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把野豬馴化成家豬
在許多山林老獵手的眼中,林中最危險的猛獸不是老虎、豹子和熊,而是野豬。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可見野豬之兇猛。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野豬的親戚家豬可看不出如此生猛,它們只是一些美味的「食材」,而且似乎還很溫順。那麼,人類是如何將野豬馴化成今天的家豬的呢?
家豬的祖先——歐洲野豬
家豬和野豬的區別,比狼狗與狼還要大。幾千年前,人類未馴化出家豬前,它們祖先都是歐洲野豬。這種野豬分布很廣,亞、歐、北非等區域都有它們的族群。光這種野豬就有30多亞種,最大能長到200公斤。而我國的家豬也是來自這個野豬的亞種:耳小而立的華南野豬和耳大而垂的華北野豬。雖然野豬不是食肉動物,但絕對是一種猛獸。雄性成年野豬能長到200公斤,粗壯的長鼻能拱動50公斤重的樹樁,奔跑起來時速能到四五十公里,而且耐力超強。再加上鋒利的獠牙和巨大的蠻力,使得老虎都對它退避三舍。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微信公眾平台(ID:kxylydt)
2. 成年野豬怎樣馴化
成年野豬性情兇猛,力量強大,尤其成年雄性野豬對人有攻擊性,飼養人員應引起特別重視,以免發生危險。雄性野豬有一對突出嘴外的獠牙,應該通過麻醉手術把獠牙鋸掉。成年母性野豬膽子非常小,馴化場地內應建一個不透光的暗室,面積以8~9米2為宜,當野豬受到驚嚇時,供母野豬躲藏和夜間睡卧。
成年野豬的馴養場內要用鐵管焊接一個2米×2米的圈舍,內裝幾頭後備家母豬。按野豬一、家豬五的比例混養。野豬放入馴化場地後,很快就會發現家母豬,然後野豬就會在鐵籠子四周轉悠,經過一兩天的觀察,野豬不攻擊家豬,就可以把家豬放出籠舍。
如果野豬對家豬攻擊的太厲害,仍然要把家豬重新關入鐵籠內。如果攻擊不至於造成傷害,就可以混群飼養了。這種辦法的好處是減少家豬的死亡,因為成年野豬性情兇猛,力量大。如果不建立一個隔離籠,突然把家豬放進馴化場,容易被野豬咬死。
野豬和家豬同宗同族,比較容易親近,通過混養的方式野豬很快就能得到馴化。成年野豬一般頭7天都不會進食,不要驚慌,只要有充足飲水就可以。成年野豬對食物的要求不嚴格,而且消化力強,一般的青草、野菜都能充飢。在很長的時間內野豬將延續生食囫圇料的生活習性,大約在半年後就會逐漸適應家豬飼料的喂養。
成年野豬應盡快投入配種生產,這有利於野豬的馴化。起初交配的幾頭母豬,最好選擇經產母豬,因為經產母豬有交配經驗,膽子比較大,配種成功率高。千萬不要用初產母豬,因為沒有經驗,容易遭到野豬的傷害。
3. 怎樣養野豬野豬
現在野豬的養殖方法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第一圈養飼喂:基本的耕作方法和一般家豬相同,但豬,豬舍,飼料的一般模式,並餵食普通飼料豬二者之間的區別。二是放養:山上或空地的圓圈部分,構建一個簡單的豬棚,像牛和羊吃草一樣。三是圈養飼養和放牧的方式飼養相結合,養殖野豬目前使用做更多的國內的方式。
養殖成本:各地的實際飼料和勞動力,土地和價格,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普通商品野豬出生到屠宰(80-100公斤)飼養成本每頭850-2000元的其他方面的現狀。為了保持約1300-3000元左右的成年種公豬的管理費。
在通過當地實地考察的前景這個市場,你可以調查和市場價格的范圍內,現在是養殖存欄,潛在的市場,和你自己的投資管理能力,等等。
至於如何耕作,您可以參考 http://hi..com/ yezhu1668 / item/be1f24fa9320a46e3d14857f 的相關公豬各階段養殖標准。
以上僅為個人意見,請訪問詳細的研究,並決定是否讓野豬養殖項目。
4. 怎樣養野豬
