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花樣游泳訓練,你知道什麼訓練技巧
花樣游泳運動員的適當訓練和力量訓練是預防同步損傷的兩種最佳方法。花樣游泳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必須是提高表現和肌肉功能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去健身房和舉重是不夠的,也不建議這樣做。此外,連續跑數英里對性能幾乎沒有影響。
最好為花樣游泳運動員進出泳池制定具體的力量訓練計劃,以獲得最佳效果。花樣游泳運動員的訓練是每天的要求,但並非每一天都是力量訓練日。他們必須將訓練分為泳池訓練、速度訓練、耐力、力量訓練和休息。
1. 深蹲
許多游泳者轉向深蹲以獲得強壯的膝蓋、股四頭肌和髖屈肌。做深蹲: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趾向外。伸直你的背部並蹲下。確保你坐回深蹲。永遠不要讓你的膝蓋在腳趾前向外伸出。保持它們對齊,蹲下直到大腿與地板平行,慢慢回到起始位置,做 3 組 10 到 15 次深蹲。
2. 橫向弓步
為了使弓步有效,游泳者必須小心不要偷懶。正確的形式對於防止常見的旱地弓步錯誤至關重要。它還可以幫助您增強腿部和膝蓋的力量,而不會引起疼痛,向前並降低臀部,直到您的前腿和後腿都受傷。膝蓋、臀部和腳踝都必須對齊,以避免對膝蓋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做弓步:站直身體挺直,肩膀放鬆,將前膝置於 90 度角。確保它不接觸地面,它必須與腳趾對齊,永遠不要向前伸出。將您的體重推過腳踝,推回起始位置。
② 自由泳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是怎麼樣的
自由泳由於限制性規則少, 以追求速度為基本准則, 對其游泳的姿勢等沒有過多要求。在自由泳專業訓練的實際中, 經過多年的國際國內的發展與提升, 以「爬泳」為基本姿勢的自由泳基本形成共識。然而, 通過對自由泳運動員的各種科學指數研究後發現, 自由泳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在其成績的發揮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而, 在加強其專項體能與一般體能訓練的同時, 也必須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 去提升其基本的穩定性。
③ 幾種有效的游泳訓練方法
游泳 ,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體的運動在水中前進的技能。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 游泳 訓練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持續訓練 :
游的距離較長,速度適中(太慢就不能本質性的激活有氧代謝系統)。提高人體有氧代謝能力,從而提高耐力。優點在於這種訓練方法適用於所有的人。
缺點:對於提高速度沒有多大作用,過程單調、枯燥。
任意變速訓練 :
這種訓練法是對持續訓練法的一種補充。通過快慢相間的游泳訓練,可以增強訓練的趣味性。也可以在相間的短時間的快速游中通過酵解過程獲得能量,從而提高持續速度。
例如:“梯形訓練法”——游一趟快的緊接著一趟慢的,再游兩趟快的緊跟兩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緊跟四趟滿的。該訓練法同樣適合於任何人。
間歇性訓練 :
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並且這個間歇階段的長短是通過測量運動員的心率來控制的。關鍵一點是,運動員要在尚未完全恢復體力時便開始下一組練習。在訓練中用不同的DIRT(Distance,Interval, Rest and Time)四個因素組合,達到不同效果。
分為兩類“慢速間歇性訓練”、“快速間歇性訓練”。休息時間與練習時間的比例大於1的為“快速間歇性訓練”,側重於持續速度的培養;反之為“慢速間歇性訓練”,發展耐力。
優點:對DIRT的調節,使得該訓練法適合於每個人;更具趣味性;使運動員承擔更大負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目標設定訓練 :
又叫做重復訓練法。按照規定的時間,多次重復某一距離的方法。間歇時間的控制要使呼吸和心率基本恢復。訓練強度高,但重復次數少。
