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發展漢語中級漢語口語上的講稿、教案。先謝謝大家!
中級漢語口語(上)第二課教案
一、課題:富有的標准
二、教學對象:中級班留學生
三、教學內容:
1、主課文:《富有的標准》(對話形式)
2、副課文:《快樂的原因》
2、生詞:富有、標准、收入、表面、老闆、有出息、生意、打工、廣州、原因、打招呼、活、願望、相同、平安等
3、語言點:對……來說;有意思的是……;也許……,但是……;只不過……;只要……就……;在我看來,……;……也不如……;表面看來/從表面看……
四、目的要求:掌握課文里出現的基本字、詞,能夠運用其進行組詞、造句、對話、敘述等,同時進行詞彙拓展,擴大詞彙量;掌握課文里出現的基本語法及其在書面語、口語中不同的運用法則,能夠運用其進行造句、對話、敘述等;能夠正確地敘述富有的標准和快樂的源泉,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維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五、教學重點:生字、生詞、語言點、課文閱讀及復述
六、教學時數:2課時
七、教具准備:視頻、圖片
八、教學環節:
(一)第1課時
1、導語:
同學們,上午好!相信大家都想過,要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但是,究竟什麼才算作富有呢?有的人說,每年收入一百萬算作富有,也有人說只要快樂就算作富有;有的人說開好車、住好房算作富有,也有人說只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就算作富有……有人做過一項調查,每個人對富有的定義都不盡相同,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富有與快樂又有著怎樣的關系?相信學完了這一課,大家的心中,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答案。
2、熟悉課文
(1)放錄音朗誦課文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提問學生讀課文,教師糾正
(4)學生齊讀課文
3、生詞教學:
(1)富有 形容詞 fùyǒu rich 大量具有,擁有大量財產
(2)標准 名詞 biāozhǔn standard 衡量事物的准則
(3)收入 名詞 shōurù income 收進的錢財
(4)表面 名詞 biǎomiàn surface 事物的外表,最外層
(5)老闆 名詞 lǎobǎn boss 私營工商業的財產所有者
(6)有出息 yǒu chūxi promising; have a bright future
(7)生意 名詞 shēngyi business; trade 商業經營
(8)打工 dǎ gōng do manual work; hire out for work 從事工作
(9)廣州 名詞 Guǎngzhōu Guangzhou, name of a city
4、語言點:
A 講解
(1)對……來說:表示從某人、某事的角度來看問題
(2)有意思的是……:表示在做一件事情時有比較令人驚訝或感興趣的發現
(3)也許……,但是……:先假設,後轉折
(4)只不過……:委婉地表示限制事情發展的條件
(5)只要……就……:表示條件
(6)在我看來,……:以「我」為看問題的角度
(7)(再)……也不如……:用比較的方式強調後者的重要性
(8)表面看來/從表面看:用以強調實質內涵的突出
B 運用9個語言點造句,提問學生,並對錯誤進行糾正(結合課後練習題)
C 運用9個語言點進行對話練習(結合課後練習題)
5、篇章教學:
(1)逐句領讀
(2)解釋重點的詞語和句子(從句、轉折句、假設句、強調句等)
(3)解釋重點的書面語現象,如「現在(每月)」中的括弧的含義,為什麼對「現在」加註釋
(4)總結窮與富的關系,讓學生思考並提問學生對富有的定義,向正確方向引導
6、鞏固練習
(1)重復生詞和語言點的講解
(2)課後練習
(3)布置作業(課後題第四、五、六、七題)
7、板書設計:
第二課 富有的標准(主課文)
生詞: 語言點:
富有、標准、收入 富有的標准: 對……來說;有意思的是……
表面、老闆、有出息 金錢?名車?豪宅? 也許……,但是……;只不過……;
生意、打工、廣州 OR 知識?快樂?幸福? 只要……就……;在我看來,……;
……也不如……;表面看來/從表面看……
(二)第2課時
1、導語: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二課《富有的標准》的主課文,相信大家對究竟什麼才算作是富有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另外,我們上節課學習了9個生詞和8個語言點,大家都能夠熟練掌握了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復習一下吧!
2、復習上節課生詞和語言點:
(1)教師簡單回顧,重復講解
(2)提問學生,運用生詞、語言點進行造句和對話練習
(3)驗收上節課作業
3、導出新課:看來同學們都掌握得很好,那麼我們今天繼續往下學習本課的副課文《快樂的原因》。在講課之前,老師想先問一個問題,有誰想做一個快樂的人?(學生舉手)為什麼?(提問2~3名學生)好,看來對於快樂的定義大家的意見也是不同的。那麼我們聯系一下上節課《富有的標准》,富有與快樂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系呢?想知道答案嗎?想知道其他人都是怎樣看待快樂的原因的嗎?翻開書至第18頁,讓我們共同尋找快樂的根源!
4、熟悉課文
(1)放錄音朗誦課文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提問學生讀課文,教師糾正
(4)學生齊讀課文
5、生詞教學:
(1)原因 名詞 yuányīn reason 事物的起因
(2)打招呼 dǎ zhāohu say hello to sb. 向他人問好
(3)活 動詞 huó live 生存
(4)願望 名詞 yuànwàng wish 憧憬
(5)相同 形容詞 xiāngtóng same 和其他事物一樣
(6)平安 形容詞 píng』ān safe and sound 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6、篇章教學:
(1)逐句領讀
(2)解釋重點的詞語和句子(從句、轉折句、假設句、強調句等)
(3)解釋重點的書面語現象,如省略號的多種用法,「孩子」為什麼加引號等
(4)大范圍總結人對快樂的定義,詮釋富有與快樂的關系
7、鞏固練習
(1)重復生詞和語言點的講解
(2)課後練習
(3)布置作業(課後題第五、六題)
8、板書設計
第二課 快樂的原因(副課文)
生詞: QUESTION:快樂的原因?
