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玩具出口業務管理分析及解決方法

玩具出口業務管理分析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1 03:50:52

⑴ 這種情況下如何優化出口業務流程

一、外貿第一步:外貿經營權----四招開啟外貿之門

國家規定,只有具備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才能直接經營進出口業務。沒有進出口權的企業則可以採用委託外貿公司代理出口等方式進行。

取得外貿通行證的第一招:企業可以向所在地的外經貿委申請進出口權。自己擁有進出口權當然很好,全套業務都可以自己進行,對外的合同等票據都以自己的名義出具,對企業形象和樹立品牌很有好處。自中國加入WTO以後,國家鼓勵企業申報進出口經營權,申辦的手續日益簡單開放。但對企業的規模、生產能力、人員配備等仍有相當的要求。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通常也需要接受相對嚴格的政府職能機構行政管理。

暫時達不到申請進出口條件要求,或因地區和行業的限制不便申辦的企業,還有第二招:代理出口。對眾多的民營小企業而言,通過外貿公司代理出口更為簡便可行。所謂代理出口,就是找一家外貿公司或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合作。與外商的生意你自己去洽談,談定後,以外貿公司的名義與之簽訂合同。根據合同備貨妥當後,由外貿公司代理進行出口事宜,比如商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海關申報、外匯收支等。外商把美金貨款支付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再按照約定的比例摺合成人民幣,扣除相應費用後支付給你。這樣一來,雖然實質上仍是你做外貿,但操作形式上就變成:你以普通內貿的方式把貨物賒銷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自行出口後支付貨款。

代理出口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除了同樣的成本與費用外,還不得不承擔額外的出口代理費----這個費用常常會占總交易金額的1%---2%。其次你不得不把外商資料、交易價格等商業秘密提供給外貿公司。外商貨款直接支付給外貿公司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雖然外貿公司受國家嚴格管理,代理出口的外貿公司賴帳私吞的可能性很小,但佔用資金遲遲不轉帳給你的情形卻屢見不鮮,因為在外貿操作中根據資金轉帳的渠道和各個經辦銀行程序的不同,國外支付的款項抵達國內帳戶所需時間差別有時長達一個月,也不容易查詢進展,這就給不良的出口代理商佔用資金提供了借口與便利。畢竟代理出口的外貿公司良莠不齊,既有本分經營拿了代理費認真替你做事情的,也有千方百計挖牆腳、剋扣挪占貨款的。再者,通過代理出口,所有票據寫著別人的商號名字,對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拓展多少有些局限與影響。

但不管怎麼說,代理出口的方式避開了出口許可權制,任何工廠都可以做外貿了。而且,只要慎重篩選出口代理,並且自己深入了解外貿操作流程,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事實上,在目前的外貿行業中,工廠與外貿公司順利合作出口的情形尚屬多數。

同樣地,除了工廠以外,普通外貿公司甚至個人都可以通過代理出口的方式從事外貿。實務操作上與工廠無異,只多了一個普通國內進貨的環節以解決貨源而已。
對於個人做外貿還有第三招:掛靠。所謂「掛靠」就是與某個外貿公司達成協議,成為此外貿公司名義上的業務員或兼職的業務員。業務自己做,以外貿公司的名義對外簽合同、交貨、結算貨款,自己則按照約定的比例計提利潤。掛靠的方式多見於有一定的外貿經驗,有自己的進貨和銷售渠道的人。這所以選擇掛靠而不是自己去開公司,主要是藉助大型外貿公司的知名度和商業信用,以期在購銷過程中得到優惠便利,並節省辦公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掛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台電腦即可完成外貿交易----有時甚至是大宗交易。這種自由的SOHO(small-home office)方式頗受有經驗的外貿人的歡迎。不過,做外貿SOHO需要比較深厚的外貿知識技巧,有對進銷兩方面渠道較強的把控能力,因此並不推薦外貿新手去做。

如果交易金額不大,但又不能像網上小店那樣可以用「國際快遞+網上支付」方式簡易操作外貿的,還可以選擇個體工商戶外貿備案。自2004年新版《對外貿易法》出台以後,放開了對個體工商戶進行出口業務的限制,理論上個人也可以申請外貿經營權了。申請上也沒有資金限制,具體步驟是:

1.在工商局辦理個體工商戶注冊。
2.到外經貿委作個人外貿經營權登記。
3.到海關辦理「中國電子口岸」入網手續。
4.到外匯管理局辦理「對外付匯進出口單位名錄」或者出口收匯核銷備案登記手續。
5.在銀行開立個人對外貿易結算帳戶,辦理外匯收付。

個人申請外貿權雖然並不困難,但因為是個體工商戶身份,在經營中承擔無限責任,風險較大。加上個人的商業信用畢竟有限,即便取得了外貿權,實際操作中也很難運用各種基於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的結算工具等,因此目前而言還只適合特定產品或小額交易。

有了自營進出口權、代理出口、掛靠、個體工商戶外貿備案四招,
外貿之門為虎添翼此敞開。

接下來的問題是,面對無限廣闊的全球市場,選擇什麼樣的經銷產品去闖天下呢?國際買家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呢?
二、外貿第二步:選擇受歡迎的經銷產品

在經銷產品的選擇上, 我們首先要避免常見的三個誤區:

1.品質越高越好

絕對不是。記住你的買家也是商人,並不是最終消費者。商人關心的永遠是利潤。假如一個低品質的產品比它同類的高品質產品利潤空間大的話,國際批發商會更樂意選擇前者並努力去推銷它。畢竟質優價高是基本常例,高品質產品,利潤高、資金佔用量大,可市場相對較窄、訂量小。大部分的國際商人會根據他當地市場的接收程度在品質和價格間尋求短暫的平衡點。市場的構成則通常是金字塔成橄欖形的,在實際的外貿中,中等或中下等品質反倒是主流。對初入行者來說,資金不多,行情不熟,中間及大路貨反倒是比較易於上手的選擇。等發展到站穩根基尋求突破的階段,從競爭與搶占市場的角度再考慮高端產品不遲。

2.價格越低越有競爭力

同樣不是。一分價錢一分貨是商界永恆的真理,有經驗的國際買家不會忘記這一點。在與外國人談生意的時候,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討價還價:「某某工廠的價格比你的低許多」----對這樣的表述不要太當真,更不要因此亂了陣腳而放血賤賣你的產品。假如價格越低就越有競爭力的話,客戶這時就該扭頭就走去與低價者簽約才是。除去技術革新的因素,同一時期同一產品的生產成本相差不會太大,不顧一切去壓縮成本的話,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偷工減料了。作為國際買家,很難知道生產商的成本底線,為防範風險,最常見的就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外於中間價位的競爭者往往更受買家重視。

3.關心產品是否屬於朝陽產業

很多新入行的外貿業務員會關心國家大事這個問題。而實際上,對新手而言,這個問題沒有多少意義。首先,隨著科技的進步,產業間的相互整合與轉化更為頻繁易行,一個傳統的產品,可能因為結構功效上的某些改進而脫胎換骨;一個新的產品, 也會迅速為後來者取代。市場與消費口味永遠在變化之中,朝陽還是沒落只在一線間,界限越來越模糊。此外,不管哪種產業,能叱吒風雲的永遠是少數行業大腕。即便是朝陽產業,因為前景好利潤高,競爭尤為激烈,外人難以插手分羹,更多是陪人玩游戲而已。而一些所謂的傳統產業,因為技術成熟,市場平穩,又需要革新進取,反倒比較易於吸納生力軍。新人入行,相對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磨礪學習。

排除對高品質、超低價、新潮朝陽產業等的迷信,心態就平和了,對產品的選擇面也可以更廣了。那麼,如何選擇產品呢?

