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

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30 17:30:55

① 加強民族團結的唯一正確途徑是促進各民族什麼

加強民族團結的唯一正確途徑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站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高度,適應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時代要求,對未來一個時期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部署。事關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關社會主義中國的長治久安。



(1)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擴展閱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制度創新的偉大成果,解決民族問題都是治國理政的重大課題,都有賴於實行一定的制度。制度合適不合適,對民族關系、國家命運影響甚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集中體現了「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只要我們不斷鞏固和發展這個顯著優勢,就一定能戰勝任何破壞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圖謀,以不斷增強的民族團結進步的偉大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② 為促進民族團結,我們應該怎麼

1、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堅守政治信仰,擁護我黨的民族政策
2、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分子做斗爭
3、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
4、通過支教下鄉等途徑,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發展
5、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活動,普及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 。

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①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

②做到三個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③自覺關心和幫助少數民族同學,不說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做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

④積極向周圍的人宣傳我國的民族政策,並向有關部門就如何維護民族團結積極建言獻策。

⑤反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勇於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

拓展資料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各民族內部的團結。中國共產黨處理民族關系問題的一項准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

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民族團結與否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是祖國統一的基礎,因此,必須維護民族團結。

維護民族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既要認真落實民族政策,認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又要堅決反對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依法嚴厲打擊和制裁分裂祖國的活動。

民族平等,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我們黨民族政策的基石。在中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經濟發展程度如何,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是否相同,社會地位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

漢族和少數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沒有特權,任何民族的權利也沒有被限制。

④ 有哪些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措施

友好相處是我國各族人民之間關系的主流,廣大人民贊成團結和統一,反對分裂和戰爭,對於為民族團結作出貢獻的人物,新編歷史教科書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漢朝時呼韓邪單於歸漢,恢復了漢、匈之間斷絕已久的友好關系.課本用豎排黑體字印了雙方約定的內容,說明呼韓邪單於是匈奴族傑出的政治家.他又向漢朝提出和親請求,昭君出塞,進一步加強了漢匈之間的團結,發展了漢匈之間友好合作的關系.課本的兩段小字、一幅插圖、一段豎排黑體字「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來肯定和贊揚昭君出塞的重大意義.
關於張騫出西域,課本有一段小字敘述了他第一次出使的經歷,具體生動地反映了張騫忠於祖國、百折不撓的優良品質和開拓精神,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第二次出使促進西域各國與漢朝建立友好關系,推動了西域和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超是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人,他在西域活動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匈奴的奴役,西域和內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了.課本的二段小字和插圖形象地表現了班超經營西域的機智、勇敢.
唐太宗李世民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課本用豎排黑體字印了他的話「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因此李世民贏得各族的擁戴,北方各族稱他為「天可汗」.他答應了吐蕃松贊干布的求婚請求.文成公主入吐蕃時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對漢藏友誼和吐蕃社會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唐蕃第二次通婚,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使漢族文化進一步傳播.課本用豎排黑體字印了尺帶珠丹的上書,說明唐與吐蕃的關系更加密切,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俺答汗是蒙古韃靼部的一位傑出的首領,多次主動向明朝提出互市要求,幾經曲折,最後終於獲得成功.明朝封他為順義王,開放大同、宣府等處互市.俺答汗和夫人三娘子修建呼和浩特城,成為蒙古地區和內地貿易的商業城市.課本以二段小字敘述俺答汗為促進蒙漢和好所作的努力,蒙漢互市的熱鬧情景.並配有俺答汗和三娘子親臨互市市場載歌載舞的插圖,生動、具體地反映了俺答汗最主要的功績.
清朝時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長途跋涉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課本以三段小字並配以插圖描述了渥巴錫粉碎沙俄軍隊的圍追堵截,戰勝種種困難,完成東返祖國的壯舉,以及回來後受到清政府的重視和妥善安置的情景,指出渥巴錫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⑤ 作為大學生,要如何維護民族團結呢

維護民族團結有很多方法, 包括學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支教下鄉等。

1、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堅守政治信仰,擁護我黨的民族政策;

2、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分子做斗爭;

3、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

4、通過支教下鄉等途徑,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發展;

5、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活動,普及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

反對壓迫

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最後就是中華民族的團結,各黨派之間的團結。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

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⑥ 如何促進民族團結

1國家
(l)將民族團結的原則明確地寫入《共同綱領》,歷次《憲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團結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
(2)努力消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間的隔閡.1951年,政務院發布《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揭,匾聯的指示》,消除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舊的痕跡.50年代,國家還組織慰問團,訪問團,並組織少數民族參觀團,增強了各族人民之間的了解和信任.
(3)通過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並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1952年和1956年,進行過兩次民族政策的大檢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國進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斷地增強了民族團結.
(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召開了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並逐步形成了層層召開,定期召開的制度,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於1988年4月首次召開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人物和集體,總結推廣典型經驗.使民族團結正在成為一種社會輿論,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5)旗幟鮮明地進行反分裂斗爭,打擊了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團結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銳復雜的斗爭中提高了對分裂活動的識別力和抵制力.
(6)及時地,妥善地處理民族關系中發生的問題,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事業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基礎.黨的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整個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民族工作的重點也隨之轉移,明確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經濟建設,二是加強團結.並採取相應措施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事業.
(8)民族團結課列入普高考試

⑦ 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

一、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黨的民族政策是處理國內民族關系的准則,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遵循。

二、增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昭示,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各民族的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必須推進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取向的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其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三、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幫助發展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大步趕上,有利於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密切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經過多年努力,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

⑧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途徑

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

新形勢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仍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載體方式不適應等薄弱環節。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群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

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8)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擴展閱讀

《意見》指出,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要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堅持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堅持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遵循社會團結規律,堅持正面引導,堅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⑨ 怎樣促進各民族團結

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繁榮發展。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⑩ 怎樣維護民族團結,以促進祖國的統一

1、貫徹執行好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維護民族團結。

2、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開放的心態,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珍惜、保護各民族文化。加快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等。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資金、人力的支持。

3、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等。

(10)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擴展閱讀:

維護各民族的團結作用

1、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2、有利於鞏固國防,保持邊疆的穩定。

3、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5、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

閱讀全文

與促進民族團結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面部混合痣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353
中種發酵方法和技巧 瀏覽:399
中學生物教學方法ppt 瀏覽:973
怎麼設置qq鈴聲設置方法 瀏覽:56
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打氣球 瀏覽:819
綠建三星計算方法 瀏覽:593
正確汽車打蠟方法圖解 瀏覽:12
周長有哪些混合運算方法 瀏覽:377
毛細管方法檢測HbA1c優點 瀏覽:659
清洗冰箱方法和步驟 瀏覽:589
如何製作直播的方法 瀏覽:977
腰間盤鍛煉的方法 瀏覽:1000
緩解疲勞的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852
民間投籃訓練方法 瀏覽:957
哪些方法可以捕捉文案創作靈感 瀏覽:191
手機肌肉訓練方法 瀏覽:719
功能失效路徑分析方法 瀏覽:533
玻璃上油漆怎麼洗掉最簡單方法 瀏覽:126
新冦病毒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700
教兒童記數字簡單方法圖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