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聽聽秋的聲音的教學方法

聽聽秋的聲音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9 16:45:53

⑴ 聽聽秋的聲音教案設計範文

聽聽秋的聲音教案設計
一.案例背景

設計者:尹福艷

學生:小學三年級學生

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二課

二.教材分析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也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格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文,體會濃濃的秋情。

教學難點:

仿照詩文的內容,編寫幾句贊美秋天的詩文。

四.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活躍, 想像力 豐富,並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但是課文是現代詩,學生接觸的不是很多,而且詩文是描寫秋天的聲音很抽象,所以很難感受到秋天的意境美。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展開想像,感受詩歌的韻味美和秋天美。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 兒童 詩,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本單元以“秋天”為主題的教學篇目中是舉足輕重的:沒有了聽覺上的美感,秋之韻味也將大減;沒有詩歌來佐料,秋之意境頓感遜色。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我以“美”為基調,以“聽”為主線,以“趣”為佐料,以“仿”為橋梁,使學生久久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秋韻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 語文學習 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媒體:有關秋天的圖片、聲音,多媒體課件

希望為大家提供的 三年級語文 上冊聽聽秋的聲音教案,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
聽聽秋的聲音課文原文
聽聽,

秋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黃葉道別的聲音。

聽聽,

秋的聲音,

蟋蟀振動著翅膀,

“**”,

是和陽台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

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

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

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

你好好好地去聽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

在每一片葉子里,

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水裡,

在每一顆展開的穀粒里。

聽聽,

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走來,

向遠方匆匆走去。

聽聽,

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賞析
本課是一首現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從秋天所特有的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教學重點是:從秋天的音響中,想像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猜你喜歡:

1. 三個小板凳教學反思

2.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三篇

3.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反思

4. 語文教學反思3篇

5. 語文百花園的教學反思

⑵ 三年級課文,《聽聽,秋天的聲音》多音字都有哪些

多音字:

1、別,bié告別、別有用心;biè鬧別扭、別嘴。

2、和,hé和平;hè一唱一和;huó和面。

3、片,piān照片兒;piàn片刻。

課文賞析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從秋天所特有的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教學重點是:從秋天的音響中,想像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⑶ 聽聽秋的聲音 中心思想是什麼

《聽聽秋的聲音》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通過介紹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的認識他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課文通過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聽聽秋的聲音》教學建議

1、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採用范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讀的時候還要能同時想像詩歌所寫的畫面,讀出文中的感情和韻味。如果有音樂作背景來讀,效果會更好。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續寫詩文。

2、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贊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

⑷ 聽聽秋的聲音中音樂廳指的是什麼

「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中的「音樂廳」在這里指的是秋天。

原文:

聽聽,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

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

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里。

聽聽,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

聽聽,我們去聽秋的聲音。

相關信息:

1、學生搜集各種與秋天有關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老師准備一些與秋聲有關的錄音帶,適合作課文朗誦背景的音樂以及相關課件。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接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接語,以明確學習要求。

3、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

(2)了解詩中講了哪些事物的聲音。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

⑸ 聽聽秋的聲音詩中從什麼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

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後兩節中寫的秋天的聲音。

用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落葉、蟋蟀抖動的聲音、大雁、秋風吹過田野的聲音、每一片葉子里、一朵花里等),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7課的課文,作者是畢國瑛 ,由梓君參與錄制。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詩,課文通過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5)聽聽秋的聲音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採用范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讀的時候還要能同時想像詩歌所寫的畫面,讀出文中的感情和韻味。如果有音樂作背景來讀,效果會更好。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續寫詩文。

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贊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聽聽秋的聲音

⑹ 《聽聽,秋的聲音》這篇課文應怎樣理解

一、《聽聽,秋的聲音》這篇課文應這樣理解:

1、展開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2、通過秋天的聲音這個切入點,通過想像來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

⑺ 小學3年級課文 聽聽秋的聲音

不知道你要什麼所以。。。
聽聽秋的聲音
聽聽,
秋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黃葉道別的聲音。

聽聽,
秋的聲音,
蟋蟀振動著翅膀,
「**」,
是和陽台告別的歌韻。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
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
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聽聽,
走進秋,
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
你好好好地去聽聽秋的聲音。

