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能源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幾種

能源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幾種

發布時間:2022-08-27 06:19:08

㈠ 能源統計分析有哪些種類

能源統計分析通常分為以下四類: 1、定期分析。如月度、季度、年度等經常性的分析,主要反映能源的產、供、銷狀況,能源庫存變化情況,能源經濟效益的高低,節能計劃完成情況等。這種分析的內容可短小精悍,力求實效性。 2、專題分析。專題分析是對某項專門問題的分析。如對某種能源奇缺,供不應求,某種能源庫存不斷下降或升高,儲存不足或超存積壓;或某一地區某一行業某些企業節能顯著或能源使用浪費嚴重等等進行專項調查和分析;企業可對能源的消耗情況進行分析。這種分析一般不是定期的,可因時、因地、因事進行選題,要求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抓住主要矛盾進行系統深入地調查與分析,提出解決矛盾的切實建議。 3、綜合分析。綜合分析是對能源經濟運行狀況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或對綜合性問題進行的分析。如對能源綜合平衡狀況的分析,能源系統流程全過程的分析,能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分析。這種分析反映了能源經濟運行的全貌和各個環節的內在聯系,以及能源與社會經濟各領域相互制約的關系。

㈡ 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式分別有哪些

對能源消耗的監測及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是對能源消耗的監測需要作出較大的改進。傳統的能源統計方式是宏觀的、粗曠的,需要一個較長的統計周期,現有技術雖然能夠實現對水、電、氣、油、煤消耗統計數據的分別採集,但是現有技術中,沒有對主要行業用能單位包括工業、商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機關社團、公共設施的用能實時綜合監測;同時,多次採集、統計的做法也會帶來一些數量上的誤差,自然不能在問題出現時立即發現,以便於解決問題。因此,一種可實現微觀的、精細的、實時的量值數據監測和統計,便於即時跟蹤和查找出節能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及系統就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統計周期長、誤差較大的缺
陷,提供一種可以實時、精確地取得統計數據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能源計量數據的採集方
法,包括如下步驟 A)第二級數據採集設備生成定時採集任務; B)通過中間件執行上述定時採集任務並存儲、顯示所述採集數據; C)將所述採集數據中的總量數據作為第一級數據傳送到第一級數據採集設備; D)在所述第一級數據採集設備上顯示所述第一級數據。 在本發明所述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中,所述中間件使用EJB(EnterpriseJava Bean)規范和與其連接的部件交互信息。 在本發明所述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中,所述作為第一級採集數據的總量包括
每個單位所消耗的各種能源或材料的總量或每種能源或材料被消耗的總量。 在本發明所述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中,所述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還包括通
過所述中間件查看並分析所述收集到的數據;以及通過所述中間件管理所述終端信息、配
置被採集數據的終端的參數。 在本發明所述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中,所述定時任務包括同時對多個消耗不同的原料產生能源的終端進行能源計量數據採集任務。 在本發明所述的能源計量數據採集方法中,所述能源計量數據包括各單位各種能源或材料的消耗數據。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能源計量數據採集系統,包括第一級數據採集設備和第二級數據採集設備,所述第一級數據採集設備與所述第二級數據採集設備連接,所述第二級數據採集設備與能源或材料的消耗終端連接;所述第二級數據採集設備還包括用於產生定時任務的定時任務產生裝置,用於採集與所述能源計量數據採集裝置連接的所述終端的信息的信息採集裝置,用於存儲所述採集數據的數

㈢ 統計學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一)大量觀察法
(二)統計分組法
(三)綜合指標法
(四)時間數列分析法
(五)指數分析法
(六)相關分析法
(七)抽樣推斷法
從各個統計學專家的介紹來看,統計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上述的7類。

㈣ 常用統計分析方法有哪些

1、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指通過指標的對比來反映事物數量上的變化,屬於統計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常見的對比有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

橫向對比指的是不同事物在固定時間上的對比,例如,不同等級的用戶在同一時間購買商品的價格對比,不同商品在同一時間的銷量、利潤率等的對比。

縱向對比指的是同一事物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例如,環比、同比和定基比,也就是本月銷售額與上月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1月份銷售額與上一年度1月份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每月銷售額分別與上一年度平均銷售額的對比等。利用對比分析法可以對數據規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等做出有效的判斷和評價。