原因、打招呼 富有?瘋狂?吵鬧?
活、願望 OR 充實?滿足?安穩?
相同、平安 ANSWER:問問自己的心,什麼是最想要的
附課文原文:
主課文:《富有的標准》
范華:什麼是富有?我覺得富有的人不一定有很多錢。錢比別人多,不算真正的富有,但是一定要很有知識。就像我哥哥,他不是太有錢,生活當然沒問題,只不過有時買些貴點兒的東西,心裡還是要想一想。表面看來他不富有,但是他很有知識,是博士。在我心裡,他就是一個富人。
李曉麗:我的錢也不太多,可是在我看來,別人有的我也有,高興、健康,就可以算是富有了。比如說,有喜歡的工作,有可愛的孩子,有幸福的家,都可以算是富有。
秦良:我是個退休工人,我們這兒的人都沒什麼錢。富人?現在是那些老闆,現在(每月)三四千塊錢不算多啦,要六七千塊錢才算富有。
胡偉:也許在別人眼裡我應該算富有,但是我自己卻不覺得。今天 也許我有錢,明天也許我的錢更多,可是後天,我也許會沒有飯吃。所以,我覺得我生活得比別人更累。
秦良:對我們這些老人來說,身體健康就是富有,孩子有出息就是富有。錢再多也不如身體健康好,孩子有出息比有多少錢都好。
胡偉:我去過廣州,那兒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的公司很大,可是能花的錢卻沒多少,都得留著辦公司。我覺得這就不算富有,或者,花一點兒錢都要想一想,這也不算富有。
范華:我覺得廣州消費比較高,聽朋友說,那兒每年收入在五萬以上的人很多。這些錢對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來說,應該說是很多了;但是在廣州,很多人卻說自己只是個「打工」的。
李曉麗:所以,我覺得富有是一種感覺。富有不富有,什麼是富有,要看你自己怎麼想,要看你的標準是什麼。
胡偉:確實是這樣,窮和富之間沒有什麼標准。用一句話來說,只要生活沒有問題,大家生活得都不錯。
副課文:《快樂的原因》
以前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說:「吃了嗎?」
後來見面,說:「你好!」
今天再見面,很多人都說:「活得快樂點兒!」
生活發生了變化,人們的願望也發生了變化。
什麼是快樂的原因呢?
我問過許多女人,相同的是幾乎都回答:「享受生活呀!」不同的是她們的原因——
一位老太太,老得幾乎不能走路了,還喜歡在公園散步,她說:「這是我每天最快樂的事呀!」
一個朋友,每天在辦公室忙,做的都是很不重要的事,可是她說:「工作能讓我快樂。」
一位母親每天高高興興地照顧家人,她告訴孩子們:「全家平平安安,比什麼都讓我快樂。」
一個沒了工作的人說,只要有一份工作,她就快樂。
一個上中學的孩子說,早上能睡夠了,是最大的快樂!
生活是世界上最難的問題,誰也說不清楚;可是生活又很簡單,一首歌,一隻小動物,一封朋友的信,一句感謝的話……就能讓我們快樂起來。
人的願望很多,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但是人也是最容易滿足的「孩子」,一句關心的話,一張可愛的笑臉,……就能使我們快樂。
有人說,快樂就在你自己的心裡,能不能找到它,全看你的了。
⑵ 如何教好英語口語課
收藏推薦 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是英語口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口語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 ,認為要教好口語課 ,教師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較高的口語水平和英語文化素養在課堂教學中 ,教師不僅要運用標准、流利、悅耳的英語進行教學和交流 ,而且要根據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知識水平 ,結合教材講解西方相關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科學知識、社會問題等背景知識 ,培養其學習口語的興趣和信心。比如 ,電大《英語中級口語》中的課文「HowItFeelsWhenParentsDivorce」涉及的是美國的離婚問題。為什麼美國的離婚率這么高 ?幫助學生解答這一問題是理解本課的關鍵 ,因此 ,筆者在課前查閱了有關資料 ,課上用標准英語作了如下講解 :「Thereisagreatdifferenceofopinionastothecausesofthishighrateofdivorce.Butstudiesindicatethattherearemorecasesofdivorceamongpersonswithlowincomesandinadequateedu......(本文共計2頁) 如何獲取本文>>
⑶ 中級英語學習者如何提高英語口語
關於如何提高英語口語,很多人希望有捷進或者能一步登天.但是,方法就是方法,它最終無法取代刻苦的學習。所以,要想練就一口純正地道流利的英語,請用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法,循序漸進地堅持操練吧! 下面是恆星小編為大家收集而來的英語口語提高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口語提高能有所幫助!
(1)我們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為了與別人進行交流,所以英語口語中的幾個要素的重要次序應為:流利,准確,和恰當。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實際交流能力而不僅僅是單純強調語法的正確性。
(2)尋找學伴一起練習口語。英語角是個不錯的地方,在那裡我們不但可以練習口語,還可以交流英語學習經驗,開拓視野,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此外,廣州新東方學校每周三晚上7:00到9:00,在海珠教學區第8教室舉辦英語角活動。聽力口語部會安排一名教師擔任英語角的主持。歡迎各位熱愛英語學習的朋友參加!
