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習古典吉他的步驟
一、基本功
1、P指和i m a指練習
一切技巧的基礎。開始用靠弦練,一根一根的練,再用各種組合,im,mi,ia,ai,ma,am。注意撥弦的方向向著琴音孔內側,不要折指,還要注意放鬆,開始慢慢的彈,不要求快,掌握方法為主。
2、擴指練習
目的是把手指練開,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好處。分兩種:
橫向擴指:
從1品彈起,左手1234指分別彈一品,到4品後1指再彈2品,依次類推,到12品返回。這是跨一品的,沒問題了再練跨兩品的,即到4品後1指彈3品,依次類推。之後可以彈跨3品。就這3種,練5弦和3弦即可。
縱向擴指:
從4,5弦開始練,1指彈5弦1品,2指彈4弦2品,3指彈5弦3品,4指彈4弦4品;然後1指再彈4弦2品,這樣交替換弦彈,到12品返回。練好了再練5-3弦,5-2弦,5-1弦,6-1弦。
3、揉弦練習
開始幅度大一些,慢一些,慢慢做標准。方法對了之後就用5品的小星星練(高音低音兩種),然後不斷的加難度,彈3品的1品的,7,9,10,12品的,對手的要求有很大不同。
4、打音練習
其實就是圓滑音練習。很重要!一定要練好!用5432弦練,1234指從1品開始到4品。
二、練習曲
1、卡爾卡西的練習曲,主要是對基本的技巧進行鞏固,打基礎。最著名的25首,不需要都彈,只要選那麼7,8首就可以了。
2、泰雷加的練習曲。主要有音色曲1,2號,練習曲30號,等等。
3、就是八里奧斯了。
(1)吉他縱向擴展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1.持琴:
琴頭指向左上方,與水平面傾斜夾角約在30°至40°之間。下側琴腰凹弧與左大腿重合,琴底靠在右大腿上,共鳴箱上半部分後側邊緣與左胸有輕微接觸,右手從共鳴箱上側琴腰凹弧右邊自然下垂,手心懸至音孔附近。一般要求擱琴的左腿採用腳踏墊高約10公分左右(兒童5至10公分;成人10至15公分)。
2.手型指法:
學院派彈奏方式較規整,手型較固定。右手自然彎曲呈空心拳狀,其中空間大小以正好能塞入一個網球為宜。左手掌心向正上方呈托舉狀握住琴頸,虎口盡可能不貼住琴頸而留有一定自然間隙,拇指抵在琴頸後側最厚處為宜。左手按弦用指為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盡可能用指尖垂直按弦。一般要求右手撥弦用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留有一定長度的指甲,並修剪成合適的形狀打磨光滑。彈單個音的主要撥弦動作有不靠弦(也稱鉤弦)與靠弦兩種。
㈡ 求吉他音階訓練方法
音階練習對於才吉他入門來說是一種最佳的練習形式,因為它將手指的靈活和雙手的協調練習與速度、力度和耐力的培養結合在了一起。此外,還能從中得到寶貴的樂耳鍛煉與節奏訓練。你只要有規律的正確練習,就能自然而然的得到所有這些收獲。
要知道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種所謂的正確練習方法;而對於你來說,最好的練習方法是你自己養成的。關鍵是要有計劃,而且要嚴格按照計劃練習。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就你的彈奏而言,最嚴厲的評判永遠只會是你自己。要運用下面這些評判方法來幫助你保持正確的練習。
★下面這些建議—其中一些很具體,另一些則是泛泛的—將幫助你制定出自己的練習規律。要特別注意每一條建議—事實上,你遲早會運用這些建議的。
★如果你每天練習一個小時,那麼你應該花十到十五分鍾來練習音階。要按這個比率根據你每天的總練習時間相應增加或減少音階練習時間。
★每次練習開始時,可以先彈奏一些比較容易或比較熟悉的練習—比如,一個順琴頸半音級進(既一個品格一個品格的上下級進)的八度大調音階音型。
★彈奏每個音階練習時要將它唱出來。在學慣用新的指法彈奏一些聽上去熟悉的音階時,這種方法尤其有用,因為這有助於你提高耳朵與手的協調性。這種技巧也能使那些好的即興演奏者自如的彈奏他們能夠想到的任何旋律樂思。
★交替進行機械性和音樂性的彈奏。試著對練習進行一些句法和圓潤性處理,可以包括機械性的斷奏和流暢而富有表現力的圓滑演奏。
★使用節拍器和鼓機。良好的速度感和節奏感對任何音樂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節拍器能夠幫助你在提高彈奏速度時記錄下你的進展。記住,千萬不要在你還沒有掌握好之前就用較快的速度進行彈奏。
★試著用節拍器或鼓機給你提示一個速度,然後再關掉節拍器,彈奏音階或者音階練習。彈奏結束後,重新打開節拍器,看看你在結束時的速度是否與開始的速度相同。(在彈奏速度極慢的練習時,這簡直可以算是試金石—不信你試試看)
★試著在鼓機的伴奏下彈奏交叉節奏。例如,你可以在鼓機彈奏連續八分音符時用低音吉他彈奏三連音音型,這樣你就能練習三拍和兩拍的對比。你也可以在鼓機彈奏曳步舞曲音型時彈奏連續的八分音符,這樣你就能練習兩拍與三拍的對比。
★倒過來彈奏你所熟悉的音型,或者從不同的地方開始彈奏。我們習慣於認為音階總是先上行,然後再下行。為了增加一些變化,你可以先彈奏下行音階,然後再彈奏上行音階。如果你想看看自己對某一種特定的指法究竟掌握到什麼程度,你可以從中間某個地方開始。
★運用音階來學習新的右手技巧。如果你彈奏時主要運用匹克(即撥片),那麼你可以試著用下面的手指撥弦法練習;當然,如果你主要運用手指撥弦法,你也可以試著運用匹克撥弦。選擇一些熟悉的音階音型,這樣左手部分就能完全自然運動。
㈢ 怎樣在一個月內學會吉他
怎樣學木吉他
初學吉他一看
1、左手按弦的兩個基本要求
左手各指的記號。在古典吉他中左手拇指不用來按弦。關於拇指與左臂的技術要領和要求我們在第三講中已經有了詳細的講解。下面我們談談左手各指正確按弦的兩個最基本的要求。
⑴立起來:是指從手臂、手腕、手背到各指形成一個圓弧後,手指的末關節要盡量以垂直於指板的方向立起來用指尖頂端向下按弦。只要具有基本物理常識的人都很容易理解只有垂直於面板用力時,按弦的力量才有可能最小,最省力。如果末關節不能垂直按弦,不但會用力較大,左手容易疲勞和緊張,還常會把琴弦推向或拉向旁邊導致音準偏差。一般來說2、3指很容易做到立起來,1、4指不容易立得很好。而且1、4指由於生理關系常會向內收攏使立起來更加困難,但是也要盡量立起來按弦以高標准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會逐漸改善直至完全立起來,請大家勤加練習。人的生理機能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幾乎任何一個訓練有素的吉他演奏家和吉他手都能各指立得很好。從這些小的細節上也常能看出一個人所受訓練和教育的規范及嚴格程度。
⑵到位:吉他是一件發音技術要求很高的樂器,同時吉他也很容易出現雜音。除了右手技術不正確常會導致音量微弱,音色單薄和大量雜音以外,左手按弦位置不正確也常會產生大量雜音,使本來充滿魅力,惹人喜愛的吉他變成令人生厭,噪雜不堪的「噪音樂器」。左手按弦到位是指每一次按弦時都應盡量靠近品柱,但又不要使手指挨到品柱甚至按到品柱上,這樣右手才能以最小的力量獲得最好的聲音。左手按弦不到位往往有兩種情形,①手指按到品格正中或更靠上,手指按弦離音品太遠會導致琴弦振動時打品或蹭品的雜音;②手指按弦離品柱太近,或按到品柱上,這時即使右手撥弦技術再好,聲音也會發悶甚至發不出聲來。這兩種情形都應盡量避免,在初學階段就應提高要求,養成嚴格和精確的按弦習慣。
2、左手手指按弦與離弦的技術要領
除了注意左手的到位與立起來之外,還應注意左手按弦時與離弦時的方向應該與琴弦垂直,這樣才能避免在左手頻繁按、離弦時蹭出大量雜音,尤其是當演奏低音三根纏弦時更要注意垂直起落,這在二十世紀的現代吉他技術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按弦和離弦時,手指應該垂直起落,就如同垂直起落飛機一樣,垂直按下或離開琴弦後才能進行橫向或縱向的移動。需要明確的是:手指下按和松開琴弦應該明確地和手指移動動作分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左手技術動作。
3、左手動作的大小和力量對左手技術的影響
左手動作幅度的大小和左手按弦力度的大小對左手技術有很大的影響。
左手按弦所用的力度因吉他不同而有變化,除了一些如弦太高,指板變形的不合格吉他之外,一般來說按弦所需要的力量都是很小的。按弦所用的力量大小應使琴弦不致於虛按產生雜音即可。按弦力量過大,非但不會對發音產生任何好的影響,還會導致左手緊張,阻礙技術的提高;左手按弦力量過大是吉他愛好者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和其他吉他的技術問題一樣,很難通過三言兩語來解決,高超的吉他技術只有在對技術動作正確的掌握和深刻的認識基礎上,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經過大量耐心細致的練習才能真正掌握,這三者缺一不可。
練習1:左手按弦-離弦及移動的基礎練習
第⑤弦
①這是一條在同弦上左手按弦與空弦交替的半音階上下行練習。每次練習時左手必須用同一指完成。
②左手可先用容易立起來和控制到位的2、3指練習,然後再用1、4指練習。
③這條練習可先當作左手手指體操練習,右手先不加入撥弦。練熟後再加入右手。
④加入右手時可先用靠弦,p指彈低音,i、m、a各彈一根弦的連撥方法,練熟後高音弦可改用im、ia、ma或其他的交替彈法。靠弦練熟後可試用i、m、a練習不靠弦。
