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消化道堵塞能用什麼方法診斷出來

消化道堵塞能用什麼方法診斷出來

發布時間:2022-08-22 07:11:57

Ⅰ 消化道造影可以檢查出哪些問題

一般來說,食物道造影指的是上消化道造影較為常見。上消化道造影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是指對十二指腸以上的食物道進行造影。上消化道造影有許多項目,可以證實和診斷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海洋部分、腸道德爾加多和大腸,如炎症、腸梗阻、腸梗阻、腸梗阻等靜脈曲張、息肉、腫瘤,潰瘍、梗阻等多見於消化道、咽喉、食道、胃、腸、德爾加多和大腸,X光是一種檢查方式,正常情況下,X光基本不易分辨口腔、咽喉、食道、胃腸結構。

病人也可以通過胃腸造影來診斷,因為胃癌是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它會發生在胃的任何地方,胃曲度和心臟區域是最常見的,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上消化道的損傷,一般來說,小腸主要懷疑小腸病變。鋇粉從腸到直腸的檢查稱為全胃腸道檢查。

Ⅱ 日常生活中,「腸道疾病」有哪些檢查方法

腸道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對於腸道疾病診斷除了相應的臨床表現以外相應的輔助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某種程度上一些相應的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起著關鍵的作用,臨床上對於腸道的檢查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些常用的輔助檢查,讓大家對此都有所了解。

下面我們一起就看看這些檢查有哪些吧!

一、大便常規

這種檢查是最為常用的,它對於腸道的相關疾病的診斷都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優點對於患者無痛苦、費用低、老牌檢查方法。

正常情況下檢查為陰性

不正常的情況大致為:發現紅細胞說明有消化道出血、腫瘤或結核等;發現有白細胞說明腸道有炎症;發現有蟲卵說明有寄生蟲感染;發現有潛血說明有消化系統出血。



六、腸鏡

腸鏡根據檢查部位的不同大致分為結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等。

對於腸道疾病的檢查腸鏡具有明確診斷意義,對於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其它腸道檢查都不能明確的疾病起到關鍵作用。

並且腸鏡對於一些腸道疾病的治療也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相對來說腸鏡檢查有些痛苦,如果實在擔心也可以做無痛腸鏡,只要睡一覺就檢查完了。

膠囊內鏡其實就是一個微型攝像機,把它做成和膠囊一樣大小的形狀,患者吞服後膠囊沿著消化系統下降,並且把內部的情況拍攝下來,相對來說這種檢查方法痛苦小,但是因為膠囊無法受檢查者支配及受到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於某些疾病的診斷還不是很全面。

Ⅲ 腸鏡檢查,腸道檢查的方法是什麼

腸鏡檢查是經肛門將腸鏡循腔插至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病變的檢查方法。是目前診斷大腸粘膜病變的最佳選擇,它是通過安裝於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探頭將結腸粘膜的圖像傳輸於電子計算機處理中心,後顯示於監視器屏幕上,可觀察到大腸粘膜的微小變化。
腸鏡檢查人群。
1、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慢性腹瀉;3、不明原因的低位腸梗阻;4、疑大腸或回腸末端腫瘤;5、大腸息肉、腫瘤出血等病變需做腸鏡下治療;6、結腸術後及結腸鏡治療術後需定期復查腸鏡者;7、大腸癌普查。8、家族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等患者,需要進行體檢者。9、從來沒作過腸鏡檢查的40歲以上者的健康體檢。
檢查前准備
1、檢查日期由醫生安排。檢查地點:門診胃鏡室。
2、接受此檢查需要作腸道准備。
3、檢查前三天宜吃無渣或少渣半流質飲食,不吃蔬菜、水果。若疑為腸息肉,准備做電切術者禁食牛奶及乳製品。
4、檢查當天早晨6點30分口服蓖麻油25ml,禁食早餐。上午9點30分開始服洗腸液,每包沖開水1000ml,要在1個半小時內共飲3000ml洗腸液。如排便中仍然有糞渣,則需再飲1000ml洗腸液,直到排出物為清水為止。如出現惡心、嘔吐,應告訴醫生或護士,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5、下午2點可進食,避免進食流質,3點鍾由護工帶您到門診胃鏡室,檢查前30分鍾護士將為您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以減輕腸鏡給您帶來不適。
6、不宜帶手機和BB機等電子設備入胃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7、檢查前3天,停服鐵劑葯品,開始進食半流質或低渣飲食,如魚、蛋、牛奶、豆製品、粥、面條、麵包、香蕉、冬瓜、馬鈴薯等。

Ⅳ 胃病檢查方法有哪些

(1)一般檢查:血液學檢查,判斷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貧血及貧血的程度。
(2)鋇餐結合X線可檢查胃的形態以及蠕動及消化道狹窄,觀察是否存在龕影。隨著胃鏡技術的發展,目前應用越來越少。
(3)胃動力學檢查,可作為輔助檢查,幫助診斷。
(4)胃-十二指腸酸度檢查,在診斷有困難時,可作為輔助檢查。胃-十二指腸潰瘍時,胃酸分泌增加,pH值隨之降低。
(5)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說明有消化道出血,急需治療。
(6)抗體檢查,針對自身免疫性胃病。