特種野豬是養殖行業可持續走俏的一個新品種。它主食青草、玉米稈、紅薯等青綠飼料,成本極低,僅家豬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質特別鮮嫩香醇、瘦肉率高達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綠色滋補食品,是投資者的首選品種。經我們天雁養殖公司多年養殖野豬過程中的技術經驗。 一、 出生野豬的管理:飼養管理目標: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和斷奶窩重。 (-)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1、消化器官不發達、容積小,消化機能不完善,只能利用消化率非常高的營養物質:2、體溫調節能力差,因此做好保溫工作。仔豬的適宜溫度1-3日齡為30-32度4-10日齡為28-30度11-30日齡為26-28度3、出生野豬應剪牙灌入0.5毫升慶大再讓其吃奶,為的是預防乳豬的拉浠。4、滿周後乳豬加顆粒料,主要是促進仔豬胃腸道的發育,解除仔豬牙床發癢,降低斷奶後的應激。在干凈的木板上撒少許乳豬顆粒料,要少添勤添。5、人為地提前斷乳。但野豬乳腺不發達、泌乳量小、放乳時間短,如過早斷奶容易導致仔豬個體小、體質較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胃腸功能較差、易出現疾病。為使其早配種及讓仔豬提早上市,人為地提前斷乳。野豬仔應以45天斷乳為好。因為野豬乳腺不發達、泌乳量小、放乳時間短,如過早斷奶容易導致仔豬個體小、體質較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二)乳豬的免疫程序1.7-15日齡;肌肉注射氣喘病無活苗,藍耳病弱毒苗。2.20日齡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腫疫三聯苗。3.25-30日齡;肌肉注射偽狂犬苗。4.30日齡;肌肉注射傳染性鼻炎疫苗。5.60日齡;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 (三)飼料技術配比 野豬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佔70%,食量少。特種野豬食量較少,一般一天喂2次,喜生食,食 性雜,各種雜草、菜葉、植物根莖、作物秸稈等都可作為野豬的飼料。野豬特別喜食青綠飼料,可占日糧中的60%以上,配合 少量精飼料即可養出健壯的野豬。下面介紹野豬的幾種飼料。 青飼料:常用的有苜蓿、紫芹根、莧菜、甘薯藤葉、玉米稈等。青飼料粗蛋白質含量高、消化率高,所需氨基酸全面維生素含量豐富、品質優良、利用率高。2、塊根、塊莖及瓜果類飼料,包括甘薯、馬鈴薯、南瓜、胡蘿卜等。此類飼料脆嫩多汁,能刺激食慾,有機物質消化率高,對改善日糧的營養成分、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單喂,必須與粗料、精料搭配使用,再補充蛋白質飼料,才能達到飼養效果。3。精飼料一般由玉米、高粱、大麥、稻穀、甘薯等谷類籽等能量飼料。粗蛋白質含量較低,僅為7%~11%,由於營養結構不平衡,不宜單獨作為野豬的飼料,必須搭配蛋白質飼料及營養物添加劑才能使日糧營養全面、平衡。如豆餅、花生餅、棉籽餅、骨肉粉、魚粉等蛋白質飼料以及一些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添加劑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中,魚粉是最廣泛採用的動物性飼料,蛋白質含量為40%~60%,在供給蛋氨酸和賴氨酸方面特別有用,營養價值高;骨肉粉、血粉、蠶蛹等也是良好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可以根據需要及條件,摻入作為配合飼料的成分。 1.斷奶乳豬 玉米粉41%、麩皮10%、花生麩粉10%、魚粉3%、粗糠20%、貝殼粉2%、生長促進劑1%微量元素0.5%、食鹽0.5%、豆粕12%、多維20克。 2. 中大野豬 玉米粉:22%、麥麩:30%、豆渣或少許大豆:5%、三七糠:22%、青飼料:20%、氨基酸(每頭每天):15~40克、碘鹽:0.5%、骨粉:0.5%。 (四)重防疫 許多養殖戶不重視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規范、不科學。科學的免疫應該是根據當地的疫情而制訂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序、不注重豬舍衛生和環境消毒。