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方法
如果患者出現腿部靜脈血栓的話,首先得要區分患者的靜脈血栓位於人體的哪個部位,而且是淺靜脈血栓還是肌間靜脈血栓還是深靜脈血栓,對於淺靜脈血栓以及肌間靜脈血栓的話可以進行抗凝治療,在臨床上患者可以口服華法林,也可以口服利伐沙班進行預防性的治療。並且要時常的復查彩超,這樣的話才能夠確切地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以及靜脈血栓的病情有無進展等。另外如果患者是深靜脈血栓的話,那麼患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患者要進行積極的治療。因為深靜脈血栓通常來說起病比較急,會引起患者出現下肢的腫脹,而且患者如果影響到血運的話甚至還有截肢的可能。所以在臨床上如果患者遇到深靜脈血栓的話,要進行彩超檢查然後確定患者的病變范圍,必要的時候可以做下肢的深靜脈造影,然後根據患者的情況決定是否行溶栓等相關治療。一般來說,如果患者經過積極救治的話,患者的深靜脈血栓通常預後良好。
『貳』 深靜脈血栓的有效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治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即切開靜脈取栓手術,一類是下腔靜脈濾器植入手術。前者通過切開靜脈用球囊導管的方法取出血栓,只適用於急性期的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血栓脫落堵塞肺動脈,易導致病人突然死亡;後者則一般先採取放置濾器,再輔以急速擴張血管葯,以避免形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濾器分長期和短期,如果短期取出後預後還較好。如長期則預後不好,病人就要長期服用抗凝葯,且有在濾器周圍再形成血栓的可能,損害肝臟,產生耐葯性。
2、葯物治療:主要通過葯物使血栓逐漸消溶,但是單一的葯物治療在緩解症狀方面見效很慢,在此期間病情依然有可能惡變,加上漫長的過程讓不少患者很難堅持,因此遠期效果較差,葯物治療中仍有約百分之五十的病人將遺留後遺症。
『叄』 治療深部血栓有什麼特效的好方法
(一)急性期 近年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療主要是非手術療法,但偶爾仍需手術治療。
1.非手術療效
⑴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靜脈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緊粘附於靜脈內膜,減輕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應消退。在此期間,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於心臟水平,約離床20~30cm,膝關節處安置於稍屈曲位。如抬高適宜,就不需用彈力綳帶或穿彈力襪。開始起床活動時,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綳帶,適度地壓迫淺靜脈,以增加靜脈加迴流量,以及維持最低限度的靜脈壓,阻止下肢水腫發展。彈力襪使用時間:①對小腿深靜脈或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現水腫,可用數周;②對腘、股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過6周;③對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先使用3個月,以後間斷取除,一般不超過6月,但如水腫出現,則需繼續應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對重型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病人,適當限制站立及坐位,並抬高患肢3個月,這樣可促使下肢建立側支靜脈以減輕下肢水腫。
⑵抗凝血療法:這時深靜脈血栓形成現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這一。正確地使用抗凝劑可降低朏栓塞並發率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後遺症。其作用在於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繼續滋長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並促使血栓靜脈較迅速地再管化。
適應證:①靜脈血栓形成後1月內;②靜脈血栓形成後有肺栓塞可能時;③血栓取除術後。
禁忌證:①出血素質;②流產後;③亞急性心內膜炎;④潰瘍病。
常用抗凝血劑有肝素和香豆素類衍化物。
肝素是一種有效抗凝劑,葯效迅速,靜脈注射10分鍾後,就能有效地控制血液凝結力。其作用時間短,在體內迅速被破壞,大部被酶破壞,小部經腎排泄。靜脈注射3~6小時後,血液凝固時間即能恢復正常。肝素水溶劑有12500μ和5000μ兩種針劑,每100μ相當於1mg。一般劑量近墾素1~1.5mg/dkg/4~6h計算。給葯途徑可經皮下脂肪層、肌肉、或靜脈注射:①深脂肪層注射:一般注射在腹壁深脂肪層,用濃的肝素溶液(100mg/dml),劑量每次按公斤體重1~1.5mg計算。每隔8~12小時注射1次;②肌肉注射:肝素劑量每次50mg,每隔6小時注射1次;③靜脈注射:連續靜脈滴注法和間歇靜脈注射法,可每次注射50mg,每4~6小時1次。
