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水牛引體向上訓練方法

水牛引體向上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6 11:29:59

A. 引體向上健身訓練技巧方法

引體向上健身訓練技巧方法

引體向上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帶力量,這個力量必須能克服自身的體重才能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對發展上肢懸垂力量、肩帶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那麼,下文是由我為大家分享整理的引體向上健身訓練技巧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正確訓練

雙手正握單杠,握距要寬,兩臂伸直,身體懸垂,兩腿小腿交叉後屈。向上引體,吸氣,注意抬頭挺胸,上體盡量後仰,兩肘外展,肩部放鬆,背部肌肉收緊,最好將身體拉引至橫杠觸及乳頭,頂峰收縮3-5秒鍾,使背肌充分收緊。然後用2-3秒鍾緩慢回落,至手臂完全伸直,讓背闊肌及背部相關肌群得到充分伸展,同時雙腿伸直,整個下半身呈放鬆狀態,呼氣。重復練習。

注意:動作技術要規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時想像背闊肌上部外側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觸及橫杠不能再上拉為止,並靜停3-5秒鍾,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緊,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湧向這個部位。這樣才能真正獲取練背闊肌所需刺激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有效地發達背闊肌。

當然,初學者及體重大的人很難完成如此高難度的引體向上練習。但不要著急,可以參照上述要求請人上托助練,或做重錘下拉等其它背部練習。

二、啞鈴訓練計劃

四周訓練課程的理論基礎是重量的不斷增加:換句話說,你每周每次舉起的重量在一點一點的增加而次數在減少.第一周你可以每組做10次,第二和第三周每組做8次,第四周每組做6次.為了增強力量,舉起的重量要足以使你每組的最後兩次都感到吃力,但卻不至於使你的動作變形.根據你的體力,以每周都能多舉起5至15磅的重量為目標..

每周舉三次,每次做完休息一天.星期一和星期五做運動,星期三做運動二.為了延長這項運動,要不斷增加重量,像上面描述的那樣循環做.每練習十周後,都要用1到2周的時間來恢復.

每次練習之前,最好根據你的喜好先做5至10分鍾輕微的有氧運動(最好能使你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都能得到鍛煉的運動).練習結束後,伸展用到的主要肌肉。

練習一:星期一和星期五

1. 用杠鈴做蹲下起. 將杠鈴放在支架上,站在杠鈴前,讓杠鈴靠在你的上半背部,雙腳自然分立,腿站直(勿彎曲).抓緊杠鈴將其架到肩膀上,兩手的距離略微比兩腳的距離寬一點.把杠鈴舉起.收縮,使你的尾骨向著地面.用腳後跟製成你全身的重量.曲膝,降低你的臀部直到你的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腿伸直;重復上述動作.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四頭肌,二頭肌和臀部肌肉.起始重量5至65磅.

2. 杠鈴板上壓. 平躺在長凳上,腳跟放在長凳的邊緣.將杠鈴舉過頭頂,雙手的距離比肩寬一點.將杠鈴舉高至你的胸前,停止手臂(勿彎曲).收腹.手腕和肘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慢慢地將杠鈴放到你的胸前.曲臂,把杠鈴放底,直到你的肘部與肩膀平行.在你把杠鈴放下的時候呼氣;重復上述動作.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胸肌,上肩和三頭肌. 起始重量:35至45磅.

3. 單臂練習.把右膝和右手放在長椅上,膝蓋與臀部成一線,右手在右肩前.左手拿著啞鈴,曲臀使你的後背與長椅平行.左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與肩齊平.收縮背部肌肉,當你舉起重量的時候肩胛骨保持向後,不要轉動你的'臀部和肩部.伸直手臂, 重復上述動作.換方向,用右臂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背部中間的肌肉,後肩和雙頭肌. 起始重量:10至20磅.

4. 支撐臂屈伸推起.站或跪在一個輔助的器械上.將手臂直接放在肩膀下的底杠上,使手臂彎曲45度.伸直手臂(不要彎曲)撐起身體.慢慢回到初始姿勢;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三頭肌. 開始時所受到的阻力是你體重的百分之50至65(對於 130磅重的婦女大約是65至80磅).

5. 啞鈴練習.手舉啞鈴,雙腳自然分立,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掌心相對.收縮腹肌.保持肘部與肩膀水平,彎曲手臂,將杠鈴舉向你的肩膀.放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二頭肌. 起始重量:每隻手5至10磅.

