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進行職務分析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職務分析問卷(PAQ)、工作要素法(JEM)、管理人員職務描述問卷(MPDQ)、臨界特質分析系統(TTAS)、職能工作分析法(FJA)、任務清單分析系統(TIA)和關鍵事件法(CIM)。
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觀察法
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任務調查表法
任務調查表法是通過發放任務調查表獲得的與工作相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的方法。任務調查表法是用來收集工作信息或職業信息的調查表,該調查表上列明了每一條檢查項目或評定項目,形成了任務或工作活動一覽表,其內容包括所要完成的任務、判斷的難易程度、學習時間、與整體績效的關系等。
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缺點收集、歸納事例並加以分類要耗費大量時間。另外,根據定義,事例描述的是特別有效或特別無效的行為,所以很難對平均的工作行為形成總的概念。這樣可能會遺漏一些不顯著的工作行為,難以非常完整的把握。
工作實踐法
工作實踐法是分析人員親自從事所要分析的工作,並根據其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所獲資料真實而有針對性,比較適用於短期內可以掌握的工作。優點:1)比面談詢問、書面調查等方法,能獲得更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2)可以准確地了解工作的實際任務和體力、環境、社會方面的要求,適用於短期內可以掌握的工作 工作實踐法的缺點:1)由於工作分析人員本身知識與技能的局限,使工作實踐法運用范圍很窄;2)不適用於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對操作的技術難度,工作頻率,質量要求高及有危險性的職務。
工作分析由兩大部分組成:工作描述和工作說明書。
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具體說明了某一工作職位的物質特點和環境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職位名稱。指組織對從事一定工作活動所規定的職位名稱或職位代號,以便對各種工作進行識別、登記、分類以及確定組織內外的各種工作關系。
2、工作活動和工作程序。包括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工作責任、使用的原材料和機器設備、工作流程、與其他人的正式工作關系、接受監督以及進行監督的性質和內容。
3、工作條件和物理環境。包括工作地點的溫度、光線、濕度、噪音、安全條件、地理位置、室內或室外等等。
4.社會環境。包括工作群體中的人數、完成工作所要求的人際交往的數量和程度、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工作地點內外的文化設施、社會習俗等等。
5、聘用條件。包括工時數、工資結構、支付工資的方法、福利待遇、該工作在組織中的正式位置、晉升的機會、工作的季節性、進修的機會等等。
工作說明書
工作說明書又稱職位要求,要求說明從事某項工作職位的入職人員必須具備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要求。主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工作經驗等等。
2、生理要求。主要包括健康狀況、力量和體力、運動的靈活性、感覺器官的靈敏度等等。
3、心理要求。主要包括觀察能力、集中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數學計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決策能力、特殊能力、性格、氣質、興趣愛好、態度、事業心、合作性、領導能力等等。
職務分析實施過程
1、籌劃准備階段
1)確定分析目的;
2)制定分析計劃;
3)組建分析小組;
4)選擇分析對象。
2、信息搜集階段
1)收集背景資料
2)確定信息類型;
3)選擇搜集方法;
4)溝通搜集對象。
3、資料分析階段
1)審查工作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3)總結工作信息
4、結果完成階段
1)編寫工作說明書
2)進行總結
5、應用反饋階段
1)宣傳
2)貫徹
3)應用
4)改革
5)完善
Ⅱ 什麼是職能分析法(FJA)
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在於其系 統性,從而為培訓項目的設計提供充分的資源依據。所謂職能分析法,就是從工作活動單元職能作用的角度,對工作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FJA的結果主要運用於職務描述,此外還可為建立職務操作標准提供基礎,以及應用於職務設計等很多方面。 職能分析法(FJA)是用以分析非管理性工作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它既適用於對簡單工作的分析,也適用於對復雜性工作的分析。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在於其系 統性,從而為培訓項目的設計提供充分的資源依據。所謂職能分析法,就是從工作活動單元職能作用的角度,對工作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FJA的結果主要運用於職務描述,此外還可為建立職務操作標准提供基礎,以及應用於職務設計等很多方面
職能工作分析法( Functional Job Analysis,FJA)又可稱為功能性職位分析法,它是美國培訓與職業服務中心(U.S.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Service)開發的一種以工作為中心的職位分析方法。它是以員工所需發揮的功能與應盡的職責為核心,列出加以收集與分析的信息類別,使用標准化的陳述和術語來描述工作內容。
1.FJA依據的理論。