肝素應用時,需測定凝血時間調節肝素劑量。一般用試管法測定,在間隔注射前1小時測定,以調節下次的注射劑量,凝血時間(試管法)正常值為4~12分鍾。在進行肝素療法期間,要求凝血時間維持在15~20分鍾。如凝血時間為20~25分鍾,肝素劑量減半;凝血時間超過25分鍾,暫停注射1次。4~6小時後再次測定,以決定肝素用量。肝素療程一般為4~5天,然後應用口服抗凝葯物,如香豆素類葯物。
肝素一般很少有過敏反應。用量過多,可引起出血,如血尿、創口出血或內臟出血等。一旦發生,可用硫酸魚精蛋白拮抗,劑量按1~1.5mg對抗肝素1mg。它具有完全的拮抗作用,可每隔4小時注射1次直到出血停止。必要時可輸新鮮血。
香豆素類衍化物是一種凝血酶原抑制劑。其作用誘導期長,一般需在用葯後24~48小時才開始起作用。作用消失時間也長,並有葯物累積作用,要停葯後往往要經過4~10天作用才完全消失。香豆素類衍化物均用口服法。凝血酶原值應維持在20~30%(濃度%)。
現國內常用香豆素類衍化物有:雙香豆素(dicoumarin),新抗凝(stntrom)和華法靈鈉(warfarin sodium)。一般以華法靈鈉最常用,第一日每次5mg,每日3次;第二日每次5mg,每日2次;第三日開始每次2.5mg或5mg,每日1次,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節。
香豆素類衍化物引起出血時,處理為靜脈注射維生素K110~20mg。嚴重出血者,需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K1,每次50mg,每日1~2次,並輸新鮮血。
凡肝腎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傾向者,禁用抗凝血療法。抗凝血療法,一般選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類衍化物,療程應根據病變部位及有無肺栓塞而定。1975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靜脈血栓形成需3~6月;輕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個月。
⑶溶血栓療法: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或並發肺栓塞,在發病1周內的病人可應用纖維蛋白溶解劑包括鏈激酶及尿激酶治療。1984年Zimmermann主張在血栓形成2周內,仍可應用溶栓葯物。
鏈激酶是從溶血性鏈球菌培養液提制,尿激酶則由人尿提制,兩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劑,能激活血液中纖維量白酶原使之轉變為纖維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纖維蛋白成為小分子多肽,達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尿激酶的使用法:①初劑量:一般為5萬μ/次,溶於5%葡萄糖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②維持劑量:纖維蛋白原正常值為200~400ml/dl,如測定低於200mg/dl,暫停注射1次。同時測定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正常值大於120分鍾,如小於70分鍾,也需暫停次。使用時間可長達7~10天;③副作用:尿激酶無致熱反應,副作用遠較鏈激酶為輕,可有出血如創口出血,但很少發生,發熱、惡心、嘔吐、頭痛、倦怠、胸悶及皮疹等。並發嚴重出血時,可用10%6-氨基已酸10~20ml,靜脈注射,必要時可輸注纖維蛋白原。
近年來,已研製成功作用僅限於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葯物,使溶栓葯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頁。①人體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自子宮組織或人體黑色素瘤細胞瘤培養液中提取,能特異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膠狀態的纖溶酶原,但對血液循環中溶解狀態的纖溶酶原無作用,故無全身影響,該葯產量甚微,價貴。1989年Krupski報道臨床應用TPA治療血管阻塞,8例中有7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部分溶解,無並發症。國內實驗研究已完成,尚未攤投入臨床應用。②尿激酶前體(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國內外均處於實驗階段。
⑷其他葯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萬)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萬)右旋糖酐靜脈滴注,是治療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輔助葯物,現已被廣泛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紅細胞凝聚,防止血栓繼續滋長及改善微循環。療程為10~14天。可與肝素或尿激酶同時應用。副作用:偶有過敏反應、胸悶、呼吸困難、腰痛、出血和寒戰等。