野豬的排泄物較多,容易造成細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野豬舍衛生,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絕疾病的傳染。但目前大部分的養殖場衛生差,污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多,極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發,影響養殖效益。野豬雖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豬強,但仍有許多基本知識必需掌握。在養殖時應注重技術學習,及時觀察野豬的精神狀態、飼料量、飲水量、活動情況、大小便的變化,使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因技術、管理的差異,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長速度及經濟效益也相差許多。另外,一些養殖戶衛生防疫觀念淡薄,養殖場隨意讓閑人參觀,且極少採取消毒措施。其實消毒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根本的預防疾病發生的措施。豬的排泄物較多,容易造成細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養殖場衛生差,污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多。極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發,影響養殖效益。
5. 野豬馴化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場地野豬的馴化要在野豬的馴化場地內進行,馴化場地一般都建在豬場僻靜的地方,成年野豬的馴化場地不應少於300米2。野豬運回場後,立即放入馴化場內,頭一個月飼養人員盡量不要驚擾野豬。加水、加料都在牆上的小窗上進行,避免大聲驚嚇野豬,盡量讓野豬感到馴養場地安全,讓野豬慢慢適應環境。(2)食物由於改變了生存環境,野豬頭幾天一般不會吃食,只要不過分驚嚇野豬,保證飲水就沒有問題。一般情況下,第六、七天就會逐漸進食。野豬在野外是靠採食野生動、植物維持生存,喜歡生吃囫圇食物,如整塊的土豆、地瓜、帶殼的花生果、整個的玉米穗、野菜、野草、嫩樹枝等。開始馴養時也要盡量喂給以上野豬愛吃的食物。
1個月後用青綠飼料切碎或打漿拌入豆餅、玉米、麩皮等精料,逐漸讓野豬適應家豬飼料。3個月後,用一半家豬飼料和一半青飼料拌在一起飼喂,讓野豬慢慢改變專吃囫圇生食的習慣。待野豬基本適應了圈養環境後,就可以放入種豬舍,按照家豬的飼養方式喂養就可以。(3)驅蟲野豬因長期採食野生動、植物,體內、外寄生蟲比普通家豬多。當野豬適應飼料喂養後,要給野豬驅蟲。驅蟲時要對野豬斷食一頓,減少野豬體內的食物,最好是中午斷食。晚上,喂拌入阿維菌素和依維菌素的飼料,隔一周後,再重復一次。純種野豬身體上的虱子特別多,要經常用敵百蟲溶液,定期對豬體進行噴灑,徹底清除野豬體內外的寄生蟲。(4)供水野豬進入馴養場前期,供野豬泥浴的水坑不要放水,以防野豬喝污水引起腹瀉。當野豬完全熟悉場地環境,能夠通過水槽正常飲水後,方可放水,供野豬泥浴。(5)衣著馴養野豬的飼養人員不要穿紅色衣服,因野豬對紅色敏感,容易引起野豬的攻擊。夏季以白色,其他季節以綠色和藍色服裝為宜。飼養人員的服裝在一段時間內自始至終要保持一個顏色,以便野豬辨認。飼養人員進場加水、加料時,要帶防護板,小心謹慎,不要大聲呵斥野豬,逐漸讓野豬熟悉。(6)配種野豬馴化的關鍵是頭3個月,這期間任何生人不得進入馴化場地,保持場地安靜。只要野豬開始進食,就算馴化成功了一半。野豬開始進食後,如果有發情母豬,應盡早進行配種訓練,一旦和家豬交配成功,野豬馴化就算完成了。
交配後的野豬,情緒慢慢就會安穩下來,情緒穩定後飲食就會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時要加強營養,精心管理,保證青綠飼料的供應,飼料里要多加一點鹽(1%~1.5%),讓野豬多喝水。3個月後,飼料食鹽添加量恢復到正常狀態(0.5%)。
