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量法在農化分析中的應用有哪些
重量法在農化分析中的應用主要是磷的測量。
重量法:磷酸銨鎂法: 此法曾作過標准方法,但繁瑣、費時,現很少採用。磷鉬酸喹啉法:精密度和准確度都高,多用於肥料中P。
滴定法:與重量法相比無大優點,且多了手續,總之,重量法、滴定法均需沉澱重量大,即含量高時用,而土壤中的P一般較少,所以現在普遍採用比色法。
『貳』 、國際貿易中計算重量的方法主要有
在國際貿易中,計算重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毛重
毛重(Gross Weight)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加皮重,即商品連同包裝的重量。
2、凈重
凈重(Net Weight)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即毛重扣除皮重(包裝)的重量。在國際貨物買賣中,按重量計量的商品大多採用以凈重計算數量和價格。但對於一些價值不高的商品如農產品可採用按毛重計量,即以毛重作為計算價格和交付貨物的計量基礎。這種計量方法在國際貿易中被稱為「以毛作凈」(gross for net)。
3、公量
公量(Conditioned Weight)以商品的干凈重加上國際公定回潮率與干凈重的乘積所得出的重量。商品干凈重是指烘去水分後的重量。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公量=商品干凈重+商品干凈重×公定回潮率=商品干凈重(1+公定回潮率)
用公量表示數量的方法主要用於國際貿易中一些價值較高,但吸潮性較強,含水量極不穩定的商品。如羊毛、生絲、棉花等。
4、理論重量
理論重量(Theoretical Weight)即用件數乘以每件商品的重量所得出的總重量。理論重量適用於有固定規格和固定體積的商品。規格一致、體積相同,每件重量也大致相同。
5、法定重量
法定重量(Legal Weight)是指商品自身的重量再加上直接接觸商品的包裝物料的重量。法定重量是海關徵收從量稅時,作為征稅基礎的計量方法。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如果貨物是按重量計量和計價,而未明確規定採用何種方法計算重量和價格時,根據慣例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應按凈價計量和計重。
『叄』 化學分析法的重量分析
智能重量分析儀
根據單質或化合物的重量,計算出在供試品中的含量的定量方法稱為重量法。採用不同方法分離出供試品中的被測成分,稱取重量,以計算其含量。按分離方法不同,重量分析分為沉澱重量法、揮發重量法和提取重量法。重量分析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沉澱法測定,取供試品應適量。取樣量多,生成沉澱量亦較多,致使過濾洗滌困難,帶來誤差;取樣量教少,稱量及各操作步驟產生的誤差較大,使分析的准確度較低。
2、不具揮發性的沉澱劑,用量不宜過量太多,以過量20~30%為宜。過量太多,生成絡合物,產生鹽效應,增大沉澱的溶解度。
3、加入沉澱劑時要緩慢,使生成較大顆粒。
4、沉澱的過濾和洗滌,採用傾注法。傾注時應沿玻璃棒進行。沉澱物可採用洗滌液少量多次洗滌。
5、沉澱的乾燥與灼燒,洗滌後的沉澱,除吸附大量水分外,還可能有其他揮發性雜質存在,必須用烘乾或灼燒的方法除去,使之具有固定組成,才可進行稱量。乾燥溫度與沉澱組成中含有的結晶水直接相關,結晶水是否恆定又與換算因數緊密聯系,因此,必須按規定要求的溫度進行乾燥。灼燒這一操作是將帶有沉澱的濾紙卷好。置於已灼燒至恆重的坩堝中,先在低溫使濾紙炭化,再高溫灼燒。灼燒後冷卻至適當溫度,再放入乾燥器繼續冷至室溫,然後稱量。
重量法可測定某些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在葯物純度檢查中常應用重量法進行乾燥失重、熾灼殘渣、灰分及不揮發物的測定等。本法的相對偏差不得超過0.5%(乾草浸膏等特殊品種的相對偏差不得超過1%)。
『肆』 重量分析的原理和定義是什麼,其中揮發發分為哪幾種方法分別適用用於哪些食品