⑤這條練習可先在低音三弦上練習,以防止雜音的產生,然後再練習高音弦,我們這里只給出第五弦的例子,其他弦上的練習請大家自己寫出樂譜作為寫譜練習,然後再一一練熟。
⑥除第一和最後一小節外,每小節可單獨反復。
練習2:左手按一離弦與移動的進一步練習
第③弦
①這是一條自然音階上下行練習。練習方法和要求與上面半音階相同。在其他弦上的練習請大家自行寫出。
②這條練習除訓練左手按一離弦和移動外,還用來練習各弦上不同把位的音位,請大家在練習的同時唱出各音的音名和音高來,同時進行視唱練耳的基礎訓練。
③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在練習完c調的練習後,還可加一個升號,兩個升號…,一個降號,兩個降號…等各調上進行進一步練習。
④以上所有練習請先用中慢速練習,只有一個速度練熟時才可換用更快的速度。
⑤這條練習只給出了第三弦上的例子,其他弦請自己先作為寫譜練習寫出樂譜,再一一練熟。
4、換把技術
左手的換把技術在吉他技術中是極端重要的。吉他的品格有十九品之多,而按弦的手指手指只有四個,如何在把位變動中保持音樂的連貫和流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換把技術的好壞。左手在指板上的運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手指從①弦到⑥弦之間的橫向移動,這種運動的幅度一般不大,最大也不超過①到⑥弦的范圍;第二類是手指從低把位到高把位的縱向移動,如我們在前面按-離弦練習中的單指移動練習就是縱向移動的一種,這種移動由於變動范圍很大、種類很多,所以在左手技術中更為重要,換把練習就是左手縱向移動的集中訓練。
在學習換把位練習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把位的概念,左手在指板上高低位置的不同叫做把位,我們常用1指在不同品格上所處位置來表示左手所在的把位。如1指在第1品位置,叫做第一把位,1指在第5品位置時,叫作第5把位…在吉他樂譜中把位常用英文、西班牙文或其他語言的縮寫,並在後面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如Pos5、P.6、C.8、B.7等,有時把位也單用羅馬數字表示,如: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表示第一,二,三…到第十一把位。以上C與B除表示把位外還表示1指要在這個把位橫按。
換把練習可分為四種,第一、二種只有移動動作,沒有跳動動作,我們稱為移動換把,第三、四種不但需要以移動動作做准備,還需要以跳動動作換到新的把位,我們稱為跳動換把。換把:
移動換把:第一、二種只有移動准備,無跳動動作。
跳動換把:第三、四種分為移動准備和跳動兩個步驟。
下面我們以第②弦為例,給出各種換把練習。
①其他弦上的練習和第②弦上相同。
②上行時盡量保留指法,4指按好後其他指再離弦做收縮准備。下行時1指按好後再做收縮准備。
③左手拇指始終與2指相對,與左手同步移動不能出現拇指換把時超前或滯後的現象。
④跳動移把時跳動前的收縮准備不能過多,應以第二種換把時的位置為度,過多容易導致左手緊張和技術變形。
⑤跳動時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均應離開弦後再運動,禁止在弦上滑動;移動換把收縮准備時除按弦手指外,其他手指也應遵循此原則。
⑥左手各指垂直起落避免蹭弦出雜音。
5、技術進階
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作為日常訓練的換把練習,還可以和其他基礎練習結合起來以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常用的有①節奏變化②結合圓滑音。以下列出這兩類的一些變化。以供有一定程度的學 徒淌 脅慰肌?br> 節奏變化練習
除此之外,換把練習還可以結合揉弦技術和右手不同的撥弦技術,甚至和裝飾音練習結合進行更深入的練習。結合圓滑音練習
6、低音三弦上的音符和練習
1、低音弦第一把位的音符
吉他第一把位低音三弦的音符見右圖,對應的五線譜上音符和指法如下:
①以上練習都用P指靠弦彈法演奏。
②以上練習分別用4/4拍、3/4拍和2/4拍寫成,請數好拍子並打拍子練習,有條件的同學可使用節拍機。
③請注意第二條練習第3小節的臨時升降號、還原號。
④第五條練習中同時出現了二分附點和四分附點音符,請注意時值的劃分和拍子的打法。
2、低音弦第五把位的音符
我們看到低音弦第五把位的音符形成了一個八度的小調音階,以下我們用這八個音寫成四條音階練習供大家學習:
①第2條和第4條練習中出現了連續的八分音符,請注意練習八分音符半拍一個音的拍子打法。
②第3條練習中出現了三連音,注意三連音要均勻,打拍子時注意每個音都數「123」,這有助於掌握三連音。
③參考作業:以上用自然音組成的小調稱為自然小調,常用的小調中還有把每個5都升高半音,變成#5,同時也改變了小調和聲結構的和聲小調,請大家自行把以上各條練習改成和聲小調進行練習,同時在五線譜本上進行寫譜訓練。
①整條練習全在第五把位演奏。
②這條練習以後還可用來作為揉弦的練習材料。
3綜合練習
這條練習中出現的第③弦空弦音可用i指來彈,也可用p指彈。
練習中出現的第三弦上的音用左手2指來按,和5一樣用P或im指來彈。
7、高音弦上的音符和練習
1、高音弦第一把位練習
吉他高音三弦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的音符見右圖,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把位的音符和它們的指法。
高音弦第一把位單弦練習
三弦綜合練習
①以上練習中臨時升降音較多,請細心彈奏。
②練習3為3/8拍,這種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三拍的節奏與3/4拍的節奏很類似,,注意打拍子練習。
③練習1-4可先用右手單指練習,再用交替彈法,練習5必須運用im交替練習。
④練習5中出現了十六分音符,每拍為四個音,初學者可先將此小節時值擴展一倍,每個音變成半拍,作為難點單獨練習,然後再按原譜中的時值演奏。
2.高音弦第五把位的練習
高音弦第五把位的音符形成了一個八度的大調音階,和低音弦第五把位小調的音階練習一樣,我們可以用這八個音組成四條音階練習,為培養綜合音樂能力,請大家先不要參照以下給出的樂譜,可先自己在五線譜本上練慣用這八個音組成和上一講小調音階結構相同的大調音階練習,再和以下的練習對照檢查,然後進行練習。
①以上練習可都用ima交替彈法,也可先用im練熟後再用ia或ma練習。
②以上練習可先用靠弦彈法,然後再試用不靠弦彈法。
③參考練習:在音階練習中採用節奏變化可以有效提高練習效率,除以上這類節奏變化外,用附點音符練習音階不但可以練習附點節奏,而且對於提高左右手技巧有著很好的效果。常用的附點節奏有兩種,
前附點:
後附點:
請把以上練習1先改成前附點和後附點的節奏,練熟並掌握前後附點的節奏後,再把練習2和練習3改成八分音符的前後附點並進行練習。
④以上練習請盡量打拍子練習,以培養良好的節奏感。有條件的同學可使用節拍機。
小樂曲:小星星
請把上一講學過的小星星,每個音提高八度寫出樂譜並在高音階第五把位演奏。
3、高音弦綜合練習
①注意附點節奏與其拍子的打法。
②樂曲末尾出現了連線,當圓滑線出現在兩個同音高的音之間時稱為「連音線」或「延音線」,表示後面的音不同再彈,把第一個音的時值延長到第二個音即可。如果當連線連接兩個或幾個不同音高的音時,也是要表示這幾個音之間要演奏地圓滑,但是要用到吉他上「連音」或「圓滑音」的技巧來演奏,請區別兩者的不同。
①這首小樂曲中出現了弱起小節,即音樂不是從第一拍開始,而是從第三拍弱拍開始,打拍子時可先數兩拍休止符,再從第三拍開始彈。
②倒數第三小節第二拍的延長音記號,表示這個音可以自由延長。
①這首樂曲為6/8拍,是由兩個3/8拍構成的復拍子,初學者在練習時應每三拍為一組,一小節打六拍。
②注意在每小節第四拍上出現的附點音符。 ③這首樂曲臨時升號較多,請注意不要彈錯。
④在樂曲第一段和第二段末尾出現了第四弦第四品的#4,左手應遵循指法規律用4指按,請不要弄錯。右手可用P指,也可用其他指來彈。
4、高音弦第一把位和其他把位的綜合練習
除了在本書第五講中所講過的換把技術外,吉他在實際演奏中還有多種實用的換把方法,下面結合上面的小樂曲一一進行講解。
⑴利用空弦音換把:如本樂曲在第一次換把時,從第一把位換到第三把位,並從第三把位換回第一把位時,都是利用空弦音上的音符輕松地實現把位轉換的,請在本樂曲中找出其他利用空弦換把的地方。
⑵利用樂句的終止或休止符進行換把:如本曲第二次換把,從第一把位換到第三把位。既使有時樂段或樂句終止時沒有休止符,實際在演奏時也會有小小的停頓,這個停頓就和休止符一樣可以利用從而方便地進行換把。
⑶利用滑指或滑音進行換把:如本樂曲第三次換把時,就是利用1指從第二弦第一品滑到第三品而換到第三把位的,本曲第四次換把也是利用1指從第一弦第三品滑到第五品,通過第三把位換到第五把位的。
以上這些常用的換把方法應勤加練習並靈活掌握,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巧妙地解決換把的技術困難,有效減小樂曲難度並使演奏自然流暢。但是這些方法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在大多數時候流暢的演奏只有靠扎實的換把基本功才能實現,請重視換把基本功的訓練。
5、高音弦和低音弦的綜合練習
兩條音階練習
在這條練習中出現了和弦,和弦的彈法我們將在以後的課程中學習,這兩個和弦也可先不彈。
這是一條三度模進練習,左手指法運動頻繁,請從慢速開始練習.
