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孟子教學方法如何借鑒

孟子教學方法如何借鑒

發布時間:2022-08-23 01:08:32

A. 《三字經》當中有什麼值得借鑒的教育方法

《三字經》在格式上十分特殊,因此而得名,每三個字為一句,能夠很好地朗讀以及背誦。這樣的文章形式其實十分易於學習,這種格式易於背誦,而且便於理解。即使沒有學習過《三字經》,也可以通過多次朗讀來明白其中的內涵。在這本讀物當中所涵蓋的知識面非常的廣泛,通過學習也能夠從中獲取很多。因此,這也是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教育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學習價值,在其中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教育方法。


親師友,習禮儀

當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親近老師或者朋友,這樣就能夠與他們熟悉,並且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一些優秀的品質和禮儀。孩子都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大人都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們也能夠通過這樣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學習禮儀。

B. 孟子的教育方法有什麼

孟子在教學原則和方法上,雖然在有些方面(例如因材施教)繼承了孔子,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獨有的教育方法,例如「言近指遠,守約施博」,是說教育者要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要能夠以簡單易懂的道理去駕馭、分析復雜的事物。

C. 孟子的學說對今天的我們有什麼借鑒意義

孟子中心思想為「義」,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三個學說:民本思想; 仁政學說;倫理道德。 孟子基本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並有所發展。主張民貴君輕,實行仁政,禮制
借鑒意義有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德治,民本,倫理道德禮制。

D. 孟子和荀子對語文教學又有哪些幫助和啟示

荀子發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義因素,是先秦時期最傑出的新興地主階級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學思精通則知之明,\"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認為思是學與行之間的關鍵,學不思者則不明。因此,他認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學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斷能力,\"知類\"和\"通道\"。\"道者,治之經理也」。\"禮者,人道之極也\"。\"知道\"的實質涵義就是\"知禮\",思考就是要以禮作為准繩來判斷知識的曲直是非,反對不求本義和綱領的雜亂識記。
首先,荀子認為教師工作是崇高而偉大的政治職業,只有儒者和君子聖人來承擔;教師是以禮義來教化士農工商的職業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別強調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天地君親師是禮之本,\"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教師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因此他告誡統治者應當特別記住,\"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是否重視教師,是關繫到國家政治命運的一件大事。教師應當受到統治者的崇敬與信用。
其二,荀子十分強調教師的尊嚴,以為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他說:\"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內(納),朝士大夫遇諸途不與言\"。又說,\"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教師是禮義的化身,必須絕對服從,統治者決不能容許有人背叛、懷疑、非議教師,否則就要以刑法問罪。荀子進一步修證了孔子\"當仁不讓於師\"的民主精神,把\"尊嚴而憚\"作為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使教師成為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者。 其三,荀子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具有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表現為教師對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與採用的決定作用。深奧淵博的儒家經典經教師講解與闡發,學生才能原原本本地理解與掌握。通過教師的教授與指點,可以大大縮短學習過程。他說:\"人有師法而知,則速通\"。因此,荀子要求學生隆師、親師、尊師、忠師。 其四,作為教師條件,荀子有嚴格的要求,他說:\"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首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這是說,教師除了有淵博學問之外,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一要有尊嚴的威信;二要有豐富的閱歷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講授儒家經典的能力,能夠根據教材的內在邏輯,循序漸進,誦說時有條有理,不凌不亂;四要能鑽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並且善於闡發微言大義,而不是記問之學。
荀子認為,教師應當具有善喻的講解能力,\"臂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此外還要善於辯論,批評不仁之言,做到\"小辯而察見端而明,本分而理」。這些思想均為《學記》繼承與發揮,成了對封建社會教師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 孟子對教育問題的論述,對後世也有很深遠的影響。 孟子的教育思想有繼承孔子教育思想的一面,也有其個人獨特的想法。而這些真知灼見,直到今天,依舊為我們所使用,依舊在現代教育建設中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 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道德觀念是先驗存在的。同時孟子用一句話概括了這個觀點:「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基於此,孟子又提出了:「良知」、「良能」之說。雖 說 是唯心主義 ,但是孟子卻也強調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和重要性。孟子說:良知、良能、道德倫理,可以通過道德教育尋找回來。即所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是在教育心理學的上建立起來的性善說實質上是教育的基礎。
二、強調立志除了目標大以外,還應該對志向、理想的標准要高。孟子就認為「大丈夫」應當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②「窮則獨善起身,達則兼善天下」,堅信道義,矢志不渝。認為挫折、打擊只是磨練意志,增長才乾的一種良機。這可以從孟子的《孟子。告子下》中看出。這篇文章中寫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三、承認客觀環境的影響作用孟子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也經常誇大主觀能動性對人的作用,甚至到達了不適當的地步。但是在論及人的性格培養和心理狀態的形成時,卻沒有忽略環境的影響,也沒有忘記物質條件對人的制約。 四、 孟子認為身教重於言教,教育者假如不能做學生的楷模,就不能做到「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矣。」學校的教育者應該以身作則,做榜樣。又主張因材施教,隨學者人品高下,時地遠近、先後,選擇不同教授方法。 可以看出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的。同時兼具了原則性、靈活性、啟發性、具體性和針對性。教學方法上要求博學反約、言近旨遠 。嚴格以求,深入淺出,循循誘導 。孟子為了讓別人清楚正確地理解深奧難懂的問題,常運用比喻,深入淺出,讓人一目瞭然。對於啟發誘導,他說:「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⑩意思是說善於學習的人就能從而得到其中的妙處。因此自求自得的教學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孟子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值得深入探討。盡管二千年過去了,它仍然在知道和影響著我們今天的教育, 繼承和發揚就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任務.

