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語文寫作技巧和方法
構思話題作文的主題
在話題作文的寫作中,首先要對給出的題目進行研讀,對所給的話題進行充分理解,在掌握題意的基礎上再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讀懂話題的中心思想尤為重要,需要不斷練習。一篇作文的主題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核心,寫作主題的確立對於整篇作文的寫作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構思的作文主題要有新意,並且符合話題要求,這對寫作經驗較少的初中生來說不容易,很多學生往往在確立主題時就跑題了。因此,在寫話題作文時,學生首先要理解話題的中心思想,並對作文的主題進行裁定,這也是整篇作文的靈魂。
構建話題作文的結構
話題作文寫作結構必須清晰,對於結構的設定也要明確,作文需要層次分明。合理的結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將作文主題表達得更加清晰。教師在寫作技巧的教學中,需要對作文結構構思進行指導,並要求學生構思的內容要陽光向上,在對同一事物進行描寫時,需要對其進行多層面的分析。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的寫作結構,做到熟能生巧。
例如,「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爭論,有時候,只是兩個人參與;有時候,則是數人參與。調動你的生活經驗,以《爭論》為題,寫一篇作文,描摹爭論中人們的不同表現。不少於500字。」
這是一個描寫人物特點的命題作文,如果學牛對作文結構不夠熟悉,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語文教科書中有人物描寫的文章,了解描寫人物應該怎樣進行分段,對人物應該從哪些角度進行描寫,這些寫作技巧都需要通過不斷的運用才能熟練。
對寫作范圍進行梳理
話題作文范圍較寬,寫作素材較多,例如,讓學生描寫一件難忘的事情,這件事情可以是開心的,也可以是難過的,還可以是感人的,這些都屬於難忘的事情。學生需要對話題進行認真研讀,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寫作。
例如,「你們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於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物;或是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在這樣寫人敘事的作文中,將要描述任務的特點和事件逐一進行收集,然後一起進行梳理。
拓展思維,豐富文章內容
要想寫出一篇富有生命力的作文,作者必須拓展自身的寫作思維,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教師在話題作文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還要著重教會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從所定的主題進行聯系,尋找更多寫作資料,充實文章的內容,從而吸引讀者。
例如,古代許多傑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勵過無數熱血青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讓多少老年人煥發青春,「怒發沖冠憑欄處」使人頓生殺敵報國之情……班上開一個古代風流詩文朗誦會,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文,力求聲情並茂地進行朗誦,從中感受風流人物的情懷。完成活動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以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學生可以圍繞古代風流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古詩文的了解,聯想到詩人的情懷和處境,將風流人物的特色描繪得更加清晰。通過這樣的聯想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
初中話題作文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練習寫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話題作文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
❷ 初中作文課怎麼教
一、 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於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亂,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語文知識。葉聖陶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所以,教師也應該把語文當作一門藝術來教,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對於語文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應該是不僅熟悉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不管是文言文、散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該有能力教好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因為高中不同於初中小學,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不需做大量的語文練習題。如果教師僅僅懂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的,所以教師應該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有自身的知識豐富了,在教學上才能夠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只有獨特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自己被學生喜歡和重視。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映。
