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崑曲的教學方法

崑曲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9 16:26:48

1.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台的 教案

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劇種,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京劇的雍容華美,崑曲的典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越劇的輕柔婉轉,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二、自主學習,預習反饋
戲曲的種類: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
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評彈、單弦、山東快書、山東琴書 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三、合作探究,落實目標

(一)昆劇
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漢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比較出名的有《桃花扇》、《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等。
欣賞《牡丹亭》選段。
(二)京劇
1、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此後,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徽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因為它是一種集歌唱、舞蹈、音樂、美術、文學等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所以被譽為「東方歌劇」
京劇的特色:
2、京劇表演講究唱、念、做、打並重,常用虛擬動作,重視情景交融,聲情並茂。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色。
紅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姦邪,油白狂傲,
黃狠灰貪,藍勇綠暴,
神佛精靈,金銀普照。
紅臉含褒義,代表忠勇,如關羽;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藍臉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竇爾敦;白臉含貶義,代表凶殲,如曹操;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3、展示臉譜
4、名家介紹
本世紀20年代京劇旦行先後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員: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各樹一幟,雄踞舞台。四大名旦在藝術上不斷進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獨門劇目陸續問世,蔚成流派。
5、京劇劇目
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家》等。6、京劇《蘇三起解》欣賞
(三)黃梅戲
1、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它是由民間山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深受各地人民群眾的喜愛。代表曲目有:《天仙配》、《女駙馬》等。
2、黃梅戲《女駙馬》選段欣賞
(四)豫劇
1、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是在河南地方小曲的基礎上,吸收秦腔、蒲州梆子等形成的新劇種,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流行於河南和鄰近各省。聲腔分豫東調、豫西調兩大流派。豫東調以開封、商丘為中心,男聲高亢,女聲活潑,擅長表演喜劇。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男聲蒼涼悲壯,女聲委婉纏綿,擅長表演悲劇。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
2、豫劇《花木蘭》選段欣賞
四、成功體驗,鞏固提升
戲曲知多少知識競答:
必答題:
第一組:1、享有「中國戲劇之母」雅稱的劇種是:
A、京劇 B、黃梅戲
C、昆劇D、二人轉
2、我國的戲曲劇種大約有多少種?
A、35種 B、36種
C、350種 D、360種
3黃梅戲發展壯大於哪?
A、湖北黃梅縣
B、安徽安慶
C、湖北安慶
D、安徽黃梅縣
第二組:1、昆劇迄今已有多少年歷史?
A、二百多年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2、善於表演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是京劇四大名旦中的哪一位?
A、梅蘭芳B、程硯秋
C、荀慧生D、尚小雲
3、下列哪一個不是1790年進京獻藝的安徽四大戲班之一?
A、三喜班 B、四喜班C、春台班 D、和春班
第三組:1、在京劇臉譜中,顏色不同,象徵人物的性格品質、命運也不同,下列代表褒義色彩的是:
A、藍臉B、紅臉
C、黑臉D、白臉
2、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哪一劇種?
A、京劇 B、豫劇
C、昆劇 D、越劇
3、戲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當:
A、旦 B、生C、凈D、丑
第四組:1、下列哪一項不是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
A、希臘的悲喜劇
B、印度的梵劇
C、俄羅斯的芭蕾劇
D、中國的戲曲
2、你設計一下,在京劇中扮演曹操,應選什麼色彩的臉譜:
A、紅臉 B、白臉
C、黑臉 D、黃臉
3、下列屬於東北二人轉曲目的是: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蘭》D、《回杯記》
搶答題:
1、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
2、我國現有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請你至少說出4種以上的劇種?
3、你能說出京劇旦角的四大流派嗎?
4、你知道表演吐火和變臉的是哪一個劇種嗎?
聽戲曲,說出曲名和劇種
湖南花鼓戲《手拉風箱》
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
越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京劇《紅燈記》選段

看圖片,模仿動作
五、過關檢測,發展延伸
學唱《唱臉譜》

2. 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與戲劇表演》第二單元《牡丹亭》(選段)崑曲優質課公開課教案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教案

《冼星海》教案【教學目標】(一)聆聽史詩性大型聲樂套曲《黃河大合唱》,感受豐富多彩的音樂情緒;(二)認識、了解音樂家冼星海的光輝一生,直到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近代音樂史上的貢獻;(三)學習、體驗大合唱的聲樂演唱形式,並欣賞作品《黃河大合唱》里相應樂章,增強對這些藝術形式表達的效果的了解;同時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課時】一課時【教學重難點】(一)通過對音樂的...