本身就是生產廠家的,自己已有的行業產品當然是首選。因為你了解工藝生產,有條件自己去調整產品控製成本,這是一個很大的競爭優勢。不過,把現有的產品直接出口多半不行,因為內銷和出口在品質、外觀、功用等方面常常會有差異,國內暢銷的商品,不一定符合國外消費者的習慣與喜好。因此,剛開始的時候不妨模仿。向同行業中有出口業務的工廠學習,刺探軍情,分析他們的產品,以了解其中差異。特別留意那些出口量大,客戶多次訂購的產品。一旦有機會,甚至不妨爭取與同行工廠合作,不掙錢也替他們分包一些生產任務,以求實際操作經驗。跟在別人後面模仿,通常不會有什麼利潤,但卻是穩妥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受雇於一家外貿公司的新手業務員,那麼一般是受命推銷本公司的產品。這些產品要麼是公司下屬或兄弟工廠生產,要麼是公司穩定的合作廠家生產。這種情況下就沒什麼選擇餘地了,初始階段也沒有特意去改變的必要,因為公司既然有成熟的業務,就說明產品有市場,努力學習產品知識,積極推銷就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普通的貿易公司希望發展國外市場。這類情況比較復雜,有些已經有比較看好的產品和供應廠家,有些則完全是一張白紙:無產品、無客戶、無穩定供應商。這種情況下,就要認真考慮,尋找自身優勢,比如行業知識,所在地區的特產或優勢產品,人際關系等。一般的原則上是以貨源為考慮重心----畢竟你的角色是賣方。

有一種特例,就是個人從事外貿的。常見的情況,一是有比較可靠的貨源關系而希望做出口,這一類自然不存在產品選擇的問題;二是有海外關系或聯繫上的優勢的,如移民、留學生等。這一類人的特點是既不了解產品,也不了解外貿,更無現成的供貨方、客戶關系。那麼選擇面就很廣了,情況更加復雜。考慮到個人做生意的特點和局限,一般的選擇原則是傾向於日常消費品,體積小,耐儲藏,價格彈性大,品質標准比較模糊,不涉及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的商品,比如工藝品、以年輕消費者為目標的流行飾品、時裝箱包等,避免食品、農副產品、大宗紡織品、電器這類較專業,各國限制較多的類別。
經驗漫談

外貿產品的品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同一類產品,銷往不同國家,品質大不相同。外貿業務員要學會通過調整品質來調整成本,適應不同國家市場,從而取得價格上的競爭優勢。

不同的市場,對同類產品有各自的偏好。外貿業務員選擇經銷產品的時候應有的放矢。因此,了解一點世界地理知識、風俗習慣和歷史沿革,就能投其所好,少走彎路。

從消費習慣來看,可大致分為美加(美國和加拿大)市場、歐洲市場、日韓市場、東歐市場、中東市場、非洲市場這幾類。具體到每個客戶固然各有所好、風格不同,但一般說來日韓市場特別是日本市場,偏愛精緻優質的產品,高、精、尖、小巧美觀,喜好中國傳統文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產品常能得到理解與歡迎,也能接受高價格,但數量不會太大;美加與西、北、南歐等英語國家市場一般對品質要求適中,喜歡簡潔流暢,新奇多變的產品風格,價格適中,量比較大,是中國出口商喜愛的客戶。中東市場對品質要求不高,對產品的審美方面較為朴實甚至俗氣,價格也低,數量也比較大;非洲市場彈性最大,本土文化與前英語殖民地文化、前法語殖民地文化交織,口味復雜,奢侈品和品質極差的產品都能接受。

正因為外貿產品在品質、功效和外觀上的多變性,因此,選擇什麼樣的經銷產品,更多的考慮應從業務員對產品變化去做調整,能夠有效控製成本的產品。本身是工廠最好,否則至少也要有若干工廠願意配合。單純被動地去推銷現成產品是很難有發展前景的,不斷求變才是成功外貿的關鍵。從這個需求出發,找一家好的配合工廠,比選擇一個產品要重要得多。

目前很多民營中小型工廠都希望自己做外貿,因此無論條件成熟與否都紛紛招聘了新人來開辟國外市場。相對來說,工廠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比不上大城市裡的外貿公司,但是對新人而言,實在是個好的學習機會。在工廠的時候學習掌握具體的生產工藝和成本核算,就能為獨立做外貿打下扎實的基礎。有沒有下過車間生產線,對於產品品質與價格的掌控能力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在激烈的外貿競爭談判中常常凸現出來。

外行要學習做外貿,並不難,畢竟外貿也就是做生意,只不過多了一些手續罷了,關於外貿的教材也很多,本書就是一例,耐心看看,幾天工夫就能大致上手操作。而要了解一種產品,則是冰凍三尺非一日寒了,很多專業知識和技能,非深入一線生產不可得知。

所以說,選擇工廠比選擇產品更重要的多,也是外貿的成功關鍵之一,選擇什麼樣的經銷產品,應以工廠配合程度而定。

解決了出口許可權,選定了經銷產品,接下來就是銷售渠道的問題了。那麼,外貿是如何做的呢?與普通的國內貿易相比,到底有什麼不同?

三、外貿第三步:破解外貿的三個關鍵秘密

與普通的國內貿易相比,外貿的確是個截然不同的行業,繁雜的手續和各類專業術語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只要我們從外貿三個最關鍵的特點入手,即可破解外貿的全部秘密。

設想一下真正的外貿操作中,一個寧波工廠的外貿銷售員王先生,與一個英國倫敦商人約翰遜做生意的情形。我們不難想像會遇見的難題:

1. 通常買賣雙方互不見面

通過電話、傳真、郵件等形式商定交易。幸好,電腦與互聯網的發達使這一過程變得越來越簡單易行。通過網站、電子郵件、QQ或MSN即時聊天軟體、數碼照片、攝像頭等途徑,我們可以輕易地交流,展示產品,討價還價,就像大家坐在會議桌旁一樣。

2. 交易周期很長

一批貨物從寧波運到倫敦,通常採用最合算的方式,即裝在集裝箱里由遠洋貨輪從寧波港口運到倫敦港口(假如某一方不是海港的話,還得加上部分鐵路或公路運程)。這一過程目前單是海路就需要25天左右,加上備貨、卸貨和內陸運輸的時間,往往在一個月以上。因此,現在磋商的往往是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以後買家才能收到的貨物。相應的,賣方收回貨款的時間也需要大致時間。事實上,對於一些季節性強的家產品或針對性強的節日消費類產品通常會提前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磋商,訂立長期的合同。

3. 交易成本高

即便是海運,費用依然很高。一個集裝箱貨物(大約30個立方米或20噸)的海運費,從寧波到倫敦大約需要1萬元人民幣以上。遙遠、偏僻或港口規模較小的地區價格更高。此外,尚需一些用於辦理進出口手續的費用,用於結算貨款的銀行費用,而這些費用常常是固定的,與交易量沒有太大關系。這樣的方式,對於小額的交易顯然是不合算的。為均攤費用,交易量大顯然比較合算。這也是國際貿易的一個特點----量大。國際貿易貨物多為大宗批發,常常以「集裝箱」為交易量單位。

