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快速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快速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發布時間:2022-08-23 13:34:05

㈠ 跑1000米又快又輕松的方法有哪些

1 早晨起來跑步,不用太快,要確定早晨跑5圈(心理療法),

因為你老覺得2圈就累了,所以可以先跑2圈,慢跑一圈(可以接近走,做跑的姿勢,但心理上一定要感覺是在跑)

再跑最後兩圈,

跑的時候心裡想還剩4圈半...4圈...3圈半...2圈半...半圈...直到結束。

這種心裡療法很有效的。有了跑5圈的經歷再跑起2.3圈來感受就不一樣了(都跑過5圈了,2.3圈算什麼?)

2 勤練習, 課間跑一個三圈(1200米)或一個兩圈半(1000),中間休息不要超過一分鍾。

3 獎勵法:記得跑下5圈一定要給自己設一個獎勵(至少是心裡獎勵)

(比如吃點好吃的,或者心理獎勵,跑下五圈我就能和心上人在一起,就能去想去的地方等)

4 過度跑心理療法:每跑一圈不斷的想再多跑一圈就能怎樣?每一個獎勵要比前一個高

(比如前面的跑3圈1200米吃點好吃的,,跑下4圈1600米我就能克服一個很大的困難比如學英語,跑5圈意志力就已經很棒了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再多跑一圈2400米就能和心上人在一起,跑7圈半3000米就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等 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 不要不好意思哦 克服了心理障礙就真的離成功很近了)

計算自己跑的距離,相信你可以跑超過3000米了

㈡ 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

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

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有不少學校會舉辦校園運動會,裡面就有三公里長跑的項目,不少人想知道三公里長跑有什麼技巧。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一起詳細了解下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

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1

1、長跑最重要的是開始和中段保持勻速,最好自測一下,何種速度跑起來最合適,然後在大部分時間保持這一速度。

2、呼吸頻率按自己的習慣來,開始階段三步呼三步吸甚至四步呼四步吸都是可以的,中段以後兩步呼兩步吸,關鍵在於保持頻率。

3、跑前熱身很重要,跑前先慢跑800米,然後做一做小步跑、高抬腿,拉一下大腿小腿肌肉以及跟腱和十字韌帶,周身活動開,感覺有些微微發熱

4、選擇輕薄靈便的衣服,而且貼身的內衣褲一定要柔軟,以免時間長了摩擦身體不舒服,鞋子最好選擇專門的跑步用鞋。

5、跑得時候最好在一段時間內跟住最前面的人,可以節省一些體力,最後600米左右決勝負再沖刺,當然也存在一定風險,前提是你們體力差不多。當然如果其他人實在太菜就不必要跟了,保持自己舒服的速度是最主要的。

6、跑前喝一點葡萄糖是比較有效果的,頭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

3公里長跑的呼吸方法

盡量保持均衡的呼吸速度,不要頻頻轉換。 一般是跑二三步一呼氣,跑二三步一吸氣,隨著跑速的加快和疲勞的出現,呼吸的頻率也增加,可以採用跑一步一呼氣,跑一步一吸氣的方法。呼氣應該有一定的深度,約占肺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要著重呼氣,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充分吸進氧氣。呼吸一般用鼻子與半張開的嘴同時進行,冬季練長跑或頂風跑時,為了避免冷空氣和強氣流直接刺激咽喉,應將舌尖上翹,微微舔住上齶。以四步一呼吸為宜,並盡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

長跑的基本教學方法

1、簡單配合提前教

在剛開始練習中長跑時,先有意識的教會學生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練習呼吸的輔助方法,如肺活量練習等,並過渡到與手臂的擺動相配合,要求學生一次或者兩次手臂擺動做一次呼吸配合,在教學時要注意擺臂的速度剛開始不要過快,這樣經常性的進行反復練習,呼吸與手臂的配合就會慢慢地協調起來,這個階段是練習中長跑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在這個階段中對呼吸要領講細、講清,並時刻注意觀察、提醒、糾正,然後短距離與步子配合練習,讓學生自己體驗,教師從旁指導,通過反復地強化,加深學生對奔跑節奏的感覺,為中長跑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初練時強調呼吸自然