6. 懸掛練習. 在一個雙滑輪的器械上,從鉤子的中間系兩個吊帶.若有需要,可以站在凳子上.將吊帶套在你的上臂上,雙腿下垂,身體成一線.腿不要晃動,用腹部的力量曲膝,使膝蓋與臀部同高.進一步收縮腹肌,曲膝,將胯骨向肋骨處抬起 .慢慢退回初始姿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腹肌.不要負重.

練習二:星期三

1.高抬. 站立,雙腳與髖同寬,手臂伸直,杠鈴放在大腿前,收腹,挺胸.稍稍曲膝,使杠鈴剛好處在你的膝蓋骨之下;曲肘,將杠鈴盡可能抬高(在你的腰部和胸部之間),同時站直,並踮起腳尖.緊緊握住杠鈴,將它放回大腿的高度;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大腿肌肉,四頭肌,中肩,後腰和二頭肌.起始重量:三組25至45磅.

2. 挺舉.站立,雙腳與髖同寬,曲膝,肩杠鈴放在脛骨的高度伸直腿,完全站立,讓杠鈴挨著大腿.曲膝,把杠鈴放下;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臀部,大腿和伸肌. 起始重量5至95磅.

3.腿部運動.躺在一個腿部運動器械上,身體成45度角.把腳放在踏板中間,分開, 與髖同寬,腿伸直.收腹,後背靠緊椅背.放鬆操作柄.;讓重量保持在腳跟,曲膝成90度角.伸直腿,登踏板;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四頭肌,臀部,大腿. 起始重量:100至135磅.

4.收拉練習.在高滑輪的器械上系一個橫木.將橫木放在頭頂,兩手分開,比肩寬一點.坐下,大腿放在卷軸下,曲膝,腳放平.伸直手臂,向後靠,使橫木處於你胸前,手臂伸直.收緊肩胛骨,同時手臂彎曲;向著橫木挺胸.慢慢伸直手臂; 重復上述動作. 這個動作主要鍛煉後背中部,後肩和雙頭肌.起始重量0至60磅.

5.傾斜運動.在一個傾斜30度角的板凳上重復杠鈴凳上運動.起始重量:25至45磅.

三、應試技巧:

真正進行考核時,除了憑實力也要注重技巧。在考試中特別注意兩點,1、下巴一定要過杠,2、前幾個手臂一定要伸直。

具體技巧:

1、在完成一個動作後,身體向下,手臂在伸直的時候,肩關節和手臂肌肉還要保持適當的緊張,不可完全放鬆。

2、正確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在身體上升過程中吸氣,在過桿後馬上呼出,再吸。最好憋一口氣多做幾個,一旦呼出很容易就泄氣,從而使身體緊張程度下降,導致失去力氣。

3、在身體往下時,使身體上半身後仰,腳尖向前插,從而在身體上升時,有個慣性會向後用力,而人在使用腰部力量向前挺,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力,從而帶動身體向上挺。

;

B. 引體向上15個訓練方法什麼

1、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略寬於肩,兩腳離地,兩臂自然下垂伸直。

2、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杠時稍作停頓,靜止一秒鍾,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

3、呼吸方法:身體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不可長時間憋氣。

引體向上的姿勢:大學體能測試一口氣20個引體向上是考核的標准,所以在做的時候為了不借力同時保持有效的個數,可以採用雙腳向後交叉,以防止身體過度擺動被判定為無效。

引體向上主要注重身體的兩點:臂力和腰力,如果練臂力的話那麼做引體向上是主要靠蠻力,這比較累,而練腰力的話做引體向上是會取一點巧,是藉助身體擺動的 慣性」甩「上去的,不用費多少力。


(2)水牛引體向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引體向上的注意事項:

1、受試者身高較矮,不能自己跳起握桿時,測試人員可以提供幫助;

2、測試時,受試者要保持身體挺直,不得屈膝、挺腹等;若藉助身體擺動或其他附加動作完成引體時,該次不計數;

3、測試時應有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下降過程身體不能猛然放鬆,身體要稍微緊張,雙腳在此時迅速向前伸(幅度不要過大,以免造成違規)。

C. 引體向上健身動作及訓練方法

引體向上健身動作及訓練方法

引體向上對發展上肢懸垂力量、肩帶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它是以按動作規格完成的次數來計算成績的,做得多則成績好,因此,它是一種力量耐力項目。初學者及比較重的人可以使用彈力帶輔助練習,或請人上托助練。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引體向上健身動作及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技術動作

