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暈針有什麼解決方法

暈針有什麼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7 12:04:27

Ⅰ 穿刺針穴埋線暈針的處理方法

1.穿刺針埋線法:
常規消毒局部皮膚,鑷取一段約1~2厘米長已消毒的羊腸線,放置在腰椎穿刺針針管的前端,後接針芯,左手拇、食指綳緊或提起進針部位皮膚,右手持針,刺入到所需深度,當出現針感後,邊推針芯,邊退針管,將羊腸線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組織或肌層內,針孔處敷蓋消毒紗布。
也可用9號注射針針頭作套管,28號2寸長的毫針剪去針頭作針芯,將00號羊腸線1~1.5厘米放入針頭內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
用特製的埋線針埋線時,局部皮膚消毒後,以 0.5~1%鹽酸普魯卡因作浸潤麻醉,剪取羊腸線一段(約1厘米長),套在埋線針尖缺口上,兩端用血管鉗夾住,右手持針,左手持鉗,針尖缺口向下以 15°~40°方向刺入,待針頭完全埋入皮下,再進針0.5厘米,隨後把針退出,用棉球或紗布壓迫針孔片刻,再用紗布敷蓋保護創口。
2.切開埋線法:
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5%鹽酸普魯卡因作浸潤麻醉,用刀尖劃開皮膚(0.5~1厘米),先將血管鉗探入穴位深處,經過淺筋膜達肌層探找酸感點按摩數秒鍾,休息1~2分鍾,然後用0.5~1厘米長的羊腸線4~5根埋於肌層內,羊腸線不能埋在脂肪層或過淺,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處用絲線縫合,蓋上消毒紗布,5~7天後拆去絲線。
埋線多選用肌肉比較豐滿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選穴原則與針刺療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簡。每次埋線1~3穴,可間隔2~4周治療1次。
3.三角針埋線法:
在距離穴位兩側1~2厘米處,用龍膽紫作進出針點的標記。皮膚消毒後,在 標記處用0.5~1%產鹽酸普魯卡因作皮內麻醉,用持針器夾住帶羊腸線的皮膚縫合針,從一側局麻點刺入,穿過穴位下方的皮下組織或肌層,從對側局麻點穿出,捏起兩針孔之間的皮緊貼皮膚剪斷兩端線頭,放鬆皮膚,輕輕揉按局部,使腸線完全埋入皮下組織內,敷蓋紗布3~5天,每次可用1~3個穴位,一般20~30天埋線1次。
「禁忌症」
皮膚局部有感染或有潰瘍時不宜埋線,肺結核活動期骨結核、嚴重心臟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注意事項」
1.根據不同部位,掌握埋線的深度,不要傷及內臟、大血管和神經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礙和疼痛。
2.羊腸線用剩後,可浸泡75%酒清中,或用新潔爾滅處理,臨用時再用生理鹽水浸泡。
3.在一個穴位上作多次治療時,應偏離前次治療的部位。
4.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針埋線時操作要輕、准、防止斷針。
5.埋線最好在皮下組織與肌肉之間,肌肉豐滿的地方可埋入肌層,羊腸線頭不可暴露在皮膚外面。
6.注意術後反應。一種屬於正常反應,由於刺激損傷及羊腸線刺激,在1~5天內,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無菌性炎症反應。少數病例反應較重,切口處有少量滲出液,亦屬正常現象,一般不需要處理,若滲液較多凸出皮膚表面時,可將乳白色滲液擠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蓋消毒紗布。
施術後患肢局部溫度也會升高,可持續3~7天。少數病人可有全身反應,即埋線後4~24小時內體溫上升,一般約在38℃左右,局部無感染現象,持續2 ~ 4天後體溫恢復正常。埋線後還可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多形粒細胞計數的增高現象,應注意觀察。
另一種則是異常反應,有以下幾種情況:
(1)個別病人對羊腸線過敏,治療後出現局部紅腫、瘙癢、發熱等反應,甚至切口處脂肪液化,羊腸線溢出,應適當作抗過敏處理。
(2)神經損傷。如感覺神經損傷,會出現神經分布區皮膚感覺障礙。運動神經損傷,會出現神經支配的肌肉群癱瘓。如損傷坐骨神經、腓神經,會引起足下垂和足大趾不能背屈。發生此種現象,應及時抽出羊腸線,並經予適當處理。
(3)少數病人因治療中無菌操作不嚴或傷口保護不好,造成感染,一般中治療後3~4天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加劇,並可伴有發熱,應予局部熱敷及抗感染處理。

Ⅱ 暈針反應的處理方法

立即去針後平卧,如情況緊急,可令其直接卧於地板上。據我們多年體會,此類病人可於百會穴艾灸有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葯艾條,點燃後在百會上作雀啄式溫灸,不宜離頭皮太近,以免燙傷,直至知覺恢復,症狀消退。如必要時,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注射強心劑及針刺水溝、湧泉等措施。
本欄目僅供學習與參考,切勿模仿施治!

