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定義: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包括以下四種方式:
講述:教師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形象描繪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學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又分為科學性講述和藝術性講述。
講解: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論證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學科教學中運用較多。
講讀:教師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講、讀、練、思相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用於語文、外語教學中,也可用於數理化學科教學。
講演:以教師的學說或報告的形式在較長的時間里系統地講授教材內容,條分縷析,科學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講授方式。因為講演時間長、知識面涉及廣、復雜度大,主要運用於大學教學中,中小學中較少運用。
優缺點:能在短時間系統傳授知識,但不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運用談話法,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是談話法的前提。
優點: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
缺點: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能廣泛使用。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優缺點:有利於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但是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級運用較多。
(4)讀書指導法
定義: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通過讀書指導法,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心得,讓他們學會自己按照方法來讀懂課文,感受語言。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定義: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的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運用演示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運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時間,復雜度不宜太大;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對實際實物進行實地觀察、研究,從而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它可以分為三類:准備性參觀、並行參觀、總結性參觀。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2)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3)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校內外一定場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其他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數學課的測量練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等。
(4)實踐活動法
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
B. 感知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感知對刺激強度依存性規律
要使感覺器官對事物能引起感覺,刺激物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
夫經過研究:發現神經細胞對刺激的反應是以有變化的中等的強度為最佳狀態,最容易引起興奮。這一科學道理表明,刺激強度最好是中等且有變化;過弱、過強或刻板的都不好,因而在製作自然演示教具時應考慮到所要演示對象的大小、顏色、狀態等。教師講課的語言應使全班學生都能有鮮明、清晰的感知,既不能在絕對感覺閾限之下,也不能刻板和過強,應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來進行教學,這樣就會有利於學生感知。
二、感知對象與背景的相關規律
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有很多的,但在一定的時間內,人只能有選擇地對其中一些事物進行感知,被人選擇出來的便是感知的對象,而其他事物則是感知對象的背景。感知對象與背景差別越大,就越容易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就會越清晰,例如:兩教師在講授「長度和體積的測量」時,一位教師用紅色溶液倒入量筒來測定溶液的體積,學生就很溶液觀察,並很快感知而讀出熔劑的大小;而另一教師用普通水倒入量筒里,發現對象與背景之間沒有多大的差異,學生要讀出體積的速度明顯變慢了,准確率也低了。同樣,我們在講述「心臟與血管」等內容時,可以叫學生一起把有關血管中血液的顏色填塗起來,這樣學生就會比較深刻地理解哪些是動脈及動脈血了。還有平時生活和實驗中所用地溫度計――水銀溫度計和酒精溫度計。由於酒精液里已經添加物質成紅色,與玻璃背景顏色區分,讀出溫度數據較快而准確,而水銀溫度計中水銀顏色與背景相差不大,讀數的速度比較慢,就是這個道理。
三、感知對象的運動變化規律
在比較穩定的背景上,運動變化著的物體容易形成知覺的對象,也就是說:活動、變