Ⅳ 怎樣檢查腸道疾病

檢查胃部疾病的方法如下:1、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最直觀、最准確的診斷胃部疾病的方法,能夠清晰的看到胃內有無炎症、潰瘍及腫瘤等。如果發現病灶,可以同時取材做病理檢查,以便對胃部腫瘤等疾病盡早作出診斷。2、上消化道鋇餐檢查,上消化道鋇餐檢查適用於對做胃鏡有禁忌症的人群,如心功能不好的人群、老年人以及不能耐受胃鏡檢查的患者。3、胃部彩超、胃部CT、胃部MRI等。腸道疾病的檢查方法如下:1、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腸道有無炎症、潰瘍、息肉、腫瘤等,並能同時取材做病理檢查。2、糞便的常規化驗檢查,能夠了解腸道有無炎症等。3、腸道鋇餐、鋇灌腸、超聲內鏡等檢查。

Ⅵ 腸胃的檢查方法有幾種

檢查胃病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胃液分析 :胃液分析是一種診斷胃病最古老而又最常用方法。它是指抽取胃液進行有關指標(如胃酸)的測定和檢查,從而判斷胃液是否正常。其主要包括三項內容,即一般性狀檢查,化學檢查和顯微鏡檢查。胃液分析不但能反映一個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而且對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甚至對胃癌的診斷都有一定的意義。 (2)X線鋇餐檢 查:X線鋇餐檢查又叫X線鋇餐造影,指的是,患者口服硫酸鋇充盈劑,X線透視時它可將胃的輪廓清楚地顯示出來。X線鋇餐檢查能夠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門梗阻等多種疾病。此外,近十多年來,消化道X線鋇餐雙重造影有了很大的進展。 (3)胃鏡檢查 :纖維胃鏡檢查是目前對胃病最有診斷價值和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視野廣、檢查安全、圖像直觀,診斷准確、及時,資料可靠,治療方便等特點,可用於診斷胃潰瘍、胃炎及十二指腸和食道的疾病。檢查時,醫生直接將鏡身從患者口腔送入,經食道到達胃腔內。這樣就能直接觀察到胃內粘膜的情況,清楚地看到有無潰瘍,有無出血,鑒別良惡性潰瘍,辨別是胃息肉還是胃癌等等。胃鏡檢查時,還能採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又叫胃粘膜活檢),便於明確診斷,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胃鏡不僅用於診斷,還可用於治療,如發現胃出血時,可用微波或激光止血,也可對出血的部位直接噴灑孟氏液或凝血酶止血,使病人免受開刀之苦。另外,胃鏡還具有送水、吸水、送氣、抽氣等功能。 (4)其他化驗檢查 :血常規檢查也是最常用的檢查之一,它主要用於檢查各種胃病引起的貧血。大便常規與大便隱血試驗是用於診斷胃出血時常用的檢查方法。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則可提示胃出血。 一般胃病就是以上四種檢查項目,胃病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況來選擇檢查方式。

Ⅶ 怎樣檢查是否有胃腸道疾病

檢查胃部疾病的方法如下:1、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最直觀、最准確zd的診斷胃部疾病的方法,能夠清晰的看到胃內有無炎症、潰瘍及腫瘤等。如果發現病灶,可以同時取材做病理檢查,以便對胃部腫瘤等疾病盡早作出診斷。2、上消化道鋇餐檢查,上消化道鋇餐檢查適用於對做胃鏡有禁忌症的人群,如心功能不好的人群、老專年人以及不能耐受胃鏡檢查的患者。3、胃部彩超、胃部CT、胃部MRI等。腸道疾病的檢查方法如下:1、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腸道有無炎症、潰瘍、息肉、腫瘤等,並能同時取材做病理檢查。2、糞便的常規化驗檢查,能夠了解腸道有無炎症等。3、腸道鋇餐、鋇灌腸、超聲內鏡屬等檢查。

Ⅷ 腸道不好,除了做腸鏡檢查還有哪些方法啊

腸道不好,如果做完腸鏡檢查沒有息肉的話,那麼最好找中醫調理一下,有可能是腸道有寒氣,試一下中醫排一下寒氣,但是中醫有的醫生葯認,有的醫生葯就不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吃特別辛辣的東西,每天按時吃飯,慢慢的保養胃腸會逐漸恢復。

Ⅸ 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方法是什麼

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除消化系統本身症狀及體征外,也常伴有其他系統或全身性症狀,有的消化系統症狀還不如其他系統的症狀突出。因此,認真收集臨床資料,包括病史、體征、常規化驗及其他有關的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綜合,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一、病史

病史在診斷消化系統疾病中十分重要。有些消化系統疾病症狀突出而體征不明顯,其診斷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病史的分析。對待病史首先應著重分析患者的現在症狀。

