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污染物預測用什麼方法

污染物預測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6 12:08:29

『壹』 空氣污染是通過什麼手段預報的

我想大家對於氣象局環保局每次面對霾都說「冷空氣即將到來,污染狀況將得到好轉」已經開始厭煩了吧?可惜的是,若是想迅速解決這大氣中的顆粒物,還真只能靠上天恩賜的大風或者降水。因此,大家可以想像到,對於污染的預報,很大程度上會與氣象預報有關。實際上在現有的污染預報中,大多採取現有污染觀測加上對未來氣象條件的預測相結合的方法。這個方法大多是通過數值模式去實現的。直白一點說,就是我知道我們這個地兒未來幾天的風往哪兒吹,溫度幾何,濕度多少,太陽輻射怎麼樣,然後我看看今天的污染物濃度是怎麼樣的,那麼輸送情況我估計能預計了;其中的化學過程,也會放到模式中去進行模擬,有多少氮氧化物轉化成硝酸鹽,有多少二氧化硫轉化成硫酸鹽……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利用數值模擬的方式求解,然後可以得到未來幾天污染物的趨勢乃至空間分布等。我們知道現在的情況,利用已有的知識便可以知道未來變化的規律了!

『貳』 如何對空氣污染進行預測(需要預測公式)

采樣系統將空氣吸入監測儀器中,儀器進行分析後將數據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到位於監測中心的中心站,數據經過中心站的處理後就可以向公眾公布.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空氣質量達到優良標准即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準是指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100,如果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50,說明空氣質量為優。

空氣污染指數大於50且小於等於100時,說明空氣質量為良好

空氣質量是如何評定的?
答:我國空氣質量採用了空氣污染指數進行評價。空氣污染指數是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和各項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來確定污染指數的分級及相應的污染物濃度值。我國目前採用的空氣污染指數(API)分為五個等級,API值小於等於50,說明空氣質量為優,相當於國家空氣質量一級標准,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它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API值大於50且小於等於100,表明空氣質量良好,相當於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准;API值大於100且小於等於200,表明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相當於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准;API值大於200表明空氣質量差,稱之為中度污染,為國家空氣質量四級標准;API大於300表明空氣質量極差,已嚴重污染。

根據我國空氣污染特點和污染防治重點,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和監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將調整增加其它污染項目,以便更為客觀地反映污染狀況。

=========================

空氣污染指數

1、指標解釋和計算公式

空氣污染指數(API)是一種反映和評價空氣質量的數量尺度方法,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數值形式,並分級表徵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目前我國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

當某種污染物濃度Ci,j≤Ci≤Ci,j+1時,其污染分指數

Ii=[(Ci-Ci,j)/(Ci,Cj+1-Ci,j)]×(Ii,j+1-Ii,j)+Ii,j

式中:Ii第I種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數;

Ci第I種污染物的濃度值;

Ii,j第I種污染物j十1轉折點的污染分項指數值;

Ci,j第j轉折點上I種污染物的(對應於Ii,j+1);

Ci,j+l第j十1轉折點上I種污染物(對應於Ii,j+1)濃度值;

各種污染參數的污染分指數都計算出以後,取最大者為該區域或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API

API=max(Il,I2……Ii……In)

2、數據來源

城市環境保護監測部門監測結果

3、考核要求

按國家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技術規定,API<100

『叄』 目前環境污染物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可以參照國家標准,針對不同污染物有不同的方法,參照http://wenku..com/view/984d6c222f60ddccda38a018.html

『肆』 固體樣品中的有機污染物通常用哪些方法監測

針對不同的有機污染物,他的監測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測試TOC,專門有測試土壤或是固體樣品的TOC儀,是島津公司生產的。但是測試半揮發性有機物的話,就需要粉碎,提取之後再進行檢測,靠譜的是用GC-MS,可從譜庫中檢索你想檢測的所有物質,包括結構都會給你。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看你要檢測的有機污染物的性質了,若沸點很高的話,就該考慮用LC-MS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伍』 污染物對水源地影響的預測