(3)如果找不到學伴或參加英語角的機會很少,那麼我們就必須通過自己對自己說英語來創造英語環境。例如,你可以對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英語口述自己正在作的事情。
(4)有種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堅持,那就是:口譯漢英對照(或英漢對照)的小說或其它讀物。首先,我們先讀漢語部分,然後逐句直介面譯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後,去看書上的對應英文部分,並與我們的口譯進行比較。這樣,我們馬上可以發現我們口譯的錯誤,缺點和進步。
請注意:剛開始選擇口譯法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時,在選材上先盡量選擇較簡單的英語讀物,生詞量應控制在20%以內,且應大量做,只做一兩篇效果是不明顯的。推薦讀物有:《英語世界》、《英語文摘》等。
一開始進行口譯訓練時,可能口譯速度較慢,費時較多,但請堅持,從整體的訓練上來看,這是一個加速的過程。進入到高級階段訓練時,請做計時練習,以便加快反應速度和口語流利度。
成人學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記憶力差,作復述練習或背誦課文時,往往力不從心;或者由於詞彙量太小覺得直接作口譯太難,那麼推薦一種解決這個問題有效方法:先學習英文部分,通篇理解透徹後,再來看漢語譯文, 這時,再把漢語譯文口譯回英文。這樣做等於既作復述練習又作口譯(語)練習,可謂一箭雙雕,一石二鳥!這樣訓練的好處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 自己就可以練習口語,想練多久,就練多久。
2. 始終有一位高級教師指出您的不足和錯誤——英文原文。
3. 訓練的題材范圍極廣,可以突破我們自己的思維禁錮,比如,我們總是喜歡談論我們自己熟悉的話題,所以我們總是在練習相同的語言,進步當然就緩慢了。
4. 選擇小說,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閱讀,使我們有足夠的興趣堅持下去。
5. 有一些我們在直接學習英語課文時被我們熟視無睹的地道的英語用法會被此法發掘出來。
6. 對所學知識和所犯錯誤印象深刻。這等於我們一直在作漢譯英練習,很多英文譯文是我們費盡心思憋出來的,所以印象相當深刻,這比直接學習英文課文印象要深的多。
7. 經過大量的練習,你會有這樣的感覺:沒有什麼東西你不能翻譯,你的翻譯水平大大加強了,你的口語表達力大大提高了!
(5)聽譯法和角色互換:三人一組,模擬翻譯實戰。一人講漢語,一人講英語,扮演老外,一人作翻譯。練習一段時間後互換角色。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口譯訓練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方法。同時,可大大提高反應速度和能力。此法的高級階段為同聲傳譯。我們可以在聽廣播,看電視或開會時,把所到聽內容口譯為英文或是中文。
(6)口語作文和3分鍾訓練法:此法適用於強化訓練。首先,找好一個題目做一分鍾的口語作文,同時將其錄音。然後聽錄音,找出不足和錯誤。就此題目再做兩分鍾的的口語作文,同樣錄音,再聽(並繼續找出不足與進步之處)。最後,復述上文所練習過的內容,做三分鍾口語作文。這是高級口語訓練,效果不俗。
(7)復述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些文章或英語文故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口語學習方法。
(8)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在嘴裡含一兩塊糖,大聲快速地朗讀一些英文繞口令(就好像中國的相聲演員練習一樣)來訓練我們的口腔肌肉和舌頭靈活度,以適合英語的語音發音要求。
From: http://www.hxen.com/oralenglish/fangfa/2010-10-13/124079.html
⑷ 准備考雅思,我是初學者,雅思口語該從哪裡開始准備呢順便問下如果到了中級水平又該從哪裡開始准備
雅思口語准備可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初學者,二是英語中級水平。
初學者雅思口語准備方法:
在多年的學習及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初學口語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誦英文句型或段落。在背誦前切記要按照錄音帶有聲朗讀5遍以上。有讀者會說,我試過了,記不住。其實,背誦時最好有中文譯文,一邊看中文句子,一邊背,這樣就可以確定背不下來是因為情節的連貫,而不是因為英語水平的問題。
中級水平雅思口語准備方法:
許多過了四級或六級的同學只是在閱讀,聽力或寫作方面有這些水平,並不代表口語也有四級。所以大家不要認為自己學的口語教材簡單。大家可以做個試驗,拿一篇你認為很淺顯的文章,將其翻譯成漢語,然後讓別人將每句話讀給你聽,然後你再翻譯成英文,如果沒問題,說明你口語很好,否則就需要多做這種練習。
雅思口語考試,其中最讓大家擔心的就是Part 2 and Part 3部分,這兩部分可以找一些自己實用的方法來訓練。
1.要清楚的了解每個卡片的內容,包括卡片上讓你將要描述的3-4個問題,大家必須在PART2部分中描述出來,還有就是描述時運用的時態一定搞清楚(老外最討厭時態運用混亂了),否則肯定影響你的分數.
2.每天定時練習,沒有條件互相練習的考生可以用錄音機把自己說的錄下來,然後自己給自己找錯誤,糾正.就這樣反復練習.盡力使自己減少出錯.EG:語法錯誤,he /she運用不當等等.
3.每次說都要有創意,不要一味去背,因為這樣即使你說的再好也是4-5分,建議大家最好連寫都不寫,最多在每個卡片上寫點關鍵的詞,根據詞每天自己鍛煉去說.多准備點有創意和自己的TOPIC內容!
