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1 12:26:13

『壹』 簡要論述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從哪幾個方面來完善教學過程,答案

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
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通過口頭語言或者運用書面語言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進行思想教育的教學方法。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交際工具,它在教學過程中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識媒體,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大量是靠語言來實現的。對於學生來說,口頭語言的訓練、書面語言的表達「也是培養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①。因而,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不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至今仍是一種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板書筆記法等。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講述、講解、講讀地理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經常採用的講授法主要有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等。
1.講述法講述法是教師用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敘述或描述地理事象的方法。一般在敘述地理事物、現象、特徵和分布時運用講述法。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學中各種現象、景觀的描述,區域地理教學中有關地形分布、水系分布、資源分布、生產分布的描述,各地風土人情、城鄉景色、地理探險的敘述等,常運用講述法進行教學。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描述水循環的復雜過程時,這樣講述:「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跟蹤水質點作一次循環旅行,那將是極其有趣的。你可以想像你所喝的那杯水中的水質點,曾經在唐古拉山上的冰晶中閃爍,然後它就奔入山中小溪、急流,隨小河水進入滔滔長江,匯入東海,來到太平洋,在廣袤的大洋上游盪……在灼熱的陽光下,它又從洋面蒸發到空中,開始周遊世界——也許它出現在北京天空的彩虹里,赤道上空的雷雨中,西伯利亞的沼澤里,非洲的大瀑布中,吐魯番的坎兒井裡,南極洲的冰原上;也許它又從土壤中被吸收到甘蔗的枝葉里、紡綞樹的軀干中、仙人掌的莖球中;或許它又搖身一變,成了駿馬身上的汗珠、巨鯨噴射的水柱、鱷魚流出的眼淚、草履蟲體中的細胞液。你也可以想像它正在為人類作出貢獻——流淌在水鄉澤國的稻田上,沸騰在發電廠的鍋爐里,或在病房的吊瓶中緩緩滴入病人的體內……通過這次漫遊世界的追蹤旅行,你完全可以體會到,地球表層幾乎任何地方、任何時刻,都有水的蹤跡,並且它們是處在永無休止的循環運動之中的①。」
教師在運用講述法時,除了要注意講述內容的科學性之外,還應注意語言的口語化,講求語調的抑揚頓挫,講述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優美、親切。並且可以結合其他一些教學方法,如:結合直觀的方法,邊指地圖邊講述,或邊繪黑板略圖和示意圖邊講述;結合談話法,用講述作為引言,然後提出問題,或者邊講述、邊提問題,等等。
2.講解法講解法是教師運用富於理性的語言向學生說明、解釋或論證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的方法。講解法和講述法的不同在於:講述法以敘述、描述為主,而講解法以論述、闡述為主。教師一般在說明各種自然或人文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布局原理、相互聯系,或闡述地理區域的綜合性和差異性,解釋和推導天文、氣氛、水文等一些公式和原理時,常運用講解法。例如,地球的運動、風帶氣壓帶的形成、洋流的成因、水循環的原理、板塊運動機制、地貌形成的內外力作用、工農業生產配置、人口遷移的因素、可持續發展理論等等內容,都可以運用講解法進行教學。有一位教師在教學「人口自然增長率」時,這樣講解:人口自然增長率指一國或地區,年凈增人數與總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數(‰)表示。計算公式為:

假如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一年內平均1000人中,出生20人,死亡8人,凈增12人,那末這個國家或地區這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
教師在運用講解法時,應注意:①語言要條理分明、措詞准確。講解時運用的語言要有嚴格的科學性,措詞要准確、精練,說理要有邏輯性、結構嚴謹。例如,講解「水圈是一個連續不規則的圈層」時,首先應指出它的「連續性」——即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包括極度乾旱的沙漠地區)都有水的存在,即使沒有液態水,還會有氣態水或固態水;然後再指出它的「不規則性」——即地球表面水圈的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最後歸結它是一個「圈層」,並且這個圈層里的水是一個整體,永遠和不斷地處於循環運動之中。②要注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講解要注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即使對高中年級學生,也應避免深奧、繁復的講解。例如,對於東亞季風的成因,就可以圍繞「海陸熱力差異」這一主要成因,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如從水和砂受熱、增溫、散熱、降溫速度快慢的差異(或以游泳池池水和池邊中午與夜晚的溫差),引入陸地和海洋的冬、夏季節的溫差,再進一步從熱容量、氣壓梯度等概念分析,從而得出關於季風形成的正確結論。③要正確地運用地理教學經常採用的比較法、分析綜合法,以及其他邏輯思維方法。例如,講解關於背斜和向斜的概念,就不僅要從岩層的形態(背斜是褶皺向上拱曲部分,向斜是褶皺向下拗曲部分),而且要從岩層的新老排列順序、地表形態等方面入手,運用比較法講清兩者之間的差別與聯系。④要盡可能地採用直觀的方法輔助講解。運用講解法時要充分地運用地圖及各種地理圖表,尤其是採用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間聯系的各種示意圖幫助講解。例如,講解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農業、副業、農產品加工工業之間的聯系時,運用如下頁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連環圖」,就可起到很好的講解效果。

