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習和研究管理學的方法是什麼
(1)唯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學習與研究管理學的總的方法論指導。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管理學產生於管理的實踐活動。在管理的實踐中,人們用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問題,經過提煉上升為管理理論;管理理論反過來通過實踐指導人們的管理活動,驗證管理理論的有效性,逐步發展和完善管理理論。
(2)系統方法: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必須對影響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總體的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方法可行、決策合理,這就要運用系統方法,了解系統的方法首先要從系統的含義開始。所謂系統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本身又是它從屬的一個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學習管理的概念、理論和方法要用系統的觀點來進行指導。通過管理過程中管理職能的展開來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過程、規律、原理和方法的問題,這是對於管理者來說比較切合實際的研究和學習的方法,而且易學、易懂、易用。
(3)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具體說可以是案例的調查和分析、邊學習邊實踐,以及帶著問題學習等多種形式。通過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習者運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做往往能夠提高學習研究管理學的效果。
『貳』 管理方法論的介紹
《管理方法論》概述了管理理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介紹了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中有較高學術研究價值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包括:系統論,系統動力學,博弈論,動態規劃,決策論和預測方法等。
『叄』 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論名詞解釋是什麼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與世界觀是一致的,在不同的世界觀指導下認識世界,就會形成不同的方法論。方法論也稱為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論,是認識學校管理的根本方法。一般把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論分為哲學方法論和科學方法論,其中,哲學方法論是最基本的方法論。哲學的方法論,主要研究矛盾及范疇,如教育管理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主體與客體、教與學、沖突與平衡、競爭與協調、共性與個性、目的與方法、有效與無效、集權與分權、紀律與自由、權威與服從、數量與質量、宏觀與微觀等范疇。科學的方法論,主要是指以系統論為指導的方法論,它強調系統的目標價值,系統的合理組合,系統的整體優化,系統的動態平衡,系統之間的互動、互控作用等。科學方法論要求把教育作為一個系統進行分析和研究。
對實事求是的簡單理解對實事求是有兩種理解,一種是簡單的理解,一種是辯證的理解。前者認為客觀實際是簡單的,只要通過直觀處理,即可把握事物的本質,揭示其發展規律。認為只要「眼見為實」就能做到實事求是。
在教育管理中,只用考試分數、升[關鍵詞]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論[摘要]教育管理研究中特別需要處理是與非、觀點與材料、思辨與實證、定性與定量、個人與集體、時間效率的關系。學率衡量教育質量優劣,就是這種理解最突出的表現。
後者認為客觀實際是復雜、多變的,只有通過認真研究,辯證分析,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認為對教育質量、教育管理水平、教育發展趨勢的認識,都必須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長期以來,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一般只重視對實事求是的簡單理解
『肆』 一個管理者,應該要掌握哪些管理方法論
管理的基本原理有:
1.系統原理。包括:整體性原理、動態性原理、開放性原理、環境適應性原理 、綜合性原理 。
2.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這是管理理論發展到20世紀末的主要特點。
3.動力原理。動力原理就是如何發揮和保持人的能動性,並合理地加以利用,使管理運動持續而有效地進行下去。
4.效益原理。效益是管理的永恆主題,任何組織的管理都是為了獲得某種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效益是有效產出與投入之間的一種比例關系,可從社會和經濟這兩個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倫理原理。倫理是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准則。一個組織並不孤立存在的,總是以這樣的那樣的方式同組織內外的個人和其他組織發生聯系,從而其行為不可避免地牽涉到倫理問題。在當今世界,一個組織要想維持足夠長的生命力,不僅需要遵守法律,還需要遵守倫理規范或講究倫理,這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要正視由組織的行為所引起的倫理問題。對於倫理的正視,有助於經濟組織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管理的基本方法有:
