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

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

發布時間:2022-08-30 00:57:27

① 教育研究方法分哪幾個層次,分別是什麼不知道教育研究

一般認為對研究層次劃分必須以適度為宜。通常根據研究對象將研究層次劃分為3—4個之間比較適宜,這樣就比較方便於人們的認識和操作。
教育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即方法論層次、研究方式層次和研究方法層次。方法論層次代表了對一個事物的基本看法,這種基本看法一般都表達了研究者的哲學視角;研究方式層次代表了認識事物的基本策略或基本途徑,如採取直接的方式還是間接的方式,主觀的方式還是客觀的方式,這其中也表達了研究者的認識論信仰;研究方法則是論證的基本手段,代表了具體獲得資料和處理資料所採用的方法。這樣在「方法論」層次上可以向上連接不同的哲學主張,包括本體論的和認識論的主張。

② 本科教育學論文研究方法一般要幾個

4個。
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教育敘事。教育論文要依據具體題目進行布局,既要論證充分,切忌泛泛而談。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

③ 教育學有哪些著名理論

分析如下: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1)馬斯洛的動機理論是依據人類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層次,由下而上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高層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現遵循著層次排列的先後順序,一般來講,人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對高一級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個人的衣、食、住條件尚未得到保障,那麼他會全力以赴工作,以獲得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他才會考慮如何進一步學習,如何獲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實現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積極性愈高,潛能發揮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與此相反,動機的強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隨著動機的增強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並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的曲線關系。

(2)上述研究還表明:動機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據任務的不同性質會有所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可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復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心理學研究證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對遺忘現象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他選用無意義音節作為學習材料,為了盡量避免已有的經驗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

(2)實驗時先讓受試者將材料記熟,之後再分別按不同的時間間隔重新學習這些材料,將重學時所節省的時間或次數作為指標,用以測量遺忘的進程。

(3)結果表明,學習材料記熟後,經過l/3小時再重新學習,可以節省58.2%左右誦讀時間;經過一天之後再學習,可節省33.7%左右誦讀時間;六天後再學習,節省時間就緩緩地下降到25.4%左右。艾賓浩斯依據這些數據資料繪制了著名的遺忘曲線。

(4)之後,一些心理學家選用無意義材料或有意義材料對遺忘的進程進行重復實驗,結果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從遺忘曲線中可以看出遺忘的進程:

(1)遺忘是先快後設的。識記材料後在頭腦中保持材料的數量隨時間的延長而遞減,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特別迅速,遺忘最多。

(2)遺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數量隨著時間的延長漸趨穩定,遺忘的速度逐漸緩慢。

(3)總的趨勢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後忘得慢,忘得少。

六、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規律:

(1)服從規則,認為規則是神聖不可改變的。

(2)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是非,而不是從動機來判斷好壞。

(3)單方面尊敬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

(4)看待行為有絕對化傾向(或全對,或全錯),不能設身處地看問題。

(5)贊成嚴懲,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把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相混沼,以為不端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懲罰,所以認為人們生病受災乃是自己行為不端的結果。

(3)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擴展閱讀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3、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

4、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

5、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6、基本觀點:

(1)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存在脫離社會影響的教育。

(2)教育起源於社會性生產勞動,勞動方式和性質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改變。

(3)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4)現代教育與現代大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繫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與它們,對於促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6)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即要看到教育現象的復雜性,不能用簡單化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教育研究,又要堅信教育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否則就會陷入不可知論和相對論的泥坑中去。

(7)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教育學研究過程中,許多人沒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往往犯一些簡單化、機械化的毛病,這是我們在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應當特別注意的。

7、批判教育類

(1)20世紀7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也是當前在西方教育理論界佔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吉魯,法國的布厄迪爾等。

(2)代表性著作有鮑爾斯與金蒂斯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1976)、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阿普爾的《教育中的文化與經濟再生產》(1982)、吉魯的《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1983)等。

8、基本觀點是:

(1)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維護現實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會差別、社會歧視和社會對立的根源;

(2)教育是與社會相對應的,有什麼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機構,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樣態、經濟結構都強烈低制約著學校的目的、課程、師生關系、評價

(3)批判教育學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實背後的利益關系,幫助教師和學生對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及形成教育環境的諸多因素敏感起來,即對他們進行「啟蒙」,以達到意識「解放」目的,從而積極地尋找克服教育及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④ 簡述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簡答題

一)文獻法
文獻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教育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教育的科學認識的方法。
文獻主要有:零次文獻(第一手文獻)、一次文獻(原始文獻)、二次文獻(檢索性文獻)、三次文獻(參考性文獻)
文獻法的基本步驟有:
(1)提出課題或假設;
(2)進行研究設計;
(3)搜集文獻;
(4)整理文獻;
(5)進行文獻綜述。
(二)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教育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法可分為:全面調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等。
調查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談話、言談、問卷等。
調查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調查對象;
(2)擬定調查計劃;
(3)實施調查;
(4)整理調查材料;
(5)撰寫調查報告。
(三)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研究者根據某種設想來創設某種環境、控制某種條件來對教育進行研究以得出某種因果性聯系的一種方法。
變數:自變數、因變數、無關變數。
實驗法可分為:等組實驗法、單組實驗法、循環實驗法
實驗法的基本步驟有:
(1)教育實驗的設計;
(2)實驗方案的實施;
(3)實驗成果總結與應用推廣。
(四)個案法
個案法是在真實情境中對某個特定的教育樣例進行研究(一般是長期的跟蹤研究),以了解研究實效的一種方法。
個案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個案研究的課題;
(2)實施個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種資料;
(4)提出改進個案的建議。
(五)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教育經驗(自己的或他人的)進行分析與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一種方法。
經驗總結法的基本步驟有:
(1)准備工作(確定題目、選定對象、閱讀有關文獻資料、制訂計劃);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綜合。
(六)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是對某些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比較研究法可分為:同類比較研究和異類比較研究;縱向比較研究和橫向比較研究;定量分析比較和定性分析比較 ;單項比較和綜合比較 。
比較研究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比較的問題;
(2)制定比較的標准;
(3)搜集資料並加以分類、解釋;
(4)比較分析;
(5)得出結論。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運用相關學科或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方法論)
移植法的種類有:縱向移植法;橫向移植法;綜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驟:
(1)定向學習,優選方法
(2)確定課題,制定計劃
(3)實施研究,分析結果
(4)進行總結,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統計法、理論推導法、敘事研究法、行動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⑤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

