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聽力檢查什麼方法

聽力檢查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9 05:50:06

A. 聽力怎麼檢查

醫院採用聲音振動棒來檢測一個人的聽力。

B. 如何檢查聽力

聽力改變是耳部疾病或其他全身疾病在耳部的表現。聽力下降時,往往伴隨有其他的症狀,所以在檢查聽力時,不能忽視對其他體征的檢查。單從聽力學檢查的角度來說,可分為兩大類,即主觀聽力檢查和客觀聽力檢查。主觀聽力檢查是指在聽力檢測過程中,需要被檢查者的配合,如純音聽閾測聽、言語測聽等。客觀聽力檢查是指在聽力檢測過程中,不需要被檢查者的合作,通過儀器記錄各種指標,來評價聽力情況。 一般的檢查程序是:首先檢查外耳道及鼓膜,常規作純音測聽檢查,評價聽閾情況。作聲阻抗測聽檢查,評價鼓室功能。必要時作腦干電反應測聽,評價耳蝸、聽神經及中樞的傳導功能。作語言測聽,評價對聲音的分辨能力。還有一些其他的測聽方法,用於判斷聽力損傷的部位和性質。總之,聽力檢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多種方法配合,才能得出准確的診斷。 (劉志明 )

C. 聽力怎麼測試

分為主觀測聽(如音叉檢查、純音聽力計檢查、言語測聽)和客觀測聽(聲導抗、耳聲發射、聽覺誘發電位)兩大類。

1. 純音聽閾測聽

純音聽閾測聽簡稱電測聽,是利用電聲學原理,產生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通過分別測試受檢耳的各頻率聽閾強度,以判斷耳聾的程度和類型,以及病變部位。

純音聽閾測聽是臨床聽力檢查中是一種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較准確、最常用方法。因屬於主觀測聽法,它的測試結果准確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測試環境、測試者的配合程度、聽力計的校準、檢查者的操作、外耳道情況等。

2. 聲導抗測試法

聲導抗測試是通過測量中耳聲阻抗的變化,記錄後為分析中耳病變提供客觀的依據。檢查儀器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結果客觀,有較高的准確性,是臨床聽力診斷常規檢查方法之一,其測試包括鼓室聲導抗、聲反射及咽鼓管的功能測試。

它主要用於:判別耳聾性質、耳聾病變部位(如耳蝸性病變、蝸後性病變)、鑒別非器質性聾、為蝸後聽覺通路及腦干疾病提供診斷參考;對周圍性面癱進行定位診斷和預後預測,以及對重症肌無力作輔助診斷及療效評估等。

3. 聽性腦干反應測聽(ABR)

是檢測聲刺激誘發的腦干生物電反應,由數個波組成,又稱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反映耳蝸至腦干相關結構的功能狀況,凡是累及聽通道的任何病變或損傷都會影響BAEP。通過測量波形、波幅和潛伏期,能客觀敏感地反映腦乾的功能和聽力受損的程度。

臨床主要用於:判定高頻聽閾、新生兒和嬰幼兒聽力篩查、鑒別器質性與功能性聾、診斷橋小腦角佔位病變等;對聽神經病、多發性硬化症、腦干膠質瘤、腦外傷、昏迷、腦癱瘓、腦死亡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定位與治療選擇、結果判斷等,可提供有價值的客觀資料。

4. 耳聲發射

耳聲發射是產生於耳蝸並可在外耳道記錄到的聲能。

耳聲發射據其有無外界聲刺激分為自發性耳聲發射(SOAE)和誘發性耳聲發射(EOAE)。後者按刺激的類型分為瞬態誘發耳聲發射(TEOAE)、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和頻率刺激耳聲發射(SFOAE)三種。耳聲發射與內耳功能密切有關,任何損害耳蝸外毛細胞功能的因素使聽力損害超過40dBHL時,都能導致耳聲發射明顯減弱或消失。這是耳聲發射作為聽力篩查方法的理論基礎。耳聲發射檢測具有客觀、簡便、無創、靈敏等優點。

