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省公務員難考么,一般都是考什麼呀
您好
筆試內容主要包括: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塗准考證號,並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80分鍾,滿分100分。(報考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塗准考證號,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一律無效。)
行測備考
公務員考試算是一種能力性考試,而非知識性考試,說得再明確一些,公務員考試是考查我們是否具備應對這種時間壓力型考試的能力。即使你學富五車,如果在考試中無法統籌好作答時間,最終的結果可能也會不盡人意。因此,如果考生從未接觸過公務員考試,採用自己一貫的常規思維去考試,多數情況下就會在眾多競爭者中淪為炮灰。因此,建議考生選擇一家培訓機構跟著老師系統復習,學習應對公務員考試應有的思維和技巧,這樣復習的效率更高,往往僅需兩三個月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如果備考時間相當充分(比如剛上大一就開始准備……),也可選擇自學,重要的是要學會提煉規律、歸納總結,否則,錯誤的學習方法無異於開山採珠。
對於培訓機構的選擇,與實體地面班相比,更建議購買線上直播課,上課時間一般是每晚7點開始,不耽誤白天上課上班時間,每節課至少直播兩小時,課上可以跟老師實時互動,課下可以自己加速、無限次看錄播,有問題可以隨時咨詢答疑,還會配備教材、講義、模塊真題庫、真題套卷、模擬卷等等全套紙質版資料包郵到家,價格更是非常實惠。騰訊課堂每晚會有免費公開課,大家可以先去試聽一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刷題對公務員考試來說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用正確的方法刷題,如果方法錯誤,刷再多的題也是緣木求魚。總體上來說建議備考的整體思路如下:聽課學方法→分模塊刷題(不限量,把每天能利用的時間都用來刷題,注意一定要總結,包括常考的正確選項特徵、常考的錯誤選項特徵)→聽課回顧方法(第一遍學習多少會有雲里霧里的感覺,刷一輪題以後,再聽第二遍課程,會對老師的講解有一個新的認識與理解,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刷套題(每天如果時間允許,上午一套行測,下午一套申論,仍然注意一定要總結)→回顧、總結、保持。
接下來筆者將按照個人建議的答題順序來介紹行測各模塊的備考策略:
第一,常識判斷。該模塊考查的內容非常多而雜,上天入地無所不考,很難在短時間內有一個明顯的提高,所以從復習的性價比這個角度來說,不建議大家放過多的精力在這個模塊,它更多的是靠我們日常的積累,當然,如果精力允許,有一些像歷史、文化等除了時事政治以外變化較小的內容,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每天的堅持學習來得到一定提高的,比如每天拿出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閱讀一下常識手冊,即使考試沒有用到,也全當是豐富我們自己的學識了。另外提醒一點,通常監考老師會提前5-10分鍾發放卷紙,而且會強調打鈴之前不允許答題,這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不動筆計算,只用眼睛看,把試卷的第一部分常識判斷快速掃一遍,會的直接選,不會的也不必糾結隨便選一個即可,這樣爭取在打鈴之前或者打鈴後5分鍾之內把常識搞定。題目舉例如下:
【例1】早在400年前,西班牙等國商人就將中國的絲綢以及茶樹、柑橘等農作物運往拉丁美洲,又將一些農作物從 拉丁美洲引入中國,形成了一條橫跨太平洋的「海上絲綢之路」。請問以下哪些農作物不是從拉丁美洲引入中國的?