FJA依據的是共同的人與工作關系理論。簡而言之,這一理論認為所有工作都涉及到職位任職者與數據、人、事三者的關系。通過職位任職者與數據、人、事發生關系時的工作行為,可以反應工作的特徵、工作的目的和人員的職能。數據、人、事三個關鍵性要素,是這樣定義的:
(1)數據:指與人、事相關的信息、知識、概念,可以通過觀察、調查、想像、思考分析獲得。具體包括數字、符號、思想、概念、口語等。
(2)人:指人或者有獨立意義的動作,這些動作在工作中的作用相當於人。
(3)事:指人控制無生命物質的活動特徵,這些活動的性質可以用物質本身的特徵反映出來。
2.FJA系統的分析要素
(1)FJA的職能等級 作為一種職位分析系統,FJA的核心是分析職位的職能。它對職能的分析是通過分析職位任職者在工作中處理數據、人、事的特徵進行的。行為的難度越大,所需的能力越高,也就說明了任職者的職能等級越高。表3-12是FJA的職能等級表,每項職能描述了一種廣泛的行為,概括了與數據、人、事發生關系時任職者所做的工作。
Ⅲ 職能工作分析法(FAJ)的核心是
摘要 我是職場領域劉老師,擁有豐富職場經驗,很高興為您服務,
Ⅳ 工作分析的方法可分成哪些類型
工作分析的方法分類,依照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形式。依照功用劃分,有基本方法與非基本方法;按照分析內容的確定程度劃分,有結構性分析方法與非結構性分析方法;依據對象劃分,有任務分析、人員分析與方法分析;依照基本方式劃分,有觀察法、寫實法及調查法等。
(4)職能工作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工作分析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基礎性工作,是在對企業一切問題進行深刻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所產生的結果可以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設計、招聘錄用、績效管理、人力資源規劃、員工培訓、薪酬設計等多個領域應用,就工作分析的作用而言,工作分析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進行:
首先,基於對企業的使命進行分解,即企業的業務流程、職能分解所涉及的各項工作的種類和屬性進行的分析。
其次,在組織結構與部門職能確定後,根據「魚骨圖」的模型分解部門職責形成不同的工作崗位,然後針對具體崗位的任職資格、工作范圍、工作條件、許可權以及任職者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生理、心理上的要求所進行的分析。
第三,也是工作分析的最後一個層次,就是針對某項具體的操作過程、步驟所進行的分析,它的主要目的在於分解具體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使之形成一種定勢、一種規范或章程。
Ⅳ 職能工作分析法的基本前提有哪些
職能工作分析法的基本前提有:在對某一工作進行分析時,要注意該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以及該工作在整個組織中所處的地位,從總體上把握該工作的特徵及對人員的要求。
職能工作分析的結果或直接成果是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是記錄工作分析結果的文件,它把所分析該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工作內容、任職資格等信息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管理人員使用。
工作分析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只有在客觀、准確的工作分析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建立科學的招聘、培訓、績效考核及薪酬管理體系。
職能工作分析法目的:
(1)促使工作的名稱與含義在整個組織中表示特定而一致的意義,實現工作用語的標准化。
(2)確定工作要求,以建立適當的指導與培訓內容。
(3)確定員工錄用與上崗的最低條件。
(4)確定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制定人力資源計劃提供依據。
(5)確定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利於合理的晉升、調動與指派。
(6)提供工作評點依據,為企業崗位歸級列等奠定基礎,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資和獎勵制度提供科學的依據。
(7)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據,以利於管理人員執行監督職能及員工進行自我控制。
(8)獲得有關工作與環境的實際情況,利於發現導致員工不滿、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9)辨明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將危險降至最低。
Ⅵ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工作分析的方法及優缺點如下: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Ⅶ 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工作人員在不影響被觀察人員正常工作的條件下,通過觀察將有關的工作內容、方法、程序、設備、工作環境等信息記錄下來,最後將取得的信息歸納整理為適合使用的結果的過程。
2、訪談法
訪談法是訪談人員就某一崗位與訪談對象,按事先擬定好的訪談提綱進行交流和討論。訪談對象包括:該職位的任職者、對工作較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員、與該職位工作聯系比較密切的工作人員、任職者的下屬。為了保證訪談效果,一般要事先設計訪談提綱,事先交給訪談者准備。
3、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是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內容等事先設計一套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者填寫,再將問卷加以匯總,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對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問卷調查法的關鍵是問卷設計,主要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形式。