防範地下水供水源地的污染,是保證安全用水的重要前提,所以無論是水源地的選址,還是在其周邊續建各種工程前都必須就水源地使用期內被污染的可能性做出科學、可靠的論證。如果地下水系統中業已存在局部的污染區或新建工程在未來使用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前期論證時還需要對以下幾個問題作出明確的結論:①污染物是否會進入水源地;②污染物鋒面進入水源地的時間;③開采水的污染物最高濃度是否超過安全用水的標准,以及出現的時間是否在水源地的正常使用年限內。

(一)水源地污染的可能性分析

如前所述,地下水流是溶質遷移的載體,當然也是水中污染組分的載體。地下水流動的途徑或者說地下水滲流場的特徵,對於判斷污染物能否進入水源地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地下水源地污染可能性的分析中往往對滲流場的分析予以高度重視。

分析污染物是否進入水源地的開采井,通常採用兩種水動學方法,一種是流網分析法,另一種是流量函數(簡稱流函數)分析法。這兩種方法的使用前提有以下三點:①在開采條件下,地下水的運動近似穩定流;②含水層均質、滲透系數、厚度基本不變;③污染水與天然水的分界面以活塞式的推進方式前進,即污染水推擠天然水前進。盡管實際工作中,極少見到符合這些條件的地下水滲流場,但是作為一種近似的半定量方法,上述的條件大大簡化了研究難度,具有方便、快捷、一目瞭然的優點,所得結論仍可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

圖8-11 水井工作時地下水流網圖

1.流網分析法

在開采條件下,水源地附近的地下水流網近似於圖8-11所示情形。由於抽水井是人工匯,井的外圍形成一個向上游敞開的有限匯流區。位於匯流區的地下水都會流向抽水井,而無論距離遠近。據此可以認為,如果匯流區以內有污染物,最終會流入抽水井;若污染物在匯流區外,即使離抽水井很近的地點,也不會污染抽水井。

地下水流網圖可根據野外地下水水位(頭)測量值繪制。由於地下水位(頭)存在動態變化,匯流區的范圍也隨之擴大或縮小。若抽水量常年恆定,雨季時匯流區的范圍較窄,旱季較寬,所以,污染物進入水源地的可能性要依據流場的具體情況做出分析。為保險起見,最好採用旱季的流網圖進行分析。

2.流函數分析法

流函數ψ是地水動力學中與流線位置有關、用於產生單位流量的函數,又稱拉格朗日函數。在地下水滲流場中不同流線有不同的流函數。如果兩個點都在同一流線上,那麼,dψ=0,流量也為零,而流線間的流量則等於這兩條流線流函數之差。流函數ψ與勢函數φ的關系可用下式表述:

環境地質學

式中: ψ 表示無限邊界滲流場中,任一點 ( x,y) 的含水層單位厚度的流函數; φ 為勢函數; 為上下游之間的平均滲透流速。坐標的方向如圖 8-12 所示。

假定無限邊界滲流場中有一抽水井 ( 井徑可視為無窮小) ,抽水量為定值 Q,滲流場中任一點 ( x,y) 的單位厚度流函數,可用下式表述:

環境地質學

式中: M 為含水層厚度; q0為地下水天然單寬流量; Q 為水源地 ( 抽水井) 開采量; θ 為點(x,y)與坐標原點連線和x軸的夾角(θ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角度計)。

從式(8-9)中可以看出,在抽水條件下,單位厚度流函數由兩項疊加而成,前一項為天然流場的單位厚度流函數,後一項為抽水形成的單位厚度流函數增量。

由流網分析法可知,抽水時,井的周邊會形成一個向上游敞開的匯流區,進入抽水井的水量全來自這個區域。因此,匯流區邊界上的單位厚度流函數可用抽水量Q和含水層厚度來計算,考慮到井的兩側流場是關於x軸對稱的,於是有

環境地質學

如果污染物的檢出點在匯流區內,可根據該點的坐標用式(8-9)計算其單位厚度流函數ψ,必定有ψ≤ψN成立。這表明,只要污染物在途中不會被完全自凈掉,污染物會或遲或早地進入井中。反之,污染物的檢出點在匯流區處,ψ>ψN,則污染物不會進入水源地。

