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運動的乒乓球有動能,所以運動的分子也有動能。 用的什麼實驗探究方法
類比法。
類比法(Method of analogy) 也叫「比較類推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其結論必須由實驗來檢驗,類比對象間共有的屬性越多,則類比結論的可靠性越大。
類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彼」看作是結論,那麼類比思維的過程就是一個推理過程。
詳細是正類比:
正類比
正類比又叫肯定式類比,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列情況相同或相似,並且又已知其中一個對象還具有其它情況,由此推得另一個對象也具有這個情況推理。正類比推理的邏輯模式如下:
A具有a、b、c,另不具有d;
B也具有a、b、c;
所以,B也具有d。
② 打乒乓球為何能打出旋轉球,工程力學
乒乓球旋轉規律:
在乒乓球運動中,球自身的運動有不旋轉和旋轉兩種形式。球的旋轉包括上旋球、下旋球和側旋球,其中上旋球(弧圈球)的應用更為廣泛,主要表現在以弧圈球為主和快攻結合弧圈球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運動員所採用。因此,在乒乓球運動中,對球旋轉的研究尤其重要。遺憾的是在乒乓球的教學和訓練中,人們較多的是對乒乓球的動作結構,技、戰術等進行研究,而對球運動的原理探討的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乒乓球技術水平的提高。
[1.研究方法]
1.1運用力學的基本原理
主要是運用伯努利定理和平行四邊形法則,對乒乓球的旋轉進行分析。
[2.分析討論]
2.1飛行中旋轉球的分析
當作用力不通過球的重心,即有一個外力矩作用於球體上使球旋轉時,由於球體前進時環流與空氣相互作用的結果,球體周圍的流線分布會產生很大變化。球旋轉的程度和方向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2.1.1對上旋球的分析
上旋球在空中飛行時沿著橫軸向前旋轉(如圖1),由於粘滯性,球會帶動周圍空氣跟著它一起旋轉。當球向前飛行時,球體上沿的空氣環流與迎面空氣阻力相反,這一區域的空氣流速較小;而球體下沿空氣環流與迎面空氣阻力一致,這一區域的空氣流速較大。
根據伯努利定理,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較大,所以球的上沿壓強大,下沿壓強小,上、下沿產生了壓力差,方向向下;由於球體的前沿和後沿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垂直,所以不引起壓強差。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前下方。從以上分析可知,上旋球在飛行過程中有下降趨勢,飛行的弧線比較陡,飛行的距離比不旋轉球要短些。
2.1.2 對下旋球的分析
下旋球則相反,球飛行時沿著球的橫軸向後旋轉(如圖 2),球體上沿的空氣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是一致的,球體下沿的空氣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相反。所以球的上沿壓強小,下沿壓強大,上、下沿產生了壓力差,方向向上;球的前沿與後沿沒有產生壓力差,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後上方。因此,下旋球在飛行中有上升的趨勢,飛行弧度大,飛行的速度越來越慢。
2.1.3 對左、右側旋球的分析
左側旋球在飛行時近似以垂直線為軸向左側旋轉(如圖3,俯視圖)。飛行時球的上沿和下沿氣流沒有什麼變化,不產生壓力差;球的前沿和後沿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垂直,也不產生壓力差;球的左側空氣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相反,球右側空氣環流與空氣流動方向一致。故球的左、右側產生一個壓力差,方向向右,球所受的合力(P)指向球的右側後,因此,左側旋球在空中飛行有向右偏拐的趨勢。而右側旋球的飛行弧度正好與左側旋球相反,有向左偏拐的趨勢。
2.2旋轉球落台的分析
旋轉球落台時,除了球與檯面間的垂直方向有相互作用力(反彈力)外,在水平方向球的旋轉力也作用於檯面,這個旋轉力作為摩擦力同檯面發生作用。因此,檯面給球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旋轉力的反作用力。
2.2.1上旋球落台分析
上旋球落台時,球的旋轉力是沿著水平方向向後作用於檯面,而旋轉力的反作用力則是向前的。這個力使球增加了一個向前的速度U,於是球的反射速度不再是V。而是,V。與U的合成速度V了。即上旋球的反射角明顯大於入射角(β>α),而且球從台上反彈起來以後速度快,沖力大,前進中仍然保持著旋轉狀態。
2.2.2下旋球落台分析
下旋球落台時,與上旋球道理相反,球的旋轉力沿著水平方向向前作用於檯面,而檯面施加於球的旋轉反作用力則向後。這個力使球增加了一個向後的速度U,於是球的反射速度是V。與U的合成速度V了。球落台後,反射角小於入射角(β<α),球反彈後的前進速度減弱,沖力減少,球落台後顯得較高。如果球的下旋很強,而球本身前進力又很小的話,即球台給予球的向後反作用力大於前進力時,球落台後則會出現回跳。
2.3 旋轉球平擋觸拍的分析
當上旋球觸拍時,繼續旋轉的球會給球拍一個由上向下的摩擦力,而球拍會給予來球一個由下向上的反作用力(如圖6) 這個力增大了球向上反彈的角度。,因此上旋球平擋觸拍後向上反彈,容易出界。下旋球與上旋球相反,當球碰到拍面時,旋轉的反作用力方向向下,這個力的效果是使球反彈的角度減少了。因此下旋球平擋觸拍後容易下網。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平擋(接球)左側旋球時,球的反彈方向偏右,球容易向右邊出界,而平擋右側旋球時,球的反彈方向偏左,球容易向左邊出界。
[3.提高球旋轉的方法]
3.1 擊球時要使作用力線遠離球心
乒乓球的旋轉程度決定於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長短,在作用力不變的情況下,力臂越長,旋轉力也越強。L1>L2,F1L1>F2L2 。因此,採用 F1 的拍形角度和發力方向打過去的球旋轉力強。
3.2 拉、削、搓的作用力是增強旋轉的關鍵
故擊球時要發揮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配合用力。
3.3 用球拍合適的部位擊球,有利於增強球的旋轉。
揮拍擊球時,球拍靠近拍柄部分的擺速 V1 小於球拍中部的速度 V2,更小於球拍頂端的速度 V3。因此,在打加旋球時,用靠近拍頂端的適當部分擊球有利於增強球的旋轉。
3.4 借用來球的旋轉
這是一種順著來球方向增強旋轉的方法,來球越轉,擺速越要快。
3.5 改進球拍的性能,增大球拍膠皮摩擦系數