在高低音的綜合練習中,左手一般不會有更多困難,但右手指法的安排往往是困擾初學者的問題,在實際的演奏中,右手指法的安排往往比較靈活,對於演奏家來說右手指法(也包括左手指法)的安排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常常依據演奏者對音色的追求和對音樂的理解,當然,也有很多時候是為了演奏方便。
對於初學者或學習吉他的學生,指法安排更多應考慮練習和方便的需要,在高低音的綜合練習中,我們建議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①P指彈④⑤⑥三根弦的音,高音用ima中任何一種方法交替,其中i、m交替最為常用;②不論高低音弦全用ima交替,這時P指應停留在不用的低音弦上以保持右手穩定,ima指注意在彈低音弦時撥弦方向應與琴弦垂直以防止雜音,在這種指法安排中,有時為了右手指法安排方便,拇指也需要偶而彈奏最低的一兩個音。
6、吉他進階:高把位的音符與有升降號調的彈法
我們在右圖吉他指板音點陣圖上給出了高音弦上第七到第九把位的音符,請大家作為思考題把第七把位的音符一一寫在以上空白的五線譜上並標明指法。
作為課外作業,請自己製作一張從吉他第一品直到第十二品的指板音點陣圖,標出從低音弦到高音弦,從低把位到高把位的每一個自然音,並另外寫出相應的五線譜對照記憶,為以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是著名的吉他名曲《愛的羅曼斯》的主旋律,我們可以通過它來練習第7和第9把位的音符,並學習有升降號調的彈法,同時為以後學習這支樂曲打下基礎。
有升降號的調的演奏和無升降號的C大調或a小調的演奏無本質區別,只需要在演奏前先看清調號,有幾個升或降音,並根據升降號的位置判斷清楚需要升或降的都是哪些音,然後在彈的時候遇到這些音,不論是高音或低音,都是按升降號升或降半音即可。讀譜時建議大家用固定調讀譜,不論升降與否都按C大調的唱名來讀,需要時可在音名前加讀一個升「字」或「降」字,以防止混淆。
以上樂曲第一段是和G大調同譜號的e小調,只有一個升號比較簡單。第二段轉到了的同名大調E大調,共有四個升號,請大家細心辯認。除此之外,樂曲中還出現了臨時升降號,請認真練習。
除在樂曲第二段中有六小節在第九把位演奏,其餘都在第7把位演奏,請注意利用滑音來進行把位轉換。在第一段第10小節中出現了4指的擴張指法,注意擴張時4指仍要保持到位和立起來。
樂曲為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D.C的意思是從頭反復,Fine是結束的意思。
8、分解和弦的演奏
吉他優美動聽的聲音,豐富多變的音色,再加上圓滑音(連音)、裝飾音等多種技法,還有像提琴那樣既能美化音色又能加深音樂感情表現的揉弦,這所有的一切使吉他演奏出的旋律十分迷人。吉他除了有擅長演奏旋律的旋律樂器特點之外,更重要的是吉他同時還是和聲樂器。
和鋼琴、風琴、手風琴等一樣,吉他也是和聲樂器。擅長演奏和弦及和弦伴奏,這不但使吉他常常為人聲伴奏(民謠吉他就是最好的例子);還能為其他樂器或另一個吉他伴奏,常見的形式有:吉他與小提琴、吉他與長笛的合奏(帕格尼尼和朱利亞尼等作曲家就作有很多這類作品)或與更多樂器的合奏,如:吉他五重奏(如波凱里尼的吉他五重奏),吉他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乃至吉他樂團就更常見了,而且和鋼琴等一樣,一把吉他還能在演奏旋律的同時為自身提供豐富的伴奏,這就是為什麼鋼琴曲或吉他曲往往豐富多彩、優美動聽,而單獨一把提琴則要單調得多的道理,當然提琴這樣的旋律樂器在鋼琴或樂隊的伴奏下或在演奏無伴奏作品時會完全不同。同時,因為和聲樂器本身就能獨立演奏多聲部的音樂和完備的和聲,所以傳統的管弦樂隊不把它們包括在內。
在專業的音樂學習中,除去本專業的樂器演奏或演唱之外,還有許多課程是必修的,如基本樂理、和聲學、視唱練耳、音樂史、音樂欣賞等。其中和聲學就是研究和弦和和弦的應用的音樂基礎課。在學習古典吉他的學生和眾多的吉他愛好者中常常有這樣的誤解,就是覺得彷彿學習和弦和伴奏是民謠吉他和電吉他的事,和古典吉他沒關系,古典吉他只要照樂譜彈會幾支曲子就行了,知道不知道和弦沒關系。這種想法是十分有害的,音樂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個要素都是息息相關並互相影響的。不了解樂曲的和聲構成,甚至許多吉他愛好者中存在彈了幾年的樂曲還不知道旋律是什麼,調性是什麼,曲式結構是什麼,樂曲背景是什麼…這樣怎麼可能對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確的表現呢?建議每一位吉他愛好者,不論是學習古典還是民謠或是電吉他等,都要重視基本音樂知識的學習。
和弦的種類和構成千差萬別,但我們從演奏技法來看,和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和弦齊奏,即和弦同時發音,由於這樣的和弦記在一豎行上,所以也叫做柱式和弦,有的書中也叫做持續和弦;第二類是和弦音不同時發出,而是按一定的組合順序先後發出。(反復出現的一定順序叫做音型),這樣的和弦叫作分解和弦,或琶音。
不論從右手或是左手的演奏技術來看,學習分解和弦比學習齊奏和弦都更容易掌握,下面我們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卡爾西二十五首練習曲(作品60號)中的第二首來學習分解和弦的演奏方法。
學習指南:
1、這首練習曲較長,初學者可以先學習第一段。
2、這首樂曲音符的時值較短,均為十六分音符,四個音為一拍,初學者練習時不應用快速來練。可以先把每個音打一拍練習,再把每個音打半拍練習,最後在正確掌握的基礎上,再按原譜四個音彈一拍。
3、演奏分解和弦時,除P指應靠弦並盡量停靠之外,ima一般都應用不靠弦彈法。初學者在初彈這首樂曲時,如在每拍彈一個音和兩個音的階段,先用Pima全部靠弦方法練習會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4、靠弦練習時注意右手發音的三個步驟,並注意P與ima轉換時右手手型的調整。
5、不靠弦練習時,注意ima指只應大關節發力,向下撥弦,不應有向上鉤弦的動作,撥弦時應多向下壓一壓。
6、這首練習曲均為兩拍一個和弦,按和弦時不必一下按好所有的音,可以用到一個按好一個。按好後直到換下一個和弦為止,左手指都應該保留。
7、左手手指按弦時每個手指應盡量到位和立起來,按有些和弦時手臂、手腕、手指都應相應做一些調整,以保證左手用最小的力量。
8、左手換和弦時盡量利用低音空弦音的時值轉換,既使沒有空弦音可利用時也不能換得太早或太晚。
9、這首分解和弦練習曲的音型中出現了ma指交替演奏同一根弦的情況,初學者可以先把音型改為ma指在不同弦上交替,然後再練習ma指在同弦上交替,這樣既能循序漸進,方便掌握,又能收到雙倍的練習效果。
10、在學習這首樂曲時科學使用節拍機,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吉他進階
1、橫按:吉他上需要用左手某個手指按住同一品的幾根弦時,常常用到橫按指法,橫按通常是用左手1指橫倒下來按住多根琴弦,橫按指法常用在以下幾種情況下:①有效簡化左手指法,避免左手幾個手指擠在同一品中按弦;②節省用指,同時還可騰出其他指頭按別的音;③避免左手指在同品格的不同弦上來回變動,有時橫按時把位的上下移動還能減少左手指在不同品格的來回變動;④左手四個手指需要同時按住五根或六根琴弦時;⑤橫按有時還能用於左手指法的轉換和連接方便;⑥橫按偶爾還能用於消音。
橫按技術可根據所按琴弦的多少分為兩種:同時按住四到六根琴弦的叫做大橫按,同時按住二到三根琴弦的叫做小橫按,大橫按一般需要左手食指完全伸直按弦,而小橫按一般只用食指最末關節伸直即可。在吉他樂譜中,橫按常用C、(cejq的縮寫)或B、(Barre'的縮寫),後面加上食指所在把位的數字來表示。
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下面是橫按的技術要領:①1指不應用指肉軟而厚的指頭正面來按弦,而要用1指靠近拇指方向較硬的側棱來按弦;②1指橫按時所有弦上的按弦點都應是靠近品柱的位置,這時1指應與音品平行,而不應是與音品不平行的斜按;③拇指應嚴格比1指橫按的把位低一品,拇指與食指不應正對著用力,這樣不科學的方法不但用力很大,容易疲勞和受傷,又不容易按好,而是應該利用杠桿原理,用扭轉*****行的力量,用最小的力量巧妙按好橫按,並使左手各指保持最大限度的放鬆。
