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有
1,游戲型,
把動作,舞蹈情節串聯到故事中去,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學習更有興趣。
2,示範型,
准確無誤的示範出動作,較難的可以拆分開動作逐一教學。
3,講解型,
通過講解動作是由日常何種動作演變而來,從而讓幼兒更好模仿,在幼兒教學中盡量多使用游戲型,避免使用講解類教學,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 幼兒舞蹈教案要怎麼寫
這位朋友的 很專業 我就u 不說了 我前女友是幼教 ,
3. 有哪些教好幼兒舞蹈的方法
1、綜合教學法
由於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已經能夠按自己的意識去做某件事,無興趣的事他很難去做,所以在這時舞蹈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學內容去吸引住這些意識隨意的幼兒,把隨意變為有意那麼就可以採用綜合教學法,把說、唱、跳結合在一起,內容一定要生動形象。
2、示範法
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3、語言講解法
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4、游戲法
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舞蹈學習也應該讓幼兒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裝。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習。蹦跳步,兔媽媽帶兔寶寶練習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做為一名舞蹈教師首先要讓幼兒喜歡你,再有教師上課時精神要飽滿,語氣要和藹可親,隨機性強,還要有豐富的表情來感染幼兒,讓幼兒每節課都能上的輕松愉快
4. 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採茶》等只有曲調,沒有歌詞,只有籠統的標題,幼兒不理解動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動作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兒不易記住動作順序。幼兒學習時只會模仿地做出一個個動作,思維、想像不活躍,面部表情僵硬,不知道所表達的內容。
這樣的舞蹈作品在幼兒眼前不是直觀可見的實物形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想辦法,讓幼兒通過視覺直觀和聽覺直觀的共同感知活動,伴隨著啟發性、形象性的語言,為幼兒提供想像的內容,讓幼兒感知、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形象。這樣幼兒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進行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作品,幼兒的感受力提高了就會表現舞蹈內容了。
5. 幼兒舞蹈的教案怎麼寫
一、舞蹈教學計劃 本班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動作發展也不十分協調。所以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讓幼兒能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盤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勢。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幾種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後踢步、踵趾步等。並通過多個小律動的學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及樂感。 二、舞蹈教學要求 1、 培養幼兒喜歡跳舞和做音樂游戲。 2、 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3、 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坐立基本姿勢。 4、 學會幾種簡單的基本舞步,及多個小律動、歌表演、能在眾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學進度安排(共16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工作: 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的姿勢;能自由地、愉快地隨老師學習舞蹈;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頭、頸、肩肘手、跨、腳尖、腳背、腳跟等) 認識身體動作分解:1-8:用手邊指各部位邊大聲說,頭頭-胸胸-肚子肚子-頭胸肚子 ;; 2-8:反復一次。 ;;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 4-8:跨跨-膝蓋膝蓋-腳腕腳腕-腳腳 ;; 5-8:雙手向左旁平伸,反復一次。 ;; 6-8:前伸手,低頭-後伸手,仰頭
6. 幼兒舞蹈教學的基本方法
根據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學習認知能力,學習舞蹈動作的難度建議從易到難,採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以一定的身體條件為基礎
幼兒一般來說指的是1-6歲的孩子。因為學習舞蹈動作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比較完善的身體發育,否則對孩子的骨骼發育不利,也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需要一定的專注力和規則意識
學習舞蹈動作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專注力,並且能聽從老師指令去進行練習。幼兒的專注力一般在15分鍾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專注時間會延長,也會慢慢產生規則意識,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年紀太小,孩子專注時間短就很難在課上坐的住,反而會讓他對課堂產生拘束感,不利於孩子舞蹈興趣的培養。
需要一定的認知能力
此外,舞蹈動作也需要孩子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老師教的舞蹈動作是什麼意思,從而完成動作。