2、分組分析法

分組分析法是指根據數據的性質、特徵,按照一定的指標,將數據總體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分析其內部結構和相互關系,從而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

根據指標的性質,分組分析法分為屬性指標分組和數量指標分組。所謂屬性指標代表的是事物的性質、特徵等,如姓名、性別、文化程度等,這些指標無法進行運算;而數據指標代表的數據能夠進行運算,如人的年齡、工資收入等。分組分析法一般都和對比分析法結合使用。

3、預測分析法

預測分析法主要基於當前的數據,對未來的數據變化趨勢進行判斷和預測。預測分析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序列的預測,例如,依據以往的銷售業績,預測未來3個月的銷售額;另一種是回歸類預測,即根據指標之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系進行預測,例如,根據用戶網頁瀏覽行為,預測用戶可能購買的商品。

4、漏斗分析法

漏斗分析法也叫流程分析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專注於某個事件在重要環節上的轉化率,在互聯網行業的應用較普遍。比如,對於信用卡申請的流程,用戶從瀏覽卡片信息,到填寫信用卡資料、提交申請、銀行審核與批卡。

最後用戶激活並使用信用卡,中間有很多重要的環節,每個環節的用戶量都是越來越少的,從而形成一個漏斗。使用漏斗分析法,能使業務方關注各個環節的轉化率,並加以監控和管理,當某個環節的轉換率發生異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優化流程,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提升業務指標。

5、AB測試分析法

AB 測試分析法其實是一種對比分析法,但它側重於對比A、B兩組結構相似的樣本,並基於樣本指標值來分析各自的差異。

例如,對於某個App的同一功能,設計了不同的樣式風格和頁面布局,將兩種風格的頁面隨機分配給使用者,最後根據用戶在該頁面的瀏覽轉化率來評估不同樣式的優劣,了解用戶的喜好,從而進一步優化產品。

除此之外,要想做好數據分析,讀者還需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例如,基本統計量的概念(均值、方差、眾數、中位數等),分散性和變異性的度量指標(極差、四分位數、四分位距、百分位數等),數據分布(幾何分布、二項分布等),以及概率論基礎、統計抽樣、置信區間和假設檢驗等內容,通過相關指標和概念的應用,讓數據分析結果更具專業性。

㈤ 統計分析方法有哪幾種

1、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指通過指標的對比來反映事物數量上的變化,屬於統計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常見的對比有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

橫向對比指的是不同事物在固定時間上的對比,例如,不同等級的用戶在同一時間購買商品的價格對比,不同商品在同一時間的銷量、利潤率等的對比。

縱向對比指的是同一事物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例如,環比、同比和定基比,也就是本月銷售額與上月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1月份銷售額與上一年度1月份銷售額的對比,本年度每月銷售額分別與上一年度平均銷售額的對比等。利用對比分析法可以對數據規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等做出有效的判斷和評價。

2、分組分析法

分組分析法是指根據數據的性質、特徵,按照一定的指標,將數據總體劃分為不同的部分,分析其內部結構和相互關系,從而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

根據指標的性質,分組分析法分為屬性指標分組和數量指標分組。所謂屬性指標代表的是事物的性質、特徵等,如姓名、性別、文化程度等,這些指標無法進行運算;而數據指標代表的數據能夠進行運算,如人的年齡、工資收入等。分組分析法一般都和對比分析法結合使用。

3、預測分析法

預測分析法主要基於當前的數據,對未來的數據變化趨勢進行判斷和預測。預測分析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序列的預測,例如,依據以往的銷售業績,預測未來3個月的銷售額;另一種是回歸類預測,即根據指標之間相互影響的因果關系進行預測,例如,根據用戶網頁瀏覽行為,預測用戶可能購買的商品。

4、漏斗分析法

漏斗分析法也叫流程分析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專注於某個事件在重要環節上的轉化率,在互聯網行業的應用較普遍。比如,對於信用卡申請的流程,用戶從瀏覽卡片信息,到填寫信用卡資料、提交申請、銀行審核與批卡。

最後用戶激活並使用信用卡,中間有很多重要的環節,每個環節的用戶量都是越來越少的,從而形成一個漏斗。使用漏斗分析法,能使業務方關注各個環節的轉化率,並加以監控和管理,當某個環節的轉換率發生異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優化流程,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提升業務指標。

