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氧化處理的介紹
鋼鐵件通過氧化處理在表面生成保護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膜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藍黑色,鑄鋼和硅鋼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處理方法有鹼性氧化法、無鹼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常用於機械、精密儀器、儀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護和裝飾。
⑵ 列舉已學過的常見三種氧化方法
凡是物質與氧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物的方法都是氧化法。
1)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方法主要適用於有色金屬(如鋁、銅、鎂以及它們的合金)的氧化處理。處理方法是將零件放於配製好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溫度下經一定時間的氧化反應後,則形成了一層保護膜,再經清洗及烘乾等操作即可。
2)鹼性氧化法
處理時把零件浸漬在調配好的溶液中加熱到135℃~155℃,處理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零件中的碳含量的高低。金屬零件經氧化處理後,再用60℃~80℃的含量為15g/L~20g/L肥皂水漂洗一下,間為2min~5min,然後分別用冷水和熱水沖洗干凈並吹乾或烘乾5min~10min(溫度為80℃~90℃)。
3)酸性氧化法
即將零件置於酸性溶液中進行處理。與鹼性氧化法比較,酸性氧化法較為經濟,處理後金屬表面所生成的保護膜,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均超過鹼性氧化處理後所生成薄膜的性能,故應用廣泛。
4)熱氧化法
將金屬製品加熱到600℃~650℃,然後用熱蒸汽和還原劑處理。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金屬製品浸漬在約300℃的熔融的鹼金屬鹽中進行處理
5)陽極氧化法
陽極氧化法是有色金屬氧化的另一種方法。它是將金屬零件作陽極,利用電解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過程。這種氧化膜既可起金屬與塗膜之間的鈍化膜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塗層與金屬間的結合力,減少水分的滲透,從而延長塗層的使用壽命,被廣泛地應用於塗漆的底層。
⑶ 零件表面氧化處理是什麼工藝
零件表面氧化處理就是表面處理技術中的氧化工藝。
通常鋼鐵零件的氧化處理工藝另外有個專有名詞:發藍或發黑處理。
有色金屬零件的氧化處理就叫氧化處理。根據工藝採用的方法不同,分別又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根據原理,採用化學方法進行的氧化處理叫化學氧化處理,採用電化學方法進行的氧化處理叫電化學氧化處理,又根據不同的具體方法分為,陽極氧化處理、硬質陽極氧化處理等等
他們都是採用不同的方法,使得各種材料表面形成緻密的、穩定的、與基體結合牢固的氧化膜,從而獲得一定防護性能或裝飾性能的一種工藝。
⑷ 什麼是鋼的氧化處理
鋼鐵件通過氧化處理在表面生成保護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Fe3O4),膜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藍黑色,鑄鋼和硅鋼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處理方法有鹼性氧化法、無鹼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常用於機械、精密儀器、儀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護和裝飾。
(4)什麼是氧化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原理
為了提高鋼件的防銹能力,用強的氧化劑將鋼件表面氧化成緻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鐵。這種四氧化三鐵薄層能有效地保護鋼件內部不受氧化。在高溫下(約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鐵呈天藍色,故稱發藍處理。在低溫下(約350℃)形成的四氧化三鐵呈暗黑色,故稱發黑處理。
在兵器製造中,常用的是發藍處理;在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是發黑處理。
能否把鋼鐵表面氧化緻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鐵,關鍵是選擇好強的氧化劑。強氧化劑是由氫氧化鈉、亞硝酸鈉、磷酸三鈉組成。發藍時用它們的熔融液去處理鋼件;發黑時用它們的水溶液去處理鋼件。
