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護理社會學研究四個步驟
護理社會學研究四個步驟是(1、選題一一即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問題:2、查閱文獻;3、確認研究的變數;4、假設形成。)
擴展:
1、選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每項科研工作的起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價值,同時也決定了最後論文的水平。
選題應充分考慮和事先作好調查、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課題背景和研究方向等。
2、查閱有關資料等。
3、變數是指研究對象所具備的特性或屬性,是研究所要解釋、探討、描述或檢驗的因素。因此也稱為研究因素。
4、假設是對已確立的研究問題提出一個預期性的研究結果。根據假設確定研究對象、方法和觀察指標等,獲得試驗結果用來驗證或否定假設,並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和回答。假設常由理論推測而得,所以研究假設能提供研究方向、指導研究設計。一個好的可以被操作的假設,應該提出對所研究變數之間的關系的推測。
供參考。
B. 護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是什麼
護理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而內容主要針對於生病的人,年輕人,還有老人,還有孩子,他們在需要照顧的時候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護理知識。
C. 1.請談談護理和社會學有什麼樣的關系
護理學與社會學相互滲透、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伴隨醫學、社會學的興起而逐漸建立;護理社會學是科學地認識護理活動中的各種社會現象、社會關系及有關的社會問題的學科。
「護理社會學」是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綜合性學科,它以社會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以歷史唯物主義、系統整體性等觀點為方法論,以社會調查、文獻調查、實驗法、流行學方法等為基本方法,以護理學科和護理工作中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
(3)護理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擴展閱讀:
護理社會學研究的社會角色主要是護理實踐領 基本范疇,護理社會學研究的社會角色主要是護理實踐領域的病人和護士角色。
學習與研究護理社會學的意義:
1、有利於人們准確掌握護理及相關領域的現實狀況,為決策打下基礎;
2、有利於人們培養社會學視覺和想像力,促進個人的思考能力發展;
3、有利於促進醫學模式的轉變。
D. 護理社會學研究的最基本原則是哪五個
摘要 親您好久等了為您查詢到護理社會學研究的最基本原則是客觀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社會制約性原則,倫理性原則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用觀察、實驗、調查、統計等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對研究的嚴密性、客觀性、價值中立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觀事實。定量研究通常採用數據的形式,對教育現象進行說明,通過演繹的方法來預見理論,然後通過收集資料和證據來評估或驗證在研究之前預想的模型、假設或理論。定量研究是基於一種稱為「先在理論」的基礎研究,這種理論以研究者的先驗想法為開端,這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
定性研究大多是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而獲得第一手資料,具體的方法主要有參與觀察、行動研究、歷史研究法、人種志方法。其中參與觀察,是定性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參與觀察的優勢在於,不僅能觀察到被觀察者採取行動的原因、態度、努力程序、行動決策依據。通過參與,研究者能獲得一個特定社會情景中一員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動。然後通過對觀察和訪談法等所獲得的資料,採用歸納法,使其逐步由具體向抽象轉化,以至形成理論。與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於「有根據的理論」為基礎的。這種方式形成的理論,是從收集到的許多不同的證據之間相互聯系中產生的,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
F. 常用護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護理心理學,是指從護理情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在護理情境這個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或在預先設計的情境中,對受試的外顯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1)自然觀察法:指在不加任何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對研究對象的行為直接觀察記錄,進行分析,獲得行為變化的規律。優點為簡便易行,獲取材料較真實;缺點為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獲得特定資料需較長時間。
(2)控制觀察法:是在預先控制觀察的情境和條件下進行觀察。優點為獲取資料快,容易作橫向比較;缺點為資料的可靠性差。
2、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獲得資料並加以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1)訪談法:通過與被試者會晤交談,了解其心理活動,同時觀察其在訪談時的行為反應,以補充和驗證所獲得的資料,記錄、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優點為簡便,較快獲得結果;缺點為某些受試者不習慣面對面交談,導致調查資料失真。
(2)問卷調查法:採用事先設計的調查問卷,現場或通過信函交由被調查者填寫,然後收集問卷對其內容逐條進行分析研究。優點為簡便,信息量大;缺點為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
3、測驗法
測驗法是運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量工具,對心理活動進行測量和評定的一種研究方法。標准化心理測量工具經過信度、效度的檢驗。心理測驗按內容分為智力測驗、成就測驗、態度測驗和人格測驗;按測驗規模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按形式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等。
4、實驗法
實驗法是在控制的條件下,研究者系統地操縱自變數,以研究該變數的變化對因變數影響的一種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兩種實驗法。
(1)自然實驗法:是在人們正常學習和工作情境中進行的實驗。優點為自然、方便,結果比較合乎實際;缺點為實驗條件較難控制,實驗結果准確性不高。