二、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氣氛良好,才能帶動學生學習的高潮。舉一個例子,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然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知識推銷給學生,當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的時候,首先要以飽滿的姿和樂觀的自信去感染學生。當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以一種心理上的攻勢暗示學生,讓學生相信你今天所講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相信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勁頭,教師也會在語文課上滿懷激情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氣氛。
三、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
語文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普遍來說,在語文課堂上,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且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由教師「教」變成學生「教」。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學生也不再是僅僅一味的服從教師的教,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❸ 語文作文寫作方法
寫作方法
1、開頭
開頭的寫法:萬事開頭難,寫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開頭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背景法: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景等背景。
(2)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關人物。
(3)主題句法:提出一個觀點或論據作為文章要闡明或論述的主題。
(4)問題法: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文章的內容,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
(5)驚語法:用令人感到驚奇的句子開頭,激起讀者的興趣。
(6)故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文章的開頭,在此基礎上展開文章。多用於記敘文,也可用於議論文。
(7)數據法:引用已經被證實的數字來引起話題。
(8)引語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見習語、諺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
(9)定義法:常見於對標題下定義,然後通過舉例、邏輯推理等方法加以詳細說明。
(10)誇張法:以一個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為前提,吸引讀者
(11)側面轉折描寫:從另一個方面來烘托文章主題,引出下文。
(12)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興趣,文章格調升華。
2、正文
(1)演繹法:
從一般到個別。把帶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對主題句的具體化,是對主題句的具體說明。
(2)歸納法:
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個別的事例出發,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3、結尾
(1) 簡要評價或作結論:文章的最後幾句概括全文內容,並進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
(2)首尾照應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再次肯定或強調的效果。
(3) 用反問句結尾:雖然形式是疑問句,但意義是肯定的,具有很明顯的強調作用,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對未來提出展望或希望,號召讀者為此而行動。
(5) 引用名人名言、諺語、常用習語結尾。
(3)語文老師初中作文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1、寫作技巧
寫文章的道理,概括起來,不外乎「真、細、活」三個字。
「真」,就是寫的思想真,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寫的事情真,是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而不是因為你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么,無中生有地寫成如何如何。
「細」,就是不管寫人、寫物、寫事,主要的情節一定要寫得細致,才能給讀者一個深刻的印象;要是只有粗枝大葉的幾筆,讀起來就沒有味道了。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專家提醒學生作文引用應根據主題、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應盡量避免。
「活」,就是要在節骨眼上用一兩句話傳神,否則文章就會顯得呆板而不生動。
必須寫真人真事!
2、語文作文寫作方法: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作文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同時提升教師自身的素養水平,完善現有的作文評價體系,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興趣,增強自身的閱讀水平與文字的掌控能力,不斷突破進步,以提升語文寫作能力。
❹ 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選擇恰當地切入點,培養讀書興趣。
人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是提高寫作的唯一途徑。我帶2006級發現凡是熱愛閱讀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較強。書面表達也不錯,我想,如果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就可以促進作文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我常把《意林》《讀者》中精典文章拿來與學生分享,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有同學向我借閱,我感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時機已到,於是每兩周開展一節閱讀課,要求學生摘抄 精彩句子或片段。實踐證明學生喜歡閱讀課,許多學生總是問我:「老師,我能把書借回家看嗎?」每學期寒暑假都是開展廣泛閱讀的最佳時機,每學期開學之後,我都要就所布置的閱讀任務進行檢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層次閱讀,為學生積累了許多寫作素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豐富了見聞,開拓了視野,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作文教學變得容易多了。