摘要 重量分析法通過物理或化學反應將試樣中待測組分與其他組分分離,然後用稱量的方法測定該組分的含量。在重量分析中,一般首先採用適當的方法,使被測組分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從式樣中與其他組分分離。重量分析的過程包括了分離和稱量兩個過程。根據分離的方法不同,重量分析法又可分為沉澱法、揮發法和萃取法等。
『伍』 重量法是什麼
重量分析法是通過稱量物質的質量來確定被測物質組分含量的一種分析方法。分析時,一般是先採用適當方法將被測組分從試樣中分離出來,轉化為一定的稱量形式並稱重,由所稱得的質量計算被測組分的含量。
重量分析法是用分析天平稱量而獲得分析結果,測定中不需要與標准試樣或基準物質進行比較,故其准確度高。對於常量組分測定,一般相對誤差為0.1%~0.2%。該法的缺點是操作煩瑣、費時、周期長,不適用於微量組分分析。
注意事項
1.沉澱法測定,取供試品應適量。取樣量多,生成沉澱量亦較多,致使過濾洗滌困難,帶來誤差;取樣量教少,稱量及各操作步驟產生的誤差較大,使分析的准確度較低。
2.不具揮發性的沉澱劑,用量不宜過量太多,以過量20~30%為宜。過量太多,生成絡合物,產生鹽效應,增大沉澱的溶解度。
3.加入沉澱劑時要緩慢,使生成較大顆粒。
4.沉澱的過濾和洗滌,採用傾注法。傾注時應沿玻璃棒進行。沉澱物可採用洗滌液少量多次洗滌。
5.沉澱的乾燥與灼燒,洗滌後的沉澱,除吸附大量水分外,還可能有其他揮發性雜質存在,必須用烘乾或灼燒的方法除去,使之具有固定組成,才可進行稱量。乾燥溫度與沉澱組成中含有的結晶水直接相關,結晶水是否恆定又與換算因數緊密聯系,因此,必須按規定要求的溫度進行乾燥。
『陸』 重量分析法適用於哪些食品指標的檢測
由於重量分析法是直接用分析天平對物質進行稱量來測定物質的含量,因此,對含量高的成分,即常量成分的測定具有很高的准確度和精密度。一些常見的非金屬元素(如硅、磷、硫等)在樣品中通常是常量成分,因此,常用重量分析法進行測定。一些常見的金屬元素(如鐵、鈣、鎂等)在樣品中也通常是常量成分,因此,也常用重量分析法進行測定。
用重量分析法測定常量成分時,要根據樣品和待測成分的性質採用適當的分離方法和稱量形式。例如,在分析硅酸鹽中硅的含量時,一般是設法將硅酸鹽轉化為硅酸沉澱後,再灼燒為二氧化硅進行稱量。在分析含磷樣品中磷的含量時,一般是設法將磷全部轉化為正磷酸後,再用鉬酸鹽轉化為磷鉬雜多酸鹽沉澱,將沉澱烘乾後再進行稱量。在分析含鉀樣品中的鉀時,可用四苯硼鈉將K+沉澱為四苯硼鉀後再烘乾進行稱量。
一些化學性質相近的物質常常共存於混合物中,將這些性質相近的物質完全分離開有時比較麻煩。此時可將重量分析法與滴定分析法或其他分析法相結合,測出這些物質的總質量和總物質的量,然後通過計算分別求出各自的含量。
謝謝。
『柒』 重量分析的簡介
例如欲測定一種水溶液試樣中的某離子含量,可在適當條件下將其中欲測的離子轉變為溶解度極小的物質而定量析出,再經過濾、洗滌、乾燥或灼燒成為有一定組成的物質,冷至室溫後稱重,即可定量地測定該離子的含量。重量法興起於18世紀,曾對建立質量守恆定律和定比定律等有過一定貢獻。重量法曾用於測定原子量、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在當時和以後一段時間內,重量法一直在分析化學中佔有重要位置。最早的有機分析也採用重量法。18世紀以後,重量分析在方法、試劑、儀器等方面不斷改進,試樣用量漸趨減少。分析天平的感度為0.1毫克,微量化學天平的感度可達1微克。由於有機試劑具有選擇性和靈敏度高的特點,19世紀末,無機重量法中引入了有機試劑,如用1-亞硝基-2-萘酚在鎳存在下測定鈷。20世紀上半葉,則在沉澱方法引入了均相沉澱。用在水中溶解度低的試劑(如二苯基羥乙酸)作沉澱劑時,比其水溶性銨鹽更優異,這是由於它能延長沉澱作用的時間,與均相沉澱類似。在加熱方法上,從19世紀末已開始使用電熱板和電爐了。
稱量形式為重量法的一大課題,最初都是灼燒為氧化物,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應視情況而定,只要加熱至具有一定組成的物質即成。例如草酸鈣沉澱在500℃加熱能定量地轉變為碳酸鈣,加熱至800℃以上才分解為氧化鈣。因此以碳酸鈣作為稱量形式,既經濟又節省時間,換算因數又大,並可避免氧化鈣潮解。C.杜瓦爾曾用熱天平測定了幾百種沉澱的熱重曲線。