4. 中間環節多

貨物從寧波直到倫敦,中間會經過多個環節。比如很多商品出口前必須強制檢驗,由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操作;要向管理進出口的買賣雙方海關申報;要通過遠洋海運公司運輸;要通過銀行收取貨款;要向稅務機關納稅;同樣我們國家還特別對外匯進行管制,歸屬國家外匯管理局通過外匯收支申報的方式統一管理。
外貿既然有雙方不見面,交貨和收錢的周期長,路途遙遠,量大金額高、中間環節多等特點,自然風險也會比較大,一旦出問題損失也大。為此,幾百年來國際貿易行業也相應地制定了貿易慣例與協定,包括貨物的國際通行質量標准,價格計算,買賣雙方責任與權力等,以期最大程度地保障貿易秩序。同時,銀行業、國際貨運業、保險業等也有非常成熟完善的協同操作。

但是,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大批量貨物的運輸和倉儲費用不菲。從工廠出運到客戶收貨,中間牽涉的環節很多,貨主不可能從頭到尾監督保管。特別是國際貿易中多為層層轉手,批次倒賣,如果都是實物交接,不但大大增加了運輸和倉庫的費用,更加大了貨物在裝卸途中的損耗。最好辦法,就是簡化實物轉運的過程,讓貨物只經過工廠----裝貨碼頭倉庫----卸貨碼頭倉庫----客戶這四道環節。於是,演化出了最優化、最高效,同時也是外貿最大的關鍵點:單證交易。

外貿關鍵秘密之一:單證交易

所謂單證交易,就是用一套單證文件來代表貨物。交易以這套單證為對象,誰拿到了這套單證,誰就是貨物的主人。這樣一來,貨物盡量不動,單證則任意買賣轉手,由單證的持有者決定何時以及如何最終處理貨物。這套單證,通常包括幾個核心文件:

1. 提單(即提貨單Bill of loading,縮寫為B/L)
2. 發票(Invoice)
與普通發票的概念不同,外貿中的「發票」指的是自己製作的列明該貨物名稱、數量
和價格的一份署名文件。
3. 裝箱單(Packing List)
自己製作的列明該批貨物體積重量及包裝情況的一份署名文件。
4. 其他說明貨物情況的文件,如證明貨物品質的檢驗證書,證明產地的產地證書等。

全套單證中,以提單最為重要,因為它是貨物的所有權證明----是具備國際公認的法律效力的物權證明。發票和裝箱單可以自己繕制。其他檢驗證書、產地證書等等則根據貨物的特性和買家的要求,由相應的國家機構如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等,或雙方認可的組織機構如民間檢驗公司,貨運公司等出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外貿操作員經手買賣的不是一堆堆的物品,而是一疊紙片。因此一個外貿業務員完成一筆交易,而自始至終沒有見過貨物的模樣,一點也不奇怪----他只需謹慎處理好那疊紙片即可。我們不難設想,因為貿易多數時候是憑單據而不是實物交易,因此即使貨物本身完美無缺,而單證有瑕疵----比如數據上的錯誤缺少一份相關證明文件等----則很可能導致交易失敗。反過來,即使貨物有問題,而單證齊全,仍可以初期順利交易。當然,這帶來了一些風險,比如偽造單證進行欺詐。不過欺詐本身在世界各國都是犯罪行為,自有相應的追究措施。

總之,單據在外貿中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建立起「外貿實際上就是買賣一套單據」的概念,對於理解國際貿易中很多特殊的、專業性的操作非常必要。
市場競爭激烈,很多時候,價格成了是否成交的惟一的因素。我們常會看到外貿商以低於國內銷售成本的價格出口貨物。他們瘋了嗎?不。即使以低於進價的價位「賤賣」,外貿仍有利潤。這就是外貿第二大關鍵秘密:退稅制度。

外貿關鍵秘密之二:退稅制度

退稅是外貿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目前外貿業務中利潤的主要來源。為便於管理,國家假定所有產品均為國內流通與消費,因此普遍徵收增值稅,稅率高達售價的6%~17%不等。正規情況下,國內采購或出口前的價格均為含稅價,即已經繳納了增值稅的價格。而產品用於出口的話,這部分稅就不應徵收了,已經徵收的可以按照程序部分或全部退返給出口商。

假如你從國內工廠購進彩電一批,價格為含稅價1170元,其中1000元就是凈價,170元是已繳增值稅。按照國家的規定,彩電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為17%,也就是說,彩電出口以後,稅務局將退返170元給出口商。這樣一來,即使出口商以平本價即1170元出口,仍可得到退稅款170元作為利潤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口者出於競爭考慮,從170元中拿出一部分來貼補降價,即使以低於進價1170元的價格出售,也還是有利潤的。

外貿交易通常貨值比較高,相應的退稅金也很可觀。當然,國家對退稅管理也很嚴格的,與外匯管理緊密結合。出口前需從外匯管理局部門領取《出口退稅核銷單》,申報出口總金額。核銷單還需海關蓋章確認貨物確實已經出口。在收到國外買家支付的貨款以後,憑銀行收據,連同核銷單到外匯管理局辦理核銷,再憑增值稅發票等到稅務局辦理退稅事宜,領取退稅金。

因此,外貿利潤的來源,相當程度上來源於國家出口退稅制度中的出口退稅,這是外貿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也與大多數外貿業務員日常操作息息相關。
外貿關鍵秘密之三:信用證交易

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相距遙遠,背景各異貨物籌備交接以及貨款的支付周期都很長。因此商業信用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作為出口商,擔心備齊了大宗貨物以後,買家變卦怎麼辦?貨物千里迢迢運到國外,客戶不要了怎麼辦?或者要了不給錢怎麼辦?自然希望買家能夠先支付貨款,有了保障然後再備貨交貨。作為進口商,擔心出口商無法按時交貨怎麼辦?貨物質量、數量不合格怎麼辦?自然希望賣家先把貨物交付了,核查無誤再給錢。

這個矛盾,當然也可通過買家支付部分預付款或訂金的方式協商解決,但畢竟非上上策,一來買家資金佔用比較大,二來真有什麼糾紛了,雙方無論對錯都損失,不利公平。

於是就產生了一種外貿特有的操作方式:信用證。信用證的產生,正是以外貿「單證交易」特性為基礎的。

所謂信用證,通俗說來就是買賣雙方事先商定交易條件,如品名、數量、質量標准、價格、交貨時間等。然後買家找一家銀行(通常就是買家的開戶行,或有一定的擔保)作為「中間人」,把這些交易條件提交銀行,銀行據以出具一份文件作為買賣雙方交易的依據。銀行作為中間人的責任,就是監督交易行為。賣方根據文件來備貨出貨,然後把代表貨物的全套單證交付銀行。銀行審核單證無誤以後,直接支付貨款。有銀行作為中間人,買賣雙方就不再直接進行錢貨交易,而是分別與銀行打交道。賣家不及時、按質按量交貨,就拿不到錢;買家不付錢,就拿不到貨。反之,有銀行作保,只要賣家交了貨,就一定能拿到錢。這種方式,既不佔用買家資金,又給予了賣家很好的信用保證。這份用以證明雙方商業信用的文件,就叫做信用證。

信用證最基本的一般有四個關系方:

1.進口商
負責向自己的開戶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叫做信用證申請人。
2.進口商的銀行
負責開立信用證並審核單據、撥付款項,叫做信用證開證行。
3.出口商
負責根據信用證出貨,享有信用證保障的付款,叫做信用證受益人。
4.出口商的銀行
負責替出口商領取信用證、轉交單證並與開證行接洽,叫做通知行。

此外,最終負責撥款的銀行叫做信用證償付行,一般就是開證行;也可以由另外的銀行先行墊付並收取少量費用,叫做信用證議付行,一般也就是通知行。

信用證是外貿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見的工具。國際商會為規范信用證的使用而制定了統一的標准《UCP500》即《國際跟單信用證統一規定》,作為使用及仲裁的依據。