D. 嬰幼兒聽力檢查有哪些方法

由於嬰幼兒年齡較小,配合能力和程度有限,因此對其進行聽力篩查主要選擇不需要孩子配合但又可以反映其目前聽力的大致情況的聽力學電生理測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測試:
1.鼓室圖/聲鐙骨肌反射
用於評估嬰幼兒中耳功能以及聲鐙骨肌反射弧通路的狀況。推薦臨床上對年齡小於6個月的嬰兒使用1000Hz探測聲進行鼓室圖測試,而對年齡超過6個月的嬰幼兒則可使用常規226Hz探測聲進行鼓室圖測試。此外,一般還建議使用1000Hz和2000Hz探測聲對小於6個月的嬰兒進行同側聲鐙骨肌反射閾值測試。
2.耳聲發射測試(OAE)
主要用於測試從外耳、中耳到內耳外毛細胞的聽覺通路功能狀況。
3.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
AABR的整個測試過程高度自動化。測試儀器按照設計的標准程序收集測試數據同時根據事先設置好的結果判別標准對收集的數據自動進行分析,最後得出嬰幼兒是否通過該項測試的結論。主要用於從外耳、中耳、內耳到聽神經的聽覺通路功能狀況。

E. 聽力檢查的步驟

(1)
語音測試
在長於6m以上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地面劃出距離標志,患者立於距檢查者6m處,但身體不能距牆壁太近,以免產生聲音干擾。受檢耳朝向檢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並閉眼,以免看到檢查者的口唇動作影響檢查的准確性,檢查者利用氣道內殘留空氣先發出1-2個音節的詞彙,囑患者重復說出聽得詞彙,應注意每次發音力量應一致,詞彙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並用,發音準確、清晰。

(2)
表測試
患者坐位、閉目,用手指塞緊非檢查側耳道口,檢查者立於患者身後,先使患者熟悉檢查的表聲後,將秒錶於外耳道平面線上,由遠而近反復測驗其剛能聽到表聲離耳的距離。記錄方法以受檢耳聽距(cm)/該表標准聽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3)
耳語檢查法
在長6m的靜室內進行。以耳語強度說出常用詞彙,記錄受試耳可以聽清的距離並與正常耳比較(受試耳聽距/正常耳聽距)。

(4)
音叉檢查法
音叉放於距耳道口約1cm處,聽得者為「氣導」;置於顱骨上聽得者為「骨導」。是鑒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

(5)
純音聽閾測試包括氣導和骨導測試。氣導測試先從1KHz開始,病人聽到聲音後,每5dB一檔地逐檔下降,直至聽不到時為止,然後再逐檔增加聲強(每檔升5dB),如此反復測試,直至測到確切聽閾為止。再以同樣方法依次測試其他頻率的聽閾。檢查時應注意用間斷音,以免發生聽覺疲勞。骨導測試的操作方法與氣導測試相同。

(6)
電反應測聽利用疊加平均技術記錄聽覺系統聲誘發電位,判斷聽覺系統功能狀態,分析耳科和神經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於臨床的主要有耳蝸電圖、聽性腦干反應和中潛伏期反應。
(7)
耳聲發射檢查臨床建議使用誘發性OAE中的瞬態聲誘發耳聲發射(TEOAE)和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可應用誘發性耳聲發射進行新生兒的聽力篩選,簡便、快速,有肯定OAE反應者可判為外周聽力正常;與聽覺誘發電位檢查結合可鑒別耳蝸性和蝸後性聽覺系統病變。
(8)
聲阻抗測聽其基本測試項目有:鼓膜平面靜態聲順值測定、鼓室圖和鐙骨肌反射測試。