3.講讀法講讀法是將講述、講解和朗讀結合起來運用的一種方法。在地理教學中,朗讀的運用雖不及語文和外語學科普遍,但在教學課文中的重點或精彩段落時常有運用。尤其在中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中,採用朗讀的機會更多一些。從教學內容來看,一般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運用講讀法。一種是在教學課本中課文的重點段落時,採用講讀法,目的在於重視課本中原文的涵義。教學時教師經常是邊朗讀、邊解釋,或邊朗讀、邊讓學生把課文中的重點內容用筆勾劃出來,或分析句子的結構特點,講清有關新、老地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甚至要求學生能把重點句子熟讀、背記。例如,對於很多自然地理概念、規律的教學,人文地理教學中有關工農業布局的影響因素、布局的類型等內容,都可以採用講讀法。另一種是講授課本中文字精彩的段落或者可讀性很強的內容時,採用講讀法。例如,有關喀斯特溶洞內千姿百態的石鍾乳、石筍的描寫,長江三峽雄偉景象的描寫,威尼斯水城景色的描寫等,都可以採用講讀法的形式進行教學。運用講讀法的形式,除了由教師本人講讀以外,也可以請某位普通話標准、朗讀技巧好的學生站起來朗讀,在小學或中學低年級還可以分組或組織全班齊聲朗讀。運用講讀法時,朗讀的材料不一定局限於課本上的內容,教師自己平時收集的一些含有地理內容的詩詞、民歌、民謠、解說詞、散文、游記、傳記、小說、故事、名言、名句等等,都可以用來朗讀。
以上三種講授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講授法能將地理知識和地理信息,簡潔、快速地傳授給學生,不需要經歷地理學家探索地理事象那樣曲折漫長的過程,因而在短時間里能夠講授較多的知識。其次,講授法適應性強,方便、靈活,無論在課堂或在室外、野外都可運用,並能夠根據教學的目的要求、教學條件、教學對象任意修改講授內容,也能夠根據學生聽講時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講授內容的深淺度以及講授的速度、節奏。第三,教師進行講述、講解時的情感,語言的表達方式、邏輯順序,甚至動作、姿態、風度等,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學生,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智力。第四,講授法還能根據地理教學內容,結合國內外時事以及當地或學校的實情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講授法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首先,教師講授的完善,不等於學生理解的完整,知識的傳遞「並不像傳遞物理東西那樣直接簡單。它既不能採取手對手的交接那樣簡單的方式來傳遞,也不能採取腦對腦的直接灌注的方式進行」①。學生接收了教師語言信號是一回事,是否真正理解語言的含義又是一回事,兩者之間有時並不完全統一,教師的講授化為學生的認識,兩者並不完全是等量的②。其次,教師的講授假設全部為學生所領會,也並不等於學生就會應用。從認識、理解到應用,還需一次「飛躍」。第三,過長時間的講授也不易維持學生的注意。
所以,由於講授法的上述局限性,無論是講述法、講解法還是講讀法,都必須和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憑借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和生活、學習經驗,通過問答的方式傳授地理知識、啟迪智力的方法。隨著地理教學改革的深入,目前在中學界的教學實踐中採用談話法已愈來愈多,不僅在復習鞏固舊知識、檢查知識掌握程度時普遍採用談話法,而且在傳授新知識時也較多地採用談話法。談話法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問答式談話法,另一種是啟發式談話法。問答式談話法一般在檢查學生對已學過的地理知識是否遺忘時運用,教師和學生一問一答,比較簡單。例如,在學過「世界的海洋」以後提問學生,海底地形主要有哪幾種;學過「大氣垂直分層」以後提問學生,大氣圈自下而上分為哪五個圈層等。啟發式談話法則不同,教師提出的問題通常需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通過創立「問題情境」,使學生處於一種「智力上的困窘狀態」。或者把較復雜的內容分解成幾個組成部分或一些小問題,然後啟發、誘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利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尋求問題的正確答案。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有關陸地水的內容時,這樣運用啟發式談話法:首先告訴學生,非洲中部有一個查德湖,它是個內陸湖泊;接著將此湖的位置和注入水系作一描述,指導學生觀察查德湖的位置示意圖;然後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內陸湖一般都是鹹水湖,但查德湖卻是一個淡水湖,並且一年之中湖泊面積相差將近一倍,請根據該湖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源補給特點分析原因。在學生觀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該湖泊的緯度位置、所處風帶氣壓帶、注入水系流域的狀況等等,一步一步尋找正確答案,從而起到了聯系多種知識、啟迪學生思維的作用。啟發式談話的提問方式有多種,如遞進式、分解式、迂迴式、反問式、懸念式、比較式、串聯式、擴展式等等①。
運用談話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把握提問的時機和對象。要針對教學目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內容的特點設置問題。提問時要面向全班,讓全班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然後再指定學生回答。指定對象應顧及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學生。②教師的提問要有靈活性和應變能力。要根據學生答問時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提問的角度、范圍和深度,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順利找到問題的答案。③擬定問題的深淺度要適當。問題要明確、具體,切忌模糊、空泛;問題的范圍大小和難易度都要適中;問題要避免帶暗示性,以免學生不是在思考問題,而是在猜測;重點的、主要的問題地理性要強,切忌在枝節問題上大做文章;有關的問題應有系統性和連貫性。
談話法與講授法相比,有一些共同和不同的特點。首先,談話法與講授法一樣,具有方便、靈活、適應性強和富有感染力等特點。其次,由於談話法相對講授法來說需要學生更多、更直接地參與,因而只要教師平時注意培養和訓練,對於學生地理術語的應用能力及語言組織表述能力的提高將會有很大的作用。第三,談話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啟發式談話對於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益處。第四,談話法能迅速地、直接地收到學生的反饋信息,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控教學進程。第五,講授法有「過長時間單純地講述、講解不易維持學生注意」的缺點,而談話法由於師生共同參與,有問有答,因而相對地彌補了講授法在這一方面的不足。