在進入中長跑練習的初始階段,應突出強調呼吸的自然就行。因為在剛開始練習時,由於學生還不熟練造成太在意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呼吸有些過於做作,導致動作僵硬,反而形成身體的不協調,呼吸不自然,上下難顧,這時根本談不上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細長。所以在剛練習時應向學生強調呼吸自然,心靜體松,在這個基礎上再強調與步子的配合,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3、熟練階段應強調意識,突出呼吸與步法配合的教學

當學生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確的技術概念,也已達到了中長跑的技術要求,即動作規范,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協調、柔和,這時應強調呼吸的意識,突出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教學,達到象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在這個階段中,學生的跑姿輕松自然,呼吸順暢,中長跑的測試成績也有了突飛猛進地提高。而且"極點"出現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出現的"極點"反應也越來越小。應該說中長跑成績的提高是不斷地克服"極點"來實現的,可見呼吸節奏的好壞對中長跑成績好壞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4、大眾健身跑的初始訓練方法

業余長跑選手訓練時,如果你還不能夠一次跑40分鍾以上,應該每周增加跑步距離或時間10%,保護自己不遭受運動損傷。只有能夠跑40分鍾以上之後,才要考慮提高速度的問題,通過間歇跑、變速跑等訓練提高速度。如果條件許可,最好能夠進行山坡跑。

總之,中長跑成績的提高,不容質疑呼吸與步法的緊密配合是關鍵的,但是還要與其它的手段相配合,包括科學的訓練手段、方法等,這樣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3公里長跑運動員的技巧秘訣2

長跑技巧和姿勢

按關於跑步技術的問題,說法很多,這里只是一家之言。其中第1、2點是關鍵,後面幾條比如步幅、著地點等,說法不一。

1、鬆弛並不表示跑速慢或慢下來,是指放鬆身體不需用力的肌肉。

2、正確的跑姿是上身垂直至輕微前傾,肩膊方而平成九十度角,擺臂應和髖部的擺動相對稱,以平衡其作用力,頭部應盡力維持不擺動地浮動,視線焦點在約二十米的前方,若要改善跑姿可在跑步時幻想頭頂上有一條繩將你向上拉起,又假想胸前正中有一垂直線,而擺動的手和?不可越過此中線。

3、步幅不可太大,猶其是前傾不可越過身體重心點,因為當前腳落地時有一向上的反作用力,如落腳點太前於重心,會做成後推力減低前沖力。

4、多用後蹬力,少用上躍力。

5、用中或前掌地跑,優於後跟地的跑法。

6、前提膝可增加騰空時間和步幅。

7、上斜跑要步韻配合,身體前傾,後腳蹬直,步幅少點,焦點在前方,不要下望,落斜跑要放鬆身體和後傾,步幅加大。

8、當前腳著地時,髖部不應因重力而下墜。

㈢ 迅速提高短跑成績的方法

提升短跑成績,比如上坡跑(加強腿部個肌肉群力量),下坡跑(訓練步頻),另外,多做30M、50M速度練習,輔以素質訓練(高抬腿、單腳跳、蛙跳,後蹬跑,縱跳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跑250M或300M,在這個過程中不強調全力,300M就定時40秒,主要是體驗途中跑及彎道跑技術動作和呼吸節奏。
總的來說,田徑項目對天賦要求很高,且練起來很枯燥,但技術要求卻很高。
短跑就是一個非常需要技術的運動,需要在高速的同時又要讓技術動作不變形以達到耗能最小以保持較長時間的速度。

㈣ 跑的定義快速跑分為哪幾個部分各部分的要領是什麼

跑:足下生風的意思,常常用作貶義詞,比如逃跑,打不過跑了等等。

快速跑分為途中跑動作自然,腿後蹬時快速有力,前擺抬腿高,擺臂積極,兩腿的蹬與擺配合協調。

動作要點:後蹬充分、快速積極,前擺幅度大,步頻快,重心移動平穩,兩臂擺動配合好。

(4)快速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擴展閱讀:

快速跑在練習中,可由學生體驗和歸納什麼是正確的快速跑技術。在課堂教學和課余練習時,學生可自願結合為6~8人的小組,練習中等速度的勻速跑,距離60~80米,次數4~6次或由學生自定,在練習中進行互評互教。