5、AB測試分析法

AB 測試分析法其實是一種對比分析法,但它側重於對比A、B兩組結構相似的樣本,並基於樣本指標值來分析各自的差異。

例如,對於某個App的同一功能,設計了不同的樣式風格和頁面布局,將兩種風格的頁面隨機分配給使用者,最後根據用戶在該頁面的瀏覽轉化率來評估不同樣式的優劣,了解用戶的喜好,從而進一步優化產品。

除此之外,要想做好數據分析,讀者還需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例如,基本統計量的概念(均值、方差、眾數、中位數等),分散性和變異性的度量指標(極差、四分位數、四分位距、百分位數等),數據分布(幾何分布、二項分布等),以及概率論基礎、統計抽樣、置信區間和假設檢驗等內容,通過相關指標和概念的應用,讓數據分析結果更具專業性。

㈥ 統計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對比分析法


就是將某一指標與選定的比較標准進行比較,比如:與歷史同期比較、與上期比較、與其他競爭對手比較、與預算比較。一般用柱狀圖進行呈現。


2、結構分析法


就是對某一項目的子項目佔比進行統計和分析,一般用餅圖進行呈現。比如:A公司本年度營業額為1000萬,其中飲料營業額佔33.6%、啤酒佔55%,其他產品的營業額佔11.4%。


3、趨勢分析法


就是對某一指標進行連續多個周期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一般用折線圖進行呈現。比如:A公司前年度營業額為880萬,去年900萬,本年度1000萬,預計明年為1080萬。


4、比率分析法


就是用相對數來表示不同項目的數據比率,比如:在財務分析中有“盈利能力比率、營運能力比率、償債能力比率、增長能力比率”。


5、因素分析法


就是對某一指標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統計與分析。比如,房價與物價、土地價格、地段、裝修等因素有關


6、綜合分析法


就是運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比如:5W2H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漏斗分析法等。

㈦ 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1.大量觀察法大量觀察法就是對總體中全部或足夠多的總體單位進行調查研究並綜合分析的方法。統計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