學舞蹈不必太早,適合就好
一般建議4歲以後才開始學習舞蹈,這時孩子身體有了一定的靈活度,認知能力、專注力各方面都比較穩定,再去學習舞蹈動作,從簡單的協調性動作開始,不需要馬上練習基本功,5歲以後再開始基礎訓練。這樣循序漸進對孩子來說就輕松一些,也能慢慢培養舞蹈興趣,畢竟舞蹈是需要苦練的,沒有興趣支撐,會很難堅持。
如果想要早一點給孩子一些啟蒙,可以先讓他上一些幼教培訓機構的音樂課程,能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激發他的興趣。
舞蹈是需要扎實的基本功的,真正的專業舞蹈在十歲以後開始學比較好,所以爸爸媽媽不用急,循序漸進的學習讓孩子享受舞蹈的快樂吧。
7. 如何創新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百度文庫
舞蹈是幼兒園音樂的教育內容之一,是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以動作姿態來表現音樂形象的一種形式。舞蹈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一聽到旋律優美動聽的音樂時,會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兒對舞蹈會有一種本能的反應。3歲以後,幼兒的動作就進入了初步分化的階段,並且日益精細、成熟,增強了學習舞蹈的興趣,但受到自身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知識經驗等的制約,需要成人通過游戲等多種方式使其初步體驗舞蹈。《綱要》也提出:幼兒舞蹈教育是作為實現全面啟蒙幼兒藝術素質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由於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加上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規律認識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幼兒舞蹈教育誤區。1、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學習,強調舞蹈的動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兒進行枯燥的訓練,這樣既不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也不能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甚至產生師生間的緊張關系。2、教師過多以成人的角度審視幼兒舞蹈,設計舞蹈動作,活動中忽視幼兒的主動參與,沒有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主動探索的慾望,而且,如果教師設計的動作沒有以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可能性為基礎,很容易使幼兒受傷。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自身舞蹈知識匱乏,舞蹈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確的教育觀念,忽視對幼兒舞蹈的培養。許多家長認為,幼兒參加舞蹈活動沒用,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學其他的知識技能。這就使當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了種種誤區。 那我們該如何定位幼兒舞蹈,使得幼兒舞蹈以幼兒發展為本,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動的過程,強調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舞蹈教育向積極有序、全方位的、健康的方向發展呢?我認為首先我們應該對目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結合《綱要》我們把目標主要概括在以下幾方面:1、能夠感知舞蹈音樂,理解舞蹈內容,感受舞蹈動作,體驗舞蹈情趣,並嘗試進行創造性動作表現,舞蹈動作能符合音樂的情感要求及表現手段。2、喜歡參加舞蹈活動,體現舞蹈活動的快樂,主動積極地用身體動作探索、表達音樂,並能與他人合作,增強對舞蹈活動的興趣。3、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掌握運用簡單的道具,並能用動作和表情與他人交流。下面我就從以下幾點來闡述一下我是如何進行幼兒園舞蹈教學的。一、選材。 在為幼兒選擇舞蹈教材時,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實際動作發展和接受水平都各不相同,幼兒的注意力易轉移、好奇心強、易幻想、好模仿,所以教材內容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才能被幼兒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傾向,舞蹈的動作要簡明、活潑、形象,這樣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我在教幼兒舞蹈時,先將舞蹈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幫助幼兒理解舞蹈的內容,促使幼兒跳起舞來能創造性地表達各種舞蹈形象。如:小班舞蹈《摘蘋果》,開始我就自編了一則故事情節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樣的角色,以果農阿姨的身份來表現自己,幼兒在跳這則舞蹈時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都感覺自己的蘋果豐收了。 在音樂方面我們應該選擇旋律流暢、順口、歌詞生動形象、具有知識性、趣味性能啟發幼兒對舞蹈聯想與想像的音樂。如在中班進行碎步教學時,我們就選擇了動物模仿音樂小鳥飛和開飛機等音樂,讓幼兒自己配合上肢和身體的動作進行,孩子們尤如在藍天飛翔的小鳥和飛機,自由大膽地做著不同的動作,這樣一來既達到教學效果又能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萌發了幼兒的創新意識。 二、創造性地開展舞蹈教學。1、興趣教學法。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積極探索並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態度,是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興趣是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幼兒主動探索的前提。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和舞蹈是一種相互表現、促進的統一體。