給學生介紹發展快速跑能力的方法:加速跑、重復跑、變速跑、沖刺跑、上坡跑、下坡跑等,促進學生在課後自練,練習的距離和組數由學生選擇。

㈤ 短距離跑的動作方法,動作要點,教學難點及教學方法

起跑的任務是獲得向前沖力,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為起跑後加速創造有利的條件
★起跑器的安裝
起跑器安裝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長式」兩種。通常採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裝在起跑線後一腳半(約4045厘米)處,後起跑器距離前起跑一腳半;前,後起跑器的支撐面與地面分別成40度45度角和7080度角;兩個起跑器的中軸線間隔約15厘米。
★起跑技術
起跑技術包括「各就位」,「預備」,「鳴槍」(或「跑」)三個階段。
聽到「各就位」口令後,做2—3次深呼吸,輕快地走到起跑器前,兩手撐地,兩腳依次踏在前,後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後膝跪地,兩手放在緊靠起跑線後沿處,兩臂伸直,肩與起跑線平行,兩手間隔比肩稍寬,四指並攏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撐。頸部自然放鬆,兩眼視前下方約4050厘米處,注意聽「預備」口令。
聽到「預備」口令後,隨時之吸一口氣,平穩地抬起臀部,與肩同高或稍高於肩,重心適當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線,這時體重主要落在兩臂和前腿上。「預備」姿勢應該穩定,兩腳貼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聽到槍聲,兩手迅速推離地,兩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後擺動,兩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體向前上方運動,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髖,膝,踝三個關節。
★起跑後的加速跑
加速起跑後的跑是從後腿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個跑段。其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距離內盡快地獲得高速度。
當後腿蹬離起跑器並結束前擺後,便積極下壓著地。第一步的著地應盡量靠近身體重心投影點,腳著地後迅速轉入後蹬。前腿在蹬離起跑器後,也迅速屈膝向前擺動。
起跑後的最初幾步,兩腳沿著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前進的,隨著跑速的加快,兩腳著地點,就逐漸合攏到假定的一直線兩側。

㈥ 鍛煉短跑速度最有效的方法

一、短跑訓練教學的主要手段
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提高短跑運動成績的保證,在短跑技術練習中,採用的練習手段有很多,較多採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各種跑的專門性練習和輔助性練習: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後蹬跑、跨步跳等。
快速反應練習:多種姿勢及不同信號的起跑練習。
中速跑30米:注意動作輕松和技術要求。
提高頻率練習:如擊地跑、台階跑等。
起跑後的加速跑練習(30米----50米)。
加速與放鬆跑的交替練習:如30米快速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速跑+20米慣性跑等。
彎道跑練習:彎道起跑接加速跑;彎道起跑30米接直道跑30米;直道30米跑接彎道30米跑。
終點沖刺練習:30----50米沖刺跑接撞線練習。
另外,也要重視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機體機能能力的全面提高,如: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及力量素質;機體的有氧耐力、無氧耐力等。
二、短跑教學中容易產生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快速跑教學過程中如何糾正錯誤動作是完成教學任務和訓練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不能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常見的錯誤動作有:
1. 擺臂技術擺臂時,因肩部過於緊張使擺臂技術所要求的動作逐漸變形而導致整體動作變形。常見有「篩米式」、「打鼓式」、「直臂擺式」。這是因為要求快速的用力擺動所致,擺臂動作不是以肩關節為軸前後擺動,而是左右擺動以軸關節為軸小臂上下擺動或沒有自然屈軸及動作緊張所引起的。糾正方法:(1)引導和培養在保持適度緊張的情況下,用放鬆的心態和動作去完成持續快速動作的能力;(2)原地擺臂練習,按節拍進行快慢節奏的正確擺臂練習,逐一檢查糾正動作正確性。
2. 抬頭挺胸跑產生原因是動作緊張或腹肌力量差。糾正方法:(1)要求跑時目視前方,動作放鬆,多做定距離的放鬆跑; (2)多做腹部練習,發展腰腹肌力量。
3. 低頭收腹跑產生原因是動作緊張,擺動腿前擺不充分,沒有帶髖向前。糾正方法:(1)目視前方目標的放鬆跑和放鬆加速跑; (2)多做跨步跳、弓箭步走等練習。
4. 後腿蹬伸不充分後蹬是跑的動力,合理的後蹬技術是跑的關鍵。產生後蹬不充分的原因是後蹬肌肉力量差、動作僵硬。糾正方法:進一步明確後蹬擺腿的動作要領,通過後蹬跑及各種跳躍練習發展蹬擺力量。
5. 前擺不充分在教學中直接表現是「窩髖」,即因髖關節僵硬使大腿前部與腹部間在運動時角度過小,影響向前高抬擺腿的幅度而不能加大步幅,進而影響水平速度。糾正方法:(1)前後及側向擺腿練習,使充分感覺髖部運動; (2)通過高抬腿和後蹬跑等練習,要求體會送髖動作,說明送髖動作的意義。