F. 常見的客觀聽力檢查方法有哪些

聽力檢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耳語檢查法

耳語檢查就是讓患者在長達6M的室內進行檢測的。讓患者說出常用的詞彙,記錄自己可以清楚聽到的舉例,然後與正常耳聽進行比較。

2、表聲檢查法

這里的表聲檢查一般是使用秒錶,記錄患者所能聽到的表聲的舉例,然後與正常耳聽的距離進行比較。

3、純音測聽法

這種方法是對聽力有所損傷的患者進行骨導和氣導,以便於區別患者的損失性質。通常對患者進行骨導測試的時候會對另外一側進行掩蔽。而對患者進行氣導檢測的時候,對兩個耳朵耳聽閾差超過40dB的話,要在健側增加掩蔽。

4、阻抗測聽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測試中耳功能,包含了鼓室圖、鼓膜平面靜態聲順值測定、鐙骨肌反射這幾個測試項目。

5、音叉檢查法

音叉一般是放在距離患者耳道口大概1厘米的地方,聽得到的話是「氣導」;放在顱骨上聽得見的話就是「骨導」。

如果經過語音檢測法聽到的舉例縮短到了4M左右,表示患者有輕度耳聾,如果在1M,是中度耳聾,如果小於1M則表示患者患較嚴重的耳聾。

聽力障礙的情況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有的是因為身體某些原因的短暫性影響聽力,例如,患腮腺炎患者有可能會影響聽力,待到腮腺炎治好後,聽力會自行恢復。而有的聽力受損是比較嚴重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看看聽力有什麼異常,並及時就診。

G. 聽力不好怎樣檢測聽力呢

聽力測試的目的是了解聽力損失的程度、性質及病變的部位。檢查方法甚多,一類是觀察患者主觀判斷後作出的反應,稱主觀測聽法,如耳語檢查、秒錶檢查、音叉檢查、聽力計檢查等,但
此法常可因年齡過小、精神心理狀態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響正確的測聽結論。另一類是不需要患者對聲刺激做出主觀判斷反應,可以客觀地測定聽功能情況,稱客觀測聽法,其結果較精確可靠,有以下幾種:
①通過觀察聲刺激引起的非條件反射來了解聽力(如瞬目、轉頭、肢體活動等);
②通過建立條件反射或習慣反應來檢查聽力(如皮膚電阻測聽、西洋鏡測聽等);
③利用生物物理學方法檢查聽力(如聲阻抗-導納測聽);
④利用神經生物學方法檢查聽力(如耳蝸電圖、聽性腦干反應)。
常規的聽力測試方法:
⒈純音測聽。根據大夫的簡單指導戴上耳機雙耳輪流聽高低頻率不同的聲音,一般10分鍾左右;
⒉聲導抗。塞個耳塞,測試一下就行,簡單、很快。
檢查前需將耳道內的耵聹清理干凈。

H. 怎麼樣測試聽力測的准確嗎

測聽力方法包括兩大類,依據是否需要患者配合進行分類,包括主觀聽力檢查,需要患者反應,客觀聽力檢查,無需患者反應,具體內容如下:

一、主觀檢查:應用較多,具體包括,1、耳語法:初測聽力,一般讓患者站在較遠地方,如3-5m,不讓患者看到醫生說話,需要耳語,觀察患者能否聽到,初測一般站得越遠能聽到,說明聽力越好。2、音叉試驗:醫生在診室時,初測患者聽力,通過音叉檢查判斷是單耳聾、雙耳聾、傳導性耳聾、感應性耳聾、混合性耳聾,音叉比耳語測聽准確,種類也較多。3、純音測聽器:在醫院聽力室檢查,既能定量也能定性;