關於信用證的實際操作,會在本書第五關《高手篇:信用證全攻略》中做實例講解。

通過對外貿的三個關鍵秘密:單證交易、退稅制度和信用證結算的了解,我們基本上掌握了外貿的精髓。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比較清楚地理解一個標準的出口操作案例流程了:

尋找客戶----簽訂合同----客戶開出信用證----根據信用證備貨----貨物辦理商檢、報關後交付貨物運輸公司並取得提單----根據信用證備齊全套單據----單據交付國外銀行,國外銀行審核無誤後撥付貨款至國內銀行----根據國內銀行的收款憑證至外匯管理局辦理核銷----至稅務局辦理退稅----結束。

有了基本的外貿常識,接下來最後一步准備工作,就是打造做外貿的兩個必備利器:電腦和英語。

四、外貿第四步:利器速成法----電腦與英語

因為外貿中買賣雙方互不見面,作為現代最便捷有效的辦公工具與聯系方式的電腦和互聯網,重要性不言而喻。熟練掌握電腦知識和技巧,能為你順利開展外貿節省下大筆費用。Office文檔和製表軟體是最基本的,此外還有最常見的圖片查看和修改軟體ACDSee,功能更大的 Photoshop,國際貿易公司喜歡用的PDF格式(電子書)文件瀏覽器AdobeReader 等,電子書最大的好處是不大容易在文件網路傳輸中修改、變形、缺漏或感染電腦病毒。

而最為重要的是學會在網上查找資料,收集信息。這個工作貫穿整個外貿過程,是關鍵所在。本書也會根據教程進展陸續介紹其中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重要工具---搜索引擎。所謂搜索引擎,就是網上信息的「向導軟體」。這個軟體根據人想了解的內容----內容的「關鍵詞」----比如「五金工具」、「運輸公司」、「外貿技巧」、「出口商檢申報」等等,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世界中尋找相關的信息網頁,這些網頁的地址告訴你,由你去瀏覽並查找所需信息。這樣的軟體網上有很多,目前都是免費使用的,比如最著名的Google。在互聯網地址中填入 即可進入這個搜索引擎了,在搜索欄中填入你想了解的信息的關鍵詞,點擊[搜索],奇妙的互聯網世界就此開啟。
瘋子oo0

⑵ 如何用供應鏈管理學分析美國美泰玩具公司

1、玩具行業具備哪些特徵,這些特徵對玩具加工帶來了哪些影響?
答:玩具行業具備以下特徵
1)市場集中度高,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相加超過了65%的市場佔有率,玩具的購買量與經濟的發達程度具備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2)亞洲市場因為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玩具市場快速成長;
3)美國市場玩具企業眾多,但是產業集中度正在提高,市場份額正在向市場大佬們手中集中,大小企業間銷售量差異巨大,企業眾多說明該行業的進入壁壘較低;
4)渠道較集中,前五大經銷渠道占據大約全美60%的銷售份額,商超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玩具專賣店,成為市場的主力渠道;
5)市場細分已經基本完成,歐美市場已經進入市場的成熟期;
6)玩具的銷售是季節性的,大部分銷售在三四季度實現;
7)新產品的是否能夠成功的不確定性較大,產品的生命周期短;
8)玩具類產品的生產集中度高,主要在亞洲製造,特別是中國,占據了全球60%的玩具加工量;
9)中國的玩具加工廠有上萬家,中國的玩具製造商的供應鏈很復雜,具有眾多的分包工廠,眾多的分包廠分包從零件到整個產品的製造;
以上行業特徵給玩具加工帶來的主要影響是外包逐漸取代自製成為製造環節的選擇,但是這種選擇伴隨著明顯的優點同時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
1)製造環節外包流行的原因
a) 因為玩具行業的進入壁壘較低,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又不需要了解很復雜的知識,因此發達國家的玩具企業可以利用這種行業特徵,利用外包將加工轉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區獲取成本競爭優勢;
b) 因為市場的集中度高,組織生產後的物流就會比較簡單,降低了外包的物流成本,使得外包生產更加容易實現;
c) 通過外包生產環節,也讓玩具企業獲得了規模經濟優勢,使得成本進一步下降;
d) 通過外包生產環節,讓玩具企業具備了一定的靈活性,抵抗市場的不確定性風險;
e) 通過外包生產環節,玩具企業將自己的主要精力聚焦在了核心競爭優勢,比如玩具設計和營銷方面,提升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2)外包流行帶來風險
a) 外包工廠的質量控制難度增加,玩具廠和製造商間的目標不一致導致出現質量風險。處於微笑曲線的下端的製造商,為了提高自己的利潤,對合同標的的二次分包,事實上已經將玩具廠的質量管理體系破壞。玩具廠因為復雜的上游供應鏈,事實上喪失了對質量的控制能力;
b) 缺貨風險,看似獲得靈活性的美國玩具廠家,一旦遇到特殊事件,遙遠的玩具供應商,將會導致自廢武功的美國玩具廠家不得不降低服務水平,這對於企業來講會威脅到長期競爭優勢和企業聲譽;
c) 牛鞭效應加劇;
3)如果對於核心的知識不加以控制,就會導致競爭對手復制製造優勢,與己競爭;
總體來講,玩具行業的特徵導致的生產外包,為玩具廠家帶來了低成本更多利潤的同時,在質量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挑戰。
2、玩具公司在管理外包業務時候要面對怎樣的挑戰?
答:玩具公司在外包過程中至少要面對以下的挑戰
1)質量控制
a) 將製造環節外包,其結果之一就是質量管理將不再處於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一紙合同,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否則就不會出現美國市場上大量的召回問題了。
b) 供應鏈的復雜化,對上游的控制力減弱,導致質量控制的難度較自製決策困難很多
2)訂單的靈活性受到負面影響,雖然通過外包可以獲得規模經濟優勢,但是玩具廠商往往需要與加工廠簽署長期協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的靈活性,沒有長期協議保證,加工廠是不願意投入專有資產的,一旦出現了市場的重大波動,比如新產品失敗,調整的速度將受到影響;
3)牛鞭效應加劇,供應鏈的空間距離要求時間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帶來了前導時間的增加。因為玩具類產品的低附加值,不大可能通過靈敏的供應鏈進行物流,空間上的距離,要求時間進行補償,這就帶來了前導時間增加的問題,另外,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批量訂貨運輸又加大了前導時間,加上外包的產品往往是銷售量不大穩定的非核心品牌產品,顯而易見,牛鞭效應將加劇,玩具廠商對於訂單的控制和存貨成本控制難度增加。一旦生命周期短的產品留有滯銷庫存,將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3、Mattel公司的什麼樣的慣例助長了質量問題?
答:Mattel公司僅僅與主要供應商簽協議,且不管制轉分包行為導致質量問題增加,自建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效率低下。具體體現在
1)37家主力供應商背後的3000家供應商未得到妥善的評估,如此多的產品來源,質量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2)雖然有質量體系,但是未得到很好的執行,比如對於油漆的管制,要求合格供應商范圍,但是對於合格供應商的監督體系和檢查頻率未跟上,導致其外采原料問題未被及時發現;
3)未實現可追溯性,一個良好的質量體系需要的是全程式控制制和可追溯,在案例中可以看到,該公司對於其主要供應商的上游供應商疏於審查,面對主要供應商將本公司產品分包給眾多的分包商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了問題商品的出現,自建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較差,質量問題不是自己發現而是客戶發現或者嚴重滯後才能夠發現,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4)對於質量問題反應不敏感,當歐尚系統提示樣品存在超標的鉛時,不夠重視,直到問題嚴重;