化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這個感知規律要求教師講課時在聲調上要有變化,在講話速度、節奏上也要有變化,能調動學生情緒。同時教師授課時,要盡最大可能去化靜為動。如在講述「血液循環」知識時,我們要將血液流動的方向始終用紅筆勾勒清楚,使學生有明確的印象,又如講述地球上的水循環這一部分內容,若單從教材上提供的圖片去分析水的各種來龍去脈,總見得有羅唆之感,學生聽了一時難以理解。於是我們就發揮電教媒體優勢,採用抽動疊加燈片的形式,在投影上將水的蒸發、蒸騰、降雨、下滲等現象表現得清清楚楚,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他們課後進行表述水的循環時,思路清晰、樣略得當,教學效果相當好。
四、多種感覺器官協同參與活動的規律
教學實踐表明,如果單純運用某種感覺器官,會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種感覺
器官共同參與,協同活動,就能提高感知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同時作用於感知對象,以提高教學效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要求,這樣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我們在講授測量工具的使用和測量取值時,應讓學生邊做邊講邊練,先教會學生使用有關測量工具,然後要求學生運用具有不同最小刻度的測量工具去測定不同物體的長度、體積、質量等數據,一邊講解、一邊訓練,最後要求學生能對自己所測定的數據結果進行確認,比較真實性以及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這樣我們已把學生對教具的使用、操作、教師的評析講解及學生的思考分析都能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感覺器官,協同活動,能把有關知識很快地掌握起來。
五、感知與相應知識經驗的依存規律
一個人對所感知的事物是完全陌生的話,就很難從周圍事物中區分出這個對象。一般來說知識經驗越豐富,感知就越完善,所能形成的表象就越清晰,就越有利於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使知識理解掌握和鞏固。初中學生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閱歷不豐富,許多知識對他們來說都是很陌生,特別由於《科學》新教材的運用,先前安排在初三的部分知識出現在初一、初二教材上,給低年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造成一定難度。因此我們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所具有的知識水平恰當地聯系學生已有地知識結構和他們地生活經驗,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知識。
例如我們在初一教材講述眼球地結構內容時,許多學生對眼球結構都未能掌握,而是採取死記硬背方法暫時記住,但時間一長又忘記了,特別象在光的強弱對瞳孔的大小影響這點上,常常記錯。於是我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這樣簡單的問題「平時我們走出黑暗的房間時,面對亮光,你的眼睛是怎樣變化?」「當我們抬頭看太陽,眼睛是睜大還是眯著呢?」對學生作出正確回答後,我們再加以提煉,進行引導,使學生有個深刻的印象,從而掌握知識。同樣在講授「電壓」這個概念時,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水壓來進行過渡,使學生順其自然地掌握電壓概念,對其相應的問題理解也就透徹了。
我們在運用感知規律進行教學時,還得注意一個傾向:就是既要提供合乎學生經驗的具體事物(或事例),又要適時引導學生逐漸脫離具體事物(或事例)。切不可讓學生的思維老是停留在直觀形象階段。因而對我們教師也提出更高要求:對於一些已經為學生直接感知過的教學內容,就不再需要使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免得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
C. 教師如何運用感知規律進行直觀教學
正確答案:要提高直觀教學的效果,必須掌握和運用以下感知的規律: (1)目的任務越明確,感知越清晰。 (2)對象從背景中越突出,則對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觀教學中要使對象從背景中突出,必須遵循下面三個規律:第一,差異律。第二,活動律。第三,組合律。 (3)直觀形象與語言指導相結合,則感知更精確、全面。 (4)知識經驗越豐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對感知對象的態度越積極,則感知越深刻。 (6)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D. 幼兒感知集合的教育中區別1和許多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感知集合教育的主要內容有: ①物體分類的教學。讓幼兒掌握不同的分類方法,理解和掌握有關分類的詞語,類包含子類,類大於子類的集合思想; ②區別「1」和「許多」的教學。是小班的教學內容。讓幼兒區別「1」和「許多」並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滲透集合由元素組成的集合思想; ③比較兩組物體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學。屬於...小班區別「1」和「許多」學數前的感知集合教育內容,主要目的是要使幼兒學會對應,並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不超過5)的多少,並能理解「一樣多」、「不一樣多」、「多」、「少」等詞彙,主要採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如重疊法、並置法。對幼兒進行感知集合教育,不應僅在以上各種教學中進行,在數、量等教學中,也應滲透集合的思想。
E.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5)感知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F. 論述如何運用感知規律進行教學
1,根據感知的規律強度。2、根據知覺的整體性 3、根據知覺的選擇性。4根據知覺的理解性 5、根據感知的協同律 6、根據感知的活動律
