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局域化頻譜分析方法研究

局域化頻譜分析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26 21:16:12

⑴ 關於光功率計、光源、OTDR、頻譜分析儀的技術指標

常用光纖測試表有:光功率計、穩定光源、光萬用表、光時域反射儀(OTDR)和光故障定位儀。
光功率計: 用於測量絕對光功率或通過一段光纖的光功率相對損耗。在光纖系統中,測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電子學中的萬用表,在光纖測量中,光功率計是重負荷常用表,光纖技術人員應該人手一個。通過測量發射端機或光網路的絕對功率,一台光功率計就能夠評價光端設備的性能。用光功率計與穩定光源組合使用,則能夠測量連接損耗、檢驗連續性,並幫助評估光纖鏈路傳輸質量。
穩定光源: 對光系統發射已知功率和波長的光。穩定光源與光功率計結合在一起,可以測量光纖系統的光損耗。對現成的光纖系統,通常也可把系統的發射端機當作穩定光源。如果端機無法工作或沒有端機,則需要單獨的穩定光源。穩定光源的波長應與系統端機的波長盡可能一致。在系統安裝完畢後,經常需要測量端到端損耗,以便確定連接損耗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測量連接器、接續點的損耗以及光纖本體損耗。
光萬用表: 用來測量光纖鏈路的光功率損耗。有以下兩種光萬用表:
1、由獨立的光功率計和穩定光源組成。
2、光功率計和穩定光源結合為一體的集成測試系統。
在短距離區域網(LAN)中,端點距離在步行或談話之內,技術人員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經濟性組合光萬用表,一端使用穩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計。對長途網路系統,技術人員應該在每端裝備完整的組合或集成光萬用表。
當選擇儀表時,溫度或許是最嚴格的標准。現場攜帶型設備應在-18℃(無濕度控制)至50℃(95%濕度)
光時域反射儀(OTDR)及故障定位儀(Fault Locator): 表現為光纖損耗與距離的函數。藉助於OTDR,技術人員能夠看到整個系統輪廓,識別並測量光纖的跨度、接續點和連接頭。在診斷光纖故障的儀表中,OTDR是最經典的,也是最昂貴的儀表。與光功率計和光萬用表的兩端測試不同,OTDR僅通過光纖的一端就可測得光纖損耗。OTDR軌跡線給出系統衰減值的位置和大小,如:任何連接器、接續點、光纖異形、或光纖斷點的位置及其損耗大小。OTDR可被用於以下三個方面:
1、在敷設前了解光纜的特性(長度和衰減)。
2、得到一段光纖的信號軌跡線波形。
3、在問題增加和連接狀況每況愈下時,定位嚴重故障點。
故障定位儀(Fault Locator)是OTDR的一個特殊版本,故障定位儀可以自動發現光纖故障所在,而不需OTDR的復雜操作步驟,其價格也只是OTDR的幾分之一。
選擇光纖測試儀表,一般需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即確定你的系統參數、工作環境、比較性能要素、儀表的維護
確定你的系統參數
工作波長(nm)三個主要的傳輸窗口為850nm,1300nm 及 1550nm。
光源種類(LED或激光):在短距離應用中,由於經濟實用的原因,大多數低速區域網LAN(<100Mbs)通常使用LED光源。大多數高速系統>100Mbs使用激光光源長距離傳輸信號。
光纖種類(單模/多模)以及芯/塗覆層直徑(um):標准單模光纖(SM)為9/125um,盡管某些其它特殊單模光纖應該仔細辨認。典型的多模光纖(MM)包括50/125、 62.5/125、100/140 和 200/230 um。