4、Mattel公司應該如何增強產品質量?
答:該公司要加強產品質量,至少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不能一味的為了追求低成本,對主力供應商的分包和轉包行為不幹涉。對於供應商出現這類行為一概取消供貨資格。如果需要分包,該公司還不如直接找下一級供應商或者多找幾家靠譜的公司,確保公司得到的貨物自己完全知道來源;
2)整合供應鏈,對於主要供應商及其上游供應商進行重新審查。重新確定資格後,簽訂三方質量協議,明確責權利,避免管理真空,或者在招標過程中要求主要供應商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特別是質量保證;
3)改良質量管理體系,重塑外包流程,在其中植入危害控制點控制,可以利用Intertek這樣的第三方專業質量管理和監測公司對於供應鏈的重要節點的質量進行監督;
4)提高質量管理部門的重要性,形成快速反應能力,在前段控制失誤的前提下,將損失降到最低;
5)還可以流程再造,將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放到自己的工廠實現,較安全的環節外包出去,比如刷漆最後一個環節,使用自己的工廠完成,但是如果危害點控制受控做得好的情況下,不建議採用這種高成本方法。

⑶ 求中國玩具出口數據與資料!謝謝。。。

中國玩具出口額 單位是百萬美元 從02年到08年
5997.675144 6669.897031 7432.076159 9490.184351 10642.92736 12682.76717 14206.49792
顯性比較優勢從2002年到08年(大於2.5就算有極強優勢)
5.470939072 4.772551112 4.336222487 4.294465749 4.18392408 3.905309082 3.852243417
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幣的升值讓中國在玩具出口的優勢逐年減小

