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識字教學的激趣方法研究

識字教學的激趣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28 16:48:26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課題研究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識字、寫字是教學的重點,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實現識字教學的目標,而且能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擴大小學生的識字量,為他們的閱讀、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實踐證明,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積極地把各種教學方法巧妙地融合起來,就可以激發小學生識字的興趣與慾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主動參與,使他們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可以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不斷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切實落實識字教學的目標。那麼,如何培養低級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思考與嘗試。
一、採用多種形式,激發識字興趣,培養識字習慣
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識字檔案袋」,製作「識字卡片」,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開學初,我就建議每位同學建立一個「識字檔案袋」,把每天新認的字做成卡片,收集到檔案袋中。課堂上,我讓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一邊擺,一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組織下,組員開火車領讀字卡,可找出難認的字拿在手裡或擺在一旁,再認讀。考――同桌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別人學,別人不會的想辦法教;收――學生自己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通過這樣的學習,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識字活動中,在互幫互助、互談互考中認會生字。
生字卡片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還是常見的,最近在一節識字課堂教學上看到老師採用的就是識字卡片的方法。老師所講的內容是《動物樂園》。第一次出現生字卡片時是在生字集體認讀後,老師要求學生拿出自製卡片,同桌互相認讀,同學之間饒有興趣地你舉卡片我讀、我舉卡片你讀,各自給對方當小老師;緊接著第二次出現卡片:學生看著卡片「開火車」輪流讀;接著第三次:老師手中拿著自製的較大一些字體的生字卡片,找學生到黑板前把卡片與對應的動物圖片粘貼起來,下面的同學當小裁判,看誰找得又對又快,找完後又拿著教鞭當小老師領著所有同學認讀;緊接著第四次出現卡片:做「對字游戲」,鞏固生字詞。老師讓學生把手中的識字卡片准備好,老師指哪個字,學生快速地找到那個字,並讀出字音,再讀詞,依次把所學的幾個字讀完,再對學過的字進行結構歸類,這樣既鞏固了生字詞,又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應該說這位老師巧妙地利用識字卡片,靈活高效的識字手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低年級以大量識字為主提前閱讀這一目標的要求下,不少老師忽視了識字卡片的作用,本節課當卡片被較好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我的眼前為之一亮。卡片運用得自如、恰當、信手拈來,既省時又高效,這與時下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一支粉筆、一張嘴不停地說字音,強調字形,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老師覺得做卡片比較費時,不愛運用,殊不知多好的教學資源被浪費了。
低年級的識字卡片既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又可以在課余時間運用,運用得當,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課下可組織學生自製識字卡片,老師可做示範,讓學生明確要求:卡片紙張由老師提供,生字分兩種。一是本冊教材中的所有一、二類字,另一種是本冊教材中所沒有的生字,生字不重復(每一個生字的部首都由紅色書寫,其餘部分由黑色書寫。);卡片正面是生字,背面是拼音及兩個生詞。課上涉及哪一課就把哪一課生字的卡片准備好,教完每課生字,有些同學不會讀或不會組詞,寫不出部首,就拿出識字卡片讓他們自己讀一讀、講一講、擺一擺,這樣字詞在他們的頭腦中反復再現,增強了記憶,收到了較好的識字效果。
課余時間可以復習其他教材中的生字,讓小學生互當小老師,由會的教不會的,會的同學出示字卡,不會的就跟著讀音、說結構、組詞。也可以讓同學之間互換卡片,把自己會的而別人不會的互相交換……先同桌互換,再小組內互換,最後全班互換。等所有生字都認下來後,再把自己的卡片收回。周而復始,每月進行一次月評,根據識字量獎勵相應的小紅花。一學期下來,看誰教得多誰認得多,由老師選出幾個識字量最多的學生,對其餘學生進行卡片抽測,所有學生按認字的量獲取相應紅花獎勵。每月進行一次月評,最後每學期再進行總評,選出識字小能手,頒發「識字小能手獎」。
期末復習時,生字卡片的作用更大,老師引導學生把本學期所認識的部首相同的字卡放一起,分為一類,把全部生字按部首分類讀一讀,寫一寫,這樣一學期結束了,學生能清晰地儲存學過的生字詞。此外,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生字生詞卡片自學字詞,因為一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拼音、筆畫、偏旁部首及獨體字,有了生字卡的提示,學生就能練習讀准字音,認清紅、黑色的偏旁和另一邊是什麼,合起來是什麼字,既能鞏固學過的生字詞,又能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
還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識字競賽。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識字成果的願望。可以不定期舉辦「聽寫比賽」、「讀書比賽」等各種識字競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原本枯燥的識字活動充滿生機。
二、轉變學習方式,體驗識字樂趣,培養識字能力
1.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在識字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與生活中的課程資源結合起來,讓識字學習無處不在,處處成為識字的課堂、識字的場所。如利用電視廣告、街頭標語識字、馬路標識及市場、商店等適時對孩子進行識字學習,這不僅能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識字,提高學習興趣,更能使孩子對新字的掌握既快又牢固。
生活與識字結合,創造性識字指導學生識字,如能將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識字有機結合,既能豐富學生體驗,又能深化學生認識[3]。例如教學漢字「春」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重用已有生活經驗逐步展開,首先想到一年四季中的「春天」,「春天」里的「春風」、「春雨」,然後加深理解,用「春」字說話,想到「春」字的古詩「春曉」,最後交流「春」還有哪些意思和用法。這樣,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不僅對「春」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對識字產生了濃厚興趣。 2.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課堂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在課堂上,我注重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提高識字能力。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識字比一比》一課時,一上課,我便在黑板上畫出一座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登山,要上山頂。可不容易,要「會識字」、「能讀文」、「寫好字」,有信心拿到山頂的紅旗嗎?這個情境的創設,把枯燥的識字變成了極富挑戰的競賽活動。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投入,會識字、能讀文,體驗到了競爭的樂趣,自然達到了良好效果。
3.引導學生按規律識字。在引導學生識字時,我經常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教學。如教學形聲字「情、晴、請、睛」時,讓孩子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利用形旁推測字意――「情」和心有關,所以是豎心旁;「晴」,有太陽的天氣是晴天,所以有日字旁;「請」是一種文明語言象徵,所以用言字旁;「睛」目就是眼睛,所以有目字旁。在識字教學中,結合具體的字自然滲透字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另外,我注意給學生留有自由識字的空間,經常引導學生說說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是否有更好的記字方法,以激活學生思維,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
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識字才是高質量的識字,才能使學生對識字產生深厚興趣。教師一定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最佳識字效果。
童心純真,童趣無邪。在識字教學中,只要我們能認真鑽研,用心琢磨,就一定會讓枯燥的漢字變得簡單易學,就一定會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樂趣,就一定會找到一條符合兒童學習規律的高效識字之路。
總之,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擴大低年級的識字量,引導學生提前閱讀,已成為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老師往往從主觀願望出發,無視學生的學習需要,把學生當做識字的容器,任意進行「灌輸」、「注入」,致使一些學生對識字感到厭煩。《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可以讓小學生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更快樂。