因為摩擦力 f=Nμ,在正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摩擦系數 u增大,摩擦力增大,球的旋轉程度也增大。
[4.建議]
在了解了運動力學對分析乒乓球的旋轉有重要作用的基礎上,還要到實踐中去檢驗。結合教學和訓練,提出如下建議:
4.1 球旋轉的教學應重視講解、示範的環節,重點、難點突出。
4.2 要組織專門的練習,循序漸進,使學生或隊員在反復練習中體會和掌握動作。
4.3 採用針對性教學,重視學生和隊員相關素質的訓練,如:加強上臂、手腕、腰及腿部力量等練習。
4.4 還應與戰術配合起來。在比賽中檢驗練習的效果,藉以不斷改進和提高。
從力學角度分析乒乓球的旋轉,懂得旋轉才會真正打乒乓球。
③ 乒乓球訓練方法的創新策略是什麼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集體能、技能與智能於一體的體育運動。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相比,乒乓球運動的顯著特點是運動器材小、運動速度快、動作變化多、運動技巧性強。另外,它對場地要求低,在室內與室外都可以開展;對運動者要求低,對運動者的年齡、性別與身體條件沒有過多的限制;雙打能顯著提高參與者的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該時期,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需要正確的發展。基於乒乓球運動的特點,積極開展乒乓球訓練能夠有效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與道德素質,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④ 乒乓球的基本技術有哪些
1、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原理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必須採取適合自己抓地力的姿勢。 手的位置應該是合適的。 最好嘗試手掌的中線,然後手指可以隨意使用。
2、接發球控制,第一,適應球的表現,確保擊球的命中率。 第二是在球上施加約束力,並使用你掌握的技術在速度,力量,弧度,旋轉,線和變化點方面有效地相互控制。
3、進攻戰術是進攻型發揮的輔助手段之一。 它主要利用兵乓球旋轉的變化和落點的變化來創造攻擊的機會。
4、拉攻戰術是攻擊者處理球的主要策略。 為了發揮拉力攻擊的戰術效果,我們必須首先具有連續拉動的能力,並且具有線,落點,旋轉,輕量等的變化,其次,能夠拉動中間突擊。
(4)乒乓球運動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乒乓球的其他實用技巧:
1、正手加轉弧圈球:
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膝微屈,重心約在右腳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傾,當來球從檯面彈起時,右腳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轉動,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擊球瞬間,整個身體的動量傳遞到手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來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
2、正手前沖弧圈球:
站位基本上與加轉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轉弧圈球高一些,球拍與地面大約形成80度夾角。當球從檯面彈起時,腿、腰、上臂、前臂依次進行動量傳遞,擊球瞬間手腕向內向前略為轉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上升後期或高點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
3、直板正膠正手弧圈球(俗稱小上旋):
與反膠弧圈動作要領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膠粒凸起,膠皮的摩擦系數小於反膠,缺少粘性,觸球面積沒有反膠大,如果摩擦過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擊球時要加強手腕轉動,擴大球拍接觸球的面積,這是正膠弧圈與反膠弧圈的最大區別。此外,正膠弧圈動作較小,以前臂發力為主,球的弧線較低。
4、正手側旋弧圈球:
擊球准備姿勢和整個身體的用力方法與加轉弧圈球相似,但在擊球時,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傾,手臂自右外側向左前上方(近似於弧形)發力。在拉側旋球時,如果擊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側上旋;如果擊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內向前發力為主,往往會拉出側下旋弧圈球。
5、不轉弧圈球(亦稱假弧圈):
初學者可在掌握了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的基礎上,把拍形稍後仰,觸球的中下部,手臂緊張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轉弧圈球。
⑤ 乒乓球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乒乓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它的英語官方名稱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網球」,自1900年開始,因其打擊聲音』Ping -Pong 而改名『乒乓球』, 在中國大陸,亦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
歷史
正如它的英語官方名稱那樣,乒乓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它起源於英國。19世紀末,歐洲網球運動盛行,但由於受到天氣和場地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植到室內,以餐桌為球台,書作球網,用羊皮紙作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第一屆世乒賽譜寫了乒乓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一次。後由於種種原因,經歷了多次變更。從2003年第47屆世乒賽開始,國際乒聯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多年的發展也使乒乓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乒乓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奧運會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在中國,早期的乒乓球運動僅在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少數大城市開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上也奪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乒乓球在中國為譽為"國球"。