軟體大小: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2811:54:40《黃河大合唱》教學設計[高中音樂教案]

人音版高一音樂教學設計:《黃河大合唱》教學設計學科:音樂模塊名稱:音樂鑒賞年級:高一課時:一課時必修/選修:選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構想】《黃河大合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著名詩人光未然創作的大型聲樂套曲。它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因此,調動學生...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

提取碼:pari

3. 想學幾句崑曲,應該從哪裡學呢

長沙紫嵐崑曲俱樂部今天開幕。"崑曲是世界上最優雅的藝術,是所有戲曲之母。很多地方都有民樂俱樂部,但長沙沒有。" 苗毅說,創辦崑曲俱樂部是他50多年來的夢想,在過去的七八年裡,他一直在尋找崑曲愛好者。"我列印了紙條,在社區里張貼,逐一聯系戲迷。第一批學生就是這樣走到一起的"。

蘇州的崑曲班很多,有蘇州的暑期班,崑曲館有免費的崑曲講座(要查具體時間),還有一些老崑曲演員也在招收學員,如果你能離開長沙,且經濟實力允許,可以來蘇州,南京,昆都士省和上海-嘉定-瀏河的老師都很不錯


蘇州的昆博每周日9:00-11:00有免費的崑曲演唱。老師是退休演員蘇昆,青年牡丹亭的小蘭花總教頭,青年牡丹亭的首席歌手和閱讀指導毛偉志先生。如果你只能在網上學習,你可以了解一下昆明市邱彩萍老師的網上課程,更適合小白和初學者!如果你只是覺得好玩,想嘗嘗鮮,可以聽聽錄音,學學你喜歡的演員的唱法!如果你是想學,可以去聽聽。如果你想從頭學起,要做好准備,把它當做一門外語慢慢學!


4. 崑曲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崑曲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劇本、音樂、表演三個方面:
l、劇本:崑曲劇本採用了宋、元時代的雜劇傳奇的結構方式,每出大戲分很多摺子,每折戲自成單元,都有一個貫串在總的情節上相對完整的小段情節,它的許多單折戲可以獨立演出。
在文學語言上,它繼承了古代詩歌、唐詩、宋詞、元曲的優點和長處,採用了長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參差錯落、疏密相間,把漢語的音樂性發揮得非常充分,通過字調、韻律、句法結構,產生一種剛柔、長短輕重和諧的藝術效果,京劇則採用七言詩歌發展而來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數都是固定的。
崑曲直到現在還經常原封不動,演唱幾百年前作家的作品。
2、音樂:中國的戲曲音樂大致分成兩種結構形式,即曲牌體和板腔體。崑曲音樂呈曲牌體結構形式,有一千多個曲牌,崑曲的每出戲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轉細膩、吐字講究,有四聲、尖團之分,而京劇音樂是板腔體結構,它分為西皮二簧等幾個板式。崑曲唱腔沒有過門。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寬,如女聲要真假聲結合,難度非常大,京劇則每句都有過門,崑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而京劇主要是京胡。
3、表演:崑曲由於它的劇本和音樂的特點,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動作非常高,崑曲最大特點是載歌載舞,由於崑曲文詞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經常用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情,或者用動作來輔助對文詞的解釋,崑曲的舞蹈動作經過意象、變形和裝飾性的各種手法使動作非常優美。連綿不斷,但難度也非常大,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能一邊演唱、一邊舞蹈,京劇則是演唱時沒有大幅度的舞蹈動作,或舞蹈動作時,一般都不演唱,凡載歌載舞的劇目,一般都是演崑曲劇目,象《擋馬》、《鬧天宮》都是崑曲劇目,後來經過加工提高,也成為京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崑曲的表演非常細膩,每個行當都有不同特點,如旦角的嫵媚多姿,小生的儒雅瀟灑,花臉的粗獷豪放,武生武旦的剛健瀟灑,小丑的詼諧幽默。
崑曲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點:即慢、小、細、軟和雅。
所謂「慢」,是說崑曲的節奏緩慢,輕柔而婉折。崑曲擁有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發音吐字比較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它的曲調是傳統曲牌體,每出戲都由成套曲牌連綴而成。這既是當時緩慢的生活節奏以及人們的緩慢心理節奏在戲曲藝術上的反映,也是「水磨腔」格律特點和演唱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現象。
所謂「小」,是指崑曲可以在各類劇場的舞台上演唱,但它最宜於家宅的廳堂或花園亭榭上演唱,是典型的「紅氍毹藝術」。
所謂「細」,是指崑曲表演十分細膩。崑曲是一門集歌唱、舞蹈、道白、動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形式,它通過象徵虛擬性和程式化的歌舞動作表演故事,並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所謂「軟」,是指昆戲說的吳儂軟語,唱的是柔婉的「水磨調」,再加上擅演纏綿悱惻的文戲,自然給人以一種軟而香的感覺。
所謂「雅」,是指崑曲高雅、文雅、典雅和清雅的風格。崑曲,單單看劇本,就是一種美的享受,而許多唱詞其實就是婉約凄美的詩詞。是故,崑曲藝術被知音者比喻為蘭花。而崑曲藝術之「雅「,又是由它的慢、小、細、軟諸特色所決定的。