談話法的局限性首先表現在,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場合都適合運用談話法,雖然講授新課、復習舊課都可運用談話法,但有些難度很高需要完全由教師講解,或者情節生動、文字精彩需要由教師講述、講讀的教學內容,就不需要或不適合採用談話法。其次,談話法相對於講授法來說教學時間一般要長一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過多地採用談話法,有時可能會完不成教學任務。第三,對於初次走上講台的實習教師或新教師來說,運用談話法有一定的難度,他們雖然在備課時也能設計好提問的方案,但上課時往往只會按「既定方針」辦,不能靈活掌握談話的進程,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常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缺乏應變能力。當然,要想自如地運用談話法,掌握好提問的「時機」、「火候」和「分寸」,必須有較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尤其達到談話技巧的「爐火純青」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從這個意義上講,談話法的運用確實是一種「藝術」。
(三)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地理課本和有關參考書(包括課外讀物)以獲得知識的方法。如何指導學生讀書,是教學過程中不應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國古代的教育實踐在這方面留下了許多經驗。如「俯而讀,仰而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等,都是關於如何讀書的至理名言。尤其是「置圖於左,置書於右,索象於圖,索理於書」的「左圖右書」的讀書方法,至今已演化成為地理教學中的課本和地圖冊相結合的讀書法,為廣大地理教師指導學生讀書時所普遍採用。
指導學生閱讀地理課本時,應要求做到以下幾點:①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本內容,並能帶著問題聽講。②能根據課本回答有關問題,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能舉一反三。③能掌握課本中地理知識內容的框架、結構,分清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④能比較課本內容與教師講授內容的相同點和差異之處。⑤能將不同章節中同類的地理知識作比較和聯想。⑥能把課本內容和地圖冊上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將地理知識「附著」在地圖的「骨架」上。
供學生用的地理參考書籍種類較多,其中既有適合學習和復慣用的地理詞典、地理基礎知識手冊、地理學習指導書、地理復習參考書等,也有增進地理科學知識、激發興趣愛好的地理科普讀物、地理專著等。指導學生閱讀此類書籍、報刊、雜志時,應要求學生:做好批註和輯錄;寫好讀書提綱、概要和心得;將有關地理知識同課本上相應的概念、原理聯系起來並加以比較。
讀書指導法的運用,可以穿插、滲透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也可以在課堂上相對集中一段時間作專門輔導,或者利用課外時間,作讀書指導講座、組織讀書小組等等。
(四)板書、筆記法
板書、筆記法是教師出示教學提綱、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記錄講授進程、教學要點的一種書面語言運用方法。如果說講授法和談話法主要是運用言語(口頭語言)來傳遞信息的話,那末讀書指導法和板書、筆記法則主要是運用文字(書面語言)來傳遞信息。雖然板書和筆記在地理教學中有時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方法,但它們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板書可以展示教師講授內容的結構、層次,也可以提示教學要點、顯示教學進程、突出教學重點,並為學生筆記提綱作出示範。筆記對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極有幫助,它能起到理清思路、維持注意力、把握重點、利於比較、方便復習等作用。
板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邊講邊寫的零星板書,另一種是顯示教學提綱的主板書。零星板書主要用來書寫地名、數據、重要的地理概念等,一般隨著教學進程的繼續,需及時地擦去。寫零星板書時,對於地名、地理術語,教師要提醒學生以後自己寫時不要寫錯別字;對於要求學生記住的地理數據,要讓學生在筆記本上記下來,或在課本上注出來。主板書的種類很多,經常採用的主要有綱目式、表解式、圖示式等幾種。編寫主板書要注意:①地理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並與課本中課文的標題、段落密切配合。②板書的文字要簡練、准確、規范;要注意同級標題之間的並列關系和大小標題之間的包容關系;字跡要清楚、端正,避免寫不規范的簡體字和錯別字。③板書的版面要部位恰當、布局合理美觀;板書的篇幅應適當,留出一定的空位供懸掛掛圖或寫零星板書之用。④綱目式板書的層次要適度,標題一般以2~3級為宜,切忌第3級標題下再列「1)、2)、3)」「A、B、C」「甲、乙、丙」,以免讓學生感到層次繁復,抓不住要領。
出示板書的形式有多種,最常見也是最簡便、靈活的形式是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隨著教學進程邊講邊寫。篇幅較長、來不及邊講邊寫的主板書,也可於上課前寫在小黑板或白紙上,上課時用遮幅的辦法,逐段顯示。近年來有些教師將板書寫在空白投影片上,用投影儀映出,效果很好。出示板書更先進的手段是採用電腦在屏幕上顯示。
筆記主要指學生上課時的隨堂記錄。指導學生記好筆記,重點是掌握筆記內容的詳與略。對於低年級的學生,筆記主要是隨著上課的進程,抄錄教師的板書提綱。對於高年級學生除了抄錄板書提綱外,還可筆錄教師口述的內容,包括學習內容要點、主要事實材料和結論。筆記過於簡略,往往作用不大;而筆記過於詳細,有時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聽講和思考。
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演示各種地理教具、地理實驗和組織課外參觀等,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獲得知識的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這類方法的特點是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真實性。直觀是「領會的開端環節」①,地理學科的直觀性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更具特殊意義,這是由於地理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和間接性」①所決定的。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對於形成學生豐富的地理表象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