乒壇格局
乒乓球在世界范圍內作為一種娛樂項目而廣泛流行。世界上頂尖的運動選手大多來自中國。但其他一些國家也擁有著世界最高水平的球員,如瑞典、韓國。乒乓球運動在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也很流行,因此這些國家也誕生了出色的運動員。
比賽用具
球拍由膠皮、海綿、底板組成。球拍必須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黑色。
乒乓球拍膠皮又稱"膠粒"、「單膠片」,大體分為正膠與反膠兩大體系,一面有顆粒狀突起膠粒,另一面平整。根據規定球拍必須一面為黑色,另一面為紅色,所以膠皮有紅、黑兩種顏色。
正膠(斑點狀膠粒)正膠是一個乒乓球術語,指乒乓球拍覆蓋物,膠粒向外。使用正膠乒乓球拍打出來的球速快,但摩擦旋轉控制能力較差。
最初是因為偶然被發現能增加木製球拍的控球能力而被應用於乒乓球比賽中,後逐漸流行。歐洲運動員曾一度喜歡使用正膠橫拍削球的打法。後來日本人使用海綿球拍發明中遠台長抽弧圈的打法,稱雄乒壇。後海綿拍被禁止使用,中國運動員將正膠與海綿有機結合,發明了近台快攻打法,從此稱霸乒壇。歐洲運動員將反膠和海綿結合後,用於弧圈球打法,將其身高力大的優勢發揮出來,一時在乒壇獨當一面。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中國運動員使用長膠打削球打法,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生膠和半長膠以及防弧圈膠,對弧圈球打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反膠(平面膠皮)反膠是指膠粒向里的膠皮,具有較強的摩擦力,能製造較強的旋轉,速度也比較快,控球能力較強,是當今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膠皮種類。
技戰術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戰術是技術的綜合運用。
·戰術 結合現場環境,對手心理生理狀態, 合理選用技術以戰勝對手的方法是謂戰術。 比如攻球的動作,拍型,觸球部位,是技術問題;而針對對方手已軟,我發不轉球誘其回球飄高,我持續攻壓對方反手至對方失誤,或待機搶攻對方正手,屬戰術考量。
1959年,容國團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後,中國運動員開始登上了國際乒壇。逐漸形成了以「快、准、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既過了歐洲關,又戰勝了遠台長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選手,第一次奪得了男子團體世界冠軍。並連續獲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屆男子團體冠軍。中國近台快攻的優點是站位近,速度快,動作靈活,正反手運用自如,比日本遠台長抽打法又大大前進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技術水平位於世界最前列,乒乓球運動的優勢由日本轉移到中國。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同時,歐洲運動員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終於取日本弧圈球技術和中國近台快攻打法之長,創造出適合於他們的先進打法,即以弧圈球為主結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蘭帕爾和約尼爾。以快攻為主結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為主要技術,用反手快撥快攻力爭主動,以正手拉弧圈球尋找機會扣殺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奧洛夫斯基等。這兩種打法的特點是放置較強,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迴旋餘地較大。乒乓球運動又推進到放置和速度緊密結合的新高度。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七十年代以來,由於國際交往和學習研究的加強,各種打法互取長短,使乒乓球技術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和提高。比如,我國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結合弧圈球、橫拍快攻結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術,均有所發展和創新,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優良的成績。現在,乒乓球已發展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亦已擁有127個會員協會/是世界上較大的體育組織之一。由國際乒聯和各大洲乒聯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洲際比賽及各種規模和形式的國際比賽不勝枚舉。1982年,國際奧委會關於從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決定,必將激起世界各國對乒乓球運動的進一步重視,推動乒乓球運動更快地發展。
⑥ 乒乓球發球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發球接發球技術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
長期以來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主要由於無遮擋發球的實施,使得發球的威力大為降低
大家都在想辦法加強後面的相持球實力,對發球以及發球搶攻的套路研究沒有以前那麼專注
歐洲人的發球以側上側下為主,有順旋轉和逆旋轉的變化
亞洲人以發轉不轉的居多,配合側上側下的變化,現在也學習歐洲的逆旋轉發球
歐洲人的發球,相比於亞洲選手
缺乏變化(瓦爾德內爾是唯一例外)
旋轉他們可以發得很強烈
但是旋轉變化不是很多,落點變化不是很多,後續的搶攻套路變化也不是很多