二、體征

全面系統而重點深入的查體極為重要,首先應注意患者的一般情況,有無黃疸及蜘蛛痣,鎖骨上淋巴結是否腫大,胸腹壁有無靜脈曲張及血流方向,心、肺有無異常。腹部檢查更應深入細致,腹部有無膨隆、蠕動波、移動性濁音、壓痛、反跳痛、腹肌強直、震水音、腸鳴音;如發現腫塊則應了解其部位、深淺、大小、形狀、硬度、表面情況,有無移動性、壓痛、搏動等。肝脾檢查很重要,應注意大小、硬度、邊緣、表面及有無觸痛。注意勿將乙狀結腸內糞塊、充盈的膀胱、前凸的脊柱、腹主動脈、腎臟、妊娠子宮誤認為腫塊。此外,在皮下脂肪缺乏的消瘦者,腹壁上可顯現靜脈,不應誤作門脈高壓;腹壁薄弱鬆弛者可見到腸蠕動波,不應視為腸道梗阻。對消化系腸道疾病、老年患者肛指檢查應列為常規,不可忽略。

三、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化驗檢查 糞隱血試驗及尿三膽試驗均為簡單而有價值的檢驗方法。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腸引流對於胃及膽道疾病可提供診斷的依據。肝功能檢查項目多,意義各異,應適當選擇。細胞學檢查對食道、胃及結腸癌的診斷頗有幫助。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如AFP、CEA及CA19-9都有一定價值。自身抗體檢查如抗線粒體抗體等對消化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幫助。

(二)超聲波檢查 可顯示肝、脾、膽囊的大小和輪廓,有助於肝癌和肝膿腫的鑒別,還能顯示膽囊結石、脾門靜脈內徑,膽管擴張,以及肝、胰囊腫和腹內其他包塊,檢查方法安全易行,對診斷頗有幫助。

(三)內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病變,由於亮度大,視野清晰,盲區少,操作靈便,用途日益擴大。纖維胃鏡對胃癌早期診斷幫助甚大,由於胃鏡檢查的應用,30%以上的胃癌可能在早期(指癌組織尚未侵犯肌層者)得到確診。ERCP對肝、膽、胰疾病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纖維結腸鏡可插入回腸,而纖維腹腔鏡可幫助診斷肝胰和腹內包塊,確定腹水原因。

(四)X線檢查 消化道鋇餐和鋇灌腸檢查有助於了解整個胃腸道動力狀態,對腫瘤、潰瘍、憩室的診斷有一定幫助,近來應用氣鋇雙重造影已提高了陽性率。膽管膽囊造影有助於了解膽囊濃縮功能,判斷有無結石;經皮肝膽管造影可區別梗阻性黃疸的原因。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對肝臟及其他腫瘤,消化道出血等都有診斷價值。CT和MRI已用於腹內腫瘤的診斷,病人樂於接受。肝靜脈及下腔靜脈測壓及造影,血流量和耗氧量測定有助於柏一查綜合症及肝癌的診斷。

(五)放射性核素檢查 項目日益增多,肝掃描沿用已久,r-照相機、ECT對肝癌等佔位性病變可提供診斷依據。近來有人研製用抗腫瘤單克隆抗體標記核素作影像診斷,可幫助診斷肝、胰腺的腫瘤。此外應用放射免疫測定(RIA)還可檢測腫瘤標志物或消化道激素,對於消化系統的一些腫瘤和疾病的診斷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六)食管壓力與活力(motility)及膽道壓力測定

測定食管下端腔內壓力,對診斷反流性食管炎很有價值。了解食管各段的活力,對診斷和鑒別食管運動性疾病如食管賁門失馳緩症等很有幫助。通過內鏡插管膽道測壓,對膽道不全梗阻,硬化性膽管炎、膽道閉鎖、乳頭括約肌功能障礙等的診斷均有幫助。

(七)細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對慢性肝病的確定診斷是最有價值的方法之一。目前多採用細針抽吸法,極少引起出血的危險。小腸活組織檢查,經口腔將小腸活檢器送至空腸或回腸(可經內鏡引導通過幽門),採取粘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對腹瀉和小腸吸收不良很有診斷價值。檢查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此外,內鏡直視下活組織檢查、在B型超聲引導下進行實質性腫塊的細針經皮穿刺活體組織細胞學檢查及外科手術活組織檢查等,均可作出病理診斷。

閱讀全文

與消化道堵塞能用什麼方法診斷出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4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2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4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4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0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6
我沒有方法能鑒別羽絨服 瀏覽:289
六字環的安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391
怎麼減掉大肚子的方法 瀏覽:196
事假扣薪計算方法 瀏覽:641
塑料蒸箱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44
suv踏板安裝方法 瀏覽:858
電動保溫閥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392
格力空調異地安裝方法 瀏覽:635
美肌水使用方法 瀏覽:258
野外測量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442
作品推廣的方法和技巧快手 瀏覽:375
女性快速補腎的方法 瀏覽:996
約分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71
設計師選擇困難的解決方法和技巧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