A.玉米 B.紅薯
C.花生 D.水稻
解析:D。【歷史-古代史】
玉米、紅薯、花生均原產美洲,在明朝中後期傳入中國。水稻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農作物之一,在河姆渡遺址中有發現, 是我國最早的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故選D項。
第二,資料分析。該模塊可以說是行測科目裡面技巧性最強的一個模塊,如果方法正確,20道資料分析題應該在25-30分鍾之內完成(不放棄每篇資料的最後一道綜合題),同時,資料分析又是行測科目裡面唯一可以拿滿分(准確率至少保證90%)的模塊,並且分值較高,所以從作答順序上來講,也不建議按試卷順序把其放在最後,應該適當提前,從而保證有充足的時間高質量完成該模塊,總而言之,在備考過程中要充分重視資料分析的重要性,建議堅持每天做一套資料分析保持手感,切不可懈怠。題目舉例如下:
【例2】2016年,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四萬億元。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42578.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8%,增幅高於同期GDP增幅0.3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增幅比同期GDP第二產業增幅高3個百分點。
A.A B.B
C.C D.D
解析:B。【判斷推理-圖形推理】
觀察發現每個圖形中均有形狀相同的元素,且數量依次為2、3、4、5、6、?,問號處圖形應該含有7個形狀相同的元素。A項6個,B項7個,C項2個,D項沒有形狀相同的元素,只有B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B。
【例4】情感廣告是訴諸於消費者的情緒或情感反應,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值或情緒滿足的一種廣告策略。這種情緒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可能遠遠超出商品本身,從而使消費者形成積極的品牌態度。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廣告語不屬於情感廣告的是:
A.某品牌飲料廣告語:「××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
B.某品牌啤酒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廣告語:「好不好,家鄉水。」
C.某品牌紙尿褲廣告語:「寶寶天天好心情,媽媽一定更美麗。」
D.某品牌潤膚露廣告語:「為了肌膚柔美潤舒,請使用××潤膚露。」
解析:D。【判斷推理-定義判斷】
先找出定義關鍵詞。「訴諸於消費者的情緒或情感反應」、「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值或情緒滿足的一種廣告策略」、「使消費者形成積極的品牌態度」。再逐一分析選項。
A項:「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會使消費者產生愛國的情緒滿足,符合「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情緒滿足」,符合定義,排除;
B項:「好不好,家鄉水」,會使消費者產生懷念家鄉,以家鄉為自豪的情緒滿足,符合「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情緒滿足」,符合定義,排除;
C項:「寶寶天天好心情」,會使消費者產生孩子很舒適的情緒滿足,符合「傳達商品帶給他們的情緒滿足」,符合定義,排除;
D項:「為了肌膚柔美潤舒」,沒有體現出商品的附加值或者情緒滿足,不符合定義,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註:做定義判斷題目一定要審清題目,問的是「屬於」還是「不屬於」。
【例5】青衿:讀書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廟
C.春蠶:奉獻 D.袍澤:官員
解析:A。【判斷推理-類比推理】
青衿借指讀書人,二者為比喻象徵關系。
A項:南冠借指囚犯,二者為比喻象徵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浮屠借指佛塔,而不是寺廟,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春蠶借指樂於奉獻的人,而不是奉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袍澤借指軍中的同事,而不是官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例6】甲、乙、丙三人大學畢業後選擇從事各不相同的職業:教師、律師、工程師。其他同學做了如下猜測:
小李:甲是工程師,乙是教師。
小王:甲是教師,丙是工程師。
小方:甲是律師,乙是工程師。
後來證實,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對了一半。那麼,甲、乙、丙分別從事何種職業?
A.甲是教師,乙是律師,丙是工程師
B.甲是工程師,乙是律師,丙是教師
C.甲是律師,乙是工程師,丙是教師
D.甲是律師,乙是教師,丙是工程師
解析:D。【判斷推理-邏輯判斷】
選項信息充分,優先採用代入法。
將A項代入,小李兩句都猜錯了,排除;
將B項代入,小王和小方兩句都猜錯了,排除;
將C項代入,小李和小王兩句都猜錯了,而小方兩句都猜對了,排除;