野豬在交配5~6頭母豬後,馴養人員就要增加進入馴化場地的次數,開始發出一些號令,逐漸靠近野豬,平時多用樹枝給野豬撓撓癢,增加一些接觸。野豬的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野豬因性情不同其馴化時間也不同。快的半年,慢的一年至兩年。野豬只要不害怕人了,這說明馴化已經結束,可以放進種豬舍,進行正常飼養。但是,每天仍然要讓野豬進入馴化場地進行自由活動,讓其保持應有的野性,這有利於野豬的健康和配種。
6. 如何養野豬
特種散養野豬是近年來在養殖業不景氣的大氣候下持續走俏的一個新品種。野豬主食草、玉米、紅薯等,成本很低,僅為普通家豬的十分之一,並且肉質相當鮮嫩、瘦肉率高達90%,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綠色食品。由於野豬長期自然生存,所以抗病力、成活率都比普通家豬強,養殖很保險。因此,養殖散養野豬已成為投資者的首選。但在我們多年養殖散養野豬過程中,發現一些養殖誤區:
一些引種的朋友因貪圖方便和便宜,或被一些人蒙騙,引進一些人工飼養的野豬,它們外貌、肉質已與普通家豬沒什麼區別,它們抗病能力、瘦肉率、營養成份等方面都較要差很多很多,因此,引種要慎重,建議從真正散養野豬育種的場地進行引種,能到現場考察最好,以確保後期的收益.
7. 野豬的飼養方法是什麼要詳細一些大神們幫幫忙
近些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惡化,加之人類對野豬濫捕濫獵,過度捕殺,導致野豬數量銳減。在這種情況下,人工飼養野豬,既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又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目前,野豬馴養在我國剛剛起步,廣州、深圳、香港需求量大。 1、野豬的飼養 買來野豬後,將公野豬母野豬放入圈舍內人工馴養。野豬膽小,初時怕人。為了改變它的這一弱點,一般採用購買小型野豬進行馴養,其體重大都在10~22公斤,因這種野豬月齡不大,容易馴化,可塑性極強。在馴養過程中,最好將一多半野豬和一少年家豬混群飼養,比例為8:2。在這樣的環境下,幼野豬與同等月齡的家豬會很快合群,讓家豬帶著幼野豬進行活動和採食。野豬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一般仿照家豬日喂2次。因其野性習慣,善於采吃生食,在農家中常見的嫩玉米、紅高粱、冬瓜、土豆、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等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剛開始家養時,應配合主食飼喂。一個月後,喂一半生食,另一半喂家豬的飼料,如玉米面、敖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適量食鹽,待野豬基本適應了圈養環境後,用飼喂家豬的配合飼料,來喂野豬即成。但也應適當添喂一些根類植物。 2、圈舍建造 野豬圈舍最好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於採光和通風。原有的家豬圈舍稍加改造也可進行飼養。新建圈舍外窩室要求水泥鋪地。圈舍要求里窩室與外窩室配套。里窩室供野豬睡覺、產仔,長約3米,寬約2.8米,加上棚,建成一般豬舍樣式。外窩室供野豬大小便、飲食、運動和曬太陽,長約3米,寬約2.8米,圍牆用水泥抹面,建築高度為1.7~1.8米。可在便於排水的牆根處用磚石水泥砌一個飲水池,長 1米,寬O.5米,深230厘米。應注意的是,飲水池不宜過深或窄,否則,當夏季天氣炎熱時,豬趴在水池中涼快,會造成懷孕母豬窒息死胎現象。應在內窩室與外窩室中間留一條1米寬的通道,以利於野豬自由出入,欄門一般留在內窩室的前面。 3、配種技術 野豬被毛粗而稀,一般為灰色或灰黃。成年母豬體重在90~130公斤,對外部環境反應靈敏,乳頭一般為6~7對。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母野豬年產2胎,每胎平均產仔 6~10頭。