且你已經嘗試了前面提及的方法,那麼你應該咨詢醫生。
O(∩_∩)O希望能有幫助,如滿意,請採納~謝謝!
⑺ 健身肌肉酸痛,怎麼緩解
1、訓練完以後,通過拉伸,我們不僅可以舒緩我們的肌肉的緊張感,同時又可以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緩解我們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訓練完以後拉伸千萬不能忘記。 2、我們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我們訓練後身體出現酸痛的情況,比如,我們可以多吃大豆,大豆中富含很多蛋白質,對我們的肌肉恢復有很大的好處,也可以很好的緩解我們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 3、通過喝咖啡來緩解我們的肌肉酸痛的感覺,咖啡裡面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在我們肌肉有酸痛的感覺的時候,起到一個修復,鎮定的作用,雖然咖啡有這種效果,但是我們也不能太貪杯,不能過多的喝咖啡來緩解肌肉的酸痛感。
⑻ 如何緩解鍛煉後的肌肉酸痛
鍛煉之後的肌肉酸痛,緩解方法如下:
1、前期冷敷
鍛煉後立即用冰袋冷敷訓練目標肌肉,一般冷敷10至15分鍾,冰袋與肌膚間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凍傷皮膚。
2、營養補充
鍛煉後的2個小時內這段時間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用恢復肌糖元水平,所以訓練後應在2小時內進一餐。如果鍛煉運動量不大,不必吃補劑,注意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補充食物蛋白即可。
3、加強伸拉
在鍛煉12小時後,或次日訓練其他項目時對酸痛處的肌肉進行伸拉。
4、排酸訓練
排酸訓練即為排除肌肉中多餘乳酸的訓練。訓練後肌肉酸痛位置由於訓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同肌肉酸痛的排酸訓練方法也不一樣。現以初次爬山後第二天常出現的大腿肌肉酸痛為例講一個實操案例。
具體做法:扶物全程蹲起+股四頭肌伸拉。
5、後期按摩
鍛煉48小時後對目標肌肉和軟組織進行按摩。鍛煉後不要對目標肌肉和軟組織立即進行按摩。其原因和運動後不要馬上熱敷原理類似,立即按摩會增加肌肉微細結構的損傷,使機體傷害加大,恢復速度減慢。
6、後期熱敷
訓練72小時後,通過熱敷加速血液流動以帶走癒合後組織周圍的剩餘乳酸及其它代謝產物,並把富含營養和氧氣新鮮的血液帶到目標肌肉,為超量恢復提供更多養料。
⑼ 訓練一段時間後,肌肉疼痛該怎麼緩解
按摩、熱毛巾、拉伸。我來舉一個例子吧,比如說小腿肌肉疼痛。首先是在當前狀態下,每天有空的時候就按摩小腿肌肉,力道自己把握,從剛開始的輕到後來的重,這樣子可以減輕肌肉疼痛(當然按的時候回痛,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嘛)還有一個就是晚上拿熱毛巾敷一敷疼痛部位,然後接著按摩~這樣子會很大程度上縮減疼痛時間(比如不按摩需要8天,但是你做了可能只需要五天就好了。但是絕不是第二天就見效。。)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要想鍛煉之後肌肉不那麼疼痛,就需要在鍛煉之前做好拉伸運動,尤其是強度越大的訓練越需要做好拉伸和熱身運動~這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和避免肌肉疼痛,而且就算有疼痛,疼痛時間也會比沒有拉伸的人少得多~而且對自己身體也好,也打下了堅實的訓練基礎,更有利於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