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葉列平的獲獎情況
1995年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獎
1995年清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鋼筋混凝土課程建設 199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1):鋼骨混凝土結構構件受力性能及設計理論
1999年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 2001年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在鋼筋混凝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001年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 2002年清華大學良師益友,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2003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1):FRP加固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研究 2003年清華大學良師益友,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2004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1):混凝土結構課程建設 2004年清華大學良師益友,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2004年《2020中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研究——工程技術綜合專題》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04年《混凝土結構》課程獲北京市精品課程稱號
2005年《混凝土結構》課件獲清華大學優秀教學軟體評選一等獎 2005年《混凝土結構》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稱號
2006年《混凝土結構》課程被授予清華大學精品課程稱號
2006 年混凝土結構 (2 版 )( 上、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07 年建設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7 年北京市教學名師獎
2007 年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排名 3 ):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呂志濤,岳清瑞,葉列平,張繼文,楊勇新,吳峰,吳智深,滕錦光,陳小兵,李榮,馮鵬,陸新征,張林文,李衛中,王全鳳)
2008 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混凝土結構 (2 版 )( 上、下),葉列平,趙作周,樊健生
2008 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鋼筋混凝土有限元》課程教學改革,陸新征、江見鯨、葉列平
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6):新型組合剪力牆及筒體結構抗震理論與技術
Ⅱ FRP是一種什麼材料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簡稱FRP),現有CFRP、GFRP、AFRP、BFRP等。FRP復合材料是由纖維材料與基體材料(樹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後形成的高性能型材料。質輕而硬,不導電,機械強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蝕。
FRP復合材料是由纖維材料與基體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後形成的高性能型材料。其中GFRP根據所使用的樹脂品種不同,有聚酯玻璃鋼、環氧玻璃鋼、酚醛玻璃鋼等種類。
(2)FRP加固現役結構新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FRP的生產方法基本上分兩大類,即濕法接觸型和干法加壓成型。如按工藝特點來分,有手糊成型、層壓成型、RTM法、擠拉法、模壓成型、纏繞成型等。手糊成型又包括手糊法、袋壓法、噴射法、濕糊低壓法和無模手糊法。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成型方法有以下四種。
1、手糊法:主要使用國家有挪威、日本、英國、丹麥等。
2、噴射法:主要使用國家有瑞典、美國、挪威等。
3、模壓法:主要使用國家有德國等。
4、RTM法:主要使用國家有歐美各國、日本。
Ⅲ 簡述工程結構加固與補強的常用方法
我是河北藍天加固公司的,先發個簡單的文章給你,有需要也可以電我。。。電話就是用戶名。
關鍵詞:建築結構,加固法,纖維材料,鋼筋混凝土,加固公司
隨著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築的數量、質量和使用功能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促使各種新型結構、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藝不斷出現。為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促使建築業健康發展,我國於1997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明確規定:「建築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必須確保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對已發現的質量缺陷,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修復。」除此之外,對我國而言,將原有的建築進行改造以充分利用,不但可以節約投資,而且能夠減少對土地的徵用,對緩解日益緊張的城市用地矛盾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現在出現了多家以加固為主要經營范圍的加固工程公司。
1 常用的結構加固技術
1.1 增大截面加固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而言,增大截面法是通過採用同種材料(鋼筋混凝土)來增大原混凝土結構截面面積,從而達到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目的。當梁、柱構件抗力不夠時,常採用增大截面法,其優點如下:
1)施工技術成熟,便於施工;2)質量好,可靠性強;3)提高抗力及構件剛度的幅度大,尤其對柱增加穩定性較大。
增大截面、增加剛度,首先要考慮分析整體結構,不能僅為局部加大而加大,這樣會引起整體結構的局部薄弱層發生重大事故。此外,加大截面法還有一些不利因素,使用時要予以考慮。
1)因構件質量和剛度變化較大,結構固有頻率會發生變化,因此,應避免使結構加固後的固有頻率進入地震或風震的共振區域,造成新形式的破壞;2)現場濕作業工作量大,養護時間較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3)構件的截面增大後對結構的外觀以及房屋或橋梁凈空也有一定的影響。
增大截面加固法主要使用於梁、板、柱、牆等一般結構。
1.2外包鋼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是一種以角鋼外包於構件四角,角鋼之間用綴板連接的加同方法。外包鋼加固法分乾式和濕式兩種情況。
1)濕式外包鋼法是在型鋼與原構件之間用乳膠水泥或環氧樹脂等粘結,使新舊材料之間有較好的協同工作能力,其整體性好,但濕作業工作量大;2)乾式外包鋼法是型鋼與原構件之問無任何粘結,有時雖填以水泥砂漿,但並不能確保結合面剪力和拉力的有效傳遞,型鋼與原構件不能整體工作,彼此只能單獨受力。與濕式外包鋼相比,於式外包鋼施工更為簡便,但承載力提高不如濕式外包鋼有效。
該法能在基本上不改變原結構構件截面尺寸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構件承載力,增大延性和剛度,適用於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磚窗間牆以及煙囪等結構構件和構築物的加固。外包鋼加固法特別適用於使用上不允許增大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載力的軸心和偏心受壓構件的加固。該法施工速度快,現場工作量較小,加固效果好,但用鋼量大,加固費用較高。
1.3預應力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是一種採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桿(分水平拉桿和組合式拉桿)或型鋼撐桿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通過施加預應力強迫鋼拉桿或型鋼撐桿受力,影響並改變原結構應力分布,並降低結構原有應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應力應變滯後現象的影響能較好的消除。因此,後加部分與原結構能較好地共同工作,結構的總體承載能力可顯著提高。預應力加固法具有加固、卸載和改變結構應力分布的三重效果,適用於大跨度結構加固,以及採用其他方法無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較高應力應變狀態下的大型結構加固。
預應力加固法的主要優點如下:
1)體外配筋張拉預應力可以起到增加主筋、提高正截面及斜截面的強度,同時也提高了剛度,有效地改善了使用性能且效果好。
2)預應力能消除或減緩後加桿件的應力滯後現象,使後加桿件有效地工作。
3)預應力產生的負彎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載彎矩,減小原構件的撓度,縮小原構件的裂縫寬度甚至使原裂縫完全閉合。
因此,預應力加固法是一種加固效果好而且費用低的加固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法的缺點是增加了施加預應力的工序和設備。
1.4外部粘鋼加固法外部粘鋼加固法是將鋼板通過粘結劑,按加固設計要求,粘貼於混凝土或鋼結構表面,使之共同工作。這種加固法的優點是取材容易,施工方便、快捷,能在幾乎不改變構件的外觀和使用空間的條件下,大大提高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和正常使用階段的性能。
採用外部粘鋼加固時,通常是將鋼板粘於梁底受拉區,以提高梁的承載力,當在梁側貼鋼板時還可以提高梁斜截面承載力。
目前,外部粘鋼加固法主要用於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構件及受拉構件的補強加固,要求環境溫度不宜超過60℃,相對濕度不宜大於70%,並要求無化學腐蝕。當工作條件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當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粘貼鋼板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 一般需要專業施工隊伍才能保證施工質量。
1.5增設支點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是通過增設支承點來減小結構計算跨度,達到減小結構內力和提高其承載能力的加固方法。該法簡單可靠,但對於使用空間有一定影響,適用於梁、板、桁架、網架等水平結構的加固。
按照增設的支承結構的變形性能,增設支點法可分為剛性支點和彈性支點兩種情況。剛性支點法通過支承結構的軸心受壓或軸心受拉將荷載直接傳給基礎或柱子等構件,由於支承結構的軸向變形遠遠小於被加固結構的撓曲變形,對被加固結構而言,支承結構可簡化按不動支點考慮,結構受力較為明確,內力計算大為簡化;彈性支點法通過支承結構的受彎或桁架作用間接地傳遞荷載的一種加固方法.,由於支承結構的變形和被加固結構的變形屬同一數量級,支承結構只能按彈性支點考慮,內力分析較為復雜。相對而言,剛性支點加固對結構承載能力提高幅度較大,彈性支點加固對結構使用空間的影響程度較低。
1.6化學灌漿補強法化學灌漿補強就是將一定化學材料配製成漿液,用壓送設備將其灌入混凝土結構裂縫內,使其擴散、膠凝或固化,達到補強的目的。化學灌漿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環氧樹脂為主劑配製成的環氧樹脂灌漿材料,它具有化學穩定性好、可以室溫固化、收縮小、強度高、粘結力強等一系列優點,而且因為環氧樹脂灌漿材料的粘結力和內聚力均大於混凝土的內聚力,能有效地修補混凝土的裂縫,恢復結構的整體性,目前是一種較好的補強固結化學灌漿材料,一般用於修補寬度為0.2 mm~0.5 iD2n的裂縫;另一種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劑配製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灌漿材料,它具有可灌性好的特點,能灌入0.05 nlnl寬的細微裂縫中,一般用來修補縫寬在0.2 Inrn以下的裂縫。
化學灌漿補強法主要用來修補因出現裂縫而影響使用功能的結構,如水池、水塔、水壩等,也可用來修補混凝土梁、板、柱等構件及因鋼筋銹蝕而導致結構耐久性降低的構件。
1.7水泥壓漿補強法水泥壓漿補強法是一種用壓力設備將水泥漿液壓入結構構件的蜂窩、孔洞或裂縫中,充填並固結這些缺陷,以達到補強加固的目的。水泥灌漿具有強度高、材料來源廣、價格低,運輸、儲存方便及灌漿工藝比較簡單等優點,至今仍是應用最廣泛的灌漿材料。該法的缺點是需要專門的設備,主要用於因地震、溫度、沉降等原因引起的磚牆裂縫的修補。