(2)實驗室實驗法:是在實驗室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實驗。優點為省時、省力,結果准確;缺點為易受實驗情境影響,人為的實驗情境脫離實際情境,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推廣。
老年人心理護理常用方法
1、開導勸慰法。
人的行為受個性、態度、信念等認知因素支配,所以要改變老年人群的不良行為,就必須先引導其改變認知。要通過與老年人群的溝通交流,用顯而易見的通俗道理,解釋其目前身心狀況,
告知其「為」不分大小,都能體現人生價值,使生活充實,從而提高生活質量,也有益於身心健康。使其發泄心中的不滿與委屈,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動解除消極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
2、順從意念法。
要順從老年人的心理意願,滿足其合理的心身需求,以期改善不良的情感狀態,糾正身心異常現狀。老年人生平必定有喜歡的物件放置身邊,一定能安慰老人身心;如果老年人急需某件物品或者老年人牽掛的子女,如能常看到,勝於吃葯。
3、暗示解惑法。
積極採用含蓄的方法對老年人群的心理狀態施加影響,誘導其不經理智思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積極暗示的影響,轉移自身負性情緒,及時解除心理上的疑慮及負擔。
此法是實施後續心理護理的前奏,只有老年人將自身不良的觀點、信念及態度排除,才能建立新的認知。使老年人「無形中」加以消除心因,改善不良情感狀態,樹立積極生活的信心。
G.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H. 護理研究的基本過程
1、研究選題
提出研究問題(research problem),研究問題通常來源於護理實踐或護理文獻,查閱文獻和發現研究問題的過程是相互交叉進行的,通過系統全面的文獻檢索,可以明確相關理論框架,
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已有研究的優勢和不足,為確定選定研究問題的立題依據和研究意義,構建明確的研究目標,制定具體可行的研究方案奠定基礎。
構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是對研究問題提出的預設結果,根據假設確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觀察指標等。研究假設可以提供研究方向,以指導研究設計,干預性研究(interventional study)和預測性研究(predictive study)均需要提出研究假設。
2、確定研究對象
明確研究對象的屬性,包括研究總體和樣本的特徵,樣本的納入標准和排除標准,樣本量的大小,抽樣的方法等。明確研究場所,詳細描述研究場所的特點。
3、選擇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研究過程中對研究方法的設想和安排,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可分為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study)和質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
按照設計內容的不同量性研究可分為實驗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類實驗性研究(quasi-experimental study)和非實驗性研究(non-experimental study)。
4、收集研究資料
資料收集(data collection)是收集研究問題相關信息和測量研究變數的過程。護理研究中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包括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Delphi法。
5、統計分析資料
研究資料可以分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根據研究資料的類型運用醫學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通常採用百分比,均數,標准差,中位數等指標表示,推斷性統計分析根據資料的類型,正態性,方差齊性選擇參數法或非參數法進行統計分析。通常採用統計圖或統計表歸納和呈現研究結果。
6、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研究工作的書面總結,也是科學研究的論證性文章。研究報告的內容包括前言(研究背景和立題依據、文獻回顧、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等部分。撰寫研究報告要求立題新穎,目的明確,技術路線清晰,資料翔實,結果可靠。
7、研究結果推廣應用
研究結果需要發表在公開的期刊上,以推廣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推廣和應用是循證實踐的開端,通過利用已有的研究結果,指導護理實踐,優化護理流程,作出科學的護理決策。
(8)護理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擴展閱讀
護理研究是以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踐活動。由於研究對象個體存在文化、經濟狀況、民族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治療要求不盡相同,患病以後受到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因素影響,研究對象對護理研究的依從性也不同。
諸多方面干擾因素使護理研究容易出現偏倚和隨機誤差,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在開展護理研究時,首先要進行嚴謹的科研設計。
做研究有哪些科研設計方法,走什麼樣的科研程序,這些都是做科研前需要掌握的。熟知設計方法和程序才能使做出來的科研嚴謹、正確,研究結果也才是可靠、令人信服的。
護理研究方法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照設計內容不同分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和非實驗性研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
護理研究是以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踐活動。由於研究對象個體存在文化、經濟狀況、民族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治療要求不盡相同,患病以後受到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因素影響,研究對象對護理研究的依從性也不同。
諸多方面干擾因素使護理研究容易出現偏倚和隨機誤差,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在開展護理研究時,首先要進行嚴謹的科研設計。
做研究有哪些科研設計方法,走什麼樣的科研程序,這些都是做科研前需要掌握的。熟知設計方法和程序才能使做出來的科研嚴謹、正確,研究結果也才是可靠、令人信服的。
護理研究方法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照設計內容不同分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和非實驗性研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