由於條件限制,對於有些教學內容,如地下、高空或發生在久遠地質年代、歷史年代的地理事象,教師較難或不可能都讓學生進行直接觀察和感知。所以,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必須和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合理結合起來運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者進行示範實驗,使學生獲得地理事物感性認識的方法。地理事物在空間上很多存在或發生於較遠、甚至遙遠的地方,對學生來說大都不可能親自經歷或直接進行觀察。例如對於遙遠的南極大陸、高寒的珠穆朗瑪峰、炎熱乾燥的撒哈拉大沙漠、深邃的馬里亞納海溝……一般人都不可能親臨觀察,所以獲得這些地理事物的表象,進而掌握和理解有關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還須依賴直觀演示法等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地理教學中運用的直觀演示,主要有地理掛圖、圖片、照片、衛片的演示;地理實物、標本和模型的演示;幻燈、錄像、電影的演示;計算機模擬演示;地理實驗的演示,等等(地圖的演示已歸類在以象徵符號認知為主的方法中)。這些直觀演示手段,有的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直觀形象,能體現地理事物的景觀和分布特點;有的具有立體感和動感,畫面多、容量大,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的能再現地理事象發展變化的過程,揭示地理原理、成因,因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運用演示法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無論哪一種演示,都必須和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等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緊密結合起來運用,注意各種方法的穿插和滲透。②演示的時間要及時,根據教學進程在適當的時候展示,並及時撤下,以免學生提前或遲遲地沉湎於演示中非關聯內容的細枝末節。③演示的內容一般要選擇教學中的重點或難點內容,以利於教學重點、難點的迎刃而解;演示內容的地理性要強,避免演示的重點內容過多的是其他學科的內容。④演示必須突出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防止學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次要或無關的問題上去;演示的方式要有多種,使學生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演示對象,並盡可能地讓學生洞察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⑤演示各種教具或實驗,在數量上和時間上要注意適量,除了專門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電視或實驗演示課以外,一般每堂課的演示不宜過多;此外,演示和學生的操作、練習也要密切配合。
(二)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要求,組織學生到自然界或社會場所,通過對自然、人文地理事象的直接觀察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地理教學參觀的內容很多,如對山川湖海、名勝古跡、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工廠、礦山、商場、港口、道路、農場、鄉村等等各種自然或人文地理事物的觀察、參觀。參觀法以大自然、人類社會為活教材,能打破課堂和教科書的束縛,擴大學生的視野,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在於到大自然和社會實踐中去感知直接知識、驗證間接知識。
參觀法同依靠測量工具或手段培養操作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野外實習訓練(歸屬於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還不盡相同,其主要的方式是觀察和記錄。採用參觀法時,首先要訂出參觀的計劃和步驟,明確參觀的目的和要求,注意收集必要的參考資料。在參觀前,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順序和方法,盡量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參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點觀察對象上,把感知與理解結合起來,從多方面認識觀察對象,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自己獨立觀察,作好參觀的記錄;參觀結束後,要指導學生寫好參觀報告或總結,也可通過討論、談話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與書本知識聯系起來,真正起到獲得感性知識,以及驗證、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作用。
三、以象徵符號認知為主的方法
以象徵符號認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地圖、地球儀、剖面圖、示意圖等以象徵符號表徵的圖象,使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演示法展示地理事物外部形象的直觀教具不同,地圖是以一系列慣用的象徵符號來表徵地理事物的,它能揭示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特徵以及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相互聯系的特點,對於地理教學來說,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可以說,同語文學科運用詞典,生物學科運用顯微鏡,物理、化學學科運用實驗一樣,地理學科運用地圖是其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手段與方法。對於地理教學來說,無論是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學習,離開了地圖都是不可想像的。當然,地圖或者其他象徵符號表徵的圖象僅是一種工具或手段,以象徵符號認知為主的方法必須結合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並且與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緊密配合,做到符號認知和直接感知相結合,圖象信息和語言文字相結合,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貳』 小學生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叄』 中小學體育教學方法中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有哪些