目標設定訓練訓練強度很大,因此安排要分散,不要積勞成疾。
短沖訓練法 :
全力以最高速度訓練的方法。於目標設定訓練不同點在於短沖訓練法的距離更短一些(不超過25米),而且要全力游,練習之間的間歇要更常,呼吸和心率更要恢復到接近安靜時的水平。對於提高和改進快速技術是一種好方法。
例如:“梯形訓練法”——游一趟快的緊接著一趟慢的,再游兩趟快的緊跟兩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緊跟四趟滿的。該訓練法同樣適合於任何人。
游泳訓練之“水上力量訓練法”
游泳水上力量訓練法:
游泳運動員通過陸上力量訓練,可以使力量很快提高,但把它運用到水上,卻往往不是與陸上力量的提高成正比的。這是因為在陸上練習力量動作的肌電圖表明,沒有一個動作是與水上動作是完全相同的。另外,大量的力量練習往往使運動員感到肌肉僵硬,水感和動作的協調性下降,影響水上訓練的進行。更重要的一點是把陸上力量轉化到水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能否有一種方法,既能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又能直接運用到游泳中去呢?這就是水上力量訓練。
水上力量訓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負重遊,採用把器材縛到運動員身上以增加阻力的方法來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另外一種是牽引游,就是利用稍高於比賽的速度進行拖曳,以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和速率。水上力量訓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負重遊,採用把器材縛到運動員身上以增加阻力的方法來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另外一種是牽引游,就是利用稍高於比賽的速度進行拖曳,以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和速率。
負重遊:
(1) 劃手掌:劃手掌的大小要根據運動員本人力量的大小來選用,過大容易引起技術變形及肩部損傷。利用劃手掌進行練習除了可以發展運動員的專項力量,還可以利用它改進水下劃水技術。使用劃手掌進行練習時,只要沒有劃上水,阻力減小,運動員馬上會感覺到。當摘掉劃手掌繼續進行練習時,由於阻力突然減小,運動員會有一種手變輕及劃空的感覺。因此,使用劃手掌練習不宜過多,尤其是水感差的運動員,更應該慎用。在賽前也應盡量不用或少用劃手掌進行練習,這要根據運動員的個人習慣來決定。為了避免劃手掌練習的這一缺點,也可在劃手掌的手掌附著部位鑽一些孔洞,來保持手掌的對水感覺。
(2) 阻力褲:運動員在游泳衣褲外再穿上帶有若干個口袋的短褲,加大運動員游進時的阻力,以提高力量。有的女運動員穿兩件游泳衣進行訓練,對提高力量也有幫助。有時在賽前的准備活動時運動員也穿兩件游泳衣褲去做,比賽時改穿一件,會有一種身體變輕,游起來有勁的心理優勢。另外採用阻力打水板、劃手的阻力板、橡皮腳圈等等,都可以起到加大阻力提高運動員力量的效果。
(3)負重打腿游:採用穿鞋或戴腳蹼進行快速打水訓練,可以提高腿部的肌肉力量,發展心肺功能及動作速率。
牽引游:
(1)橡皮摶力牽引游:將橡皮拉力的一端固定在腰上,另一端系在池邊,長度約15米左右。當運動員游到一定程度時,橡皮拉力不能再被拉長,持續一定的時間,即可達到提高運動員力量的目的。
這種牽引游一般安排在課的結束部分,橡拉力的長度和持續時間要根據場地、器材及運動員本身的力量水平來定。橡皮拉力牽引游的不足之處就是越向前游時拉得越緊,當運動員力量不足時,就會破壞技術動作。因此,教練員對橡皮筋的牽拉長度及持續時間都要有明確的規定。
(2) 馬達牽引游:這是近年來開始使用的一種提高運動員爆發力和動作速率的一種方法。辦法是將繩子的一端系在運動員的腰上,另一端系在對邊池岸的馬達或教練員手中,以稍高於運動員最好成績的速度進行拖曳,運動員在繩子的牽引下奮力游泳。也可以用以下的方法進行練習。每兩人一組,一人系繩站在水下,一人握繩站在岸上,當運動員拖繩游到對岸轉身後,岸上的運動員就用力拖曳,牽引水中的運動員游進。
④ 蛙泳技術的訓練方法
蛙泳技術的訓練方法
蛙泳技術的訓練方法,在炎熱的夏天裡,很多人都喜歡去游泳,蛙泳是很多人學的一項游泳運動,下面請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關於 蛙泳技術的訓練方法的相關內容吧!