如今,學校已經為各年級開設閱讀課,閱讀的時間得以保證。可我認為僅僅憑借兩周一節閱讀課是不能滿足課標規定的七——九年級260萬字的閱讀量,於是我利用平時周末時間,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學生記讀書筆記,寫閱讀批註,力求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堅持寫周記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針對學生作文語言枯燥無味,我要求學生寫周記,內容可以源自生活,亦可摘抄名言警句。剛開始時學生熱情很高,一段時間後,有同學開始偷懶,我告訴學生可以寫自己學習中的困惑,堅持了一學期,有學生開始喜歡上這種與老師紙上交流的方式,生活、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在只言片語中得以解決,沒想到周記曾為我的班務管理還起了促進作用呢。學生世界中的紛擾,我從不忽視,及時給予意見或忠告。這既縮短了我與學生間距離,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真是兩全其美。
記得我帶2012級,有同學在周記中問我:上課愛走神怎麼辦?與媽媽有了隔閡怎麼處理?有的同學喜歡在周記中寫詩,……總之學生喜歡寫周記了!我相信這是對提高寫作有利的一種創造性學習。學生作文變被動的「要我寫」為「我要寫」。這是一種好現象。
三、重視作文修改
作文教學中不能忽視反復修改的作用。記得我小時候讀過肖復興的一篇文章《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得是大作家葉聖陶為少年肖復興修改作文的事。我把這篇文章讀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好作文是改出來的。詩聖杜甫也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反復修改作文是寫作成功的關鍵。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還要教給學生修改的具體方法。
近年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嘗試指導學生寫升格作文,一篇作文完成後,我簡單批閱,提出修改建議,發放給學生,學生修改後,進行二次作文。這種訓練每學期,可進行一兩次,只要持之以恆,相信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定會提高。
❺ 作文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作文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我來回答,作文教學中的幾個方法
在中學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認為費時多、效果差的事情。老師往往口乾舌燥地講了整整一堂課,學生頭點得撥浪鼓似的,但一下課,學生什麼也記不住,再讓他們寫,也寫不出來。因此,在作文課上,老師的作文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莫言曾說過:「模仿不是恥辱,而是捷徑。」模仿是培養我們語感的一種最重要方法。一個人的語言風格是與個人對語言的感受相關的。初中階段對培養一個人的語感至關重要。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起一個人對語言的感受,那麼後來的努力可能會事倍功半。很好地掌握了一種語感,就好像一個從事音樂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種樂感一樣。因此,初中生在作文寫作上也應是以模仿為主,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創作,再摸索出自己的作文模式。
因此在作文課上,老師應要求學生「雁過留痕」,每堂作文課應留下自己的痕跡,如老師每念一篇範文,都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聽完老師讀的內容,自己憑印象寫出來。盡管此時學生不能完全還原出來,但大體上會有輪廓。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記的內容,全班同學來「找碴」。學生在記敘中越有遺漏的地方,越能暴露出學生在作文寫作上薄弱的問題。這時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撥,學生會茅塞頓開,知道自己作文的欠缺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作文寫作上會大有長進。而這個訓練的過程對學生在「聽、說、讀、寫」上有更高的要求,這樣一堂作文課下來,學生作文本上會有一篇完整的習作。學生對這「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形成較深印象,自然對老師的講解領悟就會較深。
❻ 如何開展有效的作文教學
一、情感板塊——激發寫作情感;二、素材板塊——放眼生活閱讀;三、練筆板塊——強化習作訓練;四、評改板塊——展現自信成功。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情達意,培養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作文水平的
高低是衡量學生語文程度的重要客觀標志,就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而言,觀察、組織、思維、寫作始終貫穿其中。
在指導學生觀察中,老師不僅要提出觀察的具體要求,還應教給學生具體的觀察方法。觀察和思維是緊密聯系的,觀察是思維的基礎,要讓孩子們打開思路,展開聯
想,把觀察到的材料進行篩選,再組織,布局謀篇的同時,也要把握好重點材料的安排,精心設計,合理構思。讀寫結合,在平日的教學中,加大閱讀的訓練力度,
有意向寫作方面遷移,既指導了寫作,又促進了閱讀的深化和升華。而在實際中,還需獲取具體的訓練方法、積累方式。學生沒有生活積累,習作自然言之無物,其
實生活浩如煙海,寫作材料取之不盡,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RlxHUW_U-QmrQnQpJfJHsg
❼ 如何指導初中作文寫作
寫作技巧:「三步五條
1:審題(明確題意)
2:選材,確定中心
3:列好提綱,確定詳略
在以上基礎上注意以下五條:
1:題目(新穎,命題作文例外)
2: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龍頭鳳尾)
3:用詞妥當,修辭正確。(力求語言的准確生動)
4:條理清晰,合乎邏輯。(讓人讀著順暢,有一氣呵成之勢)
5:巧設布局,詳略得當。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AGrLf6Nc0HfeN8hlle0HEQ