5. 中國崑曲的資料

崑曲的唱詞稱為「詞句體」,是對宋詞長短句的沿襲,無論從形式到實質,都完全可以與「唐詩宋詞元曲」媲美。

比如,《浣紗記》里,西施和范蠡的這一段對唱。平平仄仄的韻律,每一句末尾的押韻,都讓這唱詞讀來朗朗上口,很有幾分唐詩宋詞的味道。

比較不錯的幾本崑曲古籍資料參考:

《四聲猿.明徐渭撰.袁宏道評點.明萬曆四十二年鍾人傑刻本》

《四聲猿.4卷.明.徐渭撰.澄道人評.明末書坊大城齋刊本》

《重校古八義記.上下卷.四十二出.明.徐元撰.廣慶堂藏板.明萬曆時期陳邦泰校刊本》

《一笠庵四種曲.四種.八卷.清.李玉撰.寶研齋藏板.清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新刻出像音注商輅三元記.二卷.三十八折.明末金陵書坊富春堂刊本》

《青石山.10冊.闕名撰.清光緒3年鈔本.1877年》

《環翠堂新編出像獅吼記.上下卷.明汪廷訥撰.高士里藏板.明萬曆環翠堂刻本》

《紅拂記.四卷.明.張鳳翼撰.湯顯祖評.明末吳興凌玄洲校刻朱墨套印本》

《長命縷.二卷.明.梅鼎祚編.明崇禎時期刊本》


這類不錯的古代崑曲古籍資料一般不常見,像 古籍閣 收藏的歷代各種崑曲古籍都是非常珍版的,應該說目前最全面的崑曲資料集

崑曲,是世俗藝術中吸納上層文化最多的一個門類,崑曲的唱詞大都是由明清時期的上層文人創作完成的。

有史料顯示,明代進士及第而做官的劇作家多達28人。

科舉成績雖然並不能完全和文化水準等同,但這一現象從總體上還是反映了當時的中上層知識分子和崑曲創作活動的密切關系。

這些「進士」劇作家中,最著名的當屬湯顯祖和沈璟。

沈璟小湯顯祖3歲,考中進士的時間卻比他早9年。

才華橫溢的湯顯祖因為不肯敷衍當時的權臣張居正而屢考不過,直到張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才中了進士。

盡管人生的開局略微不同,湯沈二人最後卻殊途同歸。

他們都是大約在宦海沉浮了15年左右後,選擇辭官回鄉,醉心於崑曲創作。

湯顯祖作為劇作家的成就,無需多言。一部《牡丹亭》,就是中國古典戲劇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


沈璟精研音律,他對崑曲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曲詞的格律、常唱法上。

以湯顯祖為代表的這批文人劇作家,不僅創作劇本,而且長年與藝人們在一起,排戲演戲,於是,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全部都沉澱在了崑曲里。

比如:崑曲唱詞的典雅生動、意韻悠長;崑曲的編劇技法高超,能夠將主題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鋪陳開來;崑曲的唱腔婉轉清麗,一唱三嘆;崑曲的表演分工細密,舞姿抒情寫意……