秋的聲音,
在每一片葉子里,
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水裡,
在每一顆展開的穀粒里。

聽聽,
秋的聲音,
從遠方匆匆走來,
向遠方匆匆走去。
聽聽,
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課題:12《聽聽,秋的聲音》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力求讓學生在聽中想像,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教材分析: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是一篇略課文。本課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從秋天的音響中,想像秋天景象的美好,讓學生多讀多悟,直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二年級剛剛升入三年級,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依然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教學中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另外,這個階段的學生閱讀方面雖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閱讀理解和感悟能力還不夠,他們對秋天聲音的直觀感受不強。

教學目標:

結果性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體驗性目標:邊讀邊想像,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結果性目標:仿照詩歌的形式,讀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首現代詩,通過秋天的聲音這個切入點,以點帶面讓學生通過想像來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從短短的幾句話中讓學生感悟出秋的美應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展開想像對文章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直接的幫助,應做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准備:

1、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的錄音帶。

2、音樂磁帶:《秋天私語》教學過程:

一、展開想像,游戲導入

1、游戲導入: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小朋友們,你們想欣賞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音猜聲的游戲吧!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後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像:聽到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錄音磁帶)引導學生想像並交流。

3、揭示課題:有位詩人在秋天裡聽到這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來這樣一首詩,你們想學嗎?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天的聲音》

(設計意圖: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課始,用音樂與聲響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美好的想像,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帶入秋聲之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小朋友自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文中具體寫了哪些聲音?

2、再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運用已學過的方式試著理解,然後分小組交流:用哪些方法理解了哪些詞?

3、解決學生不懂的字詞。

4、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小節,鼓勵學生多次朗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品、讀中評,在讀中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在讀中學會了方法,學會了自主、合作與探究。)

三、品讀想像,體會交流。

1、品讀P1-3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聲音,邊讀邊展開想像:說說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從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方面來想像。)

2、指名學生描述自己想像的畫面。

3、學生評議並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4、帶著這種美好的感受來朗讀自己喜歡的這一小節。

(設計意圖:想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生活畫面,豐富學生的生活空間;將想像與朗讀相結合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培養。)

四、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1、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2、播放聲響錄音帶,說說你聽到哪種聲音最美。

3、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你能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的樣子,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的方式說一說嗎?

4、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交流,可以幾個小夥伴合作一首詩。

5、選派代表誦讀,給學生配上音樂。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不能僅局限於教材之內,而應凌駕於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這樣進行練說,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還進行了語言訓練,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他們將會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

五、品讀體會,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後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你感受到了什麼?

3、帶著這種感受齊讀最後一節。

作業設計:

1、為自己課堂中作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天的詩歌、畫面、歌曲等。

板書設計: 黃葉

蟋蟀

聽聽,秋的聲音 大雁

秋風

……

教後隨感:《聽聽,秋的聲音》是一篇現代詩,這篇課文語言精練優美,且富有韻味,很適合學生閱讀,但由於是詩歌,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了解詩歌的含義還有些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設計了五個環節:1、展開想像,游戲導入;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品讀想像,體會交流;4、仿寫詩歌,積淀語言;5、品讀體會,升華情感。通過這節課的引導,學生的體驗、感悟被充分激發。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展,有效地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人文素養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詩歌的同時激發了作詩的興趣,發展了他們的聽、說、讀、思、演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聽聽秋的聲音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箏琴碼的安裝方法 瀏覽:579
國外大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424
手上雞眼的圖片症狀和處理方法 瀏覽:70
梔子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瀏覽:604
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22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瀏覽:849
考科二坡道定點停車方法視頻 瀏覽:542
獨詞式標題選材常用方法 瀏覽:750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9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發 瀏覽:194
穿絲襪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0
簡單鍛煉方法視頻捂臉 瀏覽:274
如何喚醒孩子的方法 瀏覽:567
雙開雙控插座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704
gps手持測畝儀使用方法 瀏覽:152
有什麼方法可以安眠 瀏覽:215
種大蒜的視頻種植方法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