難嗎
蛙泳的掌握是屬於易學難精的。的方法很簡單,但是在游動的過程中阻力是很大的,那麼想要游的快就比較難了,所以別人常說的蛙泳難學其實就是難學精。
蛙泳有很多技術動作要學,腿的蹬夾動作,劃水伸臂挺髖,蛙泳的這些連貫動作都不好掌握。
其實學游泳的朋友一方面要看天賦,有人一入水便能自如地遊了,有人怎麼學都學不會,而且還產生了畏難情緒;另一方面得看自己的努力程度,一般是先學游的姿勢,後學換氣。
蛙泳訓練方法
一、身體姿勢練習
1、滑行
練習目的:掌握開始和結束時的.身體姿勢。
練習方法:做滑行的動作,讓整個身體俯卧於水面上,之後通過兩手臂進行前伸的動作,記住,在學習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身體姿勢的水平。
2、身體位置練習
練習目的:在蹬腿的推進力階段保持身體的流線型。
練習方法:兩臂前伸,蹬腿,保持流線型身體姿態;在蹬腿的推進力階段低頭。
3、抬頭流線型練習
練習目的:提高在呼吸階段時身體保持流線型的能力,提高蹬腿的爆發力。
練習方法:兩臂做前伸的姿勢,並且兩手交叉握住,開始蹬腿,過程中要保持身體的流線型姿態。注意在蹬腿時的頭部動作,即1/2低頭、1/2抬頭。
二、蛙泳腿練習
1、垂直蛙泳腿
練習目的:加強膝關節部位的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直立水中,兩臂位於體側,兩腿用蛙泳腿交替做踩水動作。
2、反蛙泳腿
練習目的:掌握正確的膝部姿勢。
練習方法:仰卧在水面,兩臂位於體側或前伸夾緊,兩腿做反蛙泳腿動作。
3、扶板蛙泳腿
練習目的:掌握正確的蛙泳蹬腿動作和節奏。
練習方法:俯卧,兩手抓住住扶板的上沿,蹬蛙泳腿;收腿時膝關節應在臀部的投影之內,腳後跟應快速的上抬收緊並更快速地蹬出;感覺蹬出的距離越長越好,要感覺水面在足背下面;蹬腿結束時,應將兩腳並攏。
4、水下流線型
練習目的:檢驗蹬腿效果,掌握呼吸控制。
練習方法:保持流線型姿勢,在水下身體成俯卧姿勢,做蛙泳腿;如果運動員蹬腿時過於朝下,則在蹬腿結束時會浮出水面。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檢測的練習。
乒乓球作為我們的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運動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乒乓球技術的掌握是需要大家長期訓練才可以的,那麼乒乓球技巧都怎樣練習呢?打乒乓球的好處及正手進攻技術又有哪些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正手進攻技術是選手們常用的一種乒乓球技術,它考驗了選手的靈敏度、步伐的變化、以及擊球的力度。下面就來具體講解。
1、開始姿勢:
兩臂保持一定的緊張自然向前伸直,與水面平行,身體成一直線。
2、抓水:
手臂先前伸,肩關節略內旋,兩手掌心略轉向斜下方,稍勾手腕,兩手分開向斜下
方壓水。
3、劃水:
兩臂分成40-45度角,手腕開始彎曲,這時兩臂兩手逐漸積極地做向側、下、後方屈 臂劃水。 在劃水中,前臂和上臂屈的角度,是不斷變化的,一般優秀運動員劃水主要階段時關節都屈成接近90度角。因為這個角度能發揮最大的力量,同時能很好地利用胸背部的大肌肉群。一般水平較低的運動員肘關節的角度較大劃臂時,手臂劃至兩臂夾角約成120度角時,即應連續過渡到向里做收手動作,劃水和收手時,手走的路線不應到肩的下後方,應在肩前下方。為了充分利用一切前進力量來提高速度,在進入劃水部位時,運動員應以較大的力量做劃水動作,以獲得前進的最 大速度。因此,運動員在劃水時,身體位置上升較高,這是合理現象。
4、收手:
收手是劃水階段的繼續,收手過程也能產生較大的前進作用力和上升力。將手臂做向里、向上收到頭前下方, 這時臂與肘幾乎同時做動作,收手時不應降低劃水速度,而是以更快速度來積極完成。收手時,不應強調兩肘向里夾的動作,這會削弱劃水力量。同時也應避免劃水路線過大。收手動作應有利於做快速向前伸手動作,而又不影響臂腿
動作協調配合。當手收至頭前下方時,兩手掌心是由向後轉向內、向上的姿勢,這時大
臂不應超過兩肩延長線為宜 在整個收手動作過程中,手的動作應積極的、快速的、圓
滑的來完成,收手結束時,肘關節低於手,大小臂成銳角。
5、伸臂:
從動作中可以看出,伸臂動作 是由伸直肘關節,肩關節來完成的。掌心由朝上逐漸
轉向下 力,同時向前伸出。 快速伸臂動作是現代蛙泳技術的特點之一,它緊密配合 腿
的動作,因此在伸臂的同時,肩要向前。不少運動員頭也 幾乎同時向前有"壓"的動作,
但必須注意向前伸臂動作中 不能有停頓現象。
總之,整個臂部動作的移動路線,無論是俯視或仰視都 是橢圓。
⑤ 游泳訓練時,如何快速提高訓練成果
每組30步,重復3次;休息10秒鍾,在水中快速奔跑,但盡量抬高膝蓋。在水中跑步就像在陸地上原地跑步一樣,但在水中原地跑步也要對抗阻力,所以這個動作會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改進技術需要反饋。最好的反饋之一是查看你的游泳視頻,看看你的動作,這比別人向你描述的更直接。試著讓其他人錄制他們自己的游泳視頻,提高他們的技能。游泳比大多數其他運動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僅僅呆在水裡就能燃燒卡路里。然而,一些游泳運動員認為他們可以吃垃圾食品,因為游泳會燃燒這些卡路里。然而,食物的質量會影響你在游泳池中的表現。
⑥ 花樣游泳運動員功能性體能訓練是怎麼樣的
花樣游泳運動將花樣游泳運動員的體能、技能進行了有效的整合, 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在3min左右的花樣游泳自選動作訓練過程中, 花樣游泳運動員需要進行多種動作姿態造型的展現, 而基於花樣游泳運動環境的特殊性, 對花樣游泳運動員的專項能力、有氧及無氧耐力、力量素質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⑦ 游泳訓練的基本方法
游泳 姿勢一般分為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自由泳速度最快,蛙泳姿勢比較優美,蝶泳爆發力最強,仰泳最省體力。下面是我整理的 游泳 訓練的基本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游泳訓練方法,以手段的組織形式劃分,可以分為持續訓練、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和短沖訓練法等等。如以能量代謝來劃分又可以分為有氧訓練方法和無氧訓練方法等,由完成形式來判別又有缺氧訓練法,以環境來區分又有高原訓練法。這些訓練方法是隨著運動技術水平的發展與提高,以及人們對訓練原理和生理機制的認識不斷深化而產生和發展的。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訓練的目的性越強,越需要我們對訓練方法進行更加准確分類才能更科學合理地確定訓練負荷。
一、游泳訓練方法的組成因素及其在游泳訓練中的特點
(一)練習的距離
(二)重復次數
(三)練習的強度
(四)間歇時間
(五)完成練習的方式
(六)間歇的形式
二、游泳訓練的基本方法