1.管理的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指國家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通過各種法律、法令、條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調整社會經濟的總體活動和各企業、單位在微觀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關系,以保證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管理方法,法律方法具有嚴肅性、規范性和強制性的特點。
2.管理的行政方法。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組織的權威,運用命令、規定、指示、條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統和層次,以權威和服從為前提,直接指揮下屬工作的管理方法,行政法法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垂直性、具體性、無償性的特點。
3.管理的經濟方法。濟方法是根據客觀經濟規律,運用各種經濟手段,調節各種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管理方法。這里所說的各種經濟手段,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利潤、獎金、罰款以及經濟合同等,具有利益性、關聯性、靈活性、平等性等特點。
4.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素質,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人的素質是在社會實踐和教育中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通過教育,不斷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知識素質、專業水平素質,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5.管理的技術方法。技術方法是指組織中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根據管理活動的需要,自覺運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類技術,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決策技術、計劃技術、組織技術和控制技術等,它具有客觀性、規律性、精確性、動態性的特徵。
『伍』 管理研究方法論的介紹
《管理研究方法論》是2004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懷祖。
『陸』 管理研究方法論的主要內容
《管理研究方法論》探討管理研究工作過程的規范和結構,亦即研究邏輯問題,旨在提高研究和論文撰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全書分六章:第一章討論管理學科研究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研究之間的關系及其特點;第二章論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三章管理研究設計,描述規范地進行研究工作的各個環節,闡明了「主題先行」和「假設樹」的重要性及其內容;第四章介紹為了論證研究假設而可能採用的各種數據觀測方法;第五章數據分析,從應用角度介紹了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統計和推理統計方法;第六章總結以創新點模式撰寫管理專業研究生論文的要點。
『柒』 在具體的應用時管理咨詢研究的三種方法論是選一個還是結合使用
結合使用。
管理咨詢研究中包含多種研究方法。從簡單的對比分析到抽象概括、推理總結;從數據分析到圖標表現;從文字描述到模型分析等。其目的都是使論證更加嚴密,更加科學理性。
其中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對比分析法、外部因素評價模型分析、內部因素評價模型分析、swot分析方法、三種競爭力競爭方法以及五種力量模型分析。
它們的使用都不是孤立使用的,一般都是兩者及兩者以上的方法結合使用。
『捌』 企業管理的方法論
企業管理的方法論:
一、堅守內部管理型戰略,審慎資本運作內部管理型戰略是在現有資本結構下,通過整合資源,調整組織結構,提高管理能力,包括控製成本、提高效率等維持並發展企業競爭優勢,這是一種產品擴張型的路子。
第二,企業經營受佔有的資源和社會分工制約。政府安排的資本有機構成和長期的社會分工導致我們處於產業鏈低端,要從低端走向高端,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既要靠自身努力,也要靠國家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中國在世界上處於產業鏈低端,總體技術含量低,投資簡單重復,低水平循環,加上全社會信用不舉,企業投資常常回報率低而不確定的因素多,而且越是處於低端的企業,對經濟安全性的要求越高,因此疏離主業而冀望資本運作,無異於舍本求末。在自身熟悉本應激進的主營業務上保守等待、停滯不前,在自己沒有基礎和優勢的領域、在完全陌生、本應審慎的業務上傾向冒進,決非簡單的經營失誤所能涵蓋。
第三,企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堅守內部管理型戰略,整合資源,強化管理,在承攬任務和項目管理上下功夫,不失為一個成本低,擴張快,潛力大,風險小的發展路子。
『玖』 什麼是管理研究方法論 華萊士模型
管理研究方法論是探討管理研究工作過程的規范和結構,即研究邏輯問題,旨在提高研究和論文撰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主要內容:
1、討論管理學科研究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研究之間的關系及其特點;
2、論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3、管理研究設計,描述規范地進行研究工作的各個環節,闡明了「主題先行」和「假設樹」的重要性及其內容;
4、介紹為了論證研究假設而可能採用的各種數據觀測方法;
5、數據分析,從應用角度介紹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統計和推理統計方法;
6、總結以創新點模式撰寫管理專業研究生論文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