⑸ 彈簧表面的氧化處理是什麼
玖勝.彈簧°彈簧的氧化處理(又稱發藍、發黑、煮黑等)主要用來防止彈簧腐蝕,同時也使彈簧外觀光亮。氧化處理方法有:鹼性氧化法、無鹼氧化法和電解氧化法。
彈簧的氧化處理常為鹼性氧化處理,是在含有氧化劑(如亞硝酸鈉等)的苛性鈉溶液中進行的。當溶液接近沸點時,彈簧表面的鐵被溶解,並生成鐵酸鈉和亞鐵酸鈉,再由亞鐵酸鈉與鐵酸鈉相互作用生成磁性氧化鐵(Pe3O4),即氧化膜,厚度約為0.5—1.5μm。氧化膜的顏色取決於彈簧材料的種類及彈簧的表面狀態,一般呈黑色、藍黑色或棕褐色。碳鋼製造的彈簧黑色較濃,而硅錳鋼彈簧則呈棕褐色。
由於氧化膜的色澤美觀,有較大的彈性及潤滑性,不發生氫脆現象,且價廉而生產效率高,故廣泛用作彈簧的表面保護層。
由於氧化膜的抗蝕性能和耐磨性能比其他化學膜低,為了提高氧化膜的抗蝕能力和潤滑性能,可在氧化處理後增加磷酸鹽處理,或將氧化處理後的彈簧,再用肥皂液浸漬和進行塗油處理。
⑹ 什麼是陽極氧化處理
1、陽極氧化鋁板氧化膜生成的一般原理:
以鋁板為陽極置於電解質溶液中,利用電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鋁薄膜的過程,稱為鋁板的陽極氧化處理。其裝置中陰極為在電解溶液中化學穩定性高的材料,如鉛、不銹鋼、鋁等。鋁陽極氧化的原理實質上就是水電解的原理。當電流通過時,在陰極上,放出氫氣;在陽極上,析出的氧不僅是分子態的氧,還包括原子氧(O)和離子氧,通常在反應中以分子氧表示。作為陽極的鋁被其上析出的氧所氧化,形成無 水的氧化鋁膜,生成的氧並不是全部與鋁作用,一部分以氣態的形式析出。
2、陽極氧化鋁板氧化電解溶液的選擇:
陽極氧化膜生長的一個先決條件是,電解液對氧化膜應有溶解作用。但這並非說在所有存在溶解作用的電解液中陽極氧化都能生成氧化膜或生成的氧化膜性質相同。
3、陽極氧化鋁板氧化的種類:
陽極氧化按電流形式分為:直流電陽極氧化,交流電陽極氧化,脈沖電流陽極氧化。按電解液分有:硫酸、草酸、鉻酸、 混合酸和以磺基有機酸為主溶液的自然著色陽極氧化。按膜層性子分有:普通膜、硬質膜(厚膜)、瓷質膜、光亮修飾層、半導體作用的阻擋層等陽極氧化。鋁及鋁 合金常用陽極氧化方法和工藝條件見表-5。其中以直流電硫酸陽極氧化法的應用最為普遍。
4、陽極氧化鋁板氧化膜結構、性質:
陽極氧化膜由兩層組成,多孔的厚的外層是在具有介電性質的緻密的內層上上成長起來的,後者稱為阻擋層(也稱活性層)。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研究,膜層的縱橫面幾乎全都呈現與金屬表面垂直的管狀孔,它們貫穿膜外層直至氧化膜與金屬界面的阻擋層。以各孔隙為主軸周圍是緻密的氧化鋁構成一 個蜂窩六棱體,稱為晶胞,整個膜層是又無數個這樣的晶胞組成。阻擋層是又無水的氧化鋁所組成,薄而緻密,具有高的硬度和阻止電流通過的作用。阻擋層厚約 0.03-0.05μm,為總膜後的0.5%-2.0%。氧化膜多孔的外層主要是又非晶型的氧化鋁及小量的水合氧化鋁所組成,此外還含有電解液的陽離子。 當電解液為硫酸時,膜層中硫酸鹽含量在正常情況下為13%-17%。氧化膜的大部分優良特性都是由多孔外層的厚度及孔隙率所覺決定的,它們都與陽極氧化條 件密切相關。
⑺ 金屬表面氧化處理的幾種方法
金屬表面氧化處理的方法如下:
一、電泳
電泳又名—— 電著(著),泳漆,創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福特汽車公司最先應用於汽車底漆。由於其出色的防腐、防銹功能,很快在軍工行業得到廣泛應用。近幾年才應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處理。
優點:無金屬質感,可配合噴砂、拋光、拉絲等;液體環境中加工,可實現復雜結構的表面處理。
二、陽極氧化
主要是鋁的陽極氧化,是利用電化學原理,在鋁和鋁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層氧化鋁膜。這層氧化膜具有防護性、裝飾性、絕緣性、耐磨性等特殊特性。
優點:實現除白色外任何顏色;實現無鎳封孔,滿足歐、美等國家對無鎳的要求。
三、微弧氧化
是通過用專用的微弧氧化電源在工件上施加電壓,使工件表面的金屬與電解質溶液相互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弧放電,在高溫、電場等因素的作用下,金屬表面形成陶瓷膜,達到工件表面強化的目的。微弧氧化主要針對鋁、鎂、鈦、鋯、鈮、鉈等閥金屬。
優點:前處理簡單,產品耐腐蝕性、耐候性極佳,散熱性能佳;基材廣泛:Al, Ti, Zn, Zr, Mg, Nb, 及其 合金等。
四、粉末噴塗
用噴粉設備(靜電噴塑機)把粉末塗料噴塗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於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塗層;粉狀塗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粉末塗料的不同種類效果)的最終塗層。
特點:顏色豐富,高光、啞光可選;遮蔽缺陷能力強;成本較低,適用於建築傢具產品和散熱片的外殼等;利用率高,100%利用,環保。
五、電鍍