適宜的配種時間為出生後5~6月齡,體重在40~60公斤。一般採取初產母豬配早、經產母豬配晚的原則。野豬發情時,外生殖器明顯紅腫,當外生殖器由紅色變為暗紫色時,再由腫脹變為稍皺縮,或用手摁住母豬後腚,而其站立不動時力最好的配種時間。公母野豬配種時間約需40分鍾,比家豬略長。根據經驗,最好採取復配方式,即間隔6~8小時後再重復交配1次,這樣,可明顯提高母豬的受胎率。母野豬發情適合交配時,也可採取將公野豬趕入母豬圈內1~2 天,此時公野豬夜間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確認交配成功後,將公野豬趕出,過20天後再觀察母野豬是否發情。一般母野豬發情周期為18天,如不發情,證明母野豬已交配成功。 4、種豬選擇 野豬養殖場必須擁有1~2頭純種野公豬。常言說的好: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由此可見種豬的重要性。選擇好的種用野公豬,對於後代表現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一般將具有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野豬特徵的純種野公豬留神。將野豬與家豬雜交所產的後代作為種用,培育出來的後代有返祖現象,即生產出來的豬只,外觀有部分不象野豬,而象家豬。所以,二元雜交的特種野公豬不宜留作種用。在血緣關繫上還要防止近親交配,以利於其後代抗病力強,生長迅速。 5、開發價值利用 野豬與家豬雜交,用純種野豬作父本,用杜洛克、長白作母本而雜交產生的特種野豬,具有基因穩定、生長發育快的特點,在市場上呈現出極好的發展勢頭。據專家測定,野豬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瘦肉率高,其胴體瘦肉率比家豬高6~8個百分點,肌肉中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出1.5~2倍(亞油酸目前被認為是對人體最重要的一種脂肪酸)。野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合酸,並含有17種氨基酸。用野豬肉加工成的野豬火腿腸、野豬內味臘肉暢銷海內外市場。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市場每 500克野豬肉售價15~30元。野豬經馴化後,保持了原有的外觀體型和具有野味、抗病力強、耐粗飼、合群性強的特性,因而備受人們青睞。隨著我國入世和我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肉類食品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基於此,野豬養殖將商機無限。
8. 野豬該怎麼養
野豬又稱山豬,豬屬動物。它們廣為分布在世界上,不過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量已急劇減少,並已經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因此,飼養野豬是很好的致富門路。
飼養
1.種公豬需要較多的粗蛋白質如日糧中的蛋白質不足,會造成公豬的精液少而稀,精子發育不完全與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喪失配種能力。因此動物性飼料,如魚粉、骨粉、豆粕、小蝦、蠶蛹等應常年供應,這些對提高種公豬精液的數量和質量有顯著的效果。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庄依託自身珍禽場的優勢,利用淘汰的珍禽野味喂種公豬及懷孕母豬,效果極好,母豬每胎產仔12頭以上,而且仔野豬個個油光滑亮、非常健壯。
2.種公豬對需求較多特別是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如不足則會影響種公豬的體質和精液品質。野豬因大量採食含有豐富的青綠多汁飼料,一般情況下不會缺乏,在北方冬季青綠多汁飼料不足或公豬交配後,可補充添加劑。