❽ 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有什麼好方法
作文長期以來是語文老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高中階段更是如此。老師一說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因為收起來的學生作文不要說「入格」,就是很多基本要求都達不到。很多學生也不喜歡作文課, 有的學生沒有寫作慾望,因為總是把握不住評卷老師的脈搏,無論怎麼寫都得不了理想的分值;有的一寫作就錯別字滿篇,詞彙積累不夠,詞不達意,乾脆就湊個字數、人數,把老師搪塞過去。作文真也就落了個「爹不疼來娘不愛」的尷尬處境。但是作文本身卻是很重要的,無論是高考的分值比例(總分150分,作文60分),還是考察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作文都是高考語文考查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過去已經有很多關於解決這方面問題的見解,但我也從10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得到了一些教訓,獲得了一些經驗。我個人覺得作文教學一定要重視系統性,即從計劃寫作——寫作指導——作文評改——作文評講——同題重寫的過程。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一點拙見。
首先,設置階段目標,嚴格按此目標要求指導學生習作和評閱學生作文。教師一定要清楚意識到作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能力的培養教學,所以作文教學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多個能力目標的訓練,評閱也就不可以面面俱到。再加上如果還要考慮應對高考的話,考場作文的特殊性無疑又給高中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那麼我們要達到訓練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有針對性地設置階段性目標,比如,先從詞語的積累開始,然後再對句式運用做目標設定,當然這樣的系統工程應該從學生一進高中就開始實施。老師要有長遠計劃並有條不紊地完成計劃,每次的目標設定不要過多,可用片段作文的方式輔助完成。目標實施過程中有不適當的地方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其次,入格前,作文寫作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允許「百家爭鳴」。只要有高中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其實高考作文無論從立意、選材還是謀篇布局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需要在每次同一要求下的第一次作文做好指導准備,特別要注意的是,指導目標一定要明確。剩下的就是學生去完成「舉一反三」的「反三」過程了。另外,在開始指導作文寫作時可以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以固定的文體作為文章形式來做統一要求和訓練。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就要適當允許學生的個性體現,從而保護學生的作文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
再次,重視評改,重視評講,重視示範作用。重視評改,不等於次次全批全改,評改的方法可以多樣化。例如採用面批指導,帶動全體;採用學生互評互批。但全批全改的傳統也不能丟,特別是對剛接手的新班,一方面老師好全面了解學
生的作文狀況,摸摸底;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做示範與導向,讓學生明白作文具體要求與批改規則。
重視評講,重視示範作用。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哪一次學生作文寫得整體都很差,完全不重視老師的指導和目標設定要求時,為了效率我們直接找一篇範文印發給學生就完事了。實際上,這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也有一定作用。但我們還可以在印發範文之前做一個工作,即尋找到至少一份本班同學的作文讓大家按本次寫作要求進行集體修改。發揮集體智慧,讓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到新的嘗試中來。通過直接的操作的得到的體驗絕對比只看範文來得實在來得牢靠。之後再結合印發的範文,再次強調本次作文寫作要求,學習範文怎麼做到寫作要求的方法和技巧。這樣的講評和示範才是有效的。
最後,不厭其煩,原題「改錯」。作文教學向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般作文教學的模式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有些老師僅僅把精力和時間花在了評改學生作文方面。有些自己沒有深刻體會的語文教研員甚至提出作文的評語至少要寫都少行,孰不知作文發下去後,學生只關注相互間評語的多少,根本不去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尋找解決辦法,更談不上「改錯」。所以,老師辛苦自不言待,學生收益可想而知。這個教學模式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即使按以上教學模式執行完成我們也能看到,「教師講評」就是整個作文教學的最後一個步驟了,我個人認為教學僅僅停留到這個環節,是不能把先前的幾個步驟的效果發揮充分的。其他學科,尤其理科教學,非常強調的是改錯,甚至有專門的錯題本,足見改錯對掌握知識的重要性。其實作文也需要一個「改錯」過程,方法可以不同於理科,我們可以利用每學期假期,讓學生對自己一學期中的所有修改過的作文、有待修改的作文,進行修改、整理、分類,匯編成集。甚至可以仿照自己喜歡的雜志,找人寫序言,取個有個性的刊名。有繪畫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配上插圖,之後全班交流,評出優勝者表彰,也不失為一種另類評改吧。總之,方法可以不同,但經過評講後按要求重新再寫作同一篇作文比另外寫多篇作文效果都明顯。
在結尾處,我想說,如果可以把作文教學系統性貫穿在整個高中3年的作文教學課堂上,學生作文一定會有明顯改觀。另外,想要真正要改變作文教學的現狀,還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更切合實際的改革。例如,能不能給作文獨立的時間,專門的師資,開一門類似寫作的專門課程,或者給教師一套完整有序的作文教材。總之,辦法總比問題多,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的研究者們,還可以多做些對作文教學真正有價值的更具有操作性的工作,相信語文作文教學的未來更加光明。
❾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作文教學
初中教育 包君成 遇見作文拯救班 (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