連接器種類:國內常見的連接器包括:FC-PC,FC-APC,SC-PC,SC-APC,ST等。最新的連接器則有:LC,MU,MT-RJ等
可能的最大鏈路損耗。
損耗估算/系統的容限。
明確你的工作環境
對用戶/購買者來講,選擇一台野外現場用儀表,溫度標准或許是最嚴格的。通常,野外現場測量必須在嚴峻的環境中使用,推薦現場攜帶型儀表的工作溫度應該從-18℃~50℃,同時儲運溫度為-40~+60℃(95%RH)。實驗室的儀器僅需在較窄的控制范圍5~50℃工作。
不像實驗室儀表能夠採用交流供電,現場攜帶型儀表對儀表電源通常要求較為苛刻,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另外,儀器的電源供電問題還經常是引起儀器故障或損壞的一個重要誘因。因此,用戶應該考慮和權衡如下因素:
1、內裝電池的位置應便於用戶更換。
2、新電池或滿充電池的最少工作時間要達到10小時(一個工作日)。然而電池工作壽命的目標值應在40~50小時(一周)以上,以確保技術人員和儀器的最佳工作效率。
3、使用電池的型號越普通越好,如通用9V或1.5V五號干電池等,因為這些通用電池非常容易就地找到或購得。
4、普通干電池優於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鎳鎘電池),因為充電電池大多存在「記憶」問題、包裝不標准、不容易買到、環保問題等。
以前,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四個標準的攜帶型測試儀器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採用最現代CMOS電路製造技術的藝術化光功率計,僅用一般五號干電池(隨處可得),即可工作100小時以上。另外一些實驗室型號提供雙電源(AC和內部電池)以增加其適應性。
如同手提電話一樣,光纖測試儀表同樣具有眾多的外觀包裝形式。低於1.5公斤的手持式表一般沒有許多虛飾,只提供基本功能和性能;半攜帶型儀表(大於1.5公斤)通常具備更復雜的或擴展的功能;實驗室儀器是專為控制實驗室/生產場合設計的,具備AC供電。
比較性能要素:這里是選擇步驟的第三步,包括每種光測試設備的詳細分析。
光功率計
對於任何光纖傳輸系統的生產製造、安裝、運行和維護,光功率測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光纖領域,沒有光功率計,任何工程、實驗室、生產車間或電話維護設施都無法工作。例如:光功率計可用於測量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的輸出功率;用於確認光纖鏈路的損耗估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是測試光學元器件(光纖、連接器、接續子、衰減器等)的性能指標的關鍵儀器。
針對用戶的具體應用,要選擇適合的光功率計,應該關注以下各點:
1、選擇最優的探頭類型和介面類型
2、評價校準精度和製造校準程序,與你的光纖和接頭要求范圍相匹配。
3、確定這些型號與你的測量范圍和顯示解析度相一致。
4、具備直接插入損耗測量的 dB功能。
幾乎在光功率計所有性能中,光探頭是最應仔細選擇的部件。光探頭是一個固態光電二極體,它從光纖網路中接收耦合光,並將之轉換為電信號。可以使用專用的連接器介面(僅適用一種連接類型)輸入到探頭,或用通用介面UCI(使用螺扣連接)適配器。UCI能接受絕大多數工業標准連接器。基於選定波長的校準因子,光功率計電路將探頭輸出信號轉換,把光功率讀數以dBm方式顯示(絕對dB等於1 mW, 0dBm=1mW)在屏幕上。圖一是一個光功率計的方塊圖。
選擇光功率計最重要的標準是使光探頭類型與預期的工作波長范圍相匹配。下表匯總了基本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測量時,InGaAs在三個傳輸窗口都有上佳表現,與鍺相比InGaAs具有在所有三個窗口更為平坦的頻譜特性,在1550nm窗口有更高的測量精度,同時具有優越的溫度穩定性和低雜訊特性。