G. 高中語文教學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現代閱讀教學論研究專家劉守立先生指出:「閱讀心理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認識的心理發展過程,整體感知,形成整體印象,然後揣摩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最後再回到文章整體上去,獲得發展了的整體印象。」簡單地說,閱讀教學應該遵循「整體——局部——整體」這樣一個閱讀規律。
本文所指的「閱讀教學中的整體感知」是指學生通過課文的文字表達,獲得關於閱讀文本的形式和內容的初步印象,是對文章初步的領悟和體會,它是「深入局部」的先決條件,是揣摩語言的基礎,是進行其它一切學習的前提。
一、當前課堂教學中「整體感知」存在的誤區
自《新課程標准》提出「整體把握」之後,我們已經越來越重視以簡馭繁地把握整篇課文,通過對文本精巧的處理,讓學生逐漸形成對課文主線的把握能力。但對怎樣立足教材,進行有效地整體感知,很多老師很迷茫,無從下手,具體表現在:
1、匆忙研讀,淺嘗輒止
有的教師對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有所忽視。才初讀一遍課文,教師就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結果,學生所說的只是些枝節、瑣碎的東西,所提的問題比較膚淺,對主要內容的感知也比較片面。
2、注重內容,忽視形式
很多教師在整體感知課文時,往往只注重課文內容,而忽視了言語形式。文章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句、段、篇的結構和恰當的表達方法來顯露的,所以把握、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結構布局是必不可少的。
3、放任自流,缺乏指導
課堂上,教師往往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來整體感知,由於教師缺乏方法的指導,學習的提示,放任自流,學生的學習往往是不得要領。
二、整體感知的要義
1、學生是閱讀行為的發出者,是閱讀的主體
基於這一認識,整體感知必須以學生主動自覺的閱讀為前提,教師的作用在於調控目標,積極引導,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和興趣。
2、整體感知強調閱讀的整體性
這里的「整體」大體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學生對課文有一個認知的整體;二是指閱讀時要著眼於主幹,對課文能「觀其大略」;三是能夠整合課文,把比較多的內容綜合起來,對幾種事物、幾個部分、幾個階段具有一定的綜合關照能力。
3、整體感知不適合所有課文
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視具體情況而定。王榮生先生指出:「整體感知的完整表述應該是——用整體感知的方式閱讀適宜於整體感知的文本以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三、閱讀教學中整體感知的策略
筆者認為,「整體感知」並不等於學生自己的感知、把握,是需要教師引導的。一名稱職的語文教師,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學生實際,創設有效環節,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材料內容和形式),讓課文中的「人」有個整體形象,讓課文中的「事」有個整體概念,讓課文中的「景物」有個整體輪廓,讓課文中的「問題」有個整體思考,促進學生深入學習課文。
(一)、把握主要內容
葉聖陶先生說過:閱讀文章的第一步應是「通讀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初讀階段,必須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語言,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地了解。但是,由於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和理解是零散的,缺乏條理的,所以,閱讀後必須要歸納、整理、概括、提煉,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優化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1、抓基本要素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引導學生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並合理組織它們,就是文本的主要內容。
2、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有的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3、題目擴展法
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內容,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武松打虎》
師:課文預習過了吧,誰能根據課題,用一句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
師:打虎之前,武松在干什麼?
生:武松在酒館里喝了十五碗酒。
師:武松又是怎麼打死老虎的?
生:武松用拳頭打死了老虎。
師:用拳頭打死的,我們可以用這個詞語:赤手空拳。誰能把這些內容連起來說完整?
這篇課文很長,讓學生根據課題,用一句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一篇冗長的文章就在學生的頭腦中轉化成了飲酒、上岡、打虎、下岡幾個主要片段,使學生整體把握了文章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
4、抓關鍵詞
閱讀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關鍵詞不可忽視。課文中的有些關鍵句往往對課文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可以抓住這些關鍵詞,把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有效整合,使語言訓練的內容相互聯系,整體推進。