2、如何用節奏音型和指法變化練習分解和弦
經常變換不同的音型和指法練習分解和弦,不但可以從多角度突破技術,打破單一的動力定型,而且還能增加練習的興趣,得到最佳的練習效果。下面我們以卡爾卡西第二號練習曲為例,舉出一些音型和指法變化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卡爾卡西這首練習曲之所以著名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這首練習曲可以作為吉他的高難度技巧--輪指技術的准備練習,以上15種指法變化和節奏變化的兩類例子能使輪指准備練習更為有效和充分。
3、指法設計舉例:我們以練習曲第2號中經過句為例,列出幾種指法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
4、其他可供選擇的分解和弦練習曲在本書39首漸進古典吉他獨奏曲中有大量的分解和弦練習,可供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選擇使用,除此之外,中央音樂學院吉他考級曲目第四級中收錄的布洛威爾練習曲NO`6號是一首很好的分解和弦練習曲。阿瓜多的十七型練習也是一首很好的分解和弦練習曲。有一定程度的學生可以學習維拉-羅伯斯十二首高級練習曲中的第一首。
我們不推薦使用卡爾卡西教材中及朱利亞尼分解120首中以兩小節和弦轉換寫成的分解和弦,單調的和弦轉換不但容易使學習者產生煩燥心理,而且左手兩個和弦的轉換常會使左手緊張,有害無益。
橫按其實並不難,反復練習抓要點。
拇指中指對准按,左臂放鬆立手腕。
食指橫按當弦枕,平直用力能按緊。
指側按弦用力少,彈響琴弦才算好。
其餘各指垂直按,練好一把是關鍵。
F和弦能橫按, 其它橫按全過關。
開動腦筋加勤練,橫按和弦不再難。
還有就是你說你在和弦彈奏時連貫不起來,這主要是你在換和弦時不能將時值彈準的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你在進行和弦轉換時採用「保留指」的方法就能輕松得到解決,即在從一個和弦向另一個和弦轉換時,如果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手指是在同一根琴弦上的,那這個手指就不要離開琴弦,然後以這個手指作為支點,這樣轉換和弦就會既快又准了,而且彈奏也不會連不起來了。
如果,在轉換和弦時沒有「保留指」,那就應該先彈哪根弦就先按哪根弦
㈣ 彈吉他的基本訓練技巧
彈吉他的基本訓練技巧
指彈吉他的基本功練習分為左手獨立練習與右手獨立練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彈吉他的基本訓練技巧,歡迎參考~
【琶音】琶音奏法是吉他演奏中一種既簡單又華麗且使用較多的技巧。琶音奏法分為三種:單指順琶音、單指逆琶音、多指琶音。
(1)單指順琶音: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從低音弦依次拔向高音弦,力度適中,速度介於掃弦與分解和弦這間,要求能清楚地聽出各音,聲音如流水般華麗。
(2)單指逆琶音:用右手拇指指甲從高音弦拔向低音弦。
(3)多指琶音:第六、五、四均由右手拇指演奏,第三、二、一弦分別由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各管一根弦,然後從拇指開始一個接一個地演奏,各個音應均勻、連貫。
【掃弦】掃弦技巧是吉他技巧中最有表現力的重要技巧這一,掃弦是較難掌握的技巧,但基本奏法卻只有兩種:順掃和逆掃。
(1)順掃:食指指甲從低音弦掃向高音弦,或將拇指除外的四個指頭並攏,用指甲同時從低音掃向高音弦,速度較快,聲音要有一定的力度感。
(2)拇指指甲從高音弦掃向低音弦。
【右手切音】右手切音又稱右手消音。右手指掃弦之後順勢用靠近拇指方向的手掌外側碰弦或停在弦上,使聲音急速消失,這樣能增強音樂的.節奏和動感。
【大鼓】大鼓奏法是古典吉他中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技巧。其演奏要領:右手作半回轉動作,用大拇指的外側平敲離琴碼2-3CM的琴弦,使琴振動發聲,敲擊後大拇指迅速離開,以免妨礙琴弦的振動。
【彈指】彈指又稱弗拉門歌掃弦法,這是一種難度較大的右手技巧。右手作鬆散的握拳狀,用右手指甲的表面按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的次序依次彈弦。每個指頭開放的時間要均等,速度很快。彈指奏法常用於表現緊張、熱鬧的氣氛。
【捫音法】捫音法又稱拔奏。右手掌伸直,用其右內側(小指方向)輕輕壓在琴碼正上方的琴弦上,用指頭(或拔片)彈弦,其聲音沉悶、餘音短促。注意右手掌側所壓弦的部位,太靠右邊則無效果,太靠左邊則無聲音。
【摘音】摘音又稱響指。演奏要領:右手食指壓住弦,再把右手無名指或中指指甲放入弦內側,然後讓指甲用力地彈出來,即可發出一種類似響指的沉悶聲音,音色很獨特。
【小地雷】小地雷又稱拍弦,其要領是用右手肘關節有力地擊在幾根弦上,發出一個類似碰撞的聲音,其效果與大鼓奏法的效果相近,但更粗獷一些。
【輪指】輪指又稱震音。這是古典吉他最重要同時也是最難的一種技巧。輪指是同音的急速反復,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輪流拔動同一個音,使細碎的同音持續反復,構成流水般的旋律,音色十分迷人。
【倚音】裝飾在旋律本音上方的小音符稱為倚音。倚音占本音的時值,吉他的倚音分為同弦上的倚音和不同弦上的倚音兩回事種。
(1)同弦上的倚音分為上行倚音和下行倚音兩種。
A上行倚音奏法:右手指出較低的音符,然後用左手指猛力打在較高音符所在的音品上,靠弦的余振和左手指的敲擊發聲,右手不再彈第二個音。這種聲音華麗而動聽。
B下行倚音奏法:左手指同時按住高低兩回事個音符,先用右用拔彈出較高的音符,然後用按在這個較高音符上的左手指斜勾出較低的音符,靠弦的余振和左手指勾弦的力度使弦較低音發聲,勾弦演奏中,左手小指使用較多。
(2)不同弦上的倚音、小音符和本音要分別演奏。
;㈤ 我在學吉他,怎樣練手指的擴展
多練習就OK了
起步階段每天練習一個小時都不為多哦,經常練,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
平時也可以多壓壓手指頭,就是手指頭張開,在桌面上壓,壓得有痛感,並且自己能忍受為止。練鋼琴的時候會這樣練。我剛學吉他那會沒試過,只是經常練,慢慢就可以打開了。練的時候注意培養興趣。
練習的時候務求指法准確,否則會為以後留下隱患。
也可以指法和力道一起練,我一個朋友在練習大橫壓的時候,用手指摁著那個怎麼也摁不好的和弦,把琴提起來。
㈥ 吉他的基本功怎麼學
我主要談談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的基本功訓練方法,以供大家參考和推敲:
民謠和古典吉他在開始的基本功訓練方法基本一樣,古典吉他對右手的撥弦方法和力度的要求更嚴格一些,在這里,我推薦用古典吉他的彈奏方法去練習民謠吉他,這樣,會使你彈出的音色更加飽滿,聲音也會聽起來更加有力。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右手撥弦方法:
1、首先是手姿:在手掌和手腕完全放鬆的情況下,抬到吉他音孔的斜下方,手腕保持一定的高度,(初學者可以把拇指放在六弦上,來固定手腕的高度)。其他手指輕放在一弦到三弦。
2、撥弦時用手指內側斜壓琴弦之後,迅速向掌心方向抬起,注意,用力的關節是手指第三關節(指根位置),掌面、手腕、及身體各部位要放鬆,哪個手指撥弦哪個手指用力。 拇指的運動方向有所不同,它是發力後垂直向下運動,發力方法和其他手指方法一樣。 這次先講到這里,大家可以互相切磋,下次我會談關於左手的按弦方法及運動原理。
第二講 左手按弦方法及樂理
關於左手,我主要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 左手的正確姿勢:
1 拇指作為左手按弦動作的支點,其位置不容忽視。我們可以用橫向和縱向兩個坐標來固定左手拇指的位置。
(1) 橫向:拇指基本正對著二指的運行位置,也就是說,如果二指的位置在第二品,那末,拇指的位置也在第二品。當然也有例外,如果按弦的把位比較寬,拇指可在二指和三指之間。
(2) 縱向:位於琴頸的中部,不要超過四弦的位置,這主要是考慮到橫按和弦按時的方便,古典吉他在這方面要求更嚴一些,有時,拇指會在二弦或一弦的位置,這樣,使手指在按弦時不會受到任何限制。可在琴上自由行走。
2 按弦時的角度及用力:
(1)按弦時,要求一到四指的第一關節垂直於琴弦(小指盡量垂直),手腕盡量放鬆,不要向後收;肘部自然打開。用第三關節發力。特別注意的是,其他不發力的手指要盡可能貼近琴弦,以保持其緊張性,為以後提高速度打下基礎。
(2) 學習吉他的同時,要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彈民謠的朋友更要注意,為以後的即興演奏和創作歌曲打下基礎。
基本的樂理有以下內容:大、小調音階的構成,音程(一度到八度),和弦的構成(三和弦、七和弦、減和弦(三、七)、增和弦(三、七)及其轉位。這些內容樂理書里都有,不妨去看一看。
下次,我會談談基本的練習方法。
第三講 右手的練習方法
我這里談到的練習方法對古典吉他的初學者幫助最大,因為彈古典吉他需要手指非常靈活,要進行一系列從易到難的訓練,才能對音色、音量、速度等有一定的控制。我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 半音階的練習: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訓練,它不僅可以練習右手,而且能夠幫助拉寬左手按弦的寬度。
練習方法如下:以慢速(spead=60)練習,要求音色、音量一致,速度均勻,逐漸提高速度,注意的是每天練完後,要把速度從你練的極限往回調整一點(比如你今天從70的速度開始練,練到85就上不去了,那莫你把速度調到80再練,這樣可以鞏固你的速度不會掉下來)。
2、 分解和弦的練習:練習方法同上。參考教材--《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中的分解和弦練習。這是一個練習右手綜合能力的方法,為練習曲和輪指打下基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條練習的重拍要清楚,三連音彈得要均勻。《隨想曲24號》最後一個樂章大部分指法都是分解和弦的指法,四連音速度在200以上,所以大家不要忽視這條練習。
半音階的幾種練法
半音階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練習,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去練習,下面,我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 初級練習:
(1)以四連音為一組,速度從60開始到100;
(2) 以三連音為一組,速度從80到120。 以上練習要求速度穩定,以重音和弱音分別練習。注意右手在彈弦時要兩指輪流撥弦,因為練習中有空弦音,每根弦的撥弦次數是不一樣的。
2、輪換手指撥弦
右手的指序為p、i、m、a指,分為以下幾組,
(1)i、m ;m、i ;
(2)i、a ; a、i ;
(3)m、a ;a 、m。
(4)a 、m、i ;i、m、a 。
3、做好以上練習後,可進行中級練習:
用前附點音符和後附點音符進行練習。速度從60開始,逐漸提高。
以上兩種練習方法可同時進行,主要看練習者的練琴時間是否充足。
左手擴指練習
左手擴指有兩種練習方法。
1、 在練習半音階的時候,左手所有按過弦的手指保留在原來位置,力量用在打開指根部寬度上,盡量慢一些,慢慢的打開它,以免手指韌帶拉傷。註:每一根手指連著一根筋,其中,二指和三指的筋是一根,所以在練習時,要著重練習二、三指的擴指。
2、 這種練習方法適合於有一定基礎的朋友,左手指序為4、3、2、1,分別按住4、3、2、1弦的12品、11品、10品和9品,練習時一指向下移動到8品,保持按弦位置的正確,不要出來雜音,2指從10品移到9品,3指從11品移到10品,4從12品移到11品。右手撥弦順序為4、3、2、1、2、3弦(六連音節奏),每移動一根手指右手就要彈一遍節奏。當左手手指全部移到第八把位,在按照上面的順序往下移,一直到第一把位。注意:左手在移動過程中,手型盡量不要歪,要正對琴頸。(三品以後手型可以傾斜一點)
當做完一弦到四弦的練習後,在二弦到五弦上面做,最後是三弦到六弦。這個練習要循序漸進,最忌貪快,不要把上面介紹的三種方法在一天之內做完,這樣會很容易使左手受傷,切記。
補充:上面介紹的第二種方法中的第一種練習不需要一次做到一品,做到手感覺酸的時候就停下來,下次從停的把位開始繼續往下做。
㈦ 吉他的基本功是什麼
謠和古典吉他在開始的基本功訓練方法基本一樣,古典吉他對右手的撥弦方法和力度的要求更嚴格一些,在這里,我推薦用古典吉他的彈奏方法去練習民謠吉他,這樣,會使你彈出的音色更加飽滿,聲音也會聽起來更加有力。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右手撥弦方法:
1、首先是手姿:在手掌和手腕完全放鬆的情況下,抬到吉他音孔的斜下方,手腕保持一定的高度,(初學者可以把拇指放在六弦上,來固定手腕的高度)。其他手指輕放在一弦到三弦。
2、撥弦時用手指內側斜壓琴弦之後,迅速向掌心方向抬起,注意,用力的關節是手指第三關節(指根位置),掌面、手腕、及身體各部位要放鬆,哪個手指撥弦哪個手指用力。 拇指的運動方向有所不同,它是發力後垂直向下運動,發力方法和其他手指方法一樣。 這次先講到這里,大家可以互相切磋,下次我會談關於左手的按弦方法及運動原理。
第二講 左手按弦方法及樂理
關於左手,我主要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 左手的正確姿勢:
1 拇指作為左手按弦動作的支點,其位置不容忽視。我們可以用橫向和縱向兩個坐標來固定左手拇指的位置。
(1) 橫向:拇指基本正對著二指的運行位置,也就是說,如果二指的位置在第二品,那末,拇指的位置也在第二品。當然也有例外,如果按弦的把位比較寬,拇指可在二指和三指之間。
(2) 縱向:位於琴頸的中部,不要超過四弦的位置,這主要是考慮到橫按和弦按時的方便,古典吉他在這方面要求更嚴一些,有時,拇指會在二弦或一弦的位置,這樣,使手指在按弦時不會受到任何限制。可在琴上自由行走。
2 按弦時的角度及用力:
(1)按弦時,要求一到四指的第一關節垂直於琴弦(小指盡量垂直),手腕盡量放鬆,不要向後收;肘部自然打開。用第三關節發力。特別注意的是,其他不發力的手指要盡可能貼近琴弦,以保持其緊張性,為以後提高速度打下基礎。
(2) 學習吉他的同時,要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彈民謠的朋友更要注意,為以後的即興演奏和創作歌曲打下基礎。
基本的樂理有以下內容:大、小調音階的構成,音程(一度到八度),和弦的構成(三和弦、七和弦、減和弦(三、七)、增和弦(三、七)及其轉位。這些內容樂理書里都有,不妨去看一看。
下次,我會談談基本的練習方法。
第三講 右手的練習方法
我這里談到的練習方法對古典吉他的初學者幫助最大,因為彈古典吉他需要手指非常靈活,要進行一系列從易到難的訓練,才能對音色、音量、速度等有一定的控制。我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 半音階的練習: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訓練,它不僅可以練習右手,而且能夠幫助拉寬左手按弦的寬度。
練習方法如下:以慢速(spead=60)練習,要求音色、音量一致,速度均勻,逐漸提高速度,注意的是每天練完後,要把速度從你練的極限往回調整一點(比如你今天從70的速度開始練,練到85就上不去了,那莫你把速度調到80再練,這樣可以鞏固你的速度不會掉下來)。