光功率測量是任何光纖傳輸系統的製造、安裝、運行和維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一個因素與校準精度息息相關。功率計是與你應用相一致的方式校準的嗎?即:光纖和連接器的性能標准與你的系統要求相一致。應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用不同的連接適配器測量值不確定?充分考慮其它的潛在誤差因素是很重要的,雖然NIST(美國國家標准技術研究所)建立了美國標准,但是來自不同生產廠家相似的光源、光探頭類型、連接器的頻譜是不確定的。
第三個步驟是確定符合你測量范圍需求的光功率計型號。以dBm為單位表示,測量范圍(量程)是全面的參數,包括確定輸入信號的最小/最大范圍(這樣光功率計可以保證所有精度,線性度(BELLCORE 確定為+0.8dB)和解析度(通常0.1 dB or 0.01 dB)是否滿足應用要求。
光功率計的最重要選擇標準是光探頭類型與預期的工作范圍相匹配。
第四,大多數光功率計具備dB 功能(相對功率),直接讀取光損耗在測量中非常實用。低成本的光功率計通常不提供此功能。沒有dB功能,技術人員必須記下單獨的參考值和測量值,然後計算其差值。所以dB功能給使用者以相對損耗測量,因而提高生產率,減少人工計算錯誤。
現在,用戶對光功率計具有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的選擇已經減少,但是,部分用戶要考慮特殊需求----包括:計算機採集數據紀錄、外部介面等。
穩定光源
在測量損耗過程中,穩定光源(SLS)發射已知功率和波長的光進入光系統。對特定波長光源(SLS)校準的光功率計/光探頭,從光纖網路中接收光,將之轉換為電信號。為確保損耗測量精度,盡可能使光源模擬所用傳輸設備特性:
1、波長相同,並採用相同的光源類型(LED,激光)。
2、在測量期間,輸出功率和頻譜的穩定性(時間和溫度穩定性)。
3、提供相同的連接介面,並採用同類型光纖。
4、輸出功率大小滿足最壞情況下系統損耗的測量。
當傳輸系統需要單獨穩定光源時,光源的最優選擇應模擬系統光端機的特性和測量需求。選擇光源應考慮如下方面:
激光管 (LD) 來自LD發射的光,波長帶寬窄,幾乎是單色光,即單波長。與LED相比,通過其光譜波段(小於5nm)的激光不是連續的,在中心波長的兩邊,還發射幾個較低峰植的波長。與LED光源相比,雖然激光光源提供更大功率,但價格高於LED。激光管常用於損耗超過10dB的長途單模系統。應盡量避免用激光光源測量多模光纖。
發光二極體(LED):
LED具有比LD 更寬的光譜,通常范圍為50~200nm。另外,LED光是非干涉光,因而輸出功率更加穩定。LED光源比LD光源要便宜的多,但對最壞情況損耗測量顯得功率不足。LED光源典型應用在短距離網路和多模光纖的區域網LAN中。LED可以用於激光光源單模系統進行精確損耗測量,但前提條件是要求其輸出足夠功率。
光萬用表
將光功率計和穩定光源組合在一起被稱為光萬用表。光萬用表 用來測量光纖鏈路的光功率損耗。這些儀表可以是兩個單獨的儀表,也可以是單一的集成單元。總之,兩類光萬用表具有相同的測量精度。所不同的通常是成本和性能。集成光萬用表通常功能成熟、具有各種性能但價格較高。
從技術的角度來評價各種光萬用表配置,基本的光功率計和穩定光源標准仍然適用。注意選擇正確的光源種類、工作波長、光功率計探頭以及動態范圍。
光時域反射儀和故障定位儀
OTDR是最經典的光纖儀器裝備,它提供測試時相關光纖最多的信息。OTDR本身是一維的閉環光學雷達,測量僅需光纖的一個端頭。發射高強度、窄的光脈沖進入光纖,同時高速光探頭紀錄返回信號。此儀器給出有關光鏈路的可視化解釋。在OTDR曲線上反映出接續點、連接器和故障點的位置以及損耗大小。
