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社會研究系統方法的理解

社會研究系統方法的理解

發布時間:2022-08-26 17:38:48

如何理解社會系統研究方法與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的關系

社會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大系統,社會的主系統之間、系統的諸要素之間呈現為復雜的矛盾關系,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人類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分析社會問題和社會.

㈡ 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原理

1、社會研究指的是一種以經驗的方式,對社會世界中人們的行為、態度、關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種社會現象、社會產物所進行的科學的探究活動。 2、社會研究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1)研究的主題是社會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經驗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問題是科學的,而非判斷的。 3、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或部分,及方法論、研究方式、具體方法及技術。 4、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㈢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的方法論原則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方面

系統論方法論是研究一切系統的一般模式、原則和規律的理論體系。它包括系統概念、一般系統理論、系統理論分析、系統方法論和系統方法的應用等。
研究一切系統的基本觀點(原理):
原理一、整體性——「盲人摸象」的教訓。
原理二、相關性——牽一發而動全身。
原理三、層次性——等級森嚴的結構整體
原理四、有序性——系統功能發揮的源泉
原理五、動態性——發展變化的理論
原理六、調控性——系統的自組織
原理七、最優化——如何追求完美
一、系統方法
就是按照客觀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種方法。即,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從整體與要素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揭示系統性質和運動規律,從而達到最佳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根據上面例舉的系統論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從方法論角度提出的,其著眼點在於應用,根本目的是優化。
二、系統方法的基本原則是:
(一)、整體性原則
這是系統方法的出發點。這個原則要求我們看待問題、處理問題時從整體著眼,從整體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最佳的處理方法。
(二)、有序性原則
系統與系統,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之間是層次分明、井井有條的。系統的有序性通過系統的結構來體現,結構決定性質,結構不同,功能不同,有序性也不同。此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系統本身的發展變化規律,而且認識到通過調整或改變結構可以提高整體的功能。
(三)、動態性原則
一切系統都是變化、運動著的,這也是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因此探索系統發展變化的方向、動力、速度、原因和規律等有助於我們對更復雜的對象進行研究。這個原則告訴我們,考察系統性質時,要在動態中考察,研究系統的動因,從系統自身的矛盾運動中尋找改善方法,注重提高自我調節能力,提高系統的管理水平,遵循動態原則。
(四)、最優化原則
如何從幾種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使系統運轉處於最佳狀態,達到最優目標,這是系統方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為達到目的,我們應遵循:局部效應服從整體效應;堅持系統多級優化原則;堅持優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結合的原則。
三、系統分析方法的步驟
(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合乎邏輯的敘述,提出問題的重點和關鍵,劃定范圍、確定目標、明確要求。
(二)確定系統目的。確定達到系統目的各種目標,根據目的提出具體要求,在考慮相應措施。
(三)收集資料。特別重視反映各因素相互關系相互作用的資料。
(四)建立模型。根據資料,建立各種模型,反映系統不同方面的屬性。
(五)設計方案。利用模型獲得的預測,設計方案,比較各方案的利弊,確定最優。
(六)試驗鑒定。試驗最優後所獲得的方案,提出建議,進行系統評價。

㈣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論原則有哪些

社會科學方法論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哲學層次、學科層次、具體層次。本文擬從最高層次,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層次出發,總結概括出若干具有普適價值的一般研究方法:唯物分析法、實踐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主體分析法、系統分析法等。

在理論層面上力求為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根本方法論指導,為社會科學研究不斷取得積極有效成果獻綿薄之力。



(4)社會研究系統方法的理解擴展閱讀:

不同的社會形態, 社會系統領導核心不同。在農業社會中,由於農業社會是結構鬆散的社會系統,是相對簡單的系統,強有力的「政治天才」可以運籌帷幄。

工業社會比農業社會復雜得多,已不是靠任何「政治天才」個人所能正確領導的。在工業社會中,大系統的決策、控制必須是集體領導,並採用民主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系統決策、控制的方向正確和得力。集體領導在工業社會中體現為政黨的領導。

㈤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論原則,這些原則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有哪些指導意義

運用社會系統研究方法,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分析認識各種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有很多重要的方法論原則,包括:整體性原則、結構性原則、層次性原則、開放性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系統的整體性表明,整體的功能並不等於它的組成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這就是所謂的系統的「非加和性」,即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
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指導意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要堅持整體性原則,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做到保護個人利益的同時,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不能損公利己,關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社會各個方面的關系,在實踐中要堅持西部大開發、東部崛起、老工業基地復興等計劃,堅持共同富裕為目標等等,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二、結構性原則。結構是系統中諸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社會系統有什麼樣的結構,就相應的有什麼樣的功能,結構發生了變化,社會系統的功能也就必然發生變化。
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指導意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要重視結構性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原則,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經濟制度、以及政治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三、層次性原則。系統的層次性,揭示的是系統的不同層次之間的關系。層次是指在系統中不同的組成部分依次隸屬的等級關系。對系統的層次性研究表明,系統的不同層次既有共同的運動規律,也有各自特殊的運動規律。
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指導意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要堅持層次性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注各個層次問題和各個問題不同層次的特點和規律,對症下葯,實現問題解決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四、開放性原則。系統具有開放性,即系統與外界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正是通過這種交換,使系統維持和更新自身的結構,從而實現從無序向有序的演化。
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指導意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堅持對外開放原則,國家社會各個方面不再封閉融入世界發展大潮中,取世界資源為我國發展所用,促進本國發展。