㈧ 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抽樣平均誤差是測定抽樣誤差的基本指標。它是隨機抽樣可變總體平均數(抽樣平均數的所有可能值)與全及平均數之間離差...這個指標反映抽樣平均數的所有可能值對全及平均數的平均離散程度,即反映誤差平均值的大小
分布數列是統計整理的一種重要形式,是統計描述和統計分析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可以說明總體的分布特徵、內部結構,並可據以研究總體某一標志值的平均水平及其變動的規律性。
1、統計學:是運用數理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中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門應用科學。具體地講,是按照設計方案去收集、整理、分析數據,並對數據結果進行解釋,從而做出比較正確的結論。
2、總體:是根據研究目的確定同質的所有觀察單位某種變數的集合。
3、變異:同一性質的事物,其觀察值(變數值)之間的差異。
4、抽樣研究:從所研究的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研究,用樣本指標推論總體,最終達到了解總體的目的。這種用樣本指標推論總體參數的方法稱為抽樣研究。
5、統計描述:用統計圖表或計算統計指標的方法表達一個特定群體的某種現象或特徵。
6、統計推斷:根據樣本資料的特性對總體的特性作估計或推論的方法稱統計推斷,常用方法是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
7、概率:是指某事件出現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以符號P表示。
8、醫學參考值范圍:參考值范圍又稱正常值范圍。醫學上常把包括絕大多數人某項指標的數值范圍稱為該指標的參考值范圍。
9、正態分布規律:實際工作中,經常需要了解正態曲線下橫軸上的一定區域的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數,用以估計該區間的觀察例數占總例數的百分數,或變數值落在該區間的頻數或概率。
10、可比性:是指對研究結果有影響的非處理因素在各處理組之間盡可能相
同或相近。
11、動態數列:是一系列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統計指標,包括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均數,用以說明事物在時間上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12、抽樣誤差:在同一總體中隨機抽取樣本含量相同的若干樣本時,樣本指標之間的差異以及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的差異。
13、標准誤:表示樣本均數間變異程度。
14、率的抽樣誤差:抽樣過程中產生的同一總體中均數之間的差異稱為均數的抽樣誤差,率之間的差異稱為率的抽樣誤差。
15、參數估計:是指用樣本指標(稱為統計量)估計總體指標(稱為參數)。
16、可信區間:總體參數的所在范圍通常稱為參數的可信區間或置信區間,即該區間以一定的概率(如95%或99%)包含總體參數。
17、I型錯誤:拒絕了實際撒謊能夠成立的H0,這類「棄真」的錯誤稱為I型錯誤。
18、II型錯誤:接受了實際撒謊能夠不成立的H0,這類「存偽」的錯誤稱為II型錯誤。
19、檢驗效能:1-b稱為檢驗效能又稱為把握度。它的含義是:當兩總體確實有差別時,按規定的檢驗水準a,能夠發現兩總體間差別的能力。
20、四格表資料:兩個樣本率的資料又稱為四格表資料,在四格表資料中兩個樣本的實際發生頻數和實際未發生頻數為基本數據,其他數據均可由這四個基本數據推算出來。
21、列聯表資料:對同一樣本資料按其兩個無序分類變數(行變數和列變數)歸納成雙向交叉排列的統計表,其行變數可分為R類,列變數可分為C類,這種表稱為R*C列聯表。
22、參數檢驗:是一種要求樣本來自總體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態分布),在這種假設的基礎上,對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進行統計推斷的假設檢驗。
23、非參數檢驗:是一種不依賴總體分布類型,也不對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進行統計推斷的假設檢驗。
24、秩次:即通常意義上的序號,實際上就是將觀察值按順序由小到大排列,並用序號代替了變數值本身。
25、直線相關系數:它是說明具有直線關系的兩個變數間,相關關系的密切程度與相關方向的統計指標。相關系數沒有單位,取值范圍是-1〈=r〈=1,r的絕對值越大表明兩變數的關系越密切。
26、完全負相關:這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負相關關系,從散點圖上可以看出,由x與y構成的散點完全分布在一條直線上,x增加,y相應減少,算得的相關系數r=-1。
27、正相關:它是說明具有直線關系的兩個變數間,存在有正的相關方向,即當x增加時,y有相應增大的趨勢,所算得的相關系數r為正值。
28、等級相關:是對等級數據作相關分析,它又稱為秩相關,是一種非參數統計方法。
29、評價:是通過對某些標准來判斷觀測結果,並賦予這種結果以一定的意義和價值的過程。
30、綜合評價:是指人們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選擇相應的評價形式,據此選擇多個因素或指標,並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將多個評價因素或指標轉化為能反映評價對象總體特徵的信息。
31、優序法:為了比較某幾個事物或方案的優劣,在選定各項評價指標後,將待評價的對象或方案就各項評價指標的測量值大小分別排列,並分別對各序號(等級)以相應的評分值即優序數,然後綜合諸評價指標,分別計算評價對象的總賦優序數,並按總賦優序大小評定其優順序的方法即優序法。
32、Topsis:Topsis法常用於系統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分析,此外,也可用於效益評價、衛生決策和衛生事業管理等多領域。
33、根本死因:WHO規定,根本死因是指:「(a)引起直接導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態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損傷,或者(b)造成致命損傷的事故或暴力的情況。」
34、衛生服務需要:是指人們因疾病影響健康,引起人體正常活動的障礙,實際應當接受各種衛生服務的需要(如預防保健、治療、康復)。
35、衛生服務調查統計:是衛生統計的主要內容之一,衛生服務調查統計是從衛生服務資料的設計、收集、整理、分析的角度,來闡述衛生服務研究的特點、研究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便使衛生服務研究服務更具有科學性。
36、衛生服務調查:是指對衛生服務狀況、人群健康的危險因素、人群衛生服務的需求和利用、衛生服務資源的分配和利用所進行的一種社會調查。
37、統計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統計指標,它是對資料進行統計描述時的一種常用手段。
38、統計圖:是以各種幾何圖形(如點、線、面或立體)顯示數據的大小、升降、分布以及關系等,它也是對資料進行統計描述時的一種常用手段。
39、均數的抽樣誤差:統計學上,對於抽樣過程中產生的同一總體中均數之間的差異稱為均數的抽樣誤差。

