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設問法,寫它使用布局注意事項
摘要 設問法是根據需要選擇發明課題,或針對創造發明的對象設計構思,採取系統的設問方式,列出有關問題和試探解決的方法,逐個核對討論,進行分析研究的發明技法。
❷ 高考英語聽力考試中常用的設問句式有哪些
常用的問法主要有w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when where how why
1、問關系:What might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2、問地點: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3、問內容: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4、問價格:How much is the shirt?
5、問想法:What colour does the man want?
6、問原因:Why does Diana say sorry to Peter?
7、問誰:Who needs a new flat?
8、問時間:When did Jan begin to write for a magazine?
9、選擇:Which street is known for its food shops?
聽力不難,只要你學會了這些技巧,再加上多聽、多練、多讀相信你一定可以戰勝它的!
1)Where -question?
常見問法:?
Where does the con 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Where are the speakers now??
對這類問題,考生應注意對話或短文的關鍵詞語,通過關鍵詞語判斷地點。一般情況下,試題常出現的地點有:學校、商店、餐館、車站、機場、醫院、郵局等。下面列出其相關詞:?
School:lecture,paper,exam,grades,playground,teacher.?
Restaurant:menu,soup,drink,order,bill.?
Airport/Station :train,time table,take?off,passenger,flight.?
Post office:parcel,package,stamp,postage.?
Hospit al:cold,fever,pain,cough,trouble,temperature.?
2)When-question?
關於這類問題,考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表示時間的關聯詞來判斷事件發生的時間,如:befor e,after,the n,until,later,immediately等。?
?●?聽清楚有關數字和數字之間的關系,然後進行簡單的計算,如:The lon g dis tance bus from Jinan to Qing usually takes 4 hours,but yesterday it to ok me two hours more because of the heavy traffic.?
Q:How long did it take him to get to Qing yesterday??
?●?掌握年、月、星期的表達方法。注意一些表示時間的詞,如:
quarter,a couple of days,eve,dawn,day break.?
3)Which /Who -question?
Who常用來提問說話人的身份,動作的執行者或接受者;Which主要對某種具體的事物進行提問。常見形式如下:?
Who is the speaker??
Which subject will Jack take??
Which language is Jack speaking??
這類問題難度不大,有時文中直接給出答案,有時可以根據相關詞判斷。如:?
Teacher/Student:class,exam,homework,part-time job.?
Salesman :price,on sale,try on .?
Reporter:news,report.?
4)How-question?
主要提問:年齡、距離、速度、價格、數量等;說話人對事物的反應,動作的方式等。問題的主要形式如下:?
How old is the man??
How long does it take them to get there if they take plane??
How did the man go to Japan??
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dress??
How did they feel about the train??
關於年齡、距離、速度等一般要進行簡單的運算。考生除了要聽清楚數字外,還要注意百分數、倍數等的數量詞,如:double,half,dozen,couple,thirty percent,three times,century,etc.?
5)Why-question?
這類問題主要對原因進行提問,常與文中表示原因的句子形成因果關系。因此要注意because,for,since,as,insgroupsto,so that,to等引導的句子或短語。如:?
You will hear:?
The new universities were found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A lot of students chose the new universities instead of Oxford.They became popular because of their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Q:Why did the new universities become popular??
3.推理判斷題?
這類題是聽力中的難點。判斷要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是充分利用各題僅有的5秒鍾快速閱讀選項,這樣一來,在聽錄音時就更容易抓住重點;二是對所給的信息進行判斷分析。?
常見的問題形式如下:?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❸ 修辭手法之設問應該如何應用
1.自問自答
這是設問的主要形式。它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一問一答
即提出一個設問句,緊跟著寫一個答句。此種設問,能迅速集中讀者注意力和吸引讀者。
②幾問一答
即先集中提出一連串設問句。然後,集中加以回答。此種設問,能增強論辯力量,引人深思。
③連續問答
即連續地使用一問一答式。此種設問,能造成一種步步緊逼、勢不可擋之氣勢,具有強大的論辯力量。
2.問而不答
例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❹ 語文課堂教學設問的方式有哪些
課堂提問是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對於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鞏固所學的知識以及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都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會不會問,問什麼,怎麼問,直接反映著教師教的藝術和學生學的質量。一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1,判斷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對不對?""是不是?"教師舉出一些容易搞錯的似是而非的問題,讓學生比較、辨別,確定它的是與非。這種提問對判斷的要求有高低之分,如果是要求判斷恰當而有根據,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是在益處的。那種把答案已經在問題中說了再問"是不是"的提問,則是沒有思考價值的低級提問方式,不宜提倡。2.敘述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是什麼?""怎麼樣?"要求學生通過回憶或思考對問題作出敘述性回答,它有利鞏固已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3.述理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為什麼?"要求學生講清道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類問題的回答,有的是教學內容的再現,有的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推理的結果,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4.擴散性問題。其基本形式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方法?"教師提出這類問題,追求的目標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的想法和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二、課堂提問的主要方式1.提出問題點名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點名讓某一學生回答。教師為了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程度和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可抽個別學生來回答,通過個別學生的回答可使全體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其次當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也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以引起他本人和大家的注意。2.提出問題大家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後,讓全體學生共同回答。讓大家一起回答的問題,通常是比較簡單而又比較重要的問題。通過大家的回答,教師可了解大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對正在講授的某一內容或問題,也可採取這種方式來了解大家是否能跟上思路或思路正確與否。3.提出問題自己答。就是在講授過程中教師自問自答。當教師提出問題後,通過觀察學生的神情,估計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回答時,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再給學生一個明確、正確的答案。對一些已學過的知識需要回顧利用時,也可採取自問自答的方法,使大家在回顧思考的基礎上,得到正確的答案。教師有時為了節省時間,也可採取自問自答的方式。4.提出問題暫不答。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暫不讓學生回答,讓學生在閱讀教材或聽講後,再作回答。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講,可充分調動大家學習和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在一堂課臨近結束時,教師提出與下次課講授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大家來思考,等下次上課再作回答,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上好下次課打下良好的基礎。三、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1.提問的用語應簡單明確。除特殊要求的可有多種答案問題以外,一般的問題都應使學生清楚地理解教師要求回答的是什麼,不應使學生摸不著頭腦,產生理解上的模糊性和隨意性。如某教師講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有對春天的山、水的描述。為了讓學生理解春天裡河水的"水漲起來了",提了一個問題的問學生:"冬天的水是怎樣的呢?"這個問題就不夠明確。教師的意思是想要學生答"冬天水枯了"來反襯春天水漲的描述。由於問題不夠明確,學生可以答:"冬天水清亮了","冬天水冷","冬天水結了"等等,不容易一下想到"冬天,水枯了"。2.提問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層次。教師要按照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教材內容的邏輯層次,由易到難,由表及裡,逐步提高問題的難度。如某教師講《變色龍》一課,教師提問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麼?學生答:"善變"。接著問:"善變的明顯特點是什麼?"回答:"一是變得快,一瞬間對狗的態度變了5次;二是變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邏輯。"教師接著問:"奧楚蔑洛夫'善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這'宗'是什麼呢?""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質。"最後教師提出什麼因素促使"變色龍"一變再變?作者為什麼要塑造"變色龍"這一形象?經過短暫討論,學生回答出"左右奧楚蔑洛夫反復無常的因素是將軍的威勢。作者諷刺的鋒芒指向一般靈魂卑劣的'變色龍",而且也指向造成這種社會病態的根源--沙皇專制的反動統治。"這種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利於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