20世紀下半葉,儀器分析發展以後,重量法的使用相對減少,但是不可能全部由儀器分析代替,重量法的准確度和精密度是公認的;又比較經濟,只是分析時間較長。所以分析工作者應該了解各種方法的優缺點,作出合理的選擇。
『捌』 重量分析法在葯物分析中的應用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以質量為測量值的分析方法。將被測組分與其他分離,稱重計算含量。精確到0.1-0.2 %
對低含量組分測定誤差較大,盡量避免用。水分測定,葯品中水中不溶物、熾灼殘渣、灰分仍用。
一、揮發法:利用被測組分具有揮發性或將其轉化為揮發性物質,稱取揮發前後揮發性物質算含量。
1、 直接揮發法:測吸收劑增加的量
2、 間接揮發法:測樣品所減少的量
二、萃取法:(提取重量法)用互不相容的溶劑萃取後稱重,適用於有機葯物的測定。
三、沉澱法:沉澱形式-稱量形式
步驟:取樣-溶解-加沉澱劑使其沉澱-過濾-洗滌-乾燥(或熾灼)-至垣重-稱量-計算
重量分析法對沉澱形式要求:沉澱溶解度小,要純凈,易於過濾和洗滌,易於轉化為稱量形式。
重量分析法對稱量形式要求:稱量形式的組成應固定,化學穩定性高,分子量要大。
1、 沉澱形成的過程包括晶核的生長和沉澱微粒的生長兩個過程。
2、 影響沉澱溶解度的因素: 沉澱溶解損失不3、 超過0.2mg 不4、 影響。
(1)同離子效應:當沉澱反應達到平衡後,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沉澱劑,則構晶離子(與沉澱組分相同的離子)濃度增大,使沉澱的溶解度降低的效應,稱為同離子效應。
加入沉澱劑一般過量,易揮發過量50-100%,不揮發過量20-30% 。
(2)鹽效應:由於強電解質的存在而引起沉澱溶解度增大的現象,稱鹽效應。
(3)酸效應:溶液的酸度對沉澱溶解度的影響稱酸效應。 對弱酸鹽影響較大。
(4)絡合反應:進行沉澱反應時,若溶液中存在有能與構晶離子生成可溶性絡合物的絡合劑時,則會使沉澱溶解度增大,甚至不產生沉澱,這種現象稱絡合效應。
5、 影響沉澱純度的因素:
(1)共沉澱:產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結晶陳化)
(2)後沉澱:放置過程中沉澱吸出。
第二節 酸鹼滴定法
酸鹼滴定法:利用酸和鹼在水中以質子轉移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
(1) 強酸滴定強鹼: 如NaOH滴定HCl
一般濃度以0.1000mol /l ,突躍范圍4.3-9.7,指示劑 :酚酞、甲基紅、甲基橙
(二)強鹼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突躍范圍PH 7.74-9.7 ,計量點PH8.72 。選鹼性范圍指示劑酚酞、百里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劑甲基紅,甲基橙。
(三)強酸滴定弱鹼:HCl 滴定NH .H O ,PH6.24-4.3 ,計量點PH5.28 ,選甲基紅、溴甲酚綠 。
(四)強鹼滴定多元酸:兩個計量點,用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指示劑。
第3節 沉澱滴定法
沉澱反應必須定量、迅速、有指示劑確定終點、吸附現象不妨礙終點。生成難溶性銀鹽的反應。
銀量法:利用AgNO 為標准溶液的沉澱滴定法。按所用指示劑不同分:
1、 鉻酸鉀法(MoHr法):在中性溶液中,2、 加入K CrO (1ml)作指3、 示劑,4、 用AgNO 標5、 准液滴定 。
滴定條件:指示劑用量適當、酸度不過低過高、劇烈振搖、不宜測定I 和SCN、除去干擾離子。
6、 鐵礬指7、 示劑法(Volhard法):用NH SCN為標8、 准溶液,9、 Fe為指10、 示劑,11、 在硝酸酸性液中測定。
滴定條件:被測物Cl時,注意沉澱轉化(過濾、加有機溶劑、用高濃度Fe指示)、強酸中
三、吸附指示劑法(Fajans法):用硝酸銀標准溶液和吸附指示劑確定終點的方法。
第四節 配位(絡合)滴定法
EDTA(二乙胺四乙酸)與金屬離子絡合的特點:幾乎全部、1:1關系、可在水中滴定、大多無色