將D項代入,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對了一半,符合題干要求,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例7】近些年,作為文化政策、資本扶植發展的重心,國產動畫被寄予了極大期望。然而,動漫的土壤並不是隨便撒些空殼爛籽就可以 的。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守株待兔 B.坐享其成
C.不勞而獲 D.以逸待勞
解析:B。【言語理解-邏輯填空】
文段指出,國產動漫並不是可以隨便撒些空殼爛籽就可以成功的。B項「坐享其成」形象地描繪出撒完空殼爛籽就坐在旁邊等待發芽結果最終收獲的樣子,符合文意。
A項「守株待兔」原比喻試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C項「不勞而獲」比喻不勞動而得到成果,重在強調完全什麼都不做就能夠獲得收益,但前文中「撒些空殼爛籽」實際上也付出了勞動,故二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
D項「以逸待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准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含褒義,感情色彩與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例8】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不祥的預言:過多物質或能量集中在一處,終將導致空間坍塌,像魔術師的外套一樣吞進萬物,萬事萬物皆逃不脫。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稱顛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徹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會永存。一段時間之後,它們會「泄掉」,然後爆炸成輻射和微粒。但是,有一個障礙: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時散出的輻射是隨機的,落入其中的萬事萬物的「信息」大部分將被抹掉。這違反了現代物理學的一條原則:時間是可以扭轉的,黑洞里發生過的事情可以重建。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發現了一條可以逃出黑洞的線索
B.黑洞終將「泄掉」,然後爆炸成輻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結果徹底推翻了關於黑洞的預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預言卻提出了新的挑戰
解析:D。【言語理解-片段閱讀】
文段首句對愛因斯坦提出的「黑洞」概念進行了解釋,並指出其危險性。隨後霍金宣布了「顛覆」黑洞理論的研究,指出「黑洞」並不會永存。後利用轉折詞「但是」,指出霍金理論中存在一個「障礙」,尾句對其進行具體解釋。故文段重點在轉折之後,強調了霍金的研究會顛覆「黑洞」理論,但本身也存在障礙,對應D項。
A項,「逃出黑洞的線索」對應轉折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B項,「黑洞終將『泄掉』」對應轉折之前解釋說明部分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C項,轉折之後指出霍金理論存在「障礙」,故「徹底推翻」過於絕對,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第四,數量關系。該模塊題目多取自小學奧數或者中學數學,原則上來講,題目本身難度並不大,如果做個1小時或者2小時,基本都能做對,但尷尬的是行測考試時間有限,120分鍾需要做完120道甚至130多道題,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數量關系相比其他模塊就顯得稍微困難一些,但我們也有應對的辦法。首先,行測考試都是客觀題,正確答案就在四個選項之中,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去正面求解,而是可以運用一些方法技巧去驗證一下,排除掉錯誤的選項從而直接鎖定正確答案,這樣就能大大縮短解題時間;其次,各個考點涉及到一個考頻的問題,有的考點幾乎逢考必考,而有的考點隔幾年才考一次,那麼我們在備考的時候就要優先選擇去復習那些考頻非常高且解題思路非常固定的考點,這樣備考效率才會最高;最後,從答題順序上來說,數量關系按試卷的印刷順序是排在中間,如果按試卷順序作答,後面非常重要的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就會答得非常緊張從而失分嚴重,因此在實際考試過程中,我們建議考生將數量關系放在最後,在最後的10-15分鍾之內,把課上老師重點強調的那些必須拿分的題搞定,剩下的就看人品拼運氣了,通常來說,如果其他模塊都復習到位的話,數量關系按照這樣的套路爭取達到50%-70%的准確率,行測75+基本沒問題。題目舉例如下:
【例9】甲、乙兩個倉庫共有貨物102噸。如果從甲倉庫調出3噸到乙倉庫,那麼甲倉庫的貨物正好是乙倉庫的2倍。則甲倉庫原有貨物( )噸?
A.31 B.37
C.70 D.71
解析:D。【數學運算-代入排除】
根據「如果從甲倉庫調出3噸到乙倉庫,那麼甲倉庫的貨物正好是乙倉庫的2倍」可知甲倉庫貨物大於乙倉庫即甲倉庫貨物大於102÷2=51,排除AB。並且甲倉庫貨物減3是偶數,只有D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D。
【蒙題大法】已知甲乙兩倉庫共有貨物102噸,恰好選項A+D=102,猜測一個是甲倉庫一個是乙倉庫,又可推斷甲>乙,蒙D。