《國家體育鍛煉標准》中規定引體向上動作為:在單杠上,雙手正握橫杠,手臂、軀干、下肢充分伸展並做懸垂動作,待身體平穩後,兩臂同時用力拉橫杠,直至下頜超過杠面為准。

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略寬於肩,兩腳離地,兩臂自然下垂伸直。

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杠時稍作停頓,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身體上拉時呼氣,下垂時吸氣。可以彎曲膝關節、將兩小腿向後交叉,使身體略微後傾,能更好地使軀體穩定和背部發力。要體會上臂、胸背、腰腹協調發力,和學會藉助單杠的反彈力來完成動作。

二、訓練方法

單杠懸垂

主要發展上肢力量和握力,適合引體向上完成困難的同學。

練習方法:練習者雙手握杠,直臂懸垂或屈臂懸垂。自然懸垂後,通過逐漸增加懸垂時間、負重懸垂等方法來加大訓練強度。單杠靜止性懸垂身體每組1min ,每次3~4組,組與組之間間隔2分鍾。

注意事項:長期懸垂容易造成上肢血液流動速度降低,供氧不足,懸垂結束後要將兩臂自然下垂放鬆,恢復正常血液流動速度。

攀爬梯訓練

主要發展上肢力量和握力,適合引體向上完成困難的'同學。

練習方法:雙手握杠,位於橫梯末端,身體自然懸垂。開始練習時,重心前移,兩手交替向前,攀爬橫梯,身體在梯下迅速前行。針對個人肌力大小靈活調整攀爬的距離訓練的時間。

注意事項:練習過後兩臂需放鬆下垂,恢復血液流動速度。保護者應伸出一手在練習者背部高度,跟隨前行,防止其脫手後背部著地,造成訓練傷。

斜體引體向上

主要發展上肢力量和背部力量。

練習方法:練習者握住低單杠,將腳搭在地面或固定物上,將其身體拉伸至兩臂伸直狀態。練習時,練習者可借挺髖之力,屈肘上拉,至胸部貼杠,並稍停3~5秒,再做下一次練習。每組15~20個,每次3~4組。

輔助引體向上

主要發展上肢力量和胸背部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者握杠後,另一人用雙手托住練習者的腰部或腿部,在練習者上拉時,予以托起和適當的助力。每組8~12個,每次3~4組。

反握引體向上

主要發展上肢力量和胸背部力量。

練習方法:練習者反手抓握單杠,雙手間距與肩同寬,身體懸空,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杠時稍作停頓,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每組8~12個,每次3~4組。

三、注意事項

(1)除了引體向上的訓練之外,還要通過持續性減脂來減低動作難度,通過合理的營養補充來體現訓練效果。

(2)運動前要進行熱身,活動好全身關節,運動後要進行放鬆和拉伸。

(3)考前三天的訓練,可以保持一定的強度,讓身體保持狀態,但量不要大,注意給身體一個恢復的時間。

;

D. 做引體向上應該怎麼訓練

此環節背闊肌收縮:新手練引體一開始雙手間的距離應該是等同於肩寬,目前一個都做不了不要緊,試試能不能藉助跳躍的力量順勢拉一個!如果這都不行那麼先練簡單的,這動作對臂力的發展也很有效果的。

反手引體向上是在正手引體向上的基礎之上,手臂內旋使手心向後,由於肱二頭肌短頭近固定向心收縮有使手臂內旋的功能,相比較正手引體向上時肱二頭肌的收縮角度,在反手引體向上時整個肱二頭肌能夠得到充分收縮。

動作要領

起始姿勢:兩手用寬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單杠,略寬於肩,兩腳離地,兩臂自然下垂伸直。

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量將身體往上拉起,當下巴超過單杠時稍作停頓,靜止一秒鍾,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徐徐下降,直到回復完全下垂,重復再做。可以彎曲膝關節、將兩小腿向後交叉,使身體略微後傾,能更好地鍛煉背部肌肉。

呼吸方法:身體上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不可長時間憋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引體向上

E. 引體向上怎麼速成怎麼練

1、起始姿勢:握持水平桿,握力距離寬(手掌向前),略寬於肩部,雙腳離地,手臂自然下垂伸直。

2、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將身體拉起。當下巴超過水平線時,暫停一秒鍾使背闊肌完全收縮。然後逐漸放鬆背闊肌,讓身體慢慢下降,直到身體再次完全下垂。