3.礦物質缺少時也會影響種公豬的健康和精液品質尤其是鈣、錳、鋅和硒。平時飼養時可多喂各種含鈣較多的青綠多汁飼料與乾草粉,含磷較多的糠麩和補充適量的骨粉、石粉或貝殼粉等。
4.季節性配種的公豬,在配種前45天時要逐步提高營養水平採用常年配種的野豬應常年均衡供應種野豬所需的營養物質。種公豬精飼料用量應比其他類別的豬多些,青粗飼料少些,以免形成草腹影響配種,日糧的體積以占體重的2.5~3%為宜。
管理
1.適量運動運動是增強公豬體質,保證其旺盛的性慾,提高精子活力必不可少的措施。野公豬小的時候,就要給予適當的運動,每天讓它進行1~2小時的運動,距離3~4里。
2.搞好衛生每天必須沖洗豬舍,要做到清潔、通風乾燥,冬暖夏涼,冬季鋪墊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同時還要保持豬體的清潔,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庄每天用硬毛刷刷拭野豬的皮毛一次,證明對保證野公豬的健康,防止各種疾病極為有效。
3.定期稱重種公豬定期稱重,了解其體重變化,以便隨時調整日糧中的營養結構。公豬必須保持不胖不瘦,腰板挺直,肚不下垂,行動靈活,性慾旺盛。
9. 野豬的飼養
我國人口眾多,是一個以豬肉為主要肉食的大國,年消費家豬量在4.8億頭,所以即使按家豬銷量的1/10計算,年需求野豬也在4800萬頭,缺口巨大。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野豬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1、圈舍設計:
分里窩室與外窩室。里窩室是供“野豬”飲食和睡覺場所,面積約為長3.5米,寬2.5米;外窩室是供運動和曬太陽、飲水的場所。設飲水槽,面積為里窩式的1.5倍。
2、飼料配方:
玉米粉20%,麥麩33%,豆渣或少許大豆8 - 10%,
野豬飼養技術:三七糖22%,骨粉0.5,氨基酸(每頭每天)15 - 40克,碘鹽0.5千克,青飼料15%
3、疾病防治:
①豬瘟的防治:抗瘟病的防治:抗豬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兩次,連注3 - 4天。還可採用大劑量(50頭份)豬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②豬肺疫病的防治:先用青黴素180萬X2肌注(75公斤以上體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X2,每天兩次,連注三天,。
③豬丹毒病的防治:該病又稱“打火印”,治療方法上可按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青黴素深部肌注,每日兩次,連用3-5天,並配合用濃肥皂水擦豬身,擦成肥皂泡罩住豬身的狀態。
引種前要對純種野豬仔細觀察
捕豬者用吊弓捕捉的純種野豬一般很少有內外傷,很容易飼養。但有的捕豬者出售的純種野豬是用鼠葯、農葯毒殺而捕獲的,因此,收購者要對其仔細觀察。鼠葯或農葯中毒的純種野豬,其表現為:頭部低垂(嚴重者嘴抵地),站立不動,腹部膨脹,嘴角有少量白沫,吐沫有農葯味,眼球底部及邊緣呈紅色,說明該豬中毒嚴重,一般在數小時內便會死亡,故不可收購,更不可食用。農葯中毒較輕的純種野豬大腦神經紊亂,有意識障礙,將其放在圈舍內,便會沿著圍牆不停地繞圈行走,有的頭部撞到牆壁才回頭,不食,眼神呆滯,體溫略高。為此,應及時治療搶救。
對鼠葯中毒的病豬可用解氟靈搶救按每公斤體重注射1毫升,口服甘草湯(30克甘草煎汁),並立即採用耳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250毫升~500毫升(內摻地米0.5毫克),靜脈滴注完畢5小時後,再按上述劑量肌肉注射解氟靈和葡萄糖(20毫升×2)。此後,每天肌注3次,連注3天。
對農葯(一般為甲胺磷)中毒的病豬可用解磷定搶救按每公斤體重15毫克~30毫克量肌注,並同時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250毫升~500毫升,再肌註解磷定和地米、50%葡萄糖20毫升×2,每天2次~3次,連注3天~5天。