孩子們非常喜歡音樂,音樂能帶給他們愉快、美好的情感體驗,恰當地,不斷地給幼兒提供適宜的音樂刺激,能夠激發幼兒的舞蹈熱情,他們就會饒有興趣地進行舞蹈表演,久而久之,隨著音樂,他們能夠大膽的表現自我,並逐漸培養出喜歡參與舞蹈活動的興趣,舞蹈天賦、創作潛能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2、生活化教學。 我國偉大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大凡健康的幼兒無論是游戲、散步或工作、學習,他們本能地會唱唱歌,會表現舞蹈的韻律。是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隨機性地去觀察、引導孩子,這樣來自於大自然、生活中的音樂活動孩子才會表現出特殊的興趣與情感,從而滿足孩子自我表現的需要,提高能力,豐富孩子的生活,會造成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1) 將音樂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 來園時,教室里播放一些輕聲悅耳世界名曲,使幼兒一入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音樂藝術環境,午睡、午餐彈奏一些合適的鋼琴曲,陶冶幼兒情操,加深幼兒對音樂的體驗和理解,拉近音樂與幼兒的距離,讓音樂走近幼兒的生活,讓音樂激發幼兒的舞蹈創作興趣。(2)為幼兒創設在音樂中表演的環境。 如: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設立小舞台,其中放置不同的頭飾、綵帶、扇子,適合年齡特點的節奏樂器,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幼兒自由表演,自由創作,體會隨音樂進行舞蹈活動的樂趣,培養了幼兒舞蹈的活動能力和對舞蹈的樂趣。3、情感性教學。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徵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盪,思維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我們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首先抓住「情」字,通過師生間的互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1)作為教師應有豐富的感情。在舞蹈創作中,教師的真情實感能夠強烈地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首先教師應與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才能促發幼兒的舞蹈熱情;其次,教師在引導幼兒創作的過程中,要用充滿激情的眼神、動作、表情去強烈的感染幼兒。如:在創編舞蹈《泥娃娃》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可愛的泥娃娃,滑稽的舞步、調皮的眼神、淘氣的哭鬧都要表現的惟妙惟肖,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感覺到自己來到了一群泥娃娃中間,不知不覺地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頑皮的泥娃娃,泥娃娃的動作、表情也就自然而然的醞釀、表現出來了。(2)讓幼兒學會理解、表達情感。我在平時的舞蹈創作教學中,對每一首給幼兒進行創編舞蹈的歌曲都作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讓幼兒領會每一首歌曲中該表達的情感內容,要求幼兒在舞蹈創作中要溶入這些情感。例如,我在創編《我的好媽媽》這首歌曲的舞蹈時,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其中所表達的媽媽的溫柔,和藹可親,和孩子對媽媽的熱愛、尊敬、眷戀等情感,從媽媽的眼神中,通過孩子對媽媽的動作中一一表現出來。為了強化這幾種情感的表達,我要求幼兒在演唱歌曲時先用眼神、表情去表達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再進行想像和創編。這樣不僅讓幼兒體會到歌曲的感染力,而且讓他們更能領會到此曲給他們的情感,幼兒有了這樣情感的體驗,創編出的舞蹈才更具有生命力。4、游戲性教學。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舞蹈本來就是與游戲有著重要的聯系,幼兒園的許多音樂游戲、表演游戲也與舞蹈有著密切的聯系。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舞蹈學習也應該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飾。
8. 如何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
1,、形式要多樣 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主要活動就是玩耍和游戲,所以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游戲的重要性。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去感受動作與音樂的美妙結合,尋找感覺、節奏和情緒,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變枯燥乏味的訓練 方法 為輕松、活潑、游戲式的學習活動,如教「平踏步」,老師就可以扮演火車頭,讓孩子們扮演車身一起出發,隨著音樂的節奏駛向美好的大自然 。這既豐富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又訓練了孩子們的節奏感,從而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如此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能夠調動孩子們全身的多種器官去表達各種動作和情感,使他們在舞蹈中感受到快樂,進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效果。如上基訓課,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堅持不住,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教學進度,若教師在這時能隨機應變地把基訓練習與游戲相結合,模仿動物神態,一個接著一個,學生的熱情就能再次激發,甚至還不願意下課。就像在學習新動作一樣,若只是一、二、三、四按節拍做動作,孩子們就會厭倦,疲勞,如果把動作融入游戲中,這樣就能使孩子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從而提高參與舞蹈訓練的主動性。