怎麼才能讓自己跑步速度變快

步長和步頻是現代短跑技術的核心,也是構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運動員技術特點、身體素質水平、神經類型與身體形態特徵等綜合體現。要提高跑速,步長和步頻是關鍵。倘若兩者同時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實踐中要做到這一點難度卻很大。因而,在短跑訓練實踐中,一定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步長或步頻。例如,我進浙江大學體育系時,年齡已經是20 歲了,客觀上已經失去了發展步頻的最機佳時期(從運動素質發展敏感期而言,11歲~13歲是發展步頻的最佳時期),因而,在發展步長和步頻二要素時,堅持以在保持適宜步頻的基礎上,重點突出發展步長能力。由於指導思想明確,主攻方向合理,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恰當,所以我的100m成績也從進校時的11.4S提高到11.88S。從跑的技術原理分析,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為此,在訓練中,我們結合短跑的技術特點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在訓練手段的選擇上,我們採用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幅度,加快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從而提高了步長能力。
對於步頻能力的訓練,我們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採用的訓練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 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實踐表明,上述提高步頻的訓練指導思想及訓練手段是行之有效的。絕對速度是指短跑運動員發揮最高跑速的能力。絕對速度的優劣,不決於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縮的力量,動作速率等因素,而且還取決於運動員掌握跑的技術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因而,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在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安排上,可採用:(1)20~40m行進間快跑練習;(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等。
速度耐力是指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 運動項目,其速度耐力是以無氧供能為其基礎,並建立在有氧耐力發展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應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訓練,使運動員的心臟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從而為無氧耐力訓練奠定基礎。一般可以採用以下訓練方法:(1)反復跑;(2)組合跑;(3)變速跑;(4)節奏跑;(6)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於人體一切運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的工作(收縮與放鬆)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僅對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而且直接影響其他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與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運動能力的原動力。鑒此,在短跑訓練中,應將力量訓練作為重要的核心內容來加以重視和進行。有關力量訓練的方法手段非常多,無法一一闡述,簡而言之,應注意如下原則:
注意選擇合理正確的練習方法和手段,不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訓練,而且還要注重小肌肉群和遠端肌肉群的協同發展。否則,不但不利於運動成績的提高, 而且還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要根據專項訓練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專項所需要的力量素質。短跑運動員應側重於快速力量、相對力量和爆發力量的發展。並且,要有利於所獲得的力量水平盡快、有效地轉移到短跑專項成績中。
要做到跑得放鬆自然而有節奏,是短跑技術訓練的難點,因為肌肉的緊張和放鬆是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所決定的。運動生理學揭示:肌肉收縮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釋放出高能磷酸鍵而提供的,而這些高能物質在運動員體內,特別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過改善營養和科學訓練提高其含量,短跑運動員在劇烈活動中欠下大量「氧債」會出現暫時能量供給不足的現象,如果運動員運動是緊張就會把能量消耗在無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響速度。運動員若能善於放鬆自然跑,就能降低無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從而提高跑的實效性和經濟性。

閱讀全文

與快速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逆指標的一般水平用什麼方法計算 瀏覽:862
福建家用溯源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70
國標中檢測菌落總數的檢測方法 瀏覽:940
ktm檢測方法 瀏覽:151
十合一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79
兩個薄膜水泵連接方法 瀏覽:54
郵件發送圖片方法 瀏覽:332
西瓜醬怎麼調制方法 瀏覽:706
蒸汽煙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143
肝鬱結最好的鍛煉方法 瀏覽:692
線雕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349
嘴唇燙傷用什麼方法好的最快 瀏覽:650
電信卡手機充值方法 瀏覽:51
視頻賣貨方法 瀏覽:578
治療黃褐斑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359
手機鈴音效卡頓的維修方法 瀏覽:790
研究動植物的辨認方法 瀏覽:901
用煮方法的菜的圖片 瀏覽:566
家電給手機充電方法 瀏覽:533
用什麼方法消滅皮膚蟎蟲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