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業市場調研的研究方法與模式
當企業在確定或調整自身發展戰略時,必須從外部環境研究和內部資源評估兩方面著手。企業通常通過自身的營銷網路了解到所在行業的微觀市場,但微觀市場中的假象(特別是那些虛假的繁榮)經常誤導管理者對行業發展全局的判斷和把握。一個全面競爭的時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現狀,還要了解對手動向,更要將整個行業系統的運行規律瞭然於胸。
2. 證券所裡面的行業研究崗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對某一行業進行調查研究,拜訪上市公司,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數據,作出行業分析報告,向投資部提供建議。
前提條件:你是碩士、博士或者你具有長年在該行業的從業經歷,是該行業的資深人士。
一般國內的證券公司是不會錄用剛畢業的人作為行業分析員的。大家都很忙,誰會教新人呢!都是拿來主義。
現在去國內證券公司應聘的,多是跑業務,做客服,系統工程師等。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好像招暑期工。
國內在投行業務上比較有實力的、正規的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高盛高華、瑞銀證券,中銀國際、銀河證券。其他的不去也罷。
3. 如何做行業研究
細分行業研究的意義
細分行業研究是中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對象,界於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之間。不同的行業會給公司投資提供不同的空間,通過對特定細分行業的長期跟蹤及監測,對不同行業的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並通過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層面的數據和信息資源來界定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同時對不同的行業進行橫向比較,為最終確定投資對象提供准確的行業信息。
細分行業研究的內容
通過對不同產業的發展現狀、發展環境、產業結構、產業鏈以及發展預測的研究,協助客戶發現具有投資潛力的細分行業。
※ 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對行業現狀進行分析,重點鎖定行業的規模、發展速度、集中度、行業周期、重點企業。行業波動等特徵,多方面充分認識行業發展的現狀,發現行業機會。
※ 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產業發展環境主要包括對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微觀市場環境分析。
宏觀經濟環境分析主要基於PEST分析模型對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四個方面分析行業的發展環境進行研究,同時結合行業的上下游產業的供給與需求情況,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變化及影響因素以及行業的競爭格局、與國際技術研發方面的差距等方面對行業進行細致研究。
微觀市場環境分析重點集中在行業的當前市場容量、客戶需求、進出口市場以及重點區域市場等方面。
※ 產業結構分析
通過對行業內企業結構以及地區分布的分析,同時對業內標桿企業的經營績效、財務狀況和經營策略進行剖析,分析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 產業鏈分析
對行業的產業鏈進行剖析,重點關注行業本身對上下游的控制以及上下遊行業的變化行業的影響。
※ 產業發展預測
重點關注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影響力,對行業未來三年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研究該行業的進入機會,為企業制定行業市場戰略、預估行業風險。
細分行業研究的主要流程
4. 怎樣研究一個行業
但凡對金融經濟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從基本面的角度出發,行業產業分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特別是習慣了所謂自上而下的分析人士更是如此。細細道來,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的現狀、行業產業鏈條、行業內競爭情況等等這些內容都是要包含進去的,最後再加上對一些行業內龍頭典型公司的分析,就能拿出一篇少則幾十頁多則數百頁,圖表眾多,邏輯推理十分嚴密,結構非常完整的宏圖大作出來。細心的行業研究家是否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明通過經上百年西方世界實踐和經濟學家不斷錘煉留下來的經濟學經典作為依據分析研究出來的行業產業的發展趨勢,就是硬生生地在中國不會按照這樣的趨勢運行,或者只是在表面上應付一下而在實踐中拖拖拉拉,要是照著這樣的行業研究去做產業投資,十個裡面有八個恐怕是要出問題的。就其原因,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行業產業研究經驗,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西方的行業產業研究範式更多的是建立在自由市場經濟良好運行的假設之上,它強調的是市場通過構成市場自身的各參與主體在科學技術、商業模式等不斷創新下優勝劣汰,最後使得優質資源自動地與優質主體進行匹配,從而總體上不斷地將經濟蛋糕做大做實,增加社會福利,推動社會進步。