文人參與崑曲創作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他們有能力從實踐活動中提煉總結出經驗,然後升華到理論高度,並記載呈現出來。

比如,湯顯祖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呂天成的《曲品》、王翼德的《曲律》,李漁的《閑情偶寄》,等等。

這一系列的理論成果,今天經由戲劇專家們梳理,轉化成了中國傳統戲劇學,指導著當代各個劇種的創作和發展。

所以,崑曲是百戲之母,這一點毋庸置疑。



6. 崑曲的語音

唱念語音為有入聲的中州韻,一些丑角的念白使用有翹舌音的蘇白。
崑曲唱念語音特點 分尖團音
和大多數戲曲一致,崑曲區分尖團音。精清從心邪母接細音的讀尖音,見溪群曉匣母接細音的讀團音。
如:細[si]、戲[ɕi]、七[tsʰiʔ]、氣[tɕʰi]、積[tsiʔ]、極[tɕiʔ]
翹舌音
和有翹舌音的吳語-蘇州話的發音方法一致,舌頭抵下齒齦,不捲舌。平翹分法和蘇州評彈略異。
蘇州話無捲舌音r[ɻ],崑曲按蘇州話文讀的發音,把日母字聲母讀為[ʐ],非吳語區的人容易聽成[ʃ],實為濁音。
輕唇音v
和吳語的文讀一致,崑曲所有微母字均讀v。
如:文[vən]、無[vu]、忘[vɑŋ]。
疑母ng
「我」等字保留疑母ng,讀[ŋo]。但崑曲疑母字數量遠遠少於蘇州話,且[ŋ]不能接[i]、[y]、[u]。
濁音
受蘇州話影響,崑曲少數字會保留濁音,但不成體系,無法與蘇州話完整的濁音體系相比。
其他
一些以、雲母字官話的聲母異化為r[ɻ],崑曲使用原音。
如:容蓉融榮[ioŋ] 保留入聲
和吳語一致,崑曲保留入聲,收喉塞尾,不區分韻尾。
如:七[tsʰiʔ]、積[tsiʔ]。
居魚韻
這些音在一部分吳語中,讀舌面音。在崑曲中讀翹舌音細音。
如:志[ʧʅ]、智[ʧi];楚[ʧʰu]、處[ʧʰy];笙[ʃəŋ]、聲[ʃiəŋ]。
東同韻
和蘇州話一致,風[fʊŋ]與東[tʊŋ]的韻母相同。
機微韻
如:非肥痱費妃[fi]
皆韻
如:皆街解戒介[ʨiai]、蟹懈鞋駭骸[ɕiai]、楷揩[ʨʰiai]、挨隘[iai]
梗韻
齶化讀[iəŋ]
如:更[ʨiəŋ]、坑[ʨʰiəŋ]、衡[ɕiəŋ]。
姑模韻
可以讀[u],也可以按蘇州口音,讀[ou]。
歌羅韻
歌羅韻韻母為[o]、[uo]
例:個[ko]≠過[kuo];何[ho]≠和[huo];羅[lo]≠螺[luo]。
其他
龍[liʊŋ]
官[kuon]≠關[kuan](同蘇州話);間[ʨian] ≠肩[ʨiɛn]

7. 崑曲的戲服有什麼特點與豫劇相比有什麼不同

崑曲有優美的線腔,以纏綿、溫柔、悠遠著稱。在演唱技巧上,注意聲音的控制,節奏和速度的起伏,注意吐字和返聲,完成伴奏音樂。崑曲表演的最大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舞結合巧妙和諧。崑曲是唱、跳、唱、跳等多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在漫長的戲曲表演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

以炫麗、對比的手法,將自然之美與裝飾、圖案和諧結合,構成了服飾對舞台人物性格、形象的表現力。而且還採用各種綢緞、棉麻織物等不同的刺綉工藝製作而成。崑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唱腔有很強的藝術性。崑曲表演使用鑼、鼓、弦、笛、簫、笙、琵琶等管弦樂樂器,並配以打擊樂器。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崑曲積累了大量的劇目。其中,影響較大且經常上演的劇目有王士禎的《馮明集》、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柯南集》、沈京的《俠客》等。還有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錯》、朱的《十五關》、孔的《桃花扇》、洪聖的《長生殿》以及其他著名的摺子戲,如《園中夢》、《陽關》、《三醉》、《秋江》。

8. 學崑曲、學昆笛究竟該如何「入門」——「音樂文...

