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小腸鏡是從肛門入管還是從口進入
肛門喲。。
2. 做腸鏡的過程
做腸鏡的過程
一 檢查前准備
1、 檢查日期由醫生安排。檢查地點:門診胃鏡室。
2、 接受此檢查需要作腸道准備。
3、 檢查前三天宜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飲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為腸息肉,准備做電切術者禁食牛奶及乳製品。
4、 檢查當天早晨6點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點30分開始服洗腸液,每包沖開水1000ml,要在1個半小時內共飲3000ml洗腸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糞渣,則需再飲1000ml洗腸液,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如出現惡心、嘔吐,應告訴醫生或護士,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5、 下午2點可進食,避免進食流質,3點鍾由護工帶您到門診胃鏡室,檢查前30分鍾護士將為您注射安10mg,阿托品0.5mg,以減輕腸鏡給您帶來不適。
6、 不宜帶手機和BB機入胃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二、檢查過程
1、 您須作左側卧位,雙膝屈曲。
2、 醫生將大腸鏡慢慢由肛門放入,順序觀察腸腔有無病變,您可能會感到腹部脹迫感及有便意,此時您應深呼吸以便放鬆自己。
3、 整個檢查過程約需20~30分鍾。
三、檢查後注意事項
1、 取活檢或息肉電切除術後請您絕對卧床休息,三天內勿劇烈運動,不做鋇灌腸檢查。息肉電切除術後,醫生根據您的情況,一般禁食三天,給予靜脈輸液。如無排血便,情況滿意,您便可以出院。
2、 初期因空氣積聚於大腸內,您可能感到腹脹不適,但數小時後會漸漸消失。如腹脹明顯,您應告訴醫生或護士,醫生會給您作相應的處理。
3、 如無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據醫囑進食。
4、 若出現持續性腹痛,或大便帶出血量多情況,您應及時告訴醫生,以免出現意外。
基本上減輕痛苦一要看醫生的手法!二就是要看你 排除空氣的情況!有的人排空氣用了4天 很痛苦 有人當天就排出了
3. 腸鏡怎麼做
鏡的檢查首先是清潔腸道,一般是當天早晨4-5點鍾左右開始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一般口服三盒,然後將大便清理干凈。清理完腸道之後,開始完善腸鏡的檢查,多數採用普通的腸鏡檢查和無痛的腸鏡檢查。普通腸鏡檢查整個過程患者是處在清醒的狀態下,主要採用左側卧位,然後給予肛門插入腸鏡之後,經過鉤拉法,然後完善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以及回盲部各個部位的觀察。根據檢查的一些結果,需要的時候還需要取病理的檢查。無痛的腸鏡檢查,主要是給予靜脈推注丙泊酚,患者整個的過程是處在睡眠狀態下,沒有任何的痛苦和感覺。
4. 小腸鏡檢查,需要做什麼准備嗎
你好,小腸鏡是一種膠囊內鏡,在做檢查之前首先要清潔腸道,然後口服一個膠囊,在腹壁上安裝一個檢測盒,膠囊在體內可以自行拍攝小腸的情況,隨著腸蠕動不斷下行,知道膠囊排出體外,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膠囊什麼時候排出體外,是否排出體外。小腸鏡主要用於小腸的疾病檢查,用於胃鏡和結腸鏡所不能檢查到的部位小腸疾病的檢查。
5. 做腸鏡檢查是怎麼個做法
大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以檢查大腸部位之病變,腫瘤或潰瘍,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
6. 腸鏡怎麼做
1、檢查日期由醫生安排。檢查地點:門診胃鏡室。
2、接受此檢查需要作腸道准備。
3、檢查前三天宜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飲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為腸息肉,准備做電切術者禁食牛奶及乳製品。
4、檢查當天早晨6點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點30分開始服洗腸液,每包沖開水1000ml,要在1個半小時內共飲3000ml洗腸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糞渣,則需再飲1000ml洗腸液,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如出現惡心、嘔吐,應告訴醫生或護士,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5、下午2點可進食,避免進食流質,3點鍾由護工帶您到門診胃鏡室,檢查前30分鍾護士將為您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以減輕腸鏡給您帶來不適。