Ⅲ 中醫針刺治療,出現暈針要如何處理這5個方法幫你解決

中醫針刺治療是很多時候的主要治療方法,如果患者不方便吃葯或者是葯物已經產生了不良反應,就會選擇使用針刺的療法來進行疾病處理。但是針刺療法依然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有的患者第1次打針或者是在打針之前沒有吃東西就可能會產生暈針,這是一種針刺後的不良反應,需要及時處理。

1、平卧休息

在運針的時候首先就要讓患者平卧休息,因為這樣才能避免患者持續受到刺激,然後平卧休息也可以幫助患者更快的使身體進行調節,也就能從暈針的狀態中脫離出來。通常暈針是患者過度緊張或者是治療時刺激過強導致的,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就可以恢復。

2、加強保暖

暈針的時候患者身體比較虛弱,有的患者會出現昏迷面色蒼白以及多汗的症狀,此時就一定要加強患者保暖措施。因為暈針的時候,患者的身體出現異常,此時容易受到外邪入侵的影響,導致疾病發作,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避免疾病。

3、立即拔針

針刺治療的時候出現暈針情況就應該立即拔針。因為在暈針出現的時候,不能立即確定患者暈針的原因,所以要避免這次繼續造成刺激,因此也就需要拔針。只要將針全部拔出,一般患者的症狀也就會有所減輕。

4、服用溫水或糖水

在患者暈針之後,一定要及時給患者服用溫水和糖水,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身體加快恢復,調整到正常狀態。因為溫水和糖水是一種溫和的刺激,能夠促進消化道和循環系統進行調整,也就能緩解患者的惡心嘔吐以及身體乏力症狀。

5、針刺人中

對於暈針比較嚴重,並且產生昏迷的患者,最好就可以進行局部針刺治療,這種層次語音真實的層次不同,主要也就是針對各種刺激性的穴位來進行調整,幫助患者恢復氣血運行,並且造成強刺激,讓患者清醒。不過在進行治療的時候,最好是配合其他治療一起使用,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患者身體機能。

針刺治療同樣也是存在風險的,不過這種風險較小,只要患者在針刺之前注意飲食,並且不要太過緊張,一般是不會暈針的。即便出現暈針,通常症狀也不會太過嚴重,及時的處理,一段時間後就能恢復。

#家庭醫生超能團## 健康 科普大賽#

Ⅳ 耳針暈針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耳針一般較少發生暈針,如一旦發生暈針,出現頭暈、頭昏、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出冷汗。輕度暈針可不必拔針,平卧休息,消除緊張心理,給病人喝點溫開水即可。如發生重度暈針,應立即拔針,並將取下的針隨即針刺腎上腺、皮質下、心、枕等穴,並採用頭低腳高位,即可恢復。

有時針刺後,耳廓發生特異的疼痛,或有頭昏、頭暈、心慌、惡心、下肢寒冷或全身發麻等症狀,這大多是因針刺腎上腺、交感、內分泌、肺、腎等穴位過深或方向不對而產生。一般將針後退一下,以上症狀即可減輕或消失。如果仍不能減輕症狀,則應把針拔除。

Ⅳ 試述暈針的原因和處理措施

暈針的原因:

常由於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飢餓、大汗、大瀉、大出血之後;或體位不當;或醫者在針刺時手法過重,以致針刺時或留針時發生此證。

處理措施:

立即停止針刺,將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仰卧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糖水後,即可恢復正常。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刺人中、素髎、內關、足三里、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即可恢復。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細微,脈細弱者,可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採用急救措施。

Ⅵ 暈針的原因

暈針就是在針刺的過程中患者會發生暈厥的一種現象。它主要原因有患者的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者是疲勞、飢餓、盜汗、吐瀉、大出血之後或者是體位不當,還有就是醫者在針刺的過程中手法過重而致針刺時和留針過程中出現暈針的現象。

對於暈針的處理主要由以下的處理方法:

首先要立即停止針刺,將針全部取出,要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仰卧片刻,給予溫開水或糖水後就可以恢復了。

重者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還要刺人中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或者是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就可以恢復正常。

最後,如果是仍然有不省人事、呼吸細微、脈搏弱者,要考慮配合其他的治療或者是急救的措施。

閱讀全文

與暈針有什麼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挽回方法是什麼 瀏覽:204
充電線電阻測量方法 瀏覽:184
如何用簡單方法製作皮凍 瀏覽:852
在家快速止咳緩解的方法 瀏覽:455
牛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7
筆記本愛奇藝全屏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860
如何養好賽鴿的方法 瀏覽:854
qq電腦皮膚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7
案例有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784
499x32十32簡便方法 瀏覽:752
電子支付器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586
365天鍛煉方法 瀏覽:378
rnw使用方法步驟 瀏覽:504
怎麼賺錢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肉弄成熟 瀏覽:446
小孩脾虛出夜汗怎麼調理食補方法 瀏覽:682
毛衣雞心領大了改小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433
物理中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95
常用的有機物分析方法 瀏覽:334
人類有什麼打鬥方法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