2.手術療法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術取栓。但對於廣泛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伴動脈血供障礙而肢體趨於壞疽者(股青腫),則常需手術取栓。髂股靜脈血栓取除術的手術時間,一般在發開門見山72小時內,尤以48小時內效果最好。手術時間越早,血栓與靜脈壁粘連、炎症反應程度越輕、靜脈內膜破壞越輕、繼發血栓形成越少,手術取栓越可徹底,術後療效更佳。在作髂股靜脈切開取栓時,需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或髂總靜脈,以防取栓時血栓脫落發生肺栓塞。如採用進腹途徑顯露、鉗夾阻斷下腔靜脈,創傷較大且費時。目前採用的方法,是先在健側腹股溝部在局麻下作一小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帶氣囊的腔靜脈阻斷導管,在取栓時鼓張氣囊,暫時性阻斷下腔靜脈迴流。然後再作病側用股溝部切口,顯露股靜脈,插入Fogarty導管(一種帶氣囊的導管)向近心端到達髂總靜脈,鼓張氣囊後,將血栓緩慢地拉出。萎癟腔靜脈阻斷地管的氣囊,恢復靜脈血迴流。用塑料帶暫時控制股靜脈近端,將Fogarty導管再向遠心端插入腘靜脈,鼓張氣囊後,將遠端血栓緩慢地拉出。同時可在體表反復輔以向心方向的手法擠壓,擠出小腿靜脈及分支內的血栓。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否則可發生繼發血栓。兩側的靜脈壁切口宜用7-0或5-0尼龍線作精細的間斷縫合或連續縫合,要求內膜對合整齊,勿使外膜內翻。術後需應用抗凝血療法。
Andriopulos報告164例髂靜脈血栓切除術,其中87例在發病4天內手術,41例在發病8天內手術,其餘更晚。有6例發生肺栓塞,2例死亡。在165例中遠期隨訪者134例,療效最好者是發開門見山1~4天內手術的病人。134例中50%痊癒,295偶有中度腫脹,僅4例存在嚴重血栓形成後綜合征。手術效果較為滿意。1980年Nüllen報道46例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對其中13例凝有肺栓塞患者作了及時的血栓切除術。取栓後同時作暫時性動靜脈瘺,3月後關閉瘺口。13例患者術後均未發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所有病人均保存了靜脈瓣膜功能,無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征症狀。掌握好手術適應證,髂股靜脈血栓切除術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二)慢性期 下肢深靜脈血全西藏居發病一年之內,一般不作任何靜脈重建應屆生 手術。在此期間,大量側支循環可望建立。經葯物治療和其他輔助治療後,許多病例下肢靜脈迴流障礙可明顯減輕。
根據病理過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粗略分成阻塞期和再通期兩個階段,其手術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術前均需作下肢深靜脈上行性和下行性造影,以明確病變部位和程度。
1.阻塞期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肢體主幹靜脈迴流受到障礙,血栓遠側的高壓靜脈增加迴流。大腿上部和腹下部的淺靜脈吻合支可通至對側軀干,向上可通過腹壁至奇靜脈和胸廓內靜脈系統。在深部,吻合支可通過骨盆靜脈叢抵達對側髂內靜脈。這些靜脈的適應性擴張,促使血栓遠側靜脈血心迴流。但許多病例,側支循環建立緩慢不足以代償阻塞靜脈的迴流功能,引起下肢腫脹、色素沉著、皮炎及潰瘍。各種手術的目的均是加強側支循環,克服血液迴流障礙。手術方式有下述數種:
⑴原位大隱靜脈移植術:本手術僅適用於股腘靜脈血栓形成,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膝後顯露腘靜脈,將大隱靜脈遠側與膝以下腘靜脈作端側吻合。但必須具備下述條件:大隱靜脈近端以上的股靜脈和髂靜脈通暢;小腿部深靜脈通暢;大隱靜脈無曲張及栓塞且瓣膜功能良好。本手術只需作一個吻合口,使同側大隱靜脈取代了股腘靜脈的血液迴流功能。
⑵大隱靜脈轉流移植術:1958年Palma首倡這種術式,適用於近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股靜脈中下段及小腿深靜脈無明顯繼發血栓的病例。在患側股靜脈部位作一縱形切開,剖出管腔通暢的股淺靜脈一段備用。繼分離健側大隱靜脈,結扎、切斷各分支,分離至膝以下達足夠長度,在近股靜脈處暫時阻斷大隱靜脈,於遠端切斷大隱靜脈,腔內充盈肝素溶液(肝素20mg加生理鹽水100ml)。大隱靜脈遠端經恥骨上皮下脂層隧道引向患側股淺靜脈。全身肝素化(肝素1mg/kg)後作大隱靜脈與股淺靜脈端側吻合術。為提高吻合口通暢率,可在患肢吻合口遠端加作暫時性動靜脈瘺,並預置兩根縫線於動靜脈瘺處,將縫線引出皮膚外,3~4周待吻合口血管內膜癒合,再結扎此動靜脈瘺。
1979年Dale報道48例大隱靜脈-髂股靜脈轉流移植術,療效良好者28例,好轉9例,失敗11例。
⑶帶蒂大綱膜移植術: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如健側或患肢的大隱靜脈均不能利用(如已切除或曲張、栓塞等),可採用帶蒂大網膜移植術。