㈥ 如何理解社會系統研究方法和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的關系

理解社會系統的
研究方法,你可以
直接上網查一下

㈦ 怎樣理解社會系統研究的整體性原則

社會科學方法論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哲學層次、學科層次、具體層次。本文擬從最高層次,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層次出發,總結概括出若干具有普適價值的一般研究方法:唯物分析法、實踐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主體分析法、系統分析法等。在理論層面上力求為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根本方法論指導,為社會科學研究不斷取得積極有效成果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唯物史觀 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無意識、無目的的客觀物質或過程,而社會科學則截然不同,其研究對象是有意識、有目的人,這種特點就決定了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殊性、復雜性、困難性和難預測性。人類社會是一個由許多個體的人組成的極其宏大的系統,而人的意識性與活動性又決定了對社會現象認識的極端復雜性。社會現象中表現出的個體性、偶然性、隨機性,又決定了社會科學研究存在不小難度。社會活動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社會科學研究要考慮到社會歷史現象中人的主體參與性。而社會科學具有的社會意識形態性,更要受研究者個人的階級立場、利益傾向、價值取向,及其所處客觀條件的制約,因此對研究結果的科學預測也比較容易「失真」。
學術界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認識並不統一,尚存在著諸多不同定義。
一些學者認為社會科學方法論應以承認社會機體論為前提。所謂社會機體論,就是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出發,把社會視作一個各方緊密聯系的、互動發展的、系統的有機整體,從系統的角度觀察。認為社會科學方法論就是指正確進行社會科學這一龐大系統研究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手段。這是社會系統說。
又有一些學者從主客體的角度觀察,認為社會科學方法論,就其一般的含義來說,是指主體認識和改造社會客體的手段或途徑。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實質就是社會主體和社會客體之間通過物質手段和理論工具等中介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步驟和規則。社會主體、社會客體及其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質手段和理論工具等),就構成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三個基本要素;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步驟和規則,就是社會科學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這是社會主體說。
還有一些學者從本質規律的角度出發,簡而視之地認為,社會科學方法論就是關於社會科學一般研究方法規律性的理論。
概括來講,社會科學方法論是各種研究社會科學的一般或具體的方法、途徑、原則的歸納和總結,是關於方法的理論。
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批判繼承人類社會認識史上的積極成果,克服辯證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歷史局限,依據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而變革創新,以唯物史觀開啟了科學認識人類社會的新時代。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根本方法,包括徹底唯物研究方法、社會實踐研究方法、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等,構成了一個科學、開放的方法論體系。
在社會科學方法論體系中,必須首先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地位,承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其唯物史觀,為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把唯物主義歷史觀基本原理用以指導人們的社會科學研究活動,會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原則,而上層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憑借這些作為中介的原則來實現對各種具體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導。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尤其是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世界觀具有最一般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功能,對社會科學其它方法論具有普遍指導作用,同時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其它各種具體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作用。對此,我們必須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取消論」的傾向,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作用。二是「取代論」的傾向,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取代其它具體方法論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端正態度,正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科學性。
我們這里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唯物史觀為指導,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作一個簡要的探討。
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視域下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馬克思主義徹底唯物研究方法
所謂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就是「在理解現實世界(自然界和歷史)時按照它本身在每一個不以先入為主的唯心主義怪想來對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現的那樣來理解」(《馬克思恩斯格選集》第4卷,第238頁),「毫不憐惜地拋棄一切同事實(從事實本身的聯系而不是從幻想的聯系來把握事實)不相符合的唯心主義怪想。」(同上)唯物主義的方法,要求在科學研究中,堅持客觀性的原則,從事實出發,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觀念、原則出發。在社會科學研究中,要堅持徹底的唯物主義,就必須如列寧說的,「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列寧選集》第1卷,第8頁)
這就是說,在研究社會問題、分析社會現象時,要善於從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入手,區別開社會關系和物質關系(即生產關系),看到社會關系歸根到底是由物質關系決定,又進一步看到生產關系歸根到底又是由社會生產力決定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正是從這樣一個觀點出發,才能看到社會歷史發展雖然離不開微觀上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活動參與,然而宏觀上看它卻是一個不依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唯物地、客觀地剖析各種社會現象,找到各種社會現象存在和發展的根源,才能發現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社會經濟關系便是社會物質關系的具體表現,它們的運動變化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且在社會生活中占據基礎的地位、起決定作用。
因此,要了解任何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宗教教義、藝術觀點、哲學思想等社會現象,都不能僅僅從剖析它們本身來理解,歸根到底要從經濟根源上、物質根源上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說明。所以,對任何社會問題的研究,都不能離開唯物的觀點和方法,只有做到用唯物的方法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才能掃除在社會向題研究中的一切先入為主的唯心主義怪想,真正對有關社會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從而也才可能建立和發展有關的社會科學。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實踐研究方法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指出,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通過實踐檢驗和發展理論,是社會科學研究應當始終遵循的基本原則。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為了解決自身需要與外部世界的矛盾而進行的能動地適應與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物質生產實踐、改造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是人類的三大基本實踐。
這里,社會調查,便是社會實踐方法的重要基礎性環節。毛澤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可見,調查研究是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是社會實踐重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要了解情況、掌握資料,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查。沒有深入實際的周密全面的調查,就談不上是真正「接地氣」的社會科學研究。
要研究社會科學理論,還必須立足實踐需要。社會科學理論不但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而且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都是總結概括實踐經驗的結果。沒有前人或今人、中國人或外國人的實踐經驗,怎麼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論?」鄧小平如是說。通過調查得來的實踐經驗總是具體的、零散的、感性的認識,我們必須經過理性思考,把這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理性加工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論的科學系統,指導新的實踐。如此往復,推動實踐和理論的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社會實踐是檢驗社會科學成果正確與否,評價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價值如何的根本標准。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從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所有事物本質上是作為矛盾而存在的,正是矛盾的開展、同一斗爭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動力。人們要對事物從本質上加以了解,就必須對事物進行矛盾的綜合分析。在社會領域中,要對社會現象進行科學的研究,要對社會現象有本質的了解,就必須對社會現象進行社會矛盾的綜合分析。
在社會矛盾系統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構成人類社會的兩組基本矛盾。它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貫穿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面貌,規定社會發展的方向,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動力。
社會矛盾雖普遍存在,但每一社會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研究社會矛盾必須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社會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矛盾的特殊性,對不同的研究對象,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這就要求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選擇適合本對象的研究方法。既要注意從各個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中移植、借用、吸收行之有效的方法,又要創造性地發現適合本研究對象的新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說,這要求必須做到把握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具體深刻地揭示各類社會現象的本質與發展規律。
(四)馬克思主義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活動,都是作為實踐和認識活動承擔者的主體和作為主體指向對象的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要把充分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與尊重體現於客體的客觀規律有機統一。
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是揭示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鑰匙。人的生存狀態,是衡量社會發展狀況的尺度。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是通過社會歷史主體的各種活動實現的。研究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就必須研究人的作用,把「現實的人」作為社會歷史研究的出發點,承認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把人的本質理解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是社會中的人。認識人的本質,必須科學地認識個人同社會的辯證關系,把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把個人的社會作用與社會歷史環境有機統一起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創造人類文明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創造社會的物質精神財富,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毛澤東說:「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研究社會歷史,還必須堅決反對英雄史觀,堅持群眾史觀。
(五)馬克思主義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系統,乃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統的方式而存在的。系統科學所揭示的系統方法是既適用於自然科學,又適用於社會科學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強調社會系統的研究方法,以社會生產實踐為基礎,形成了對社會系統的構成要素、功能優化和形態演變等一系列唯物辯證的方法論原則。
人類社會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這一大系統下又包含生產力系統、生產關系系統、上層建築系統、人口系統、自然環境系統等若干係統。
系統方法是一切科學認識活動的基本方法論原則,同時也是社會科學研究所應遵循的方法論原則。堅持系統性原則,必須要做到把研究對象看作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機械地、形而上學地認識方法是先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然後再把各個部分相互組成整體,這種分析方法雖然注意到了各個部分,但卻極大地歪曲了整體,因為任何整體都不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大於、優於各部分的機械相加。在人類社會中,相互影響、制約的因素、變數很多,其作用影響也是十分復雜多樣的,如果我們在研究中不注意整體性、系統性,勢必會歪曲整體現象本身,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㈧ 如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運用調查方法和系統方法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8)社會研究系統方法的理解擴展閱讀