舞蹈學習也應該讓幼兒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裝。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習。蹦跳步,兔媽媽帶兔寶寶練習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 除此之外,做為一名舞蹈教師首先要讓幼兒喜歡你,再有教師上課時精神要飽滿,語氣要和藹可親,隨機性強,還要有豐富的表情來感染幼兒,讓幼兒每節課都能上的輕松愉快。 所以,我們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應抓住契機,善於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創編豐富多彩、形式迥異的幼兒舞蹈。在幼兒舞蹈活動中,還要更多、更廣泛地注意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來調動幼兒參與舞蹈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美在其中。
2.語言要優美 用語言創設音樂的意境,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使幼兒身臨其境,在游戲中學習。舞蹈主要通過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在舞蹈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模仿,不用語言與學生交流,學生便不能明白動作的規格要領在何處,訓練的目的是什麼,這樣不僅培養不出高水平的學生,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也就達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在視覺上給學生美的享受,在聽覺上也要帶來心靈的觸動,教師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平和的語調,像旋律一樣流暢,像歌聲一樣動聽去講授動作。它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先後順序,什麼內容講述在前,什麼內容講述在後會使孩子們接受起來更容易,不致於讓孩子們的思維混亂。如學習「頭的環動」時,先要讓孩子們掌握低頭、仰頭、左右傾頭的准確部位,再進行頭的環動練習,這樣他們就會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師在教授時沒有理清思路,學生在做動作時就會出現錯誤,這時再去糾正就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反而適得其反。最後,教師語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學生學得巧、學得快、學得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激情,促使學生在興奮之中完成動作,減少舞蹈學習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兩腳比喻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遠都是好朋友」;教手臂伸展時,用「小樹發芽了」來比喻,等等,通過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情緒愉悅積極學習。 如在教大班《馬跑》的律動時,我讓幼兒扮演老馬與小馬,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設「大草原」的意境:「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一匹老馬帶著一群小馬在草地上吃草」。隨著歡快的音樂,我邊做動作,邊學老馬的口吻來激發「小馬」跟我學奔跑。熟練准確的動作,加上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話,使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匹小馬,在大草原上奔跑,為了讓幼兒體會速度的快慢帶來的動作幅度的變化,我引導幼兒設想種種情形,如快速的奔跑就表示有緊急的事情,就要用上全身的力氣,動作重復交替的要快,有的幼兒就搶著說他在電影、電視中看到的情景,自然而然的模仿起來,左手快速的拉住馬韁,右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臀部,睜大眼睛,盯住前面,個個身臨其境,表現的自然逼真;如果速度慢下來,就表示馬跑累了,要邊走邊休息,動作幅度就要小一些。再結合音樂節奏的變化,幼兒在豐富的想像狀態下,自然地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舞蹈的表現力。 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不光體現在動作的表現力上,豐富的表情也是心靈的窗口。所以,當我看到幼兒臉上沒有表情時,就很關心地問:「小馬呀小馬,你生病了嗎?怎麼不高興呀?」這樣一啟發,幼兒會很自然地笑起來。在整個教學中,沒有講動作的要領和技巧,而是通過游戲和聯想,使幼兒從中感受情趣和美感,在情景交融的狀態下提高了舞蹈的表現力。
三.示範要生動 無論是成人學習舞蹈、還是幼兒學習舞蹈,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模仿教師的示範。那麼教師如何根據舞蹈的特點、兒童身心的特點來做示範;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做相應的示範就顯得尤為重要。 1.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由舞蹈自身的特點和兒童生理心理的水平決定的。示範是學生獲得正確的視覺形象、動覺表象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徑,可見示範是培養動作技能的重要基礎。教師可以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舞蹈示範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培養他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現舞蹈。「示範」具有直觀性、形象性。5~6歲的兒童他們的生活閱歷淺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極易受到暗示。他們對舞蹈動作獲得、舞蹈審美感知覺的形成絕大部分來源於「示範」。 2、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引起學習的願望,練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枯燥,同時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初學者在剛接觸一個新動作時,難免會出現手腳無法協調進行的現象,常會在前一動作與後一動作的連接上短暫停頓,這便需要教師局部分解示範。