今天剛好是雅思節,新航道在線雅思培訓課還有優惠,購買課程9折的,還送免費課程資料。在新航道在線官網上買課程之前要去聯系官網的客服才能優惠的,活動時間是5月到6月中旬。且每周一周至周四都有免費的雅思在線培訓課。你可以去新航道在線官網查詢了解下的。
⑸ bec 中級 學習方法
抓好預習環節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准備過程。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老師叫干什麼就干什麼,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似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1.預習的好處
(1)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於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裡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預習有利於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於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松、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平。由於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2.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對課本內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難也不必鑽深,只需順手用筆作出不同符號的標記。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滅「攔路虎。」
(2)若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想改變方法,先預習後上課,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功課都搞提前預習。這樣做會感到時間不夠用。顯得非常緊張,不能達到預習效果。因此,剛開始預習時,要先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進行預習試點,等到嘗到甜頭,取得經驗後,並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再逐漸增加學科,直到全面鋪開。
(3)預習應在當天作業做完之後再進行。時間多,就多預習幾門,鑽得深一點;反之,就少預習幾門,鑽得淺一點。切不可以每天學習任務還未完成就忙著預習,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4)學習差的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聽不懂,課後還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補缺和做作業,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擠不出一點時間去預習。其實,這種學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預習上。學習由預習、上課、整理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組成。缺了預習這個環節就會影響下面環節的順利運轉。這些學生必須作好在短期內要多吃點苦的思想准備。在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後,要安排一點時間預習。這樣做雖然費了時間,但上課能聽得懂,減少了因上課聽不懂而浪費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減少花在課後整理、消化、作業上的時間。時間一長,運轉正常了,學習的被動局面也就會改變,就再也不需加班加點了。
3.預習的要求
(1)要注重講究實效,不搞形式。要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預習一般要安排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這樣,印象會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重點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授新課的科目進行預習,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預習。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授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預習的任務是通過初步閱讀,先理解感知新課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具體任務是:①復習、鞏固和補習有關已學的舊知識,找出新課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並把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弄清新課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這些知識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什麼?並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費解的地方。③預習時要看、思、做結合進行。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的重要內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應該認真想一想;需要記的就應該記下來。思:指有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准備工作以及對課本後的練習題要進行嘗試性的做一做。問答題答一答。不會做,不會答可以再預習,也可以記下來。等教師在授課時集中注意聽講或向老師提出。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這樣做能使自己對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聽課環節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能把教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有的以聽為主,邊聽邊思考,有了問題記下來;有的乾脆不記,只顧聽講;有的邊聽邊劃邊思考。思考時,有的思考當堂內容,有的思考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體系,有的思考教師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比較。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聽好課的目的呢?總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學科的不同特點,帶著問題聽,聽清內容,記住要點,抓住關鍵,著重聽老師的講課方法與思路,釋疑的過程與結論。具體要求:
1.要充分認識老師在上課時的重要作用。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在課堂中的分析講解遠比課後輔導要詳細得多,這也是學生自已看書無法比較的。課堂教學是老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一條最簡捷的路。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虛心向老師學習。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上好每一節課。
2.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千萬不能思想開小差。如果在老師啟發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總之,課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3.聽課中可以嘗試在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看看自己想的與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
4.要力求當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質、內部聯系及規律的思考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當堂理解呢?在課堂上,你想的應與老師講的統一,你思考的問題應與老師講的問題統一。在教師的啟發下,你要始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應舉手提出問題。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解答你的問題,應繼續聽老師的講解。課後再去請教老師。
5.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跑。聽課是為了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識聽懂了就算課聽好了等同起來。高水平的聽課應該不僅注意老師傳授的具體知識,更應該注意老師講課的思路。追著老師的思路跑,目的在於把老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搞清楚。學習老師是如何進行周密科學思考的,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有的學生不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而偏重於記憶老師的推導,總結出來的公式或結論,認為這是聽課的主要目的。其實,這樣掌握的知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這種死知識忘得快,又不能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更談不上發展智力。
6.要抓住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關鍵。知識內容的關鍵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關系式以及公式、定義。當老師講解這些關鍵知識時,你一定要特別注意,抓住不放。同樣,不抓住學科特點的關鍵學習,也會影響你的學習效果。實際上,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發展思路、訓練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點。學習中非抓住這些特點不可。如物理、化學、生物課要特別注意觀察和實驗,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思考來掌握科學概念和規律。數學要通過大量演算,證明等練習獲得數學知識,培養出數學思維能力。語文和外語在聽課時,主要抓住字、詞、句、篇等方面的知識點,並且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和文字。
