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畢業設計題目:gsm網路優化幾種主要參數的研究
為移動用戶開放智能業務是今後一個時期的業務需求。研究移動通信網智能化發展的趨勢、移動網與智能網的互聯互通以及為移動用戶開放智能業務很有意義。無線網的標准與智能網的標准側重點不同,智能網的標准主要為固定網用戶提供增值業務,而無線網路的目標是無論用戶在什麼位置,是否處於移動當中,均要為最終用戶提供電信業務。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而智能化,個人化,寬頻化是整個通信發展的方向,移動網與智能網最終應趨於融合。
——從通信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寬頻化、智能化、個人化是現代通信的發展方向。作為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的GSM和CDMA系統,在網路體系結構上也正逐步考慮網路的智能化因素。在網路參考模型上逐漸增加智能網的功能模塊,例如GSM系統中的移動網增強業務的客戶化應用(CAMEL,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和CDMA系統中無線智能網(WIN,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的概念就是基於在移動系統中加入智能網的模塊。另外,獨立的歸屬位置登記器(HLR)和鑒權中心(AC)等功能也將在智能平台上實現。
一、移動通信網的智能化
——智能網的概念模型(INCM)分為業務平面、總體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例如北美的無線智能網在業務功能平面上定義了3種類型的業務:終端移動性、個人移動性和先進的網路業務。後兩種業務對於固定網和移動網是公共的,例如來話呼叫篩選、個人號碼業務、虛擬專用網業務、語音控制業務等。目前有線網的智能網標准可以支持所有這些業務和業務特徵,但無論是智能網還是基本的無線網均無法單獨實現固定網與無線網之間無縫隙的互通。目前無論是第二代移動通信網(例如GSM,CDMA)的發展,還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網 (IMT-2000)的立足點,均在尋求固定網與無線網之間無縫隙的互通。移動通信網的總體功能平面是基於能力集2(CS2)的,但是目前還沒有提出移動特有的業務獨立的積木式模塊(SIB)。
——移動網與智能網最大的融合點,也是最大的區別在於分布功能平面(DFP)。移動網智能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在移動網的相關標准中增加了分布功能平面的描述。這既是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向智能化發展的方向,也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功能結構的基礎。
1.GSM網路的智能化
——雖然GSM整體網路結構的設置具有一定智能網的雛形,但真正實現智能業務還需要增加相應的網路實體和介面信令。在GSM第2+階段引入了CAMEL業務。該業務是一種網路特性而不是一種補充業務,即使用戶漫遊出國內公用陸地移動網(HPLMN),網路運營者也可以為用戶提供其特定的業務。CAMEL特性應用於移動始發呼叫和移動終接呼叫相關的活動。此外,CAMEL還支持運營者特有業務的業務控制,因此,需要定義拜訪公用陸地移動網(VPLMN)、詢問公用陸地移動網(IPLMN)和歸屬公用陸地移動網(HPLMN)之間的信令協議,以及與CAMEL業務環境(CSE)之間信息交換的方式,以實現多網路多廠家間的互通。
——CAMEL是一種智能業務,採用了智能網的業務控制功能。它也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僅是智能業務的一部分,但帶有移動的一些特殊性。實現CAMEL業務的網路結構如圖1所示。
——由圖1可見,為支持CAMEL業務,在原來GSM網路結構中增加了GSM業務控制功能和GSM業務交換功能,它們是公用陸地移動網的一部分。通常,GSM業務交換功能與位於移動交換中心的訪問位置登記器(MSC/VLR)設在一起,而GSM業務控制功能往往獨立設置。
——網路中採用的信令包括MAP+和CAMEL應用部分(CAP)。MAP+協議是原有GSM移動應用部分協議的增強版,是為了支持CAMEL業務而對原有的移動應用部分協議作了一些修改。CAMEL應用部分協議是基於在GSM業務交換功能和GSM業務控制功能之間傳送的智能網INAP協議,並與INAP基本兼容。
2.CDMA網路結構的智能化