3、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不要長時間保持。

4、引體向上的姿勢:一口氣20次引體向上是高校體質測試的考核標准。因此,為了在不利用力量的情況下同時保持有效數字,可以向後交叉雙腳,防止身體過度擺動被判定無效。

5、引體向上主要注重身體的兩點:手臂力量和腰部力量,如果練臂力,拉起主要靠蠻力,這樣比較累,如果練習腰部力量,上拉會需要一點靈巧,而且是藉助身體擺動的慣性「拋」起來的,不費多大力氣。

(5)水牛引體向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引體向上的注意事項:

1、受試者身高較矮,不能自己跳起來抱桿時,測試者可以提供幫助;

2、在測試過程中,受試者應保持身體挺直,不得彎曲膝蓋、伸直腹部等;如完成身體擺動或其他附加動作的拉出動作,此時間不計算在內;

3、試驗過程中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在下降過程中,身體不要突然放鬆,身體要稍微緊張,此時雙腳要迅速向前伸展(幅度不要太大,以免造成違規)。

F. 引體向上的10個訓練技巧

引體向上的10個訓練技巧

如果有人連續30次引體向上,還沒有氣喘吁吁,那感覺,絕不亞於看到有人深蹲300斤,因為引體向上,本身也是一項考驗肌力與耐力的訓練動作。以下是我搜集的引體向上的10個訓練技巧,歡迎閱讀。


NO.1 確保嚴格的動作規范

規范的引體向上動作要求你在動作的起始位置時,手臂是充分伸直的。收緊核心肌群,肩膀往後收。膝關節可以彎曲,兩小腿交叉放置。然後,把肘關節下拉到身體兩側,頸部肌肉要放鬆,以便輕松地超越單桿。一直上拉到下巴超過單桿的位置。然後,保持控制,緩慢地下降,直到手臂充分伸直。

只有當你充分掌握了正確的動作規范之後,才能在必要的時候,藉助身體的搖擺慣性來做引體向上。在目前流行的CrossFit運動中,藉助身體的搖擺慣性來做引體向上是普遍現象。

NO.2 先練引體向上

如果你的目標是能做更多的引體向上,那就應該優先保證實現這個目標。這意味著你應該在休息日之後,首先練背,而且需要在至少一個月之內,以增加引體向上的次數為最優先的目標。而深蹲起更大的重量,或者增加多少上臂圍等目標,則應該暫時凍結起來。

因為引體向上時,只使用體重負重,而不會增加額外的訓練負荷;所以,不太容易導致受傷和過度訓練。你應該每周至少練2~3次引體向上,並且在背部訓練時首先做引體向上。

NO.3 增強背闊肌

增強背闊肌將直接增加你做引體向上的次數。所以,你應該用聯合採用大重量、低次數(每組做3~6次)和輕重量、高次數(每組做15~25次)的訓練方式來增加背闊肌的力量和耐力。此外,在背部訓練中適當多安排一些高位下拉動作,並且可以每周安排兩次背部訓練。

NO.4 增強肱二頭肌

任何需要彎曲肘關節的`背部動作中,都需要肱二頭肌參與用力。引體向上也不例外,你的肱二頭肌越強壯、耐力越好,你做的引體向上自然就越多。

有兩種引體向上方式可以重點刺激肱二頭肌,一種是雙手對握的窄握引體向上;另一種是反握引體向上。你應該確保在每周的背部或者肱二頭肌訓練中,安排進行這兩種方式的引體向上訓練。

為了增加肱二頭肌的耐力,你應該用高次數來進行某個肱二頭肌訓練動作的訓練,每組做15次以上。一個很極端、但很有效的做法是,在肱二頭肌訓練的最後,用輕重量做100次啞鈴彎舉,或者拉索彎舉。

NO.5 加強握力和前臂肌群

引體向上不僅使用到背部肌群和肱二頭肌,還需要使用前臂肌群和握力。只有所有參與用力的各個環節都很強大,你才能做更多的引體向上。所以,你每周還應該進行1~2次針對前臂肌群和握力的專門訓練。

NO.6 增強附屬肌群

雖然做引體向上時,主要用力的是背闊肌和肱二頭肌,但這個動作實際上會同時附帶刺激到多個肌群,如斜方肌、大圓肌、三角肌,甚至肱三頭肌。

這意味著諸如直立劃船、聳肩、坐姿推舉、法蘭西推舉和劃船等訓練動作,都能幫助你增加引體向上的能力。比如,啞鈴劃船動作就不僅能刺激到背闊肌,還能刺激到三角肌後束、大圓肌、斜方肌和股二頭肌。