先作上腹正中切口,打開腹腔,仔細分剖大網膜,僅保留胃網膜右動、靜脈,使共蒂寬皮下和大腿深筋膜,向上、下方作皮下隧道,將大網膜自右側盆腔腹膜開口中位出,沿腹股溝皮下隧道一直放至大腿中部。根據大風膜血管行徑,可作裁剪延長,最長可延至膝下,裁剪時需注意勿損害大網膜血供,如部分大網膜變暗黑色,可將其剪去。不作裁剪延長,大網膜的存活率較高,但移植位置不夠理想,常僅達大腿中上段。大網膜是否裁剪延長,各有利弊,可按具體情況確定。大網膜鋪平後,將大網膜與腹膜作固定縫合,以防發生醫源性股疝。
由於大網膜布滿淋巴和毛細血管網,移植後,對減輕肢體腫脹有一定效果。經上海中山醫院臨床觀察,大多數病例術後肢體腫脹有不同程度減輕,但小腿腫脹難以完全恢復正常。一般仍較健側周長大約2~3cm。估計這與大網膜移植長度不夠以及下肢長期血液郁滯致肌細胞腫脹變性等因素有關。
2.再通期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時,靜脈壁和瓣膜同時存在炎性反應,血栓阻塞管腔並粘附於瓣膜。在血栓機化和再管化過程中,靜脈瓣膜再前受到損傷,因疤痕而增厚,造成一個管腔通暢但瓣膜關閉不全的深靜脈系統。因瓣膜關閉不全仍可引起下肢腫脹、淺靜脈曲張、色素沉著、皮炎和潰瘍。下肢下行性靜脈造影,可見造影劑明顯逆流,嚴重者可自腹股溝部一直逆流至膝下乃至踝部。
過去曾採用股淺靜脈結扎或小腿穿通支靜脈結扎治療本病。近期有一定療效,但遠期療效不甚滿意。
近年我們採用帶瓣膜肱靜脈段-股靜脈移植術。治療再能期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遺症,取得較好療效。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先在股部做一縱形切口,游離股總、股淺和深靜脈,常可發現股靜脈壁增厚變硬,與周圍組織有粘連,瓣膜已破壞殆盡。然後暴露上臂的肱靜脈,將長2~3cm帶1~2對靜脈瓣膜的肱靜脈,經測試顯示機能良好後,切下備用。將帶瓣膜肱靜脈與股淺靜脈作端吻合。一般將移植瓣膜置於股深靜脈開口這下,以確保股深靜脈血液向心迴流而逆流入股淺靜脈。術後抬高患肢鼓勵作小腿肌和足背屈的被動和主動運動。
1985年Taheri報道5年中作了66例靜脈瓣膜移植術,隨訪到48例,75%的病人下肢腫脹減輕或消退,18例術前有潰瘍,17例術後潰瘍癒合。5例並合血腫,4例發生於腹股溝部,1例發生於上臂。31例做了術後靜脈造影,28例瓣膜關閉功能良好,1例股靜脈血栓形成,另2例瓣膜關閉不全。
『肆』 血栓根治的新方法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
『伍』 腿部血栓的治療方法
溶栓
關於溶栓的問題,一直在醫學界存有爭議。在我國,許多人聽到「溶栓」這個很有誘惑的字眼,就抱有很大的期望。其實,「溶栓」兩字更多的是指葯物的機理而非必然的治療結果。最新的國際ACCP血栓治療指南里並沒有推薦溶栓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首選治療,其原因有三:一是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滯後,溶栓葯物對機化的血栓無效;二是溶栓葯物的出血風險很大,尤其是高齡病人可能發生致命性腦溢血;三是大量對比研究表明溶栓的治療效果並不優於抗凝治療。當然,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置管溶栓的開展是否可以減少並發症、提高治療效果,還在進一步的經驗積累中。目前的臨床結果來看,還是比較樂觀。但要嚴格掌握指證。
抗凝
只要病人沒有出血傾向或凝血功能方面的問題,一般首選抗凝治療。抗凝治療的作用在於防止血栓繼續蔓延或形成新的血栓,給側枝循環的開放緩解症狀爭取條件。
『陸』 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獲獎概況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建所80年來,葯物所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170餘項,其中國家三大獎20項,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獎勵21項,省部級獎90項。 部分國家級獲獎時間名稱獎項類別1982年4月 肌肉鬆弛葯氯甲左箭毒 國家技術發明獎 三等獎 1982年7月 嗎啡鎮痛作用部位及鎮痛機制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1982年7月 中草葯活性成份的研究——十二種新有效成份的發現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1985年6月 鎮痛消炎葯3-乙醯烏頭鹼 國家技術發明獎 三等獎 1985年6月 橡膠防老劑D致癌性的動物實驗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三等獎 1987年12月 真性膽鹼酯酶抑制劑新葯——石杉鹼甲(福定鹼)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1988年12月 抗瘧葯磷酸咯啶 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等獎 1990/08/11 植物抗癌成份美登素的全合成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 1991年11月 二巰基丁二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1991年12月 羥甲芬太尼——一種新的高選擇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1991年12月 腦內多巴胺神經系統與四氫原小檗鹼同類物的葯理作用關系 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 資料來源: 備註:詳細獲獎概況詳見: 論文發表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1998年以來,研究所累計發表論文3500餘篇,其中SCI論文2811篇,2006年以來,影響因子大於3的累計660篇。發表的SCI論文和引用率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科研機構前15名,位列全國葯學院校和科研機構首位。