電鍍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腐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及增進美觀等作用的一種技術。
特點:鍍層光澤度高,高品質金屬外觀;基材為SUS、Al、Zn、Mg等;成本相對PVD低。但環境保護較差,環境污染風險較大。
⑻ 氧化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工件裝夾→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熱水煮洗→檢查。
(1)工件裝夾:要根據工件的形狀、大小,設計專門的夾具或吊具。目的是使工件之間留有足夠的間隙,工件間不能相互接觸,要使每個工件都能完全浸入氧化液中被氧化。
(2)去油: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經過機加工後(發藍、發黑是最後一道工序),工件表面難免不留下油污,用防銹油作工序間防銹的更是這樣。任何油污,都會嚴重影響四氧化三鐵的生成,所以必須在發藍、發黑之前除去。常用的除油溶液配方。
(3)酸洗:酸洗的目的是除去工件表面的銹跡。因為銹跡、銹斑會阻礙生成緻密的四氧化三鐵層。即使工件無銹跡,也應進行酸洗,因為它使油污進一步去除干凈,而且酸洗會提高工件表面分子的活化能,有利於下一工序的氧化,能生成較厚的四氧化三鐵層。
酸洗溶液一般是10~15%濃度的硫酸溶液,溫度是70~80℃,將工件浸入硫酸溶液中,浸入時間為30min左右,銹蝕較輕的鋼件可浸20min,銹蝕嚴重者,則需要浸40min以上。
(4)氧化:氧化是發藍、發黑的主要工序。四氧化三鐵膜層是否緻密、是否光滑、是否有足夠的厚度,取決於氧化階段。
(8)什麼是氧化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氧化工藝的意義
在化學工業生產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於許多化合物的制備:
1、硫化鐵氧化成二氧化硫,再將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以制備硫酸。
2、氮氧化成一氧化氮(以鉑作為催化劑),再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以制備硝酸。
3、磷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制備磷酸。
4、乙烯氧化生成環氧乙烷。
5、甲醇氧化被奪去氫生成甲醛。
6、氯化氫氧化被奪去氫生成氯氣和水。
7、用氯氣給自來水消毒。
8、集成電路製造中的一道重要工藝流程 。
⑼ 什麼是快速氧化法
物質失電子的作用叫氧化反應;相反的,得電子的作用叫還原。狹義的氧化反應指物質與氧化合;還原反應指物質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時氧化值升高;還原時氧化值降低。氧化、還原都指反應物(分子、離子或原子)。氧化也稱氧化反應。有機物反應時把有機物引入氧或脫去氫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氫或失去氧的作用叫還原。物質與氧緩慢反應緩緩發熱而不發光的氧化叫緩慢氧化,如金屬銹蝕、生物呼吸等。劇烈的發光發熱的氧化叫燃燒。
氧化法(operation both with oxidation and rection)
電弧爐煉鋼的傳統操作方法,其特點是兼有氧化期和還原期。又稱雙渣法。通過向熔池中加鐵礦石和吹氧,使鋼液中碳、錳、硅、硫、磷等元素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氣體和氧化物夾雜,一氧化碳逸出造成鋼水、爐渣的沸騰,使鋼中氣體析出,氧化物夾雜隨之進入渣,達到凈化鋼水的目的。採用氧化法煉鋼,金屬料選用的范圍比較寬,各種廢鋼均可使用,對廢鋼鐵料的質量如銹蝕和硫、磷含量等要求不嚴格。
氧化法的操作方法是:熔清後將鐵礦石分批加入爐內(或吹氧氣),熔池開始沸騰,鋼液溫度逐漸升高,脫碳反應開始,一般要求脫碳量在0.3%~0.4%左右,脫碳速度要均勻,保持在0.01%~0.02%/min,因此在配金屬料時要多配些碳量,可採用增加生鐵比例或配加電極碎塊。因脫碳是吸熱反應,熔池中需要有一定的其他元素(硅、錳等)含量,使硅、錳氧化放熱以供給脫碳反應所需的熱。在操作時要密切注意爐渣鹼度和流動性,隨時用造渣劑加以調整,良好的標志是沸騰渣液能自動從爐門口溢出,達到去磷效果。礦石用量約為40kg/t,每批加入間隔時間為5~10min,氧用量根據脫碳情況決定。取鋼樣分析化學成分,當碳不高於規格下限,磷小於規定,溫度合適,扒去全部氧化渣。進入還原期。再造高鹼度還原渣,即還原期操作同一般電弧爐煉鋼操作相同。
濕式氧化法是使液體中懸浮或溶解狀有機物在有液相水存在的情況下進行高溫高壓氧化處理的方法。氧化反應在壓入高壓空氣,反應溫度300℃條件下進行。可用於高濃度(4-6%左右)有機物的糞便、下水污泥以及工廠排液等的處理和葯劑回收。用於處理糞便及下水污泥時,反應後進行固液分離,再用活性污泥法等對分離液進行處理。
該工藝的優點為:①流出物被完全殺菌;②使下水污泥及糞便等具有良好的沉澱分離性能;③裝置尺寸小;④不污染大氣。缺點為:①易腐蝕反應器;②排放水有色度;③有燒焦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