游泳訓練方法要求練習手段必須按一定的組織結構和形式進行組合,如首先根據訓練目的選擇距離、重復次數和強度,然後再確定用什麼方式—打腿、劃手或配合來完成。在保證強度完成的前提下,最後再決定用什麼方式促進機體的恢復以盡快地進人下一個練習,這就是練習手段的組合方式。當練習手段的形式確定後,還有一些細節的變化也會對練習的性質起到影響,例如是連續練習還是分組練習,是採用等速練習、加速練習還是變速練習等等,這些都是決定訓練方法組織結構的重要因素。
一)持續訓練法
持續訓練法是指不間斷地連續進行訓練的方法,它往往採用超過比賽距離(長距離或超長距離)、低於比賽速度,用勻速或變速來進行練習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來提高心臟功能和發展有氧耐力。
持續練習的時間較長,也就是一次連續練習的量比較大。由於強度不大,對機體刺激所產生的影響比較緩和,所以持續訓練法的訓練效果出現得較緩慢,但是比較穩定。
1.持續訓練法的構成因素
(1)距離:1500~3000米,甚至更長的距離。
(2)強度:中低強度,血乳酸2~4mmo1/L之間,心率130~150次/分,優秀運動員可達170次/分。
(3)方式:可採用勻速或變速的方式完成,可選擇爬泳或混合泳超長距離,較少採用其他泳式。
2.持續訓練法的運用
(1)持續訓練法在全年各訓練周期中都可以使用,只是所佔比例不同。
(2)採用無氧閡強度來完成持續訓練可有效地發展有氧耐力,如果強度過低,則事倍功半。
(3)由於採用距離較長,動作頻率較慢,為了消除中樞神經系統長時間接受單一刺激的不良影響,可在持續訓練結束後安排適當的短沖練習。
(4)在長游中注意抓好技術,避免壞的技術定型。
(二)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是指在某一組某一距離的反復游時,在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控制時間的間歇階段,間歇時間要以使運動員的心率部分地不是完全地恢復到正常狀態。
間歇訓練是提高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較好手段。在間歇訓練中,運動員往往帶著因訓練而引起的、未完全消除的疲勞和氧債堅持訓練,因而能有效地提高心臟機能和組織的氧利用率,對無氧能力也有良好的影響。在間歇時,心率雖有所下降,但呼吸、循環系統和收縮壓仍能維持較高水平,只是肌肉得到短暫休息。
間歇訓練一般多採用主項距離和短於主項距離。由於間歇訓練是將大於主項幾倍或幾十倍的距離分做若干段進行,段落短,可以提高強度,因此在相同時間內,它比持續訓練法能完成更大負荷量,可以提高運動員承擔負荷量的能力。
1.間歇訓練法的構成因素
(1)距離:主項距離或短於主項距離。
(2)重復次數或組數:較多,也可把較多的次數平均分為若干組。;
(3)強度:比賽成績的75%~95%,血乳酸3~12mmo1/L,心率130~180次以上/分。
(4)間歇時間:10~45秒,練習休息比1:1~1:20
(5)間歇時間的休息方式:組內靜止休息,組之間放鬆游。
(6)完成方式:任何方式。
2.間歇訓練法的運用
(1)慢速間歇。主要用於發展有氧能力,強度在75%~85%或無氧閡強度,間歇時間10~20秒。
(2)快速間歇。主要是有氧和無氧混合的訓練,發展專項耐力和力量耐力,對心臟和骨骼肌也都有益,強度85%~90%a,間歇時間20~45秒,或練習休息比1:1。
(3)改變間歇時間。距離不變,保持訓練強度,逐漸縮短間歇時間,或提高強度,延長間歇時間。
(4)變換距離。間歇訓練的距離不固定,可以由短到長或由長到短進行組合, (5)變換距離和間歇。距離不固定,間歇時間也不固定,隨著距離的變化,間歇時間也相應變化,完成強度也隨之變化。