雖然他們普遍力量比較大,但是在前三板的爭奪上
由於亞洲選手的出手快,接發球花樣多
歐洲選手經常處於被動
現在除了波爾,薩姆索諾夫這樣少數的歐洲選手在對陣亞洲選手的時候能從容過渡到相持
很多歐洲選手很難突破亞洲選手的前三板
其實歐洲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接發球
他們的接發球總是立足於讓對方不能全力上手,自己能從容過渡到相持
對攻擊性的接發球,比如接發球直接搶拉,挑打之類的技術,研究不深
就算是擺短技術,他們一般認為,只要擺得短就行了
對擺短的旋轉,落點,以及後續的進攻銜接套路沒有深入研究
⑦ 乒乓球的運動原理
弧圈球是小日本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發明出來的,當時日本就是靠它在乒壇上紅極一時。弧圈球從飛行的線路上來講有三種:一.高吊弧圈球;前沖弧圈球;側旋弧圈球。其中,最常用的是前沖弧圈,因為它速度快,弧線低能起到扣殺的作用。高吊弧圈球速慢一些,但是旋轉更強,經常用來對付削球手,為大力扣殺創造條件。弧圈球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上旋球。是由於和球拍的膠皮發生了強烈的摩擦產生的。根據物理學有一個規律:弧線越大球的旋轉越強。所以,在這三種弧圈球中,高吊是最旋轉的。但是它速度最慢,影響了殺傷力(高手較量,前沖才是主角)。現在的乒乓球,一直力求把速度和旋轉結合起來,注重殺傷力!弧圈球就是速度和旋轉的完美結合!
打弧圈球時拍上的空氣流速大(空氣壓強小)拍下的空氣流速小(壓強的大)由於壓力差球會在空中劃一個弧圈再由於球有重力的緣故球會下降。
通過球拍對球的快速摩擦,迫使球加速旋轉,比如弧圈球,在空中高速向前旋轉,落到檯面上又會由於摩擦力,加速向前運動。
⒈ 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⑴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⑵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⒉ 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⑴是直拍還是橫拍;⑵是左手還是右手;⑶ 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⑷是生膠還是半長膠;⑸是反膠還是正膠;⑹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⒊ 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一分制」 中,顯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為發球搶攻做准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准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⑴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⑵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⒌ 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⑴用球拍不同部位擊球和磨擦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如用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擊球和磨擦球,就可以發出相應時的轉與不轉球; ⑵用螺旋線引拍,如果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向擊球和磨擦球,會產生不同旋轉。下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下螺旋;上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上螺旋; ⑶用手腕發力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旋轉:如果是彈擊發力,則不太轉,如果是上螺旋線形摩擦發力,則是上螺旋式旋轉; ⑷適當增加海綿厚度,增強球拍粘性,可以增強乒乓球的旋轉。特別是在使用大球以後,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⑸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時間和距離:如在發加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右側的部位摩擦球;如在發不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左側的部位摩擦球; ⑹ 動作適當加大,加快擺速,並切得薄:這樣在擺速方向遠離球心的條件下,擺速越快,擊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轉就得到加強; ⒎ 注意發球的變化: 發球變化莫測,常使對方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常會看到:在比賽中,包括一些大賽中,有些運動員,從頭到尾,只用一種或二種發球。發球單調,落點也單調,常使對方較快就適應,而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多准備幾套發球,如正手、反手、側身發球、上螺旋、下螺旋、長螺旋、短螺旋等等,充分發揮發球階段主動時機,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並在發球時就准備好幾套發球搶攻的路線,常會使我們處於不敗之地! ⒏ 注意發球的創新: 不斷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是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運動富有生命活力的體現。在一種高質量新的發球面前,由於對方對它陌生,頭腦中尚未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擊球時,感到不協調、不順手,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就導致發球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就充分顯示了新發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筆者研究發一種「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加力、加速、加螺旋,從本方左中端線,發到對方左邊線,在對付橫拍,特別是對付直拍和直拍長膠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