1.8噴射混凝土補強法噴射混凝土補強法是一種用混凝土噴射機將混凝土拌合料和水(干噴機)或混凝土濕料(濕噴機)以高速噴射到混凝土結構上,並快速凝固成型的加固方法。噴射混凝土不需要振搗,它藉助水泥與骨料之間的連續沖擊實現密實化,也不需要支模或只需部分支模,施工方便、速度快、工期短、噴射凝固層與原結構粘結力強,所以在大范圍加固工程中具有獨特優勢,其缺點是需要專門的設備,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要求較高。這種方法常用於:
病弱混凝土的局部或全部更換;在梁、板等構件的下面增補混凝土;填補混凝土和磚石結構中的孔洞、縫隙及混凝土牆的麻面。
1.9粘貼纖維材料加固法纖維復合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混凝土結構補強加固材料在我國逐漸興起,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是利用樹脂類膠結材料將纖維布粘貼於混凝土表面,從而達到對結構構件補強加固及改善結構受力性能的目的。結構加固中常用的FRP(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有:CFRP(碳纖維增強塑料)、GFRP(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AFRP(芳綸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與傳統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高強高效。在加固修補混凝土結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強度的特點來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和延性,改善其受力性能,達到高效加固修補的目的,對於柱的抗震加固尤其具有重要意義。2)施工便捷。施工工效高,沒有濕作業,不需要大型施工機具,無需現場固定設施,施工佔用場地少。3)具有極佳的耐腐蝕性能及耐久性能。4)施工質量易保證。5)FRP材料質量輕且薄,粘貼後每平方米重量不到1.0 kg(包括樹脂重量),一層粘貼後厚度僅1.0 mill左右:,加固修補後,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原構件尺寸。6)適用面廣。
2結語
對於上述加固方法,國內外的很多科研機構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且大都已經用於實際工程中。然而,這些加固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除去帶有共性的化學腐蝕問題外,象粘鋼加固法,還會增加構件自重、結點不易處理、施工難度大等。因此,在實際加固時,應尋求一種簡便易行的技術含量高的加固技術。H強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土木工程領域受寵的新型材料,尤其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結合更能發揮其突出的優點。FRP具有很大的研究推廣價值和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這種材料必將在河北及各地的加固公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擁有巨大的建築市場,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相信FRP在我國土木工程領域將有美好廣闊的前景。
Ⅳ 鋼結構廠房加固方法有哪些
一、對鋼結構廠房的材料性能以及體系進行整體了解
在對鋼結構廠房進行加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該廠房建築的可靠程度,包括鋼結構材料的性能、結構體系以及存在的結構問題和損傷。組織有經驗、有技術的專業人士對這些問題進行統一研究,分析出鋼結構廠房的受力現狀和持力水平,為下一步的加固優化設計奠定基礎。
二、選擇經濟、合理、可靠的加固措施
鋼結構廠房的加固設計的方案選擇需要充分考慮結構的承重現狀以及加固後的受力特點。從確保整理結構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出發,選擇經濟合理以及便於施工的加固措施。例如採取新舊結構或者材料的連接技術,結合現有的加固施工水平,盡量考慮綜合技術指標。此外,在對鋼結構廠房加固方案的優化設計方面,還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和相鄰建築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縮短施工周期。
三、盡量使用原有結構的承載力
為了避免對原有結構造成損傷,在進行加固過程中需要盡量使用原有結構的承載力。對廠房自身的承重結構件進行可靠性鑒定分析以及檢測,整體了解其現有的承載能力,然後根據檢測報告,保留利用更多的原有承載部件。因為對鋼結構廠房進行大規模的拆卸,很容易給部件帶來嚴重的損傷,而且新舊結構的連接難度較大,對加固效果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給鋼結構廠房後期的使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四、加固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鋼結構廠房加固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實際結構的檢測,准確掌握現有結構的實際情況和損傷狀況,實時減少安全隱患。加固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包括鋼結構的製作、焊接、安裝、螺栓連接、防腐和防火塗料的塗裝以及壓型鋼板的安裝。在鋼結構的加固過程中,要對使用的結構件進行質量檢驗,發現與檢測結果不符或者檢測時未發現的問題,應該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相當大限度的確保加固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Ⅳ FRP結構加固
書名:FRP加固混凝土結構
作者:滕錦光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FRP加固混凝土結構》的目錄信息
第1章 用於混凝土結構加固的FRP材料
1.1 引言
1.2 FRP材料的成型工藝
1.3 FRP材料的力學性能
1.4 樹脂
1.5 結構加固性能的比較
1.6 材料分項系數
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FRP與混凝土界面的粘結強度
2.1 引言
2.2 試驗方法、受力性能和破壞模式
2.3 現有的粘結強度模型
2.4 Chen and Teng模型
2.5 設計建議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梁的受彎加固