但這樣的邏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的經濟發展是與政府政策緊密相關的,而其政策的制定與出台很大程度上是為「權力過大」的權貴與富商階層服務的。說到這里提一句旁的,前些天說到杭州的富家子弟飈車撞人事件,聽到一句很是記憶深刻的話:政府是為窮人說話,富人辦事的機關。這種經濟發展的利益格局是與政治政策聯系在一起,是一種通過盤剝多數人為極少數人服務的利益格局,是一種典型意義上的「政治經濟」,是一種邊把蛋糕做大,邊更重於把蛋糕的大部分分到極少數人手中的經濟模式,與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有著很大的不同。搞清楚了影響中國行業產業發展方向的核心源動力,自然而然,我們的問題就回到了文本的題目:「在中國,行業產業該如何研究?」方法有二:一、各地市在省會設立辦事處,各省市在北京設立辦事處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就連跨國公司和規模大一些的民營企業也紛紛在省城京城安營紮寨,使得這些地方建立起中國特色的「總部經濟」,實則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情報處、公關處」,主要目的就是先人一步掌握政府政策,甚至影響政策的制定。因此,第一種方法也就很明白了,想盡辦法靠近「政策中心」,獲取政策先機優勢。這種方法適合有錢有勢的階層,他們是極少數,與政策中心的關系非一般,普通老百姓不容易應用。二、接下來要說的方法是一種利益分析法,筆者覺得給這種方法起一個「穩定江山」法可能比較妥當,當然看完本文有更好創意的讀者也請不吝賜教。筆者的「穩定江山」法,就是要行業產業研究分析家站在政治穩定社會團結的角度,從當前社會矛盾的焦點出發,去分析判斷當權的政府政策制定者為了國家穩定而不得不去做的一些事情,由此形成對一些相關行業產業的趨勢判斷。這其中的分析邏輯較多,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條主線是:政治穩定取決於就業穩定(還有一個是通貨膨脹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就業取決於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取決於所謂的三駕馬車。各位分析家把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兩匹馬盯好了,現在可以說通過提高保障、改善分配機制(雷聲大、雨點小,經濟要是快速好轉就別指望了)等方法來拉動內需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至於發消費券、搞金融消費貸款等都只是當權者極不情願吐出利益而要老百姓自己拉動內需以達到穩定江山的赤裸用心而已。秉承這種分析思路,各位讀者認為房價還會像前十年那樣瘋漲嗎?醫療體系能不改革嗎?汽油能說漲就漲嗎?分配製度也該到了動真格的時候了吧?寫著寫著可能帶有一些情緒了,但是筆者終歸想說明的一點就是:在中國做行業產業研究,你得找准社會矛盾的焦點。
5. 投資人如何做「行業研究
好的投資,先從行業研究做起,行業研究是地圖,指明了需求的來源、行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市場規模、商業模式和競爭對手等。
在不熟悉行業的情況下,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或者投資都是不可取的。成為一名職業投資人,做行業研究是第一步。行業研究提供了在早期投資過程中所有東西的開端和基礎,是做早期投資的一切基礎,可以幫助投資人了解行業邊界從而選擇細分的行業。
一、行業研究的目的
1、了解行業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
2、了解行業的規模和所處的發展階段,來判斷介入的時機;
3、分析能促進/打擊該行業的各種因素和程度,來判斷投資的價值和風險;
二、行業選擇
做行業研究並不表示每個行業都去深入研究,而應該對行業進行選擇,一般而言從幾個方面去考慮:
1、選擇的行業是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至少是不抵觸的。
2、選擇的行業一定要足夠大,有足夠的容量和產值,而且產業鏈足夠長。
3、選擇的行業一定有很大的未來發展空間,能使行業的發展速度和項目的發展速度足夠快,未來在市場里才能出現更多的機會。
三、行業研究的步驟
第一、查找、閱讀相關報告,盡可能多搜集匯總行業信息,包括新聞報道、上市公司公告,以及新企業信息較多的科技媒體(如36Kr、IT桔子、雷鋒網、虎嗅等)。持續更新所研究行業的信息、資訊以及數據,讓自己時刻保持對該行業的先知性和敏感度。這類信息往往是經過加工的二手資料,信息有限,而且品質不容易得到保證。
第二、對相關企業創始人、行業從業人員、相關行業研究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這是獲取一手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三、梳理出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價值鏈和行業核心數據,包括這個行業國內外的情況、國外標桿公司的做法和情況、行業產業鏈情況、利潤情況以及市場規模、增速、競爭集中度等。
第四、提出行業預測觀點或行業共識結論。行業研究的募的是為了指導投資實踐,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對趨勢的判斷。
第五、持續進行關注,及時復盤。面對所關注的行業,需要及時更新,並把重要信息及觀點進行迭代。
四、行業研究報告的結構
早期投資進行的行業研究,無須對每個領域的研究都形成行業研究報告,關鍵是所得出的結論能指導實踐。一般來說,一份完整的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
1、對行業的歷史、起源的介紹、現階段行業的情況以及對行業所能預見的行業的發展
2、經過調研、資料搜集和數據分析後,所得出的行業內生環境的介紹,外部條件的情況,其中包括市場上競爭的形勢、政府政策的力度、法律的約束等方面,還有行業至今發展變化的情況。