(二)預測開采水的污染物最大濃度

在污染水連續補給的情形下,井中污染物濃度最高時,必定是相對濃度 接近1時,所以可假定此時進入井的地下水為等濃度,可採用下面的全混模型來計算。

環境地質學

式中:Ce為地下水的天然背景值或參照值;C為污染水 時的濃度;ΔQ為污染水進入井中的最大流量;Q為井的抽水量(即水源地開采量);Cmax為開采水的污染物最大濃度值。

式(8-11)中除ΔQ外,其餘自變數可通過野外實測獲得具體數值。ΔQ則需根據以下各種具體情況,用流函數法分別計算:

圖8-12 函數坐標

1.污染區位於匯流區內x軸的一側(圖8-13)

取污染區最寬處邊緣上的兩點(A和B),並假定污染物由這兩點到達井中的時間相等。利用式(8-9)分別計算A點和B點的流函數ψA和ψB,再採用下式計算出ΔQ

ΔQ=M(ψB-ψA)

2.污染區橫跨匯流區邊界,並位於x軸一側(圖8-14)

在匯流區內,選取污染區最寬處的點A,計算出ψA和ψN,然後用下式計算ΔQ

ΔQ=M(ψN-ψA)

3.污染區位於抽水井上游,且橫跨x軸(圖8-15)

選取污染區最寬處兩個點A和B,分別計算出ψA和ψB,然後用下式計算ΔQ

ΔQ=M(ψAB)

4.污染區位於抽水井下游,但處於匯流區范圍內,且橫跨x軸(圖8-16)

圖8-13 一種情況示意圖

圖8-14 二種情況示意圖

圖8-15 三種情況示意圖

圖8-16 四種情況示意圖

選取污染區最寬處兩個點A和B,分別計算出ψA和ψB,然後用下式計算ΔQ:

環境地質學

(三)預測水源地被污染的初始時間

如果污染區位於抽水井匯流區范圍內,污染水鋒面到達抽水井所需時間也就是井水污染的初始時間。對於無限邊界單井抽水,污染物進入抽水井的初始時間(t)可選取污染區邊界上距抽水距離最小的點的坐標代入下式:

環境地質學

若污染水鋒面與x軸相交,位於主流線即x軸上的交點運移路途最短,所需時間也最小,抽水井最先被該點的污染物污染,此時初始時間(t)可用下式計算:

環境地質學

(四)預測開采水污染最大濃度出現的時間

地下水污染是個時間過程,進入抽水井的污染物濃度與地下水污染過程是緊密相關的。不同的輸入方式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時空分布是不同的,其結果也直接影響開采水的污染組分含量。

若污染區位於抽水井的匯流區,污染物進入地下水是連續不斷的,且大體保持某一濃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濃度 近似等於1的污染水流終會到達抽水井。在此過程中,開采水也會從未污染經過輕微污染,發展到與污染水相對濃度接近的污染程度,此後,開采水的污染組分含量將大體保持穩定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可選取目前污染區最寬處且距坐標原點最遠的點,利用式(8-12)計算出開采水污染濃度達到最大時將要花費的時間。

若污染區位於抽水井匯流區,污染物進入地下水僅僅是一次偶然的泄露相當於瞬時源的脈沖輸入方式。污染水在遷移過程中將因對流、機械彌散、分子擴散而逐漸散開,污染濃度不斷下降。這種情況下污染水的濃度是時間和流程的函數,大體遵循如下規律。

環境地質學

式中: 為相對濃度;erfc為概率積分;x為距污染源的水平距離;tp為污染物輸入的瞬間時刻;(t-tp)為相對濃度為 時需要的運移時間長度。

『陸』 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是怎麼監測的

污染物有不同測量原理,可使用不同儀器進行測量。目前我國主要採取基於濾膜采樣稱重和連續自動測量兩種方法。

據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對於氣體污染物來說,在連續自動測量方法中,通常使用光學和化學測量方法,對大氣樣本中特定的物質產生物理信號,再將這些物理信號和不同污染物濃度進行對應,從而得到監測濃度。