2、 分解和弦的練習:練習方法同上。參考教材--《卡爾卡西古典吉他教程》中的分解和弦練習。這是一個練習右手綜合能力的方法,為練習曲和輪指打下基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條練習的重拍要清楚,三連音彈得要均勻。《隨想曲24號》最後一個樂章大部分指法都是分解和弦的指法,四連音速度在200以上,所以大家不要忽視這條練習。
半音階的幾種練法
半音階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練習,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去練習,下面,我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 初級練習:
(1)以四連音為一組,速度從60開始到100;
(2) 以三連音為一組,速度從80到120。 以上練習要求速度穩定,以重音和弱音分別練習。注意右手在彈弦時要兩指輪流撥弦,因為練習中有空弦音,每根弦的撥弦次數是不一樣的。
2、輪換手指撥弦
右手的指序為p、i、m、a指,分為以下幾組,
(1)i、m ;m、i ;
(2)i、a ; a、i ;
(3)m、a ;a 、m。
(4)a 、m、i ;i、m、a 。
3、做好以上練習後,可進行中級練習:
用前附點音符和後附點音符進行練習。速度從60開始,逐漸提高。
以上兩種練習方法可同時進行,主要看練習者的練琴時間是否充足。
左手擴指練習
左手擴指有兩種練習方法。
1、 在練習半音階的時候,左手所有按過弦的手指保留在原來位置,力量用在打開指根部寬度上,盡量慢一些,慢慢的打開它,以免手指韌帶拉傷。註:每一根手指連著一根筋,其中,二指和三指的筋是一根,所以在練習時,要著重練習二、三指的擴指。
2、 這種練習方法適合於有一定基礎的朋友,左手指序為4、3、2、1,分別按住4、3、2、1弦的12品、11品、10品和9品,練習時一指向下移動到8品,保持按弦位置的正確,不要出來雜音,2指從10品移到9品,3指從11品移到10品,4從12品移到11品。右手撥弦順序為4、3、2、1、2、3弦(六連音節奏),每移動一根手指右手就要彈一遍節奏。當左手手指全部移到第八把位,在按照上面的順序往下移,一直到第一把位。注意:左手在移動過程中,手型盡量不要歪,要正對琴頸。(三品以後手型可以傾斜一點)
當做完一弦到四弦的練習後,在二弦到五弦上面做,最後是三弦到六弦。這個練習要循序漸進,最忌貪快,不要把上面介紹的三種方法在一天之內做完,這樣會很容易使左手受傷,切記。
㈧ 吉他入門怎麼練
吉他學習過程其實就分為三個階段:
1、入門階段(掃弦、節奏感)
2、進階階段(理解和弦的本質,演奏速度和准確度的提升)
3、指彈階段(靈活編配與運用和弦,提升大跨度指法的准確度和換弦速度)
4、靈魂注入(藝術追求)。
斟酌了一下題主的問題,我感覺題主還是比較關心入門階段,那我就重點講一下。
1、入門階段
入門階段,在剛開始的時候,最主要的是以培養興趣和自信為主,而不是一上來就給出一大堆樂理知識等等(但是學會看譜還是有必要的,六線譜很形象因此也很簡單,因此不存在什麼問題)。我一般在傳授入門階段的知識的時候,都會挑一首歌讓我的學生練習,注意,這首歌一定要是他非常熟悉的,而且一定要會唱。然後,告訴他:「這首歌一共有5個和弦,C G AM EM F 你自己去練吧。」咳咳,當然,直接這樣說肯定被一坨口水吐臉上:「你TM這也叫教?」
所以,當然不是這么簡單。之所以要讓零基礎的初學者直接從彈一首歌開始學吉他,最重要的是為了維持住他對吉他的熱愛,建立信心:「你看,我雖然學了那麼久,但好歹會彈一首歌了啊!說出去也牛逼不是!」然後我就會跟他解釋,其實,一首歌為什麼會有和弦呢?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題,你是不是要套幾個公式,然後就能計算出結果了呢?吉他其實也一樣,這首歌的和弦,就是你所要彈的這一首歌的公式,每一首歌都是由若干個和弦所組成的,每一個和弦會對應一個主音(根音),就是與你這首歌某個小節整體所發出來的音能和諧共鳴的音。就像一道題目,你用若干個公式就可以解出來一樣。你就用你的手指,照著這個公式按下去,然後根據這首歌的節拍,掃弦。當你把所有的公式按完,彈完以後,這首歌,就那麼結束啦。你學會啦。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這時候很多學員就會一臉憧憬地看著我:「哎呀老師你太TM牛逼了啊!以前教我那慫逼讓我哆來咪發唆練了大半年我還是啥也不會啊!」
就這樣,和弦的問題解決了,讓學員知道了為什麼要按和弦,和弦的作用是什麼。然後,就那幾個和弦,學生也很快就會按了,最多就是轉換的時候花的時間長一點。下一步,就要教學員如何識別主音,也就是:和弦我會按了,但是你得告訴我,哪個和弦在哪個時候按,然後在哪個時候又換另一個和弦啊?
這個時候,我就會教學員如何去識別主音,一般都是發聲練習。就是我隨便在吉他上按一個音,讓學員用嘴巴發出與這個音同調的音出來。不正確的,我會及時指出,至於具體怎麼指正和幫助他練習,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天生就能找到音準,有的人需要借用各種方法,總之我也是分人來教的,因材施教嘛。在這樣多幾次練習之後,學員就能准確地識別不同的音高了。能識別單個的音高以後,那整個和弦的主音也就簡單啦。其實大多人都是很聰明的,能區分不同音高以後,你再引導他去聽整個和弦的主音,然後這首歌某個小節唱出來,是否和諧。當他理解了什麼是和諧以後,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了。
所謂是否和諧就是說,你按的這個和弦,發出的主音,和你這首歌唱出來的音,是否匹配,沒有違和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調子上。剛開始我會把和弦和所對應的小節告訴學員,再結合我自己的方法,學員練幾次以後,就會有一種樂感,這個和弦按了以後,唱完一小節,下個小節的音明顯不和諧了,所以該換另一個和弦。如果學員還是無法理解什麼時候換和弦,那我會告訴他,彈到什麼時候,精確到唱完哪一個字以後,必須換和弦,讓他死記硬背。這樣就算他剛開始不理解,練久了以後,也一定會產生條件反射,再多練幾首歌以後,也就能很自然地知道什麼時候該換和弦了。
那好了,整個左手按弦和換和弦的問題都解決了,現在來解決右手需要做的事情。
很多學員都來問我:「老師啊,那六線譜上的那個箭頭,一會上一會下的,我都看花了,到底是該往上掃啊,還是往下掃啊?」
哎,這個問題,實在是千古絕問啊,我總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算我教會你照著上面的箭頭唰唰唰掃弦,以後有一首歌,你要是只有和弦,那你不是就彈不了了?因此,在對待如何培養學員真正理解什麼是節奏這個問題上,我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好了,那我們就來理解下什麼是節奏吧。我們平時在聽一首歌,聽著聽著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擺動起來。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大多都是有一定節奏感的。這就是我們說的節奏。那麼為什麼一首歌會有節奏呢?我們聽一首歌,大部分人都能很自然地找到什麼時候拍子強,什麼時候拍子弱。強的時候我就拍手,弱的時候我就點頭(開個玩笑)。給大家推薦一首節奏感非常強的歌,對於節奏的入門很有幫助 We will rock you。
回到正題,這個階段,我會和學員共同聽一首歌,然後帶著他一起打拍子。一段時間的聯系,只要不傻,都能正常打對拍子了,然後我就會教他區分什麼是重拍,什麼是弱拍。基本上,重拍的時候,都是向下掃弦,或者切音。弱拍的時候,向上掃弦。其實在重拍的時候,會有明顯猛地停頓一下的感覺,其實只要手把手地練多了以後,或者反復聽這首歌,久了,手就會自然而然地跟著節奏掃起來了。當你發現你可以不看六線譜上的那些上下箭頭,能夠依靠心中的節奏感自己掃弦的時候,你的技術就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那麼恭喜你,吉他最難的一個門檻,你已經跨過了!