㈨ 能源統計是什麼

能源統計是用一整套指標體系和特有的計量形式,採用科學統計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資源、流轉、消費以及能源系統運動過程及其數量關系的一門專門統計。它同其他專門統計一樣,包括能源統計工作,能源統計資料和能源統計學3個方面。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統計學是統計工作的理論基礎。

㈩ 能源審計方法有哪些

企業能源審計的基本方法是依據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對企業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調查、生產與管理現場調查,數據搜集與審核匯總,典型系統與設備的運行狀況調查,能源與物料的盤存查帳等項內容,必要時輔以現場檢測,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封閉審計,分析各個因素(或環節)影響企業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從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費問題和節能潛力,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在開展能源審計工作時,要查找企業各種數據的來源,並追蹤數據統計計量的准確性和合理性,進行能源實物量平衡分析,採取盤存查帳、現場調查、測試等手段,檢查核實有關數據。只有在數據准確可靠時,才能進行能耗指標的計算分析,進而查找節能潛力,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議和措施。
1、四個環節
在能源審計中,可以將企業能源利用的全過程分為購入貯存、加工轉換、輸送分配、最終使用四個環節,如圖3-1所示。
邊界

圖3-1 能 源 系 統 簡 圖
在審計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要了解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和生產工藝流程,熟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有的企業稱之為經濟效益考核辦法或經濟活動分析)以及責任制的具體落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摸清企業的管理狀況(如機構、人員、職能、制度、辦法、指標等)和能源流程,為下一步的能源審計分析打下基礎。其次要詳細了解用能單位的計量和統計狀況,確定計量儀表的准確程度和統計數據的真實程度。
2、三個層次
分析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尋找節能潛力,提出節能降耗的整改措施,能源審計應引用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即問題在哪裡產生,為什麼會產生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三個層次如圖3-2所示。

圖3-2 能 源 審 計 思 路
3、八個方面
問題的查找、原因的分析和節能整改措施的提出,都要從生產過程中能源利用的主要途徑入手,拋開生產過程千差萬別的個性,概括出其共性,得出如圖3-3所示的生產過程框圖。

圖3-3 生 產 過 程 框 圖
從圖3-3可以看出,一個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能源利用可以抽象成八個方面,即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式控制制、管理、員工等六個方面的輸入,得出產品和廢棄能的輸出。產生的廢棄能,要採用回收和循環使用措施,從能源利用的角度看,能源效率低和能源浪費的原因跟這八個方面都可能相關,這八個方面的每一個方面都有可能直接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的產生。

根據上述生產過程框圖,對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的原因分析要針對以下八個方面進行:

● 能源 能源本身所具有的質量和種類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產過程中能源利用的效率,因此選擇與生產相適應的能源是能源審計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能源方面是否存在能源效率低和能源浪費,可以查看能源的供應、儲存、發放、運輸是否存在流失;能源投入量和配比是否合理;能源本身是否與生產相適應;能源的質量是否有保證。

● 技術工藝 生產過程的技術工藝水平基本上決定了能源的種類和數量,先進技術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減少或避免能源浪費。結合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實現節能降耗的一條重要途徑。連續生產能力差、生產穩定性差或技術工藝水平落後等都有可能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的產生。

● 設備 設備作為技術工藝的具體體現,對能源轉換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設備的搭配(用能設備之間、用能設備和公用設施之間)、自身的功能、設備的維護保養、設備的自動化水平、設備先進程度等均會影響設備的運行效率,從而會產生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

● 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對生產用能過程十分重要,反應參數是否處於受控狀態並達到優化水平(滿足技術工藝要求)對能源利用效率都具有直接影響。計量檢測、分析儀表不齊全或精度達不到要求,過程式控制制水平不能滿足技術工藝要求,都可能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

● 產品 產品本身決定了生產過程,同時產品性能、種類和變化往往要求生產過程作出相應的調整。產品在儲存和搬運過程中的破損、流失,產品的轉化效率低於國內外先進水平,都會影響能源利用效率,導致能耗指標偏高。

● 管理 能源審計本身就屬於管理審計的范疇,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能源管理系統不健全、不完善、能源管理水平低,這也是導致能源浪費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加強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任何管理的鬆懈和遺漏,如能源消耗定額的制定和考核不合理、崗位操作過程不夠完善或得不到有效的落實,缺乏有效的獎懲制度等,都會影響到能源利用效率,企業應把能源管理融入到企業全面管理中。