——無線智能網的網路結構即在原有CDMA網路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智能網的功能實體,如圖2所示。採用ANSI-41作為實現無線智能網的基礎,也相當於在GS2功能模塊的基礎上定義了一些功能實體,來滿足移動相關業務的要求。
——與CS2的分布功能平面相比較,無線智能網增加了5個功能實體:鑒權控制功能(ACF)、無線接入控制功能(RACF)、位置登記功能(LRF)、無線終端功能(RTF)和無線控制功能(RCF)。
二、移動網與智能網的互聯結構
——無論是GSM系統的CAMEL業務,還是CDMA系統的無線智能網,均是在移動網的網路結構和業務功能上逐漸採用智能網的原理,增加其功能模塊,尋求智能網與移動網之間的無縫隙互通。從競爭和吸引用戶的角度出發,還需要考慮現有移動網與智能網如何互聯,移動網用戶如何接入到智能網,與公眾電話網用戶共享所有的智能網業務,以及隨著網路的發展,各發展階段網路結構如何變化。
——根據現有網路發展速度、規模、設備情況及業務需求量,在為移動用戶開放智能業務時,智能網和移動網的互聯結構有兩種:①建立移動網的業務交換點和業務控制點,並與智能網互聯;②移動網與智能網的業務控制點綜合設置。
——第一種結構是移動網智能化以後,在移動網范圍內開放智能業務的結構。第二種結構是移動網與智能網相互融合提供業務時的結構。
1.建立移動網的業務控制點和業務交換點並與智能網互聯
——從GSM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及北美無線智能網的發展可以看到,網路功能結構上的智能化使得移動網可以獨立地對其用戶開放某些智能業務。對GSM的移動應用部分和CAMEL 應用部分與CDMA的ANSI-41,目前均已定義了一些智能業務的信令流程,隨著智能網CS1和CS2的發展,將陸續提供新的業務和增加新的業務流程。
——在這種互聯結構下,移動網的移動交換中心作為業務交換點,將建立自己的業務控制點或在歸屬位置登記器中增加業務控制點功能,移動業務交換點與移動業務控制點互聯組成移動智能網部分,為移動用戶開放多種業務。同時根據需要,移動網的業務交換點可以與公眾電話網的業務交換點互聯,為移動用戶開放與公眾電話網用戶相同的智能網業務。其互聯結構如圖3所示。
——圖3中公用陸地移動網與公眾電話網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智能網體系,在位於移動交換中心的移動業務交換點(MSC/MSSP)與位於匯接局的業務交換點(Tm/SSP)之間進行智能網和無線智能網的互聯。在這兩種業務交換點之間可以採用電話用戶部分或ISDN用戶部分(TUP/ISUP)。
——智能網中設在匯接局的業務交換點與業務控制點之間可以採用中國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無線智能網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與歸屬位置登記器之間,在GSM系統中採用移動應用部分,在CDMA系統中採用ANSI-41;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與業務控制點之間,在GSM系統可以採用CAMEL應用部分,在CDMA系統採用ANSI-41;歸屬位置登記器與移動業務控制之間可以採用移動應用部分或ANSI-41。
——這種互聯方式是目前各移動系統在向用戶提供智能業務時考慮和選擇的方式。此方式可以在移動系統開放一些智能業務,目前不論是GSM還是CDMA,關於這方面的標准已經逐漸形成。用戶進行位置登記時,通過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訪問位置登記器從歸屬位置登記器能得知其服務清單或用戶數據。在用戶進行呼叫或者被叫時,再由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向業務控制點進行用戶數據的查詢或翻譯,並進行路由的接續。
——向移動用戶開放與公眾電話網用戶相同的智能業務時,根據智能網的發展規模可以採用兩種方式:①移動交換中心作為端局接入到智能網的業務交換點;②移動交換中心作為業務交換點接入到智能網的業務控制點。
——當移動網與智能網互聯時,移動交換中心應識別出智能業務接入碼是否屬於智能網開放業務的接入碼,並將用戶所撥號碼、用戶的主叫號碼及其位置號碼傳送給設在匯接局的業務交換點,由它向相應的業務控制點做數據的查詢,然後進行路由接續。
2.移動網的業務控制點與智能網的業務控制點合設
——移動網與智能網的相互融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移動網與智能網可以在同一智能平台上提供業務,即它們的業務控制點平台綜合設置:移動交換中心作為無線網的移動業務交換點與業務控制點互聯,公眾電話網的長途交換局或匯接局作為有線網的業務交換點與業務控制點互聯。其互聯結構如圖4所示。