(三)緊抓復習環節
復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並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准備。因此,每上完一節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復習。若復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國的心理學家艾濱浩斯,通過實驗發現剛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後只能保持44%;一天後能記住33%;兩天後留下的只有28%;六天後為25%。所有的人,學習的知識都會發生先快後慢的遺忘過程。一些記性好的學生是因為能經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復習,做到「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了驚人的記憶力。因此,很多學生對所學知識記不住,並不是腦子笨,而是不善於復習,或復習功夫不深。
1.復習的要求
(1)課後應及時把老師講的和板書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里過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後翻開筆記,查找漏缺。
(2)看教材時,應邊看邊思,深思重點、難點。分析疑點、深化理解。
(3)看閱必要的參考書,充實課堂所學的內容。
(4)整理與充實筆記,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深化、簡化、條理化,並按規律去加強記憶。
(5)加強練習。練習一般應在復習後進行,也可邊復習邊練習。在復習過程中,加強練習,能提高復習效果。
(1)及時復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復習清,決不能拖拉。做到不欠「帳」。否則,內容生疏了,知識結構散了就要花費加倍時間重新學習。要明白「修復總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2)要緊緊圍繞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定律復習。思考它們是怎麼形成與推導出來的?能應用到哪些方面?它們需要什麼條件?有無其他說法或證明方法?它與哪些知識有聯系?通過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識。
(3)要反復復習。學完一課復習一次,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復習一次。學習一階段系統總結一遍。期末再重點復習一次。通過這種步步為營的復習,形成的知識聯系就不會消退。
(4)復習要有自己的思路。通過一課、一節、一章的復習,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寫成小結、列出圖表、或者用提綱摘要的方法,把前後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5)復習中遇到問題,不要急於看書或問人,要先想後看(問)。這對於集中注意力、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好處。每次復習時,要先把上次的內容回憶一下。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而且對記憶有很好的效果。
(6)復習中要適當看點題、做點題。選的題要圍繞復習的中心來選。在解題前,要先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在這基礎上再做題。做題的目的是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綜合題能加深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的理解,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獨立完成作業環節
獨立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復習與應用相結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他們一下課就搶著做作業,作業一完,萬事大吉。更有些學生課上根本沒聽懂,下課後也不問,作業抄襲後向老師交差完事。其實,做好作業有以下意義:
1.可以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做作業可以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補救。
2.通過做作業時的思考,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變換搞熟練。總之,有利於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3.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因為作業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必然會促使自己積極思考,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完作業後,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為總復習積累資料。復習時,翻閱一下記錄的作業,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做作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審題。審題是做作業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個題目,首先應判斷它屬於哪一類,難易的程度如何?分清題目的條件和要求。已知條件是什麼?從題目提供的信息中還能挖掘出什麼條件?它的要求是什麼?同時要讓自己的思路順著題目的路子思考。通過思考、准確、透徹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條件有哪些,題目要求的結論是什麼。在審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地方沒有直接用語言表示出來,而隱含在題目中的其他形式條件,即注意隱含條件的挖掘。
2.尋找解題途徑。方法一般有三種:一種是「由因導果」,可以表述為:「已知→可知→可知……」,最後到達結論。第二種是「執果索因」,即結論←需知←需知←……」。這樣一層一層的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條件全部有了為止。這樣。已知條件和要求結論之間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種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就需要我們用前兩種的綜合辦法,以盡量縮短條件與結論的距離。即一方面從已知條件推出一些可知的中間結果,另一方面根據題目的要求分析出一些需知的中間結果。需知與已知一旦統一,則可得到解題的途徑。
在尋找解題途徑中,要廣泛聯想與這些條件和結論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和方法等。聯想過去是否解過和與此相同或相近的題目。那時是怎樣解的?如果能聯想起有關的舊知識,即與此題相應的規律原理、原則、公式就會浮現在腦海中,使解題的思路更加開闊。聯想越廣,跨度越大,得到的解題效果也越佳。
有時因為題目較復雜,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審題的過程畫成簡圖。這實際上是一個運用學過的知識,把題目加工、改造的過程。經過加工,思路明了,解題捷徑就會出現在眼前。
3.正確解題,經過①②兩個步驟,已經尋得解題的途徑,判定了解題的方案。但在實施時還要注意解題的保質保量。要做到這點,解題的步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步演算。書寫規范化,格式明了,表達准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除此以外,在解題中,重要的知識點應寫出來,繁題要簡寫,簡題要詳寫。
4.注意檢查。就是回過頭來再檢查一遍,看看是否題目要求的解都求出來了,有沒有漏解。是否求出的解均符合題目的要求,有沒有錯解。檢查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環。檢查的方法很多。①步步檢查法。即從審題開始,一步步檢查。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出計算、表達上的錯誤。②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樣。③代入法。將計算結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同時,還要注意鍛煉一題多解、一題多想。比較歸類的解題習慣,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認真記好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為了學,為了懂,為了用。記筆記的原則是以聽為主,以記為輔。簡練明白,提綱挈領,詳略得當。難點不放過,疑點有標記。不亂,不混,條理明。對聯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記。筆記要留有空白處,便於復習時補缺。
筆記的主要內容有:
1.記講課提綱,解題思路,難於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體會。
2.老師解決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論據與推導論證過程。精、巧、新的解題方法。
3.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疑難。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或結合點。容易發生錯誤和混淆的概念。
4.記要點,書上有的不必多記,可在筆記上留下空白,課後補記或對照課本復習。
5.預習時發現的問題、體會,自己掌握不好的舊知識。
6.摘錄參考書上對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幫助的材料。
記筆記的好處有:
1.思想不易開小差,因上課時要邊聽邊記邊思考。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強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
2.記筆記要手、眼、耳、腦並用,使感覺器官和思維得到綜合訓練,提高學習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你自己願意學!頭痛就聽聽音樂,偶爾要好好玩一下放鬆放鬆!