示範、演示、糾錯、保護與幫助

『肆』 初中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中。

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並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准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其它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
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範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於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
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實習作業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飼養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於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
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等優良品質。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的形式,圍繞某一中心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們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增長新知識,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伍』 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 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 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陸』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6)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柒』 教育心理學的試卷

1.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教與學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2.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 初創 、 發展 、成熟 、完善 。
3.教育心理學是 應用心理學 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 交叉學科 。
4.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 學生 .教師 教學內容、
教學媒體、教學環境 等五種要素;由 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 、評價/反思過程
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
5.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 描述 、 解釋 .預測 .控制 的作用。
6.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 教學大綱 . 教材.課程 。
7.學生是學習的 主體 因素任何教學手段必須通過學生而起作用。學生這一要素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影響學與教的過程,一為 群體差異 ,二為 個體差異 。
8.教學媒體是 教學內容 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 表現形式 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不僅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學組織形式 以及 學生的學習方法 等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9.教學環境包括 物質環境 和 社會環境 兩個方面。
10學習過程 教育心理研究核心內容。
11學生心理發展有四個基本特徵 連續性與階段性 、定向性與順序性 .不平衡性 .差異性 。
12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有 家庭教養模式 .學校教育 . 同輩群體 。
13、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稱為 學習准備 ,其中縱向指 從出生到成熟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習准備 ,橫向指 每個年齡段出現的各個內部因素相互影響的學習准備 。
14.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 感知運動階段 、 前運算階段 、 具體運算階段 、 形式運算階段
15.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意識。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 自我認識 、 自我體驗 、自我監控 。
16智力的差異包括 個體差異 .群體差
17.性格的特徵差異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徵 、 性格的理智特徵 、
性格的情緒特徵 、 性格的意志特徵 。
18.依據個人心理活動的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為 外傾型 與 內傾型 兩類。
19IQ是指 智商 它有兩種確定方法 斯坦福-比納量表 、 韋克斯勒量表 。
20.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中的一種 特殊形式 ,其學習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
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掌握 、 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的發展 、 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的培養。
21。加涅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把學習分成八類
信號學習 、 刺激-反應學習 、 連鎖學習 、 言語聯結學習 、 辨別學習 、 概念學習 、 規則或原理學習 、 解決問題學習 。
23.加涅後來在早期學習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五種學習結果 智慧技能 、 認知策略 、 言語信息 、 動作技能 、 態度 。
24.我國心理學家主張把學生的學習分為 知識的學習 、 技能的學習 和 行為規范的學習 。
25.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是 主動的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
26.布魯納認為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有 動機原則 、 結構原則 、 程序原則 、
強化原則 。
27.奧蘇伯爾曾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把學習分為 接受學習 與 發現學習 ;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把學習分為 機械學習 與 意義學習。
28.接受學習也是 概念同化 的過程,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
29.奧蘇伯爾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 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
30.意義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符號代表的新知識獲得 心理意義 。
31 接受學習 是學習者掌握人類文化遺產及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主要途徑。
32建構主義 是當代學習理論的革命。
33.在 皮亞傑 和早期 布魯納 的思想中已有了建構的思想, 維果斯基 的思想對建構主義思想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強調社會文化歷史的作用,特別強調 活動 和 社會交往 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突出作用。
3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 個體建構自己的知識過程 ,這意味著學習是 主動的 ,
學生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而要對外部信息做主動的 選擇 和 加工 。
35.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稱為 學習需要 ,它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 學習願望或學習意想 ,從作用上看,它即為學習的內驅力。
36.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的內驅力組成 認知的內驅力 、 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 附屬的內驅力 。
37.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就是 學習期待 ,就其作用來說,它就是學習的 誘因 。
38.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叫做 誘因 。
39.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關系並不是直接的它之間往往以 學習行為 為中介。
40.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歸屬和愛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實現的需要 。
41.自我實現作為一種最高級的需要,包括 認知 、 審美 和 創造 的需要。
42.在學習活動中, 自我實現 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
43.成敗歸因理論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 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 、 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 、 可控性歸因和不可控性歸因 。
44.學習動機是指 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 並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45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 詞彙學習 。
46.知識就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 信息 及其 組織 。
47下位學習又稱 類屬學習 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於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並使之相互聯系的過程。
48.上位學習也叫 總括學習 ,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49.知識學習的過程包括知識的 知識獲得 、 知識保持 和 知識提取 ,在這三階段中,應解決的主要心理問題分別是知識的 同化 、 保持 和應用。
50.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 表層意義 、 表面特徵 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 具體的 、 特殊的 、 感性的 認識的加工過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三種直觀方式,即 實物直觀 、 模象直觀 和 言語直觀 。
51.概括指 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活動過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於知識的概括存在著抽象程度不同的兩種類型,即 感性概括 和 理性概括 。
52.現代認知心理學將人的記憶系統分為 瞬時記憶 、 短時記憶 、 長時記憶 三個子系統。