社會科學的專門化,僅從高等院校開設的課程之多就可以看出;

另一傾向是多科性的相互補充和合作,新出現了政治社會學、經濟人類學、選舉心理學和工業社會學,某些單個概念也常運用於多門社會科學,並都獲得了有益的效果;

另一突出點是,由於專業化,在社會科學內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緊張關系;

其他特點是近幾十年從事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變得身價百倍;數學方法和其他定量方法以及計算機已廣泛用於科研和教學之中。

㈨ 如何理解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的變革意義

《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突出方法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這樣兩個特點,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內容和重大指導意義,特別是著力闡述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問題意識,貼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力求增強教學的思想性、針對性、實效性。

閱讀全文

與社會研究系統方法的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掌的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225
凈化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720
ve使用方法 瀏覽:448
採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878
天貓快速下店方法 瀏覽:461
疤克正確的塗抹方法視頻 瀏覽:993
男士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3
腺肌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37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4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501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6
新奧德賽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929
辣椒缺銅施什麼肥施肥方法 瀏覽:112
電腦調試攝像頭方法 瀏覽:781
帕薩特18t發電機漲緊器安裝方法 瀏覽:934
筆記本電腦耳機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
win7恢復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無資料地區水文研究方法 瀏覽:689
肺部內膜結合臨床治療方法 瀏覽: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