NO.7 提高訓練強度

要想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能力,有兩個高強度訓練法則尤為有效:

1. 不完整動作訓練法:你可以整個一組全程做不完整動作,也可以在做完整動作到力竭之後,繼續做不完整動作到力竭。

2. 消極性用力訓練法:最後一組時用,在正常訓練到力竭之後,在訓練搭檔的幫助下,上拉到下巴超過單桿的位置,然後用自己的力量,以盡可能慢的速度,控制著身體緩慢往下放。

NO.8 向阿諾德學習

阿諾德·施瓦辛格有一種高效策略:比如,阿諾德可能會設定50次引體向上的目標,他會連續做不同的次數,直到做完50次。有些組可能做12次,有些組可能只做了5次。

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採用這種訓練方法。如果50次對你來說有點多,你可以先把目標設定為做完15~20次。隨著能力的增強,再逐漸增加目標次數。

;

G. 初學者引體向上怎麼練

第1步:單杠懸掛微拉起剛開始許多人的握力不夠,手掌中也沒有繭(形成繭的過程會痛哦),要引體向上達標是蠻難的。而掌中繭則說明了投入的訓練量是否夠。這個單杠懸掛微拉起的動作,


第2步:使用彈力帶或凳子做為輔助,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重要的並不是完成了多少個引體向上,而是每一次的引體向上完成質量如何。但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甚至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怎麼辦?


方法一:踩在凳子上來做引體向上,這時仍應注意不是用雙腿發力來讓你的身體向上(雙腳可離開墊高物,也可以不離開墊高物),而仍應集中注意力以背部肌群(背闊肌、大圓肌等)來發力帶動身體向上。


方法二:如果力量強一些,但還不能完全做成引體向上,可以將彈力帶掛在桿上,然後腳踩在彈力帶上,依靠彈力來輔助完成動作。分組來做,每組5至8個,注意每個動作完成的質量,注意背部肌群的發力感,而不是用手臂力量將身體拉起。(盡管引體向上時肱二頭肌也參與了發力)


第3步:進行完全的引體向上訓練從彈力帶或凳子輔助練習,到進行完全的無輔助的引體向上,也並不是突然一天之間就發生的,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比如,力量漸強後,在某天一共6組的引體向上訓練中,先進行2組完全的無輔助引體向上,力量衰減後再使用彈力帶來輔助完全後續組的訓練。


如是力量漸增,直至能完全不需要輔助,就能完成無輔助的引體向上的所有組訓練。


關於休息和飲食1、不是每天練引體向上,效果就是最好的。力量訓練後,同一部位肌肉需要48至72小時的恢復時間,所以,一周能有二次背部訓練就可以了,其他時間(假設一周共安排四次訓練)里就安排訓練其他部位的肌肉,比如二頭、三頭、胸肌、腹、肩等,提升整體力量。


2、飲食上注意蛋白質的攝入。此外,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但要限制量,避免肌肉流失。


H. 引體向上訓練方法與技巧

引體向上訓練方法與技巧如下:

1、直臂懸掛到力竭。對於握力比較差,力量比較弱的人,你可以先從直臂懸掛開始。建議每次懸掛到力竭,每次重復4-5組,2天訓練一次即可,這種訓練非常適合體能比較差的女生。剛開始你可能只能懸掛20秒,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你就可以慢慢突破1分鍾了。

2、進行低位引體向上。對於體重基數比較大的人來說,他們要克服自身的體重完成引體向上的難度比較大,這個時候你可以動低位引體向上開始訓練。

3、學習標準的引體向上訓練。當你嘗試前2個方法1-2個月時間後,你的肌肉力量就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步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始嘗試引體向上訓練。

閱讀全文

與水牛引體向上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1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499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4
新奧德賽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929
辣椒缺銅施什麼肥施肥方法 瀏覽:112
電腦調試攝像頭方法 瀏覽:781
帕薩特18t發電機漲緊器安裝方法 瀏覽:934
筆記本電腦耳機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
win7恢復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無資料地區水文研究方法 瀏覽:689
肺部內膜結合臨床治療方法 瀏覽:710
挽回方法是什麼 瀏覽:206
充電線電阻測量方法 瀏覽:186
如何用簡單方法製作皮凍 瀏覽:854
在家快速止咳緩解的方法 瀏覽:457
牛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9
筆記本愛奇藝全屏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862
如何養好賽鴿的方法 瀏覽:856
qq電腦皮膚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9
案例有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