4、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是指任職者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下來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然後經過工作分析人員的歸納、提煉,獲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又稱工作活動記錄表。根據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工作日誌」格式,這種格式常常以特定的表格體現。
觀察法的優點是:取得的信息比較客觀和正確。但它要求觀察者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主要用於標准化的、周期短的以體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適用於工作循環周期長的、以智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關任職者資格要求的信息。觀察法常與訪談法同時使用。
訪談法通常用於工作分析人員不能實際參與觀察的工作,其優點是既可以得到標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獲得非標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獲得體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獲得腦力工作的信息。
同時可以獲取其他方法無法獲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經驗、任職資格等,尤其適合對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其不足之處是被訪談者對訪談的動機往往持懷疑態度,回答問題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會被扭曲。
Ⅷ 如何選擇工作分析的方法
1.直接觀察方法: 職務分析師直接觀察員工工作的全過程。直接觀察適用於工作周期短的職務。例如清潔工,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為一個周期,職務分析師可以整天跟著清潔工直接觀察工作。
2.階段觀察法: 有些員工的工作周期性很長。為了完全觀察員工的所有工作,必須分階段觀察。比如行政文員,每年年底都要准備企業總結表彰大會。職務分析師必須在年底觀察職務。有時候因為時間跨度太長,職務分析不能拖很久,所以採用工作表...
3.工作表演: 適用於工作周期長、突發事件多的工作
Ⅸ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應用
職務分析又叫工作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這樣幾種:1、訪談法。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該職位的任職者、對工作較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員、與該職位工作聯系比較密切的工作人員、任職者的下屬等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包括個人訪談法和小組訪談法。這種方法能提供標准與非標准工作信息,也能提供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信息。2、觀察法。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對員工工作的全過程進行觀察。直接觀察適用於工作周期很短的職務。如保潔員,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為一個周期,工作分析人員可以一整天跟隨著保潔員進行直接工作觀察。3、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是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內容等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一套工作分析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者填寫,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對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問卷調查法的關鍵是問卷設計,主要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形式。4、工作日誌法。工作日誌法是指任職者按照時間順序由操作者詳細記錄下自己一天或連續幾天內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然後經過工作分析人員的歸納、提煉,獲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通過填寫表格,提供有關工作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工作的職責和許可權,工作關系以及所需時間等信息。5、關鍵事件法。關鍵事件法是通過管理人員、員工或熟悉其他工作的員工,記錄工作行為中的關鍵事件(指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盈利或虧損、高效或低產等的行為特徵或事件),然後對它們進行分類,總結出工作中的關鍵特徵和行為要求並進行登記記錄的方法。6、另外還有其他方法:如,技術會議法(專家討論法);活動記錄法;設計信息法;檔案資料法;任務調查表法;工作實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