對非農葯中毒野豬的觀察眼神活,反應敏感,投入山芋、玉米棒便毫不顧忌地吞吃,用木棒放在嘴邊便撕咬。但應注意皮膚、腿、腳是否有損傷。如有輕微的皮膚損傷,可用紫葯水擦拭,如腿腳有機械損傷並導致凹洞,先用酒精清洗,再用紅黴素軟膏或青黴素粉劑塗擦傷口,不用包紮,飲水槽不放水(給予水分較高的瓜果之類食物),並將野豬關在木籠里,再肌注青黴素240萬單位~320萬單位,連注3天~5天。操作方法:先將野豬關在木籠里,用尼龍繩套住頸部,使之固定,再肌注,每天早晚各一次,傍晚再放入圈內飼喂。
清殺體內外寄生蟲
純種野豬剛捕獲時,身上有虱子,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虱子繁殖衍生極快。故在正式入圈飼養前,應用“滅虱靈”,按說明書用量摻水塗擦全身,一次即殺滅。經觀察,純種野豬的腸胃內有各種寄生蟲,不僅影響野豬的生長速度,而且導致腹瀉,甚至造成死亡。應肌注一次左旋咪唑,有皮膚病的可肌注一次阿維菌素,用量按每公斤體重0.03毫升,此後,每年注射3次~4次。
注重防疫,促其健康生長
對引進的純種野豬,如有鐵器(獸夾)所傷,應盡快對豬頸部按說明書用量肌注破傷風疫苗一次,在注射該疫苗後,5天~7天內不可再注射抗生素,否則,疫苗失效。同時,10天~15天後,注射一次豬瘟兔化弱毒疫苗,以防豬瘟、豬肺疫、豬丹毒病的發生。此後,每年春秋季節各注射一次,並在每年的11月份,注射一次豬O型口蹄疫高效滅活疫苗,用量為80公斤以上每頭肌注3毫升,30公斤~80公斤體重肌注2毫升,10公斤~30公斤體重肌注1毫升。
根據野豬習性,配製適口性飼料
1.小野豬(5公斤~15公斤)可按下列配方配製飼料:玉米粉40%,麥麩15%,豆渣(或豆粕)10%,稻穀粉28%,魚骨粉5%,碘鹽1%,氨基酸(每天每頭)10克~12克。對於中成豬可直接按1∶1的比例投稻穀粒和家豬顆粒料。
2.純種野豬剛捕獲的階段,因受環境和外界影響,不吃人工配製的飼料。這時可將50克左右搗碎的蚯蚓、青蛙、泥鰍或淡帶魚拌入人工配製的飼料中,野豬在夜間人靜時便開始吃了,10天~15天後,適當減少或停止動物性飼料,全用穀物飼料,但要加入魚粉,久而久之,野豬便習慣了。為了減輕飼養人員的勞動強度,在野豬習慣了吃人工配製飼料後,還可直接投入雞飼料和適量的青飼料,一般50公斤重的野豬,一天僅投喂500克的雞飼料即可。同時,在飼養的圈舍內還要添加一些從山上挖來的干凈泥土,讓其自由啃吃,以增加體內的礦物質,減少疾病的發生。
加強接觸,注重人工馴化
人工馴化野豬,一般從5公斤~15公斤的小野豬開始馴化為好,小野豬可塑性強,易於馴化。純種野豬剛捕獲階段,膽小生疑,警惕性高,性子較烈,故應保持場內安靜。約半個月後,野豬膽子就大了,飼養人員投食時,口裡發出一種固定的聲音後再投食,平時做到“少量多餐”。為了加速其人工馴化,對剛捕捉來的純種野豬,還可按1∶1的異性比例放入家豬或特種野豬一同圈養,由於野豬與家豬親和力強,彼此不撕咬,很易合群,在家豬或特種野豬的帶領下,很快就能大膽吃食,促進生長。同時,對膽大的野公豬,可輕輕地先用竹竿為之搔癢,進而用手為之搔癢,這樣,就能完全被馴化了。
10. 野豬的飼養方法是什麼要詳細一些
近些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惡化,加之人類對野豬濫捕濫獵,過度捕殺,導致野豬數量銳減。在這種情況下,人工飼養野豬,既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又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目前,野豬馴養在我國剛剛起步,廣州、深圳、香港需求量大。
1、野豬的飼養
買來野豬後,將公野豬母野豬放入圈舍內人工馴養。野豬膽小,初時怕人。為了改變它的這一弱點,一般採用購買小型野豬進行馴養,其體重大都在10~22公斤,因這種野豬月齡不大,容易馴化,可塑性極強。在馴養過程中,最好將一多半野豬和一少年家豬混群飼養,比例為8:2。在這樣的環境下,幼野豬與同等月齡的家豬會很快合群,讓家豬帶著幼野豬進行活動和採食。野豬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一般仿照家豬日喂2次。因其野性習慣,善於采吃生食,在農家中常見的嫩玉米、紅高粱、冬瓜、土豆、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等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剛開始家養時,應配合主食飼喂。一個月後,喂一半生食,另一半喂家豬的飼料,如玉米面、敖皮、豆腐渣、粉渣,加入適量食鹽,待野豬基本適應了圈養環境後,用飼喂家豬的配合飼料,來喂野豬即成。但也應適當添喂一些根類植物。