二、客觀檢查:使用的機器費用較貴,包括聲導抗或耳聲發射、聽覺、腦干反應,判斷患者聽力。

I. 怎樣檢查聽力

分為主觀測聽(如音叉檢查、純音聽力計檢查、言語測聽)和客觀測聽(聲導抗、耳聲發射、聽覺誘發電位)兩大類。
1. 純音聽閾測聽
純音聽閾測聽簡稱電測聽,是利用電聲學原理,產生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通過分別測試受檢耳的各頻率聽閾強度,以判斷耳聾的程度和類型,以及病變部位。
純音聽閾測聽是臨床聽力檢查中是一種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較准確、最常用方法。因屬於主觀測聽法,它的測試結果准確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測試環境、測試者的配合程度、聽力計的校準、檢查者的操作、外耳道情況等。
2. 聲導抗測試法
聲導抗測試是通過測量中耳聲阻抗的變化,記錄後為分析中耳病變提供客觀的依據。檢查儀器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結果客觀,有較高的准確性,是臨床聽力診斷常規檢查方法之一,其測試包括鼓室聲導抗、聲反射及咽鼓管的功能測試。
它主要用於:判別耳聾性質、耳聾病變部位(如耳蝸性病變、蝸後性病變)、鑒別非器質性聾、為蝸後聽覺通路及腦干疾病提供診斷參考;對周圍性面癱進行定位診斷和預後預測,以及對重症肌無力作輔助診斷及療效評估等。
3. 聽性腦干反應測聽(ABR)
是檢測聲刺激誘發的腦干生物電反應,由數個波組成,又稱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反映耳蝸至腦干相關結構的功能狀況,凡是累及聽通道的任何病變或損傷都會影響BAEP。通過測量波形、波幅和潛伏期,能客觀敏感地反映腦乾的功能和聽力受損的程度。
臨床主要用於:判定高頻聽閾、新生兒和嬰幼兒聽力篩查、鑒別器質性與功能性聾、診斷橋小腦角佔位病變等;對聽神經病、多發性硬化症、腦干膠質瘤、腦外傷、昏迷、腦癱瘓、腦死亡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定位與治療選擇、結果判斷等,可提供有價值的客觀資料。
4. 耳聲發射
耳聲發射是產生於耳蝸並可在外耳道記錄到的聲能。
耳聲發射據其有無外界聲刺激分為自發性耳聲發射(SOAE)和誘發性耳聲發射(EOAE)。後者按刺激的類型分為瞬態誘發耳聲發射(TEOAE)、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和頻率刺激耳聲發射(SFOAE)三種。耳聲發射與內耳功能密切有關,任何損害耳蝸外毛細胞功能的因素使聽力損害超過40dBHL時,都能導致耳聲發射明顯減弱或消失。這是耳聲發射作為聽力篩查方法的理論基礎。耳聲發射檢測具有客觀、簡便、無創、靈敏等優點。
臨床應用:嬰幼兒聽力篩查、耳蝸性聾(如葯物中毒性聾,雜訊性聾,梅尼埃病等)的早期定量診斷、耳蝸性聾和蝸後性聾的鑒別診斷、蝸後聽覺通路病變的判斷。

J. 聽力測試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可以到醫院做純音測聽,都是收費的。也可到專業驗配中心,一般測聽力都是免費,而且還有免費電耳窺鏡鼓膜成像。

閱讀全文

與聽力檢查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7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7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發 瀏覽:194
穿絲襪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0
簡單鍛煉方法視頻捂臉 瀏覽:274
如何喚醒孩子的方法 瀏覽:567
雙開雙控插座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704
gps手持測畝儀使用方法 瀏覽:152
有什麼方法可以安眠 瀏覽:215
種大蒜的視頻種植方法 瀏覽:172
什麼樣的方法能瘦下來 瀏覽:429
蟲牙打洞治療方法 瀏覽:889
糖尿病檢測方法題 瀏覽:528
2012年汾酒鑒定方法及技巧 瀏覽:119
如何自己製作竹子的方法 瀏覽:854
面部混合痣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361
中種發酵方法和技巧 瀏覽:407
中學生物教學方法ppt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