5、抓人物關系
有些寫人的文章,只要引導學生了解人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就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天上偷來的火種》是新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文章取材於希臘神話。課文中出現了「普羅米修斯、阿波羅、宙斯、海格立斯」這幾位神的名字,這些名字不僅難讀,而且學生也不了解。但是,教學時,如果我們能理清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也就掌握了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教學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學生來整體感知並概括交流。(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文中出現了哪幾位神?邊交流邊板書,並追問學生: 普羅米修斯?阿波羅?宙斯?海格立斯?(通過交流或藉助課文後面的注釋,對人物有個初步了解)(2)課文按偷取火種的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四個部分,他們分別可概括哪四個部分?(板書:無火——偷火——受罰——獲救)(3)根據人物之間發生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整體感知時,通過預習交流,了解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文章的故事情節、發展脈絡、人物的行為表現已經清楚了,通過這個活動,既讓學生理清人物關系、情節,又自然地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二)、把握結構思路
1、探尋文本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葉聖陶)。只有循著文章的思路閱讀,才能准確把握作品的主旨,品味作者構思文章的匠心和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功力。思路常通過線索和脈絡來表現,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開了窺視作品奧妙的門戶。因此,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教師要能組織學生探尋思路,穿成網路,連成提綱,進而把握全文內容。
2、了解結構布局
結構布局是解決文本「言之有序」的問題,在實施整體感知時,也可以抓住文本結構布局來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三)、把握情感因素
教材中蘊孕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時把握這些情感因素,開掘情感的源流,使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身臨其境,與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樂,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以至達到忘我的境界。
1、奠定情感基調
不同的課文表達著作者不同的情感,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婉,或勃發豪放,或凝重深沉,深深地打動著讀者的心。作為教師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階段,為文章確定一個基調,可以從全局、整體角度去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2、理清情感層次
古人雲「情者文之徑,辭者文之緯」。優秀的文章,「情」往往潛隱於「辭」中,形成一條情感發展線,體現了情感變化的層次性。理清情感層次,讓學生整體感知情感的變化,有助於學生正確體驗、感悟、理解。教學時,唯有理清了這條情感線才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晏子善辯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
綜上所述,「整體感知」是「深入局部」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整個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師們要在「教」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指導他們以正確的方法,對課文進行充分的「整體感知」,然後以感知的收獲指導進一步的學習,提高我們閱讀教學的效率。
H.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8)感知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I. 如何在教學中運用感知規律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運用科學的感知原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感覺受到一定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些主客觀因素構成了感知覺原理.小學生的 感覺和知覺處於初步發展的時期,他們的感知發展有其年齡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教師如果了解有關的感知規 律,應用科學的感知原理設計教學,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1.利用對象和背景關系的原理 在任何情景中,當許多事物作用於我們感官時,可將其分為兩類:對象與背景.對象和背景差別越大,對 象越容易從背景中區分出來,教學中利用這一原理呈現學習材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例如:講解「求正 方形ABCD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邊長為4厘米)(圖1)這道題時,先啟發學生作出EF、GH兩條輔助 線,並有意識地把扇形BOG和COH畫上淺色斜線,使之隱退為「背景」,用深色斜線突出陰影部分AOG和DOH.