53.技能是 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 的活動方式,它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技能是通過學習和練習而形成的 、 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 、 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54.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 操作活動方式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 心智活動方式 。
55根據動作的精細程度與肌肉運動強度不同,可以分為 細微型操作技能 與 粗放型操作技能 ;根據動作的連貫與否可以分為 連續型操作技能 與 斷續型操作技能 ;根據動作對環境的依賴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 閉合性操作技能 與 開放性操作技能 ;根據操作對象的不同又可以分為 徒手型操作技能 與 器械型操作技能 。
56.一般認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為 操作定向 、 操作模仿 、 操作整合 與 操作熟練 四個階段。
57.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 認知 為基礎。
58.示範可以促進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範的有效性取決於許多因素,如 示範者的身份 、
示範的准確性 、 示範的時機 等。
59進行言語講解與指導時,要注意言語的 簡潔 、概括與 形象化 ;不僅要講解動作的 結構 與 具體要求 ,也要講解動作所包含的 基本原理 ;不僅要講解動作的 物理特性 ,也要指導學生注意、體驗執行動作時的 肌肉運動知覺 。
60.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成五個階段 動作的定向階段 、 物質與物質化階段 、 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 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 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
61.安德森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認知階段 、 聯結階段 、 自動化階段 。
62.我國教育心理學家通過教學實驗,提出了 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 原型
內化 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63.我國心理學界一般認為,用心理模擬法來建立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需經過兩個步驟
創擬確立模型 和 檢驗修正模型 。
64.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 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合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指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 。
65.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可分為 認知策略 、 元認知策略 和 資源管理策略 等三個方面。
66.認知策略包括 復述策略 、 精細加工策略 、 組織策略 ;元認知策略包括
計劃策略 、 監視策略 和 調節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包括 時間管理策略 、 學習環境管理策略 、 努力管理策略 和 社會資源利用策略 。
67.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有 主動性原則 .內化性原則 .特定性原則 .生成性原則 .有效的監視 .人自我效能感 。
68.元認知是 對認知的認知 ,★ 它具有兩個獨立但又相互聯系的成分 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合觀念的調節和控制 和 對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
69.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有 指導教學模式. 程序化訓練模式.完型訓練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 。
70問題就是 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它含有三個基本成分 給定的條件 、要達到的目標 、 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
71.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叫做 問題解決 ,它有下面幾個基本特點 目的性 、 認知性 、 序列性 ,存在兩種類型 常規性問題解決 、 創造性問題解決 。
72.同質不同形的各種問題的例證叫做 問題的變式 。
73.創造性是指個體 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
74. 發散思維 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徵有三個 流暢性 、 變通性 、 獨創性 。
75.影響創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環境 、智力 、個性 。
76.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效果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叫做
頭腦風暴訓練 。
77.態度是 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 的內部准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它包括 認知 、 情感 、 行為 三種成分,其中, 情感 是態度的核心成分。
78.能力決定個體 能否順利 完成某些任務,而態度則決定個體 是否願意 完成某些任務。
79。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 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 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它的心理結構包括 道德認識 、 道德情感 、 道德行為 。
80.皮亞傑認為,在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 認知能力 和 社會關系 具有重大影響。
81.柯爾伯格將道德判斷分為三個水平 前習俗水平 、 習俗水平 、 後習俗水平 ,六個階段 處罰服從取向 、 相對功利取向 .尋求認可取向 、 遵守法規取向 、 社會契約取向 、 普遍倫理取向 。
82.常用而有效的態度與品德培養的方法有 有效的說服 .樹立良好的榜樣 、 利用群體約定 、價值辨析 、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
83.心理健康就是 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和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社會功能 。
84.心理評估有兩種參考架構 健康模式 和 疾病模式 。
85.所謂心理輔導就是 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