2、進階階段(理解和弦的本質,演奏速度和准確度的提升)
3、指彈獨奏階段(靈活編配與運用和弦,提升大跨度指法的准確度和換弦速度)
4、靈魂注入(藝術追求)。
先看一下大家是否認同我的方法吧,點贊多的話,後面的再更新。
------------------------------------------------------------------------------------------------------------------------------------------
2、進階階段(理解和弦的本質,演奏速度和准確度的提升)
在第一個階段,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去彈奏一首歌曲,而不去關心這首歌曲的調式,樂理。我們只需要把這首歌整體的和弦列出來(和弦就是這首歌的「公式」,照著和弦按好,就好比你做題的時候套上公式帶上數值直接計算就能出結果了。)然後跟隨主音的走向,到某個小節,突然不和諧了,我們就判斷應該換下一個和弦,然後根據自己大腦里的節拍,把整首歌跟隨自己右手的掃動,這樣左右手配合,就把歌曲彈奏出來了。
在第一個階段的學習下來,你對吉他的興趣絲毫沒有減退,反而更濃了,因為你是帶著目的學習的,而你的目的實現了,那就是彈奏一首歌。所以,信心建立起來後,後面的學習,才應該再逐漸加入一些枯燥的樂理和難度比較大的東西。
當然了,永遠只學會怎麼去彈奏,而不懂得為什麼這樣彈奏,你就不能稱的上是一位吉他手,你永遠都只能做一個只懂得演奏的琴匠。那麼,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和弦彈奏,又或者說?這些公式(和弦)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呢?牛頓第二定律是牛頓推導出來的,歐拉公式是歐拉推導出來的。而一首歌的公式(和弦)應該怎麼樣去推導呢?別著急,你學會了以後,任何一首你會唱的歌曲你都能自己推導出來。是不是感覺自己就是牛頓和歐拉~~
好了,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和弦。理解和弦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音程。我們在顯示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的聲音我們聽上去很低沉,給我們一種神秘、莊重的感覺,這些音我們就稱為低音,比如輪船的鳴笛。而有的聲音我們聽上去很尖銳,給我們一種急促,興奮的感覺,比如消防報警鈴。聲音都是由物體震動而產生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對同一種物體的震動,有時候感覺高,有時候感覺低呢?這就是,物體震動的頻率不同。就像物理中把力的大小用度量單位N(牛頓)來判斷一樣。高音與低音之間相差多少個單位,我們在音樂上,用度來表示。首先,度是一種單位,用來衡量音與音之間的聽覺上的距離。它是一種量度,其大小是人為規定的。簡單來說,就是描述高音和低音之間的距離遠近程度,就叫做音程。要真正理解音程,還要再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全音和半音,全音和半音我們成為音級。這個在吉他上非常好理解,一個品,是半音,兩個品就湊成全音。那麼我們再細化一下,鋼琴上面的哆來咪發唆拉稀(1 2 3 4 5 6 7 1)我們稱為一個完整的八度音程。一個八度,是由12個半音所組成的,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吉他的12品要用兩個原點特殊標記出來了吧。雖然1到2,2到3.3到4,4到5之間的音程關系都是兩度,但是他們的音級距離卻還是有區別的,1到2之間相差一個全音(兩個品),而3到4之間相差半音(一個品),所以由12個半音組成一個完整的八度,我們把這個規則稱為12平均律。
今天先更到這里吧,這些知識消化一下,對後面的理解有幫助。明天再更。
--------------------------------------------------------------------------------------------------------------------------
下面就可以開始正式地介紹和弦啦。因為和弦的知識到處都有,所以我在這里就不詳細說明了,我只說明一下,這個階段要如何學習,方法是什麼?怎樣不那麼困難地跨過學習吉他過程中的這第二道坎。我們前面已經知道,單個音是有自己的頻率的,也就是自己的音高。後來,我們發現,如果把幾個不同高度的音,組合在一起,他們共同發出來的音,我們聽上去會非常和諧,而且也很好聽,甚至有的時候,把各種不一樣的音拼在一起,還可以營造各種不同的感覺,比如神秘感,歡快、豁然開朗等等等等這些感覺。這就是和弦。一句話說明就是:指的是一定音程關系的一組聲音。將三個和三個以上的音,按三度疊置的關系,在縱向上加以結合,就成為和弦。就好比你打麻將,你做大對子可以胡牌,做清一色可以胡牌,做13幺也可以胡牌。和弦也一樣,你用135可以組成一個和弦,246也可以組成一個和弦,357同樣也可以組成一個和弦。
因此,和弦的數量可以是非常非常多的。同時,和弦又分為三和弦(三個音組成)、七和弦(4個音組成)等。1 2 3 4 5 6 7 我們在標準的樂理里用 C D E F G A B表示,記住啦,後面有用。
有人要問了,你騙人,吉他裡面的C和弦,雖然我只按了三根弦,但是我掃弦的時候明明是掃的六根弦,就有6個音,你憑什麼說只有三個音組成呢! 額,對,確實是6個音,雖然你按的是C和弦(1 3 5)但是剩下三根弦的音同樣也是1 3 5,C和弦按住以後,從6弦依次往下掃,分別是313513。你看,雖然他們之間相差了一個八度,但是他們的組成音,仍然是1 3 5呀!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對,所以我們吉他需要調弦,調成標准形式,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是前人總結下來的財富。基於這種調弦,我們可以方便地用手簡單地按出很多常用的和弦。
不同的調,會有不同的基本和弦,下面我們用C大調來舉例,基本和弦共7個:C、Dm、Em、F、G、AM、Bdim,分別是:1 2 3 4 5 6 7級和弦。基本上學會這7個和弦,很多一般的歌曲都能彈,這個時候我會把一些歌C大調的歌曲讓學員自己去聽,然後告訴他,你就用這7個和弦去一個個試,然後把這首歌的和弦按順序列出來。天吶,學員會說:「老師,這就是傳說中的扒譜嗎?可是我對和弦的理論還不是太清楚啊!」沒錯,就是因為你沒有經過實踐,所以你無法理解抽象的和弦和它的作用,所以我會要你嘗試著用第一個階段學習的樂感,還有和弦與歌曲唱音之間的和諧程度,來判斷用什麼和弦。這個階段的訓練,是學員樂感更進一步的提升。哪怕他仍然無法理解和弦,他至少也知道了如何簡單地進行一首歌的創作,而且最重要的,他知道了扒譜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學員會在這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產生問題,然後我會不斷地為他解決,同時,把理論知識注入到解決他在扒譜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剩下的,就需要靠自己多加練習了。總之,樂理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和痛苦的過程,需要有信心和熱情共同的支撐,在多扒了幾次譜以後,再結合看一些和弦和樂理的知識,你會更加方便理解。 反正一個C大調就只有7個和弦,你都記住了,去扒譜的時候,把他們任何排列組合,扒出這首歌。當你能隨意根據一首歌,就能把譜子扒出來的時候,只要再下去花時間多加鞏固和拓展一些樂理知識,不斷地運用到實踐中,或者嘗試使用一些比較冷門的和弦,這個時候,你的技術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只要再努力一點,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但我相信,離你正式跨越它,也不會太遠了。
---------------------------------------------------------------------------------------------------------------------------------
3、指彈獨奏階段(靈活編配與運用和弦,提升大跨度指法的准確度和換弦速度)
恭喜你,終於跨過了吉他入門和進階的兩個門檻。這個時候,你已經對吉他的把位和左右手的變換與協調非常熟悉了,你也學會了如何運用和理解和弦。這時,你想再追求一些酷炫的東西,或者說,難度更大一些的左右手配合方式。是的,於是你說:我要學指彈獨奏,一個人,拿著一把吉他,在夕陽下,把一首歌的每一個音都彈出來,我再也不用唱了。
於是,你打開了一首指彈獨奏的譜子,比如這樣:
卧槽!這TM是啥啊!你告訴我!這到底是啥!為什麼密密麻麻的全是4 5 6 7 8的數字啊!還有!和弦呢?為什麼沒有和弦?沒有和弦我怎麼知道怎麼按?!我左手該怎麼按?!