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2、文獻法

通過閱讀有關圖書、資料和文件來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查閱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須鑒別其真偽後才可選用。

3、調查法

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包括口頭或書面的,直接或間接的),比較充分地掌握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以後的教育實踐活動。

4、統計法

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統計法可用於對教育行政效率的檢驗,對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對課程分量規定的測定,對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比較等等。

5、行為法

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探求關於兒童行為的規律,從而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兒童修改他的行為,故也稱為行為修改法。

6、歷史法

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認識教育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歷史研究須廣泛地查閱文獻,它同文獻法有關,但不能等同文獻法。文獻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現象的全部過程,歷史研究法也不限於只查閱文獻。

7、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採用比較法,要考慮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反映,明確可比較的指標。

8、分析法

或稱邏輯分析法,即對所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具體方法。

9、實驗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現象的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教育現象的變化和結果。它能使觀察、記錄更為精密,便於弄清每一個條件所產生的影響,保證研究工作的准確進行。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10、個案法

對單一的人或事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過若干個個案研究,再作比較,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以指導工作。

11、假說演繹法

是指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根據所提出的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驗證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相吻合,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是指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的分析研究,從而達成疏理、解釋或評價、預測任務的一種方法。

(5)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擴展閱讀

教育研究的意義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通過教育研究,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並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又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教育研究是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論開拓與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最後,教育研究能夠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特別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通過教育科研,能夠使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由單憑經驗向依靠理論過渡,通過認識、學習和運用教育規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家。

⑥ 教資考試中學教育學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五種。
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使用廣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是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又分為了:自然情境中的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等。
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的有關資料,對取得的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包括: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等。
歷史法就是通過考察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人為地影響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條件和教育對象之問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包括: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單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等。
行動研究法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並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⑦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通過教育研究,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並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又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其次,教育研究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教育研究是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論開拓與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後,教育研究能夠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通過教育科研,能夠使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由單憑經驗向依靠理論過渡,通過認識、學習和運用教育規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家。

⑧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方法是

英國學者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提出。教育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8)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擴展閱讀:

論文與著作:

1、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統的教育學著作《大教學論》(1632)。他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又是教育學之父

2、英國哲學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話》(1693),提出了完整的「紳士教育」理論。

3、法國思想家盧梭出版了《愛彌爾》(1762),深刻地表達了資產階級教育思想。

4、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康德論教育》(1803)一書中明確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須成為一種科學」和「教育實驗」的主張。

5、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寫作《林哈德和葛篤德》(1781~1787),提出「使人類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

6、德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學》(1806)被公認為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⑨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則

2019考研初試已經結束。2020的教育學考生已經開始備考了,教育學是一門很受歡迎的學科。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下面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2020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識點:教育研究基本原則」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4個要點)

(1)客觀性原則:是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須尊重事實,一事物的本來面目為依據,反對主觀臆測,王子論斷。她是科研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創新性原則: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應該在借鑒和繼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在教育研究中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或結論,產生新的認識,文人們提供新的知識。

(3)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從教育的實踐需要和實際情況出發,形成和發展教育科學理論,並努力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來指導教育實踐的研究,以推動教育科學和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4)倫理原則: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動應遵循基本的社會道德准則,不侵犯研究對象或研究參與者的權益,避免對其造成身心傷害。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識點:教育研究基本原則」的相關信息,預祝同學們都能順利的經過考試!更多考研教育學咨詢盡在中公考研教育學頻道!

閱讀全文

與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糖尿病檢測方法題 瀏覽:526
2012年汾酒鑒定方法及技巧 瀏覽:117
如何自己製作竹子的方法 瀏覽:852
面部混合痣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359
中種發酵方法和技巧 瀏覽:405
中學生物教學方法ppt 瀏覽:983
怎麼設置qq鈴聲設置方法 瀏覽:62
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打氣球 瀏覽:825
綠建三星計算方法 瀏覽:599
正確汽車打蠟方法圖解 瀏覽:18
周長有哪些混合運算方法 瀏覽:381
毛細管方法檢測HbA1c優點 瀏覽:663
清洗冰箱方法和步驟 瀏覽:593
如何製作直播的方法 瀏覽:981
腰間盤鍛煉的方法 瀏覽:1004
緩解疲勞的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856
民間投籃訓練方法 瀏覽:961
哪些方法可以捕捉文案創作靈感 瀏覽:195
手機肌肉訓練方法 瀏覽:719
功能失效路徑分析方法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