⑹ 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有哪些好的互動方法
一初級口語課的教學原則
(一)「ⅰ+1」原則
這里的「ⅰ」代表學生已有的漢語水平,「+1」指略高於學生實際水平的語言輸入。將二者組合在一起,則構成了對於學生來說可懂且有效的輸入。根據領會教學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羅勃特•W•布萊爾/許毅,1987),我們正是通過可懂的輸入習得語言的。
對於教師來說,要想使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的輸入是可懂而且有效的,就必須做到對學習的「ⅰ」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而且隨時注意隨學生學習階段變化,「ⅰ」也處於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因而,教師的教學也應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在初級階段,教師應有意識地控制課堂用語及語速。考慮到初級階段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應特別注意課堂用語要簡單易懂,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專業語法術語,用學生已掌握的詞語和語法點來解釋生詞、課文,回答學生的問題;語速方面,教師應有意識地放慢語速,清晰、准確地發好每一個音。
(二)針對性原則
1.教材和課堂話題的選取
歐洲文化合作委員會70年代推出的大衛·威你金斯(David Wikis)的「功能大綱」(functional approach)或稱「意會大綱」(notional syllabus),與第二語言教學的傳統大綱不同,它不是以教一定數量的詞彙和結構(語法點)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交際為核心,把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作為主要目的。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受到了相當的重視,並被推到了首要的地位,因而,「以交際為核心,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也同樣是我們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結合前面我們提到的「ⅰ+1」原則,為了交際,首先要讓學生接受輸入,而課堂教學則是信息量相對集中的一種重要的輸入途徑。談到口語課的課堂教學,自然離不開教材和話題的選取了。對於一部優秀的教材,首先在用語上應以規范的現代漢語結合一定的語境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各課情節內容應具有吸引力,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各課還應含有相應數量且有交際價值的語法結構,讓學生學有所獲。經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對教材和課堂話題的選取,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1)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即是指教材和課堂話題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是否緊密,是否反映的是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若我們選取的教材和課堂上的話題練習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則能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自然更能促進教學的進行,利於教學的開展。目前出現在初級口語教材中的話題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與人相識自我介紹與為他人介紹
問路、找路買東西
談家庭情況體育活動
打電話去餐廳
氣候、季節乘車、買票
去郵局去醫院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方面性,現實生活也不例外。但正是由於其兩方面的存在,才使得現實生活成為真正的生活,完整的生活。因而反映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中,也應包括其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是我們不應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外國學生就採取迴避的態度,相反的,我們應該正視它。比如買東西,公平交易自然是我們追求的,但是現實生活中確有坑蒙拐騙行為的發生,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若我們對之一概持迴避態度,那麼我們的學生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行為,則會感到教材中描述的情景並不真實,甚至有可能在課堂中採取與教師不合作的態度,這樣一來,我們不僅沒能維護我們的形象,反而適得其反。因此諸如此類外國人在華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反映社會消極面的場景在教材中適當地出現一些,其實並無多大壞處,如果編排得合理,用語得當,也許還會提高教材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在這一點上,《朴通事》就是一部極好的範例。目前越來越多的教材注意到了現實生活的全面性。
但是,這並不是說一切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話題都適宜在課堂中討論,諸如當前社會上比較敏感的中日關系問題,為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擴大,我們建議,在課堂上還是不談為好。
(2)與文化背景相結合
北京師范大學語言學家許嘉璐教授認為:「由於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語言理解就包含著文化理解;同時語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語言理解的層次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就越高。對於非漢語背景的學習者而言,漢語學習初級階段的文化定位表現為『文化因素』或『文化知識背景』;目的語學習越往高層次發展,接觸的文化越來越高,學習的內容越以專門文化的面貌出現。」
對於母語為非漢語的教學對象而言,由於學習者的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存在著系統的差異,因而在其學習和使用漢語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由母語語境向漢語語境的遷移,這種遷移的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際能力。有鑒於此,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就必須注意到影響跨文化交際的諸多因素,例如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交際環境因素,人際關系因素等等。其中,尤以文化因素為主。那麼,反映在對教材和話題的選取上,我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在其中滲透一定的文化知識。文化知識從大的方面,可分為五類:A生活文化(如招呼、稱謂、飲食、居住、交往等)B習俗文化(如婚姻、喪葬、年節、忌諱等)C國粹文化(如四大發明、中醫、氣功、武術、國畫等)D制度文化(如政治體制、政黨體制、行政體制、經濟體制等)E觀念文化(如中和觀念、等級觀念、家庭觀念、尊老愛幼的思想、勤儉節約的美德等)。由於前兩者的運用范圍較為廣泛,且內容相對簡單具體,對外國學生來說較易理解,因而我們認為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應以前兩者的學習為主。在教學中可採用與學生本國文化對比的方法。當學生的詞彙量和對語法知識的掌握到達一定程度後,教師應在講解中注意將某些文化傳統的來源告知學生,以擴大學生的文化知識面,並幫助他們加深對異國文化的理解。