E. 孔子的教學與孟子的教學不同有哪些

孔子與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國古代早期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的教學思想與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獨立思考的教學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教育,即使是在兩千多年之後的當今教育仍能從他們的思想中獲得教益。孟子不僅在思想上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也對其進行了創新與發展,展示了其獨立人格和鮮明的個性。雖然孟子與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在教學思想上有很多相同點,但是兩者在教學思想上還是有區別的,而從中也給予當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與啟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賢才與大丈夫、明人倫
教學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發,圍繞教育目的而展開的。「教育目的,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當今社會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從學校教育出發,偏重於社會對人的制約性。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與孟子雖然是主觀地表達了對所要培養的人的設想與規定,但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的要求,禮崩樂壞的亂世需要培養怎樣的人才哪?孔子與孟子都講到要培養君子,但他們兩人的教育目的還是較主觀地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思想觀點。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君子,治世的賢才。在孔子看來,「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是君子,「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國,也能長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子路問孔子什麼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君子進行自我修養,而修身則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孔子所說的君子更是從社會需求的層面來講的治世的賢才。孔子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天下無道的局面,因此他需要培養治世的賢才君子。
相比較而言,孟子也處於天下無道的亂世。他也主張培養君子,但他最為欣賞的是有天地浩然正氣的大丈夫。孟子更注重的是一種內在的修養,「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他更注重的是一種內發的思想品格,一種人格的培養。另外,孟子認為「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出明人倫的君子,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出治世的賢才君子。孟子並不是不主張治世,他也曾說「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並同孔子一樣主張仁的學說,在各國之間奔走,宣揚自己的主張。孔子的闡述是從社會需求,治世的方面來說的,注重社會的要求,而孟子則是注重內發的,將外在的社會要求規定化為一種內在的精神的自我修養。
二教學原則、方法之比較
不同的教育目的必然會在教學方法上有所不同。雖然孟子從孔子那繼承了諸多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原則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還是圍繞教育目的而展開有一些區別。孔子與孟子的教學原則與方法雖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同中有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因材施教與不教之教
孔子對於自己的弟子瞭若指掌,他不僅們進行了分類:「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而且也了解他們的缺點「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對於同一件事情,孔子給予不同的弟子以不同的回答。子路問聽到就行動嗎,孔子因為子路凡事總想超過別人,要他收斂而要他問問父兄的意思再行動,而冉有難以下做決定,疑慮太多,遇事退縮,孔子為了促其進取而鼓勵他聽到就行動。
2啟發誘導與自學、深造自得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學生到了一定的學習狀態: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老師便可開其意,達其辭,使學生經過啟發有一定的感悟。通常說的啟發式教育就是從孔子這里來的。孔子的啟發誘導注重的是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但孟子則注重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學自得。因為「明人倫」的教育目的是內發的,不可能由他人達成,所以孟子主張自學與深造自得。他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主張的深造自得注重的是自身的修養,相比較而言,孔子側重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而孟子側重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並且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前者對教師的啟示頗多,而後者有助於學生自覺自得的醒悟。孟子的這一教學主張與當今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比較相近。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的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的創新,體現了鮮明的個性特徵。
3學思結合與獨立思考
孔子不僅認為學習要思考,而且也認為不能只思考而不學習。他對終日的思考是不主張的,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將學與思結合起來,更注重學習。這與他的教育目的培養治世賢才是有關的。孔子以禮樂射御書數為教學內容並貫之以仁勇智三德來培養治國平天下的賢才。這種賢才需要學習很多實用的知識來治世,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思考。而孟子則認為教師並不能傳授知識的全部,只能傳授基本知識,學生要獲得其中的精髓必須自己去思考,琢磨與體會。孟子以後裔教人射箭和做木匠教人做木工活為例,來說明即使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完全使學生學會所教的知識,學生要在教師傳授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融會貫通,掌握知識的「巧」。相比於孔子的學思結合,孟子更注重的是獨立思考,尤其是學習者自身的思考。這也是源於「明人倫」的內發教育目的。這種內發的精神境界旁人是難以使其達到的,需要自身進行思考,琢磨與領悟。
孟子對於孔子的教學思想多有創新。他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應以懷疑的精神來看待書籍。這種懷疑精神有助於學生的創新。而且對於孔子的「欲速則不達」變通為「其進銳者,其退速」,直陳了欲速則不達的後果,強調了為學之序。
三總結與啟示
雖然孟子的教學思想與孔子的教學思想對於今天的教學有諸多啟示與借鑒的地方,但是將兩者進行比較一是為了說明教育目的對於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教學活動是圍繞教育目的而展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原則的採用是為了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在當今的教育改革中,不僅要制定符合實際的教育目的,而且也要切實地採取有效的教學原則去規范教學雙方,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達到教育目的。二是為了表明孟子對於孔子的教學思想的創新精神。孟子的教學思想不僅是對孔子教學思想的繼承,而且也以革新的精神,創造了具有個體本位色彩的教學思想,對於傳統教學的一種革新。
在當今的教育的改革中,我們仍可以從前人的腳步中的得到啟示。當今的教育改革不僅需要貼合實際的教育目的,而且也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則,並且更需要一種革新與創造的精神去進行教育改革。

F. 在我國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鑒

中國古代有一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第一種:環境熏陶對教育的重要性。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先後從墓地旁邊,集市旁邊搬到了學校附近,從此,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第四種: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現今,因材施教對於教師、家長、學校等都具有現實意義,不同的受教群體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人的潛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閱讀全文

與孟子教學方法如何借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定亞硫酸鹽的常用方法 瀏覽:491
縮陰啞鈴怎樣使用方法 瀏覽:968
快速練好薩克斯的方法 瀏覽:992
切線釣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472
鐵路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286
548除以72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370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4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1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0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5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5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8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40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40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3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21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