OTDR評價過程與光萬用表有許多相似點。事實上, OTDR 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測試儀表組合:由一個穩定高速脈沖源和一個高速光探頭組成。OTDR的選擇過程可關注下列屬性:
1、確認工作波長,光纖類型和連接器介面。
2、預期連接損耗和需要掃描的范圍。
3、空間解析度。
故障定位儀大多是手持式儀器,適用於多模和單模光纖系統。利用 OTDR (光時域反射儀 ) 技術,用於對光纖故障的點定位,測試距離大多在20公里以內。儀器直接以數字顯示至故障點的距離。適用於:廣域網(WAN)、20 km范圍的通訊系統、 光纖到路邊(FTTC)、單模和多模光纖光纜的安裝和維護、以及軍用系統。在單模及多模光纜系統中,要定位帶故障的連接頭、壞的接續點,故障定位儀是一種優異的工具。故障定位儀操作簡單,只需單鍵操作,可探測多達7個多重事件。
頻譜分析儀的技術指標
(1)輸入頻率范圍
指頻譜儀能夠正常工作的最大頻率區間,以HZ表示該范圍的上限和下限,由掃描本振的頻率范圍決定。現代頻譜儀的頻率范圍通常可從低頻段至射頻段,甚至微波段,如1KHz~4GHz。這里的頻率是指中心頻率,即位於顯示頻譜寬度中心的頻率。
(2)分辨力帶寬
指分辨頻譜中兩個相鄰分量之間的最小譜線間隔,單位是HZ。它表示頻譜儀能夠把兩個彼此靠得很近的等幅信號在規定低點處分辨開來的能力。在頻譜儀屏幕上看到的被測信號的譜線實際是一個窄帶濾波器的動態幅頻特性圖形(類似鍾形曲線),因此,分辨力取決於這個幅頻生的帶寬。定義這個窄帶濾波器幅頻特性的3dB帶寬為頻譜儀的分辨力帶寬。
(3)靈敏度
指在給定分辨力帶寬、顯示方式和其他影響因素下,頻譜儀顯示最小信號電平的能力,以dBm、dBu、dBv、V等單位表示。超外差頻譜儀的靈敏度取決於儀器的內雜訊。當測量小信號時,信號譜線是顯示在雜訊頻譜之上的。為了易於從雜訊頻譜中看清楚信號譜線,一般信號電平應比內部雜訊電平高10dB。另處,靈敏度還與掃頻速度有關,掃頻速度趕快,動態幅頻特性峰值越低,導致靈敏度越低,並產生幅值差。
(4)動態范圍
指能以規定的准確度測量同時出現在輸入端的兩個信號之間的最大差值。動態范圍的上限愛到非線性失真的制約。頻譜儀的幅值顯示方式有兩種:線性的對數。對數顯示的優點是在有限的屏幕有效的高度范圍內,可獲得較大的動態范圍。頻譜儀的動態范圍一般在60dB以上,有時甚至達到100dB以上。
(5)頻率掃描寬度(Span)
另有分析譜寬、掃寬、頻率量程、頻譜跨度等不同叫法。通常指頻譜儀顯示屏幕最左和最右垂直刻度線內所能顯示的響應信號的頻率范圍(頻譜寬度)。根據測試需要自動調節,或人為設置。掃描寬度表示頻譜儀在一次測量(也即一次頻率掃描)過程中所顯示的頻率范圍,可以小於或等於輸入頻率范圍。頻譜寬度通常又分為三種模式。
①全掃頻 頻譜儀一次掃描它的有效頻率范圍。
②每格掃頻 頻譜儀一次只掃描一個規定的頻率范圍。用每格表示的頻譜寬度可以改變。
③零掃頻 頻率寬度為零,頻譜儀不掃頻,變成調諧接收機。
(6)掃描時間(Sweep Time,簡作ST)
即進行一次全頻率范圍的掃描、並完成測量所需的時間,也叫分析時間。通常掃描時間越短越好,但為保證測量精度,掃描時間必須適當。與掃描時間相關的因素主要有頻率掃描范圍、解析度帶寬、視頻濾波。現代頻譜儀通常有多檔掃描時間可選擇,最小掃描時間由測量通道的電路響應時間決定。
(7)幅度測量精度
有絕對幅度精度和相對幅度精度之分,均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絕對幅度精度是針對滿刻度信號的指標,受輸入衰減、中頻增益、解析度帶寬、刻度逼真度、頻響及校準信號本身的精度等的綜合影響;相對幅度精度與測量方式有關,在理想情況下僅有頻響和校準信號精度兩項誤差來源,測量精度可以達到非常高。儀器在出廠前要經過校準,各種誤差已被分別記錄下來並用於對實測數據進行修正,顯示出來的幅度精度已有所提高。