——在此互聯結構中,移動業務控制點與智能網業務控制點採用同一個平台。業務控制點與設在匯接局的業務交換點互聯可以採用中國智能網應用協議;業務控制點與GSM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互聯可以採用CAMEL應用部分,與CDMA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互聯可以採用ANSI-41;設在移動交換中心的業務交換點與設在匯接局的業務交換點之間採用電話用戶部分或ISDN用戶部分。
——這種互聯結構與前一種互聯方式不同的是,需要對智能網的業務控制點做一定的改動和配合,以支持多種協議規程,這是個比較難以協調的問題。今後隨著電信網運營方式的改變,業務提供者逐漸與網路提供者分離,業務提供者只需擁有業務控制點及IP等。對業務提供者而言,採用有線網與無線網共用一個智能網平台的方式應該是很經濟的。
三、移動網可開放的智能網業務
——在數字移動網上開放智能業務應從兩方面考慮:①移動網智能化以後可以開放的智能業務。這些智能業務與ITU-T CS1的業務不盡相同,但也是採用智能網的原理;②目前我國已建的智能網上已經對公眾電話網用戶開放和即將開放的智能業務。
——移動網所能夠支持的智能業務包括虛擬專用網業務(VPN)、預付費業務和個人號碼業務等。
——智能網能夠提供的智能業務有:300號記帳卡呼叫業務、800號被叫集中付費業務和600號虛擬專用網業務等。
——移動網與智能網提供的有些業務功能是相同的,但實現方式不盡相同。比較而言,移動網的標准更多地考慮了移動用戶的特性,因此能為移動用戶提供更完全的智能業務。
四、小 結
——移動網從網路結構上採用智能網的原理,逐漸增加智能網的功能模塊,提供更多的新業務。無論GSM系統中的CAMEL還是CDMA系統中無線智能網,均在原有移動網基本功能模塊上逐漸增加智能網的功能單元,向智能化發展。而智能網的發展,也在逐漸考慮終端的移動性和個人的移動性。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的最終目標即是實現與智能網CS3的無縫的互通。在怎樣進行融合的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之無線網的標准與智能網的標准側重點不同,智能網的標准主要為固定網用戶提供增值業務,而無線網路的目標是無論用戶在什麼位置,是否處於移動當中,均要為最終用戶提供電信業務。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而智能化、個人化、寬頻化是整個通信發展的方向,移動網與智能網最終應趨於融合。那麼移動網與智能網如何進行全球性互通,現有的移動系統如何向智能化過渡,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也是智能網CS3的研究目標。
⑵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KPI指標降低掉話率主要處理方法
(1) 從網路布局上考慮,應盡可能避免出現高阻塞的情況,在工程建設和網路優化過程中,在選點布點時應注意站點不宜過高,盡可能避免在高山、高樓、高塔上布點。站點過高一方面因覆蓋范圍太廣,將直接引起本身的高阻塞、高掉話等;
(2) 對天饋線進行檢查。有的基站性能指標差,對主設備進行多次檢查調整後仍無明顯改善,這時需要檢查天饋線接頭,饋線損耗,天線的方位角、俯仰角,並在必要時做些適當的調整;
(3) 定期進行BTS 13 MHz時鍾校準、傳輸同步檢查和傳輸質量檢查;
(4)干擾掉話或弱信號掉話,需要檢查內部頻點使用情況,或是否外網干擾;如果是弱覆蓋,則需要通過開線調整、加宏站或光纖拉遠等措施解決;
(5)參數設置問題,如:小區重選滯後(Cell reselect hysterisys)、縮短這兩個時間會減少MTC(手機被叫)的建立失敗,但可能造成信令負擔加重,因此應根據網路實際情況加以調整、 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參數、 切換參數HO period PBGT等的合理設置。
⑶ 通信方面的,網路優化主要做些什麼事
網路優化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無線網路優化
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含:
(1) 網路規劃
(2) 工程監督
(3) 設備排障
(4) 網路測試
(5) 統計數據分析
(6) 話務平衡
(7) 覆蓋優化
2.交換網路優化
GSM網路優化不只有是無線部分的優化,還有交換部分的網路優化,應該從全網進行.
交換優化的主要內容是對局數據和路由數據進行優化,調整網路負荷均衡,包括信令負荷均衡 、設備負荷均衡及鏈路負荷均衡等,使信令、話務路由暢通,優化路由.