『柒』 環境污染物的暴露測量有哪些方法

環境暴露測量
環境暴露測量即測量環境的外暴露劑量。通常是測定人群接觸的環境介質中某種環境因素的濃度或含量,根據人體接觸的特徵(如接觸的時間、途徑等),估計個體的暴露水平。測量時,需在不同的環境暴露區域,按照調查研究計劃和要求在不同的時間或空間進行抽樣測量。根據實測結果,計算出平均值,代表人群接觸的平均水平。測量結果從宏觀上可以為環境流行病學調查劃分出高、中、低濃度區和對照區,是研究該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基礎資料。但是用這種抽樣測量,常常很難精確地估計環境污染物進入不同個體暴露劑量。因為個人活動、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都不相同,會直接對個人暴露量產生明顯影響。在調查空氣污染時,採用個體空氣采樣器,能較精確地估計個體暴露量。另外,個體的暴露途徑實際上是多樣的,在環境流行病學調查中,應考慮到多種暴露途徑,估計總的暴露量。

『捌』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的步驟一般是什麼

9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9.1 預測內容與步驟
9.1.1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用於判斷項目建成後對評價區域大氣環境影響的程度和范圍。常用的大氣
環境影響預測方法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模擬各種氣象條件、地形條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氣中輸送、擴
散、轉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學機制。
9.1.2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前提是必須掌握評價區域內的污染源源強、排放方式和布局等有關污染排
放的參數,同時還需掌握評價區域內大氣傳輸與擴散規律等。
9.1.3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一般為:
9.1.3.1 確定預測因子。
9.1.3.2 確定預測范圍。
9.1.3.3 確定預測受體。
9.1.3.4 確定污染源計算清單。
9.1.3.5 確定氣象條件計算清單。
9.1.3.6 確定地形數據計算清單9.1.3.7 設定預測情景。
9.1.3.8 選擇預測模式。
9.1.3.9 確定相關的計算參數。
9.1.3.10 進行環境空氣質量預測與評價。
9.2 預測因子
預測因子應根據評價因子而定,選取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評價因子為預測因子。
9.3 預測范圍
9.3.1 預測范圍應根據評價范圍而定,同時還應考慮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評價范圍的主導風向、地
形和周圍環境敏感區的位置等。
9.3.2 計算區域濃度場時,一般取東西向為X 坐標軸、南北向為Y 坐標軸,評價項目位於評價范圍
的中心區域。
9.3.3 計算污染源對下風向的影響時,一般取污染源所在的位置為原點坐標(0,0),取下風向為X
坐標軸。

『玖』 大氣污染物的監測方法是什麼

K-EP60大氣環境監測站即微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集成多類環境檢測感測器,實現實時監測氣象參數(溫度、濕度、大氣壓、風速、風向)與空氣八因子(PM2.5、PM10、CO、NOx、SO2、O3、VOC、可定製氣體)指數。本監測站使用太陽能電池供電,並使用鋰電池進行能源儲備,保證數據採集全天候進行。大氣環境監測站採集到現場數據通過無線3G/4G或有線網路將監測數據傳輸至監測平台,多台監測站分布於某片區域,組成一個有效的監測網路,並把數據通過監控平台展現給管理方,方便管理方制定環保決策。

閱讀全文

與污染物預測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1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499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4
新奧德賽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929
辣椒缺銅施什麼肥施肥方法 瀏覽:112
電腦調試攝像頭方法 瀏覽:781
帕薩特18t發電機漲緊器安裝方法 瀏覽:934
筆記本電腦耳機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
win7恢復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無資料地區水文研究方法 瀏覽:689
肺部內膜結合臨床治療方法 瀏覽:710
挽回方法是什麼 瀏覽:206
充電線電阻測量方法 瀏覽:186
如何用簡單方法製作皮凍 瀏覽:854
在家快速止咳緩解的方法 瀏覽:457
牛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9
筆記本愛奇藝全屏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862
如何養好賽鴿的方法 瀏覽:856
qq電腦皮膚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9
案例有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