⑵ 識字教學激趣方法的研究內容

識字教學優秀教案範本
1、認識「初、眉」等十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願望,能在積累諺語的同時增長知識。
教學重點:
識字,培養積累諺語的願望
教學准備:
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諺語,它不僅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而且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現在我們就來學幾個。
二、初讀諺語,認識生字
1、小聲地講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勾畫出來。
2、進入識字通:「我會認」、「我會猜」學生自由讀、認生字。
3、反饋識字:
(1)生詞中認讀:開火車讀、賽讀等形式。
(2)去拼音,指名認讀,並組詞。進入識字通:「我會組」
(3)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4)游戲:拍手識字
三、朗讀感悟
1、教師應從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學生了解科文。
(1)、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陽從什麼地方升起?
(2)、誰能說說大雁排著隊往南飛,天氣要怎麼樣了?
2、請大家讀讀課文,看誰能從課文中找到寫太陽升起和大雁南飛的句子。
教師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讀讀、想想、說說:讀了諺語你知道了什麼?
3、學生用讀讀、想想、說說的方法,合作學習,理解其它諺語。
(1)要求學生輕聲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1、讀一讀諺語句子。
2、想想、說說我知道了什麼。
(3)全班交流。
四、試背諺語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快速背誦諺語。
2、反饋背誦情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背誦比賽。
五、拓展:
1、打寫練習(選一個)
生字組詞,生詞寫句子,生字編兒歌等。
2、讀一讀資源的兒歌。
六、布置作業
收集諺語,將你喜歡的諺語製成諺語卡片。