(3)與學生實際相結合
如果話題與學生的實際十分貼近,就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主動開口的慾望,從而推動教學的運行。學生的各種實際情況中,其知識水平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主要是成年人,他們雖來自外國,漢語表達能力不強,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思維能力。對於零起點的學生,我們的教學理應從基本的諸如形式單一的「a、o、e」和意義簡單的「你好」,「漢語難嗎」這樣的內容開始,但如果我們教學內容一直停留在過於簡單的階段,那麼學生們便會感到教學內容幼稚可笑,自然我們的教學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而我們在教學中應全面考慮初級階段我們教學對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根據他們對漢語學習的各個小的階段,確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
2.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應有所側重
不同的教學對象,他們的自然特點、社會特點、目標需求和心理需求、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是不一樣的,具體說來,他們的年齡、身份、國籍、使用的母語、背景文化、興趣愛好、學習目的、現有水平、學習時限等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能針對這些具有不同情況的學生,展開具有不同側重點的教學。例如針對日韓等東南亞國家的學生,由於日、韓與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對漢字的學習和掌握對他們來說就顯得比歐美國家的學生容易得多,而他們的性格又由於受到文化傳統的影響,大多比較含蓄內斂,在課堂中不太喜歡主動開口。通過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橫向比較,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就應樹立起這樣觀念:對歐美學生來說,漢字的教學是一個難點,而對日韓學生來說,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開口是一個難點。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教師們在教學中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里不一一列舉。
(三)精講多說
練習是語言習得的主要途徑。因而講解和指導學生操練必須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反映在口語教學中,則可概括為精講多說。這里的「精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內容。即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內容應少而精,是經過去粗取精的結果。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正確、簡單、明了。尤其是初級階段,由於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的漢語水平不太高,那麼教學內容的通俗易懂便成為了一個十分需要注意的方面。關於這一點,本文一.(一).「『ⅰ+1』原則」中已做了相關論述。「精講」的第二個方面是指方法。即教師應使用簡單可行的方法將課堂內容講清楚,講透徹。為達這一目的,在這一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可採用一些直觀的手段,如向學生出示實物或是印有實物的圖片,或在講解的同時輔以相應的形體動作幫助學習理解等等。同時,教師應多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式的核心是充分發揮成年學生認知能力強的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訓練他們用漢語進行思維的能力。例如學生對某一個詞的意義不能理解,此時教師不必忙於直接告訴學生,而可以通過採用先以語素為單位進行拆分,然後再引導學生逐一理解其中的語素,最後將他們合在一起的方法,或是採用設置一些語境幫助學生根據上下文對其意義進行猜測的方法。有關詞語教學的方法,本文將在二.(二)中做較為詳細的論述。
「多說」也包括兩方面:一是指學生的「說」於教師的「講」而言,所用的時間相對較長;二是指「說」的內容的全面性。即應該練的都要練到。大量、有效的練習,可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便於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正確運用。
我們在組織學習進行口語操練的同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說」應與一定的語境結合;二是「說」的目標要明確,或練習對詞語的使用,或掌握對語法點的運用等等。
二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
口語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漢語交際既是漢語學習的目的,也是漢語學習的方法。學生通過漢語交際活動,獲得漢語交際能力是學習漢語的最佳途徑。而學生要獲得漢語交際能力,不僅要接受漢語這種目的語的輸入,更重要的是要將這種輸入轉化為自己的,能用於表達和交際的語言材料。也就是說,學生要通過對材料的理解和重組,創造性地運用自己所學的內容。
根據訓練的內容,我們可將口語課的教學方法劃分為語音訓練、詞語訓練、句子訓練和成段表達的訓練四類。根據參預練習的學生的數量,我們可將口語課的教學方法劃分為獨白性訓練和會話性訓練(其中又包括兩人與多人會話)兩類。
「說」是語言生成能力的集中體現。生成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功能意念下生成目的語的能力。「理想的教學應在確切的意念指引下,造成最接近真實的『用』的語境,學習者處於『用』語言的狀態」,「把『用』當作『學』的手段,把『學』和『用』統一起來。」但是,對於處在初級階段的留學生們,其詞彙和語法儲備都非常有限,因而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也不應一步到位。此階段我們應引導學生在對單個的詞語、句型操練已達熟練的程度後,進入簡單的成段表達的訓練階段。下面我們將對按照訓練的內容劃分的幾類適宜於初級階段口語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具體的論述:
(一)語音訓練
口語是有聲語言,無論是聽還是說,都是以清晰准確的語音為前提的,因些語音訓練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呂必松先生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提出了三種方法:
1 以音素教學為綱
2 以話語教學為綱
3 音素和話語教學相結合
以音素教學為綱是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主要採用的方法。我們認為,這是因為這種教學方法較利於初學者對目的語的識記。語音教學中我們可運用的具體的教學方式有:圖表演示、反復示範、循環模仿等教音法,獨唱合唱、說讀結合等練音法,誇張、對比的提示法和手勢體態的演示法等糾音法等。但在教學中我們無論運用哪一種方法,哪一種具體方式,都應把重心放在音素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上。