申論備考
申論看似主觀題,但是從閱卷的角度來說,申論的答題也是非常客觀的,不論是前面的小題還是最後的大作文,都是有嚴格采分點的。有的同學覺得自己文筆不好,很害怕申論,其實不然,見過申論真題的同學應該都知道,申論是有給定材料的,也就是說我們答每一道題以及大作文的時候,都要依託給定材料去作答,否則,語言寫得再美、辭藻再華麗,如果脫離材料,最終也不會取得滿意的分數,只有嚴格依託材料采點,即使文筆不是很美,只要中規中矩、客觀通順,也會答到一個滿意的分數。那麼這里就需要同學掌握如何根據給定材料采點,舉個例子:如果問的是「總結什麼什麼問題並給出對策」,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找到對應給定材料裡面的一些消極詞彙,比如「不利於」「導致」等等,它們對應的內容經過提煉就可以總結為問題,對策我們就要找到給定材料裡面的「應該」「亟需」等等這些詞彙,將其提煉總結為對策。再比如,有些給定材料裡面會涉及到老百姓的對話,這些內容通常會作為問題類答案,而如果涉及到國家領導、專家講話,通常來說這些內容會作為對策類答案,諸如此類的申論答題技巧還有很多,要堅信,通過系統學習,申論成績絕對是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
對於申論,這里就不舉例子了,同學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騰訊課堂試聽我們的免費公開課。
希望採納^_^
② 近7年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情分析
第一部分 申論主題分析
「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就是指政府施政要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五個方面整合為一體去考量,而申論主題的類型亦與之相吻合,不會跳出這五大方面。同時,由於對同一問題的認識角度不同、解決方式不同,主題會出現差異。從近幾年的申論主題來看,主題的選擇不再單一化,同時涉及多個領域的主題增多,呈現出交叉考查的特徵,考生對此應加強重視。
一、多領域交叉
2009—2018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主題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領域,同時呈現出多領域交叉考查的特徵。一般為兩個領域交叉考查,但也有三個甚至四個領域交叉考查的情況。然而,在多領域考查的同時,整個主題角度卻並不分散,如2018年B卷主題涉及多個領域,每一則材料都有各自聚焦的問題,「鄉鎮招商引資」「垃圾分類」「『三農』發展」「農村改廁」幾個問題看似散亂,但其實最終都集中在推動農村健康發展的角度上。多領域材料交叉命題,增加了考生理解、把握材料的難度,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備考五大領域熱點問題時,拓展思維,進行跨領域綜合學習。在積累熱點事件時,可以結合相關領域進行資料搜集,也可以按照主體來分析。一個熱點事件的發生,背後往往有多個責任主體的影子,可以看看各個主體存在哪些問題、又有哪些改進的措施,從而在拓展視野的同時養成全面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
二、A卷緊跟潮流,B卷直指基層
2018年的試卷打破了安徽申論自2013年起A卷與B卷主題一致的習慣,開始針對不同的職位類別選用不同主題的試卷。A卷主題與熱點話題聯系緊密,考查了「新經濟與文化共享」,以時下流行的共享理念探尋推動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新方向;而B卷主題則直指農村基層,從各個角度研究如何通過健康、可持續的方式刺激農村發展潛力、振興鄉村。雖然2018年大綱改動後目前僅考了一次,但也為報考不同崗位的考生指明了大致方向,報考B卷相應崗位的考生應著重積累基層相關熱點,在全面各種題型的基礎上,多加了解和掌握各類應用文寫作題。
三、普適性強,不強調本省特色
作為參加聯考的省份之一,安徽省考申論試卷的主題近年來都同多省市聯考的主題保持一致,且在試卷中並不刻意強調本省特色,而是受政策大環境影響較大。這也意味著,考生在學習積累的過程中,不必刻意積累本地熱點話題,而是應該緊跟國內國際發展形勢,以更開闊的視角來認識和學習時事熱點。在復習積累的過程中,可以對比一下其他省份的歷年試題,對比一下相同材料中,其他省份是否有不同的考查角度,以拓寬思路、深化認識。
第二節 安徽試題分析
安徽省公務員申論考試從2013年開始參加多省市公務員聯考,試題一般為四道,題量比較穩定,題型涵蓋了四大類型。
一、試題整體考查趨勢
2009—2018年安徽共考查了80道題,且對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應用文寫作題和文章論述題四大題型都有考查,並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1)歸納概括題考查次數最多,10年來共考查36次,佔了總題量的半壁江山。
(2)應用文寫作題可謂逢考必出,2018年B卷更是考查了2道,考生備考時應加強對此類題型的重視。
(3)文章論述題考查頻次也相對較高,僅個別試卷沒有考查這一題型。
(4)綜合分析題考查較少,10年來只考了8道。
盡管各個題型考查頻次不同,但是考生仍需全面學習各大題型,以應對申論考試不斷出現的新變化。
二、四大題型考查特點
(一)歸納概括題
歸納概括題在安徽省公務員申論考試中較早出現,可以說是申論考試中最為基礎的題型之一。