⑶ 如何激發小學生識字的樂趣

新課程標准一年級語文教材,一個重要的課程目標就是讓孩子多多識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提前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識字是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識字。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識字,提高識字的效率,教師要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有意識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怎樣才能讓一年級的孩子快樂識字,愛上閱讀呢
首先,我對一年級的語文教材進行了了解。
1、第一冊要求學生識字個,其中會寫個,識字量很大,加上緊張的課時安排,差不多每天要識字8個左右,如此大的識字量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實際困難。
2、教學時數安排較少。按教學計劃,每篇課文安排兩課時,在兩課時里要完成識字、寫字、閱讀等眾多學習內容,這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非常大,對於基礎薄弱的孩子更是無法完成。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方法:
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是關鍵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把孩子們的興趣調動起來,那麼在課堂上,孩子就會跟著老師一起玩兒,所以在教學中,我盡量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誇張的語調,目的就是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象形字時,如火、山、石、木等字,我讓孩子們看圖,先讓他們觀察,猜猜圖上都是哪些字再結合圖與字,告訴孩子們,像這種模擬事物的樣子造出來的字就是象形字,孩子們在觀察圖、猜字、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將每個字記在了心裡。這樣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識記,引導學生學會識字。
對於會意字的教學,教材中就有一篇日月明,針對這篇課文,我深入淺出地給孩子們講解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如田力男,我告訴孩子們,在古時候,男人有力氣,都是男人去田裡勞作,干很重的體力活,女人在家做些稍微輕松的活。所以田和力一起就組合成了男字。孩子們覺得很有意思,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了這個字,也記住了這個字。而且,讓我驚喜的是,還有的孩子可以給其他一些字編出小故事,幫大家識字。此時此刻,孩子們對識字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小小的方塊字充滿了神奇的魔力,讓孩子們樂趣無窮。
採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
要把一個個抽象的符形象化、具體化,採用單一的方法,效果肯定會事倍功半,在調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時,也要採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例如:在孩子們已經認識的字和偏旁的基礎上,在學習新字的時候,可以利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幫助識字。還可以編字謎,如:沙可以編成少用水,既生動又有趣。在游戲中識字,也是個很好的方法,一年級的孩子最喜歡做游戲,摘蘋果、搶氣球、走迷宮、開火車、拆偏旁組新字等,這些游戲,孩子們每次玩兒都樂此不疲。一些琅琅上口的兒,如不正歪,三人眾,三木森,都讓孩子們體驗著在快樂中識字的樂趣。還可以給字配上身體動畫。如:教學跳、扔、拍、掃、拔、踢、跑時,讓學生運用想像,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給字配畫恰當地結合在圖畫與文的巧妙中,豐富了學生的想像,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才能讓識字變得有滋有味,生趣盎然。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
我認為,識字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更多是應該在生活中識字。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對字的認識才是感性的,生動的。例如:在秋遊課外實踐活動中,我們去龍頭寺公園,當孩子們看到壁畫上有他們認識的字,都興奮地大聲讀出來,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遇到不認識的字,也會爭著搶著問:這個是什麼字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我想此刻,他們對字的理解和認識一定是最深刻的。我引導我的學生,當爸爸媽媽帶你們上街、旅遊時,看到街上各式各樣的牌,問問爸爸媽媽牌子上寫的是什麼那個店叫什麼名字達到認讀生字的目的。一次可能記不牢,但次數多了,與那些字見面的頻率也多了,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認識了很多字,如中國銀行肯德基麥當勞等,孩子們認識的字越多,他的成就感也越強。我認為,孩子們有主動學習的慾望,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學會抓住這種教育的契機,如果能堅持在生活中識字,那麼孩子們在識字中的收獲一定會非常大的。
發動家長的力量,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閱讀。所以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就應該及時鼓勵孩子們閱讀。在家長會上,我詳細地給家長們講了閱讀的好處,建議家長們在家裡營造閱讀的氛圍,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讀物,抓住契機,越早越好,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力爭把識字閱讀發展到每個家庭,使孩子在父母地陪伴下逐漸愛上閱讀,使之終身受益。
總之,識字和閱讀是一個的過程,只要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個識字和閱讀的機會,就會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我在努力著,讓一年級的孩子們快樂識字,愛上閱讀。

⑷ 如何進行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小學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繫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響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學素質。因此,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已經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新課標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往那種教師講,學生學;教師寫,學生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那麼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
1.採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游戲激趣
在識字教學中,能否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慾,這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教師要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的確很難完成。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注意收集學生中喜歡的游戲,進行精心設計運用於識字教學,根據課文要求,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例如:猜字謎。這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游戲形式。可以出現在初識生字時,如要學「雨」字,教師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指的是什麼?也可以出現在記憶生字時。如「告」字,教師可打字謎「一口咬斷牛尾巴。」字謎還可以讓學生動腦筋創編,培養創新意識。我常採用的游戲有: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寶寶回家、開火車、猜字謎等。
二.課堂上教會孩子識字方法,讓孩子會學。
教師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識記的方法。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1.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在教學「輕」的時候,學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識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貨物,工人用車搬貨物就更輕了,瞧!多聰明的學生啊!接下來就有好多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發現,我相信這些學生想忘記這個字都難了。
2.猜謎識字法。
學「碧」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編的,這樣學生就高效率地記住了這個生字。如「午」也可採取類似的方法:遠看像頭牛,近看牛無頭,時間正是日當頭。
3.順口溜識字法。
遇到難、易錯的字,藉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於樂,琅琅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4.找規律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採用換一換的辦法
5.故事識字法。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望」字時,我給孩子們講了個小故事:從前,有個小王子,他的媽媽死了,他很想念媽媽,人們告訴他媽媽到月亮上去了,於是他常常抬頭望月亮想媽媽。同時教兒歌「王子望月望、望、望」。這樣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