⑷ 如何做好一名玩具外貿銷售員

今天正在從事營銷或者與銷售相關的人員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一項統計表明這一群體的人數已接近5000萬,也就是說每20個人中就有1名營銷員。同時另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營銷員中10%的人從事營銷工作,80%的人從事推銷工作,還有10%的人從事一種模糊狀態的工作。也就是說營銷是核心,挑選是主體。廣大的營銷員主要從事的是推銷工作,那麼怎樣做好推銷員是一個共性的話題。
國內,推銷員市場正處於一個數量上供過於求、質量上供不應求的局面。 為什麼?
(1)勞動力或者人才整個供給量大,每年畢業的大中專院校學生,每年下崗的年輕人,而沒有相應的工作崗位可以就業;
(2)國家以前沒有對從事營銷的人員進行資格論證,沒有進入此行業的社會、企業認可的資格證,也就是行業的進入壁壘比較低;
(3)每個推銷員實現的平均交易額相對較低,國內有85%的推銷員年成交額在50萬以下,大部分集中在20萬元左右;
(4)每個推銷員代理、交易的業務相對單一,一般推銷員只代理或者推銷一種產品,就像國內一些公司每個產品要成立一個事業部,分別配製銷售人員進行產品銷售,造成推銷人員的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實際銷量的增長速度,沒有充分利用與優化推銷員資源;
(5)市場競爭的加劇,生產廠家的增加,產品同質化程度的提高,要把商品賣出去,優秀的推銷員必不可少。找不到優秀的推銷員,暫時就只能以量取勝,再進行訓練、培訓、優化、淘汰。銷售人員的增加,銷售費用的上漲,產品價格的下降,利潤的減少,市場投入的壓縮,品牌建設的停滯,產品競爭力減弱,出現銷售受阻。企業往往又將問題歸結在人的質量上面;
(6)上面的數據已見,從事營銷的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推銷是一項單一的工作,營銷是一項全面的、整合的工作,也反映了人員質量上的不足。
在這種的情況下,企業對推銷員的選擇與挑選又有哪些要求?
德在首。德是道德素質,是一個人的品性、良心。在推銷員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下,對其個人品質的要求排在第一位。沒有工作經驗,可以給你時間摸索;沒有技能,可以給你找師傅帶;不知道要求與流程,可以多培訓;你要求上進,可以給你一片天空。但惟獨不能允許品德低,有不良嗜好的推銷員進行銷售團隊。德性是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生活中養成的,是不容易改掉的,企業要貪個人能力而忽視個人品德,將為此付出數倍的費用。所以招聘時,會查看簡歷,工作經歷,任職,離職原因,有沒有不良記錄……
經驗尾隨其後。在人才市場上、報紙招聘廣告上,你可以看見幾乎每則信息的要求都有一條:有2—3年工作經驗。尤其在華南、華東沿海地區,一些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更是如此,許多剛畢業就跳槽的人一下子被拒之門外,為什麼?按供求理論來分析,在推銷員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企業有權、也應該去挑選一些質量相對高的人從事銷售工作,企業培訓後馬上可以上崗,迅速進行工作狀態。按經驗曲線的理論可知,有工作經驗的人工作效率相對高一些,同時培訓投入也相對小一些。
肯吃苦,經磨練。陳安之老師將過:「業績好不好,就看你認真不認真。業績不好,就是你不夠認真。」今天的推銷或銷售工作已不同與以前,以前銷售人員一年只出3—5次差,每次最多一個月,現在你一年要工作365天,每天早8:00—晚10:00,還不一定能幹出好業績。認不認真,首先就是你能不能吃苦。起早貪黑,早出晚歸,每天能掃街多少家,每天能打多少通電話。今天的推銷員不僅要吃苦,還要有毅力,經的起磨練。今天你已經被客戶拒絕了25次,你還敢不敢走進第26個客戶的店面。
多培訓,共進步。企業將推銷員看成是自己的一項資源,甚至是一項資產,目的的是怎麼樣促使資產良性運營?怎麼樣實現資產增值?必須對推銷員進行質量提升,手段是不斷培訓與激勵。一些跨國公司走人才本土化之路,一是他們有自己的制度、機制、體制,二就是他們非常重視培訓,肯德雞等一些公司每年用於培訓的資金是幾個億,他們堅信人才是培養、培訓出來的。我們再來分析推銷員工作的目的:一是生存,二是發展。生存就不用說了,每個人都想獲得高的收入。主要是發展,發展靠什麼?靠自己能力的不斷提升。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徑是多學習、多總結、多思考、多接受培訓。不管是企業,還是推銷員個人都需要培訓,來共同進步,實現共同的目標。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環境下,企業對推銷員的要求已發生了變化,你清楚這種變化嗎?你也開始變化了嗎?
推銷成功的第一步:推銷員心理角色的轉換與定位
推銷員心理角色一般有兩種:乞丐心理與使者心理。
乞丐心理的推銷員認為推銷是乞求,請別人、求別人幫忙自己辦成某項事情,所以在推銷時非常害怕客戶提出反對意見,害怕客戶對產品提出哪怕是一點點的意見。因為在乞求心理情況下,害怕購買者有絲毫的反對意見或看法,一旦聽到反對意見,馬上禁不住意識到成交將失敗。
使者心理是當今流行的推銷員心理,是一種麻痹自己、提高自己自信心的措施。你去走訪一個顧客不是求他購買產品,而是向他介紹或推薦一種對他有用(有利)的賺錢的產品,像醫生上門看病一樣,是給患者帶來便利、實惠!你今天邁進某個店面,是這個店面的福氣,因為你將給他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你將給他帶來便利或賺錢的機會。你手中掌握著公司的產品,對客戶而言,每一個都是一個獲利的機會。你是光明的使者,你給消費者帶來生活上的便利!
推銷員在以上這兩種心理模式下,精神狀態不一樣,展現在客戶面前的氣質信心也不一樣,銷售的成績也不一樣。我們說推銷員銷售產品,首先推銷的是推銷員自身,在使者心理模式下,更容易將自己推銷出去,取得客戶和用戶的信任。
推銷成功的第二步:推銷員要建立自信心
擺正了心態,就有利於樹立自信心。正因為公司的產品對顧客有用,你才不辭辛苦地趕來向他介紹、推銷。你是來幫忙他滿足、解決各種要求的,你為什麼沒有信心?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就是誠懇地為用戶(客戶)服務時,你就會擁有自信心。推銷對你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奉獻,是一種樂趣,你的精神狀況會得到很大改善,你的顧客就會用期待的目光迎接你。此時,你推銷成功的先兆出現了。
自信心主要來源於以下四個方面:
(1) 對推銷職業的自信
推銷不是不是一種卑微的職業,是一種高尚、有意義的職業。推銷是一種光榮的職業,是一種為消費者造福利、提供方便的職業,推銷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門、環節或職業。正是廣大推銷員的辛苦工作,消費者可見在最近的地方購買到想要的產品,也正是推銷員的能力工作,人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我們既然從事推銷,就要正確認識推銷這個職業,對這一職業充滿信心。
(2) 對自己的自信
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干什麼事都不容易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你只有對自己充滿自信,在客戶面前才會表現的落落大方,胸有成竹,你的自信才會感染、征服消費者,用戶對你推銷的產品才會充滿信任。
學會在工作點滴中體味成就感!利用目標分解與時間管理將自己每天的工作進行分解,分解到每個事項,每個時段。及時辦理,及時檢查,及時總結,每完成一件事,就是一項成就,每天所有的事都完成,就是一天的成就。你只有積累這種小成就,才會累成最終的成就;你只有每天去體味成就,才有信心與勇氣繼續走下去!
自信不等於自傲。自信根生於有學識、有能力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感覺。它與自傲那種腹中空空、頭重腳輕的感覺截然不同。
(3) 對公司的自信
相信公司是一家有前途的公司,是一家長遠的公司,是時刻為客戶、用戶提供最好產品與服務的公司。
(4) 對產品的自信
很多推銷人員在聽到公司產品有一點點不足時,或者用戶反映產品有一點點小毛病時,馬上開始抱怨公司產品質量的低下,這是不利於推銷的。我們說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同類產品在功能方面有什麼大的區別?沒有!只要公司產品符合國標、行業標准或者企業標准,就是合格產品,也是公司最好的產品,一定可以找到消費者或者是購買者。在整個推銷過程中,不要對你推銷的產品產生什麼懷疑,相信你推銷的產品是優秀產品之一。能不能達成交易,取決你的認真與技巧。
現實中一些業績不好的推銷員將原因歸功在產品方面。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種產品都有推銷業績優秀的推銷員,每個公司都有推銷冠軍。產品有問題,他們為什麼可以賣出去,並且讓消費者感到滿意。你為什麼不行?所以說,業績的好壞主要取決於主觀條件,而不是一些客觀條件,你要始終對自己推銷的產品充滿信心。
推銷成功的第三步:推銷員對產品知識的充分了解與掌握
產品知識的掌握是正式進入推銷的第一步,你有再好的心態與自信心,可對產品知識一無所知,用戶向你咨詢產品特點、性能、使用方法,你一問三不知。客戶根本不會賣你的產品,你讓他感到沒有安全感。消費者會在心中盤問:「這個人是不是江湖騙子?」
許多消費者抱怨推銷員缺乏產品知識,尤其是一些促銷員,這也是一些公司推銷員數量上升、質量不升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司往往側重對銷售經理產品知識的培訓考核,而不重視推銷員、促銷員產品知識的培訓考核,是不正確的。推銷員在銷售一線,代表公司現象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對產品知識缺乏了解,將直接影響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推銷員對產品知識的掌握,不光是產品用量、使用方法、特點、性能等一些技巧參數的掌握,還要對產品能帶給用戶、消費者的利益一清二楚。優秀的推銷員會將產品帶給經銷商的利益、用戶的利益、普通消費者的利益都羅列出來,面對什麼類型的人說出相應的利益點,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推銷成功的第四步:推銷員要掌握一些推銷技巧與方法
兵無常式,水無常態,戰無常法。為什麼有的推銷員成功率高,有的成功率低?是他們的能力不夠,還是客戶不容易對付?不是!是方法問題,是技巧的應用問題。
在這里談一談推銷的一些技巧:
1、 與客戶見面的技巧
與客戶的第一次見面在一筆交易中顯得尤為重要,「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們要學習一些見面技巧。
(1)見面前,知己知彼。首先要對即將見面的客戶進行一定的了解,通過同事、其它客戶、其它廠家推銷員、上司、該客戶的下游或上遊客戶等途徑來初步了解該客戶。
(2)將見面的目的寫出來,將即將談到的內容寫出來,並進行思考與語言組織。
(3)著裝整潔、衛生、得體,有精神。
