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文一般採用的研究方法
你好,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
五、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六、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實質是對傳播內容所含信息量及其變化的分析,即由表徵的有意義的詞句推斷出准確意義的過程。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
七、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主要指收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分析法是一項經濟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過對與工作相關的現有文獻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來獲取工作信息。一般用於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編制任務清單初稿。
八、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做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2. 控制系統模擬的方法有哪些
數學模擬
也稱計算機模擬,就是在計算機上實現描寫系統物理過程的數學模型,並在這個模型上對系統進行定量的研究和實驗。這種模擬方法常用於系統的方案設計階段和某些不適合做實物模擬的場合(包括某些故障模式)。它的特點是重復性好、精度高、靈活性大、使用方便、成本較低、可以是實時的、也可以是非實時的。數學模擬的逼真度和精度取決於模擬計算機的精度和數學模型的正確性與精確性。數學模擬可採用模擬計算機、數字計算機和數字-模擬混合計算機。
半物理模擬
採用部分物理模型和部分數學模型的模擬。其中物理模型採用控制系統中的實物,系統本身的動態過程則採用數學模型。半物理模擬系統通常由滿足實時性要求的模擬計算機、運動模擬器(一般採用三軸機械轉台)、目標模擬器、控制台和部分實物組成。控制系統電子裝置和敏感器安放在轉台上。 半物理模擬的逼真度較高,所以常用來驗證控制系統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進行故障模式的模擬以及對各研製階段的控制系統進行閉路動態驗收試驗。此外,用航天模擬器來訓練航天員和用飛行模擬器來訓練飛行員也屬於半物理模擬性質,後者更著重於視景模擬和人機關系。以模擬計算機實現系統模型和以航天器計算機或控制系統電子線路為實物的閉路試驗,也可認為是半物理模擬,這種模擬重點在於檢驗控制計算機軟體的正確性或研究控制方式中某些功能和參數。 半物理模擬的逼真度取決於接入的實物部件的多寡、模擬計算機的速度、精度和功能,轉台和各目標模擬器的性能。通常對三軸機械轉台的要求是精度高、轉動范圍大、動態響應快和框架布置不妨礙光學敏感器的視場。半物理模擬技術是現代控制系統模擬技術的發展重點。
全物理模擬
全部採用物理模型的模擬,又稱實物模擬。例如航天器的動態過程用氣浮台(單軸或三軸)的運動來代替,控制系統採用實物。因為實物是安放在氣浮台上的,這種方法很適合於研究具有角動量存貯裝置的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的三軸耦合,以及研究控制系統與其他分系統在力學上的動態關系。在對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進行全物理模擬時,安裝在氣浮台上的實物應包括姿態敏感器(見航天器姿態敏感器)、控制器執行機構(見航天器姿態控制執行機構)和遙測遙控裝置和有關的分系統。目標模擬器、環境模擬器和操作控制台均設置在地面上。航天器在空間的運動是由氣浮台來模擬的,所以全物理模擬的逼真度和精度主要取決於氣浮台的性能。對氣浮台的要求是空氣軸承的摩擦力矩和渦流力矩小,垂直負載能力和橫向剛度大,氣浮台動、靜平衡好。全物理模擬技術復雜,一般只在必要時才採用。
3.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等。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3、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4、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5、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4. 模擬是科學研究的第三種方法嗎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肖田元看來,現代模擬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繼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後在信息時代產生的科學研究的第三種方法。模擬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實現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交叉融合的結果,具有信息時代的特徵。現代模擬科學技術可以解決理論與實驗不能解決的問題,理論、實驗與模擬三者相互之間是一種並行的關系。
5. 數字模擬定義、物理模擬定義,兩者區別。
1、性質不同:物理模擬是以物理性質和幾何形狀相似為基礎,其他性質不變的模擬。數字模擬是將電力系統網路和負載元件建立其數學模型,用數學模型在數字計算機上進行實驗和研究的過程。
2、特點不同:實現數字模擬一般包括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字模擬模型和模擬實驗三個主要步驟。物理模型是用幾何相似或物理類比方法建立的,它可以描述系統的內部特性,也可以描述試驗所必需的環境條件。
3、實時不同:物理模擬要求實時模擬,而數學模擬可以是實時的或非實時的。(包括超實時和亞實時)
(5)數學模擬法是研究方法嗎擴展閱讀:
物理模擬注意事項:
把初中物理模擬實驗軟體系統光碟放入光碟機運行,大概1-2分鍾讀取時間。
進入物理模擬實驗系統之聲音的傳播條件後的界面,主要是給同學們做實驗演示,所以選擇實驗演示(小手位置)點擊進入。