6、不宜帶手機和BB機等電子設備入胃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7. 誰知道做小腸鏡需要身體怎樣是不是無痛
您好!患者可用膠囊內鏡檢查胃腸道,膠囊內鏡全稱為「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系統」,
又稱「醫用無線內鏡」。原理是受檢者通過口服內置攝像與信號傳輸裝置的智能膠囊,藉助消化道蠕動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並拍攝圖像,醫生利用體外的圖像記錄儀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檢者的整個消化道情況,從而對其病情做出診斷。膠囊內鏡具有檢查方便、無創傷、無導線、無痛苦、無交叉感染、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等優點,擴展了消化道檢查的視野,克服了傳統的插入式內鏡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適用於年老體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
可作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腸疾病診斷的首選方法。
重慶新橋醫院、市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能做此項檢查。雖然
膠囊內鏡是無痛、無創、無導線的舒適消化道檢查,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於胃腔體過大,且不能對其經過的時間進行控制,所以隨機性太強,無法作為胃部檢查的選擇,加上胃鏡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膠囊內鏡選擇了差異化的定位,只明確膠囊內鏡用於小腸的檢查。
8. 小腸鏡檢查怎麼做
檢查前一天下午3、4點鍾,用開水沖泡番瀉葉3-6g,代茶飲服,檢查當天早晨用溫鹽水或肥皂水清潔灌腸一次,或在檢查前用開塞露一隻,排空腸腔內的糞便,相隔一小時後,腸腔內清晰.以便利於檢查. 醫生具體操作步驟是:患者取胸膝位,先做肛門直腸指診檢查,再將塗潤滑劑的鏡筒及芯子用右手持之,並用拇指頂住鏡芯,將鏡管上的長度標記向上,便於了解插入深度,先將腸鏡的頭端朝臍孔方向緩慢插入約5cm,然後以左右旋轉動作逐漸進入直腸壺腹部,取出鏡芯,開亮光源,裝上接目鏡和橡皮球,在直視下將鏡管改向骶部插入,當鏡管插入8cm處可見到3個半月形直腸瓣(上下兩個常在左側,中間一個常在右側).當鏡筒插入15cm處時,可見直腸狹窄及較多的粘膜褶緩,即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此時腸鏡較難推進,應在直視下特別小心進行檢查,絕不可強行盲目插入,以免損傷腸壁發生意外;若腸鏡進入盲袋或粘膜窩內,看不到腹腔,可將腸鏡抽回數厘米,改變方向,顯露腸腔,方可繼續插入,或當腸鏡進入乙狀結腸必要時可打入空氣使腸腔鼓起,便於繼續前進.腸鏡一般可放入25-30cm深度,當進入乙狀結腸下部時,病人常感到下腹部不適或微痛,檢查完畢後再慢慢將腸鏡向外遲出,邊退邊觀察,並作左右上下旋轉鏡頭,觀察腸腔的全貌.檢查時注意粘膜顏色,充血程度,有無出血點、潰瘍、分泌物、息肉、結節或腫瘤等病理改變,具有可疑病變如潰瘍息肉、腫塊等可作活體組織檢查,用咬取鉗在潰瘍或腫瘤的邊緣取數塊小組織送病理檢查.咬取後的創面若有出血,可用棉花蘸腎上腺素或止血粉按壓數分鍾,也可用明膠海綿壓迫止血.
9. 腸鏡是怎麼做
腸鏡是一種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的醫學儀器,它的直徑一般是在一厘米左右。腸鏡一般都是需要預約的,預約好後,在腸鏡檢查的三天前低渣飲食,前一天晚上服用輕瀉劑,腸鏡的當天禁止吃早餐,口服硫酸鎂或者甘露醇,之後服用洗腸液清潔清腸後休息半小時就可以進行檢查了。
10. 請問小腸鏡是如何檢查的
問題分析:
小腸是消化道最長的一段大概6米左右,小腸分為空腸和回腸,空腸與為十二指腸相連接,回腸與大腸相連接。一般胃鏡做到十二指腸,腸鏡做到回腸與大腸交界處。胃鏡室從口進入,腸鏡從肛門進入。
意見建議:
如果做小腸鏡的話,是從口進入觀察空腸,從肛門進入觀察回腸,所以小腸鏡檢查應該需要從口和肛門都要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