(4)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不能太長。如:有的推銷員上門就介紹:「我是**公分有限公司的**分公司的推銷員(業務員)**」。這句話太長,客戶一聽就感覺不爽,怎麼聽了一大串,還是不知道你的情況。通常的介紹是:「您好!我是**廠的。」客戶看你了,再說:「我是**,是**分公司推銷員(業務員)。」
(5)說明來意時,要學會假借一些指令或贊美來引起客戶的注意。如:你可以說:「是**經理派我過來的,……」你可以說:「經過**客戶介紹的,我專程過來拜訪拜訪您。」你可以說:「是**廠家業務員說你生意做的好,我今天到此專門拜訪您,取取經!」這樣客戶不容易回絕,同時又明白你對他或者對市場已有所了解,不是新來的什麼都不知道,他會積極配合你的,馬上會吩咐人給你沏茶。
2、 交換名片的技巧
有些推銷員拜訪,卻怎麼也弄不到客戶的名片,或者乾巴巴地找客戶要一張名片。在羅賓遜機構培訓推銷員有一項內容是:每天在大街上換100張名片回公司,完不成就不要回公司了。我們說名片是交換,是換來的。在與客戶見面的時候要注意「交換名片」,換名片而不是單方面的給名片、塞名片。
見面時不要過早拿出自己的名片,在說明來意,自我介紹完成後,觀察客戶反映作出交換名片的決策。
3、 在融洽的氣氛中交談技巧
缺乏想像力的推銷員在和顧客見面後,往往急於進入推銷狀態。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向顧客介紹自己的產品。常見現象是,一見面就問「要不要」、「買不買?」。要知道大多數人對推銷是很反感的,所以你不要讓顧客一開始就把你當作推銷員。
我們要學會營造氣氛,有三種方法:
(1) 美國式:時時贊美
(2) 英國式:聊聊家常
(3) 中國式:吃頓便飯
成功的推銷員往往先談客戶及顧客感興趣的問題及嗜好,以便營造一種良好的交談氣氛。這種融洽的氛圍一旦建立,你的推銷工作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進展。
另外注意:你的一切言談舉止不可露出虛偽的跡象,對方一旦感覺到你的談話沒有誠意,而是一般假惺惺的空談,你的努力都將白費。前功盡棄是對你虛偽的懲罰!其實,只要你真誠地、關切地和對方談論他關心的問題,接下來的會談、推銷、付款便是非常自然、非常順利的事了。
4、 產品介紹技巧
根據推銷對象,確定介紹的側重點,也就是按照客戶、用戶的利益關注點來介紹產品。 (1)向經銷商介紹產品
關鍵點:該產品怎麼實現客戶多賺錢?怎麼樣長久地賺錢?
實際推銷過程中,很多人不敢見經銷商,還沒有向經銷商介紹完產品,就被趕出來。主要就是沒有把握這個關鍵點。有的推銷員一上來就向經銷商報價,一聽「這么貴,賣不出去!」馬上陷入了僵局,不知道怎麼往下說了。其實你按照以上的關鍵點思路可以這么說:「價格貴不影響我們做生意,只要您可以獲得一定的價差,還是可以買出去的。」你還可以接著說:「**老闆這里也有一些價格較高的產品,不也賣的很好嗎?我們關注的是銷量,你關注的是價差。」「我借你渠道,你借我產品,大家共賺錢嘛!」
(2)向用戶介紹產品
關鍵點:使用該產品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哪些好處又是您現在正需要的?
向用戶介紹產品的一般步驟:先介紹某類產品的功能,再介紹本產品的特點,接著將本產品特點與消費者關注的利益點聯系起來,最後解答一些技術問題與售後服務問題。在向用戶介紹產品中,最難處是判斷用戶的關注點或利益點。
一個好的推銷員應該借鑒華佗的治病箴言:「望、聞、問、切」來向用戶和消費者推銷產品。
望:觀察客戶,一眼識別客戶的層次、素質、需求、喜好等;
聞:聽客戶的敘述,必須給客戶表白的時間,耐心的聽,高質量的聽,客戶沒有耐心為你多講幾遍,重要的地方反復強調,有些時候客戶甚至會自然不自然的隱藏他的真實需求,這就更需要聞的藝術;
問:客戶只知道他目前需要購買東西解決問題,卻不知買什麼與怎樣做,這就需推銷員擔當策劃師的角色,為他提供全面、准確、最適合的策劃方案,如何做好這個策劃,就需要多了解客戶需求,不然,只能提供最好的,卻不一定能提供最適合的;
切:實際考察客戶的狀況,從真實中了解。客戶的表白、回答都不一定是正確的,適當的時候,業務員需要實地考察客戶的狀況,比如裝修,可能就需上門觀察後再為其定裝修方案。
5、 不要給對方說「不」技巧
有些推銷新手常不知道怎樣開口說話,好不容易敲開顧客的門,硬邦邦的說:「請問你對**產品感興趣嗎?」,「你買不買**商品?」等,得到的回答顯然是一句很簡短的「不」或「不要」。然後呢?又搭不上腔了。
那麼到底有沒有讓對方說「不」的辦法?
美國有種科學催眠術:就是在開始時,首先提出一些讓對方不得不回答「是」的問題,這樣多次回答就可以在真正催眠時,使客戶形成想回答「是」的心理狀態。
推銷員的開場白也是一樣。首先提出一些接近事實的問題,讓對方不得不回答「是」。這是一種與顧客接觸的最佳方法,非常有利於銷售成功。
「推銷出容易被別人接受的話題,是說服別人的基本方法!」
所以對陌生的顧客,最好先談一些商品以外的問題,談得投機了,再進入正題,這樣讓人容易接受。
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時時贊美顧客,如:觀念、精力、成績……讓顧客有一種滿足感、成就感,逐步達到催眠的效果。
6、 談判技巧
我用二十個字來概括談判技巧:「步步為營,逐漸引誘,有禮有節,不卑不亢,及時出手」!
◆步步為營,逐漸引誘:談判要有步驟、按步驟進行,談判要一個一個問題解決,談判不能快,談判要策劃,有備而談。
(1)談判是一場策劃。高明的推銷員在與客戶談判之前,以將談判步驟、要談及的問題全部羅列出來,並安排先後順序,對客戶將預期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初步判斷。
(2)談判不能快。有些推銷員到客戶那裡將所有事項一講完,就認為自己的談判完成了,結果客戶提出一大籮筐的問題,自己一個也解決不了,事情還是沒有辦成。
(3)談判是講條件的過程,切忌將你的問題全部說出,要一個一個陳述,一個個商討解決方案。不要在第一個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拋出第二個問題。否則第二個問題一說,你馬上要陷入被動的、沒有結果的、新談判中。
(4)談判是一場陷阱游戲,要故意設一些善意的「陷阱」,引誘客戶「就範」。
◆有禮有節,不卑不亢:尊重客戶,有原則地尊重,得體地尊重。
尊重客戶是一件永遠正確的事情。陳安之老師在演講是曾舉過一個「背對客戶,也要100%尊重客戶」的例子。一個業務代表與客戶預約晚上10:00通電話,業代與妻子8:00就上床睡覺了,9:45鬧鍾響了。業代起床,脫掉睡衣睡褲,穿上西裝,梳妝打扮一番,精神抖擻,10:00准時與客戶通了電話。打電話5分鍾。接著又脫掉西裝,穿上睡衣睡褲,上床睡覺。這是妻子開始發問了,「老公,你剛才幹什麼呀?」「給客戶打電話。」「你打電話只有5分鍾,卻准備了15分鍾,何況又可以在床上打。你是不是瘋了?」「老婆,你不知道啊!背對客戶也要100%尊重客戶,我睡著給客戶打電話,雖然客戶看不見我,可是我看得見我自己!」
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更何況「客戶是上帝」,我們需要聆聽客戶抱怨,我們有時候需要扮演「出氣桶」的角色。客戶許多時候是想傾訴,找一位聽眾。
但這里我要說的是:尊重客戶要有原則地尊重,得體地尊重。
實際推銷中,有些推銷員是徹頭徹尾地阿諛奉承客戶,不敢說半個「不」字。這叫「過火」、「過猶不及」!我曾經陪一名業代與客戶吃飯,整個3小時,業代全部阿諛奉承客戶,什麼「您了不起!」「您生意做得大!」「您為人好,大家一致好評!」「您這里,我們最放心!」「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客戶也喜歡這樣,暈暈糊糊,給我們講起了創業史。3小時就這樣流走了,什麼都沒有談成。
還有一部分客戶經常喜歡故意在推銷員面前擺譜,刁難業務代表。碰到這種客戶,一味尊重是談不成生意的。
在談判過程中,還有一個情與原則的矛盾點。有許多推銷員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面對工作中的一些制度化、標准化的規定,反而不敢直接向客戶講解,害怕破壞了彼此的交情,在一些政策性的問題上給客戶講的也是粗糟化,讓客戶產生誤解。結算期到時,矛盾也出現了,結果不歡而散!在這里我強調幾點:
a、政策性東西不要一步到位;
b、拿不清的事情不要擅自決策;
c、客戶抱怨要認真傾聽;
d、 則性的問題不能模糊,要認真講解。
◆及時出手:善於識別與把握成交機會,達成交易。
(1) 識別成交機會
哪些是成就機會?如:客戶在詢問性能、特點、質量後,接著又問了產品價格,也沒有表示什麼疑問,接著談起了售後服務的一些問題。此時成交機會已經出現,客戶提出的售後服務你都解答,成交已水到渠成!
客戶就只針對價格進行談判外,其它都不提什麼疑問時,成交機會出現。這時推銷員只需要向客戶解釋「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打消客戶對價格的懷疑,馬上就可以成交。或者在進行多輪討價還價後,稍微讓出一點利,並告訴客戶這已經是我的底限,不要錯過機會。
(2) 巧言妙語促成交
在零售學中有這樣一項統計:20%的顧客是事先已計劃購買某種產品,80%的顧客都是臨時產生購買慾望,並進行購買決策的。可以說大部分顧客是隨機購買的,受推銷員的影響較大,推銷員的介紹說明、服務是其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依據。推銷員又主要是通過語言、交談、問話來影響顧客的。通過研究沒有成交的一些案例可以清楚看出:都是沒有識別成交機會,沒有利用談話、問話的技巧來促成交易。所以有時候,我們也說:「沒有成交,就是你沒有說好,沒有問好。」
A、最常用的談話技巧:「兩點式」談話法,也就是你只向顧客提供兩種選擇的餘地,而不論哪一種,都迫使對方成交。
例一:問顧客
a、「你買一袋還是買一件**產品?」
b、「你買一件還是買兩件**產品?」
例二:當顧客問:「**產品,現在有紅色的嗎?」
推銷員回答:「沒有」(錯誤回答)
推銷員回答:「現在有黃色和蘭色兩種,這兩種顏色都很好看。」
另外,問話要盡量多用肯定的語氣問。
例一:「你有沒有聯系電話?」(錯誤)
「你的聯系電話是多少?」(正確)
例二:「你要不要**產品?」 (錯誤)
「你要幾件**產品?」 (正確)
B、引用別人的話打動顧客
巧妙引用第三者的話,向你的顧客說出對你推銷產品的評價,有時會很有用。
實例一:有時推銷陷入僵局,這時剛好進來一個顧客說:「用過**產品,效果不錯」。局面一下子改變了。
實例二:做終端時,用大戶、知名店的行動、評價打動說服顧客。
7、 售後細節的處理技巧
售後細節的處理是銷售過程一個重要的環節,它關繫到是否真正實現銷售和第二次購買。涉及到合同、貨款、售後跟蹤、市場操作等,這里我主要談的是通過售後細節處理怎麼樣與客戶建立起朋友關系?把客戶向朋友、夥伴方向發展。
「顧問式」客戶服務,與客戶共同進步。
(1)你是否曾推薦幾本營銷雜志、商業雜志給客戶?
(2)你是否將業態的發展趨勢告訴客戶?
(3)你是否記得所有客戶的生日,有沒有打電話祝福?
(4)你是否帶客戶上過公司的外部網頁,搜索過行業的一些信息?
(5)你是否告訴客戶怎麼樣在糖酒會、博覽會上挑選新產品?
(6)你是否與客戶討論他下一步生意將怎樣做?
(7)你是否向客戶建議怎樣管理銷售人員?
(8)你是否向客戶建議怎樣做自己的品牌?
……
在心裡問一問自己,你為「顧問式」客戶服務做過什麼?為什麼有些推銷員認為業績高,也很輕松?有的業績不好,還很累?這主要是客戶服務差別帶來的。你在正常的業務處理、客戶抱怨處理、客戶管理工作完成後,試著將上面的一些問題做一做,再豐富,實施,等著你的是----驚