沒錯,這就是吉他的第三個門檻。基本上所有的指彈譜都是不會有和弦的。有人要問了:「沒有和弦我怎麼按啊?難道要我一個音一個音的按嗎?我的手怎麼可能那麼快,你在逗我!」對,所以,這個階段你要面對的第一步,就是縱觀整個小節,根據譜子上所標示出來的數字,為左手編配指法,也就是左手怎麼按弦,用什麼手型(這個我們暫且不叫和弦,因為左手的按法每個人都可以編出不同的指法)。好了,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樣去觀察這些數字,然後為某個小節編配出按法呢?這就要用到你前面兩節的基本功了,你接觸到的和弦是否數量足夠,你對和弦的理解是否到位,還有各個和弦之間的轉位有沒有快速完成的方法,閉著眼睛能否准確按對和弦。這些,都是你的基本功。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幫助大家更好地開始這一階段的學習。
我們看上面這小節的音,如果你要單看前面四個音,而且你只按這四個音對應的弦(只按這四根弦),那麼你的手會非常難受,因為這個指法你以前從來沒有按過,也根本不符合你前面兩個階段的學習中按弦的習慣。但是,你縱觀整個小節,你發現了什麼?沒錯,這不就是把F和弦,直接往下平移了5個品得到的那個和弦嗎!是的,你答對了,這個指法,就是這樣按的。見下圖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開始有點頭緒了?原來指彈獨奏的譜子需要先縱觀整個小節,然後觀察每個音,再自己編配左手的按法,這個按法最好是與我們之前練習過的很多和弦相似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快按准它了。那麼好的,我們稍微提高一點難度,再來看一個小節,見下圖。
看到這個小節,前面學會的同學可高興了:「老師,我知道,這個和弦應該是這樣按的。看下面的圖。」
但是仔細一看,又懵逼了:「老師,最後一個音要按7品啊,那這個指法搞不成啊,如果按了7品。那前面那個5品的音不就又沒了?!」
這就對了,大家都知道,如果同時按住兩個品,吉他發出的聲音只能是最往下的那個品發出的音。但是我想說,這個小節的指法,確實是如上面這樣按的,只是需要稍微變通一下,到最後一個7品的音的時候,用小拇指按住,這樣就會方便得多了,如果你要為了最後一個7品的音變換另外一種指法,那麼你返回來按5品這個音的時候,你的難度就會增加了。學過大橫按指法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如果要用到小拇指按弦的話,食指也一定要按住指板,不然,小拇指是很難用力的,不要問我為什麼,你試一下就知道,你只用中指、無名指、小指按住三根弦,會很沒力氣。人體就是這樣構造的。所以,這一節就是為了教大家,要靈活地運用小指,小指就好像一個萬金油,前面幾個手指按好了,還有些小問題(單個的音)無法按到的,就交給你的小拇指吧。本節重點:小拇指的運用可以讓指法的編配更加容易和輕松。
下面再來一段試試,這是押尾桑的黃昏里的一個小節。
先不管後面9 8 9那三個音,單看前面的幾個音,這這幾個音該用什麼指法呢?我自己的編配是這樣的,如下圖:
有人又要說了:「老師,譜子上,明明只有第六弦和第四弦的7品,為什麼你要把整個7品都按成一個大橫按呢?其他的弦我又沒有彈,為什麼也要按它?」恩,其他的弦你是沒有彈,但是這樣按是基於你的手指可以更好地發力,你試試只按6弦和3弦,手就像雞爪瘋一樣,很難使勁。所以指法的編配是相當靈活的,而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要找每個人適合自己的指法,要不斷地去練習,不斷地去領悟。
好,現在說一下,我為什麼要這樣編配左手的指法呢。其中,10品的那個音,用無名指按。為什麼?你可以看看後面的9 8 9,如果下面的用無名指按,那麼9 8 9的音,你就可以很自然地切換成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8品和9品了,這樣會切換得很快。
所以,不但要為某個小節的指法編配一個容易按的指法,而且還要縱觀上下相鄰的小節,讓他們之間的切換也會變得容易。總之,在指彈獨奏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指法,只要你覺得方便自己,適合自己,容易切換,能使得出勁,就OK。
指彈獨奏的學習已經屬於民謠吉他的上層水平了,我相信,你能夠接觸到這個階段,你對於吉他一定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同時也與你刻苦的練習是分不開的。在這個階段,老師所能教給你的東西已經不多,剩下的就需要你自己摸索和練習了。恭喜你,你也成為一位老師了。
㈨ 吉他擴指的好辦法
吉他擴指的好辦法就是練習----爬格子
爬格子的作用是鍛煉手指的擴張與靈活度等,爬格子練好了,手指的擴張性,自然就練出來了。
爬格子的練習要求:
爬格子最基本的是彈1弦1234品緊接著2弦1234品,彈到六弦再反著彈回來。還有一種是彈1弦1234品然後是2345品這樣上行,再返回。為了練習手指的協調性,很多人還會彈1324,2413,4132等等組合。
在吉他上,爬格子學名是半音音階練習,基本的練習方法如下:
一弦||--1-----2-----3-----4-----|
二弦||--5-----6-----7-----8-----|
三弦||--9----10----11----12----|
四弦||--13----14----15----16----|
五弦||--17----18----19----20----|
六弦||--21----22----23----24----|
一弦||--4-----3-----2-----1-----|
二弦||--8-----7-----6-----5-----|
三弦||--12----11----10----9-----|
四弦||--16----15----14----13----|
五弦||--20----19----18----17----|
六弦||--24----23----22----21----|
一弦||--21----22----23----24----|
二弦||--17----18----19----20----|
三弦||--13----14----15----16----|
四弦||--9-----10----11----12----|
五弦||--5-----6-----7-----8-----|
六弦||--1-----2-----3-----4-----|
一弦||--24----23----22----21----|
二弦||--20----19----18----17----|
三弦||--16----15----14----13----|
四弦||--12----11----10----9-----|
五弦||--8-----7-----6-----5-----|
六弦||--4-----3-----2-----1-----|
這里的數字不是品,是個順序,按照"1、2、3、4、5、……、21、22、23、24" 的順序彈下來。一弦到六弦是由細到粗的順序。這個是最基本的爬格子方法, 因為每一品都是順序彈奏,每一根弦都是一樣的順序。 練習速度就在8-12品來練習,練習手指擴張度就在1-4品練習。 大部分都是上行下行的兩種順序,如上圖,為了節省篇幅,下面我就畫一種順序圖,其他的順序可以自己來排列。
左手1、2、3、4分別代表食指(I)、中指(M)、無名指(A)、小指(CH)
1234、1243、1324、1342、1423、1432
2134、2143、2314、2341、2413、2431
3124、3142、3214、3241、3412、3421
4123、4132、4213、4231、4312、4321
上面就是所有的排列方法。在練習的時候也有兩種方法練習。
1、在所有六根弦上練習一種順序,
上面所提到的基本方法就是在六根弦上,上行下行都彈1234、4321。
2、在某一根弦上(通常都是一弦),練習一組變化,比如"1"打頭的這些:
1234、1243、1324、1342、1423、1432
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不熟練,可以邊用嘴說邊按弦。
說"1"按下食指,說"2"按下中指,說"3"按下無名指,說"4"按下小指。
這樣用嘴說可以給腦子一個提醒接受的過程,漸漸的就可以練熟。
每一種都可以打亂了來練習,不一定就是我寫的這個順序。
還可以有規律的交替練習,比如:
1234、4321、1243、3421,這樣相反順序兩種一起彈奏的排列。
從有規律到沒有規律,彈到想到一種順序馬上就能彈出來的境界。
這里單獨說一下右手,左手如上所述即可,右手一般是食指和中指交替彈,如果需要練習中指和無名指的獨立性,也可以中指和無名指交替,也就是M A M A.另外還有很多方法,如I A I A,I M A M I M A M。
㈩ 吉他左手擴指練習怎麼練習
擴指的目標是達到在第一把位(1234品)按和弦或者音符組合時,實現4個手指總寬度能夠得到,同時也能按住每品的音。同弦上的倚音分為上行倚音和下行倚音兩種。
A上行倚音奏法:右手指出較低的音符,然後用左手指猛力打在較高音符所在的音品上,*弦的余振和左手指的敲擊發聲,右手不再彈第二個音。這種聲音華麗而動聽。
B下行倚音奏法:左手指同時按住高低兩回事個音符,先用右用拔彈出較高的音符,然後用按在這個較高音符上的左手指斜勾出較低的音符,弦的余振和左手指勾弦的力度使弦較低音發聲,勾弦演奏中,左手小指使用較多。
演奏要領:左手指按住弦,右手指彈響後,左手沿著與弦垂直的方向用力往上推,或往下拉,使發音產生較大變化。在具體演奏中,往上推和往下拉往往反復使用。
左手用中指在第七品至第九品之間勾起第六弦,交靠壓在第五弦上,再住兩根弦的交靠處,右手用兩指彈弦,便能得到小鼓聲。也可以將第三、四弦或第一、二弦在第七至九品之間絞在一起來演奏小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