● 員工 任何生產過程,無論自動化程度多高,從廣義上講均需要人的參與,因而員工素養的提高和積極性的激勵也是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徑。員工的素質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缺乏優秀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熟練的操作人員,缺乏激勵員工參與節能降耗的措施,都會影響到能源利用效率。

● 廢棄能 廢棄能本身具有的特性和狀態都直接關繫到它是否可再用和循環回收。廢棄能的循環回收和梯級利用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以上對生產過程八個方面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存在著相互交叉和滲透的情況。例如一套設備可能就決定了技術工藝水平,過程式控制制不僅與儀器儀表有關,還與員工及管理有很大的關系等,但八個方面仍各有側重點,原因分析時應歸結到主要的原因上。
注意,對於每一個能源利用瓶頸要從以上八個方面進行原因分析並針對原因提出並實施無低費節能方案,但並不是說每個能源利用瓶頸都存在這八個方面的原因,它可能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
4、四個原理
能源審計是一套科學的、系統的和操作性很強的程序,這套程序引用了如下原理方法:物質和能量守恆原理、分層嵌入原理、反復迭代原理、窮盡枚舉原理。
● 物質和能量守恆原理 物質和能量守恆這一大自然普遍遵循的原理,是能源審計中最重要的一條原理,是進行能源審計的重要工具。

在獲得被審計用能單位的資料後,可以測算能源投入量、產品的產量,在此期間建立一種平衡,則將大大有助於弄清用能單位的能源管理水平及其物質能源的流動去向,幫助發現用能單位的能源利用瓶頸所在。物質和能量守恆這種工具是對企業用能過程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科學方法與手段,是企業能源管理中一項基礎性工作和重要內容,開展企業能源審計必須藉助這一原理。

● 分層嵌入原理 分層嵌入原理是指在能源審計中,能源利用流程的四個環節(購入貯存、加工轉換、輸送分配、最終使用)都要嵌入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在哪裡產生、為什麼會產生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如何解決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費這三個層次,在每一個層次中都要嵌入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式控制制、管理、員工、產品、廢棄能這八個方面。在能源審計的各個階段都要都要從四個環節出發,利用三個層次,從八個方面入手弄清位置,找准原因,解決問題。

● 反復迭代原理 能源審計的過程,是一個反復迭代的過程,即在能源審計的過程中要反復的使用上述分層嵌入原理。分層嵌入原理這一方法適用於現場考察,也適用於產生節能方案階段,有的階段應進行三個層次、八個方面的完整迭代,有的階段不一定是完整迭代。

● 窮盡枚舉原理 窮盡枚舉原理的重點,一是窮盡、二是枚舉。所謂窮盡,是指八個方面(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式控制制、管理、員工、產品、廢棄能)構成了用能單位節能方案的充分必要集合。換言之,從這八個方面入手,一定能發現自身的節能方案;任何一個節能方案,必然是循著這八個方面中的一個方面和幾個方面找到的。因此,從這八個方面入手可以識別用能單位所有的節能方案。所謂枚舉,即是不連續的、一個一個地列舉出來。因此,窮盡枚舉原理意味著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步驟的每一個層次的迭代中,要將八個方面作為這一步驟的切入點。因此,深化和做好該步驟的工作,切不可合並,也不可跳躍。
綜上所述,掌握能源審計的原理將極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

閱讀全文

與能源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幾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肺部內膜結合臨床治療方法 瀏覽:708
挽回方法是什麼 瀏覽:204
充電線電阻測量方法 瀏覽:184
如何用簡單方法製作皮凍 瀏覽:852
在家快速止咳緩解的方法 瀏覽:455
牛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7
筆記本愛奇藝全屏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860
如何養好賽鴿的方法 瀏覽:854
qq電腦皮膚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7
案例有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784
499x32十32簡便方法 瀏覽:752
電子支付器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586
365天鍛煉方法 瀏覽:378
rnw使用方法步驟 瀏覽:504
怎麼賺錢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肉弄成熟 瀏覽:446
小孩脾虛出夜汗怎麼調理食補方法 瀏覽:683
毛衣雞心領大了改小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433
物理中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96
常用的有機物分析方法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