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兒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過教師把舞蹈教材准確、生動、形象地轉化為富有感染力的示範表演,讓孩子們把動作分解成為單一的動作,反復交替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個舞蹈動作之間的過渡環節,在動作銜接的地方要再次示範,這樣學生才能明白動作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動作的靈活性與感染力。示範時伴隨講解,闡述明白動作的方法和要領,使孩子們明確每個動作的產生、方向、路線及全身動作的配合等。講解盡量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四.選材要恰當 選材是學習舞蹈的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如果選材不當,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選定的舞蹈內容要適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幼兒舞蹈必須是幼兒的,亦即幼兒天性的寫照,不要讓幼兒舞蹈帶上成人的痕跡,要表現出幼兒的天真稚氣、純潔可愛。 2、選材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表演素質。就像歌手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樣,要適合自己的聲音條件和風格特點,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說,你編排或選擇的內容構思很美,難度很大,超過了孩子們的能力,也會弄巧成拙。 3、再有幼兒舞蹈和少兒舞蹈的選材也有很大區別,幼兒的選材要活潑可愛,突出他的動作、表情的天真稚氣;而少兒的選材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來看,表演內涵要豐富一些,動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簡單的「比劃」就不會可愛,也不適合這個階段幼兒的審美需求。 4、另外,總體上要選材要新穎,具有時代氣息,從體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創新,包括對舞蹈語匯、動作的創編都必須獨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兒眼中,大千世界,新奇無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點, 分析處理人和物,最後加以直觀表現,就會產生藝術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以一首童謠入手:「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講述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姑娘經過「抗爭」,跋山涉水,終於興高采烈地來到姥姥門前,坐在了她們各自的位置上期盼著大戲的開幕。大戲開幕了,小姑娘們在看戲的時候各自臉上豐富的表情,反映出戲曲的精彩。看戲是源於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這個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歡熱鬧、喜歡參與和樂於模仿的特點,所以極易引起幼兒的共鳴和興趣。 5、另外我認為幼兒園3歲的幼兒應以律動為主,簡單的舞步、舞蹈游戲和簡單的基訓為輔。 4歲的幼兒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訓練的運動量,舞蹈游戲與小品相結合。 而5歲的幼兒則可以進行地面訓練、步伐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9. 我想要一個幼兒舞蹈的教案
一、舞蹈教學計劃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動作發展也不十分協調。所以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讓幼兒能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盤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勢。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幾種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後踢步、踵趾步等。並通過多個小律動的學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及樂感。
二、舞蹈教學要求
1、 培養幼兒喜歡跳舞和做音樂游戲。
2、 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3、 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學習正確的坐立基本姿勢。
4、 學會幾種簡單的基本舞步,及多個小律動、歌表演、能在眾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學進度安排(共16課時)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工作:
學習正確的站立、壓腳背跪坐的姿勢;能自由地、愉快地隨老師學習舞蹈;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頭、頸、肩肘手、跨、腳尖、腳背、腳跟等)
認識身體動作分解:1-8:用手邊指各部位邊大聲說,頭頭-胸胸-肚子肚子-頭胸肚子 2-8:反復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蓋膝蓋-腳腕腳腕-腳腳
5-8:雙手向左旁平伸,反復一次。
6-8:前伸手,低頭-後伸手,仰頭
7-8:左前方-右後方(雙手平伸)
8-8: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交待上課時間7:00-8:30,請家長提前十分鍾來園,可進教室觀看幼兒表演。不要在門口張望,以免影響幼兒情緒,家長要堅持送幼兒來園上課。
2、每次上課帶舞蹈鞋、舞蹈褲、汗衫,來園時換好。准備一瓶水,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二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壓腳背跪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下課常規等