再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比較,使他們發現陰影部分AOG和DOH之和等於空白部分BFO與C FO之和,進而發現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與長方形BCHG的面積相等,即等於長方形ABCD面積的一半, 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等於:4[2]÷2=8(平方厘米).這樣利用色彩加大了對象與背景的差異,使學生 從較復雜的圖形中,獲得了有用的清晰鮮明的圖形形象,進而迅速解答此題.此外,還可利用對象和背景的動 靜差異強化感知,活動的教具,旋轉的抽拉片、電視片可化靜為動,使學生的注意較易集中於感知目標.特別 是計算機進入課堂,以其更新更優的動態演示愈加突出了感知對象. (附圖 {圖}) 2.利用感知覺的對比原理 兩種不同的對象同時或先後出現,可提高感覺能力,把具有對比意義的材料放在一起,更能清楚地被感知 .例如:在教學「農場有兩塊麥地.第一塊2公頃,平均每公頃產小麥5000千克,第二塊3公頃,平均每 公頃產小麥6000千克,這兩塊地平均每公頃產小麥多少千克?」時,一位學生回答說:「(5000+6000)÷2=5500(千克)」.這種錯誤具有一定典型性,如果僅用求平均數應用題的一般數量關系「 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來說明學生的錯誤,學生只能知其錯,不知其所以會錯的原因,於是便可運用對比 原理,出示下面的示意圖(圖2): (附圖 {圖}) 通過圖形對比,使學生明確,用(5000+6000)÷2,不能使每公頃產量變成一樣多,補救方法 是:(5000+6000)÷2=5500(千克),5500+(6000-5500)÷(3+2)=5600(千克).再與一般解法比較,(5000×2+6000×3)÷(3+2)=5600(千克) .圖形與列式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兩塊地公頃數一樣時,用前一種解法較簡便,反之,則用一般解法簡單. 上述教學安排,藉助示範圖在是與非的鮮明對比中突出了正確解法,使學生建立起對平均數數量關系的清晰感 知,不僅及時充分地糾正了錯誤,還使認識得到深化.再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為讓學生建立起圓面 積的正確概念,防止與圓周長知識混淆,一位教師安排了這樣的對比感知環節,逐步出示(圖3): (附圖 {圖})通過圖形對比,使學生明了地感知到圓的面積是以圓的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的π倍, 不同於圓的周長,圓的周長是圓的直徑的π倍,半徑的2π倍.這樣的對比感知使圓的面積與周長的知識得以 精確分化,較好地加強了感知印象. 3.利用感受性與刺激強度的關系 被感知的事物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德國著名學者費希納在研究中指出,刺激量與感覺是 成正比的,刺激量增減十倍,感覺量增減一倍.為了提高感知效果,需適當增加刺激的強度. (1)增強符號信息的強度.即用彩色粉筆及畫線等方法突出所講內容的重點,如講「分數除法法則」時 為突出「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的兩變一不變的重點,教師用彩色粉筆重重的 將運算符號、除數及它的倒數描一遍,再在被除數下面畫上線.這樣教學無疑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一重點的感知 . (2)增強語言信息的強度.為讓學生聽清教學內容,捕捉重點,在數學課上還可利用提高聲調或變換聲 調的方法使講授內容抑揚頓挫、生動引人,提高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感覺能力. (3)增強直觀信息的強度.數學教學中使用的掛圖、直觀教具、幻燈片等設計要簡單醒目、輪廓清晰、 色彩鮮明、重點突出,以突出感知目標. 4.運用對象間組合與協同的特點 空間上接近、時間上連續、形狀相近的刺激容易被感知為一個系統與整體.如下面兩幅圖 □△□△ □△□△ (附圖 {圖}) 在感知時圖4容易將線段間接近的歸在一起,把這八條歸為四個對象各自分開:圖5則容易將形狀一樣的 歸為一組.根據接近與相似組合的原則,感知對象應力求在時間、空間上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或有規律的系統, 易於感知.例如:分析「每人種4棵樹,3人一共種多少棵?」這樣一道應用題,在擺或畫圖時,要注意每份 的4棵之間的距離應相對近些,使之被感知為一個對象,而3份間的距離應相對遠些,這樣才能得到合乎題意 的正確感知(如圖6). (附圖 {圖}) 如若棵與棵之間的距離同於或大於份與份間的距離,便不可能建立精確的感知.再如,在教學「乘法分配 律」時,有一道例題:「如果做一張桌子需要10元,一把椅子需要5元,算一算做下圖7的課桌椅一共需要 多少元?為得出(10+5)×4=10×4+5×4的結論,一位教師根據接近與相似組合的原理設計了兩 張投影片. (附圖 {圖}) 圖7每套桌椅成為一個整體,每套之間拉開距離,根據這幅圖,學生便可列出(10+5)×4的正確算 式.圖8中4張桌子與4把椅子分別相對成為一個整體,而桌子與椅子之間拉開距離,根據這幅圖,學生便可 列出10×4+5×4的算式.接著小結,這兩種算式演算法不同,結果相同,都是求一共需要多少元錢,因此 可以用等號連接.然後,教師隱去實物,出示兩排數: 10101010 5 55 5提問,如果把「10+5」看做一份,共有這樣的幾份?怎麼列式 ?如果把4個10與4個5先分開算,再合起來,又怎樣列式,並隨之在兩排數上添上紅、藍兩色的集合圈: (附圖 {圖}) 最後得出,兩個算式求的都是這8個數的和,可以用等號連接,即(10+5)×4=10×4+5×4. 上述教學,教師較好地運用了對象間組合與協同的規律,在實體圖像感知的基礎上,利用不同顏色的集合 圈呈現數學圖像,數形結合,寓理於形,為引出抽象的運算定律,奠定了牢固清晰的感知基礎. 此外,多種感官間的協同活動可取得較好的感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單靠視覺一般能記住25%左右 ;單靠聽覺可記住15%左右,而視聽結合,則可記住65%左右.為此教學中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動腦 、用眼、用耳、用口多種感知渠道進行綜合性的信息傳輸,以收到最優的感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