2、圈舍建造
野豬圈舍最好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於採光和通風。原有的家豬圈舍稍加改造也可進行飼養。新建圈舍外窩室要求水泥鋪地。圈舍要求里窩室與外窩室配套。里窩室供野豬睡覺、產仔,長約3米,寬約2.8米,加上棚,建成一般豬舍樣式。外窩室供野豬大小便、飲食、運動和曬太陽,長約3米,寬約2.8米,圍牆用水泥抹面,建築高度為1.7~1.8米。可在便於排水的牆根處用磚石水泥砌一個飲水池,長 1米,寬O.5米,深230厘米。應注意的是,飲水池不宜過深或窄,否則,當夏季天氣炎熱時,豬趴在水池中涼快,會造成懷孕母豬窒息死胎現象。應在內窩室與外窩室中間留一條1米寬的通道,以利於野豬自由出入,欄門一般留在內窩室的前面。
3、配種技術
野豬被毛粗而稀,一般為灰色或灰黃。成年母豬體重在90~130公斤,對外部環境反應靈敏,乳頭一般為6~7對。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母野豬年產2胎,每胎平均產仔 6~10頭。適宜的配種時間為出生後5~6月齡,體重在40~60公斤。一般採取初產母豬配早、經產母豬配晚的原則。野豬發情時,外生殖器明顯紅腫,當外生殖器由紅色變為暗紫色時,再由腫脹變為稍皺縮,或用手摁住母豬後腚,而其站立不動時力最好的配種時間。公母野豬配種時間約需40分鍾,比家豬略長。根據經驗,最好採取復配方式,即間隔6~8小時後再重復交配1次,這樣,可明顯提高母豬的受胎率。母野豬發情適合交配時,也可採取將公野豬趕入母豬圈內1~2 天,此時公野豬夜間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確認交配成功後,將公野豬趕出,過20天後再觀察母野豬是否發情。一般母野豬發情周期為18天,如不發情,證明母野豬已交配成功。
4、種豬選擇
野豬養殖場必須擁有1~2頭純種野公豬。常言說的好: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由此可見種豬的重要性。選擇好的種用野公豬,對於後代表現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一般將具有身長、腿高、嘴尖等符合野豬特徵的純種野公豬留神。將野豬與家豬雜交所產的後代作為種用,培育出來的後代有返祖現象,即生產出來的豬只,外觀有部分不象野豬,而象家豬。所以,二元雜交的特種野公豬不宜留作種用。在血緣關繫上還要防止近親交配,以利於其後代抗病力強,生長迅速。
5、開發價值利用
野豬與家豬雜交,用純種野豬作父本,用杜洛克、長白作母本而雜交產生的特種野豬,具有基因穩定、生長發育快的特點,在市場上呈現出極好的發展勢頭。據專家測定,野豬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瘦肉率高,其胴體瘦肉率比家豬高6~8個百分點,肌肉中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出1.5~2倍(亞油酸目前被認為是對人體最重要的一種脂肪酸)。野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合酸,並含有17種氨基酸。用野豬肉加工成的野豬火腿腸、野豬內味臘肉暢銷海內外市場。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市場每 500克野豬肉售價15~30元。野豬經馴化後,保持了原有的外觀體型和具有野味、抗病力強、耐粗飼、合群性強的特性,因而備受人們青睞。隨著我國入世和我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肉類食品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基於此,野豬養殖將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