2、學習盤腿坐,要求幼兒雙腿盤坐、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動作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後,站立
1-8:雙手前伸五指伸開,手(打開-合攏)
2-8:手腕左右轉動,五指張開。手由前伸-雙山膀(手轉動)
3-8:左手握拳-打開,反復一次
4-8:手畫圈-手放背後-雙手向前伸出(最後一拍) 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交待每次上課帶舞蹈鞋、舞蹈褲、汗衫,來園時換好。准備一瓶水,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2、交待家長回家注意幼兒的坐姿和站姿。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三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學習伸腿坐,要求幼兒雙腿伸直並攏、雙手輕放在身體兩邊,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小舞蹈《兩只老虎》: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彎曲後上伸,伸左腳做踵趾步(反復一次)
2-8:雙手曲肘夾在腰部,前後擺動(握拳),腳做小跑步
3-8:雙手五指張開遮眼,伸左腳做踵趾步;
4-8:手按節奏拍手後雙手打開,伸左腳做踵趾步(反復一次)
間奏:重點練習腳尖腳跟踢步
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家長回家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表演《兩只老虎》,並給予最大的鼓勵。
2、復習盤腿坐、伸腿坐的正確姿勢。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四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踵趾步、伸腿坐、上、下課常規等
2、學習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備,。
1-8:左腳向右斜前方伸出,腳跟落地。右腿向2點屈膝,身體向左後傾斜,面向2點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腳向6點撤步,腳尖點地,腳面向外,身體略前傾面向8點上方
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家長回家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表演《兩只老虎》,並給予最大的鼓勵。
2、復習踵趾步的正確姿勢。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五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踵趾步、盤腿坐、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學習勾綳腳,要求幼兒雙腿伸直並攏、雙手輕放在身體兩邊,頭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腳尖隨音樂節拍做勾腳-綳腳,提醒幼兒面帶笑容。
腰部動作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後,壓腳背跪坐
1-8:雙手曲肘上下疊放在胸前,身體隨節奏左右擺
2-8:雙手前伸做放物狀,雙手翻掌後放在身體兩側
3-8:重復第一個八拍
4-8:手放在嘴邊身體前傾,腳壓腳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擺動,右手伸直放在身體旁,身體向左轉身面向2點
6-8:雙手交叉畫圈,壓腳背跪坐
7-8:雙手放在身體兩旁,身體左右擺動,身體面向1點
8-8:雙手合掌放在臉旁,做睡覺狀
(二)、家長工作
1、請家長回家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表演《兩只老虎》,並給予最大的鼓勵。
2、復習手部動作及腰部動作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六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勾綳腳、手部動作、腰部動作、正確的站立姿勢、上課常規等
2、復習小舞蹈《兩只老虎》,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表演,進行分組表演,給予幼兒最大的鼓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小舞蹈《兩只老虎》: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食指、拇指伸直,手肘彎曲後上伸,伸左腳做踵趾步(反復一次)
2-8:雙手曲肘夾在腰部,前後擺動(握拳),腳做小跑步
3-8:雙手五指張開遮眼,伸左腳做踵趾步;
4-8:手按節奏拍手後雙手打開,伸左腳做踵趾步(反復一次)
間奏:重點練習腳尖腳跟踢步 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家長回家鼓勵幼兒在眾人面前表演《兩只老虎》,並給予最大的鼓勵。
2、復習手部動作及腰部動作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七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綳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復習小舞蹈《兩只老虎》
小律動《螢火蟲》: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兩隊變成一隊
2-8:雙手做小鳥飛-身體由1點側向3點,反復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由下向左上方舉,五指抖動,反復一次;
4-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一隊變成兩隊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兩只老虎》,請家長給予最大的鼓勵。
2、復習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的正確姿勢,及小律動《螢火蟲》。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八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勾綳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復習小律動《螢火蟲》