⑵ 是否可以將頻譜分析儀當做網路分析儀使用

可以。
有2種方法可將頻譜分析儀當作網路分析儀使用,但是都只能進行標量測量
方法1:使用頻譜分析儀內置的跟蹤信號源。大部分是德頻譜儀可以加裝這個選件。如果要測量反射系數,則還需要一個定向耦合器去採集反射功率。
方法2:使用獨立的源。如需要可配上耦合器。前提是頻譜儀的掃描速度要快過信號源的掃描速度。但這種方式通常不被推薦,因為它的准確性較低。
對於校準,可用到的方法是歸一化的方法。這種方法把接收機和源的頻率響應移除。然而,矢量網路分析儀採用更強大的誤差校準技術,還可以消除不匹配和交調帶來的的影響。這就意味著,一般來講,和頻譜分析儀方法相比較,網路分析儀可以進行更准確的測量。

⑶ 頻譜測量主要有哪些方法

spectrum measurement 在頻域內測量信號的頻率分量,以獲得信號的多參數和信號所通過的網路的參數。頻譜測量雖屬電子量范圍,但它除了對電信號進行分析研究以外,還可藉助各種感測器或轉換器對各種非電量信號(水聲、動、生物、醫學、各種隨機過程和瞬態過程如爆炸、彈發射、水聲混響、艦船和魚雷雜訊等)進行分析研究, 從而改進其設計。 頻譜指組成信號的全部頻率分量的總集。

使用頻譜分析儀

使用濾波器的方法.