86.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為 學會調適 、 尋求發展 。
87.教學目標 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
88.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 認知 、 情感 和 動作技能 三大領域。
89CAI具有這樣幾個優越性 交互性 即時反饋 、 生動形象 、自定步調 。
100.教學目標具有 教學測量和評價 . 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 、 指引學生學習 等功能。
101綜合是指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系統包括三個水平 用語言表達自己意見 .處理事物.推演抽象關系 。
102.行為目標的陳述具備三個要素 具體目標 、 產生條件 、 行為標准 。
103心理與行為相結合的目標由兩部分構成 一般教學目標 具體教學目標 。
104.加涅指出在教學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學事項 引起學生注意 、 指示教學目標 、 喚起先前經驗 、 呈現教學內容 、 提供學習指導 、 展現學習行為 、 適時給予反饋 、 評定學習結果 、 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
105.確定教學目標並進行任務分析之後,教師要組織教學過程中幾個基本要素,如 教學事項 、 教學方法 、 教學媒體和材料 以及 教學情景 等。
106.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有 講解法 、演示法 .課堂問答 、練習 、指導法 、討論法 、實驗法 、 游戲 、參觀法 、實習作業
107選教學媒體時教師要綜合權衡 教學情景 .學生學習特點 .教學目標性質 .教學媒體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108.教學媒體包括 非投影視覺輔助 投影視覺輔助 .聽覺輔助 、視聽輔助 。
109.教師採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置以及師生相互作用設計等稱為 教學策略 。
120.合作學習的特徵 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 各自盡力 、 社會互助 團體歷程 。課堂管理就是指 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 。
121.課堂紀律是 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准則與控制 ,分成四種類型 教師促成的紀律 、
集體促成的紀律 、 任務促成的紀律 、 自我促成的紀律 。
122.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是 教師的領導風格 、 班級規模 、 班級的性質 、 對教師的期望 。
123.學生群體對個體活動是產生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取決於四個因素 活動的難易 、 競賽動機的激發 、 被他人評價的意識 、 注意的干擾 。
124.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准則,叫做 群體規范 ,包括 成文的正式規范 、 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 。群體規范的形成經歷三個階段 相互影響階段 、 出現一種占優勢的意見 、 評價、判斷和響應行為上的一致性 。
125.課堂氣氛可以分成 積極的 、消極的.對抗的 三種類型;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是 教師的領導方式 、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 、 教師的情緒狀態 。
126.勒溫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 集權型 、 民主型 、 放任型 。
127.教師期望通過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接受 、 反饋 、 輸入 、 輸出 。
128. 吸引與排斥 、 合作與競爭 是課堂里主要的人際關系。
129.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這三大課堂要素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就是 課堂結構 ,它包括 課堂情景結構 與 課堂教學結構 。
130.群體動力的要素包括 群體凝聚力 . 群體規范 、群體氣氛 . 群體人員的人際關系 等。
131. 學生 、 學習過程 和 學習情境 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就是 課堂結構 。課堂情境結構要考慮 班級規模的控制 、 課堂常規的建立 、 學生座位的分配 ;課堂教學結構要考慮 教學時間的合理利用 、 課程表的編制 、 教學過程的規劃 。
132.教學評價是指 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就是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 ,包括 確定評定目標 、 收集有關資料 描述並分析資料 、形成價值判斷 、作出決定 等步驟。
133.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類, 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 言, 可分為 形成性評價 和 總結性評價 ;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 分為 常模參照評價 和 標 准參照評價 ;從教學評價的功能看, 分為 配置性評價 和 診斷性評價 ;根據教學評價的嚴謹程度, 分為 正式評價 和 非正式評價 。
134.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於大規模範圍內評定個體學業成就水平的測驗叫做 標准化成就測驗 ,其優越性在於 客觀性 、 計劃性 、 可比性 。
135.由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叫做 自編測驗 ,它通常用於 測量學生的學習狀況 ,分為 客觀 題和 主觀 題。
136.有效自編測驗的特徵有 信度 、 效度 、 區分度 。
137.非測驗的評價技術有 案卷分析 、 觀察 、 情感評價 等。
138. 教師專業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維的 條理性 、 邏輯性 以及 口頭表達能力 和 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
139.在教師的人格特徵中,有兩個重要特徵對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一是 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 ;一是 教師富於激勵和想像的傾向性 。
140跡象表明教師特徵與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年齡階段特徵存在 相互作用 。
141.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做 皮格馬利翁效應 。
142.研究表明,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 課前計劃 、 課堂教學過程 和 課後教學評價 三個方面都存在差異。
143.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分為 關注生存階段 、 關注情境階段 、 關注學生階段 等三個階段。