3.1 引言
3.2 加固方法
3.3 破壞模式和受力性能
3.4 彎曲破壞的極限承載力
3.5 界面應力
3.6 端部剝離強度模型
3.7 中部裂縫引起的界面剝離的強度模型
3.8 設計建議
3.9 小結
3.10 附錄A
3.11 附錄B
第4章 梁的受剪加固
第5章 板的受彎加固
第6章 軸壓和偏壓的加固
第7章 柱的杭震加固
參考文獻
Ⅵ frp加固混凝土結構 檢測 需要做哪一些 內容
隨著建築行業的發展,設計規范的不斷更新,各種災害的不利影響,以及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工程質量問題等多方面因素,引發一些已建或在建的建築物混凝土結構的承載不足、安全性不足等,從而需要對其進行加固處理。
本文論述了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加固方法和原理,分析比較了各加固方法的特點和適應范圍,分析了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的全過程及其要求。
重點分析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加固法,從加固方案制定、施工准備、材料檢測、工藝方法、質量控制、施工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結合某二層整體現澆混凝土...
Ⅶ FRP是什麼材質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Ⅷ 朱虹的領域與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FRP先進復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建築物加層加固及改造
近期研究內容:FRP加固結構抗震性能、FRP輕質結構及FRP組合結構 (一)、主持的縱向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玄武岩纖維網格輕質抗震牆性能及加固計算方法研究(50908045),2010.1-2012.12
2. 江蘇省建築業科研計劃項目:鋼混框架梁端負彎矩區高效加固方法研究(JG2007-16),2007.1-2009.12
(二)、近幾年參與的主要縱向課題:
正在參與的國家級、省部級項目:
1. 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纖維增強材料(FRP)高耐久性城市橋梁結構體系研究(2006BAJ03B07),第6完成人,2007.1-2010.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BFRP增強竹結構受力性能及設計理論研究(51078076),第2完成人,2011.1-2013.12
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學者攀登項目:高性能纖維復合索及其大跨預應力結構全壽命研究(BK2010015),第2完成人,2011.1-2013.12
近三年結題的國家級、省部級項目: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具有穩定二次剛度的鋼-連續纖維復合筋增強混凝土抗震結構及其設計理論研究(50608015),第3完成人,2007.1-2009.12
5. 青海省科技廳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青藏高原嚴酷環境下復合功能材料研究(2005G115),第2完成人,2005.10-2009.12
6.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高效混凝土梁抗彎加固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BK2006554),第3完成人,2006.7-2007.12
(三)、發表論文/專利授權/參編標准:
發表論文:
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以及國內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具體略。
獲得授權專利如下:
朱虹, 張繼文. 復合型材 ZL 200620074781.X 2007.8.8. 實用新型專利
張繼文, 朱虹. 復合筋材 ZL 200620074780.5 2007.5.16. 實用新型專利
參編的標准如下:
(1)《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建設工程應用技術規范》,報批並通過審查;
(2)《結構加固修復用玄武岩纖維復合材料》20078381-T-609,報批並通過審查。
Ⅸ 王震宇的介紹
王震宇,男,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包碳纖維機敏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50408010)、北京工業大學重點實驗室基金、黑龍江省博士後科研啟動基金、哈工大優秀教師培養計劃、廣州市人民防空辦公室計劃項目(廣州市體育西路北段人防工程安全監測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基金等多項課題。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青年基金、黑龍江省歸國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等10餘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曾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強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第三完成人)1項。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土木工程結構智能監測與控制的形狀記憶合金系統)、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住宅建築體系與工程質量保障關鍵技術)和863計劃重點項目(智能混凝土與結構)的研究工作。2008.1.9~2009.1.9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系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術訪問,與Prof. Sheikh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參與了框架梁的試驗,在FRP加固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和基於性能的設計方面與Prof. Sheikh開展了全面的合作。參編專著1部,目前發表論文40餘篇,指導碩士研究生12名(已畢業10人),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