3、行業的商業模式、行業壁壘以及競爭的情況(找出行業內最具有價值的企業並研究其投資價值)
6. 研究方向是市場調查分析,主要做什麼
市場調查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情況,了解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企業的決策者制定政策、進行市場預測、做出經營決策、制定計劃提供客觀、正確的依據。找工作在很多領域都可以用到,比如可以在會計行業或者在資料管理方面,比如在公司里負責有關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統計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到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具體來講,主要有升學(攻讀博士學位);出國留學;金融和保險部門;投資、證券及社會保障機構;國家統計部門;市場調研、咨詢及公司;如國內知名的一些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益普索、匯調研、零點、艾瑞等,帶上幾年便可成為統計分析,風險管理和精算方面的高級人才。
7. 行業研究員分析一個公司的流程是什麼
1、公司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分析,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行業網站、第三方證券資訊網站;
2、編寫調研計劃:內容包括:調研目的、調研對象、調研內容、調研參與人員、調研時間、調研費用等。
3、實地調研 ,就是去公司現場,進行訪談、考察、筆錄。
4、撰寫調研報告、包括調研成果和投資建議。
5、報告發表。
(7)行業研究方法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行業研究員做上市公司分析時,分析師還會去做公司調研,直接去公司現場或咨詢公司相關人員,主要用於:
1、核實公司公開信息中披露的信息,如重要項目的進展、融資所投項目等是否與信息披露一致。
2、對公司公開信息中披露的對其利潤有重大影響的會計科目或主營業務,進行實地考察或咨詢。
3、與公司管理層進行對話交談,深入了解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戰略的規劃,並對其專業素質和能力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4、通過對車間或工地的實地考察,對公司的開工率和員工情況有個大體的判斷;
5、深入了解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
6、提高公司盈利預測模型中相關數據指標。
8. 透射電子顯微鏡行業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訪談、數據分析、實地調研等,這些方法都是通用的,研精畢智在做相關行業的研究時,他們有相關的背景,有利於項目的執行和溝通,同時可以獲得更深的信息
9. 研究行業的方法
1)什麼是行業研究,什麼是策略研究
行業研究是對一個行業進行深度分析,產業鏈上中下游構成,行業歷史、現狀、發展預測,行業中公司分析等。
策略研究是尋找答案的分析,宏觀經濟環境下是否存在投資機會,應該投資於哪幾個行業,應該投資某個行業中的哪幾個公司。
2)什麼是行業,產業,市場
行業應該是以產品或服務為細分標准,生產或者提供某一類同質或類似的產品或者服務的企業群組構成某一個細分行業。
產業的范圍較之行業要大,是一組有關聯行業的組合體,比如信息產業,可以包含很多大類或者小類的行業,比如通訊、計算機、軟體和服務、電子等。
市場對應的是產品和服務的銷售和需求,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市場大不一定對應的行業大,行業大不一定對應的市場大,比如中國精密儀器市場大,但中國精密儀器行業不大。
3)行業研究方法論
遵循從宏觀到中觀到微觀的順序,行業屬於中觀的范疇,但與宏觀和微觀都有關聯。
宏觀層面上,全球及中國的產業政策(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指導、政策扶持)、貨幣政策(利率、准備金)、財政政策(稅收、財政支出)、經濟形勢(CPI、PPI、GDP)等都會對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或者抑製作用。
中觀層面上,行業的深度研究,涉及產業的鏈條組成,供需方、替代品、競爭方、潛在競爭方,產業產值,產業周期,產業與經濟周期關聯性等。
微觀層面上,行業中具有競爭力企業的分析,包括企業戰略、企業財務分析、技術分析等。
4)行業中的策略分析關注重點
推薦理由:該行業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符合政策扶持方向;該行業發展增速明顯高於大市滬深300指數;該行業屬於發展期,歷史增速不斷上升;該行業估值明顯處於歷史地位,或者低於其他行業;該行業與國外行業類比,在中國明顯有上升空間;該行業的平均盈利能力比較強勢……
5)公司投資策略分析
評估一個公司價值的兩種方法:未來現金流折現法,應用於虧損或者微盈利公司,前提是公司未來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市盈率法,應用於有穩定盈利的公司,利潤乘以行業平均市盈率。
通常用預測的未來盈利來估算未來的市盈率,如果低於目前平均市盈率,具有投資價值。
6)行業研究難點
行業研究=定義+分類+歷史+分析+結論
定義和分類屬於行業研究的難點,也是行業分析是否具有價值的關鍵。很多分析報告為了傳達某一個行業具有投資價值,通過混淆行業定義和分類來誇大這個行業的規模和發展速度。
任何一種行業分類都不是有完全嚴格的界限區分,比如軟體行業,可以獨立一個行業,但是電信行業中又會涉及到行業應用軟體;比如比較流行的雲計算,其實核心就是軟體的一個分支。比如移動互聯網,究竟應該歸到電信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