(二)詞語訓練
在對目前有關口語教學法的論著進行總結、概括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口語課中詞語訓練重點的不同,將詞語訓練的方法分為以下三類:
1 訓練單個詞的形-音-義的關聯的,如直接法(指物說詞或根據動作說詞等)、認讀法(根據板書念詞語等)、釋義法(對指定詞的意義進行闡釋)
2 訓練對不同詞的聚合、組合關系的把握的,如語素法(讓學生說出一個含有與所給詞相同語素的詞)、替換法(用近義詞替換句中的某個指定詞語)、聯想法(說出與指定詞語相搭配的詞或其反義詞)
3 訓練母語與目的語的關聯的,如翻譯法(將漢語詞與母語詞對譯)
上述方法中直接法和認讀法是兩種基本的方法,具有直觀、通俗易懂的優點,尤其適用於零起點及稍高於該水平的學生。釋義法是詞語訓練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訓練方法。在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初級階段,對於非抽象詞,較宜採用提供實物或利用動作幫助學生理解的方法;對於抽象詞來說,較宜採用設置情景,讓學生利用情景來理解的方法,而不宜採用用另一個抽象的詞解釋生詞的方法(若在英語中有外涵、內延均與之相對應的詞,對於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也可用英語詞對其作解釋)。
口語課詞語訓練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具有某種關聯,縱橫交錯的詞語網。對於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我們訓練的目的具體表現為讓他們通過課堂對詞語的學習,明確在詞語網路中哪些是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義項的詞,哪些又是可以搭配使用的詞,在需要時熟練自如地從中提取詞語網路中的詞語,並將之正確地連綴成句,直至成段,而非讓他們死記硬背許多單個的詞。
(三)句子訓練
口語課的句子訓練,依據難度由淺入深的順序,大體可分為以下三種:
1 機械練習這種練習方法主要以模仿為主,模仿的內容包括句重音、語調、語速、停頓等。句式變換,對句中的詞語進行替換的練習等也屬此類。由於該類練習對學生要求較低,也不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因而我們認為它主要適用於零起點與學習時間在四五個月以下的學生。
2 造句練習即用指定的詞語造句或將對話補充完整。該類練習對學生的要求較上述第1類練習來說稍高,且需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的詞彙和語法構成的知識之上,因而較適用於學生習時間在半年左右的學生。
3 交際練習包括情景問答,自由問答等。該類練習對學生要求是上述三類中最高的,它不僅要求學生運用相關的語法知識將已知詞語組合成句,而且必須在同時正確理解對方的話語。因而該類練習開始進行的時間應略晚於上述第2類。該類練習法可與第2類配合進行。有效的交際練習也應結合一定的情景,而非孤立地進行。加強情景會話練習,可以使學習者運用會話的技巧,根據不同的情景,將學過的對話方式以及話語結構作縱向的遷移。讓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也能熟練自如地與人交際。在課堂上,教師應多運用模擬實景的方法來開展教學,盡可能地把模擬的情景和現實生活中的情景統一起來,讓學生學以致用。關於課堂教學的內容,本文一.(二).1.(1)中已有較為詳細的闡述。
(四)簡單的成段表達訓練
由於事件包含的命題之間具有先後、因果、推理、轉折等關系,反映在語言形式即句群中也有相應的聯系,這種聯系的表現形式或為使用關聯詞語連接兩個句子,或不依靠關聯詞語連接,而依靠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組合成句(如緊縮復句等)。一般說來,成年人用母語思維,都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和邏輯性,但若使用目的語思維,或可能因為思維方式的差異,或因為對目的語的使用水平有限,所表達的內容就有可能比較混亂。因此,為提高口語能力,成段表達也是一個必需注意的方面。由於成段表達不僅涉及到詞語,而且涉及到對語言結構系統的全盤把握,因而此項訓練大多在中級階段才開始進行。但我們更提倡在初級階段就著手進行簡單的成段表達訓練,然後再逐步過度到中級階段較為復雜的成段表達訓練。這樣,學生不會感到初級與中級的跨度過大而難以適應。簡單的成段表達訓練可分為以下三種:
1 看圖說話或講故事
2 連句成段
3 復述及轉述短文
在用這三種方法進行練習時,我們應注意學生句與句之間的順序是否合理、恰當,尤其是語段中的連詞運用得是否正確。
⑺ 有什麼學習英語口語的好方法
聽說不分家,聽力好的人,口語是不會差的。影子練習(shadowing)又叫目的語或源語復述練習,是口譯工作者練習同傳技巧中常見的一種練習方式,增強口譯員聽說同步能力以及短期記憶能力。採用耳朵聽、嘴巴說、腦子想這三個過程來完成。⑻ 常用的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
1、童話劇教學法;2、情景教學法;3、音樂,律動教學法;4、直拼教學法;5、任務型教學法。建議學習阿卡索在線外教一對一英語培訓班,專業外教的指導學習效果更好,課均不到20元。⑼ 對外漢語教學怎樣上好中級口語課
無論什麼課都應該遵從對外漢語教學法的基本常識,比如首先要備學生、備課文、積極的准備教具、話題等;
在口語課中,一般會要求教師精講多練,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導演劃分情景,演員充分參與,轉載一篇教案:
課程名稱:中級口語
教學對象:二年級留學生
使用教材:《中級漢語口語》
所用課時:6學時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理解生詞的含義和用法,進一步擴大生詞量,並准確掌握生詞的讀音。
2、讓學生熟練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這么說吧」、「這是從哪兒說起呀」、「跑它十圈」、「a就a在」、「唱反調」和「話不能這么說」等口語化詞語的用法,包括使用場合和語境等。還要掌握「···倒不要緊,關鍵是···」句式的用法,並能運用自如,正確造句。
3、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課文內容並流利復述課文,並就課文相關內容進行自由會話。突出口語課特點,盡量讓學生多開口說話。
4、讓學生了解有關中國相聲和長壽健康的知識。
二、教學重點
1、重點詞語
動詞:訂閱、質疑、動員、忌、折磨 形容詞:長壽、衰老、忠實、可氣 名詞:指南、相聲、心臟病、烏龜、壽命
2、常用口語
(1)、這么說吧
(2)、這是從哪兒說起呀!
(3)、跑它十圈
(4)、a就a在
(5)、唱反調
(6)、話不能這么說
3、重點句式
(1)、···倒不要緊,關鍵是··· 三、教學過程
(一)、第一、二學時
1、點名,檢查出勤情況(2~3分鍾)
2、復習第十七課所學知識、檢查作業(5~10分鍾)
請2~3個學生復述課文,先看看有沒有自願發言的,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發言。如果沒有,就指定幾個學生復述課文,讓學生盡量用到上節課學的詞語,能說多少說多少。復述課文之後,對他們給予評價,注意要用鼓勵肯定的語氣。
3、課文導入(5~8分鍾)
我會說「大家在中國學習漢語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漢語言文化也有所了解,那你們聽說過『相聲』這門語言藝術嗎?」學生可能會說聽過,表現出很感興趣等,也有可能表示不了解,露出疑惑的表情,那我就會請學生把書翻到第147頁,把書上「相聲」的解釋讀一遍,讓學生大致了解相聲。然後,我會說「相聲是『笑』的語言,我們聽相聲時心情會變好,會笑,那中國有句話叫『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說多笑一笑,心情好的話會年輕十歲,會長壽健康,那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學習一個有關『長壽』的相聲。」
4、生詞學習
5、講解課文
6、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