最後還有實驗檢查題,考察一下對實驗的掌握情況,如果沒掌握多做幾遍直到熟練掌握。
6. 模擬模型是不是科學模型
不是。
模擬模型是指研究模擬對象而製成的各種模型,如被模擬對象的物理模型或適於計算處理的數學模型。物理模型用於物理模擬,數學模型用於數學模擬(計算機模擬),二者的結合用於半實物模擬。
科學模型是按照科學研究的特定目的,用物質形式或思維形式對原型客體本質關系的再現。物質形式的模型即實物模型,是人們觀察、實驗的直接對象。思維形式的模型表現為抽象概念(如質點)、數學模型(如數學方程式等)或理論模型(如某些科學假說),是人們進行理論分析、推導和計算的對象。
科學模型研究意義
科學模型在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客觀事物總是處在多種因素交錯的復雜紛亂狀態中,這就使人們深入研究某個問題時面臨難以著手的困難。
模型能夠撇開那些次要因素、關系和過程,將主要因素、關系和過程突出地顯示出來,便於人們觀察、實驗和理論分析。尤其是對那些「時過境遷」、不能再現因而也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現象,或者從經濟、安全和道德等方面考慮不宜直接實驗的對象,更需要藉助於模型研究。
由於通過模型獲得的規律性知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型客體的規律性,因而這種知識是相對的、近似的。根據從科學模型得到的認識可以預言客體的變化趨勢或運動規律,這種預言能否實現,就是對模型的一種實踐檢驗。
模型研究方法能夠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體現了正確科學理論知識的模型上進行實驗,其結果一般優於實際情況。例如,一部理想熱機的效率高於實際熱機的效率。因此,用理想模型與實際對象對比,就有可能找到改善實際對象以取得更佳效果的實踐途徑。
7. 科研研究方法有哪些
科研的典型方法。前面選題和搜集資料都是科研的前提條件,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正式進行科研工作。在進行科研工作之前,我們要掌握一些典型的科研方法。
1.觀察法.科學觀察是指人們通過感官,有計劃、有目的對在自然發生狀態下何在人為發生的條件下的事物。科學觀察是我們科研常用的方法,它與人們日常的觀察不同,科學觀察總是為了解決一定的科學問題而進行的,它有明確的任務、目的和觀察對象,它不僅要用眼睛看,有時還要藉助於儀器進行觀察,觀察之後還要進行詳細的、准確的記錄,而人們日常的觀察是很隨意的,沒有這些要求和規定。1.觀察方法 2 觀察的意義 3觀察的原則 4.觀察的種類 5.觀察的偏差
2實驗法。 試驗方法是獲取第一手科研資料的重要的和有力的手段。大量的、新的、精確的和系統的資料,往往是通過試驗而獲得的。試驗方法是探索自然奧秘和發明新物品的必由之路。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有許多科學理論和技術的正確與否都是通過實驗的方法才能得到驗證的。所以說試驗法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1.實驗方法 2實驗新特點3.實驗的作用4.實驗的類型5.實驗的要求6.實驗的缺陷
3.模擬法。模擬方法就是根據相似的理論,先設計和製作一個與自然事物、自然想像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對模型的試驗和研究,間接地去試驗和研究「原型」的性質和規律性。模擬方法與常規的實驗方法相比較,一般說來,他不是對「原型」的各種因素影響的純化和簡化,而是盡量對「原型」的復雜因素進行全面的模擬和研究。所以,模擬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實際試驗中難以實現的條件,有效的促使科研工作的進一步完成。1.模擬方法 2.模擬的特點 3.模擬的種類 4.模擬的作用 5.模擬的不足
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數學方法,理想化,類比法,假說法,綜合法等。
8. 數值模擬屬於理論研究嗎
數值模擬這個過程不是理論研究,偏工程;
數值演算法和模型構建偏理論,但還是在應用數學范疇;
從純理論的范疇來看,數值模擬不屬於理論研究。
9. 數學建模與數字模擬具體研究哪方面
數學建模是當需要從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個實際問題時,人們就要在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對象信息、作出簡化假設、分析內在規律等工作的基礎上,用數學的符號和語言,把它表述為數學式子,也就是數學模型,然後用通過計算得到的模型結果來解釋實際問題,並接受實際的檢驗。這個建立數學模型的全過程就稱為數學建模。
參考網站http://ke..com/view/133261.htm
數字模擬是將電力系統網路和負載元件建立其數學模型,用數學模型在數字計算機上進行實驗和研究的過程;實現數字模擬一般包括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字模擬模型和模擬實驗三個主要步驟;電力系統數字模擬應用很廣泛,主要有:研究用電力系統數字模擬,如電力系統電磁暫態計算程序(EMTP)、電力系統綜合潮流程序(BPA),培訓用電力系統數字模擬,如電力系統調度員培訓模擬系統(DTS)、變電站培訓模擬系統,當然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
參考網站http://ke..com/view/605248.html?tp=1_01
10. 模擬模型屬於科學模型嗎
模擬模型屬於物理模型或數學模型,並不是科學模型。
模擬模型是被模擬對象的相似物或其結構形式,它可以是物理模型或數學模型。但並不是所有對象都能建立物理模型。
例如為了研究飛行器的動力學特性,在地面上只能用計算機來模擬。為此首先要建立對象的數學模型,然後將它轉換成適合計算機處理的形式,即模擬模型。具體地說,對於模擬計算機應將數學模型轉換成模擬排題圖;對於數字計算機應轉換成源程序。
模擬模型的模擬方法:
模擬方法主要是指建立模擬模型和進行模擬實驗的方法,可分為兩大類:連續系統的模擬方法和離散事件系統的模擬方法(見模擬方法)。
人們有時將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也列入模擬方法,這是因為對於連續系統雖已有一套理論建模和實驗建模的方法,但在進行系統模擬時,常常先用經過假設獲得的近似模型來檢驗假設是否正確,必要時修改模型,使它更接近於真實系統。