總的來說網路優化分的工作很多,有的是做路測的,主要工作是坐車在各個街道用專業軟體測試信號質量,然後做分析。還有得做數據優化,也就是上網的信號優化,還有的是做頻率優化。反正是很多。
⑷ CDMA無線網路優化方法探討及案例分析 畢業論文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1 引言 1
1.1 課題背景 1
1.1.1 移動通信行業發展 1
1.1.2 CDMA技術的發展現狀 1
1.2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1.3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3
2 基本原理 4
2.1 CDMA基本概念 4
2.2 DS-CDMA的關鍵技術 4
2.2.1 功率控制技術 4
2.2.2 PN碼技術 5
2.2.3 RAKE接收技術 5
2.2.4 軟切換(Soft Handoff)技術 5
2.3 CDMA網基本結構系統 7
3 CDMA無線網路優化流程和方法 8
3.1 CDMA無線網路優化概述 8
3.2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發展 8
3.3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分類 9
3.3.1 工程優化 9
3.3.2 運維優化 10
3.4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通常流程 10
3.5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方法 12
3.6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 13
3.6.1 優化准備工作 13
3.6.2 現場測試 14
3.6.3 CLUSTER級的調整和優化 14
3.6.4 系統級優化(有負載) 15
4 CDMA網路優化典型案例分析 16
4.1 CDMA無線掉話常見原因分析及優化 16
4.1.1 處干覆蓋范圍以外的掉話 16
4.1.2 導頻污染引起的掉話 18
4.1.3 前反向鏈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話 19
4.1.4 干擾引起的掉話 20
4.2 CDMA網路中切換問題 21
4.2.1 硬切換 21
4.2.2 軟切換及更軟切換 22
4.2.3 典型案例分析 25
4.3 總結 28
5 結束語 29
致謝 30
參考文獻 31
中文摘要
CDMA是為滿足現代移動通信網在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國際漫遊等方面的要求而設計的一種先進移動通信技術,它具有抗干擾性好,抗多徑衰落,保密安全性高等諸多優點。CDMA網路是中國電信的主推品牌,CDMA2000 (3G)業務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中國電信的成敗,而CDMA業務的發展必須依賴完善的網路才能順利進行。因此,CDMA系統在運營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網路優化,一是為了能夠給系統當前的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二是為了提高系統容量,以接納越來越多的系統未來用戶。
本文的研究目標是對投入運行的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運行質量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或參數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方法,使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同時了解網路的增長趨勢,為擴容提供依據。具體的網路優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網路覆蓋問題;掉話問題;二次呼叫問題;越區切換問題;與其他網路手機用戶的互連互通等。
本課題主要研究CDMA無線通信網路中掉話和切換問題的分析和優化。通過對覆蓋區基本情況、網路覆蓋、質量、話務的分析,應用現有理論和技術,在前期工程的基礎上為完善CDMA網路的覆蓋並優化網路,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使得網路容量、質量、經濟效益、競爭力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值,最終滿足客戶市場的需求。
關鍵詞:無線網路優化、CDMA、掉話問題、軟切換技術等
ABSTRACT
CDMA is a kind of advance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fulfill great capacity and quality、synthetical operation、soft switch and international ramble. It possesses lots of merits such as repellence of interference and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paths. The security is also great trait of CDMA. CDMA is the main operation that China Unicorn extend .The progress of CDMA right result in the success of China Unicom,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must depend on perfect network.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it is completely necessary to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constantly On the one hand,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CDMA wireless network is to provide more consummate servi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o extend system capacity in order to take up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task is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methods that can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by collecting data of network which is in ope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ata in order to find the cause which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The advantage of CDMA is application of power control and soft switch, so they are usually the emphases ring base station optimizing. On the other hand, data optimizing is also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cretely, methods of optimizing are as following: l、the issue of network coverage 2、dropped calls problem 3、the second call issues 4、handoff issues 5、with other network users, such as the interconnection.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of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e dropped calls and switch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Covered b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istrict, network coverage quality and traffic analysis. Applying of exi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 basis of p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of CDMA networks and optimized networks is practical designed. Makes network capacity, quality, cost-effective, competitive edg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arget set, and ultimately meet customer needs of the marke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CDMA, th
⑸ 網路優化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1、當移動通信網路建成之後,網路優化的作用是要保障網路的全覆蓋和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在建網初期時,主要是負責信號的全覆蓋,而到網路基本成型以後,隨著網路中BTS的增加,BTS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隨著客戶的不斷增加,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網路優化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會變成消除網路中BTS間的相互干擾、資源的調配以及網路的進一步規劃建設。
2、性能分析。由於網路中的客戶不斷的增加,網路資源也會漸漸由建網初期的空閑而變的擁塞。客戶密度的分布不均,也會導致網路資源的利用不能像規劃初期的模型一樣,這時候就需要性能分析。工程師需要通過對網路中話務的分析,來合理的調配網路中的資源,同時要根據網路整體的資源利用率和網路話務的變化,來提出進一步的網路建設的方案。
3、道路測試。雖然建網初期網路中的基站數量較少,基站間的接續基本是處於一個相當固定的狀態,但隨著網路中基站的不斷增加,同一段道路中的覆蓋基站會變得很多,用戶能否佔用最合適的基站來進行通話會直接影響到用戶的通話質量,而路測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確保用戶在道路上打電話時能夠佔用最佳的基站信號來進行呼叫。
⑹ 移動網路優化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