影響絡合反應平衡因素:酸度增高,MY穩定性降低;其他絡合劑存在時也降低MY穩定性。
第5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涉及電子轉移的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獲得電子的物質稱氧化劑(電位高),失去電子的物質稱還原劑。
氧化還原反應是否完全用平衡常數K,K值越大,反應進行越完全,不說明反應速度 。
指示劑三類:自身指示劑、特殊指示劑和氧化還原指示劑。
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一)、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終點:過量一滴I與澱粉(KI液)生成藍色吸附物。碘本身淡黃色。
條件:只能在酸性、中性、弱鹼性進行。避免曝光和放置時間長(氧化)。
2、間接碘量法:只能在弱酸性、中性、弱鹼性進行,增大KI量。
(二)、溴量法:主要測定芳香胺類和酚類有機葯物。苯環上有羥基和氨基,鄰位和對位氫易溴代反應。
一般用定量的溴酸鉀與過量的溴化鉀產生新生態的溴來代替。提高溫度加快反應。
(三)、鈰量法:用鄰二氮菲亞鐵作指示劑 優點:Ce (SO ) ,穩定,長時、曝光、加熱不引起濃度變化 、在HCl下測定、大部分有機物不作用,特別適合糖漿劑、片劑等制劑測定。
(四)、高錳酸鉀法:自身指示劑 條件:強酸中進行(氧化能力強)、用H SO 調節酸度(無氧化還原性)
(五)、高碘酸鉀法:
(六)、亞硝酸鈉法:在鹽酸下與芳伯胺或芳仲胺化合物起重氮化反應。
條件:溫度不宜過高(防HNO 分解),強酸,滴定不宜過快。
第六節 非水滴定法
鹼量法:以冰醋酸(或其他溶劑)為溶劑,高氯酸作滴定液、結晶紫為指示劑測定弱鹼性物質及鹽類。
酸量法:以甲醇鈉為滴定液、麝香草酚藍作指示劑,乙二胺等為溶劑滴定弱酸性物質及鹽類。
原理:1、溶劑的酸鹼性:弱酸性物質溶於鹼性溶劑時,可增強物質的相對酸度。
2、溶劑的離解性:溶劑的自身離解常數越大,突躍范圍越大,終點越敏銳。
3、溶劑的極性:溶劑在極性強的溶劑中,介電常數大,易離解,酸(鹼)強度大。
4、拉平效應與區分效應:水(拉平)、冰醋酸(區分)。
鹼的測定: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為滴定劑,鄰苯二甲酸氫鉀作基準物質。測定鹼性基團的葯物:
胺類、氨基酸類、含氮雜環、有機鹼的鹽、弱酸鹽。生物鹼、咖啡因、鹽酸麻黃鹼、撲爾敏。
酸的滴定:羧酸類:苯甲酸 酚類、苯酚:磺醯胺類、磺胺嘧啶。
『玖』 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有何優點和缺點
重量分析法是將被測組分從試樣中分離出來(採用恰當的方法),經過精確稱量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一.方法分類(按照分離方法不無異分)1.氣化法2.萃取法3.沉澱法二.方法特點1.精確度高常量成份、主成份它是分析方法中最直接的測定方法,直接稱量得
重量分析法-是將被測組分從試樣中分離出來(採用恰當的方法),經過精確稱量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一.方法分類--(按照分離方法不無異分)
1.氣化法2.萃取法3.沉澱法
二.方法特點
1.精確度高--常量成份、主成份
它是分析方法中最直接的測定方法,直接稱量得分析結果,不需標准試樣或基準物質進行比較。
2.煩勞、費事,且難以測定微量成份。
『拾』 重量分析的原理和定義是什麼,其中揮發發分為哪幾種方法分別適用用於哪些食品
重量分析法通過物理或化學反應將試樣中待測組分與其他組分分離,然後用稱量的方法測定該組分的含量。在重量分析中,一般首先採用適當的方法,使被測組分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從式樣中與其他組分分離。重量分析的過程包括了分離和稱量兩個過程。根據分離的方法不同,重量分析法又可分為沉澱法、揮發法和萃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