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紫外可見分析方法的波長范圍為

紫外可見分析方法的波長范圍為

發布時間:2022-08-21 14:00:18

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合適檢測波長范圍時0-760nm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合適檢測波長范圍:
應該是200~800 nm 范圍

② 可見光和紫外光的波長范圍是多少

紫外光波長:400nm以下,可見光波長:400-760nm,紅外光:大於760nm
詳細介紹:
可見光通常指波長范圍為:390nm
-
780nm
的電磁波。人眼可見范圍為:312nm
-
1050nm
紫外光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的電磁輻射。紫外光在電磁波譜中范圍波長為10-400
nm。這范圍內開始於可見光的短波極限,而與長波X
射線的波長相重迭。紫外光被劃分為A
射線、B
射線和C
射線(簡稱UVA、UVB
和UVC),波長范圍分別為400-315nm,315-280nm,280-190nm

③ 紫外光譜的波長范圍是

波長范圍是10~380 nm,它分為兩個區段。

波長在10~200 nm稱為遠紫外區,這種波長能夠被空氣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進行研究工作,故這個區域的吸收光譜稱真空紫外,由於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機化學中用途不大。波長在200~380 nm稱為近紫外區,一般的紫外光譜是指這一區域的吸收光譜。

波長在400~750 nm范圍的稱為可見光譜。常用的分光光度計一般包括紫外及可見兩部分,波長在200~800 nm(或200~1000 nm)。

測量意義

准確測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對從分子水平去認識物質世界,推動近代有機化學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採用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確地測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在有機化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測定分子結構的方法是四大光譜法: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和質譜。紫外和可見光譜(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簡寫為UV。

④ 紫外可見光范圍

紫外可見光范圍:

紫外線UV(ultraviolet)介紹

紫外線UV指的是一種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的電磁輻射,波長范圍在10納米至400納米,它的名稱是因為在光譜中電磁波頻率比肉眼可見的紫色還要高而得名,又俗稱紫外光。1801年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在日光光譜的紫端外側一段能夠使含有溴化銀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發現了紫外線的存在。

紫外線UV的分類介紹及應用

根據波長的不同,分為A,B,C,D四類

UVA:波長315~400nm,又稱為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 ,中心值在365nm.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UVA可以直達 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曬黑。

應用范圍:工業膠水固化,鎢礦鑒定,熒光檢測,生物聚合,油污檢測,礦石勘探,刑事偵探,紡織工業,考古學等。

UVB:波長280~315nm,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UV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同時過濾掉對皮膚有害的不良波段,作用用皮膚角質層,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廣泛應用於醫療各種皮膚病,如銀屑病,白癲風,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等。但長期或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曬黑,並引起紅腫脫皮。

主要應用醫療,老化測試,光譜分析等。皮膚病光療管,紫外線保健燈,植物生長燈就是利用此波段的特殊熒光粉發光製成。

UVC:波長200~280nm的紫外線,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UVC波段的紫外線能夠破壞細菌/病毒的遺傳物質DNA的結構,使之死亡或失去繁殖能力,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現在也是一種廣譜殺菌消毒方式,可以對物品表面、室內空氣、水和其他液體進行消毒。但是短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就會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

主要應用范圍:醫療衛生消毒,食品消毒,水消毒,空氣消毒等。

UVD:波長200nm-10nm的紫外線,,稱之為真空紫外線,其中的UV-185nm能與空氣中的氧氣電離產生臭氧,臭氧能把微生物的細胞壁DNA結構起氧化作用而破壞,使微生物死亡。

主要應用范圍:醫療衛生消毒,食品消毒

⑤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范圍是什麼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長。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用於鑒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

當光穿過被測物質溶液時,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隨光的波長不同而變化。因此,通過測定物質在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並繪制其吸光度與波長的關系圖即得被測物質的吸收光譜。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由5個部件組成

1、輻射源。必須具有穩定的、有足夠輸出功率的、能提供儀器使用波段的連續光譜,如鎢燈、鹵鎢燈(波長范圍350~2500納米),氘燈或氫燈(180~460納米),或可調諧染料激光光源等。

2、單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狹縫、透鏡系統和色散元件(棱鏡或光柵)組成,是用以產生高純度單色光束的裝置,其功能包括將光源產生的復合光分解為單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單色光束。

3、試樣容器,又稱吸收池。供盛放試液進行吸光度測量之用,分為石英池和玻璃池兩種,前者適用於紫外到可見區,後者只適用於可見區。容器的光程一般為0.5~10厘米。

4、檢測器,又稱光電轉換器。常用的有光電管或光電倍增管,後者較前者更靈敏,特別適用於檢測較弱的輻射。近年來還使用光導攝像管或光電二極體矩陣作檢測器,具有快速掃描的特點。

5、顯示裝置。這部分裝置發展較快。較高級的光度計,常備有微處理機、熒光屏顯示和記錄儀等,可將圖譜、數據和操作條件都顯示出來。

⑥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測定的是多少nm波段電磁波

紫外光波長:400nm以下,可見光波長:400-760nm,紅外光:大於760nm 詳細介紹:可見光通常指波長范圍為:390nm - 780nm 的電磁波.人眼可見范圍為:312nm - 1050nm 紫外光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的電磁輻射.紫外光在電磁波譜中范圍波長為10-400 nm.這范圍內開始於可見光的短波極限,而與長波X 射線的波長相重迭.紫外光被劃分為A 射線、B 射線和C 射線(簡稱UVA、UVB 和UVC),波長范圍分別為400-315nm,315-280nm,280-190nm.

⑦ 紫外光譜的波長范圍是多少

紫外光譜的波長范圍是400nm以下。

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范圍;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760nm之間,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780nm之間的電磁波。

紫外光是電磁波譜中波長從0.01~0.40微米輻射的總稱,不能引起人們的視覺。電磁譜中波長0.01~0.4微米輻射,既可見光紫端到X射線間的輻射。具有殺菌的功能。

通信技術

可見光通信技術,是利用熒光燈或發光二極體等發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閃爍信號來傳輸信息的。將要傳輸的信號連接在照明裝置上,在接收端前端加一個光電轉換裝置,插入電源插頭驅動照明裝置工作即可使用。利用這種技術做成的系統可實現在室內照明的同時,進行信息傳輸,因而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

閱讀全文

與紫外可見分析方法的波長范圍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2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1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0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5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5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8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8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8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6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7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8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4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