——「音樂文學」與「文學音樂」的辯證關系王建農總有些人看完演出,會來找我聊,對我說「講不出你的昆笛演奏好在哪裡,就是感覺和別人吹的不太一樣,和演員配合的極其默契,讓人覺得舒服。」其實最根本的一點,我想是我對於崑曲「文學音樂」與「音樂文學」辯證關系的理解。 大多笛師在吹奏崑曲時,是和吹奏其他樂曲一樣,著重於音樂的節奏,旋律的高低、情感的起伏,套用了西洋樂中的強弱標記,這一點我並不完全贊同。所以說不懂或者不真正懂崑曲的昆笛演奏者只是在用心描繪音符,而真正懂崑曲的昆笛演奏家則是用音符描繪了文學和人生。這二者的分歧就在於崑曲屬於「文學音樂」和「音樂文學」的辯證關系中,也是「崑曲」真正的魅力所在。 「崑曲」之所以高雅,其關鍵就落在這個「曲」字上。我們一直以來把「曲」定義為是音樂,這個理解是有偏差的。「曲」當然與音樂有關,但「曲」也是和律詩、律詞一樣,和「文」密切聯系。 崑曲音樂的形成關乎於宮調、曲牌;關乎於唱詞的平上去入,關乎於四聲陰陽;換言之,作曲者即為填詞者,所填之詞限定了板眼節奏,又決定了音符旋律(譬如「懶畫眉」正格這樣律詞體文字,在韻處必下板等規律),而音符曲情又限定了文辭篩錄。故而崑曲的音樂和文學是互為勾連的。在相互的碰撞和牽制之下,滌盪出的崑曲,因而是「活的文學」和「會呼吸的音樂」。 所以說吹奏崑曲時,如果離棄了「文」,而只看簡譜音符,自我感覺的注重音樂旋律起伏、強弱,想來就很可笑了。那麼我的老師王正來先生一直強調崑曲的特點是「依字聲行腔」,這是崑曲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後一點。崑曲區別於現在流行歌曲就在於,崑曲是由文辭語音的四聲陰陽自然化為音樂的,是屬於依字聲行腔的「曲」的范疇;而「歌」是有固定旋律套各類不同平仄文字的。 所以我在拿起笛子的時候,我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在吹「曲」還是在吹「歌」?倘若我在演奏民樂,那麼我一定會和大多數笛師一樣,看著音樂譜,著重旋律起伏,輕重相攜,力求完美的聲音。但是如果我在吹崑曲時,我的眼前雖然放著音樂譜,但我更注意看音樂譜上的「崑曲唱詞」,看著這些「字」的四聲,我腦子自然就有了旋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演奏時大多看著演員,不看譜,不是我背會了樂譜,而是他們唱什麼字,根據這個字聲,我就能出來旋律。所以演員都說我伴奏襯的他們舒服,這不是因為我笛子水平有多高,而是因為我的昆笛伴奏是根據音樂文學走的,是「規矩」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各位愛好崑曲的曲友們,不要一下子就被忽悠進「看著工尺譜學唱」的怪圈,那和學唱歌有什麼兩樣?我勸大家靜下心來,「依字聲行腔」。學崑曲絕對不是看個視頻教學,或者上節課就學會的。我更希望大家靜心研習一些有價值的文字,認真琢磨好再開始。我也一定會不定期給大家寫些指導大家如何真正學崑曲的文章的。

閱讀全文

與崑曲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上雞眼的圖片症狀和處理方法 瀏覽:68
梔子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瀏覽:602
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20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瀏覽:847
考科二坡道定點停車方法視頻 瀏覽:540
獨詞式標題選材常用方法 瀏覽:748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9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發 瀏覽:194
穿絲襪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0
簡單鍛煉方法視頻捂臉 瀏覽:274
如何喚醒孩子的方法 瀏覽:567
雙開雙控插座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704
gps手持測畝儀使用方法 瀏覽:152
有什麼方法可以安眠 瀏覽:215
種大蒜的視頻種植方法 瀏覽:172
什麼樣的方法能瘦下來 瀏覽:431
蟲牙打洞治療方法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