從近幾年考查情況來看,歸納概括題出現頻繁,可見其重要性。歸納概括題題量一般為一到兩道,也有個別年份出現了三道,分值多在10~20分。歸納概括題相對於其他幾類題型來說難度較低,在題目中的位置比較靠前。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近幾年,申論逐漸加大了對歸納概括題「全面」「准確」等作答要求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快、准、全地提取出對應要點,並用簡潔的語言進行分類表述,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其在安徽省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偶有出現,並且問法靈活多樣,是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中難度較高的一種題型。
綜合分析題的題型變化多樣,安徽重點考查過評論型分析、詞句闡釋等題型。綜合分析題對考生的材料理解程度以及思維邏輯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難度相對較高。在安徽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所佔分值基本保持在25分以內。
(三)應用文寫作題
近幾年,申論加大了對新聞稿、發言稿、倡議書、通知、建議書等的考查,我們將其統稱為應用文寫作題。該類題型涵蓋文種豐富,出題方式靈活多樣,難度不一。
通過上表可以發現,安徽省考申論應用文寫作題從2009年至今逢考必出,甚至偶爾作為最後一道大題出現。因此考生一定要熟悉此類試題的作答流程和答題技巧,積極應對。
安徽省考的應用文寫作題考查文種多樣,考生在復習時,一方面可以參考其他省市考試試題、國考試題,研究其近年出現過的應用文寫作題,另一方面可以多接觸各類應用文種,了解它們的適用范圍及基本結構,拓寬知識面,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四)文章論述題
文章論述題是考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是最容易拉開分數檔次的題型。作為申論試題的一道「大菜」,文章論述題在申論考試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文章論述題是對大綱中規定的文字表達能力的集中測查。分值最高、字數最多、難度最大是它的特點。從歷年安徽省考試題來看,文章論述題分值在40~50分,字數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
近兩年安徽省考申論的文章論述題有些許變化,進一步加強了對考生看待問題深度與廣度的考查。此外,安徽省考申論文章的題目設計也日益呈現哲理化、個性化的趨勢,使考生不易把握寫作風格,同時使得分析問題型結構成為寫作的首選。
③ 安徽公務員面試難嗎
你好,安徽省黨校哦公考培訓中心為您解答:
難與不難是一個主觀性問題,因人而異
安徽公務員面試一般採取結構化面試的方式考察,考察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劃能力、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一系列能力,有很多和申論相通的地方。
俗話說,筆試考智商,面試考情商。面試無非是把寫申論變成說申論 ,對於難度,肯定是有的,因為需要區分優劣。多看真題,多分析思考,慢慢熟了,自然就不難了。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④ 安徽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怎麼做怎樣提高計算速度
很多備考安徽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在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算不上什麼難題,但往往會佔用大家非常多的考試時間,因為它涉及的計算過程和數字都比較繁瑣。大家別擔心,剛好上岸鴨小編下面要分享的話題,就是如何提高資料分析的計算速度。
雖然資料分析題基本都只用到了數字計算這一種解題方式,但實際上根據問題的不同,是可以採取不同的計算方式來提高解題速度的,比如常見的取近似值和估算這兩大方法。
取近似值有兩層含義。一是對於材料給出的數值取近似值。相信大家在平時的練習中有碰到很多涉及到特別大的數字的材料,以及帶有小數點、小數位也比較多的數字。在對這類數字進行計算時,可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直接取小數點前的數字,或是取原本給定數字的近似值。二是對於答案的近似值,很多時候大家計算百分比時,也常常會出現小數點的情況,大多數人的做法肯定是一直算到底,直到把整個數字算出來為止。但其實不必這么麻煩,大家可以先觀察一下答案,如果選項中有和自己計算的數字前幾位相同的,而其他選項都不同的情況下,基本可以排除其他選項了。
估算這種方法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精度要求比較低的計算中的方法。具體操作起來和上述方法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進行除法運算時,可以首先觀察得到的商在選項中是否存在,其他選項是否一樣,如果符合這種情況,則不用再繼續進行後續計算了。
以上就是關於安徽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怎麼做?怎樣提高計算速度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安徽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怎麼做?怎樣提高計算速度的信息,歡迎大家關註上岸鴨官網。
各省公務員考試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