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1-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兩隊變成一隊
2-8:雙手做小鳥飛-身體由1點側向3點,反復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由下向左上方舉,五指抖動,反復一次;
4-8:雙手叉腰,雙腳走小碎步,幼兒由一隊變成兩隊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3、學習小碎步:正步准備,雙腳跟抬起可有節奏也可無節奏地雙腳掌交替快速、均勻地小步行進或原地走動。強調膝關節一定要放鬆。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螢火蟲》,鍛煉幼兒的膽量。
2、練習小碎步的正確姿勢,及小律動《螢火蟲》。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九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盤腿坐、伸腿坐、壓腳背跪坐、勾綳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正確的站立姿勢、上、下課常規等
2、學習頭部動作組合:
前奏:雙手叉腰,雙腳跪立,身體面前1點,強調幼兒面帶微笑
1-8:雙手叉腰,低頭-向前-仰頭-向前
2-8:雙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復第一個八拍;
4-8:反復第二個八拍
5-8:雙手叉腰,左側-向前-右側-向前
6-8:雙手交叉於胸前,手向兩旁打開,雙腳由跪立-跪坐,頭左右快速擺動
7-8:反復一次 8-8: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勾綳腳,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練習上、下課常規,及舞蹈《兩只老虎》。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勾綳腳、手部動作組合、腰部動作組合、頭部動作組合等 2、小舞蹈《小青蛙》:
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動跨
1-8:雙手曲肘,左腳向右斜前方伸出,腳跟落地,右腳向2點屈膝身體向左傾斜,面向2點上方。 &nbs p*
2-8:反面反復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曲肘,雙腳做蹦跳步左-右
4-8:雙手做游泳狀,雙腳做小碎步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頭部動作組合,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練習蹦跳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一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踵趾步、蹦跳步等 2、復習舞蹈《小青蛙》:
前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動跨
1-8:雙手曲肘,左腳向右斜前方伸出,腳跟落地,右腳向2點屈膝身體向左傾斜,面向2點上方。
2-8:反面反復一次 3-8:雙手五指張開曲肘,雙腳做蹦跳步左-右
4-8:雙手做游泳狀,雙腳做小碎步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3、學習基本功三角架:講解動作要求,並找幼兒做示範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基本功三角架,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回家練習蹦跳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二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基本功三角架等 2、隊形練習《小星星》:前奏:全體幼兒跪蹲,隨音樂點頭
1-8:幼兒隨節拍一橫排一橫排的起立,兩腳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抖動
2-8:動作重復一次 3-8:雙手上舉抖動,自轉一圈(左)
4-8:由四橫排變成兩拍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3、學習基本功壓腳背:講解動作要求,並找幼兒做示範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壓腳背,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回家練習踵趾步,及隊形練習《小星星》。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三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壓腳背等
2、練習蹦跳步,正步准備。動作時雙腿屈膝,經雙腳蹬地跳起,在空中雙腿直膝,然後雙腳掌落地,同時雙腿屈膝。蹦跳步可雙腳起跳,雙腳落地,也可單腳起跳落地。
3、復習基本功三角架:講解動作要求,並找幼兒做示範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蹦跳步,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回家練習小碎步步,及舞蹈《小青蛙》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四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基本功三角架、頭部動作組合等
2、小律動《早晨多美妙》:
前奏:全體幼兒隨音樂拍手、點頭 1-8:幼兒隨節拍一橫排一橫排的起立,兩腳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抖動
2-8:動作重復一次 3-8:雙手上舉抖動,自轉一圈(左)
4-8:由四橫排變成兩拍 間奏:雙手隨節奏拍手、點頭 後四個八拍反復一次
3、復習基本功三角架、壓腳背:強調動作要求。
(二)、家長工作 1、請幼兒在家長面前表演小律動《早晨多美妙》,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回家練習蹦跳步,及隊形練習《螢火蟲》。
幼兒舞蹈教學教案 第十五課時:
(一)、教學工作: 1、復習本學期學習的基本動作,及教學常規
2、復習本學期學習的舞蹈和小律動。
3、復習基本功三角架、壓腳背、趴青蛙,強調動作要求
(二)、家長工作回家復習所學知識 第十六課時: 匯報表演,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