(6)快慢交替游。距離固定,間歇時間固定,完成強度快慢交替。強度低時可計時也可不計時,主要目的是恢復。
(7)包干游。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距離和間歇,間歇時間隨完成成績變化。完成強度高可以多休息,完成強度低則少休息。這種方法便於集體訓練中運動員水平不一時使用,它便於發揮運動員的潛力;如果有了池邊大鍾,運動員也可以自己完成練習。
(8)負分段游。距離固定,間歇時間固定,逐步提高完成強度。
3.注意事項
(1)變動間歇訓練法中的某一因素,都會使訓練手段的性質發生變化。它既可以調節成為主要發展無氧供能系統(高能磷化物系統和乳酸系統),又可以調節成為主要發展有氧系統,還可以使三個系統得到均等的發展。
(2)間歇訓練的距離。多數研究者認為跑200-600米(大約為游泳50150米)是最好的距離,如果發展耐力,則以8001500米(大約為游泳200400米)為好。
(3)間歇訓練的重復次數。日本學者豐岡的研究表明,從200米跑x40次的實驗結果看,間歇時的攝氧量和每搏攝氧量下降是從第30次開始的,也就是說重復次數最多不超過30次。
(4)間歇時間。逐漸延長或縮短間歇,但以心率恢復不低於130次/分為宜。由於嚴格控制間歇,運動員在體力和呼吸尚未恢復的情況下繼續訓練,所以身體的反應較大,但也比較容易適應。
(5)間歇訓練對提高心臟功能具有見效快的特點,但它的提高是不穩定。 (6)間歇訓練後糖元耗盡程度比持續訓練大,大負荷後48小時才能恢復(持續訓練後24小時即可恢復正常),不會造成糖元不足。因此,發展有氧耐力,必須把間歇訓練法和持續訓練法結合起來使用。
(7)使用間歇訓練法加大負荷時,密度應由小到大,數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應先增加數量,再加大密度,然後再提高強度,循序漸進地進行。
(三)重復訓練法
重復訓練法是指按規定的時間,多次重復某一距離的方法,間歇時間的控制應使呼吸和心率基本恢復。它的目的是發展速度、速度耐力、肌肉力量,還可以培養比賽速率,學習分配體力,感受比賽技術,增加 經驗 。
重復訓練是以強度為中』合的訓練方法,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的轉換、大腦皮層與肌肉的協調能力要求較高。運用重復訓練法可以提高無氧酵解的供能能力和對乳酸的緩沖能力、耐受乳酸的能力,使無氧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採用50米以下的距離進行重復訓練,則主要是發展肌肉力量和速度;採用較長距離的重復游(75400米),主要是發展速度耐力。
⑧ 自由泳技術訓練手段與方法分別是什麼
解決水中阻力問題永遠都是第一位,增加阻力才能獲得有效的推動力,平常加強身體柔韌性練習,加強身體的力量練習。
⑨ 游泳需要怎麼訓練
游泳的五種訓練方法
1.持續訓練:氧化作用,耐力
2.任意變速訓練:氧化作用和一部分酵解過程,耐力、持續速度
3.間歇性訓練:氧化作用和酵解過程,耐力、持續速度
4.目標設定訓練:酵解過程、磷酸肌酸、一部分氧化作用,持續速度、肌肉力量、耐力
5.短沖訓練:磷酸肌酸、酵解過程,爆發速度、肌肉力量
持續訓練
游的距離較長,速度適中(太慢就不能本質性的激活有氧代謝系統)。提高人體有氧代謝能力,從而提高耐力。
優點:這種訓練方法適用於所有的人。
缺點:對於提高速度沒有多大作用,過程單調、枯燥。
任意變速訓練
這種訓練法是對持續訓練法的一種補充。通過快慢相間的游泳訓練,可以增強訓練的趣味性。也可以在相間的短時間的快速游中通過酵解過程獲得能量,從而提高持續速度。
例如:「梯形訓練法」——游一趟快的緊接著一趟慢的,再游兩趟快的緊跟兩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緊跟四趟慢的。該訓練法同樣適合於任何人。