⑸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然而文字是枯燥無味的符號,學生學起來單調乏味。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基礎的動力和源泉。有了興趣,學習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生有了喜歡和願望,才能讓學生學習漢字變得輕松,變得主動。因此,只有讓學生對學習漢字產生興趣才能使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那麼呢?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運用多種方法思考,分析記憶字形是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根本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從而自主識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學習了偏旁部首,獨體字、基本筆畫、熟字的基礎上。以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疊一疊比一比等形式進行識字。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來識字。如教:請、意、香、太、沙、想、伙、地、多、話、等這些生字時,我就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再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識字方法來識記字形。我說: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些生字,請大家動動腦筋看看誰能想出最好的識字方法。這樣一引導孩子們的興趣就被激發了起來,一陣思考後,他們紛紛舉起了小手,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的方法。有的說:我用加偏旁來記‘請’‘意’‘沙’‘想’‘伙’‘地’這些字。有的說:我喜歡用換偏旁來記,把‘活’換‘話’、‘抄’換‘沙’、‘清’換‘請’、‘他’換‘地’字。也有的說:我會用‘大’加一筆變成‘太’字,兩個‘夕’疊在一起就變成‘多’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猜字謎、編順口溜等方法來識字 猜字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識字方法,在識字中妙用猜字謎,能充分地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慾。使枯燥乏味的漢字變得生動有趣。如我在教把字時,我編成:用手拉住尾巴;教間字編成:日在門中停;教伙字編為:一個人在火旁邊;在教照字時,我編成:一口小水井,一把小刀,四滴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等等。孩子們通過猜字謎較快的掌握了漢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思維。 有些生字可以編成順口溜,兒歌、小故事來幫助學生識字。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而且對學生識字、記字、辨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順口溜和兒歌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孩子們都喜歡念。在教學中我經常把漢字編成順口溜、兒歌等方法來讓學生學習。如:我在教晴和情字時,由於這兩個字既同音又形近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難記。我就編了順口溜:晴天晴天,見太陽;友情友情,要有心。在教霜字,我編成:表兄弟木和目,淋著雨去找霜。教學中出現的順口溜有: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人門閃,馬門闖,心入門,悶得慌等等,通過這些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孩子們都能准確無誤地把漢字記住。 三.表演動作識字 在生字教學中,有部分是動詞。在教學這些動詞時,我讓學生通過表演動作來掌握生字。如:教拉推抱字時我先讓學生做拉、推、抱的動作,讓學生明白這些動作都是通過手來完成,所以都是提手旁。在學習吹和叼字時,我先讓學生想一想動作,然後請一些同學到講台上做吹和叼的動作,讓學生明白這些動作都是通過嘴巴來完成,所以是口字旁。再讓其他的同學說說他們的動作做得對不對。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弄懂了字義,又對識字產生了興趣。 四、游戲中識字 低年級的識字量大,孩子們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枯燥,厭煩的心裡。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巧妙地設計生字一家人、生字找朋友、生字火車接龍、 生字換朋友等游戲來讓學生識字。如:我設計了生字一家人的游戲,我在黑板上貼了三座漂亮的房子,分別把帶有イ、サ、ン這三個偏房的生字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同偏房的字貼到同一間房子里,讓生字成為一家人。這樣不但讓孩子們在玩耍中輕松愉快地識記了新字,鞏固了學過的舊字,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聯系生活識字,在實踐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識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這是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因

閱讀全文

與識字教學的激趣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孩脾虛出夜汗怎麼調理食補方法 瀏覽:680
毛衣雞心領大了改小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431
物理中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93
常用的有機物分析方法 瀏覽:332
人類有什麼打鬥方法 瀏覽:804
人物分析描寫方法 瀏覽:789
皂角刺如何食用方法 瀏覽:564
研究問卷的方法 瀏覽:828
古箏琴碼的安裝方法 瀏覽:579
國外大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424
手上雞眼的圖片症狀和處理方法 瀏覽:70
梔子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瀏覽:604
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22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瀏覽:849
考科二坡道定點停車方法視頻 瀏覽:542
獨詞式標題選材常用方法 瀏覽:750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9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