144教師成長與發展基本途徑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開展微格教學.進行專門訓練 .反思教學經驗 。
145.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 。
146.布魯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種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記 、 詳細描述 、 交流討論 、 行動研究 。
147.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 反思性實踐 或 反思性性教學 ,這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選擇並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
148、中學生記憶特點中 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理解記憶是主要的識記方法。
149、中學生思維能力更加成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占優勢地位。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了很大的發展。
150、皮亞傑把人的個體發展階段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是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出現守恆的階段是具體運算階段。
151、蘇聯的維果斯基十分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會交往作用對認知發展的重要性,他提出了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15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把人格的發展分為8個階段,其主要矛盾是勤奮感對自卑感的階段是變得勤奮階段,主要矛盾是主動性對內疚的階段是發展主動性階段。
153、用智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來反映智商是比率智商。一個學生的智商年齡是8歲,實際年齡是7歲,那麼其智商是 。
154、美國心理學家維特金根據參照物的不同把人的認知方式分為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其中,以自己內在為參照物的是場獨立型。
155、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學校情境中的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
156、學習與教學的要素主要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媒體。
157、學習與教學的過程包括 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和評價以及反思過程

『捌』 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有( )。

在下列教學方法中,屬於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是()
A.講授法 B.演示法 C.練習法 D.情境教學法

答案B

閱讀全文

與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復雜實物圖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如何控制切菜的長度的方法 瀏覽:836
創維電視軟體安裝方法 瀏覽:730
6snfc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19
企業績效分析方法 瀏覽:241
純音測聽檢測方法 瀏覽:303
分數乘法口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42
非事務方法中的資料庫連接 瀏覽:639
軸承拆解的方法傘形軸承怎麼拆 瀏覽:831
手機互聯使用方法視頻講解 瀏覽:105
釣魚方法大全圖片 瀏覽:878
嘀嗒車輛低於認證標准解決方法 瀏覽:5
奶療素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95
老銀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689
地皮菜的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849
風險控制開題報告研究方法 瀏覽:200
讓白膠快速凝固的方法 瀏覽:447
網路放大的連接方法有哪些 瀏覽:612
測量誤差的分類和消減方法 瀏覽:412
化工紫砂壺鑒別方法是什麼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