間歇性訓練
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並且這個間歇階段的長短是通過測量運動員的心率來控制的。關鍵一點是,運動員要在尚未完全恢復體力時便開始下一組練習。
在訓練中用不同的DIRT(Distance距離, Interval間隔, Rest休息 and Time時間)四個因素組合,達到不同效果。
分為兩類「慢速間歇性訓練」、「快速間歇性訓練」。休息時間與練習時間的比例大於1的為「快速間歇性訓練」,側重於持續速度的培養;反之為「慢速間歇性訓練」,發展耐力。
優點:對DIRT的調節,使得該訓練法適合於每個人;更具趣味性;使運動員承擔更大負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目標設定訓練
又叫做重復訓練法。按照規定的時間,多次重復某一距離的方法。間歇時間的控制要使呼吸和心率基本恢復。訓練強度高,但重復次數少。
注意:目標設定訓練訓練強度很大,因此安排要分散,不要積勞成疾。
短沖訓練法
全力以最高速度訓練的方法。與目標設定訓練不同點在於短沖訓練法的距離更短一些(不超過25米),而且要全力游,練習之間的間歇要更長,呼吸和心率更要恢復到接近安靜時的水平。對於提高和改進快速技術是一種好方法。
可以用「梯形訓練法」——游一趟快的緊接著一趟慢的,再游兩趟快的緊跟兩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緊跟四趟滿的。該訓練法同樣適合於任何人。
⑩ 專業的游泳運動員怎麼訓練
專業的游泳運動員怎麼訓練:
柔韌性是除了力量、耐力之外的三大身體素質之一,柔韌性訓練不僅應局限在在泳前和泳後,也應貫穿於每天。柔韌牽拉練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關節的活動幅度,從而延長劃水路線,減少移臂或打腿時身體的擺動,減少肌肉內的阻力,降低能量消耗,提高游速。
1、流線型伸展牽拉
這是常見的一種伸展肩、背和上肢的牽拉方法,可幫助運動員在游進中形成良好的流線型姿勢。
方法是兩手重疊,兩臂緊夾耳朵,收腹緊臀,腳尖踮起,形成一個「火箭」的形狀。每次伸展20秒左右,至少做2組。還可以配合身體向兩側傾斜,伸展體側的肌肉。也可雙人牽拉,一人在身後向前推背部,向後拉腕部,增大牽拉的力度。
2、胸前拉肘
用來牽拉上背部、肩部和上臂。將一臂平放胸前,用另一手向後牽拉其肘部,應感覺到上背部、肩部(三角肌)和上臂(肱三頭肌)被拉長。
游泳運動員提高成績的關鍵訓練環節
3、用來牽拉肱三頭肌
將一臂上舉在頭後側,用另一手向下拉其肘部。手臂有兩種位置,一種是前臂和手向下,使上臂和前臂形成一個銳角;另一種是前臂和手指向一側,上臂和前臂形成一個直角。
4、俯背壓肩
用來伸展肩部和背部的肌肉。雙手扶牆或肋木,也可兩人搭肩,向下壓肩背部。動作緩慢,逐漸加力,壓8~10次後,固定在一個位置幾秒鍾。
5、反臂壓肩
用來牽拉肩關節。可用手扶牆或反握肋木,身體向下墜,將肩關節伸展。如果肩靈活性差,開始時兩手可分開寬一些,逐漸收窄。
6、單臂扶牆牽拉
用來牽拉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二頭肌,手分別放在後上、後和後下方,身體向牆壁方向壓。手的位置不同,牽拉的肌肉也不相同。
7、繩過肩
用來牽拉肩關節。用兩手抓一根繩子或一條毛巾,開始時兩手的距離可以寬一些,兩臂向後繞環過肩,再緩緩從後繞回前面。兩手的距離應逐漸減小。每次練習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