⑸ 如果你是一名玩具業務員或業務主管,你會如何開展你的市場或管理你的團隊

業務員: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玩具適合什麼樣的孩子.比如,性別,年段,性格
等等.
其次就是投其所好,把玩具拿到需要這種玩具的孩子周圍,讓他們
以及他們的父母去買.建議去學校周邊的那些不起眼的商店.一個
現實的例子就是我們這邊在商場里是買不到模擬槍支的,但是一
個小學旁邊的商店卻因為有很大的貨源而引導了很大的消費量,
我自己就在那裡買了M16,而且還幫別的地方的同學代買過.
最後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下線商店一直和自己做生
意,那就是人際關系要處理好!

業務主管:最重要的是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知道如何讓手下人成為優良的
業務員,方法如上!

⑹ 求漢譯英,高手來

Toy has been our traditional advantage of export proct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lastic demand greater supplies as a toy, the choice of cut costs,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oys consume was in depression. Despite the RMB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raw material prices declined, but our labor cost exists certain rigidity, plus other Asian currencies, China's toy exports accelerated by squeezing profit space obvious, instry development is facing the low cost more from India, Vietnam,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export growth remained at 10%. Export drawback policy in the toy instry export process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factors, based on 2008 and 2009 in China toy instry and export amount of data analysis, combining various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toy exports export refund rates of change, change the export regression analysis by use of Excel tools, export drawback policy adjustment to the toy in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influence on export increase 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purchasing toys export enterprise procts, through the way of goods sold in turn export enterprise solution to support such declining toy exports.

⑺ 進出口玩具檢驗監督管理辦法(2018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進出口玩具的檢驗監管工作,加強對進出口玩具的管理,保護消費者人身健康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海關總署主管全國進出口玩具檢驗監督管理工作。
主管海關負責轄區內進出口玩具的檢驗監督管理工作。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列入必須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實施檢驗的進出口玩具的檢驗和監督管理。海關和從事進出口玩具的生產、經營企業應當遵守本辦法。
海關對目錄外的進出口玩具按照海關總署的規定實施抽查檢驗。第四條進口玩具按照我國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實施檢驗。
出口玩具按照輸入國家或者地區的技術法規和標准實施檢驗,如貿易雙方約定的技術要求高於技術法規和標準的,按照約定要求實施檢驗。輸入國家或者地區的技術法規和標准無明確規定的,按照我國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實施檢驗。
政府間已簽訂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規定的要求實施檢驗。第五條海關總署對存在缺陷可能導致兒童傷害的進出口玩具的召回實施監督管理。第二章進口玩具的檢驗第六條進口玩具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在辦理報檢時,應當按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規定》如實填寫入境貨物報檢單,提供有關單證。對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進口玩具還應當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海關對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電子數據進行系統自動比對驗核。第七條海關對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進口玩具,按照《進口許可制度民用商品入境驗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實施驗證管理。
對未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進口玩具,報檢人已提供進出口玩具檢測實驗室(以下簡稱玩具實驗室)出具的合格的檢測報告的,海關對報檢人提供的有關單證與貨物是否符合進行審核。
對未能提供檢測報告或者經審核發現有關單證與貨物不相符的,應當對該批貨物實施現場檢驗並抽樣送玩具實驗室檢測。第八條進口玩具經檢驗合格的,海關出具檢驗證明。第九條進口玩具經檢驗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知書。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海關責令當事人退貨或者銷毀;其他項目不合格的,可以在海關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經重新檢驗合格後,方可銷售或者使用。第十條在國內市場銷售的進口玩具,其安全、使用標識應當符合我國玩具安全的有關強制性要求。第三章出口玩具的檢驗第十一條出口玩具報檢時,報檢人應當如實填寫出境貨物報檢單,除按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規定》提供相關材料外,還需提供產品質量安全符合性聲明。
出口玩具首次報檢時,還應當提供玩具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以及海關總署規定的其他材料等。第十二條海關根據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對出口玩具實施檢驗。
出口玩具應當由產地海關實施檢驗。出口玩具經檢驗合格的,產地海關出具換證憑單。出口玩具經檢驗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單。第十三條出口玩具經產地海關檢驗合格後,發貨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口岸海關申請查驗。
未能在檢驗有效期內出口或者在檢驗有效期內變更輸入國家或者地區且檢驗要求不同的,應當重新向海關報檢。第十四條出口玩具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及追溯體系,加強對玩具成品、部件或者部分工序分包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審驗供貨商、分包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並建立產品及高風險原材料的進貨台帳,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分包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第四章監督管理第十五條海關對出口玩具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管理。第十六條海關應當對出口玩具生產、經營企業實施監督管理,監督管理包括對企業質量保證能力的檢查以及對質量安全重點項目的檢驗。第十七條主管海關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玩具生產、經營企業實施重點監督管理:
(一)企業安全質量控制體系未能有效運行的;
(二)發生國外預警通報或者召回、退運事件經主管海關調查確屬企業責任的;
(三)出口玩具經抽批檢驗連續2次,或者6個月內累計3次出現安全項目檢驗不合格的;
(四)進口玩具在銷售和使用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質量缺陷,或者發生相關安全質量事件,未按要求主動向海關總署或者主管海關報告和配合調查的;
(五)違反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

閱讀全文

與玩具出口業務管理分析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2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1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0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5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5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8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8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8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4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7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7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4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