2014年,上海葯物所全年共發表sci論文540篇,影響因子(if) 總數2310.889,總被引頻次691次,(其中通訊作者272篇,影響因子總數1167.62,總被引頻次294次),平均影響因子4.279,篇均被引頻次1.28次/ 篇,影響因子5,以上的論文121篇、3以上的論文已達317篇,在GPCR、化學蛋白質組學研究、分析動力學模擬、新型結構、新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解析P2Y12與激動劑和拮抗劑復合物的晶體結構,為新型抗血栓葯物的研發提供了重要基礎,兩篇論文於2014年5月1日同期在Nature刊出後即被新華社、路透社等國內外媒體報道。 項目承擔 2014年,上海葯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425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44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 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5項、承擔( 或參加) 課題8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項目5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項、面上項目7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2項,主持(或承擔)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1項,主持(或承擔) 院重點部署項目2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2項。 專利及其他 2014年,上海葯物所共申請專利98項,共獲專利授權40項,其中有國內專利33項,國外專利7項,獲商標注冊1項。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國葯理學報》)創刊於2000年,月刊, 目前被PubMed收錄, 被SCI收錄,其研究領域為:葯理學。是中國葯理學及葯學領域唯一被收錄至科學引文索引(SCI) 的學術期刊,其影響因子(if) 為2.468。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亞洲男科學雜志》)創刊年於1999年,是中國重要的洲際學會國際性會刊,影響因子為2.530,在國際男科學領域期刊排名第三,在國內臨床醫學領域SCI期刊榜排名第一。
此外,研究所還主辦科普雜志《家庭用葯》。
『柒』 請問目前臨床研究發現的唯一一個可以口服溶栓,消斑,又能暢通微循環的生物成
摘要 您好,納豆激酶自然界唯一可以溶解血栓的天然物質。血栓的剋星-納豆激酶被國際血栓溶解學會認定為自然界唯一可溶解血栓的天然物質。是世界「首次安全」消除動脈硬化斑塊及血栓的健康品。世界公認的天然的阿司匹林。中國中醫葯研究所從中國10000多種中草葯中,尋找溶解血栓的成分,但都沒有找到。
『捌』 靜脈血栓治療有哪些方法
老年人的靜脈血栓症原則上以保守治療為主,必要時可根據情況進行手術治療。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可給予非激素類抗炎劑、鎮靜劑、熱敷、超聲波和紫外線等治療,不必限制活動,亦不必做抗凝治療。深靜脈血栓症,尤其是急性髂、股靜脈和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易並發肺栓塞,並且在病發後兩天內危險性最大,所以,一旦確診應立即卧床72小時以上,行抗凝和溶栓治療。抗凝和溶栓治療用於無禁忌證者,70歲以上老人須慎用。
『玖』 靜脈血栓,該如何治療
靜脈血栓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急性靜脈血栓,首先看其有沒有並發症,如果病人出現肺栓塞這種嚴重並發症,刻不容緩要進行即刻的外科治療,包括放濾網來防止血栓進一步脫落;如果有大塊血栓到肺里,需要用微創的辦法把肺里的血栓除掉;
2、單純對於腿的靜脈血栓,如果位置很高,比如髂靜脈血栓,現在有吸栓微創治療手段,導管頭端可以把前面形成血栓的血塊抽出,減少血栓負荷;
3、有些人因為髂靜脈有受壓因素導致血栓,要把髂靜脈受壓因素去除,比如放髂靜脈支架;
4、如果是遠端的靜脈血栓、小腿血栓,這時讓病人卧床休息即可。
不管是哪種血栓,抗凝治療都是非常關鍵的,不管是用肝素還是現在特別新的Ⅹa因子抑制劑,一定要進行規范的、足量的抗凝治療,這是治療靜脈血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