⑷ 無線區域網的技術特點

比較多,但絕對都用的到 一、 傳輸方式 傳輸方式涉及無線網採用的傳輸媒體、選擇的頻段及調制方式。 目前無線網採用的傳輸媒體主要有兩種,即無線電波與紅外線。在採用無線電波做為傳輸媒體的無線網依調制方式不同,又可分為擴展頻譜方式與窄帶調制方式。 1、擴展頻譜方式 在擴展頻譜方式展頻譜方式中,數據基帶信號的頻譜被擴展至幾倍-幾十倍後再被搬移至射頻發射出去。這一作法雖然犧牲了頻帶帶寬,卻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安全性。由於單位頻帶內的功率降低,對其它電子設備的干擾也減小了。 採用擴展頻譜方式的無線區域網一般選擇所謂ISM頻段,這里ISM分別取於Instrial、Scientific及Medical的第一個字母。許多工業、科研和醫療設備輻射的能量集中於該頻段,例如美國ISM頻段由902MHz-928MHz,2.4GHz-2.48GHz,5.725GHz-5.850GHz三個頻段組成。如果發射功率及帶寬輻射滿足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要求,則無須向FCC提出專門的申請即可使用ISM頻段。 2、窄帶調制方式 在窄帶調制方式中,數據基帶信號的頻譜不做任何擴展即被直接搬移到射頻發射出去。 與擴展頻譜方式相比,窄帶調制方式佔用頻帶少,頻帶利用率高。採用窄帶調制方式的無線區域網一般選用專用頻段,需要經過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的許可方可使用。當然,也可選用ISM頻段,這樣可免去向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申請。但帶來的問題是,當臨近的儀器設備或通信設備也在使用這一頻段時,會嚴重影響通信質量,通信的可靠性無法得到保障。 3、紅外線方式 基於紅外線的傳輸技術最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廣泛使用的家電遙控器幾乎都是採用紅外線傳輸技術。做為無線區域網的傳輸方式,紅外線的最大優點是這種傳輸方式不受無線電干擾,且紅外線的使用不受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限制。然而,紅外線對非透明物體的透過性極差,這導致傳輸距離受限。 二、網路拓撲 無線區域網的擴撲結構可歸結為兩類:無中心或對等式(Peer to Peer)拓撲和有中心(HUB-Based)拓撲。 1、無中心拓撲 無中心拓撲的網路要求網中任意兩個站點均可直接通信。 採用這種拓撲結構的網路一般是用公用廣播信道,各站點都可競爭公用信道,而信道接入控制(MAC)協議大多採用CSMA(載波監測多址接入)類型的多址接入協議。 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網路抗毀性好、建網容易、且費用較低。但當網中用戶數(站點數)過多時,信道競爭成為限制網路性能的要害。並且為了滿足任意兩個站點可直接通信,網路中站點布局受環境限制較大。因此這種拓撲結構適用於用戶相對減少的工作群網路規模。 2、有中心拓撲 在中心拓撲結構中,要求一個無線站點充當中心站,所有站點對網路的訪問均由其控制。 這樣,當網路業務量增大時網路吞吐性能及網路時延性能的而惡化並不劇烈。由於每個站點只需在中心站覆蓋范圍之內就可與其它站點通信,故網路中點站布局受環境限制亦小。此外,中心站為接入有線主幹網提供了一個邏輯接入點。 有中心網路拓撲結構的弱點是抗毀性差,中心點的故障容易導致整個網路癱瘓,並且中心站點的引入增加了網路成本。 在實際應用中,無線網往往與有線主幹網路結合起來使用。這時,中心站點充當無線網與有線主幹網的轉接器。 三、網路介面 這涉及無線網中站點從哪一層接入網路系統。一般來講,網路介面可以選擇在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或數據鏈路層。 所謂物理層介面指使用無線信道替代通常的有線信道,而物理層以上各層不變。這樣做的最大優點是上層的網路操作系統及相應的驅動程序可不做任何修改。這種介面放式在使用時一般做為有線網的集線器和無線轉發器以實現有線區域網間互連或擴大有線區域網的覆蓋面積。 另一種介面方法是從數據鏈路層接入網路。這種介面方法並不沿用有線區域網的MCA協議,而採用更適合無線傳輸環境的MAC協議。在實現時,MAC層及其及其以下層對上層是透明的,配置相應的驅動程序來完成域上層的介面,這樣可保證現有的有線區域網操作系統或應用軟體可在無線區域網上正常運轉。 目前,大部分無線區域網廠商都採用數據鏈路層介面方法。

如何將將頻譜分析儀當做網路分析儀使用

是的,有2種方法可將頻譜分析儀當作網路分析儀使用,但是都只能進行標量測量方法1:使用頻譜分析儀內置的跟蹤信號源。大部分安捷倫頻譜儀可以加裝這個選件。如果要測量反射系數,則還需要一個定向耦合器去採集反射功率。 方法2:使用獨立的源。如需要可配上耦合器。前提是頻譜儀的掃描速度要快過信號源的掃描速度。但這種方式通常不被推薦,因為它的准確性較低。
記得採納啊

閱讀全文

與局域化頻譜分析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梯的構造計算方法 瀏覽:551
紅掌的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225
凈化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720
ve使用方法 瀏覽:448
採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878
天貓快速下店方法 瀏覽:461
疤克正確的塗抹方法視頻 瀏覽:993
男士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3
腺肌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37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4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501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6
新奧德賽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929
辣椒缺銅施什麼肥施肥方法 瀏覽:112
電腦調試攝像頭方法 瀏覽:781
帕薩特18t發電機漲緊器安裝方法 瀏覽:934
筆記本電腦耳機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
win7恢復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無資料地區水文研究方法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