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學中的生態系統理論是什麼 主要是尤-布朗芬布倫納的
布郎芬布倫納認為發展心理學生態化是指,發展心理學研究應當在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背景下探討個體發展問題的一種研究取緒,在表達不充分時誘導其表達
2. 心理學有哪些分支幾大類
人們天天張口閉口的心理學究竟說的是哪些內容?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心理學是一把雙刃劍
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人工智慧,IQ,性格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實際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與心理學有關,人類心理活動其本身就與人類生存環境密不可分。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心理學符號的含義:符號在希臘語里是靈魂的意思,後來變成英文psyche。
主要解決教學方面的問題。他們經常在校區工作,診斷學習和行為問題,並且為老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咨詢服務。他們會花很多時間進行心理測試,給測試問卷判分,並且解讀測試結果。
臨床和咨詢心理學
咨詢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咨詢的過程、原則、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學分支,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和多學科交叉性,不僅與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關系密切,而且與教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醫學相互交叉。咨詢心理學的目的是幫助適應不良或有心理困擾者調適和接觸心理的困惑,重建積極的人生。它為解決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危機、心理負荷等)提供有關的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使人們的認識、情感、態度與行為有所改變,以達到增進身心健康,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與家庭的目的。
臨床和咨詢心理學家幫助那些在社交、情緒調整方面遇到問題的人,也在幫助那些在人際關系、職業和教育方面面對艱難選擇的人。一般獲得博士學位的心理學家將臨床和咨詢心理學作為他們的專業。臨床心理學家往往獨立作業,他們的工作包括進行心理測試和長期心理治療。咨詢心理學家往往為機構和學校工作,為單獨對象服務時間較少。
管理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它以組織中的人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重點在於對共同經營管理目標的人的系統的研究,以提高效率,調動人們的積極性。當今的管理心理學都是以人本思想為前提的,如何實現對人的激勵,就成為管理心理學的重要內容。管理心理學按照不同的管理領域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行政管理心理學、教育管理心理學、學校管理心理學、企業管理心理學等。
消費心理學
消費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有密切聯系,是以大眾的消費行為為研究對象,研究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學科,是商業心理學的主要分支領域之一。消費心理學涉及商品和消費者兩個方面。與商品有關的研究包括廣告、商品特點、市場營銷方法等;與消費者有關的研究包括消費者的態度、情感、動機、愛好、消費信息來源以及消費的決策過程等。
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這里所說的環境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擁擠、空氣質量、溫度、建築設計、個人空間等等。
法律心理學
法律心理學有稱法制心理學,是介於法學和心理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是研究與法律有關的各種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其研究內容包括立法心理、犯罪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勞動改造心理和民事訴訟心理等部分。
工業和組織心理學
工業和組織心理學(I/O)instrial和organizational的首字母組成。所擁有的專業技能主要用於改善工作環境以發揮最大的生產力和鼓舞士氣。一些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通過設計面試和測試程序來幫助組織選拔新員工和培訓員工。另一些則用來留住員工,另一些則用來進行市場研究。
運動心理學
則是與運動員一同進行工作,並幫助他們將自己的表現發揮到正常水平。他們能激勵運動員,幫助他們在壓力之下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規劃訓練日程。
工程心理學
主要研究人機互動。他們中的一些要把各種設備設計得可靠,易用。這些設備包括控制面板活飛行儀表顯示設備。另一些則在事故的調查之中尋找人為的錯誤。
康復心理學
康復心理學家與醫生、護士、健康顧問一起來工作。治療同時擁有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患者。他們有些在醫院工作,另一些則為社會服務機構或殘疾人培訓中心工作。
總之,理論心理學主要致力於發現一般心理現象與心理規律,而應用心理學則致力於將有關的心理原理、方法和知識應用於實踐。但兩者並非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有機聯系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
3.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2、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3)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方法論擴展閱讀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2、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3、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4、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4. 指導生態學研究的方法論有哪些
以實驗為論據 尊重事實 腳踏實地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 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統一 系統優化的方法。。。。。。
5.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如下:
相關法、實驗法、現場研究法、觀察法等。
相關法是指通過測量來發現事物之間關系的方法。相關是兩個事件、兩種測量或兩個變數之間存在著一致而有序的關系。事物之間的相關強度和方向通常用相關系數來表達,分為正相關、負相關和無相關。正相關是一種測量的增加伴隨著另一種測量的增加,或一種測量的減少伴隨著另一種測量的減少;負相關是一種測量的增加伴隨著另一種測量的減少;無相關即沒有上述兩種關系。相關法的優點在於能表明相關的存在;可進行預測;可用於實驗室、臨床或自然狀態下的研究。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普遍的存在著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
現場研究法又稱實地研究法是指在真實、自然的社會生活環境中,綜合運用觀察、訪談和實驗等方法收集數據,以探討客觀、接近自然和真實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方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由於人的感覺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觀察者往往要藉助各種現代化的儀器和手段,如照相機、錄音機、顯微錄像機等來輔助觀察。
6. 心理學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①含義: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
②優點:適用范圍較廣;簡便易行;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生態效度高。
③缺點:不能揭示因果關系;結果難以重復和驗證;結果難以進行精確分析;難以控制目標現象的出現;容易出現觀察者效應和觀察者偏差。
觀察者效應是指因為觀察者的存在,觀察對象的行為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觀察結果的真實性。觀察者偏差是指觀察結果受到觀察者個人特徵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2)實驗法
①含義:在有計劃、有目的的控制條件下,操縱某些因素以引起心理活動的變化,考察這些因素與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如考察照明情況對按鍵反應的影響。
②優點:可以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實驗結果可以重復和驗證;實驗結果數量化指標明確;自然實驗結果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
③缺點:容易產生實驗者效應和被試的要求特徵;實驗室實驗帶有人為性質,外部效度不高;自然實驗對條件控制不夠嚴格,無法保證內部效度。
實驗者效應是指實驗中,主試可能以某種方式有意無意地影響被試,使被試的反應迎合主試的期望,如羅森塔爾效應。要求特徵是指在實驗中,被試根據自己對實驗目的的假想,做出符合實驗目的的行為,如霍桑效應。
(3)測驗法
①含義: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如測量智力。
②優點:簡便易行;測驗編制嚴謹,可靠性高;數量化程度高,便於統計分析;有常模可以參照。
③缺點:不能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對施測者要求較高;不適合文化水平較低者;是對心理活動的間接測量,只反映結果,無法反映心理活動過程。
(4)調查法
①含義:以提問的方式,讓調查者就某一問題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的方法,如調查中國公民的國家認同感。
②優點:不受時空條件限制,運用較為容易;可以對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③缺點:不能揭示因果關系;耗時耗力;受研究者的主觀影響較大。
(5)個案法
①含義: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心理與行為現象的原因,如對超常兒童的研究。
②優點:能夠解釋個體心理和行為的發展變化原因;有助於研究者提出某種理論或假設。
③缺點:實驗結果僅適用於個別情況,缺少普遍性。
(6)相關法
相關法並非研究方法,而是統計分析方法,可以不記。
①含義:探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之間聯系程度的方法。
②優點:可以發現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對現象進行預測;可以為實驗法提供基礎。
③缺點:無法確定變數間的因果關系。
7. 心理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所謂客觀性原則,就是對任何心理現象必須按它的本來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附加任何主觀意願的原則。人的心理雖是在頭腦里進行的活動,但它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內外刺激引起的,並通過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在人的外部活動中表現出來。研究人的心理,就是要從這些可以觀察到的,可以進行檢查的活動中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無論如何復雜或作出何種假象與掩飾,都會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或在內部的神經生理過程中反映出來。因此,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切忌採取主觀臆測和單純內省的方法,應根據客觀事實來探討人的心理活動規律。
2.聯系性原則:人生活在極其復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中,人的第一心理現象的產生都要受自然和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們對某種刺激的反映,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和主體狀況下,反應往往不相同。因此,在對人的某種心理現象研究和實驗中,要嚴格控制條件。不僅要考慮與之相聯系的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且要在聯系和關系中探討心理活動的真正規律。
3.發展性原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心理現象也是如此。這就要求心理學的研究也要從心理史前發展、意識發展、個性心理發展以及環境和教育條件變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發生和發展的規律。
4.分析與綜合的原則,至少包括以下兩層意思:其一,心理、意識雖然是很復雜的現象,但可以通過剖析將其分解為各種形式進行專門的考察研究,而後通過綜合將其看成為有機聯系的整體加以理解;其二,在研究某一種心理形式與現實條件的依存關系時,也可以分別地考察某一條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後將其揭示的各種規律加以綜合運用。綜合的觀點在心理學中也可以稱之為系統論的觀點,因此這個原則也被叫做系統性原則。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准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